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感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感(精选8篇)

德意志意识形态感 篇1

马克思,恩格斯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02)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就这本著作的体系内容而言,第一卷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途径是深刻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思想,具体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同时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第二卷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阅读这本著作的节选本,我深刻地体会到,它是我们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的重要著作,也是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更是丰富我们思想和指导我们实践的良师益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

改革开放以后调整了过去相对平均主义的生产关系,把私有制引入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当中,虽然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但它是与当今中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换句话说,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也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

对唯物史观的阐述是这本著作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这本著作的经典之处。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时,首先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的个人,还决定于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以及物质生活的条件。在认识到唯物史观的前提之后,马克思与恩格斯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这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对于该理念的阐明,马克思与恩格斯又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也衍生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阐述。正是从这样的逻辑推理之下,从这样的几个方面,马克思与恩格斯详细地阐述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与恩格斯正是通过这几个方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的第一卷第一章中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建立了全新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闪耀的精华。《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这套科学理论不但坚定了人类社会的追求目标和发展方向,而且指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空想和虚幻的,给予了人类的共产主义运动很大的鼓舞。同时,由于马克思与恩格斯强调从“现实的人”为前提出发,其间进行的阐述为人自由而又全面地发展提供了正确的道路,这也符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目标,为全人类的自由发展不遗余力地作出贡献。

德意志意识形态感 篇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打开唯物史观大门的著作,在这部作品中,没有任何单独的一章甚至一节去讨论关于人的问题,也没有“以人为本”这样的说法。但是,著作中阐述的主要问题都是以“人”作为核心,在唯物史观的叙述中更是围绕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这部著作将“人”作为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人”这个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现实的人的概念是打开唯物史观的钥匙,是马克思一直以来探索的结果[1]。《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

“现实的个人”可以说是唯物史观产生的前提和出发点,这里的“个人”是强调在一定社会的历史前提、一定社会的复杂关系中从事一些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强调:“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3]。”这里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物质和条件,是指在历史发展中必要的社会条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而所说的“现实的个人”指在相应的社会背景条件下所产生的受到一定制约的“现实的个人”,并不指单纯意义上的用作唯物史观条件而产生的“现实的个人”。这关系着自然进化和社会历史的创造,也成为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前提[4]。可以这么说,“现实的个人”是主要从事物质生产或者劳动的人。

《德意志意识形态》被称为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讨论“人”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唯物史观的内容。在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马恩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人民群众这样的特有概念,并通过这些概念来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难发现,这些基本概念都是和“人”有着密切的关联。由此可以看出,唯物史观中包含着的“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一方面对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人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不同的本质标准,它体现在人可以主观地进行生产活动;另一方面也否定了抽象意义上的“人的本性”,马恩认为人是现实的属性,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受到一定的制约,所以人是没有抽象意义上的“本性”的,在不同的历史前提和环境下,“人的本性”将随之改变。

可以看出,《德意志意识形态》里对唯物史观的论述建立于“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人为本”就是这部著作思想的基本体现。

二、“人类中心主义”里“人的需求”

人类的发展历史中,一直都存在着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而“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类中心主义”拥有相似的价值观,都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依据。表面上看,这两种思想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试图获取自然的价值从而追求人类自身的利益。这样看来,这两种思想是不是真的相似呢?从人类诞生开始,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被大自然所创造,属于自然界中的一分子。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的生命以及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应遵循自然规律,人类身上的一切属性皆有大自然的印记。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人类是大自然进化得到的最高产物,人类本身就凝聚了自然界生物的全部养分,同时也产生出与别的自然界生物所不同的特性、属性及活动规律,从这个角度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对象的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一般有三种不同含义。第一,从生物学上说,人作为生物,势必要维护自我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必然要以自我为中心。第二,从认识论上说,人类提出的观念和观点都是基于自身思考的结果,“人类是一切活动的中心”。第三,从价值观上说,客观世界的价值是基于人的需要来决定的。人的尺度是评价判断一切的标准,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总之,“人是一切人的世界的中心,人是人自己的中心”,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自我中心”现象[5]。人类中心主义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一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总结这三层不同的含义,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就是把人放在主导地位,这样看来便与“以人为本”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种价值观,使人与自然站在了对立面,之间的关系也走向了极端,它包括了三层意思:

第一,人类利益超自然化。人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是不断进化而来的,是最高等的存在。因此,人类是超越于自然之上的。

第二,人类价值唯一化。自然的价值只相对于人而言,如果没有人的价值的需要,自然的价值也就一文不值。人是判定自然价值的标准。

第三,自然存在对象化。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于它本身只是一种物质存在,没有内在价值,其存在的价值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价值,根据人的需求去决定自然的价值。也就是说,自然物的存在是为了人的。在这样的价值观下,人类只会沉迷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喜悦中,而看不到一味破坏自然带来的后果和人类应当对这一切所负的责任。

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是一切的尺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主宰一切,拥有绝对主动权,自然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对于价值评价的标注应当也必须由人类来制定,一切的“价值”都是之于“人的价值”。人类的所有活动终极目的都是能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个目的如果达不到,就认为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举动,所以任何活动都应该站在人类利益的角度并以此作为最终目标。

三、对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的思考

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人一直处在中心地位;从活动想得到的期望来说,是为得到人类的需要、实现人类的价值。“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论,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6]。”

自然界创造出人类,使人类成为有主观意识的个体,让人类得以有能力在客观世界改造自然界,这是人类进化中的进步。也因为这种进步,让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无主体,人便是主体”,这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7]。马克思早就指出,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应该是对立的。有了这样一种对立关系,才能引出人与自然之间协同发展的关系。对立的具体表现就在于:人处在自然的中心地位;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实现人的需求为目标。但是,这种对立同样是在统一中的,在对立中也同样包含着和谐[8]。

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在于确定人类占据主导地位,人类的道德义务只产生于人的范畴,人才是道德关怀的对象,人类的需求和利益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唯一有价值的;所谓对于自然界的道德关怀也只是关注那些于人类而言有价值的部分。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类的历史前提和几种基本活动关系:有现实的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存在的第一个前提;第二个基本活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三种关系是人的生产。人类的历史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和前提,人通过自己的历史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本质力量。

人类中心主义过于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只注重物质资料的生产,而忽视了人的生产,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根据人类中心主义,一味追求物质资料的生产,为了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肆意开采、砍伐树木、排放污水,以为自然界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人类只在意不惜一切手段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完全忽视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性。但是人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得以进行的第一个前提,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提供必要的劳动力;人口的变化,过多或过少,增长的过快或过慢,都会直接影响物质资料的生产。当自然环境被破坏,就会影响到人的生产,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繁衍。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出执政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路线图。绿色,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共享,是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绿色、共享的发展也正是体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的否定,树立绿的生态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攻坚克难的建设生态文明才是我们应走的道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在中国发起一次生态革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无论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不足,还是人们环保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都要求国家调适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的生产得到共同发展,让我们留住碧海蓝天。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是现实的属性,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受到一定的制约,否定人在抽象意义上的“本性”。人类中心主义则是主张以人的利益为中心,或一切以人的需求为尺度,以人的利益为活动前提,一切从保护人的利益出发。本文从《德意志意识形态》里“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对人类中心主义中的观点进行思考。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类中心主义,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信砚,李志.“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入口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个人概念及其意义[J].哲学动态,2007,9:9~1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7,第1卷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6

[4]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6,3

[5]徐春.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辨析[A].中国人学学会.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人学学会,2004:8

[6]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

[7]周兰珍.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审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6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史观 篇3

摘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指出“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最终构成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人

收稿日期:2011-12-17

作者简介:王翠萍(1983-),女,陕西人,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共同完成的一部著作,是唯物史观确立的标志。它基本上完成了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的批判,划清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界限,并系统的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唯心史观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他们先是摆脱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束缚,后又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宣扬的历史观是从意识出发,从他所想象出来的“绝对精神”出发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强调人是精神存在物,夸大了人的精神属性,认为人和人的本质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青年黑格尔派完全继承了老师黑格尔的唯心史观,其代表人物鲍威尔用自我意识的主观性代替了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客观性,他认为一切事物都起源于“自我意识”,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自我意识的派生物,并从“自我意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是自我意识实现自身的发展史。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把人归结为“观念”,他们在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都只是在观念中完成,不懂得客观实在的人及其物质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的作用,将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断裂开来。

费尔巴哈是作为黑格尔的对立面出现的,他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针对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提出了“现实的人”这个概念,把唯物主义从黑格尔体系中解放出来,恢复了唯物主义的地位。但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的“现实”,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建立在男女生理基础上的自然联系,他是把人的情欲和性爱作为人与人的本质联系,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严格地批判了费尔巴哈的错误,指出“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因此,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并且仅仅陷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他没有批判现在的生活关系,因而他从来没有把握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1] (P.50)这就是,说尽管费尔巴哈先于马克思提出了“现实的人”这一概念,但他却不能从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理解“现实的人”,因此,他所理解的“现实”是片面的、抽象的,因而也是不科学的。

二、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前提的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及费尔巴哈“感性的人”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考察社会历史,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现实的人”。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现实的人”的提出。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唯心史观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划清了与唯心史观的界限,完整的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他们指出“我们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他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 (P.10)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 (P.11)他们在《形态》中还强调:“唯物史观的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 (P.17)“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2] (P.17)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所提出的这些观点,清楚的表达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人”。

其次,“现实的人”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说“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 (P.16)这就可以看出,他们所说的“现实的人”包含着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就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是从事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这种活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是物质活动,它决定一切其它的活动,如脑力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1] (P.80)这是“现实的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标志。三是“现实的人”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进行的,这是人赖以生存和进行活动的物质前提。它既包括原始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又有人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所发明和制造的各种工具、再生资源、产品,以及改变了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如果脱离物质生活条件来谈“现实的人”,那么这种人又变成了抽象的人。四是“现实的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即个人的存在和活动的进行是以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为背景的,现实的个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结成一定的既分工又协作的社会关系。正是这四项因素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构成了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本质。

因此,“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研究“现实的人”,研究他们从事的活动和生活的物质条件,来探索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最终构造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批判,揭示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他们认为,人类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一方面同大自然发生关系,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生产力;另一方面同社会发生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一方面他们在《形态》中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表述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指出“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它是与生产的不发达阶段相适应的。”[2] (P.48)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历史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说,旧的交往方式“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3] (P.81)可见,一切历史上的冲突都根源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说,要解决这种矛盾的冲突,就必须要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中看到了人的社会性,他们认为人和社会具有统一性,而这种统一性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性决定的,人“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4] (P.25)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候,人和“这个开始阶段上的社会生活本身一样,带有同样的动物性质。”[4] (P.78)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发展,社会便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同时人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步。

总之,只要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就会立刻表现出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双重关系,所以只有揭示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出发,把市民社会规定为生产关系的总和,他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种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3] (P.42)市民社会即经济基础,是“把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称作市民社会,”[2] (P.32)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可见,只有把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揭示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既批判了唯心史观,又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成熟的象征。唯物史观的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基础,对于经济学和历史科学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4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创作的。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在此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我们认为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恩格斯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还说明了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他们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革命

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

从上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总之,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它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2011-10-11 19:07:26)转载标签: 校园 分类: 学习资料

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第一卷有感

我们都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创作。其中我只读了第一卷关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观点的对了。我本身不是一个理科生,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只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本中所定义的。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思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于1843—1852年间,其作者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书中,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并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

(一)关于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批判了康德割裂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和黑格尔颠倒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根本错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和主题就是有血有肉、有头脑的人,因而“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从而摆正了思维与存在着一对范畴的关系。费尔巴哈还批判了康德把时间和空间看成是先天感性直观形式的错误,也批判了黑格尔从逻辑上过度到空间的错误。针

对康德的错误,他指出::“空间与时间并不是单纯的现象形式,而是本质条件,理性形式,存在规律,也是思维的规律。这就是说,费尔巴哈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人的先天感性直观形式,而是存在的客观形式。

哲学范畴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内容方面的变化。范畴的内容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贫乏到丰富的过程,也就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二)关于历史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也就是人类史和自然史。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限制了人类对自然科学的发现;同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有限,也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书中,没有进一步谈自然史,而是主要讲了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德国的意识形态都在曲解人类史。在这个意识形态中,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观念以及其他的观念都被认为是宗教观念和神学观念。但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

人类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要生存,就首先要生活。但是为了生活,人就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所以,人需要开始生活资料的生产。不仅仅是原始的狩猎、捕鱼、采集野果,而是学会了使用木器、石器以至铁器;学会了养蚕、纺织,而不再是以树叶遮体;也学会了修建屋舍,而不再是据山洞而居。这时学会了生产的人们,也就将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了。

(三)关于分工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到了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体力、需要、偶然性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但是,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的时候,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工。

对于某以民族而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了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如此一来,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的基础之上,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并由商业劳动来流通和交换,人们就很便利的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的兴旺发达,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三)有助于全面、正确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而言的,这一问题尽管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早有阐释,但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并未得到重视,未能得到完全正确的理解。尽管从根本上说,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平衡的,尤其是在我国目前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条件下,这一问题已经得到普遍的关注,并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性,因此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构建民主、公平、公正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应当辩证地去理解和把握,它主要是指人的发展的多方面性,而不是指个人能力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指所有个人都必须按照统一模式发展,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又受其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政治及其所能利用的资源状况的制约。另外,更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目前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但我们也不能把它理解为空想、幻想而难以实现。

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理想,更是一个实践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既是人类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科学体系,价值性在于提出了最高的价值目标,即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性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应当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关于人的本质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企图以“人本学的历史观”代替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然而,这种学说,非但不是科学地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相反地,恰恰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摈弃了、并予以严重批判的用“人的本质的异化”说明社会历史现象的思辨空论。针对这种谬论,马克思尖锐的指出:“正如医学上的妙手回春的神医和起死回生的仙丹是以对自然界规律的无知作为自己的基础一样,社会领域中的庸医和万应灵药也是以对社会规律的无知作为自己的基础”。马克思的这一批判,也适用于仙丹的“马克思学”。他们不要以或者不敢去研究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无意揭示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是想社会的庸医一样,热衷于寻求永恒的“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学说作为万应灵药去解释负责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的发展,这实际上是陈旧的思辨哲学的死灰复燃!

——历史已经证明,马恩关于共产主义实现条件的论断是科学而有预见性的。之前局部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实践被“交往的扩大”所消灭,而今交往的力量正在把“异化”“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使它摆脱“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可以说,当前世界市场的迅猛发展正在实现着“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的壮举,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世界正在达成一种资源的流动进而是生产状态的均衡,最后的格局就是各国各民族中都分化出两个世界,两个极端对立的世界。在这一世界性格局中的任何人,所要考虑的只是自身跳入哪一个世界中去的问题,在“偶然性”的支配下落入哪一个利益群体中去的问题,根本不存在整体的演进、集体的福利,蛋糕已经瓜分竟尽,群雄逐鹿的时代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历史中不断上演的惯性定律的作用下,在全球化力量的摆布下,谁还在相信“今天的世界真的和昨天不一样了”,那才真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问题 篇5

关键词:现实的人;异化;分工;共产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094-02 异化现象由来已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出现。但是把这种现象提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却是近代的事情。在哲学史上,卢梭第一个用异化的思想来解释人类历史的辨证运动过程。他认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在与社会和自然发生关系时创造了文明,而文明又使人腐败,使人民反受其害。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异化”被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马丁路德最先将异化思想翻译成德文的自我丧失。黑格尔第一次把异化及其扬弃异化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意义,认为异化是“自我意识”的异化。但是,黑格尔把对象化和对立面转化笼统地当作异化,把“自我意识”作为异化的前提和归结点,表现了他的异化理论的唯心主义历史局限性。在黑格尔之后,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异化。费尔巴哈认为宗教上对上帝的否认,会造成人的本质和上帝的分离,使得反映人性的宗教成为压制和摧残人性的工具。进而他得出宗教是人本质的异化,而扬弃异化的途径则是建立爱的宗教。我们看到,费尔巴哈的异化是具有深刻的人本主义色彩的异化,但在扬弃异化时,没有从现实世界中找寻人遭受的压迫和统治的根源,而是抛弃了人本主义的内涵,借助于由人的本质形成的爱的宗教。

从以上哲学家的思想可以看出,在异化的问题上,马克思之前的不同的哲学家给出了不同的解答。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他们还不能真正的揭示异化的主体、异化产生的根源和扬弃异化的现实途径。异化是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异化的探索伴随着马克思每一个阶段的每一本著作。在马克思的很多著作中,我们都能看到马克思对于异化思想的解答。本文主要论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的异化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观,克服了前人思想的种种弊端,科学的、真正的揭示异化的主体、异化产生的根源和扬弃异化的现实途径。

一、异化产生的主体:现实的人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性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包含着丰富的人的异化思想。早期的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主要是立足于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方面的分析和批判,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到“现实的人”,从“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去考察人的异化,从而揭示出人的异化的根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历史观和异化观。在谈到异化的主体时,费尔巴哈认为异化的主体是脱离社会历史的人。而马克思认为异化的主体应该是生活与一定的社会形态中的人。他批评说,费尔巴哈设定的是“一般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性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

在谈到施蒂纳的异化概念时,马克思说道:“桑乔只是把一切现实的关系和现实的个人都预先宣布为异化的,把这些关系和个人都变成关于异化的完全抽象的词句。这就是说,他的任务不是从现实个人的现实异化和这种异化的经验条件中来描绘现实的个人,他的做法又是: 用关于异化、异物、圣物的空洞思想来代替一切纯经验关系的发展。”[1] 马克思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做„„创造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2]那么,什么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个人”不是指单纯的个人,而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着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3]。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4]所以,“现实的个人”是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着的“现实的历史的人”而不是“单纯的人自身”[5]。可以说,“现实的个人”是人和自然、个人和类之间最基本、最本质关系的规定,是自然进化和历史创造、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矛盾体。简单来说,“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或劳动的人。所以说,撇开现实的人来谈历史发展以及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异化是不可能的。费尔巴哈、施蒂纳等的异化思想是把历史创造活动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他们认为的异化的人事具有自我意识的“观念人”,或者具有利己主义动机的“经济人”,都是历史活动的产物,而不是历史活动的前提。

二、异化产生的根源:分工和私有制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生产力、分工 和“交往形式”来说明“现实个人的现实异化”和这种异化的经验条件。首先,马克思认为“异化”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分工的结果。在原始社会,生产力还是集体联合的力量,每个人由于自己的天赋、需要、偶然性等自发的或自然形成的分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分工。“在原始社会末期,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被分离开来,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分工,这种自发的分工不是出于自愿的,而是一种异己的、使人的活动丧失主动性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6]在这种分工的支配下,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销售由不同个人来分担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了现实,并且造成了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其次,马克思认为,“异化”现象根源于分工所造成的“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对立的私有制的产生。由于分工和私有制,必然造成各个社会成员之间利益的对立,从而产生了“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所以,“公共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7]但是,这种国家的形式实际上只代表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他们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使这种与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形式成为凌驾于人们特殊利益之上的异己力量。

再次,马克思指出,“异化”的产生和发展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制约。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适应的时候,个人进行劳动和交往的条件是与他们的个性相适应的条件,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等进行生产和交换,进行自主的劳动和交往。但是,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人们的劳动和交往被就旧的生产关系所束缚,个人自主活动被剥夺,劳动就成为人们维持自身生命的手段,交往受到劳动条件的限制,物成为统治他们的力量,从而造成劳动对个人的统治。

三、扬弃异化的现实途径:发展生产力,消灭分工和私有制,进行共产主义革命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运用辩证的方法对扬弃异化的途径作了深刻详细的论证,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消除异化的前提。因为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能够造就消除异化所需的的革命力量和现实条件。同时,马克思说道,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如果没有这种发展,就不会有人们的普遍的交往,就不会形成世界公民和世界历史;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不会产生世界性不堪忍受的力量,人们就不会联合起来反抗,就不会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是一种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共产主义是世界性的革命。因此,马克思主张同时胜利论[8]。

要消除异化就必须要消灭分工。马克思指出:“只要分工还不是处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也就是说,分工所造成的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类本质、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使一个统一的人被分离开来,他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成为了压迫他们的力量。“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分工的消灭,使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的去选择自己的活动范围,自由的表现自己,从而使自身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也消灭了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对立。

德意志意识形态感 篇6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超越了以前对于共产主义的单纯的形而上的理解的层面,开辟了共产主义的实践途径,并形成了共产主义观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理想性三个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维度的雏形,从而形成了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同的更为合理和科学的共产主义观.

作 者:郭巍 GUO Wei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重庆,400031刊 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9(5)分类号:B0-0关键词:共产主义 批判 实践

德意志意识形态感 篇7

什么是历史的前提? 或者说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或出发点呢? 马、恩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 曾经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作关于人的科学和人的自然科学, 但绝不能得出结论: “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对历史的基本概念作了系统的总结: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 以及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个定义把现实的人及他们的行动以及周围的物质生活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 来当做研究历史的基本前提。防止了任何突出“人”或物的片面性, 这就完整地表述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基本特征。马、恩反复阐明, 他们视为历史前提的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 因而他们不是某种充满遐想、与世人隔绝, 单独生活状态的人, 而是处于一定生活环境中有活动的、真实的、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到的发展进程中的人。[3]由此制约着人及其本质取决于自己的生产活动和物质条件。这正如马、恩所提出的: “人类是怎样的状态, 这同人类的生产是有密切联系的———既和他们生产内容一致, 又和他们用怎样的方式生产一致。因而个人到底怎么样, 这取决于他们从事生产的物质条件。”[4]马、恩的论断从根本上把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区分开来, 一切历史唯心主义者无不把抽象的“人”当做他们学说的出发点和归宿。“唯心主义把我们所描绘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看作是‘人’的发展过程, 而且他们用这个‘人’来代替过去所有历史时代中所存在的个人, 并把他们当成历史的动力。因此整个历史过程被看做这个‘人’的自我异化过程, 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是公开舍弃实际条件, 于是就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发展的过程了。”[5]可见, 抽象的‘人’学成为唯心史观的前提。

马、恩在论述历史的前提的基础上, 进而阐明了人类历史的基本活动或因素, 及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他深刻地说明, 人类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 但为了生活, 必须要有维持生命的资料。“因此首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生命资料的生产, 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这也是人们为了能够生存需要而必须时时刻刻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 几千年前如此现在也如此, 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6]所有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当人类开始使用生产工具来满足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时候, 实际上他们就与动物区分开来。基于同样的理由, 为确保人类生存和历史发展的物质生产活动, 必须不断地进行。人类生存的需要和新需要, 以及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与新需要的生产与再生产, 是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历史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必须注意这一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 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

马、恩指出, 不应把上述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理解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从第一批人出现伊始, 三者就同时存在和发生作用。人类参与历史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两种生产: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生产主要是指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首要的基本活动; 而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必要前提和最终目的。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在这两种生产中, 人们除与自然发生关系外, 还在生产中结成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关系, 这就是马恩所描述的最初历史关系的第四个方面或因素。他们说: “无论是通过劳动满足自己生活的生产还是通过生育他人的生产, 都表现为双重关系: 一种是自然关系, 另一种是社会关系。”[7]马恩在论述历史前提与基本活动的基础上, 进而研究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即回答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这肯定了社会意识对历史的基本实践活动来说的派生型、依赖性。他们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阐明了这个基本道理。意识一开始就来源于物质, 即它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这里所说的物质主要表现为声音和以及传播声音的空气层, 简单地说, 就是语言。所以说意识和语言是人们在交往中迫切需要的产物, 显而易见它们就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随着生产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随着真正的社会大分工的产生, 即自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之始, 意识的虚假“独立性”才得以产生。马恩的这些有关论述, 深刻地揭示了一切唯心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

由上述论述他们得出以下结论, 认识、观点、思维的产生初期是和人们的物质活动比如生产劳动, 与人们的物质交换比如商品交换, 与物质生活中的言语交织在一起的。观点、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是与人们的物质关系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无论何时存在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真实的存在是指人们的实际生活历程。通过对这些基本前提的反复论证, 他们从哲学基本问题上彻底划清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界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78-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2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1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8-79.

德意志意识形态感 篇8

关键词:意识形态;理论分析;思想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136

一、深刻分析了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在统治地位的思想。他们以阶级思想来统治他们的世界。一个阶级不仅是在社会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与此同时也統治着精神力量。这个阶级不仅主导着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左右着精神资料的生产。物质决定着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占据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表现出来就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在统治阶级中间存在着分工,也就是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区别,在这个阶级内部,存在着一部分人,这部分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身份出现的,他们表现积极,并且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他们自诩为意识形态家,编造着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并靠此谋生。

马克思恩格斯揭露统治阶级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阶级本身分割开来,不考虑这些思想的基础,只是单纯地使这些思想独立化,把他们自己的利益强要看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在人的观念这个层面上,把他们自己的思想普遍化和大众化了,把它们美化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思想。每一个新产生的阶级的统治基础都比前一个统治阶级的基础稍微宽广些;可是在这个新的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非统治阶级和它之间的对立。这也就变得更加尖锐、更加难以解决和更加深刻。当然这就使得此时的非统治阶级的斗争在推翻和否定旧的社会制度等方面,又要比过去一切为了夺取统治权的阶级所作的斗争更加坚决、更加彻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要不再把特殊利益硬解释做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看作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个假象就会消失。

二、揭露所谓“思想统治”的谬误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生产方式的一定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关系分割开来,并由此得出结论说,历史上始终是,从而把这些个别的思想和概念说成是历史上发展着的概念的“自我规定”。思辨哲学就是这样做的。证明精神在历史上的最高统治的全部鬼把戏,几乎可以总结为如下三个方式。第一个方式是把统治者个人的思想和统治者个人本身区分开来,从而承认是思想在历史上进行的统治。第二方式是使这种统治思想具有某种难以言明的秩序,同时试图证明在这些前后出现的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之间长久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所以这些思想视为是“概念的自我规定”。第三方式是为了打破这种“自我规定着的概念”的貌似神秘的外观,所以就把它变成某种人物“自我意识”。

三、对精神统治世界的这种错误观念的深刻批判

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就是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深刻体现。正是在意识获得了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统治阶级才有可能对现实作歪曲的反映,使人们相信并非存在决定意识,而是相反,是意识决定存在,精神成为独立的东西。“现实世界成了观念世界的产物”,“观念、想法、概念迄今一直统治和决定着人们的现实世界”。精神成了构成历史的决定力量。历史就是观念的更替等等。一句话,就是精神统治世界。精神统治世界的观念是怎么样形成的呢?这是由于分工所产生的结果。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解放和提升,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区别开来,出现了分工。在统治阶级的内部,有这样一部分人以思想家这个身份出现,他们的存在意义就是编造关于这一阶级本身的幻想,还有一部分人则单单负责组织生产。这两类人偶尔也会出现矛盾的,因此这就看似造成了一种假象,这个假象就是貌似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并不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而正是因为把思想统治和阶级统治两个事物完全区分开来,并使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独立化,因而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不是这个统治阶级在统治,而是一种独立的思想在统治。与此同时,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因为他们本阶级的利益诉求,总是假装地把本阶级的利益粉饰成是这个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概括起来说,就是赋予本阶级的思想以普遍性和大众性,把它们粉饰成为唯一合理的、具有大众性的、存在普遍意义的思想。在类似于这样情况,不但就处于主导的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来说是这样的,而且就每一个有想法推翻旧的统治的新产生的阶级来说,也是这样的。他们总是把统治阶级的利益粉饰成为全体人员的共同利益,把统治阶级假释成为普遍利益的代表,宣扬占据主导地位和统治地位的思想不是这个统治阶级的思想。而实际上,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意识形态总是一个无尽的命题,还需要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上一篇:珍惜现在把握未来小学作文下一篇:温馨早晨的女朋友问候语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