学分制下古代文学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对作品“文”“道”关系的关注,使中国古代文学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出极大的社会教化功能,孕育了优秀的民族道德文化。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在当代高等教育的德育体系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同时,文学艺术性的特点使大学语文课程实施德育更具有优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分制下古代文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分制下古代文学论文 篇1:

学分制下增强高师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摘 要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对于培养优秀的中学语文师资具有重要作用。学分制下,由于学年制思想观念、管理制度和客观条件等的障碍性因素制约,致使高师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实效性不强。本文设想从更新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注重过程评价、完善教学评价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强化课外辅导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来增强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实效性,以实现大学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  学分制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教学实效性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其重要性毋容置疑。高师院校主要培养能够进行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基础教育师资,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必须要与基础语文师资的需求相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形势要求高师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必须做出大胆改革以提高课程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担负起培养优秀中学语文师资的重任。但遗憾的是多年来高师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学分制下,中国古代文学史等传统专业主干课教学时数被大幅缩减,当代大学生群体学习兴趣、习惯和方法呈现新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创新和加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方式方法,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易于接受、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1 当前高师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障碍性因素

1.1 思想观念层面

长期以来,学年制以教师为中心的体制和观念不会短时间内消失。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在学年制下长期形成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一方面,学生一直习惯于被动的听讲,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也习惯于以教材为中心从头讲到尾,导致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过强,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学分制改革,大多数学生思想准备不足,自主学习重视不够,加之导师制不完善,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指导,学习受挫感明显。任课教师也往往面对学分制下课时大量的缩减而教学内容无法完成的困难,或持观望态度,或教学投入不足,或教学内容调整不及时,学分制下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观念的转换、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方法实践尚未成熟,课程教学实效性难以呈现。

1.2 管理制度层面

(1)教学计划的重新修订带来的新问题。学分制改革后,课程学时大幅缩减,面对厚厚的四本文学史课本和六本作品选共十本书,教师往往简单删减课程内容赶进度,或对某些知识点蜻蜓点水,或驾轻就熟,或缺乏重点浮光掠影式的讲述,由于课时紧张,教师很少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师生的互动更加稀缺,直接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中国古代文学史课时大幅度减少,理应相应开设更多的诸如“诗骚研究”、“先秦散文研究”、“唐诗宋词研究”、“红楼梦研究”等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等形式来弥补这一不足,但高校的选修课程一般集中安排在大学四年级,这正是学生外出实习、创作毕业论文、考研和找工作等高峰时期,学生选课不上课或者长期缺课的现象非常普遍,专题学术讲座高年级学生又很少参加,这使得古代文学史上无法学到的内容,在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中仍然得不到有效而全面的补充。

(2)课程评价方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考核和检测手段简单延续学年制,突出表现为教考不分离、考试考笔记、学生临考背笔记和ppt以应付考试的现象,而且往往还是一纸考试定终身,对学生平时作业完成、学期小论文和作品阅读欣赏能力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尤其缺乏对学生课外专业实践能力的追踪考查,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评价,评价结果和学生的实际学养存在明显差距。

(3)高师院校教育与基础教育缺乏有意义的链接。“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还要有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要具备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彰显语文魅力的能力及适应新的教学手段技术的能力。”①基础教育改革形势迫切需要高师院校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但现实中大学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不畅,缺乏有意义的链接,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往往过于强调学术性,忽视高师院校课程培养目标,与基础教育互动机制的缺乏,导致课程教学中“师范”性体现过少,影响了师范生专业技能优势和特点的充分发挥。

1.3 客观条件层面

(1)教学资源相对紧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数快速增长与教学投入不足的矛盾在大多数高师院校表现更为突出。特别是学分制下,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学校图书馆藏资源不足,自学场所紧张,学生活动无固定场所,学生自主学习条件多不具备。加之多校区办学,教学资源更加紧张,师生比过高,大班合班上课现象普遍,教学资源的短板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巨大。

(2)教师教改投入不足。对于古代文学史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变革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其他教学环节改革的原动力。②新引进的中青年教师,虽然大多拥有高学历,但缺乏师范院校教育背景,科研意识强而教改意识弱,“照本宣课”、“照屏宣科”现象严重,尚未由教“书”向教“学”转变。年龄较大的教师受“坐而论道”观点的影响,往往固守传统教学方法,或多或少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尤其是忽视教学新方法的应用,缺乏现代气息。这样的古代文学史课程当然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更何谈教学实效性。

(3)学生群体的新变化。信息时代下,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学习习惯、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多元性。学生中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电子书籍占据纸质经典阅读、视听直观形象压倒想象感悟能力、娱乐化倾向消解理论探讨、网络搜索取代记忆背诵的趋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而且功利,热衷于各种“考证”、“考级”,更加关注眼前利益的得失。学生群体的这种变化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无疑对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实效性产生障碍。

2 增强高师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2.1 更新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

(1)改革教学模式以传承文化精髓。以文学史为纲,以作品选为中心,以专题教学为重点,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建立诸如主题教学、比较教学、案例教学等多元的授课方式,同时要辅以背诵与模仿训练,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文学的体悟能力。“这门课程不应被当成‘史’或‘论’来讲解,而应重点讲授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多读和细读经典文学原著。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中国文学的艺术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典雅的气质与高尚的情趣,并进一步体悟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③

(2)运用比较教学开阔学生思路。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取纵横比较法。可以是同时代几个作家之间,几个作品之间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不同时代作家的作品风格纵向比,还可以采取中外比较、正反比较、同材比较、同题比较、同法比较等。④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找出共性与个性,既呈现了文学史发展特征,又深化学生对文学现象中源流承继关系的思考,对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重难点的把握和理解也至关重要。

(3)认真贯彻“教学相长”原则和“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激励学生多提问,在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和阅读参考书中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提出问题,坚持把提问作为对专业考查的重点,在平时成绩中给予体现。适当组织课堂讨论,每学期安排一二次有针对性的分组讨论或主题讨论,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讲授模式,切实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4)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尽量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减少板书内容和不必要的知识阐释,实现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和教学软件优势增强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将文学作品中比较抽象、理性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直观感知,增强课堂教学的现代气息。

2.2 注重过程评价,完善课程评价模式

学年制下的课程评价主要来源于课堂,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出勤和回答问题、学期论文等情况确定平时成绩,根据期末闭卷笔试来确定卷面成绩,最终根据“三七开”折和课程成绩。学分制下教师过分依赖学生结果评价,课堂教学中忽视或者根本无精力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平时成绩的评定随意而且存在较大误差,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一次考试也很难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一方面要在过程评价上下功夫。有必要改变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折合比例,适当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沟通课堂内外,鼓励学生利用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质量来确定其平时成绩。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随堂完成一篇字数不等的课堂感想,将现场的课堂互动转化课后的文字交流。另一方面要在课程考试上下功夫。要实现教考分离,增加文学感知能力、鉴赏能力测试比重,实施开卷口试、论文答辩等多元评价模式,注重考试结果分析,增强课程评价效度。

2.3 突出学生主体,强化课外辅导

(1)传承与创新并重,强化专业能力训练。古人云,“熟能生巧”。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所以《三国志·魏书》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更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训,针对师范生,要在深入调研基础教育对优秀师资要求的基础上,开列出《中国古代文学必读书目》,将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课程教学不可却少的环节。鼓励多写作,在写作促使思想深化、细化、条理化。强化分析评说,激发学生创新灵感。“读、写、评”应该贯穿古代文学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应该加强和引导学生对诗词曲赋、戏剧和小说等文体进行创作训练,避免只讲不练,忽视实践环节。

(2)发挥网络优势,拓展传统意义上的第二课堂。教师利用课程教学平台、博客、在线论坛和QQ群等网络平台,设置相关古代文学专题,上传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建立古代文学的经典文学资料库,通过学生留言发帖、发表读书笔记、相关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师生互动,将课堂上难以实现的教学任务转移到课外完成,有效缓解“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

(3)指导文学兴趣小组活动。利用学生会和文学社团,指导学生的课外专业实践活动,通过“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经典诵读、文学沙龙、话剧表演等形式,拓展学生专业学习的空间和途径。教师拟出课题,鼓励同学选做,更鼓励同学做自选题,因材施教,不断培养学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2.4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围绕教学来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确定科研方向或根据科研方向选择教学任务,这样教学与科研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坚持“论题”式教学,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参与学科研究的积极性,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充分自主地选择学术研究的方向和课题,定期举办课题研究培训班,加强学生文学研究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与分析能力,延伸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改广度与深度。

作者:房厚信

学分制下古代文学论文 篇2:

文与道:中国文化背景中的大学语文德育功能

摘 要: 对作品“文”“道”关系的关注,使中国古代文学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出极大的社会教化功能,孕育了优秀的民族道德文化。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在当代高等教育的德育体系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同时,文学艺术性的特点使大学语文课程实施德育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 文道关系 大学语文 德育

一、文以载道: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文道关系

中国传统文学非常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教化功能。《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广泛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以及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反映出文学在起源上与人们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萌芽于《诗经》的“诗言志”这一文学观念,提出了文学内容的问题。先秦两汉的散文创作成就辉煌,质实古朴的文风为后世提供了典范。荀子在《解蔽》、《正名》等篇中,把“道”总结为事物的客观规律,并从文学的社会教化功能入手,要求文以明“道”,首次把“道”确定为文学的内容,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学“文”“道”关系的先声。魏晋时期文学自觉,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也迎来了文学理论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专门论述“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非常强调“道”的重要性,认为“辞之所以能鼓动天下者,乃道之文也”。过分讲究骈辞骊句、“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的文学纯形式主义倾向导致初唐文坛充斥着形式浮艳纤巧,内容空虚贫乏的文学作品,中唐时期韩愈所领导的古文运动以“文以贯道”的文学主张与实践,一扫六朝骈文藻句靡丽不实之风,使文学创作与欣赏从与现实生活的需要紧密联系中重获生机。欧阳修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文学创作理论,他提出文道统一的文学观念:“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并且非常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这一文道统一、文为道用的文学理论,自唐宋确立以来,对后世文学的创作、理论及批评发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过元明清的传承发展,①形成中国古代文学中脉络清晰、影响深远的一派理论。

中国传统文学致力于思考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文以载道”的文学理论通过否定对文学纯形式主义的追求,坚持了“文”“道”合一的文学标准,确立了文学反映和改造社会现实的创作路向,培养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社会责任感。虽然“道”的内涵不断变迁,②然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使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载“道”而行,一方面展示了文学关注社会与生活的性格,一方面充分发挥其德育教化功能。对“道”的种种理解都带有浓重的封建文化色彩,已不再适合我们今天的实际,然而积极的思想文化内容作为文学创作、欣赏与批评的标准,兼负德育教化功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语文学科作为德育与智育密切联系的基础工具学科等基本事实,都已在中国传统文学这一大背景中形成。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学阐释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卓有成效地熏陶国人的道德情操,提升国人的审美情趣,滋养了国人和合圆妙、温润如玉的文化性格,成为培养“中国人之为人的道德”的重要途径。

二、以文载道:现代高等教育对大学语文的要求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使我们重新认识到教育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教育不再是专业知识学习、专业人才训练那么简单,它更侧重于从另一个角度来评述:“说某人是受过教育的人,就是在称赞他,说他具有某些可贵的品质。一个教育过程一定要成为使人产生这些可贵品质的过程。”③教育在本质上更注重价值引导的功能,它的目标比“专业能力”与“成才”深远得多,与健康、社会利益以及个人与人类的终极价值等紧密交织在一起。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少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精神危机也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反思。他们心浮气躁,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思潮,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他们迷恋电脑游戏,宣称“网络可亲,生活可憎”,愿意每天24小时沉迷于虚拟世界中;他们把庸俗当有趣,把肤浅当时尚,把偏激当深刻,个性扭曲,精神空虚,信仰缺失,体现出与专业知识水平极不相称的道德素质水平。马加爵、魏永康、安然等大学校园内惨痛而深刻的教训,控诉着高等教育中思想道德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脱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对学生的德育放在首位。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是众多文明所分享的共同经验。爱因斯坦认为:“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毫不犹豫地说:“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中国人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早,春秋时大教育家孔子就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把它当做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④中国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的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也是从德育的角度提要求。

为化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危机,现代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是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培养他们自觉自主、正确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因为自觉自主、正确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美国教育家亨利·罗索夫斯基⑤对美国高校教育进行分析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说:“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能在某种程度上懂得并思考过伦理与道德问题。……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最重要的素质很可能是当他们在进行着道德选择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⑥

德育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自觉运用理论指导思想行为两方面的内容,它不能简单地用分数来量化衡量,同时它是一种全息教育,与学生所接触到的一切思想行为有关。这就是高校开设了政治课、思品课与法律课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却仍然无法有效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原因所在。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全息教育的结果,它无法由某个单独的学科独立完成。因此,作为一个体系,德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学科每个教师的每一堂课的教学中。

大语(大学语文)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加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史载孔子的弟子子路“勇猛无礼”,孔子曾责备他“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经过孔子的教育后“卒能政事”,得到孔子的赏识。《荀子·大略》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文学的熏陶能把人调教成知书达理、符合礼仪规范的谦谦君子,就像我们通过琢磨把璞玉制成玉器一样,荀子的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文学的教化作用以及它的作用方式。几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学承担着道德教化之重任,孕育出辉煌的民族道德文化,大语课程传承中国传统文学追求内容与形式、道德与文章完美结合的精神,蕴含着极丰富的道德文化因素,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引导方面责无旁贷。

三、文善载道:大学语文实施德育的优势

如果不能激发兴趣,任何强制性的学习都只会扼杀掉求知的欲望。在德育中,如果不联系学生个体的现实生活并激发学生的感悟,简单空洞的道德教条、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他们的麻木,久而久之,这种“半异己的经验”的外部强加甚至使他们产生抵触。所以,德育理论课虽然在学分制的保证下将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置入学生的头脑中,却无法把它们的内在本质变成学生思想行为的自觉指导。

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它不能仅停留在认知性教育层面上,它不仅需要作用于学生的脑(理性),更需要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情感),通过唤起学生的内心共鸣来引导学生道德价值原则的自觉生成与建构。⑦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材料的感性和文学性特点增加了作品德育的力量。

自主阅读是学生道德内化与自我教育的过程。作品中,作家对人类精神与永恒人性深度理解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道德理解的理性启蒙;作家对生命体验的直接书写,以浓郁的情感扣开学生的道德心门。巴尔扎克说:“感情是一种熏陶力量。”学生在阅读中能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或感人肺腑,或引人入胜,或扣人心弦,或催人泪下,这种感动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他阅读这些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与作家进行生命探讨;或者进入文本,调动所有的感观体验他人的思想情感,获得多种情绪和角色的体验,设身处地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或者从文本所蕴含或表现的价值冲突中自觉选择,克服自己的内在冲突,发现精神自我。在这一过程中,他自觉地建立起价值判断标准、确立自己的价值判断原则,而且这种自觉确立的标准和原则也自觉转化为指导思想行为的道德力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心灵通过无声的交流得到满足,文学作品中高尚理性的情感以及优美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他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他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形成他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关于价值与审美的观念,构筑起他的精神家园。

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道德文化修养的正确方向。大语课程内容与传统文化关系非常密切,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很多经典篇目,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是很好的德育材料。同时,随着应试色彩的淡化,大语教学充分发挥道德文化教育功能的条件也比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更成熟。教师介绍背景,引导欣赏,总结主旨的过程,可以与解构文学作品形式,直接落实道德文化教育的过程直接同一。学生在课堂通过教师的分析或自己的阅读亲身体验作品中蕴含的爱国爱家之情、关心民生之怀、刚正不阿之志、潇洒旷达之度,在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的结合中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在大语课堂中,学生能学到不屈服于任何困难的生活态度,划清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坚定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决心,提高发现并感受美、爱与幸福的能力,更加完整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

道德文化教育没有明确、特定的知识体系,它包含指导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的全部内容。大学语文中的德育不力图传授某种特定的道德内容,不强调学生遵从某一具体的道德准则,而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可以依此做出自己道德判断和审美选择的理性方法和赖以做出判断与选择的价值认识基础,这正是高校德育的基础所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道德文化教育不是强加给大学语文的政治任务,它是与语文能力培养相等同的一项教学内容。强调大语的道德教化功能,不是要把大学语文课变成思想课与观念课,而是要充分发挥大语课德育的优势。从文质兼美的文本中挖掘出深刻丰富的道德文化内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心灵的熏陶,这种德育方式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易于被学生接受,效果也就越明显,因为每一颗在空洞的道德说教面前紧闭的心,在文学艺术的真善美面前却会释放出全部的热情。这是由这些年轻的心所赐予我们文学课的荣耀,也是大学语文课程贯彻道德文化教育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使得大语课程在德育体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结合,让学生在享受文学作品所带来的审美满足的同时,可以通过更具体、形象的方式获得道德文化教育。透过艺术性的文学表述,文学作品在情节描述、形象刻画和情感抒发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可以使学生在文学欣赏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文化教育。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渗透道德文化教育的内容,也不同于单调空洞的纯粹道德说教,它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熔炼,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可以更好地起到德育教化的作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传统文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源远流长,今天的大语课程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努力避免两种倾向——单纯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倾向和生硬的思想道德教育倾向,继承发扬“文”“道”合一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把语文知识学习与道德文化修养统一起来,熏陶、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塑造中国人之为人的道德,培养品学兼优、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完成大语课所赋予我们的使命。

注释:

①元初名儒郝经提出:“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明清黄宗羲曰:“文之美恶,视道合离;文以载道,犹为二之。”以文道关系作为评判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

②中国古代文学对“道”的涵义先后有自然之道、伦理之道及经世致用之道等理解,同时就“文”“道”关系也有“宏道”、“宗道”、“明道”、“贯道”、“载道”等不同看法,只有将“文”看作“道”的工具和手段始终相似。

③[英]丹尼斯·劳顿等著.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

④《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⑤亨利·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生于1927年,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1973年至1991年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主持研究并设立了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⑥[美]亨利·罗索夫斯基著.美国校园文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92.

⑦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151.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2重印).

[2]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宋荻

学分制下古代文学论文 篇3:

高职人文通识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摘 要]高职院校人文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整全人格的教育,有利于激发个体自我成长的内在力量,使教育从被动灌输走向主体体验。该文从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抓实各具特色的人文通识教育课堂组织两方面着手,分析高职人文通识课程的定位、学分制、校本教材等具有普适性的问题,再辅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两门课程课堂组织的具体案例分析,来探索一条具有可推广、可复制的高职人文通识教育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职;人文;通识教育;实践路径

当高等职业教育走进21世纪的发展快车道之时,专业职业技能、技术教育成为高职院校的生命线。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高职毕业生的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出现偏差,内心的迷茫和信仰的缺失,使其个人生活质量和职场竞争力随之大打折扣,偏离了高职学生个体成人的整全人格养成路径。

一、高职人文通识教育的成人意蕴

人文通识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是培养学生完全人格的教育,着力于解决教育与个体的自我成人与自我教育的根本问题,有利于激发个体自我成长的内在力量,使教育从被动灌输走向主体体验,以心灵美好的欲求构成个体成长的方向与动力,塑造自主而完整的人,成全其积极向上的人性,系统回应高职院校当今远离人的整全性发展的现实困境,以期促成高职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激发人性当中的真善美,绽放人性的光华,促使人实现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提高人幸福美好生活的能力。

在高职院校,由于培养目标的引导力,决定了强调专业技能、技术水平的应用型教育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对“人”的全面教育,则尴尬地置身于可多可少的“边缘地带”。这种局面,是不是正常的?是不是真的符合我国当下的国情?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将来承担经济社会发展重责大任的直接工作者,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真正执行者,是科学实验室与千家万户的天然联系者。这一类学生的“成人”教育,关系着大局,关系着根基。如何在高职院校开展好人文通识教育,本文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课程体系、课堂组织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整体性的系统思考。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一)坚持定好位

构建高职人文通识课程体系,首要条件是做出准确的课程定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教育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就将人文通识课程作为全校公共课程的新生力量,全面列入各二级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该校所有人文通识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属于公共基础课程,集中在第二、三学期进行。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选修课中又分为面授选修课和网络选修课两类,每类均需要学生从若干门人文通识课程中,分别选择足额的课程门数,修满足额的学分,才能达到毕业要求。

(二)融入学分制

人文通识教育的地位,体现在和专业课程一样的学分制管理上。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每个学生在校期间,按照教学进度,参加公共必修课“经典诵读与写作”30学时的课堂教学,通过期末考核后,可以得到1个学分。另外一个学期,在茶艺、书法、剪纸这三门课程中,选择一门最感兴趣的,参加20学时的课堂教学,通过期末考核后,可以得到1个学分。此外,在学院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249门尔雅通识课程中,按照不同学期按照规定的选修门数,任意选择并自行完成学习任务,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分制的融入,改变了以往人文教育仅靠讲座、实践、比赛、网课等课外教育形式的局面,使人文通识教育有了正式的课堂,也有了名正言顺的地位,为学生正确面对人文通识教育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也为专业教师团队的选聘、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了机遇和平台。

课程门类的科学遴选是关系人文课程教学质量、人文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文化育人综合效能的关键因素。该校陈剑旄校长在广东考察合作企业时,对方普遍反映要加强学生的书面表达与沟通交流能力,并且在多次品茶交流中给予他一些改进的启示,他提议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综合素养的创新实践中,将茶艺与茶文化、书法、剪纸、经典诵读与写作等课程列入公共基础课,每年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希望通过人文素养的研习,为同学们打开一扇新的素质教育之窗,在让他们学会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与技能的同时,凝练出淡定从容的个性,培养出慎思笃行的气质,选择出一种有态度的人生。这几门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重点内容,在当今传播较广、影响较大,易于开展课堂教学。

(三)把好教材关

校本教材的精准对接是高职人文通识教育开展的理论保障。以该校茶艺课程为例。第一年的教材使用了2015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茶艺与茶文化》,这本教材当时是作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茶艺课程的校本教材使用的,其出版的初衷是在农林类高职院校推广与专业相关的人文通识教育,这和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这类工科类高职院校的茶艺课程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茶艺与茶文化》一书从茶文化概论、中国茶文学、茶艺基础知识、茶艺礼仪与习茶手法、茶艺表演实训五个方面入手,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茶艺与茶文化内容。这和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学生需求还有一定距离,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尽一致。2017年,该院立足本校师生实际,主编了校本教材《茶文化与大学生素养》,选择了培养学生素质的独特视角和切入点,从“茶学—大学生文化素养”“茶礼—大学生礼仪素养”“茶知—大学生理论素养”“茶艺—大学生艺术素养”“茶效—大学生健康素养”“茶事—大学生实践素养”“茶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等七个专题入手,对大学生的素养培育提出了一个整体的学习框架,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操作的规范要求,是一次富有创新的大胆尝试。

2018年,在茶艺课程校本教材成功落地后,该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召开了十余次专题会议,研讨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与应用文写作》的框架、内容。经典,就是千百年来绵延不断的文化脉搏,“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教材上编“经典诵读”部分,精选了90篇适于诵读的文学经典作品,以时代为轴,贯穿中国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文化高峰,从先秦时的《诗经》《论语》,到唐诗、宋词,兼顾少量文赋予现当代诗文。为提升学生的诵读与创作水平,还全文刊录了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与清代车万育的《声律启蒙》。教材下编“应用文写作”部分则从实际出发,以通用的基础应用文写作内容为主,也能满足一般专业应用文写作的需要。为了对接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和课堂外自学的便捷,还把教材中的诵读内容制作了在线音频电子资料,学生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功能,就能边阅读边用手机听配乐朗诵作品,方便易行。

三、抓实各具特色的人文通识教育课堂组织

本文选取该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的中经典诵读和写作、选修课中的茶艺作为代表,进行课堂组织剖析。

(一)经典诵读和写作的课堂组织案例分析

在新时代高职经典诵读与写作的课堂里,如何引导同学们传承“美好”、弘扬“美好”,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中,如何激励同学们发现“美好”、创造“美好”,是高职人文通识教育要不断追问的方向。在古代文学的熏陶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知识,熟练经典诵读技巧,涵养家国共担的君子情怀,凝练手脑并用的工匠精神。

在教学实施中,教师采用人物串讲法来优化教学要素和过程。鲜活的人物往往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经典的作品也是因为人,才有了灵魂。课前,教师通过UMU(优慕)学习平台发布“任务令”,让学生对即将认识的这位历史人物有基本印象,并能说出自己的关注点。利用微信群,推送相关影视导读、人物传说等桥段,引起学生对主人公的兴趣。

课堂上,以诵读示范的方式梳理好字词难句,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前提下,适时导入小组讨论,积极拓展体验式情景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并自己制作思维导图,掌握重难点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既富有古典教育的韵味,又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的便捷。

课后,加强师生的线上沟通、讨论,推送微课、诵读音视频,征集学生优秀诵读作品,开展竞赛及展演。还可以关注文学类公众号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好生活的能力。

经典诵读与写作的考核主要以诵读来进行,让学生加强体验和分享,感受经典诵读的魅力。还可以要求学生将课外诵读的相关图片、音频、视频材料上传分享,作为考核的加分项。结合对知识点掌握的要求,该校还设计了考核电子问卷,将开放式答案引入评价机制。写作的情况则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

经典诵读与写作在新时代应有不断创新的传播方式,才能与青年学生走得更近,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分享给学生更专业、更健康、更高雅的网络学习资源,例如:鼓励学生课后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百家讲坛》《国家宝藏》等优秀栏目的作品,积极参与节目线上线下的互动。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代文学类公众号,在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中吸取养分,沉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二)茶艺课的课堂组织分析

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茶艺教学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为学生打开一扇新的素质教育之窗。由此,確立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掌握茶艺基础知识、茶水器的选配与冲泡技能,凝练学生淡定从容的个性,培养慎思笃行的气质。课堂组织重点在茶的种类、辨水和选器,难点在冲泡技巧和习茶手法。

课堂上,以体验式教育为导向,将湖湘茶文化贯穿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使整个教学过程既有现代信息化教学的便捷性,又富含学生动手操作的感官体验,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得到创新性发展。该课程采用“5C”教学法来优化教学要素和过程。

“C”是英语“choose”—“选择”的首字母,通过“5C”系统设计和逐一展示《茶艺》这一教学任务,让学生加强体验,提升素养。课前,教师先通过 UMU(优慕)学习平台发布预习任务,让学生对中国六大茶类有基本认识;第一个“C”是“择类”,采用望、闻、触、泡、品的方式,教师先拿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的典型茶样,传递辨识,分组开汤互品,使学生能初步研判何时、何地、何人适合喝什么茶。

第二个“C”是“择水”:“水为茶之母”,选对了水,泡茶就有了好的基础 。选择合适的水质,掌握准确的水温,控制好茶水比例,是“择水”这一教学环节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水是茶色、香、味、形的载体,茶中各种物质的呈现,愉悦的产生,茶韵的回味,都要通过水来实现,因此,一定不能忽视水对茶的重要影响。

第三个“C”是“择器”:“器为茶之父”,选择合适的茶具,有助于一泡好茶的诞生。教师要让学生认识不同材质、种类、形状的茶具,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代的代表性茶器具。学会根据中国六大茶类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冲泡器具,达到“茶、水、器”三者的最优组合状态。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的是:玻璃杯泡绿茶、白瓷盖碗泡红茶、紫砂壶泡青茶这三类。

第四个“C”是“择法”:教会学生选择合适的习茶技术手法。根据茶的品质特征,采用不同的冲泡技巧,才能泡出一杯好茶。习茶手法有完整的流程包含:备具、备水、赏茶、置茶、冲泡、奉茶、品饮、收具等步骤。常见的冲泡手法有“凤凰三点头”“悬壶高冲”“定点注水”等,投茶手法有“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等。通过现场展示,让学生感受不同技法带来的不同冲泡效果。

第五个“C”是“择艺”:即艺术氛围的营造。茶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高雅的文化气质,是茶艺教学的更高追求。习茶艺术氛围的营造,有多样化的选择,如茶艺音乐、茶席插花、中华香道、茶空间设计、茶艺服饰等。

通过以上“5C”教学法,我们的学生不仅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与茶艺教师直接在线交流,还可以学习电子课件,观看慕课、茶文化传播视频,关注茶文化微信公众号等教学资源,感受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便捷,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能力。

茶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应该有新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才能与青年学生走得更近。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可以分享给学生更专业、更健康、更高雅的网络学习资源,

四、总结

高职院校人文通识教育的实践,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时代的教育创新,它有助于开展新时代的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让技能植根在学生的个体成人之上,要让人文通识教育发展得更稳健、更积极,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更贴近学生需求,授课形式上更吸引学生兴趣,延伸“手把手”的师徒制模式,成就走心的人文通识教育,还要适时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潜移默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浓郁的感召力影响学生,这是师生共情、走向教学相长的有利范式。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刘铁芳.追寻生命的整全:个体成人的教育哲学阐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蔡达峰.我们的通识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5]冯惠敏.中国特色通识教育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

作者:李璐

上一篇:国民素质政治思想论文下一篇:小学英语活动教学论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