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服装加工厂的原因

2022-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适合服装加工厂的原因

涉外服装贴牌加工的商标侵权分析

涉外服装贴牌加工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在企业界、学术界和司法界长期争论,司法实践中服装加工企业面对的判决结果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商标法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认为商标侵权认定应以“混淆原则”为基础,商标的使用应当以商标功能实现为标志,商标立法上应考虑各相关方利益平衡,对商标权人不宜超标准保护,最大限度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

Whether garment OEM has trademark infringement action? There have been arguments in entrepreneurs, academia and judicial world, so OEM could possibly face completely different judgment when involved in such situ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s of Trademark Law,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identification of trademark infringe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nfusion”, which means the usage of trademark should be recognized by the fulfillment of the function of trademark. Trademark legislation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benefits of different parties and avoid over-protection to the owner of the trademark. Trademark legislation should maximize the maintenance of our national interests and economic security.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大量企业依“三来一补”贸易方式为国外企业贴牌加工,取得长足经济收益。经数十年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贴牌加工之“世界工厂”,对我国出口贸易贡献巨大。据统计,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 20%,其中贴牌方式出口占90%,自主品牌只占 10%。可见服装贴牌加工在中国服装出口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贴牌加工也产生了很多商标侵权纠纷。特别是涉外贴牌加工中使用商标的法律性质,学术界、企业界和司法界都颇有争议,实践中对相似案情处理结果大相径庭,使服装企业难以预知贴牌加工的法律后果。此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困扰了我国服装贴牌加工产业的发展。时值商标法第三次修订,提出分析观点以就教于读者。

一、涉外服装贴牌加工的法律问题

贴牌加工,亦称定牌加工、代工生产等,指加工方依约为定作方加工生产贴附特定商标的产品,并将该产品交付给定作方,从定作方收取加工费的贸易方式。狭义贴牌加工是指OEM方式,广义贴牌加工还可包括ODM、OBM、反向贴牌加工等贸易方式。

我国商标法第 52 条规定了商标侵权类型,可概括为使用侵权,销售侵权,标识侵权,反向假冒及其他侵权行为。其中使用侵权最具争议。涉外服装贴牌加工被指使用侵权情况基本可分几种。

(1)定作人在境内、外都没有注册商标,却委托境内加工方进行服装贴牌加工;

(2)定作人在中国没有注册商标,在境外有注册商标,委托境内加工方贴牌加工服装在境内销售的。对以上 2 种情形,构成商标侵权并无争议;

(3)我国服装企业贴牌加工最重要且引起争议最多的加工形式,其基本特征为:①定作方为境外企业或个人,加工方为我国内服装企业,合同具有涉外性质;②定作方商标系其在国外合法所有或经合法授权,但未在中国注册;③相同或相似商标在我国已被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注册;④由加工方代为生产服装并贴附定作方商标;⑤所生产贴牌服装全部出口至定作方商标注册国销售。这种贴牌加工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学术界、企业界和司法界争论多年,尚未形成共识。

二、主要观点与案例

1. 认定构成商标侵权的典型案例与理由

涉外服装贴牌加工商标侵权典型案件是美国耐克公司诉西班牙CIDESPORT公司、浙江畜产进出口公司、嘉兴银兴制衣厂因加工NIKE男式滑雪衣侵犯商标权纠纷案件(也是最早引发对贴牌加工争论的商标侵权案)。深圳中级人民法院经 2 年审理,判决认为:美国耐克公司在中国作为耐克商标专用权人,中国境内任何人都不得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西班牙公司虽在西班牙拥有商标NIKE专用权,但是基于商标的地域性,美国耐克公司的商标受中国法律保护。判决三被告侵权,西班牙公司赔偿损失 20 万元,浙江进出口公司赔偿 4 万元,嘉兴服装厂赔偿 6 万元。

2. 认定不构成商标侵权的典型案例与理由

认定不构成侵权的典型案件,是2010年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审理判决的无锡艾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诉香港锷鱼恤有限公司确认商标不侵权之诉。法院一审判决:确认原告申报出口韩国的棉制梭织女士牛仔裤上使用“Crocodile及图”和“CROCODILE”商标的行为不构成对注册商标专用权侵犯。

法院判决认为:商标的本意就是为了区分商品或服务,商标受保护的基础体现在其所具有的识别性上,因此本案中认定商标侵权行为应当结合是否会使相关公众对商品产生混淆或误认来进行综合判断。首先,原告的行为属于接受境外公司委托而进行的涉外贴牌加工行为。其次,原告使用涉案商标具有合法授权,原告并无侵权的主观故意和过错。最后,原告贴牌加工的行为并未造成市场混淆,也未对被告造成影响及损失。原告基于境外相关权利人的明确委托加工涉案产品后全部发往韩国,并不在中国境内销售,不可能造成国内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不会对被告在国内的商标权造成损害,且被告在韩国不享有“CROCODILE”商标专用权,因此涉案牛仔裤在韩国销售也不会对被告的利益产生影响。

3.区别情况进行商标侵权认定的观点

对于涉外贴牌加工方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了相同商标的,应当认定为侵权。对于在不相同商品上使用相同或不同商标的,或者将不相同商标使用在相同或不相同商品上的,不认定构成商标侵权。因为涉外贴牌加工的产品不在国内销售,国内的消费者也没有发生混淆的可能,法律上不认定为类似商品;同时,贴牌产品与国内注册商标不相同,在产品全部外销情况下,国内消费者也没有发生混淆的可能,在法律上不认定为近似商标。

三、涉外服装贴牌加工中商标使用的法律界限

1.商标侵权的认定是否以混淆为要件

商标基本功能在于将不同经营者提供的同类商品或服务相互区别,以避免消费者误认。舍此功能则商标除装饰外将无意义。因此混淆性原则是商标法特有的基本原则。世界知识产权组织(TRIPS)和绝大多数国家,都把“消费者可能混淆”作为商标侵权最基本的判断标准,如美国《兰哈姆法》和欧盟《欧共体商标条例》、印度《商标法》等。我国《商标法》第 8 条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表明不能起区别作用的标识不能作为商标申请注册,这是体现商标基本功能的原则性概括。

然而《商标法》第 52 条 1 款中,采用列举方式规定侵权行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即只要未经商标权人许可而“使用”商标,便可认定侵权,而不论是否导致混淆。显然《商标法》此款未将导致“消费者混淆”规定为侵权行为必要条件。

我国现行商标法律框架下,大多支持认定商标侵权不以造成混淆为要件,如《商标法》第 52 条第 1 款,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若干问题的意见》(2009)表示认定侵权不需要考虑混淆因素,《关于对外贸易中商标管理的规定》(1995)的通知也提到侵权认定不以混淆为要件。尽管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的司法解释将“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作为认定某些商标侵权行为的要件,但是“混淆可能性”仅限于判断商品是否类似或商标是否相似,而非作为是否侵权的条件。

笔者认为,商标法律是为“区别”商品、服务来源而设立商标权利,而在施行中却不将其区别功能置于判断侵权的重要地位,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商标和商品的相同或相似,仅是可能导致混淆的个别表象或原因,并非商标权人遭受损害的充分条件,而只有加上导致消费者混淆的其他条件(如,进行商业化生产,在同一国流通领域,非合理使用,非连带使用等),才会导致可能混淆的后果。因此消费者的混淆、误认方为侵犯商标权的本质。

商标侵权行为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实质上都是直接或间接对商标识别功能的破坏,因此,致相关公众对产品来源发生混淆或可能混淆,自应是判断是否构成侵犯商标权的必要标准。

依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原则,只有处在一国流通领域中的商品,所使用的商标才有可能构成商标侵权。在涉外服装贴牌加工中,服装加工企业将合法授权生产的全部贴牌服装销往国外,在中国境内不存在贸易行为,相关公众在国内市场上并无机会接触该产品,不会造成与本国商标权人的注册商标相混淆与误认,故不应认定为侵权。

2.何为商标的“使用”

商标使用在商标法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维持商标权的必要条件,也是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属于侵犯商标权的事实标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TRIPS协议第 16 条第 1 款的规定:“若对相同货物或服务使用了相同的标记,则应推定为存在混淆的可能。”在中国商标法中,使用也是侵权的重要条件,如《商标法》第 52 条 1 款。由于使用即可构成侵权,对“使用”二字应如何解读?一种观点认为,在所加工的商品上贴附商标,即为使用。《商标法实施条例》第 3 条规定,“商标的使用,包括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等行为。依此则服装企业将商标贴附于服装上的行为即构成侵权。

另一种观点认为,商标法意义上的使用,应包含将商品进入市场销售,而贴牌加工仅单纯在中国贴附商标而不在中国销售,不应构成使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欧盟等商标立法中,都规定了构成侵害之商标须已为“商业中使用”。(作者注:英国高等法院审理Beautimatic公司诉Mitchen公司和Nuline公司商标侵权中认为:“要构成商标侵权,相关商标必须被用于相同或类似商品,而且使用必须发生在英国境内。而制造商标标识,并将商标标识或贴有该标识的包装运到国外、用于相同商品的行为不能被认为是在英国境内用于相同商品。”引自王迁,商标间接侵权研究,http://www.fengxiaoqingip.com/ipteseluntan/luntan3/lt3zeren/zrzonglun/20090724/4831_13.html)。

笔者认为,商标使用应以商标功能实现为标志,即“用于”识别商品来源而避免消费者混淆和误认。未进入市场销售的商标贴附行为,仅有特定的少数人(生产企业的员工、将产品运输出国的人、负责商品检验的人)接触到该商标,不会造成“相关公众”混淆,即便该少数人视为潜在消费者,由于国内商标权人商品与国外商标权人商品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地域范围内的市场上,单纯贴附行为也不会导致混淆,商标识别功能并无应用空间。因此,若服装在中国贴牌加工后全部出口境外,不宜认定商标在中国使用,也不应认定加工方侵权。

3.关于利益平衡原则

知识产权权利人、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动态平衡是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和执法的出发点及归宿。在涉外服装贴牌加工关系中的利益相关方,含外国定作方、加工方、中国商标权利人、社会公共利益与消费者等。各方地位与商标利益状况如何?

(1)定作方

这是涉外服装贴牌加工的外国委托人,对所贴商标在其本国拥有合法权利,但在中国没有商标权。商标权的归属决定了定作方可通过商标控制加工产品的品牌和市场,并获取大部分市场利润,在加工合同关系中是优势一方。其利益在于利用加工方的生产能力增加产量或降低成本。在服装贴牌加工中,非奢侈品服装的面料往往是由加工方提供,有时商标标识也委托加工方制作。定作方的责任仅在对加工产品按约完成后收货付款。一旦发生商标侵权纠纷,其风险最多是收不到货而另向其他国家地区的厂商定作,且拥有向中国服装加工方进行违约索赔机会。

(2)加工方

即中国服装加工企业,是依定作方指示加工产品,其利益在于取得劳务费用。尽管加工方取得的代工劳务费相当微薄(通常仅为定作方销售价格的 10%),而其义务与风险却十分广泛。①审查定作方在产品最终销售地是否拥有商标权,查询我国商标注册和备案情况,对商品和商标的相同与相似性进行鉴别。这对于相关执法机构和司法机关都非简单易行之事,对于加工企业则更是勉为其难(有的商标在定单签约时未在中国注册,出口时才注册)。②即便签约时与定作方达成权利担保条款,一旦被认定商标侵权,加工方也需先承担侵权责任再向定作方追偿,而跨国追偿的涉外诉讼和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之难度可想而知。③加工方与中国商标权人达成谅解也十分困难(因权利人毫无利益却还会有潜在市场损失风险)。可见,加工方承担的责任、风险与其加工所得相比,是承担了过重的义务。

(3)商标权人

中国商标权人,包括在中国取得注册商标的中外企业或个人。在涉外服装贴牌加工中,如果贴牌产品全部外销的情况下,并不对其在中国的商标利益发生损害。若说有风险则在于:①贴牌服装外流或尾货进入中国市场,但此风险在委托加工合同中也是明确禁止的,加工方将为此承担违约责任;②服装可能进入未注册该商标的地域(即潜在市场),但商标权人可进行国际注册予以制止。因此商标权人在加强商标管理和运作的条件下,对上述风险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4)社会公共利益

由于产品全部到定作方国家出售,因此贴牌加工行为不会使消费者因对商品来源混淆或误认而受到损害,也不会扰乱贸易秩序。相反,国内服装企业通过贴牌加工可发挥劳动资源优势、积累经验和资金,为创自有品牌打基础,并对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推动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

可见,贴牌加工给各利益相关方带来的后果不同,其中加工方是唯一承担过重义务与风险的当事方。若法律规则再给贴牌加工方加上侵权责任,对于加工贸易稳定发展显然极为不利。有文章以耐克案件为例分析当事各方利害关系,美国耐克已在中国注册了耐克商标,西班牙耐克不可能进入中国市场,而美国耐克仍旧对其进行打击,目的何在?不外乎是要禁止西班牙耐克“分享”中国廉价而优质的劳动力,我们的法律为其提供支撑,受到伤害的是谁呢?是我国的代加工厂。我国的代加工厂不能承接西班牙耐克的订单了,而只能向美国耐克要订单,其受益者又是谁呢?美国耐克公司。

4.超标准保护

从前述分析可以看出,现行商标法律对不会导致混淆、误认的贴牌加工行为认定为侵权,而TRIPS协议大多数成员国如美国、欧盟等却要求有导致混淆方可认定侵权。这一法律差别在司法实践中结果大相径庭,仍以西班牙NIKE案为例,几乎是美国耐克公司在中国诉西班牙CIDESPORT公司等三企业商标侵权纠纷同一时期,美国耐克公司与西班牙CIDESPORT公司在西班牙和荷兰进行的另外两场NIKE商标权诉讼,均以美国耐克公司败诉告终。这反映出他国司法实践与我国某些司法机关的实践形成明显对比。再分析我国海关执法中类似现象。涉外贴牌加工的特点是产品加工后全部通过海关出口。上述耐克案,就是在产品出口时经美国耐克举报被海关查扣。这是海关边境临时措施,TRIPS协议要求,成员国均“应当”对进口商品设置临时措施,而对出口商品则是“可以”设置,前者是强制性,后者是建议性的(作者注:TRIPS协议第 51 条)。而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对进出口两个环节都设置了海关保护。对于上述现象,可称之“超标准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知识产权审判,要既确保遵循相关国际公约及国际惯例,也始终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而且是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开展涉外服装贴牌加工产业,不仅对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能一定程度解决就业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笔者认为:(1)如果给予商标权人超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并不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2)由于TRIPS协议允许各成员在国内法中对“商标侵权”的条件自行规定,我国立法上应当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避免给商标权人超标准保护。

四、结语

总之,贴牌加工是资源配置合理化途径之一,也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服装贴牌加工,仍然是当前我国服装行业重要生存方式之一。尽管涉外贴牌加工在服装品牌、标准、研发、渠道、制造的全球产业价值链处于低端,且过分依赖于国外的技术和市场,但要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关键在提高中国企业自身竞争力,创出自有知识产权的国际名牌。但是这并非朝夕可就。通过将贴牌加工认定为商标侵权,并不能解决中国企业创名牌的艰巨任务。从法律期待上,我们只能立足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现实阶段,在不违背国际条约前提下,构造有利于其由OEM向ODM、OBM发展,向创立自有国际品牌的目标逐步升级的法律环境。

参考文献

[1] 服装贴牌加工(OEM)盛会将又一次在上海登台[EB/OL]. http://www.ctfe.com.cn/new.asp?id=58.

[2] 商标法实施条例和其他规定对其他侵权行为列举:用作商品名称装潢、为商标侵权提供便利、突出使用企业名称及使用侵权域名等[Z].

[3] 斯伟江. 从两个耐克商标之争谈起[EB/OL]. http://www.cslawyer.cn/article/article_1738.htm.

[4] 吴鹏彬. 上海法上海院再次判决确认涉外定牌加工不构成侵权[EB/OL]. http://ipinchina.fyfz.cn/art/1005861.htm.

[5] 沈强. 试论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问题—对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的理解与适用[EB/OL]. http://www.acourt.gov.cn/platformData/infoplat/pub/no1court_2802/docs/200905/d_583534.html.

[6] 程永顺. 刍议涉外定牌加工中商标侵权的认定[EB/OL]. http://

hk.lexiscnweb.com/expert_blog/view_article.php?blog_article_id=195.

[7] 孙海龙,姚建军. 贴牌加工中的商标问题研究[EB/OL]. http://iprcn22.bjsx17.host.35.com/IL_Lwxc_Show.aspx?News_PI=2075

[8] 王莲峰. 我国商标权限制制度的构建[J]. 法学,2006(11):126-134.

[9] 吴鹏彬. 再论涉外定牌加工的商标侵权认定[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bb38743b580216fc700afdbe.html.

[10] 应振芳. 定牌加工产品:是否构成商标侵权?[N]. 中国企业报,2011 – 05 – 17.

作者:卓小苏

第2篇:盐城服装厂 服装加工厂的单位信息

1.盐城市逸悦服饰有限公司 新区工业园

2.盐城市伟泰制衣有限公司[通榆北村83号楼403室]

3.盐城市益华制衣有限公司[建军西路169号]

4.盐城市侨威服饰有限公司[滩涂路五巷四号]

5.盐城市陈风林针织服装有限公司[盐兴路3号]

6.盐城经济开发区环祥制衣厂[戴庄村五组]

7.建湖县宏泰针织制衣厂[向阳北路新河巷68号]

8.建湖县鑫晟服装厂[钟庄镇钟兴路]

9.盐都县潘黄新亚服装厂[潘黄镇跃进居委会]

10.盐都县秦南顶派服饰厂[秦南镇人民东路85号]

11.盐都县祥盛制衣厂[伍佑镇伍冈村二组]

12.盐都县盐进服装厂[盐都县北龙镇敬老院内]

13.盐城永悦制衣有限公司[经济开发区永兴路]

14.盐城市亚迪服饰有限公司[城区双元新村1区76号]

15.盐城市阳光丝绸服饰有限公司企鹅科技图书分公司[毓龙西路47号] 16.盐城市城区新艺服装厂[兴庄路50号]

17.盐城市大好人服饰有限公司[尚庄镇人民路51号]

18.盐城市东瑞针织服装厂[开放大道122号]

19.盐城市富勤制衣有限公司[庆丰镇十八团东路79号]

20.盐城市华庆服装厂[潘黄镇盐马中路48号]

21.盐城市佳瑶服装厂[北龙港龙潭东路]

22.盐都县潘黄雅泰制衣厂[潘黄刘朋村]

23.盐都县永昌服装厂[潘黄镇吴杨村四组]

24.盐都县友生服装厂[盐南东路12号]

25.盐城市玉人服装有限责任公司[颜单镇工交路49号]

26.盐城市振中服饰有限公司[建军中路130号]

27.盐城腾洋服装有限公司[友谊路8号]

28.盐城市菁蔚服装厂[长坝路27号]

29.盐城市玖盛服饰有限公司[开放大道50号东8号103室] 30.盐城市凯翔服饰有限公司[供电南村6号楼408室]

31.盐城市凌庄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建军西路178号]

32.盐城市城区兴峰针织服装厂[张庄仓头村一组]

33.盐城市虹羽制衣有限公司[新洋农场场部]

34.盐城市佳日时装有限公司[蒋营镇(原盐城市彩钢厂内)]

35.盐城经济开发区鑫宇服装厂[戴庄村八组14号]

36.盐城经济开发区兴中制衣厂[开发区娱乐村]

37.盐城市欣蕾制衣厂[新兴镇新街]

38.盐城市阳光丝绸服饰有限公司[文港路5号]

39.盐城市友谊服装厂[庆康路12号]

40.盐城市元亨服饰有限公司[建军中路147号]

41.盐城天锦服装有限公司[五星村一组]

42.盐城翔宏丝针织制衣有限公司[颜单镇]

43.盐城市拥军服饰有限公司[阜宁县东沟镇工业开发区爱民路8号] 44.盐城市珠溪针织服装厂[伍佑通榆北路1号]

45.盐城市晶晶针织服装有限公司[机场路东侧]

46.盐城市名瑞服饰有限公司[北京苑4幢103号]

47.盐城市诺亚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沿河西路8号]

48.盐城市大宇制衣厂[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墩村]

49.盐城市鼎洁制衣有限公司[合德镇兴北西路18号]

50.盐城市柏兰针织制衣有限责任公司[县城黄海南路(智华中学北)]

第3篇:服装加工厂的特点

找服装加工厂,找服装加工订单,服装面料采购……尽在好订单网!

传统服装加工厂的特点

服装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同时也是瞬息万变的行业。服装业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其产业链的衔接,从服装材料、服装生产、服装营销到时尚信息的传播,任何一个环节的成功都与其他环节息息相关。在服装市场趋于全球化的今天,需要从业人员从新的高度和视角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有所了解。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服装行业复苏,主要以生产型企业为主,部分企业做大做强,连衣裙加工,达到较大的规模;20世纪90年代服装行业进人黄金时期,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一些生产型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内涵建设,并重视产品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设计,营销新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规模集约化生产与中小企业并存;2000年以后,服装企业更为专门化,生产与设计销售分离,涌现了专门的服装生产企业、服装销售企业。

服装加工厂中劳动力需求量最大的主要是女装加工厂,主要承担服装加工环节生产企业有以下几种特点:

1、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

女装加工厂、连衣裙加工为劳动密集主导型产业,能够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资源,缝纫:占较大比例。

2、半自动化操作

采用流水线生产形式,牛产工序多,工艺编排复杂,因此在生产中岗位分]:明确,需要多人结合,广州服装加工厂对缝纫工的要求,对缝纫工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有较高的要求。缝纫工需经过专门培训才能上岗。

3、企业产品分类阴确

服装产品,分为针织类和棱织类两大类型,其设备和生产工艺有很大区别。每个企业根据设备和人员情况都有自己的主要产;品.具体细分为男装、女装、童装、体闲装、泳装、牛仔服、内衣家居服、羽纸服、制服、针织服装、皮农、运动服、鞋帽(童暇、皮鞋、运动鞋、休阑鞋)、箱包、家纺等类型;

4、生产季节性明显

由于服装使用和隙售的季节性,就形成了服装生产的淡旺季,这产管理带束了挑战,同时也需要缝纫工去适亦这一行业特点。

第4篇:杭州服装加工厂的现状

在2011年的今天,服装加工业逐渐在迅速发展。中小型企业遍地开花,在一些乡村,一些比较有点想法的人都开始走制作服装这条路。因为服装制作的成本比较低,只需要大约几万的钱买几台织布机就可以开始创业,制作服装、服装代工不像别的行业那么需要正式的计划安排,不需要有很高深的技术知识。据我调查所知,小厂的工资比之大点的厂工资高一点,所以有好多技术工人都选择去小厂,导致在我们那本来比较有名的厂找不到好的技术工。现在的社会趋向于大学生过于充足,导致就业困难,而一些具有技术的人才缺失,供不应求。人人都不希望干苦活,都喜欢读书,以后可以找一个好工作,做办公室的工作。

服装加工厂在我国已经相当普遍,尤其是我国拥有人口资源丰富的优点,人力资源丰富,人工价比较廉价。一些外国的大型企业喜欢在我国创立分公司,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来增加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那里有好多的大中型公司的生产服装的公司,如今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实力远远超过内地好多的省市中心,这些无不与外资大量投入有非比寻常的关系,现在好多城市都在招商引资应该都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服装加工业,开始容易,但是随着现在从事这方面的人越来越多,而市场供过于求时,在今年,服装产业进入了一个低迷的时期。

就像梁大姐,她本来在一家服装加工厂工作,据她说,今年的生意比往年少,不少加工厂就出现关门现象,以前星期日一般是不休息的,而现在,不只是星期日休息,平时,也会有时没工作。我想这就是因为不了解市场所造成的吧。毕竟,竞争的人多了,那战争就比较残酷了,优胜劣汰,这是自然规律,也是这个社会的规律。

只有不断的提高产品的质量,扩大生意规模,降低生产成本,积极产业改革,才具有强盛生命力,在这场经济争斗中处于不败地位。尤其要增加一些技术的含量,如果一个公司可以制作出符合消费者观念的服装,那么其销量就可以保证。杭州东帛西享服饰贸易有限公司,今年刚起步,以其出新的款式和精工质量在同行中领先,是因为抓住了市场行情,针对现在电子商务的客户,可接小批量的生产,包工包料免去客户自己去采购面料辅料等琐事,把单纯服装加工当成服务行业来做。虽然只有一些大型公司是具有自行创新设计的能力,但是,不代表小型公司就一定不如大型公司,因为定位不同,消费者不同,作为小型公司的老板,需要做的是保证质量,那样,我想服装代加工才会具有更美好的明天吧。

第5篇:找服装加工厂的信息与技巧

找服装加工厂,上好订单网!

找服装加工厂的信息与技巧

工厂里人员的支持才是我们能成交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做好业务吸引客人留下的最重要一步。我们若得到好贸易商的支持有时候更是比工厂有力。而想去卖动愈难的产品,愈是需要好的后手的支持。

通常做久的业务员除了他有老客人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供应界的老朋友也多了,新人就是在这一个环结里非常的吃力。我在这里给大家几点意见,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心得。

交朋友的心态

很多人问产品,问事情,但从不把工厂里与你接触的人当朋友,那是做不成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交朋友能力"才是业务员的重要事项。要先看人不要只看事。交朋友不会的话,以下善用资源的环节可能也做不好,因为你的人缘不好,只想问人家,平时不帮人家。所以我看到很多做不起来的业务员在人和方面做不好。

交朋友的心态就是不要只想著钱与单子,要先求人和,广结善缘。能成功的人,旁边跟著的人都特别多,那都是一路增加出来的。

孟子离娄“人之为患,在好为人师。”所以爱争道理人很多,追求实事的人就变少了。

业务技巧上可以反用这一点,让客人為师,你可以听到很多的买卖成交信息。让工厂為师,你会得到很多的信息做為风险控制点。......但不管对方爱争的情况如何?你都要记得,论语子贡"人无信不立",只要他没有信用,讲什麼都是假的,还是少往来比较好。

善用资源

不会用资源简直是呆子,在网络上找不认识的服装加工厂真的很方便,但是总是会缺少一些信任因素。好订单网拥有优质的服装工厂资源,工厂信息详尽,还配有实地工厂、设备、样品等照片,您可以在线就可准确地了解工厂实力,减少看厂考察的成本,还可直接搜索与自身订单匹配的工厂,在线询价,快速找到合适的服装工厂。

若你时间还够的话,接着就可以开始打电话、写email联系工厂,同时安排合理的细节。

第6篇:服装加工厂必须知道的验厂常识

服装加工厂都会遇到验厂这个环节。把验厂资料搞懂了是一个层次,步步到位的去做了是另一个层次。验厂资料要想弄懂首先就是个相当庞大的工作。因为验厂资料不仅多而杂,而且细腻极致。像是反恐验厂会规定墙壁的厚度,物流的配送方式等细节。而人权验厂则会认真的考察工厂的加班考勤工资等问题。其实许多服装工厂对验厂资料是一无所知的,在这里,不管工厂是自己做还是找认真辅导公司来做,最好都先自己了解一下验厂资料。

很多客户问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是这样一些问题:

1、 我们客户要验厂难不难,能不能通过?

答:验厂只要准备工作充分,通过是没问题的,主要是资料和培训做好!

2、我们工厂规模不大,这样验厂的话,有没有可能通过?

答:验厂主要是审核工厂的实际情况和管理水平,只要工厂生产的基本工序具备,有基本的机器有就可以。

有很多服装工厂很多工序是外发的,只是在工厂组装下,这样也是可以的。客户也不会去考究我们的机器新与旧,关键是看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福利待遇方面的内容都是通过文件可以反映出来的。这个就是为什么有些服装工厂条件不怎么样,还能通过验厂。找服装订单上好订单网。

3、关于工厂要具备的硬件条件?

答:这个看验厂项目了。一般情况下,验社会责任的话,主要是消防,超过400平米的生产区域,且同时生产人数超过30人的必须要有两个以上逃生出口。

反恐验厂的话,工厂要有四周要有围墙2M以上(达不到高度的可以用其他东西加建或者不处理也可以,这个是个小问题)质量验厂基本上就是看工厂的一些记录了,其他的现场的问题都是很好解决的!

4、关于工厂的人数确定?

答:验厂一般对人数不做要求,因为跟订单量不好挂钩,客户一般只会大概记录下他们的订单占我们工厂的比率多大。

一般情况下,工厂尽量可以少申报些人数。这样可以少些申请费用和验厂时候的工作量,把一些临时工,炒更什么的可以不考虑进去,验厂的时候不出现就可以。找服装订单上好订单网。

我们做的有些小的工厂,十几个人的也有!

5、验厂资料怎么准备,往往他们要看一年的资料,难不难!

答:处理验厂资料要抓重点,核心。把核心的内容资料准备好最关键,我们长期从事验厂咨询一线,有丰富的验厂资料文库,报表、模版及专业考勤软件。可以高效,准确的解决 这类问题。把最重要的环节抓住了,其他有些小问题出现都没关系!这很正常!

6、员工不配合怎么办?

答:确实存在一些工厂员工不配合情况,工厂管理人员要做好沟通。我们也会把我们总结的经验及简单有效的培训内容落实下去。

7、审核员很严格,故意刁难怎么办,公关怎么处理?

答:有些服装工厂的资料看起来是准备可以了,但是可能工厂资料过于简单,显得不真实。这样往往会引起审核员的“特别照顾”。找服装订单上好订单网。

另外不同的公证行的审核方法,风格也有所不同,客户的标准也有不一样的。我们熟悉各类验厂的要求,审核公司的特点及良好的公关渠道,可以有效规避风险。

8、验厂整改是不是要花很多钱?

答:验厂主要是看资料,当然现场也要结合着整改.基本上,验社会责任主要是消防设施和劳保用品(这个花费不会大,一般都可以控制在1,2千元以内)。我们会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提出整改,尽可能的为工厂节约成本。其他的基本上不会产生什么成本!

第7篇:服装工厂的经营思路与规划

一、 工厂现状:人员配置齐全,生产车工人员少,生产成本(工价、管理成本费用高)等特点。根据现阶段主要业务来源为来料加工的实际情况,人员必须进行整合如下:

动员原有跟单、总检、样衣工等保留岗位,下降到生产一线做车工,以带动生产,同时给予一定的岗位补助(补助金额、发放时间和是否需要保密有待评估),这样可以解决富余技术人员的去向,保留技术力量,时机到时可派用场。其它相关人员,除保留个别必须的配套人员外,可以通过培训、转岗、并岗或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原则上不保留固定薪资岗位。

二、 业务上的思路

引入核心加工合作业务,从比较容易生产的简易款式入手,联系有业务外发的厂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再配合合作厂商客户的验厂要求,

本身也是对我们工厂向客商展示的一个机会。在加工业务、技术、周转资金甚至相关特殊设备的借用方面,均可以向协作厂商提出,这点是没有问题的。

在一定时间内(只要对工厂有利),工厂要以加工为主。但同时开展买单业务不是不可能的,可以通过工厂自己接单,再利用接单的预付款,进行转单给其它工厂,这也是服装贸易公司一贯的运作方式,完全可以应付的。当然这里一定要有国际贸易风险的评估体系和标准,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协助调查客户信用或进行贸易信用担保。订单付款风险是正规公司都应考虑的重点。

在加工业务允许的情况下,对当地周边工厂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应是今后工厂业务拓展的方向,在比较封闭的乡村小工厂,就是消化订单,扩大产能的后备能量。所以在本工厂的前道裁剪、后道包装等产品生产过程控制方向,必须规范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以得到客商的肯定和业务的拓展。逐步向商附加值的产品类型转变。

三、 车工人员少,效率如何提升

以现有工厂的工价、产品、技术,员工的满意度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那么,如何吸引技术高手,来带动整个生产车间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刚开始阶段,采用特殊的工价补助措施(当然保本原则还是要照顾的),拉动整个局面的改变。或者直接请外地的整组员工到工厂来进行承包生产(工价加提成)。当然如果用保底的方式,存在风险最大,不太适合采用。

四、合作方式:

上一篇:外企ceo聘用协议下一篇:银行会计人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