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精选9篇)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对促进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有重要意义。
一、树立远大志向憗
坚强意志的前提是有志,学生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才能激发火一般的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冲破层层阻力和障碍,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我将学生的志向分为远期、中期、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是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勤奋读书。中期目标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三年后高考考取哪类大学,并且集中起来写在班级的光荣榜上,所谓“三年目标”早知道,以此不断激励学生。近期目标是学生制定近期考试和近期品德考核应该达到的等第或名次,使自己有明确的方向。
二、进行知识教育憗
在意志培养工作中,给学生以相应的有关意志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定期利用班会课时间,找来有关心理学方面通俗易懂的读物,找出有关意志章节的内容以及生动的事例,带领学生学习并结合班级工作中在这方面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一个奋斗目标和一份自我锻练计划,让学生在行动中加深理解。
三、从小事做起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坚强的意志不可能形成于一旦,更是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应当帮助学生把远大的志向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联系起来,从小事做起,把完成每一项学习、工作任务都视为向远大目标迈进了一步,把克服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困难都当成“千锤百炼”磨炼意志的考验。我对教室地上的一个粉笔头,一个小纸片,作业中错的一个符号都不放过,进行严肃认真的教育并和锻练自己意志联系起来,遇到学生有了哪怕一点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积极克服小困维之小胜利,就能逐步培养起人的克服大困难的大胜利。
四、坚持体育锻炼憗
坚持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的意志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首先,“坚持”本身就是坚强意志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体育锻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半途而废的人,归根到底就是缺少“坚持”二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什么时候能真正坚持体育锻炼了,他的意志也就坚强了。其次体育运动是一项磨炼意志、锻炼意志的有效形式,体育活动更需要意志力的配合和参与意志力的形成离不开体育锻炼。在半学年期中考试之后,天气转冷,我组织全体住宿学生排队晨跑,无论天气如何恶劣,都坚持不懈,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
五、注意因人而异憗
由于意志品质是意志在不同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具有个别差异,因此,对意志品质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例如:对于行动中常表现出盲目性和独立性的学生,应加强自觉性教育,对于行动中常优柔寡断草率决定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果断性的品质,对于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缺乏毅力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坚韧品质,对于任性、怯懦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自制力。
六、严格制度纪律憗
作为班主任,一方面要爱护、关心、了解、体贴学生,知道他的困难在哪里;另一方面,又要对学生提出既合理又严格的要求,这个要求是合理的、能够做到的,但又是严格的,一定要按照最好的标准来完成任务,要求是通过制度、纪律来体现的。
一要引导学生练习遵守生活制度,因为只有经过不断练习,才能养成遵守生活制度的技能和习惯。二是对学生要实行必要的监督,对其行为进行督促,鼓励、提醒与检查,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执行生活制度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并形成自我督促、自我检查的能力。三是教师自己必须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做到。如:要求保证教室清洁,上课时偶尔断的粉笔头挥在地上,我总是不厌其烦弯腰拾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在班级工作中,规定严格的纪律,要求学生自觉执行,我要求学生首先要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再组织班委、团委制定班级纪律,在全体同学中通过,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在有些文科科目中,经常有学生提前交卷,我组织学生制定考试不得提前交卷这一纪律,使得学生人人自觉遵守,成为学校考试的一道风景线。
综上所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应付各种挑战,才能收到成效。
一、良好意志的特征
人的意志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这些良好的意志品质都是人的一生发展所必须具备的。
1、意志自觉性的表现
(1)目的明确,既确定远大的目标,也要确定短暂的目标。
(2)目的支配行动,为了实践目标,自觉地把自己的言语、行动置于目的约束之下。(3)为了达到目的,自觉地排除困难,甘愿吃苦耐劳,努力完成任务。
2、意志果断性的表现
(1)能对情况作出迅速的分析,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即便是面临紧急、复杂的局面也能考虑全局,迅速作出选择并采取行动。
(2)善于抓住时机,只要时间允许,能耐心地进行从容周密的思考,直到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把握时,才作出决定,决不急躁,昌险和草率行事。
(3)在决策的关键时刻,果断从事,当机立断。
3、意志自制性的表现
(1)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遇到紧急情况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鼓足勇气,克服困难,争取胜利;获得成功之后,则能更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2)善于约束自己的言行,对自己的言行高度负责,正确地看待个人得失,以宽容、友好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
(3)组织纪律性特别强,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
4、意志坚韧性的表现
(1)善于在意志行动过程中抵抗和排除各种主观诱因的干扰。
(2)善于坚定地从事已经开始的行动,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毅力,遇到挫折不灰心,坚韧不灰心丧气,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二、意志薄弱的特征
1、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受暗示性是指不加分析和批评地接受影响,轻率地改变行动方向。受暗示强的人容易受他人影响,或容易上当受骗,或做事不果断。独断性是指坚持己见,一意孤行,毫无理由地拒绝考虑别人的任何批评和劝告,也不善于吸取经验教训。受暗示性和独断性均是意志脆弱的表现,因此缺乏自觉性的基础,无是非真伪的标准,盲目行动。
2、优柔寡断和冒失
优柔寡断是指在需要作出决定时,犹豫不决,顾虑重重,作出决定之后,又迟迟不采取行动。冒失是一种轻率的表现,是指对任何事情都不能深思熟虑,只凭一时冲动匆忙作出决定,有时不计后果,冒失的人懒于思考和轻率妄动,仅为了迅速摆脱由动机斗争带来的内心痛苦和紧张情绪,而不考虑主、客观条件和后果,就贸然抉择,草率行事。这也是中学生的典型特点,是需要培养的方面。
3、任性和怯懦
任性是对自己的行动不加约束,随兴所致。中学生普遍具有这个特点,而我们的家庭教育在某种情况下又促成了这一点的形成。怯懦是在行动时畏缩不前,情况变化时张皇失措。这种情况不利于考试、参加活动等。
4、顽固或执拗
顽固执拗的人追求的是不合理的或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他们不能客观地分析外界情况,不能正确地估价自己,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甚至明知行不通,也要坚持己见,必然导致失败。
以上四点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一般来说,意志薄弱不算意志异常,经过修正和锻炼可以坚强起来。
三、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与不良意志品质的调节
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教育与实践的结果,加强对中学生 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 学生的学习动机多种多样,有的是为父母而学,有的为老师而学,有的为考大学而学,有的为超过同伴、同学等。每人中学生都应该加强自我的学习目的和动机教育,逐步提高动机水平。比如,学生可以适当地参加一些科技活动,培养自己的爱好,以帮助自己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也可利用正确的自我评价,有目的地表扬与批评,以及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来培养和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还可因势利导,让教师或自己逐步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克服利己主义动机,形成正确的动机。总之培养正确的动机是意志品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践活动中与困难作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人只能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平淡无奇的实践活动,一些令人兴趣不浓,甚至会给人情绪带来不愉快感的实践活动,更能使人的意志得到锻炼。所以学校所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正是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一个途径。
2、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收营养
英雄形象具体生动,具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具有感人的精神力量。教师经常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艺作品,使他们从中吸取力量,以书中的主人公作为自己行动的楷模,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向现实生活中的先进、模范和英雄人物学习。如学习张海迪身残志更坚,顽强、刻苦的精神,把技术和科学知识献给人民的先进事迹;学习改革者敢于向旧势力挑战的大无畏精神;学习发明奖科学家苦战攻关献身“四化”的事迹等。学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学习每个人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3、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
人的意志品质与气质特征关系较大,因为高级神经的活动类型及其特点(如反应性、兴奋性、敏感性、平衡性、可塑性等)对意志品质起着物质基础的作用。一般地说,意志薄弱的人往往在气质上多属于弱型,性格格格不入表现出软弱、胆小、害羞等。
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气质特点,给予指导和帮助,例如对于粘液质的学生应加强果断性和灵活性的锻炼;对于胆汁质的学生应加强他们的自制力的培养,同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忍耐、沉着、克制的心理品质,改造鲁莽的冒失的性格特征。
此外,要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
4、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很多人明知故犯,做出违犯道德准则的事,这多半是由于他们的首先意志不强,或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所致。因此,学校应严格管理教育,养成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特别是对自制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
5、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意志品质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不断自我教育的过程。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不管用什么方法,最终应落实到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上来。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因为只有自我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美术教师不但有义务教给学生必要的美术知识、技能技巧, 更有义务注意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克服抑制力差、耐心缺乏、信心缺乏、做事半途而废的性格, 帮助他们养成做任何事都不肯轻易放弃、果断选择、有耐心的良好意志品质, 为孩子的终生发展服务。那么, 在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呢?
一、要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俗话说天才缘于勤奋, 一个普通人要获得成功, 更是需要勤奋。我曾在一次看电视时, 偶然看到采访一位留美女博士, 她说在美国要成为专家是很容易的, 那就是选定一个目标, 坚持下去你就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了。说得轻轻松松。我有感于她说的这个“坚持”, 其实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二字。是矢志不移的坚持, 是抛开一切杂念, 一根筋走下去的坚持, 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坚持。果真这样“坚持”下去了, 一切都会变得水到渠成。我把这个电视采访和我看采访的感受讲给了孩子们听, 让他们凡事要记住“坚持”二字, 并作严格的要求。在对待那些意志薄弱的孩子, 我就要求他做事要坚持下去, 如有些孩子画画犹豫不决, 不断翻篇, 一节课下来纸画了不少, 可是没有一幅完整的画面。对于这种孩子, 必须制止他, 要求他把未完成的画补画完成, 翻了多少篇, 就补画多少篇画, 有意为难他, 目的是让他静下心来耐心细致地画完一幅画;对于那些画错了不停翻篇重画的孩子, 就教给他们方法, 让他们将错就错改画, 从而形成一幅新的画面, 有时我会亲自示范, 对他们认为画错了的画随形修改, 得到一幅漂亮的画, 给他们直观的感受;对于没有涂完颜色的孩子, 就让他们把颜色涂完, 没有完成就不让他们画新的。当然也不能一味的高压, 比如玩一些随形改画、添画的游戏, 有个人独自完成和小组接力共同完成形式, 涂色以补完画加星给予奖励, 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 使孩子们坚持把一幅画完成。先坚持画完一篇, 慢慢地坚持画完一本。并以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战士许三多的形象, 教育孩子们做任何事情, 要不抛弃、不放弃。一年下来, 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坚持得很好。还有一大部分孩子变化很大。
二、纵横对比, 事实说话
除以上普遍开花的的系列措施, 还以个别的典型事例加说服。这里有两个案例。
有的小朋友, 对老师的要求, 他从不听, 总是我行我素。一年级五班的张颂小朋友, 就是其中之一。他很喜欢画画, 动作快, 造型能力很强, 上小学前就参加过美术兴趣班学习绘画。可是他画画从不涂色, 总是不停地翻篇画, 可是一让他涂色, 他就没耐心, 坐不住, 东搞西搞, 并总是在老师不注意的情况下偷偷的翻篇画, 我知道他有好动症, 就随他去了。刚上小学时, 他在班上, 乃至整个年级都算好的, 可一年下来, 老毛病不改, 他处于原地踏步状态。坚持得好的进步不少, 如一、六班的陶艺心、一、一班的邹郸羽、一、二班的包振甫等, 开始都没有他画得好, 将他们的作业和张颂的进行对比观察, 获得启示。
以不同学生横向对比, 因为个体的差异, 不易说服学生, 就以同一个学生的前后两次的画对比增强学生作画的信心, 使对比者自己看到希望, 也使别的同学看到希望。一年级一班的李剑冰小朋友, 他上了我下午的课外美术兴趣活动小组, 但我知道这不是他自觉的选择, 是其他小组选剩下了到美术小组来的。因此, 我特别关注他。这孩子不爱说话, 下课和小朋友玩也是小声说话, 明显的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他画画动作很快, 勾画时, 每个物体都用不同的颜色勾线, 涂色时从不管边线, 一阵狂涂, 别人两节完成一幅画犹困难, 他一节课完成两张也不在话下。画出的画面造型乱七八糟, 色彩脏兮兮的, 的确用得上“脏、乱、差”三个字。每一次作业后我总是告诉他, 你慢慢地画, 勾线只用一种色, 这样色彩统一, 形象清楚, 涂色时, 尽量不涂到线外, 这样画面就会清晰些干净些。我每一次给他讲后, 也没有多的话, 只是“嗯”一声, 而且我告诉他:你一天画十张画, 但一张画也不行, 别人十天画一张画, 虽然慢, 但总是有一张好画, 是值得的。看来他是听进去了, 慢慢地改变着自己的坏习惯。一学期快结束了, 在总结课上, 我把他开学的画和期末的画同时贴在黑板上, 问这一幅画是谁画的, 小孩子们齐声回答——李剑冰, 那这一张呢?孩子们摇摇头说不知道, 我告诉孩子们这一张还是李剑冰同学画的。孩子们, 不相信似的张大嘴巴发出“哇”的惊叹声。我看见李剑冰同学坐在那里, 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 心里一定美滋滋的。在这学期我区的“六一”画展中, 还展出了他的作品《太阳神鸟》, 并荣获了二等奖。
这两个孩子, 前者是缺乏毅力的聪明小孩子, 后者是天份不足的但意志力很强的笨小孩, 但其结果是不一样的, 并且会随时间的推移, 差异会更明显。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先天不足后天补, 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意志力的培养。我常拿这两个同学的事例教育孩子们, 让自以为聪明不努力的孩子们警惕, 学习好比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作画, 更让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们增强自信心, 提高绘画水平。
三、在成功中获取信心
有些孩子有时教师的鼓励, 他还有些怀疑, 认为是老师为了鼓励他好好学习, 对自己的画还是没有完全的信心。这种情况, 就让我们美术组的其他教师表扬他的作品, 或外出参赛获奖, 坚定他的信心。如一二班的陈天宇小朋友, 他性格是粗犷型的, 画画也是粗犷型的, 和班上的细致的女孩子画的精美画面比较, 他是美的另一种类型, 孩子们是缺乏这种审美眼光的, 很少有孩子说他画得好, 弄得很没有信心。本学期, 他画的两幅刮画就是这样的画, 从他的画面上看得出他作画时的那种力度和速度, 我表扬他画得好, 他笑嘻嘻的, 半信半疑地问我“蒲老师, 是不是哟?”我肯定地回答“是”。并且选取这两幅画参加今年的区“六、一”画展, 他的那幅取名为《阳光下的小屋》的画荣获一等奖, 期末拿到奖状时, 他高兴得合不上嘴, 还告诉我, 下学期, 他还参加美术兴趣组。
四、教师言传身教
关键词: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根据目标支配和调节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在个体的意志活动中,意志过程常常又以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表现出来。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对人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成功的关键。大学生要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目标的内容
1自觉性培养。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自觉根据客观规律去行动,从而实现预期目的的品质。这种品质反映了一个人的正确观点和坚定信念,是产生坚强意志的源泉。一个具有自觉性的人往往表现出积极主动和乐观自信,而缺乏自觉性的人往往表现出消极被动和过分依赖。通过自觉性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的人。
2果断性培养。果断性是指在意志行动过程中遇到意外的新情况时,能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正确判断并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使意志行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品质。只有深思熟虑,而没有迅速决断或只讲究迅速决断,而没有经过审慎的思考,都不是果断性的表现。通过果断性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把握机遇、当机立断的能力。
3坚韧性培养。坚韧性是指人们在行动中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百折不挠的品质。这一品质要求人们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通过坚韧性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耐挫力、持久力,培养他们勇于挑战困难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4自制力培养。自制力是指能够自觉控制和协调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自制力品质反应着意志的控制功能,表现出应有的忍耐性,以能够迫使自己排除干扰,坚决执行决定。通过自制力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自己的情感和行动的控制能力。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现状分析
1自觉性有所增强,但惰性也普遍存在。大学生离开父母,走上独立的大学生活后,大部分学生都能适应这种新变化,能自觉地制定大学里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能主动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未来;能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全面提高自身能力;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克服困难,自觉性有较大的提高。但也有许多大学生自觉性差,惰性十足。如有的学生离开父母和老师的督促,就丧失了学习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随波逐流;有的学生认为大学里不再有升学压力,于是放松了对自己学习上的要求,睡懒觉、迟到、早退、旷课成了家常便饭;有的学生认为大学里课程少,自由时间多,感到空虚无聊,于是生活懒散拖拉,得过且过;有些学生则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跟不上教学进度,干脆采取退缩和逃避的方法等。惰性是大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意志缺陷。当然,身处惰性状态的大学生也常为此感到内疚、自责、后悔,但又觉得无力自拔,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主要是因为缺乏自觉性所致。
2果断性有所增强,但易犯冲动性的错误。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大学生由于知识面的扩大,自身能力的提高,情绪趋于稳定,表现出为人处世变得更为理性,分析问题更为全面,学习、生活往往能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也更善于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他们的果断性品质有较大发展,很多大学生表现得自信而果断。但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情绪仍然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时而激动时而平静,时而积极时而消极,他们往往对外界刺激反应特别敏感,喜怒哀乐行之于色,很容易冲动。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往往心情焦躁不安,坐立不定;行为时犹豫不决,延误了时机。有的则是感情用事,轻率、冲动,常常做出错误的决定,结果酿成大祸。
3坚韧性有所增强,但耐挫力仍显不足。大学是一个能让大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场所,在这里机遇与挑战并存。丰富的校园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掌握了许多生活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了不少成功与失败的体验,自信心和耐挫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乐于接受机遇和挑战,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有信心去争取成功,即使遇到挫折和失败也不气馁,坚韧性有明显提高。不过,当代大学生许多都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缺乏艰辛生活的体验,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显得胆怯软弱、无所适从。如有的大学生由于胆怯软弱,不敢与人讲话,不敢出头露面,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甚至不敢问路;有些大学生由于软弱,不敢冒风险,不敢担当重任,不敢与坏人坏事抗争,不敢捍卫自己的正当利益,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胆怯软弱是与勇敢顽强相反的一种不良意志品质,表现为缺乏勇气和信心,害怕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在挫折、困难面前常常知难而退,甚至不战自败。另外,有的大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生活一帆风顺,从未有过失败和受挫的经历。凡事只能成功,不许失败,一旦失败,就无法接受,甚至走上绝路,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差。
4自制力有所增强,但抗干扰能力差。大学生随着其知识和经验的增长,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大大提高,已能比较理智地思考和行动。在行动中,抗外界干扰能力有所增强,不会轻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盲目改变已作出的决策,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克服消极情绪和冲动行为的能力也不断增强,遇事往往能冷静思考,权衡利弊,而不会不假思索就下结论、不顾后果就行动。如在必要时能抑制暴怒、愤慨、失望等不良情绪,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端。自制力比中学时期有了较大发展。但也有不少大学生容易受到内在情绪和外界环境的干扰,抗干扰能力差。如制定的学习计划往往因为自己心情不好或其他原因就半途而废;设立的理想和目标往往因一次挫折就败下阵来,垂头丧气,或者是条件稍有变化、就见异思迁,改变初衷。有的大学生很想锻炼好身体,但没坚持两三天,便放弃了。有的大学生决心戒除网瘾,规定了每次上网的时间,但一旦上网就下不来,忘了自己的决心。这种天天有计划,却天天无变化的事,在大学生身上反应还是很明显的。
三、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措施
1加强耐挫力的锻炼,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关键所在。耐挫力是指一个人承受挫折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应对挫折,加强耐挫力的锻炼,提高和增强大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关键。为此,要做到:(1)要敢于面对挫折。“人生自古多磨难”,无论在哪个社会里生活,个人的社会需要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得到满足,遭遇挫折是难免的。所谓“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等只不过是人们的一
种愿望而已。大学生要敢于正视挫折,积极主动地解决困难,战胜挫折,而不应逃避。(2)要正确认识挫折。挫折对人生而言,既有弊又有利,挫折既可能使人产生心理上的痛苦,意志上的崩溃,也可以使人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磨练人的意志,增强克服困难、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学生应充分认识挫折的积极作用,把人生中的挫折当作锻炼自己能力的一次机会,学会在逆境中成长。(3)要正确把握产生挫折的原因。大学生面临的挫折,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因学习上不适应导致的,也有因生活上贫困导致的;既有因生理缺陷导致的,也有因心理障碍导致的;既有因人际关系紧张导致的,也有因情感生活遇挫导致的等等。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4)要掌握一些克服挫折的方法。当困难过于强大使人遭遇挫折时,要善于及时调整自己,走出遇挫困境。走出遇挫困境的方法很多,如榜样激励法:经常以伟大人物、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来激励督促自己,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和效仿的楷模;补偿法:受挫后转换途径以达到目标,或用新的目标代替原目标;减少情感投入法:看淡挫折,把受挫看成人生的必修课等。对挫折的恐惧、退缩、沮丧只会使自己的心理背上沉重的包袱,不利于健康成长。(5)要科学训练耐挫力。大学生因根据自身挫折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分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耐挫力训练,事先要有计划,训练时要坚持先易后难、反复多次的原则,事后要及时总结。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对困难和挫折往往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有人能临危不惧、处事不惊,以必胜的信念和正常的心理状态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有的人则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丧失前进的信心,表现出脆弱的意志品质。究其原因,除了个体的认识水平、社会经验差异外,还与个体的心理素质差异有关。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将严重影响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健康的心理是形成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条件。为此,要做到:(1)要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专题讲座或心理问卷调查等活动,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并以此指导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2)要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这个阶段由于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就能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在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就能在交往中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保持心理的健康。(3)要健全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采用当面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形式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良好意志的形成。
道德教育是社会对个人的品德培养,是社会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德,从而使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社会对个人品德的培养,说到底,也就是人们相互间的品德培养,是他人对自己和自己对他人的品德培养。
因此小编带来以下关于培养良好品德的一些习惯与知识。
一、 好品德的培养
(一) 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课堂礼仪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品质。要求学生在老师宣布上课时要迅速地起立,并鞠躬行礼,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并说“同学们坐下”时再坐下。但学生迟到时,要求学生应该轻敲教室的前门,并立正喊“报告”,待老师允许时进入教室。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发言时要先举手。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小动作,更不能取笑别的同学。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适时地穿插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品质的内容。告诉他们一个好孩子、好学生见到老师、长辈应该主动打招呼。当在公交车上碰到老年人时应该主动让座。当别人帮助自己后应该道谢等等。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好信手涂鸦,因此应教育学生应该爱护公物,不得乱涂、抹、画、刻课桌、墙壁等公共设施。开门、关门时要轻。一旦不小心损坏东西,主动承认,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坏玻璃。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小学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不懂得节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能向父母经常要钱来买零食。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在使用的时候要节约,不要浪费。
(三) 遵规守纪,热爱劳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该告诉学生,学校作为一个集体要有它的规矩,学生是学校的一分子就应该遵守其规定制度。 例如要求学生预备铃响,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并端坐在教室里安静等待,上课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认真做好课堂的笔记。在参加升旗仪式时,要立正脱帽,肃穆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但不允许大声喧哗。 现在的家庭里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和长辈都比较溺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能使他们养成自私、懒惰等毛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穿衣、盛饭,主动帮父母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涮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里要轮流值日,值日生应该认真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优美。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等良好品德,同时也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 好习惯的培养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一辈子。
(一)社会公德的培养 社会公德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间的道德,就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关于个人修养的研究从古代社会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近代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时,革除了许多社会陋习,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把思想品德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学校是培养人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小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弱,需要对其进行培养。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着重培养其以下方面的社会公德。
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当过马路的时候要首先看一下是否是绿灯,再看一下是否有车辆通过,不追逐打闹,保证自己的安全,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在乘坐公交车时,要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遵守公共秩序,购票、购物、乘车时要按顺序,不插队,不拥挤。对营业人员要礼貌。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数木,保护动物。不要踩踏花草,不要伤害动物。当观看演出时要做文明的观众,结束时要鼓掌致意。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鼓励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地伸出援手。比方自己的同学遇到不会计算的问题时,自己可以主动上前热心地解答等。
(二)注重仪容仪表、仪态的培养 小学生年龄较小,不太注意个人卫生,在仪容仪容方面主要要求其保持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使其明白人们都喜欢跟干净的人在一起工作、学习都讨厌邋遢的人。 对于小学生来说,仪态主要指坐、立、行走、读书、写字的姿势。“站如松,行细风,坐如钟,卧如弓。” 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两腿间距与肩同宽,不能叉开,双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体;走路要求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坦捏碎步。这对塑造小学生挺拔的身姿很有益处,特别是坐的姿势会影响他们的脊髓的生长和视力的情况。
(三)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使自己终身受益,同时也是自己社会责任心的体现。现代社会由于父母一般都去工作,跟子女交流的时间较少,经常会忽视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农村,由于目前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小学生卫生习惯形成较晚,卫生习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乱丢纸屑、瓜皮果壳,随地吐痰;乱吃零食以及吃零食后随手乱扔包装袋;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环保意识薄弱等等。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利用家长会进行卫生防疫知识讲座,使家长明确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和家长协议:在学校里,学生的教育学习是老师的责任;在家里,孩子的个人卫生是家长的责任。要求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讲究个人卫生,防止疾病。在学校,老师针对个别严重的单独进行教育。教育时要耐心、细致,对进步的同学要及时地当众表扬,促进更多的同学向其学习。家长、学校配合教育抓个人卫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环保意识的培养。结合品德课《环保》一课,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展《爱护环境》主题班会,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反思自己无视校园卫生的不文明行为,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和保持校园卫生的认识,动员学生做到弯弯腰捡出一个洁净的校园;要求学生将零食的包装袋、废纸、铅笔屑等东西要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避免乱扔垃圾,保持整洁的校园。 小学生年龄小,正在学习阶段,什么东西都会向大人学,特别是自己比较信任的老师。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首先要是个讲卫生、爱清洁的老师,那么,他的学生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在个人卫生方面一定会做得很好。
(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太吃力,以免形成厌学的情绪。如果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其受益终身,同时坏的学习习惯到中学后也不太容易改进,所以在小学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要向学生说明应该怎样学习。首先在上课新课之前应该预习,大致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做好标记,看自己那些已经理解了,那些还不是很清楚,那些完全不理解,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有了目的性。当上课的时候课时,准备好必需的文具。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带到学校来,上课时不摆弄文具。专心听讲,不小声说话。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动脑思考,积极举手发言,积极思考老师提到的问题,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适时地向老师提出,认真做好上课时的笔记以便课下复习时使用。课后要认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同时及时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有时可能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要认真辅导、耐心指导,对预习、认真听课、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也可适当地给予物质的奖励,促进更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维习惯、礼仪教育、读书习惯等方面老师也应该适当地引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好品德、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其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和好习惯,就一定可以培育出一棵棵参天大树,一位位国之栋梁。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学所说的个性,是指个体所拥有的一切独特性,即每个人基于生理基础上,受社会文化影响的内心精神世界的范畴,涉及主体感受的方方面面,诸如本意、观念、思维方式、取向、世界观,等等。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感情、意志和情趣等因素组成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点就谈不上教育。”然而,我国的传统的教育在培养人的同时,也严重地扼杀人的个性发展,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老师讲的多,学生活动少;传授知识多,指导方法少,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一味的灌输,不重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形成教师、知识、教材三中心的教学格局。这样就严重的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化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思想政治课要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真正达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1、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前提(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性、情感、创造性等)为出发点。教什么和怎样教都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使学生的发展适应教什么和怎样教;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得到生动活泼、创造性地发展;三是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尤其以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2)树立民主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已经越来越多成为学生顾问、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发现矛盾的人。在教学中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心情愉悦,积极主动的发展和学习。(3)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不仅多,而且更新速度快。因此,学习能力将成为未来人的重要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要的是会学。
2、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基础
巴班斯基指出:“如果没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方法的最优选择是“教学的过程最优化这个复杂问题的关键之一。” 传统的讲授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教给学生较多的知识,但是可能给学生宣经布道的印象,可谓收效甚微。在道德的教育中,学生是接受知识、培养情感的主体,如果我们把情感当作知识一样灌输给学生,即使信服也是大打折扣的,学生的个性更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教学过程中,我具体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在讲到高一经济常识“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我先播放了小品---打工奇遇,问:“在市场经济中,是不是一切向钱看。”同学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纷纷回答,渲染了课堂气氛,效果很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第二 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感知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运用富有直观性的电教媒体有助于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的矛盾,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述“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先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片《交通法规宣传篇》中违规片段,使学生看到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自由与纪律之间的关系即对立统一,使学生理解了矛盾的含义。
3、创新素质的形成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重要保证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直接动力,创新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得以良好的发展。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得以充分表露和发展。这样学生的个性才得以充分尊重和保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哪怕有一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发散思维在创造思维中占主导地位,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它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想象、思考,而后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新事物,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性问题。例如就我国嫦娥二号发射成功这一事件,我要求学生从经济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4、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有效途径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智慧。知行统一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把政治理论同社会实践想结合。课堂上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转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例如我在讲到‘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时让学生做《改革开放家庭消费水平变化》的调查,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不是提倡个性绝对化。
学校教育是实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振兴中华民族教育的中心环节,必须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这一根本任务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得到发展。教师代表社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其目的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重视人的社会价值的培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有其自身的兴趣与追求,更重于人的自我价值的发展,两者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教师不可片面的处理这一矛盾,如果过分强调人的本质的自然性,而忽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现象,就会把注重个性发展引导到极端地走向个性绝对化的境地,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理解为自由性。因此,要用马克思关于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理论,来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中的难点,以此作为科学理论基础,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适合个体特点的民主化教育才能使学生不断克服与社会发展不相容的个性,从而培养优良的个性,成为全面素质得以良好发展的社会的人,才能使我们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偏不倚。
在几年的计算机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平时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观察,发现有些小学生缺乏独立完成任务的意识,遇到一点小困难就求助于周围的同学或老师,如:五年级学生在学习改变“字体”这一内容时,有的学生单击了格式――字体,出现了对话框,也在里面选择了字体、颜色、字形等,但单击确定按钮后发现所要改变的字根本没有产生变化,反复几次也是如此,这时的学生就开始有些做不住了,“某某,你帮我一下,可以吗?” “老师,这个我不会,你给我做吧,”更有的则心甘情愿放弃操作,坐在哪里看别人完成,或者对老师说:“这个我不会,就不做了”。这种现象在各个年级的学生当中都普通存在,我想他们有的根本就是上课没有认真听操作步骤;有的是对操作失去了信心,就不愿意做下去,也根本不去想为什么我也操作了而字没有产生变化?是不是操作步骤有问题?在有的学生就是等,想让别人替他完成。同时这一现象也说明了现在的孩子意志品质不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根本没有自己独立完成事情的信心。这样下去时间久了他们则养成了一种依赖心理,学习兴趣下-降,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学期,在课下我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几次交谈,“老师,我们愿意上计算机课,有的操作一点也不难,我一看就会做,可有的我做了几遍,还是不会就不想练了。”“老师,我们做错了,您不说我们可以吗?”通过孩子们的语言让我有了很深的感触。发现其原因是自身努力不够或方法不当造成,这也正说明现在的孩子在意志品质方面比较差,同时,作为教师也缺乏为学生服务意识,没有让学生乐学、会学。所以,我想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要逐步改变教学方法及模式,通过各种方法及手段去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一、对学生进行增强信心的训练。
1、课堂上老师多表扬,多评比。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在完成过程中对它失去了信心,那最后的结果则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我决定在计算机操作训练过程中以激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评,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由于孩子喜欢听表扬,那老师就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如:“今天你做的最好”,“某某最出色”,“好样的”等。今年在我教四年级的.一个班中,上了几次课之后,就发现了这样一个学生,每次老师交给的操作任务不是有问题,就是最后一个完成,甚至有时还不能完成。因此我开始对他留心注意,观察中看到了他的动手能力比其他同学稍差,有时不会做了就在那里坐着看别人练习。那次练习画圆,练习时我便在他旁边坐下,看其画图,可没过多会儿,就出了问题,听到他说:“我画的为什么总是不圆,我不画了。”我便主动接近,指着他的画说:“看,你画的这个不是很好吗?别着急,老师和你一起来画。”经过努力他成功了。这时我便抓住机会跟全班同学说:“今天练习画图,表现最出色的是某某同学,他画的画最好,不信下课以后同学们可以去看一看。”说话的同时我看到全班学生都在看他,他的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喜悦。到现在他的操作能力有了提高,那次课上练习用多边开工具画图,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笑着说:“老师,您去看其他同学吧,我自己能行。”学生年龄小,意志力不强,尤其现在独生子女又比较多,他们的依赖心理较强,但是在一些活动中他们又都想得第一,成为老师心中的好孩子,谁都不愿意落后,因此就更要求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开展各种评比活动,来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如:在教学活动中开展“自立小能手”、“今天你最棒”等活动。通过活动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
2、提供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适当降低操作任务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因此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操作任务的难度,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就可以了。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文字处理的复制和剪切这一内容上,我便采取照顾多数,少数拔尖的原则,降低难度,让学生只掌握复制和剪切文字的一种方法――菜单法,在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以后,便提出更高要求,看提示完成其他方法的复制和移动文字(利用工具栏上的按钮、利用快捷菜单、利用鼠标等)。这样,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纷纷拿起鼠标开始操作,一会儿有个学生说:“老师,我会用工具栏上的按钮了,这个比用菜单简单,”那个说:“我来教你,我用键盘上的几个键也能行。”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了困难,最终都能够成功,孩子得到的是一种喜悦。
二、减少学生依赖心理。
1、适当限制孩子的行为。任何能力的发展都与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密切关系。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在操作过程中有的学生一遇到困难就要求别人的帮助,说明他们的依赖心理太强,缺乏独立意识。为了能帮助他们克服这一心理困难,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我采取了下面的措施,对学生的这种总是喜欢求助于别人的行为进行限制。要求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是遇到下面的一些情况则禁止求助于其他人,而其他人也不能主动去帮助他。“如对以学过的计算机知识、操作过程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自己没有去大胆尝试过的操作” 等都不能请求别人的帮助。而在这关键时刻,作为老师就要即时鼓励你的学生多“试一试,点一点,做一做”,同时还可以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字处理的修饰文字这一内容时我先上学生用菜单法对文字进行了改变字的大小、字体、字形的练习,然后看提示(利用菜单中的格式――字体)完成改变字体的练习。要求:完成本次操作不准让别人帮助,只让你手里的鼠标帮助你,多点一点,试一试,我们比一比看谁发现的东西多。这样学生在打开了字体对话框之后,便动起鼠标在里面开始点击各个按钮,不一会儿有的同学便大声说:“我能给字加颜色了,“那个又说:“我还能给字下面加曲线呢。”同学们便开始交流起来。在最初,学生有些不适应,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知道遇到困难时应如何去做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果然有了明显的提高。计算机操作在多数情况下是需要有耐心的,而在缺乏了信心之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以至最后无法完成操作任务。就这一现象而言,老师在操作过程中要在限制学生依赖心理的同时,用个别学生的努力行为去感染他们,要求他们不要放弃,努力了就一定能够成功,一定能顺利的完成操作任务,达到目标。
2、协作学习。计算机课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时要注意到每组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的合理性,做到均衡互补。在课上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新年快到了,我便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画笔工具和字处理软件制作新年贺卡,送给老师的活动。这下子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有的找来许多旧贺卡,照着样子画图,有的开始用字处理软件打出对老师新年祝福的话语。就连平时操作不十分好的学生都说:“这次,我一定做一张漂亮的贺卡,送给老师。”这样,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一起讨论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一张张新年贺卡终于出现了,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成果真是高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依赖心理的学生在优秀学生的带领帮助下也完成了操作任务,同时还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学生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是分组完成任务,这样也有了一种竞争,在这种氛围中互相促进,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向上,信心增强了,意志品质也得到了锻炼。
正是由于有了和学生的多接触和他们的交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半学期的努力,现在的学生上计算机课,在也不怕键盘、鼠标,他们敢于动手了,而且有时还说:“老师,你让我们在动一会儿吧。”“教师,您别看着我,我不让别人帮助。”出现了以前没有的场面,有的学生不愿意离开计算机室,有的学生说:“这节课怎么这么短。”
一、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的特点增强意志品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体育教学在学生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培养学生讲文明、守纪律、关心他人、乐于合作的习惯和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并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实现预定目的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和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增加一些体育有关的健康教育内容,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的和价值,在情感的激励下,加强情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道德观、理智感、审美感等,使之在活动中成为学生意志行动的强大动力。
二、通过克服困难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一个人的意志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动作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掌握练习运动技术动作时,必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会遇到多方面的困难才能达成。为了克服困难学生必须动员自己的意志,即需要意志行动。教师要遵循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的原则,培养学生克服客观困难的能力。教师创设“客观困难情境”,对学生逐步提出更高要求,通过让学生认识困难,面对困难,再到克服困难,使坚持性得到不断提高,使学生从中培养良好意志品质,使学生体会到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对体育课的热情。
三、教师以身作则是培养意志品质不可缺少的途径
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教师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教师所选取的教学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进步。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本身必须有坚强的意志。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教师还要善于用集体的力量和榜样作用,鼓舞学生的士气,激励学生的斗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显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充满信心的教态去影响意志薄弱的学生,教师要注意语言暗示和引导,鼓励学生鼓足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体验欢乐。教师要创造出一种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通过体育教学的实践活动,引起学生完成既定任务的愿望和信心。
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意志品质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法进行多样化活动,使学生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处在一个放松、自然的状态里学习和运用。体育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激发兴趣教学法……其中,创设情境在体育教育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得以表述,帮助学生塑造集体意识,建立情感联系,增进社交技能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英雄人物现身说法或演讲来实现,推动他们产生锻炼意志的愿望。学生认为难的、累的、不愿意做的内容,需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意志。这样使比赛更情境化、游戏化,学生虽然在比赛中流汗,但是氛围浓,积极性高,苦点累点也就顾不得了,经常变换训练手段,更新内容,运用形式多样的教法、学法,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顽强毅力。值得一提的是创设情景的时候,还要注意学生个体在意志上的差异,选择不同的、适应不同个性特征的锻炼意志的方法,以促进学生的意志品质。
五、结合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和练习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不同,训练的方法也不同。例如:短跑运动需要采取迅速有力的行动和相应的训练方法,萎靡不振和松懈无力的行动只能给短跑带来害处,这就要靠意志努力而且必须采用迅速有力的行动进行。有的运动项目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时需要长时间地集中于一个客体上,这种有意注意本身就要求意志努力,克服外在干扰与注意分散作斗争都需要意志努力。有的运动项目常常在某些情况下,使学生产生胆怯、困惑、慌乱、恐惧等消极情绪,或者从事长时间的肌肉活动时,常常会感到疲劳或肌肉酸痛,并有厌烦和难受情绪。在这些情况下,即需要意志努力和行动,又是培养坚强意志品质的极好时机。田径运动是一项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项目,也是对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教育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球类运动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实效性,因此,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还可以培养他们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体操、跆拳道等运动项目,则更有利于培养他们沉着、果断和自控能力。各项体育活动都包含着对意志品质的培养。较为典型而又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更具有意志锻炼的价值,所以,需要依靠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和练习方法来培养学生不怕艰难险阻,勇攀高峰的乐观进取精神,使它们能够直接获得意志品质锻炼的经验,并从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总之,良好的意志力对学生的成长和性格的形成起着显著的作用,它是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意志力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这就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意志,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摘要:体育课不但要通过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起到重要作用。只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我们学生的意志品质就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对青少年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体育,健康,教学,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兴.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5.
[2]张兴.学科创新与愉快教育[M].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5.
[3]严文荣.体育与健康[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一、培养学生良好意志的意义
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许多学生从小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影响,缺少艰难环境的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到社会的影响,家庭的娇惯,养成怕苦、怕累的习惯,意志薄弱,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差。心理素质差,处理问题不够沉着,缺少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遭受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如此下去,不能不令人在感到担忧的同时意识到加强意志品质培养的紧迫性。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生在校就应加强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以及勇敢、顽强、刚毅、果断、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锻炼,培养灵活机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和自我调节能力。体育教学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体质,磨练他们的意志,对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
1.在思想教育中培养意志品质
要加强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教育。体育课上,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如有些学生对跳高训练有惧怕心理,不敢跳,就可以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竞赛,小组同学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影响下,学生的害怕心理就会有所减轻,会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努力,就会战胜困难为小组争光。再如,通过游戏“拔河”和球类比赛等,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并逐步领悟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集体。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意志品质
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淡化技能教学,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无论是教什么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都应关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各个环节处处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充分给予他们表现与展示的机会。要特别关注创设合理的、和谐的、温暖的、富有挑战性的,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的情景。游戏作为一种体育课的重要活动内容,其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通过游戏,指导他们初步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从中学会生活、学会与人相处,养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玩”字上下工夫,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老师讲解、示范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玩”的时间,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②教师言传身教
在小学阶段教师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成年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本身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在课堂教学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该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如要求学生爱护体育器材时自己用脚在踢排球,这些看似细微的举动,留给学生的却是连串的疑问。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成为学生的表率。此外,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充满希望,让学生在融洽的、轻松的氛围中建立自信。以缓解那些怀有恐惧心理的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再次,教师还要善于用集体的力量和学生中榜样的作用,对学生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行为,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小学生在教师的监护下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
③加强自我意识培养
在教学中,要建立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应选用生动有趣,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的教材,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美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磨练自己的性格。如跳高活动中,有少数学生表现出胆怯的消极情绪,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讲清动作要领,注意语言暗示和引导,降低跳高横杆高度,其次鼓舞学生的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再如:在器械体操教学时,学生会碰到许多困难。有时练得很累,手掌会磨破流血,有时甚至从器械上掉下来。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教育学生努力掌握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教育学生树立不怕苦、不怕累、迎难而上的精神。在器械体操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同学一上杠子,就吓得动作失常。对这类同学,除了耐心帮助他们掌握技术要领外,更重要的是要心理“治疗”,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同学们热情关心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又如:在田径项目的练习既苦又累,枯燥无味。特别是在进行中长跑的教学时,有些同学更是感到心里发怵。这时,教师除了要对同学们进行跑的技术、呼吸方法、体力分配的指导外,还要对同学们进行中长跑锻炼的实践意义教育,启发同学们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坚持,以不怕苦不怕累的坚毅精神战胜自我,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地奔向胜利的终点。要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让学生享受到主体地位,激发其自我活动的能动性,强化自我意识,并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提供更多的自由,变学生被动参加体育活动为主动追求。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 袁源
指导学生阅读,老师们一般都十分重视帮助学生学会和掌握阅读的方法和规律,这固然重要;但常见经过这样的指导和训练的学生,阅读能力依然故我,书面的和口头的表达能力也不见提高,甚至越来越不愿意好好读书。这就不能不让人想到,提高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帮助他们掌握方法和规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品质。
阅读品质属非智力因素。对于与阅读有关的非智力因素,有人着眼于阅读习惯,有人侧重于阅读态度,有人强调阅读心理,有人注重阅读兴趣,然而,无论习惯、态度、心理、兴趣,都只能是阅读需要具备的某个方面的浅层次的要素,既不能涵盖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更未能从根本上揭示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的实质。且不说古今成功的学者,只要看看高考的优秀作文所展示的知识面和敏锐的思考力就不难理解,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实乃一种品性,一种素质,一种长期作用于人的品质。汉代哲学家、文学家扬雄在他的《法言·学行》中指出:“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可见,把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概括为阅读品质,不仅更全面,也更接近问题的实质。
阅读品质主要应该包括下列要素:
虚心。手捧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如果没有求知的渴望,不深信有学习它们的价值,那必然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样子像在读,其实什么也学不到。雷锋有一句很富启发性的名言:“我们要真正学一点东西,就要虚心。譬如一个碗,如果已经装得满满的,哪怕再有好吃的东西,像海参、鱼翅之类,也装不进去。如果碗是空的,就能装很多东西。装知识的碗,就像神话中的‘宝碗’一样,永远也装不满。”我们常见一些学生阅读水平低,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缺乏这种品质。他们总以为自己是中国人,会说中国话,书,没有什么好读的,即使教师要求他们读,他们也只是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如此阅读,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只有具备虚心的品质,才有可能营造良好的阅读心理和阅读心境,从而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专注。阅读有泛读和精读之分,但无论泛读或精读,都需要专注,都不可漫不经心。孟子设喻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徼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智弗若欤?曰:非然也。”如果说无论学习什么都需要专心,那么,阅读则尤其需要专注的品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注意是记忆的钢刀”(注意力越集中,记忆留下的痕迹就越深),也是分析思想内容的解剖刀。高考江苏考区今年有篇优秀作文《〈红楼梦〉之我见》引用鲁迅语,从《红楼梦》中,“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竟然能一字不差地默写,而他独辟蹊径,从“反腐败”的角度对《红楼梦》内容的分析,更是令人叹服,可见他平时读书是怎样的投入和专注。
投入。对于需要“精读”的优秀作品,我们必需全身心投入,务求“进入角色”。优秀的作品往往一句、一字、一点,都渗透着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读者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地位、思想倾向,设身处地地充分地开展联想和想像,体味文字中包含的意思。高尔基在《论文学》中说:“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我们只有用心灵去体味,才能与会说话的文字展开对话,才能真正读懂古今优秀的作品。置身局外看热闹,恐怕永远也只能摸到一点皮毛。
思辨。阅读需要有乐于思辨的品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即所谓“进得去”需要思辨;筛选提要,辨伪存真,形成独创见解,并躬身实践,内化为自己的血肉,即所谓“出得来”,更需要思辨。企求囫囵吞枣地看书读文能提高阅读能力是不可想像的。鲁迅在《读书杂谈》中指出:“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一个人对于阅读内容的敏锐的思考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正是源于乐于思辨的阅读品质。
勤奋。老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告诫人们:“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因为阅读时不但要把阅读所得随时随文作批注,而且对于重要的收获,还要写出读书笔记,对于自悟到文中的精彩部分和重要知识,还要随时记入专门的本子或做成卡片。要做到这些,没有勤奋的品质是办不到的。贪玩、怕读书、懒读书是当今不少学生的通病,他们“读书”只为猎奇。他们阅读以至整个学习的失败,主要原因浓缩成一个字就是“懒”,对于他们进行勤阅读的教育和培养,尤其要多做点文章。
有恒。阅读的成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可以办到的。还是徐特立先生说得好:“要刻苦钻研,要坚持,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学不好。”当前,不少学生急功近利,在阅读方面总是想走捷径,耍小聪明,企图读几篇文章就赶上甚至超过班上阅读能力强的同学,结果失败了,于是,丧失信心,不肯再读了。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是终身需要,应该永不停辍的意义,并逐步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品质,这几乎可以说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里所说的虚心、专注、投入、思辨、勤奋、有恒,跟我们所说的人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譬如,有的学生对某歌星可以顶礼膜拜,但不一定能虚心阅读;有的学生打游戏机可以很专注,但并不能专心致志地读书;有的学生对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很善于狡辩,绝不“盲从”,甚至还爱在数学难题中钻牛角尖,但未见得肯在阅读中动脑筋,──可见,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养成,必须有专项措施,进行长期的培养方可获得。
培养阅读品质之所以比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规律更重要,是因为学生在阅读中一旦养成了这些品质,不知方法自会总结,不懂规律自会领悟。著名特级教师李元昌全力追求的是“教给学生再获取知识的知识,培养学生再形成能力的能力”,阅读品质之于阅读,正是这种“再生性”要素。
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是个综合工程,自然还需从激发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调整好阅读的心理等方面入手,同时明确提出培养阅读品质的目标,师生共同为达到这样的目标而努力。如果就兴趣而兴趣,就习惯而习惯,就心理而心理,是很难持久的,只有着眼于阅读品质,方能强根固本,形成不可移易的品性,在学生日后的人生旅途中发挥“长效”作用。在这方面,我曾作过较长时间的探索。
首先是在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如我在教《紫藤萝瀑布》一文时,由于文章行文优美,学生往往愿意朗读,但在朗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文章的内涵,学生又显得不够积极了,毕竟文中所表现的生命思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尚存差距。于是,我由文章开头的“我不由的停住了脚步”与结尾的“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设疑,让学生思考、讨论:“我”从哪里来?“我”又将到哪里去?这一来学生的热情被激发了,纷纷仔细研读课文,找出了文中许多暗示性的语言──“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等,甚至展开想像,设想作者来到紫藤萝花前正处于巨大的失败之中,而在花的精神的激励下,懂得了要珍惜生命,抓紧奉献,于是,对“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的阅读中,才有可能进一步培养其优秀的阅读品质。
同时,我把自读课本中的文章全部用作培养阅读品质的材料,把学生在阅读中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每周星期一布置学生自读一组文章,并宣示这篇课文共设多少(50~100)奖励分。临近周末安排一节课由学生从思想内容、表现方法和语言表达三个方面交流学习体会,接着由学生相互提问,最后由教师小结,公开评分。开始,我重点布置几个人带头,学生感到读书既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又能得分,主动参与的人愈来愈多,谈得很踊跃,甚至为一个词在文中的含义争得面红耳赤。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虚心、专注、投入、思辨、勤奋、有恒等方面的品质。
为了推动学生的阅读活动,我每日布置的家庭作业便是至少半小时读书,一周至少有两次向家长介绍自己的阅读感受;在“名著导读”的基础上,我还另外向学生推荐并要求他们每人一学期至少选读一本不少于30万字的书,并由语文课外兴趣小组收集选编《读书园地》,双休日的作业则只要求学生出一期“周刊”。其中的“美文推介”和“书海徜徉”是一定要做的栏目。“美文推介”不但要介绍一篇课外阅读的好文章,还要对此文作些许点评;“书海徜徉”则是畅谈自己一周的读书感受,可以是单篇的读后感,也可以是多篇的比较体会。学期结束前几周安排两节以上的语文课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由学生投票评出前十名,当场发给奖品。让学得好的得到充分的鼓励,学得不足的从中受到鞭策,同时也养成了坚持阅读的好习惯。
这些做法都坚持围绕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这个中心展开。坚持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坚持下来,班级勤奋阅读的习惯初步养成了,学生在这种风气中相互感染,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就相对轻松了。学生们常常说:到了中学的最大收获是喜欢上了读书,学会了读书。看着孩子们在读书活动中表现出的思想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家长也甚感快慰,对我的做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我想:只要怀着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阅读的状况必然会逐步改善,阅读品质一定有所提高。
阅读应该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信息输入的主渠道,良好的阅读品质是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这是通向知识渊博、才思敏捷的金桥,会把他们带入一个又一个新的人生境界。爱因斯坦指出:“什么是素质?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不难理解,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品质,不仅是阅读教学的需要,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推荐阅读:
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07-21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品德05-23
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05-28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06-07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写字习惯10-07
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06-05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工作交流 (高二)05-24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06-08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07-05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性格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