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谈

2023-04-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谈

公文写作中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

➤例1: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

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

➤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

➤例3: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例4: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 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

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常见错误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逗号统领

➤例5: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

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

解析: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或总结。 常见错误四:在并列分句中使用句号后再使用分号

➤例6:一是养老保险安置。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医疗保险安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一是养老保险安置。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医疗保险安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解析:分项列举的各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常见错误五:同一形式的括号套用

➤例7: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责任单位:各镇(街道))(✖)

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责任单位:各镇(街道)](✔)

解析: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避免套用,必须套用括号时,应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

常见错误六:阿拉伯数字表示次序时使用点号不当

➤例8:

1、督促主办单位按时办结。(✖) 1.督促主办单位按时办结。(✔) ➤例9:(1)、督促协办单位按时办结。(✖) (1)督促协办单位按时办结。(✔)

解析: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阿拉伯数字表示次序语时不加点号,不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做次序语,后面用下角点(圆心点)。

常见错误七:在图、表说明文字末尾使用句号

➤例10:(图表略)

注:以上各项数据统计截至时间为2012年12月31日;城市人口指常住户籍人口;规模工业企业个数统计为新口径。(✖)

注:以上各项数据统计截至时间为2012年12月31日;城市人口指常住户籍人口;规模工业企业个数统计为新口径(✔)

解析: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即使有时说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句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

常见错误八:在标示发文年号时使用括号不规范

➤例11:根据×发[2013]3号文件精神,„„(✖) 根据×发〔2013〕3号文件精神,„„(✔)

解析:标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时,应使用六角括号。 常见错误九:书名号内用顿号表示停顿

➤例12:根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市建制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的批复》(××规〔2012〕59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根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市建制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的批复》(××规〔2012〕59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解析:书名号内标示停顿时用空格。

常见错误十:句内括号行文末尾使用标点符号不当

➤例13:为加强对全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常务副区长兼任,副组长由××局局长兼任。),负责该项工作的协调处理。(✖)

为加强对全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常务副区长兼任,副组长由××局局长兼任),负责该项工作的协调处理。(✔)

解析:括号内行文末尾需要时可用问号、叹号和省略号。除此之外,句内括号行文末尾通常不用标点符号。

常见错误十一:附件名称后使用标点符号

➤例14:

附件:1.××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1.××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解析:附件名称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

常见错误十二:二级标题在换行分段情况下使用句号

➤例15:

(一)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

为减少监管环节,保证上下协调联动„„(✖)

(一)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

为减少监管环节,保证上下协调联动„„(✔)

(一)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为减少监管环节,保证上下协调联动„„(✔) 解析:二级标题在换行分段时不使用句号,如使用句号则不需要换行分段。

第2篇:行政机关公文处理中公文常见的误用符号现象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务院国发〔2000〕23号)规定,公文序号为:第一个层次是汉字数字加顿号,例如“

一、”;第二个层次是括号中包含汉字数字,例如“

(一)”;第三个层次是阿拉伯数字加下脚点,例如“1.”。据此,写成“

1、”“

2、”“

3、”等是错误的。这是常见的误用情况,应注意改正。

另外,《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规定,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年份要写在六角括号内,例如“京语办发〔2008〕12号”。但是常看到有的文件把六角括号写成方括号,例如写成“京语办发[2008]12号”,这种情况也应当予以纠正。

公文文末成文时间书写不规范,也是一种常见的差错。《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务院国发〔2000〕23号)规定,公文文末的成文时间要用汉字数字来书写。例如“2008年12月28日”应当写成“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应当注意,其中的汉字“〇”不要写成阿拉伯数字“0”。有的公文把“二〇〇八”写成“二零零八”,也是不对的。“二〇〇八”是一串没有数位的数字,要用“〇”,不用“零”。“零”用于出现数位的一串汉字数字中,例如“三千一百零六”中,出现了数位“千”“百”,因此应当用“零”。

- 1 -

第3篇:标点符号的误用

标点符号使用误区

1.顿号误用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如: 小河对岸

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三四”中间没有顿号。)

(2)并列数字间缺顿号。如: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三四中间应有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如: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与此相似的还有“全校师生”“公安干警”等,由于链接比较紧,中间不必加顿号。) (4)不顾内容层次地乱用顿号。如: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中学生”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如: 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两个顿号都改为逗号。)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如: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呀”是语气词,已经构成句子,所以其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如: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北船、辰溪江船、以及沅陵黄船。(“和”“与”“以及”等连词前不用顿号,去掉。) 2.逗号误用

(1)并列词语间误用逗号。如: 张一把自己的烦恼、苦闷,一股脑儿地向王校长倾诉着。(“烦恼”后的逗号去掉。)

(2)不顾内容层次的乱用。如: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第一个逗号应改为冒号。)

(3)在说话人的最后误用逗号。如: 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懵。(“答道”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 (4)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如: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第一个逗号改为冒号。) (5)总结语前误用逗号。如: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像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冒号。) 3.分号误用

(1)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如: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分号改为冒号。) (2)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如:

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踏实;三是耐得住寂寞。(两个分号改为逗号。)

(3)句中有句号再用分号。如:

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两个句号都改为逗号。) 4.冒号误用

(1)句中短暂停顿误用冒号。如:

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将冒号去掉。)

(2)同一句中误用两个冒号。如:

会议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两个冒号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3)部分引用前误用冒号。如: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将冒号去掉。)

(4)同一个人的话语未完时误用冒号。如: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将冒号改为逗号。) (5)冒号管辖范围不当。如:

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丙烯。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冒号只管到逗号前,逗号要改为句号,或者冒号改为破折号。) 5.问好误用

(1)非疑问句用问号。如: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将怎么办?(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 (2)选择问句多用了问号。如: 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体型”与“亲切”后的问号改为逗号。)

(3)选择问句句群少用了问号。如: 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将两个逗号改为问号。)

特别提醒:反问语气强烈时,可以用叹号而不用问号。如:哪里有跌得这样厉害的!

6.省略号误用

常见的是省略号与“等”并用。如: 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帐,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将省略号去掉。) 7.破折号误用

(1)与“即”“就是”等词并用。如: 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雪线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得的治病良药。(将破折号去掉。) (2)少用了破折号。如: 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我。(“秦山第二核电厂”一词不用引号,应删除,在该词前加破折号。) 8.书名号误用

引号错用为书名号。如: 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栏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删除书名号,加用引号。)

9.括号误用

(1)非注释语误用括号。如:

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书名、册数) 。 (句中的括号是多余的,应删掉,并在“地址”后加逗号。) (2)括号位置错误。如:

写文章应力求“句无余字,篇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此句应为句内括号。对此种误用,应注意分清是句内括号还是句外括号。) 10.引号误用

(1)滥用引号。如:

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删去后一组引号。) (2)非直接引用误用引号。如:

吴明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删去引号。) (3)加引号范围不清。如:

更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礼多人不怪嘛’不应该把“嘛”放在单引号内。)

(4)引语末标点位置错误。如:

“留住济南”图片展开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外。)

第4篇:初中常见成语误用

第一类

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如:

⑴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而例⑴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1.明月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第二类

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例(3)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类似误用的词语还有: 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⑼"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⑽"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第三类

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如(4)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例(5)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这是个贬义词,例句(5)中当褒义用,所以错了。类似(4)、(5)的误用,情况较多。 成语中,像"生龙活虎,赤胆忠心"之类,一看便知色彩是褒义,但还有不少褒义成语,色彩容易被搞错。如"狼心狗肺,害群之马",一看便知是贬义,也有相当部分不易看出。

褒词误用贬义的主要有: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贬词误用褒义的主要有: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3.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8.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1.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2.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5.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

27.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28.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29.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0.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3.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4.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对象误用的主要有:

1.豆蔻年华:指十

三、四岁的少女。 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4.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 6.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7.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8.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9.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10.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1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

12.三申五令: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13.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4.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儿运笔不拘束。

1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

1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7.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

18.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19.循序渐近: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0.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

以上所谈是色彩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三点,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使用。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叶、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

⑴情投意合----臭味相投

⑵见机行事----见风使舵 ⑶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⑷一得之见----一孔之见 ⑸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⑹再接再厉----变本加厉 ⑺深思熟虑----处心积虑

⑻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⑼开山祖师----始作俑者

⑽昂首阔步----趾高气扬 (11)从容不迫--故作镇静

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5.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凡是能做的都做了。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6.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厉: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缺误。 7.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思考。

处心积虑:指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 8.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费尽心思: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开山祖师:指某一事业创始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一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创始人。 10.昂首阔步: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第四类

语境不合

成语也是词,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否则会错误。例(6)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

类似这种毛病的词语还有:

⑴"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⑵"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⑶"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⑷"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⑸"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例(7)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这个语境显然是误用,可改为"强人所难",下列举出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请注意: ⑴望其项背----望尘莫及

⑵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⑶耳濡目染----耳闻目睹

⑷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⑸无与伦比----不可同日而语

⑹形影相吊---形影不离 ⑺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⑻一见如故---一见钟情

⑼不拘一格----无拘无束

⑽乐不思蜀---乐不可支 (11)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12)不孚众望---不负众望 (13)首当其冲---当务之急

(14)间不容发---亲密无间 (15)刮目相看---绘声绘色

(16)首当其冲---首屈一指 (17)置若罔闻---置之度外

(18)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1.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4.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5.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褒义)

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6.形影相吊:形容孤独。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7.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12.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第五类

表意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炼,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的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

例(8)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此词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让人"重复。 这类词语误用较为常见,如:

⑴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⑵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⑶百姓生灵涂炭

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

⑸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

⑹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

⑺一天天地日臻完善 ⑻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⑼众多的莘莘学子

⑽寒舍真是蓬筚生辉

(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 (12)目前当务之急

(13)妄自菲薄自己等

第六类

误用字面意义

例(9) 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对下面这些成语,要注意防止望文生义,误用字面意义:1.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3.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4.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5.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6.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7.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8.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9.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10.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11.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12.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第七类

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

例(10) 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类似的词语还有:

⑴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⑵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谦虚。

⑶蓬筚生辉: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⑷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 ⑸心向往之:用于表示对某人或事的景仰之情。 ⑹一得之见:谦词,表示"自己一点浅薄的意见"。

第5篇:报刊常见误用成语辨正

目前,在一些报刊文章中,望文生义误用成语的现象较多。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错误的用法却不断流行,愈演愈烈。为了降低媒体的传播文化不良影响,记者编辑首先要带头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养成“咬文嚼字”的好习惯。

只有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文字功底,才是消除成语误用现象的治本之道。

本文收集了报刊上出现频率较高的误用成语,对其进行分析和释义,以与新闻界的同仁交流。

“七月流火”

误例:2005年7月,在一次欢迎仪式上,人大校长致辞道:“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七月流火”多年来一直被误认为盛夏时节的炎热之意,至今仍不绝于各种媒体。它的本义是说夏历(农历)七月,天气转凉。《诗经·豳风》最初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两句话说:七月火星流向西,九月官家裁寒衣。也就是说天气越来越凉了,该做棉衣服了。火:星名。一年自秋季开始,大火星自西而下谓之流火。

“扫眉才子”

误例:贾平凹近几年写了很多部畅销小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扫眉才子。

受“才子佳人”这个成语影响,便想当然以为这个“扫眉才子”也是指男性了。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扫眉:妇女画眉毛。薛涛以其出众的才华和美貌,倾倒唐朝诗坛上的文人骚客。后来人们就常用“扫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

“上下其手”

误例:摄影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摄影师喜欢对女模特直接上下其手。一位女模特就表示,摄影师会趁着拍泳装照抹油的机会,直接把手塞进她们的泳衣里。

该文记者显然把“上下其手”当成“猥亵”理解了。其实本意是串通作弊的意思。此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穿封戌俘虏了郑国守将皇颉,公子围想争功,硬说是他俘虏的,两人争执不下,楚康王请伯州犁裁处。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并向皇颉暗示,上其手曰(把手举高):“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把手放下):“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皇颉见状,遂回答说他是被公子围擒获的。

“惨淡经营”

误例:去年美国国内航班,平均每天有一万件行李丢失,航空公司对此的解释是,惨淡经营,人手不足。

之所以造成误用,显然将“惨淡”当萧条、不景气讲了,错认为是经营艰难,生意清淡。

“惨淡经营”原指作画前先苦心构思,安排好画面上各部分的位置。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素绢,意匠惨淡经营中。”后引申指苦心谋划,从事诗文创作或经营某种事业。

“差强人意”

误例:整个赛季下来,罗本只有2个进球6次助攻,对于他这样的世界级边锋来说,实在是差强人意。

“差强人意”这个词语常被误解为“使人感到差劲”的意思,是将“差”字作“不好”、“差劲”解了。这里的“差”字应作“稍微”解。这个成语意思是大体上能使人满意。

“目无全牛”

误例: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目无全牛”常被错误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褒义误用作贬义词。全牛指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非池中物”

误例:一市民从商贩手中买下受伤的珍稀海龟,在自家小水池中养好伤后,他认为海龟并非池中物,昨天在海洋动物专家的陪同下把这只海龟放归大海。

“非池中物”,每指不是久居池水中的东西,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一旦遇到机会终将有所作为。误例望文生义地使用此词。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周瑜得知刘备去京口向孙权借荆州,马上给信孙权,认为“刘备以枭雄之资,而有关羽、张飞能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今猬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意思是借荆州给刘备作资本,那就会使他像蛟龙得雨,终究不会呆在池中。

“空穴来风”

误例:谢娜即将离开湖南卫视,绝非空穴来风。

在报纸上常常会发现“空穴来风”一词,但总被改成捕风捉影、毫无根据的意思。“空穴来风”这个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弯曲(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既能来风,必有空穴。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不可收拾”

误例: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猎获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媒体经常将此词与“一发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变贬为褒,这种用法令人忍俊不禁。

“不可收拾”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长袖善舞”

误例: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舞台上,深圳市代表团全体成员通力合作,长袖善舞,终于使深圳市获得了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权。

媒体常将它误解为有能力、善于运作的意思。“长袖善舞”一词语出《韩非子·五蠹》,原句为“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意思是说,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对簿公堂”

误例:黄圣依星爷官司开庭“劳资纠纷”对簿公堂。

对簿公堂的意思是指在公堂受审,而众多媒体误用为“双方打官司闹上法庭或告状”的意思。误用率也相当高。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即今所指的法庭。在法庭上受审问,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或误解为“争论”、“辨是非”。

“美轮美奂”

误例:一个舞蹈过后,主持人董卿说:“真是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不能用来形容舞姿或动作的优美,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这是错误用法。这个成语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高大;奂,众多。

“不赞一词”

误例:媒体的态度很鲜明,对“藏独”分子**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例句误将“赞”理解为“赞扬”,遂将成语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赞:添加。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明日黄花”

误例:舍瓦在意大利的战绩毕竟已是昨日黄花。

错想为既然比喻过时的事物,那一定是昨天的黄花了。“明日黄花”语出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连蝴蝶也发愁了。意谓今天当令的事物,到了明天当然是过时了。

“不刊之论”

误例:刘晓庆日前见诸媒体的许多话都是一味标榜自己的炒作,是极其媚俗的不刊之论。

这里将“不刊”错误理解“不刊载”,或说成是“不能刊载的言论”。刊:削也。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不刊,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刊之论”一词源于汉代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首当其冲”

误例:交通问题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多用于遭遇不好的情况(有危难、受攻击等)。这个成语经常被当成“首先、首要”之意,用作定语。本意是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一般作谓语。

“石破天惊”

误例: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来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

“石破天惊”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危言危行”

误例: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危言危行”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动”,“危”容易误解为“危险”。原意为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只能用在褒义方面。

《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

“不瘟不火”

误例:离6月1日“限塑令”执行的日子越来越近,省城多家超市也早已推出了环保袋。但记者近日采访时发现,超市的环保袋销售一直不瘟不火。

“不瘟不火”常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指的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对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这是一个赞扬演员演技好的褒义词。

“望其项背”

误例:“尤文图斯夺冠几乎已经成为传统了。像AC米兰、国际米兰及罗马这些球队,只能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意谓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例句错解为“赶不上,只能望其项背”。这个词一般多用为否定意义的句子,如“不能望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非„„所能望其项背”。如果使用者不小心的话,很容易把这个词用反的。

“文不加点”

误例:古代的文学作品多是文不加点,让人不能卒读。

点:涂改,表示删去。“文不加点”意思是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呵成。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和标点符号毫无瓜葛。可是句中却将“点”理解为“标点”,这就与原意相去甚远了。汉代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炙手可热”

误例:华语歌坛炙手可热的小天后张韶涵„„“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经常被用来形容受欢迎的人,热门的事物,完全背离了该词的本义。唐代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意思是,权势之大没人能比,气焰之热可以烫手。

“呼之欲出”

误例:深圳队明日主场战上海申花,首届中超冠军呼之欲出。

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而相当多的媒体望文生义,误解为某种事物、情况或行动将要出现。

“巧夺天工”

误例:“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意为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这里是用错了对象。

“弹冠相庆”

误例:施瓦辛格当选州长,奥地利人弹冠相庆。

用“弹冠相庆”来形容他们的兴奋之情,是错误的。“弹冠相庆”语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说的是王吉(即王阳)与贡禹友善,王吉做官,贡禹弹去帽子上的灰尘,也准备做官。后来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第6篇:常见成语意思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第一类 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如:

⑴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而例⑴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⑴明日黄花;⑵火中取栗;⑶万人空巷;⑷不刊之论;⑸不为已甚;⑹望洋兴叹;⑺不足为训;⑻因人成事;⑼弹冠相庆;⑽久假不归;(11)司马青衫;(12)数典忘祖;(13)大动干戈;(14)高山流水;(15)不绝如缕;(16)不翼而飞等。

附解释:

1.明月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第二类 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例(3)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

类似误用的词语还有:

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⑼"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⑽"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第三类 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如(4)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例(5)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这是个贬义词,例句(5)中当褒义用,所以错了。

类似(4)、(5)的误用,情况较多。

△成语中,像"生龙活虎,赤胆忠心"之类,一看便知色彩是褒义,但还有不少褒义成语,色彩容易被搞错。如"狼心狗肺,害群之马",一看便知是贬义,也有相当部分不易看出。

褒词误用贬义:

⑴拭目以待;⑵神机妙算;⑶名不虚传;⑷凤毛麟角;⑸洋洋大观;⑹沁人心脾;⑺沁人肺腑;⑻别有天地;⑼别出机杼;⑽有头有脸;(11)有口无心;(12)惨淡经营;(13)来日方长;(14)贪多务得;(15)狐死首丘;(16)苦心孤诣

附解释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贬词误用褒义:

⑴满城风雨;⑵形形色色;⑶无独有偶;⑷无所不为;⑸长此以往;⑹趋之若鹜;⑺半斤八两;⑻等量齐观;⑼费尽心机;⑽大而无当;(11)大言不惭;(12)明目张胆;(13)明哲保身;(14)忘乎所以;(15)高谈阔论;(16)始作俑者;(17)好高骛远;(18)邯郸学步;(19)评头品足;(20)如丧考妣;(21)一丘之貉;(22)咄咄逼人;(23)虎视耽耽;(24)别有用心;(25)梁上君子;(26)道貌岸然;(27)衣冠楚楚;(28)巧言令色;(29)人模人样;(30)好为人师;(31)神气活现;(32)趾高气扬;(33)为所欲为;(34)一命呜呼;(35)呜呼哀哉;(36)天花乱坠;(37)巧舌如簧;(38)一团和气;(39)改头换面;(40)处心积虑;(41)弹冠相庆

附解释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3.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8.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1.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2.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5.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27.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28.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29.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0.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3.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4.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C.对象误用:

1.豆蔻年华:指十

三、四岁的少女。

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4.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

6.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7.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8.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9.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10.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1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

12.三申五令: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13.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4.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儿运笔不拘束。 1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

1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7.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一样。 18.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19.循序渐近: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0.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

以上所谈是色彩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三点,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使用。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叶、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

⑴情投意合----臭味相投 ⑵见机行事----见风使舵

⑶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⑷一得之见----一孔之见

⑸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⑹再接再厉----变本加厉

⑺深思熟虑----处心积虑 ⑻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⑼开山祖师----始作俑者 ⑽昂首阔步----趾高气扬 (11)从容不迫--故作镇静 附解释:

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5.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凡是能做的都做了。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6.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厉: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缺误。 7.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思考。

处心积虑:指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 8.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费尽心思: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开山祖师:指某一事业创始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一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创始人。 10.昂首阔步: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第四类 语境不合

成语也是词,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否则会错误。

例(6)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

类似这种毛病的词语还有:

⑴"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⑵"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⑶"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⑷"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⑸"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例(7)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这个语境显然是误用,可改为"强人所难",下列举出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请注意:

⑴望其项背----望尘莫及 ⑵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⑶耳濡目染----耳闻目睹 ⑷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⑸无与伦比----不可同日而语 ⑹形影相吊---形影不离

⑺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⑻一见如故---一见钟情

⑼不拘一格----无拘无束 ⑽乐不思蜀---乐不可支

(11)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12)不孚众望---不负众望 (13)首当其冲---当务之急 (14)间不容发---亲密无间 (15)刮目相看---绘声绘色 (16)首当其冲---首屈一指 (17)置若罔闻---置之度外 (18)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附解释:

1.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4.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5.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褒义)

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6.形影相吊:形容孤独。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7.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12.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第五类 表意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炼,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的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

例(8)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此词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让人"重复。

这类词语误用较为常见,如:

⑴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⑵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⑶百姓生灵涂炭 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

⑸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

⑹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 ⑺一天天地日臻完善

⑻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⑼众多的莘莘学子

⑽寒舍真是蓬筚生辉 (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 (12)目前当务之急 (13)妄自菲薄自己等

第六类 误用字面意义

例(9) 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对下面这些成语,要注意防止望文生义,误用字面意义:

⑴如坐春风 ⑵春风化雨 ⑶间不容发 ⑷祸起萧墙 ⑸炙手可热 ⑹一衣带水

⑺下车伊始 ⑻开门见山 ⑼水清无鱼 ⑽盲人瞎马 (11)独步天下 (12)独辟蹊径

附解释:

1.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3.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4.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5.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6.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7.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8.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9.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10.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11.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12.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第七类 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

例(10) 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类似的词语还有:

⑴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⑵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示谦虚。

⑶蓬筚生辉: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⑷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

⑸心向往之:用于表示对某人或事的景仰之情。

⑹一得之见:谦词,表示"自己一点浅薄的意见"。

上一篇:allove完美爱下一篇:职工安全知识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