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现状及对策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前言

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是其开展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前提条件,也是为高校培养更加专业人才的物质前提,对其整体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办学效率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随着现代化高校办学模式的不断推进,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而如何有效的开展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成为高校办学中的问题之一,因为只有充分解决此类问题,加强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和维护,提高对其资源的有效利用,才能够更好的发挥高校教育工作的应用优势,进而真正实现高质量教学水平的提升。

2.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现状

(1)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低

现阶段国内很多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相对偏低,缺乏对于资产的有效管理。不难发现当前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偏低的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首先针对高校采购的部分大型仪器设备,其主要资金来源是由国家或教育基金会资助,所以高校为了能够对资金进行利用,往往会采购一批并不急需的设备,同时缺乏对于设备适应性、合理性的综合性考量,进行快速的安装和调试,因此也就无法发挥设备的真正应用价值与意义。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也仅仅局限于形式统一,并不能够为学校的学科综合性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帮助,最终导致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较低。另外则是针对某些高精尖仪器设备安装,高校缺乏配备相关专业人才,导致设备的使用效率较低,甚至会因为无法正常使用设备而被闲置。更有甚者出现设备操作的部分违规行为,导致设备极易出现故障,甚至出现机器零件的损坏以及停机现象,这些故障导致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较低。

(2)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制度不严格

目前高校内部仍然缺乏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条例和制度,因为设置仪器的管理属于一项连续性较强的工作内容,既要求其具备专业的结构部门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同时还要求其有较为完备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条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更加科学、有序。但就现阶段的高校大型仪器使用状况而言,根本没有行之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体系,在进行设备使用过程中更是存在严重的随意性,尤其是对于相关固定资产管理与监管力度不足,竟然导致高校内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过程中产生账目不清晰、管理空缺以及交叉现象。即便是部分高校制定了相关管理体系和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缺乏实施与落实,相对来说执行力度不大,整体效果不佳。

(3)管理观念淡薄,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进而导致整体社会管理意识薄弱,盲目的进行设备的采购,而忽略了对设备的管理和培训,进而导致大型仪器设备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加快了相关元器件的损坏速度,使其应用寿命大打折扣。尤其是针对较大规模的仪器设备而言,其应用效率低下,导致各种仪器设备元器件的长期闲置,使其容易出现各种故障,无法发挥真正的价值,导致各种教学资源的浪费。所以说必须有针对性的提升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意识,不断强化规范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4)缺少使用维护经费

随着近几年我国在教育事业方面的投入逐步提高,相关资金的流入也不断增大,尤其是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多,因此其整体经费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以及相关教育工作的调整要求,往往会进行一系列的学科建设、纵横向课题等,这些都会为高校带来经费收入。但是高校在此方面的管理能力较为匮乏,尤其是对其统一化的规范管理工作缺失,不能有效对相关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投入必要的资金支持,尤其是针对维护经费较高的设备而言,其资金也较为紧张。另外部分高校在进行经费的分配过程中还有可能存在不合理现象,维修费用的到账相对滞后,这给设备的正常使用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和限制,因此必须对维护经费予以优化和改进。

3.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对策

(1)加强共享平台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于高校大型仪器设备采购清单的审查,根据高校的具体学科现状以及建设目标,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设备的采购,同时还要将其放在校级共享平台进行使用,加强对其日常信息的动态更新,采用预约的方式来进行设备的使用,保证设备使用都记录在案,从而不断提高整个共享平台的服务能力。另外还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整个开放共享的服务机制,比如可以通过适当延长服务时间,加强自动化与智能化仪器设备管理体系的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对设备进行附加服务提供,保证大型仪器设备的测试工作能够满足要求。另外为了保证仪器设备的运营维护效果,在进行设备的预约及使用时,应适当收取一定的费用,建立独立的账户,对设备进行维护资金的支持,以便其后续的设备及系统更新与完善。

(2)完善管理机制

完善的规章制度要让仪器设备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不论是仪器设备的购置、管理,还是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等阶段,均要开展严格的管理。例如,在仪器设备的购置环节中要严格按照教学与科研的实际需求,严谨证实,慎重决策,合理分配资源。高校要响应国家勤俭节约的号召,在购置仪器设备的时候要注重仪器设备的实用性,不铺张浪费。在购置过程要实施透明的招投标制度,在保证使用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另外,还可以建立个人责任追究制度。由于仪器设备管理不善与操作问题所导致的仪器设备故障、丢失等问题,仪器设备的责任人需要承担相关的责任。

(3)提高设备管理、操作及维修队伍水平

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团队的建立是确保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适当提高其综合专业团队的素质水平。其根本目的在于能够有效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质量,加快推进学科建设以及相关科研水平。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进行仪器设备的培训及知识的宣讲,引进各种先进的人才来完善优化管理团队。另外还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奖惩措施,鼓励管理人员进行更加专业化的规范操作,科学合理的使用大型仪器设备,以此来推进整个设备的使用。另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仪器设备交流学术会,进而不断更新和完善整个仪器设备的知识体系和框架,让其能够更好的掌握仪器设备的相关运营保养维护知识,进而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使其能够在教学和科研工作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4)建设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为了能够有效确保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应针对其不同的应用功能开展定性定量化应用,使其达到相关要求和指标,保证各大型仪器设备功能的有效开发和应用。在进行设备的使用时还要适时监测其应用数据,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质量进行评级考核。另外还要对不同工作人员的相关任务量进行细化处理,使其完成工作日的具体任务,激发其工作热情,不断提高其对设备的了解和掌握。

(5)增加仪器维护经费来源

高校内部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营维护经费应该是多元化的,所以说应拓宽各种经费来源渠道,进而保证后续仪器的正常使用和发展。比如可以和企业建立长效的服务机制,通过向其吸收经费来源,以确保各项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还要为企业进行相关测试工作任务,进而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借助政府力量建立更加宽广范围的共享服务平台,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其出现闲置现象,从而有效提高其经费来源,以此用于后续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营维护工作。

(6)提高仪器利用率

通过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对大型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用户使用仪器前要先查询仪器当前状态,并预约时间,经管理员协调同意后再使用,避免了仪器使用的时间冲突。用户登录仪器后,管理员终端可以看到当前使用的仪器及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通过网络数据可以方便统计仪器的有效利用率,为仪器购置提供科学依据,为师生和管理员提供便利。各院系内部利用率较低、数量较多的仪器,以及高精密度贵重仪器,应在校级共享平台开放,各院系可以有偿互用,提高校内仪器整体利用率,避免不同院系间的重复购置。

4.结语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体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必须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需要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展开,同时更要求结合不同高校的具体情况,进而有效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与运营维护,为高校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与帮助。只有通过不断提高高校管理层以及使用层的重视程度,加强各个院系部门之间以及社会与高校之间的协调配合,才能够真正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其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完善优化管理体系和制度,提升专业团队的管理水平,加强各共享服务平台的有效建立和现代化服务水平的提升,进而才能够有效保证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价值和作用。

摘要:在高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大型仪器设备是确保其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资源条件,是开展更加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教育工作的关键前提,所以必须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引起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了当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现状,并结合具体发展状况提出相关管理对策,希望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 黄晋茹,黄亚天,杨轲,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现状及对策[J].药学教育,2019(4).

[2] 钟准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现状及对策[J].科技风,2018,000(035):70.

[3] 张莹.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云南科技管理,2018,31(006):36-38.

[4] 朱勤文,王小趁.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误区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8,000(012):36-37.

[5] 刘朋,陈洪霞.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J].广州化工,2016,044(013):212-214.

上一篇:高职院校在思政工作中的研究与实践下一篇: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的精神激励完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