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练意志还是磨练意志

2023-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磨练意志还是磨练意志

习惯磨练意志

每一个人都渴望上天赋予自己高智商,盼望拥有大智慧,在芸芸众生中出类拔萃,功成名就。可是在多的渴望也只是一纸空谈,因为没有付出,怎么会取得成功。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足以可见自己的努力付出是何等的重要。虽说努力使重要的,但却往往忽视了人的最大的智慧――习惯。

习惯是人生的道德资本。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自己的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持续的,甚至是带有“传染性”的。起初看起来似乎很弱小,若如一滴水,以至于常常被人忽视。但滴水穿石,当人们感觉到习惯的巨大力量是,在想改变它,可就难了。古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此作出了形象而准确的概括。习惯有好处之分,好习惯的养成使人终身受益,造就美好的人生;而坏习惯的养成即使不毁损人,至少也会成为你成就美好人生的绊脚石。曾经有一个年轻的教师,每次上班路上,看见路上有小食品袋、易拉罐,他都会弯腰捡起,走上几步,放入垃圾箱内,然后吹着口哨,满腔热情地去迎接信一天工作。也经常走那条路上的人,受了年轻教师的影响,也开始随手捡起看到的垃圾,把它们丢进垃圾箱。因为这个习惯影响了许多人,以至于那座城市变成了一座美丽干净的城市。

习惯了拥有,于是我们不懂珍惜;习惯了失去,于是我们不懂自信;习惯了等到,于是我们变得懒惰;习惯了勤奋,于是我们边的分说。“一个人真正的精神价值,是看他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会做些什么。”习惯,会让我们在无人注意时依旧保持一种品行,一种态度。正是习惯了安于苦难,立于坚强,司马迁在受到辱刑后奋笔疾书,书写了《史记》的豪情壮阔。正是因为习惯了发现与创造,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像他的名字一般,永远闪烁在文明的天空。一位21岁就被医生诊断患了绝症的人,后来成了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霍金。他敢于向命运挑战,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看着看着,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霍金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啊!为了在生命里留下一些更有意义的回忆,他敢于向命运挑战。

记得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一句话:“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才是真正的天才!”是啊,有的人,面对生命的挑战,他害怕了,畏惧与生命对弈;有的人从小就受过命运的打击,但从未向命运屈服,只因为他们都有着很好的习惯。

比如张海迪就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她虽然身残但是志坚,她在《钢铁是怎样炼成》中会见保尔;在《我的大学》里结识高尔基;在《我的生活故事》里理解了海伦凯乐,她从不理会那不公平的命运,她就像霍金一样具有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之所以他们能成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有良好的习惯。正因为这种良好的习惯,才使他们突破重重困难,逐步迈向成功。

为生命谱写一首乐曲,用好的习惯演奏它,它会更加突显生命的雄浑壮阔,将点点感动与真实播撒在每一个听者的心田。习惯我们应该习惯的东西,坚持理性与执着,我们会发现,因为习惯好的,所以收获接踵而至。其实习惯就是在磨练我们的意志,有好的习惯,就会自觉的按照自己的计划实行,不会漫无目的的浪费时间,也因为有了这个好习惯,才能让你在逆境中也能克服困难,磨练意志。

面对失败,不要失落,张扬自信的大旗,赶走自暴自弃的心魔,当你张开迎接成功时,千万不要骄傲,要继续登上新的高峰。

第2篇:军训,意志的磨练

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题记

白驹过隙般的,时光像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一眨眼间,为期七天的军训结束了。它给我们的是心酸,是劳累,是艰苦,更是一场意志的磨练!古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军训则让我们这些温室中的花草见识到了大自然的风吹雨打,让我们体会到了汗水的咸涩。

在这七天里,我们学会了吃苦。火辣辣的阳光毫不留情地烤着裸露的皮肤,汗水顺着额头慢慢地滑过脸颊,沿着脖子滑入衣中,在背上胸前晕开一片片水渍。但是,我们不会叫热。

在这七天里,我们学会了坚持。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外打60度,脖颈微贴后衣领,目视斜上方约45,身体前倾,后脚跟微微离开鞋子底部,重心落于前脚掌,这便是军姿。但是,25分钟的军姿,我们不会叫累。

在这七天里,我们学会了忍耐。每天的训练之后,脚掌都是麻的,每一步都如同行走在刀尖上,疼痛一直都伴随左右,腿部韧带因练习正步而酸痛酸痛的,而嗓子由于每天吼着“一,二,三,四”的口号变得沙哑了。但是,我们不会叫苦。

没错,军训是苦的,但它正如一杯清香的龙井,苦中带着甘甜。

这七天里,我们从相遇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同甘共苦,这便是朋友。七这七天里,班主任每天都寸步不离,我们做错了,他严厉批评,我们失败了,他柔声鼓励,这便是老师。他是严肃的,但他也是幽默的。他在训练时会不带任何感情的喊着指令,他也会在休息时与我们同朋友一样聊着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的动作总是让他感到无奈,但他却总是一遍又一遍得教导着我们。他会让我们站军姿,他也会和我们一起玩耍,这便是教官。天前,我们来自各个学校,因为一张录取通知书来到了这个地方,如同一盘散沙,而在这七天里,我们为了这个崭新的集体的荣誉团结在一起一同奋斗着,这便是班级。朋友,老师,教官,班级,这便是我们快乐的来源,这便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正因如此,无论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都不会哭,而是学会勇敢地去面对,做真正的强者。正如古人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一天天的去面对困难,就会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变得更加坚强,在磨练中使意志变得强大!

没有经历地狱的磨练,无法有战胜死亡的力量;没有流过血的脚趾,不能迈向胜利的前方。钢铁是如何炼成的?它是通过无数次的捶打煅烧,在水与火中磨炼而成的!谚语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次军训已经结束,但是它带给我的精神将永生难忘。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这些精神会使我们会走得更加坚定更加成功,让我们成为人上之人!

高一(2)谭季昱

第3篇:意志磨练的记忆

不同的环境能够磨练出不同的意志,我的意志是在极端艰苦环境里磨练出来的。

我是1960——1969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国营金宝屯机耕农场生活的人,这段时间是我少年和青年时期。所以,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印象之一:农场概况 印象之二:艰苦求学

印象之三:磨练意志(因为年头久远,有的记忆不一定很准确。)

印象之四:难忘艰苦奋斗的那些人

一、 农场概况的回忆

我所了解的农场,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初创时期、发展建设时期、折腾时期、改革时期。

1、初创时期,早在1954年4月份,按照中央给内蒙古的指示,对一些劳动改造的犯人,坚持“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原则,应该就地创办农场。当时内蒙即刻派遣劳改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到科左后旗东西辽河之间的东大荒进行勘察测量。于当年10月份就调派了一部分劳改犯人到这块荒无人烟的东大荒开垦农场。同时,也调来了一部分农业机械,主要是老牌进口拖拉机、三铧犁、五铧犁之类的笨重机

1 器。按设计规划开始开垦种植农作物。

2、至1956年4月,农场进入到第二个时期,即发展建设时期。这个时期把未刑满犯人全部调出,从呼市、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及哲里木盟其他地区,调入了一批刑满释放人员到该场就业。此时,农场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主体人员都是新生就业职工。农场挂牌为金宝屯地方国营机耕农场,是一个全民所有制单位。但依然属于内蒙古劳改局管辖。正因为农场属于内蒙古劳改局管辖,所以,有一些人荒谬地认为该场是劳改农场,肯定地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19

59、1960年开始,农场把就业职工的家属子女也接来安排工作。农场开始生机勃勃、盎然兴旺快速发展,在以农业为主的前提下,开始多种经营各业共同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单位相继建立起来。如卫生院、诊疗所、公安派出所、学校、商店供应站、蔬菜种植基地、果园、养猪场、鸡鸭场、牲畜养殖场、酿酒厂等等,俨然就是一个小社会。

在管理上,有一整套的严格制度:“三包一奖四固定”,形成了相互监督、互为制约的机制。定额、定时、定量、定任务,每个人都必须完成。在思想教育方面,天天都有集体学习,不断学习先进,反思自己。人人都争强好胜,你追我赶。正是因为管理科学,制度严密,所以,年年获得大丰收,年年有大量的农蓄产品上缴国库,年年获得上级嘉奖。同时,居民居住条件也有了较大改善,土平房换成了砖瓦房。至

2 1969年,6万多亩耕地的农场已经初具规模。该场已经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的现代化机械化农场。成为全国16个先进机械化农场典型之一。农场的飞速发展也使得周围乡镇(苏木)刮目相看。这是农场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农场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好景不长,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给农场带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

3、折腾时期。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金宝屯农场管辖权由内蒙古劳改局下放给哲里木盟农管局,后来又下放给了科左后旗。自1966年5月开始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原来的老领导被错误地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如苗邦坦场长(后被折磨死)、李振起场长(后被逼上吊自杀)、周怀义书记(后调任兴安盟科右中旗任粮食局长)等人均被当作走资派打倒,揪走资派的批判大会、批斗大会接连不断。原领导机构被打乱,相继建立军管会、革委会,正常社会秩序、生活秩序被彻底打乱。农场的名称也由金宝屯地方国营农场更改为胜利农场。最惨的是人员调动频繁,不断的出出进进,使得正常秩序很难稳定。1969年4月,将一部分职工及其家属子女遣散到哲里木盟各旗县,原居民户口变为农村户口,甚至把正式转正的农工也被毫无理由地解雇迁到农村;此时农场空了一半,接着调入了哲里木盟5·7干校和通辽市的5·7干校,4个月后,干校成员全部回到原单位;又从天津、浙江、上海等地调入上

3 山下乡知识青年;从场子周围调入一部分社员(贫下中农);调入一部分转、复员军人;还有我们尊敬的洪学智上将也受林彪、“四人帮”迫害,来到金宝屯农场“蹲牛棚”。知识青年后来又有一部分调出去到洮儿河战校,因为那里条件不如金宝屯农场好,他们就组织起来到吉林省上访(当时哲盟划归吉林省管辖),“知闹”事件,使得当局作了让步,如愿以偿他们又回到金宝屯农场。人员的频繁出进,使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在折腾期,劳动人数虽然多了,但,粮食产量下降了,由一个向国库交粮大户沦落到连续几年都吃返销粮,有些收获季节,粮食不能进场,需要到外边雇工来收获。由上述可见,管辖权下移、人员出进大起大落、领导机构频繁变动、生产滑坡、批斗大会不断等等现象,不能不说这一阶段是处在一个折腾时期。

4、走向改革发展期。该场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拨乱反正政策的落实,特别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农场逐步走入正常秩序, 1984年终于甩掉吃返销粮的帽子,开始扭亏为盈。管辖权也由哲盟农管局下放给了科左后旗,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厂逐步走向繁荣,出现了各业兴旺发达的昌盛景象。

在回顾农场基本概况后,小时候的往事也常常萦绕脑间。

二、艰苦求学

1960年4月份,刚刚进入小学五年级的我来到了金宝屯

4 农场三站。农场没有学校,只好跑到附近的双胜小学就读。因为人们当时错误地认为农场是劳改农场,我们自然就是劳改子弟了,所以,倍受歧视。在那里上学的一年多时间里,是受尽欺负、格外被人瞧不起、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时段。记得那时班级每星期轮流值日,可是有些大一点的同学自己不想干,就逼迫我们替他们做值日,若是不从,就或打或骂,说你们劳改犯子女还敢不老实,就专你们的政,有时,一连五六天都得值日。还有时候走在半道上就被截住,抢下书包给扔到远远的地方,让自己拣去。即便是在场内,也是被欺负的那一伙。记得在三站砖厂附近的空闲地上,我们种了几颗南瓜,刚要成熟,就有个朱姓的同学,把南瓜割了个三角口子,取出三角块,往瓜里拉屎,之后,再把三角块放回去,瓜是长得又快又大,但是,不能吃了。好的心态是适应环境的关键。其实,那时宽心与大度才能够感觉舒服一点。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1962年农场自己办起了子弟学校,才转到农场上学。在农场读了半年六年级,小学就毕业了。放暑假了,我们非常发愁,初中到哪儿上啊?!临近开学,终于盼来了好消息:农场自己要办带帽中学,心上压的石头落地了,当时高兴极了。可是,当时农场师资力量不足,初中仅仅办了一年半时间就办不下去了,因为,没有人胜任教学,又没有理化试验室,受条件制约,只好停办。我们40多个学生怎么办呢,

5 场领导出面到周边学校联系安排,人家都说接纳不了那么多人,少来几个还可以。于是往昌图县中学安排了十几个(那十几个人基本上都是干部子弟),往金宝屯中学安排了十多个人(这些都是职工子弟),其余十几个人被迫辍学回家务农了。

在那个时期求学是真的不容易啊!国家处在十分困难时期,上小学时,每天粮食定量只有四五两,全靠瓜菜代替粮食充饥。没有瓜菜的季节,用玉米叶子加工成淀粉做成黑窝窝头吃。小孩子们好动,整天饥肠戮戮。后来,上中学了,定量提高到35斤,才勉强能吃饱。到金宝屯读中学时,每天不换样的高粱米,用盐水煮白菜或土豆当菜就饭。只有到节假日,才能见到荤油星。进入深秋,学生们还要自己动手,筹备冬季烧炕用的柴火,到十几里以外的荒坨子上割草,学校派马车拉回来。住的是大通铺炕,轮流值日烧炕。每个炕都挤得满满的,翻身都得大伙一齐翻才能够翻过来,半夜谁出去解手,回来就挤不进被窝了。只要有一个人长了虱子,害的全宿舍的人全有了虱子。这些,在当时,我并不觉得太难受。除了有自卑因素外,实实在在感觉到别人异样的眼睛,充满了歧视的目光,时时处处都被人瞧不起。做的好时,得不到表扬奖励,稍有不足,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在那种不公正的氛围中成长起来,所受到的精神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挨到1964年初中毕业,临近升学考试,由保康一中校长玛

6 尼(时任科左中旗委书记阿拉坦敖其尔夫人)亲自到金宝屯中学招生。她当时强调今年招生贯彻阶级路线,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学生无论成绩如何,一律不予录取。当时,如雷轰顶,毕业就是失业,心里十分沮丧,正是求学的阶段,就被迫停学,心里甭提有多难受啦。然而,又无可奈何。艰难的求学阶段就这样结束了。

三、磨练意志阶段

1964年初中毕业以后,身材瘦小,干不了繁重的农活,三站的赵管理员就安排打柴火,地点自找。我约了张笔乾和另外一个候姓的小伙伴,到29号地头大堤以里的树林边割蒿子、杂草、树条子等,还要捆成捆,码成小码子。开始,我并不会割柴火,一天才割60——70捆,还累得腰酸背痛,我们三个小伙伴合伙,两天才能够割一马车。两天以后,就学会了干这种活计。一车柴火才卖三块钱,一个人一天能挣五毛钱。那时的青壮年劳动力平均工资一天大约一块多钱,我们相当于半拉子。

后来,领导给安排到兔场。养兔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活。当时的老魏师傅就一样一样的教,从兔子的习性到饲草的选择、饲料的搭配、公母的鉴定等,很快就基本掌握其全部技术。我始终坚信没有自己学不会的东西、遇到困难,就没有克服不了的、没有干不好的事情。世上无难事,只要有毅力。我坚信自己是有坚强意志的人。

7 可是没有干多久,有两个小姑娘就顶替了我。叫我到猪场放猪、打猪草。其实,猪场的那些杂活,我干起来也是又苦又累的。那时候仗着自己年轻,干什么活,都不怕,苦一点,累一点也在所不辞。放了一年多猪后,就调到青年队干活了,开始了整劳动力的活计了。在三站的每一块土地上都留下足迹、汗水、血泪,从播种到铲镗、从秋收到场院脱粒,样样农活都干了个遍。对于一个先天营养不良、后天营养不足、在极其艰苦环境下成长起来身单力薄的我来说,每天都是那么苦、那么的累,真觉得吃不消,每天都得硬着头皮死撑着,不知道什么时间是个头。白天累死累活的劳动,晚上还有两个多小时的学习。每天听到的是“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加强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是纲,纲举目张”、“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总结、检查、反思、学先进、找差距、······经常学习以上理论,思想认识的确有很大提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得到升华。正是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为后来步入社会奠定了良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记得最苦最累的活计是挖养鱼池。那是1968年的冬季,天气特别地冷,每天顶着零下二十多度严寒和凛冽的西北风,挥舞着十四五斤重大洋镐,刨啊刨啊,大大的冻土块一层一层被掀起来,一会儿就是一大堆,就用木制的扒犁向外拉。向外拉出的冻土块堆满了四周的坨岗,坨岗向上不断上

8 涨······,直到下面绿莹莹的土层暴露出来,稍微动一下,水就向上喷出来。中午,食堂送来饭菜,大家就在野外胡吃滥喝,填饱肚子接着又干。每天,手闷子都得磨破两三双,晚上补了第二天再戴······一直到无法再补时才再买新的。我们的手,虽然是在三九天,也被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整天都会觉得腰酸背痛,疲惫不堪。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恐怕谁也抗不住。

无论是劳动还是学习,在农场的日日夜夜,我深深体会到,没有顽强的心理素质,没有坚强的意志支撑,是不会硬撑下来的。

还有一个让我意志得到磨练的地方,就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背后的待遇——同工不同酬。大家都在青年队干活,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工资报酬差别极大。转正农工

一、

二、三级,工资分别是29元、33元、37·5元,其余都是临时工,临时工工资也不一样,有25元的、21元的、18元的、16元和14元。大家都在一起劳动,完成同样的定额,工资差别就这么大。这种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一直维持到我们离开农场的那一天。记得当时我到青年队干活一直是每月14元,还没有3·8队的女青年挣得多。这时候对人的心态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破罐子破摔肯定是没有出路的,那时候的大环境大气候就决定了必须忍耐。没有忍耐的意志,是活不下来的。事实上也是无可奈何的办法。正是这样的环境磨练出了无与

9 伦比的忍让与意志、包容与大度,积蓄了无比的适应能力,所以,在走向社会以后,表现得各方面都很优秀。 就本人而言,在后来各项劳动、工作、学习中取得好成绩,获得过各种奖励,相继把过去失掉了的学历,从中专、大专、本科都补了回来,专业技术职称也从教员、助讲、讲师、高级讲师都拿到了。在政治方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这些结果,不能不说与在农场的意志磨练有密切关系。

四、难忘的那些艰苦奋斗的人们

在金宝屯农场的那些日子,有许多难忘的人和事,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例如,我的父亲职工方振家是当时三站鸡鸭场负责人,这个鸡鸭场是他一手创建的。他自己刻苦努力,钻研养殖技术,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认真研读了《养禽学》、《家禽疾病防治》等书籍。土法上马,自建孵化室,育出了一批批鸡雏、鸭雏,饲养规模不断扩大。所产蛋、禽不但满足了本场需要,还有大量禽肉出口创汇。三站鸡鸭场的北京填鸭直接出口日本,享得了极高的荣誉,为金宝屯农场争了光,为国家建设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他的家训是“老实做人,勤恳做事”,良好的家风影响了几代人。有一件事给我印象很深,在读小学六年级时,一次放学回家,顺着拦腰坝东小河抓鱼,抓着抓着就快到七十二田地了,就往家的方向走。路过鸡鸭

10 场最南边小树林时,无意间在杂草丛中发现了一窝鸡蛋,就高高兴兴地拣回了家。不料,父亲见了很生气,命我立即交公,逼着送到中队部,中队领导朱振卿队长说,“很好,从小就不占公家便宜,那就送到小食堂吧。”送到小食堂交给了付国棋师傅。父亲就是这样严格教育子女的。父亲本人在民国时期当过小学教员、镇长、教育局长、高等法院书记官等职。解放前,由地下党指引,没有随国民党南迁,而是到华东大学(当时许世友将军任名誉校长)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半年后,分配到徐州商业厅做统计工作。在“三反”、“五反”、“肃反”运动中成了“历史反革命”,被判刑5年,于1956年新生,派到金宝屯农场就业。在金宝屯农场建设过程中是做出突出贡献的。利用家训,严管教育子女也颇有成效。其女儿方云霞是三站3·8队响当当的先进模范人物,几乎年年获奖,成为农场第一批转正工人。其大儿子方正也是爱场如家,在农场第一批转正农工时获准。二儿子方伟表现很好,受到领导重视,曾被选派到北京参观学习。

给我记忆最深的是蒋氏家族。职工蒋国权是三站最突出的文艺工作领军人物,弹、拉、说、唱样样精通,自编自演的一些文艺节目感人至深,有极强的感染力。他自编自演的快板书《磨洋工》,幽默风趣,有很高的艺术水准。该节目让我至今还记忆犹新,甚至现在还能够背诵几句:“我的思想搞不通,人送外号磨洋工。一天要解三大便,一次就得半

11 点钟。······”他的几个孩子均有文艺天赋,特别是蒋闵平更是才华横溢,能识乐谱,吹拉弹唱都是内行。带领青年队抽调的青年排练节目,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其弟蒋皖平、蒋浙平、蒋涌平都是文艺队的骨干力量。每年过年假日,他们都能够给大家带来愉悦和轻松。他们精彩的文艺节目,给大家带来了快乐,让大家尝饱了眼福。在他们的带领下,三站的青年文艺队发展了许多业余文艺爱好者,如沈文学、郭大华、雷耀山、魏厚芳······

职工杨卓夫是蔬菜基地负责人。他在园田期间,各式各类的瓜果蔬菜应有尽有,大食堂、小食堂、供应站处处都有新鲜的、自然、环保的蔬菜满足供应。他的亲亲故故家族比较多,他的妹妹、妹夫叫张斗也来到农场,是铁匠中的一把好手,儿女杨新民、杨玉枝,侄女杨玉珍、王锡银等人,在青年队、三八队里都是很有名气的骨干力量,杨玉枝、方云霞、毛秀荣号称三·八队的铁姑娘。为农场的繁荣发展建设都作出过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他们都曾经受到农场多次表彰奖励。这些人在农场时,不怕苦、不怕累,样样工作都能出色完成。当时的农场之所以办得那么好,与这些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些人是农场真正“种桃子”的人。

还有很多人,印象也很深刻。如铁匠庐的胡师傅即胡耀香的父亲、张斗师傅即张真宇的父亲、木匠铺的王师傅、陈师傅、理发室的费师傅蒋皖平师傅、诊疗所的洪志春大夫(现

12 任三分场负责人洪伟的父亲)、三·八队长郭光荣、青年队长马福元、供应站的潘士芳(作青年工作的石黎的媳妇)、冷素云(洪伟的母亲)等人为金宝屯农场的繁荣发展都做出过巨大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人为农场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是农场建设的功臣。如果没有这些人的打拼,就不可能有那样一个繁荣发展的农场。

三站的领导继朱振卿之后,还有刘岐(刘指导员)负责全面工作,此人领导艺术水平较高,后来,调到哲盟师范学校做专职党委书记工作。郭世平(负责畜牧),高明智(部队转业团级,但理论水平一般),李干事(负责生产),管理员赵武,保管员许菊秋(包长明的继父),石黎干事是专做青年工作的······这些人还是把三站管理得井井有条的。

愿那些为农场建设艰苦奋斗的人们能够不被人们遗忘,使后来人继承和传扬那种精神,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兴旺。有了这种精神,农场才能够真正胜利,胜利农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13

第4篇: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总结

合肥市第三十中学

关于开展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活动的工作总结

以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合肥市《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强健体魄磨炼意志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活动的指导意见(试行)》的文件精神,自2012年9月开学以来,我校多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突出健体、意志、意识、能力,注重趣味性、多样性和实用性,切实将德育放在首位,通过活动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融为一体。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尊重中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输送合格接班人。

二、 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加强我校对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活动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谭家荣 副组长:李瑶 孙文杰 成 员:高婷婷 朱新月 马丽 李新宇 郑峰

三、 活动主要内容和形式

(一)新生军训工作

为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帮助他们树立坚强的纪律观念,以尽快适应中学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我校于8月25日至30日开展了为期六天新生军训活动,大家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团队精神,顶着酷暑进行训练。遇到困难毫不退缩,面对苦累能忍耐,使军训成为磨砺新生的难得的机会。他们用健康的肤色、饱满的精神、整齐的步伐、昂扬的斗志向学校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经过三天的锻炼,我校的军训工作完成预定计划,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十月学校“意志磨练月”系列活动。为将意志磨练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经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结合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和十一国庆节,将每年的五月和十月定为学校“意志磨练月”,要求认真开展宣传,制定详实计划,切实开展系列活动,要求全校学生人人参与,学校引导全体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注重磨练意志的过程和凸显教育启迪心智的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现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今年十月,学校开展了田径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乒乓球励志故事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黑板报评比、德育之星评比、乒乓文化伴我行作文比赛等系列活动。

(三)结合学校体育优势项目,开展师生中长跑活动; 体育是我校传统优势项目,学校目前已成功举办二十届田径运动会,在合经区连续两届中小学运动会上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优异成绩。2012年12月学校成功协办安徽省暨合肥市第五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启动仪式。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结合当前开展的体艺“2+1”活动和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学校将大课间进行的合理安排,认真组织和安排师生共同参与的中长跑活动。通过每天大课间的800米到1200米的中长跑活动,增强了师生的体质,磨练了师生的意志。

(四)结合学校特色学校的创建,开展乒乓球训练,弘扬国球精神。

2012年10月,学校顺利通过合经区特色学校的检查和验收。学校始终如一的坚持“让学生阳光成长 让学校和谐发展”的乒乓文化特色学校发展理念,在学校大力普及和发展乒乓球运动。用国球精神育人,以球育德、以球健体和以球促智成为学生全体师生的共识。学校每周设立乒乓球训练课,由学校乒乓教练组带领学生坚持训练,“用汗水训练 用智慧打球”的训练标语,凸显了锻炼学生意志、培养综合能力的主题。

(五)开展了学校第二十三届校园运动会。

为继续发扬学校传统体育精神、磨练学生意志和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于2012年10月16日和17日两天举行了第二十届校园运动会,精彩的运动会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赛中,运动员们抱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在赛场上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他们努力拼搏,不断进取,超越自我,不仅锻炼和展示了自己的身体素质、体能素质,更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运动精神,磨练了个人的意志。

通过以上系列活动,学校进一步认识了开展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活动的重要性。今后,我校将继续深入开展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活动,努力将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活动切实开展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5篇:体验军营生活 磨练顽强意志

为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和纪律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9月上旬,我校组织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活动。

军训中,教官严格要求,尽职尽责,教好每一个动作;学生们严于律己,用心领悟动作要领,坚决服从教官指令。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不畏炎炎烈日,迈着矫健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力争做一名优秀的小军人。学生们克服独生子女的娇气,经受住艰苦训练的考验,领悟到团队的精神和钢铁的意志,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军训标兵及优秀集体。

军训期间学校领导和老师深入到学生之中,学校德育领导、班主任老师与学生“并肩作战”,为学生鼓劲,为学生解难,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张校长、李书记、李校长等亲切慰问同学,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的关心与温暖。

为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委托李刚、苏觅、柴留柱三位教官对我校初一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军训内容主要以队列训练、内务整理为主。

军训起初,刚满13岁的初一同学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在这一星期的军营生活中,同学们参加了丰富多彩的军训活动,有宣誓仪式、队列训练、步法练习和军歌学习等,这些活动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信,也考验了自己的生存能力。正如一位同学在军训日记中写的那样:第一天,在太阳底下一站就是半个小时,我从来没有经受过这样的苦,我以为我自己挺不住了,几天下来,我发现:原来,只要坚持,我可以很坚强很出色。一切都不再可怕!辛苦后的甜蜜多么难忘!

军训后期,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认真按照教官要求,悉心学习规范标准的军事动作,学习整齐划一的内务整理,同时学习解放军同志严守纪律,团结协作的革命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军训作为初一学习的第一课,我们通过刻苦的训练来适应初一学习阶段紧张的节奏和沉重的压力,找回学习的状态,并且通过磨练养成勤奋的学习作风,为未来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军训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同学们与教官们零距离接触,他们向教官们学军事,学技术,学军人高尚的品德,学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学军人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而深受感染,这必将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对自己的成人、成才产生积极的影响。

开展军训动员大会

进行军事训练

教官指导内务整理

内务整理成果展示

教官讲授国防教育知识

学生的开学第一课

学校普及安全知识讲座

新生观摩听课

校领导验收军训成果

会操表演

第6篇:激发兴趣 陶冶情操 磨练意志

近日气温下降,天气骤然如同数九,滴水成冰。但会川镇纳定小学的操场上洋溢着热火朝天的气氛,一阵阵喝彩声、呐喊声和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

这里正在举行冬季小型体育竞赛,虽然学校规模不大,学生只有一百多名,六个教学班,九名教师,但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在搞好教育教学,保证师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利用两周的课外活动时间,分高、中、低三个比赛组,开展了拔河、跳绳、运球接力赛等五个项目的比赛。尽管参加比赛的孩子年龄偏小,但他们在比赛中体现的非常积极、勇敢、不甘示弱,个个都兴致高昂。胜利者欢呼雀跃,败者不气馁,个个摩拳擦掌还想再决胜负。好多学生家长前来观看为孩子们助劲加油……

通过这次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既陶冶了情操, 又磨练孩子们的顽强意志,有效的延伸了课堂教育。

会川镇纳定小学

2013年10月21日

上一篇:银行网点年终总结模板下一篇:二本的免费师范生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