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实录

2022-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长方体的认识实录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济南市机场小学 刘永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2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刘。

师:怎么称呼我? 生:刘老师。 师:你们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怎么欢迎? 生:鼓掌。

师:同学们,鼓掌有很多学问呢。

师:手掌相对,(演示)有上下相对,还有左右相对。 师:双手交叉,这样能鼓掌吗?(不能)

师:这叫前后相对。相对是一种位置关系。十根手指插在一起也是一种位置关系。 生:相交。

师:相对和相交是非常重要的两种位置关系,今天的课堂我们就会涉及到。 师:上课。

一、 复习旧知

1、由线到形,由形到体

师:请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一个点) 生:点。 师:再看。

(课件出示连点成线的过程) 生:线。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连点成线。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直线,在直线上截取两点,两点间的一段叫做? 生:线段。

师:再看,有几条线段啊? 生:4条。

(课件出示 4条线段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 生:4条线段组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我们把首尾相接的连接方式称为“围成”。你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4条线段围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长方形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我们可以称它为一个面。 师:请同学们继续往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6个面围成一个长方体) 师:这叫围线成面。

(课件出示6个面围成一个长方体) 生:6个长方形组成了一个长方体。

师:刚才我们说了首尾相接的这种连接方式叫······? 生:6个长方形围成了一个长方体。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真棒!这是一个立体图形。从前面的展示,我们系统的知道了点、线、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二、导入新课

之前我们对长方体有过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

2、举例生活中的长方体 生1:音箱是长方体的 生2:药盒是长方体的 生3:讲台是长方体的

师:像我们这样说下去能说的完吗? 生:不能

师:看来长方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看一看,在这些图片上面你能找到长方体的影子吗?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长方体,加入背景音乐) 师:你看到长方体了吗? 生:看到了

3、导入新课

师:我们看,这些物体的大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但它们都是长方体的,那么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三、学习探究

1、认识面、棱、顶点。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我们在研究长方形的时候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研究的? 生:边、角。

师:如果给你一个长方体,你想研究它的什么? 生:面 生:角 生:边 „„

师:什么是长方体的面呢?在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就是长方体的面。拿出你的学具,指一指,哪里是长方体的面啊? 生:这里是。

师:和上面相对的是那个面? 生:下面。

师:有没有和上面相交的面? 生:有。前面、后面„.. 师:两个相交的面之间你看到什么了? 生:边。

师:请看大屏幕,两个相交的面之间有一条边,他的名字叫棱,一起读。 生: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

师:有没有和上面这条棱相对的棱,谁上来指指?请看长方体框架。 生:指一指。

师:有没有和上面这条棱相交的棱,谁上来指指? 生:指一指。

师:和这两条棱相交的棱有没有? 生:有。

师:三条棱相交形成了一个点,这个点也有名字,叫顶点。 生: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

2、探究面、棱、顶点特征。 (1)、面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他们有什么特点呢?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量一量、数一数、摸一摸等方法,完成学习单。 学生汇报:

师:关于长方体的面,你们有什么发现,哪个小组来回报?

生:长方体一共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相对的面是完全相同的。 师:你们有问题吗?这6个面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有规律吗? 生:先数上下两个面,再数左右,最后数前后。

师:也就是说,一对一对的数,很有规律。这样数有什么好处? 生:不容易数乱,漏不下。 师:不重复,不遗漏。

师:这位同学说,相对的面都是相同的?哪是相对的面? 生:上下相对,左右相对,前后相对。 师:什么是相同的? 生:大小、形状都一样。

师:我们称为完全相同。什么是完全相同? 生:大小形状都是一样的,成为完全相同。 师:哪些面完全相同? 生: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啊?

生:我发现有的长方形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师: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有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2)、棱

师:关于棱你有什么发现?

生:长方体有12条棱,前后棱相等,左右棱相等,上下棱相等。 师:请你数一数。 生:数。

师:你们有想说的吗? 生:数的有点乱。 师:如何有规律的数?

生:一组一组的数,前后相对4条,左右相对的4条,竖着相对的4条。 师: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生: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顶点:

师:关于顶点有什么发现? 生:长方体有8个顶点。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

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谁能总结一下?

生: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体,有的有2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相等,有8个顶点。

3、认识长宽高。

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模型),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 在长方体中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还有自己的名字呢。

课件出示。红色的棱叫长,蓝色的棱叫宽,黄色的棱叫高。 师:要想知道长、宽、高,要先确定什么? 生:顶点。

师:当一个长方体横放在桌面上时(课件出示),

一般把底面中横的这条棱的长度叫做长,纵的这条棱 的长度叫做宽,竖的这条棱的长度叫做高。

师:(课件出示)当长方体竖放在桌面上,请你指出它的长、宽、高?当长方体侧放时,长、宽、高又分别在哪儿? 学生分别指出长、宽、高。

师:看来长宽高随着长方体摆放位置的不同而改变,一般把地面较长的这条叫长,较短的一条叫宽,垂直于底面的这条叫高。 师:长、宽、高各有几条? 生:各有4条。 (课件展示) 师:那么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猜一猜。

生:长、宽、高越长,长方体越大。 生:改变长、宽、高长方体的形状改变。

师: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是这样吗?

(课件动态演示:长宽高越长,长方体越大;长宽高变短,长方体变小。同时形状也在变化。)

师:看来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4、长方体透视图。

师:请大家将自己的长方体放在课桌左上角,从一个方向观察,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生:我能看到3个面。 生:我能看到2个面。 生:最多能看到3个面。

师:因而,把长方体画在平面上一般画成屏幕上这样(课件动态演示)。看不到的部分用虚线表示,前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来的是平行四边形。

四、 巩固应用

师:我们对长方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敢不敢接受挑战?

1、说一说

(1)、长方体上面是什么形状?与它相对的是 哪一个面?

(2)、前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哪个面与它相同? (3)、哪一个面长是12cm,宽是3cm?

2、判一判。

(1)、长方体右侧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

(2)、相交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

(3)、长方体中任意一条棱长都可以看作是它的高。( ) (4)、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 (5)、长方体中最多有8条棱相等.( )

3、算一算。

下面这个长方体,棱长之和是多少?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

4、猜一猜:

师: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长方体实物,可是有一位同学他却带来了一张纸。(出示)大家认为他做的对吗? 生:这张纸是长方形。

生:不是长方体,他只有四条棱,两个长两个宽。 生:他只有4个顶点,一个面。

生:老师我认为它可以看作是长方体,只不过这张纸很薄,厚度不大。 师:他大胆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勇气可嘉。但只有勇气还不够,还要有智慧,用你的智慧来说服大家吧!

生:(不太敢确定)这张纸虽然很薄,但也有厚度。 师:那你能指指它的高吗? 师:它的高是多少你能求出来吗? 师:(出示一本书)现在这是什么图形?

生:老师我知道了,这张纸虽然很薄,但他的确还是有一定的厚度的。 生:我们可以测出这一摞纸的高,再除以纸的张数,就可以算出这一张纸的高了。

五、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的进步就像一张A4纸的厚度,看着很薄,难以发现,但是,只要我们日积月累,就会达到自己理想的高度!

第2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堂实录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什么图形?谁来说说 生: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等 生: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师:不错,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找找哪些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 (出示课件)

生:正方体、长方体、圆锥、圆柱体

师:你们真棒!今天我们认识这些图形中的两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模型,你们看是什么?(老师展示)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还记得我们以前认识图形的一些方法吗?谁愿意来给老师说说? 生: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

师: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要看一下你们都用了哪些方法? 师:现在请仔细观察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想一想,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生: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面、棱、顶点组成的

师:说的真好,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面、棱、顶点三个部分组成的,那谁来指指长方体的面是哪一个部分? (请同学上台展示指出棱) (请同学上台展示指出顶点) (请同学上台展示指出面)

师:下面请同桌互相找一找面、棱、顶点 师小结:数学上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平平的部分叫做面,把两个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今天我们就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来共同研究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发放表格)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手中的表格,明确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师生共同学习,明确要求) 生:好的

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写在老师发放的表格中 (给予充分时间)

师:好、停,哪个组派一名同学来汇报长方体的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汇报的真棒!你们同意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吗?同意的请举手。看来其他小组也和他们的讨论结果一样。(不同意的小组请把你们的讨论结果跟大家汇报一下)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6个面的? 生:我数的

师:谁来给大家数一数 (学生展示)

师:长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一定吗?谁有不同意见? (教师出示特殊长方体) 生:可能有2个正方形

师:我们观察一下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师什么关系? 生:一样大

师:那我们怎样验证你的结论呢? 生:比一比,量一量

(老师课件出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12条棱是怎样发现的? 生:数出来的

师:谁来给大家数数看,他是怎样数的?还有别的数法吗? 师:老师这里准备一个长方体的框架,一起来跟着老师数数 (用课件数棱) 师:相对的棱相等,你们又是用什么方法探究出来的呢? (课件演示相对的棱相等)

师: 如果让你把12条棱按它的长短分组,可以分成几组? 生: 可以分成三组,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师: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都是由3条棱相交而成的。于是我们就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3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下面请同学来说说这几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出示长方体) 生:回答

师小结:指着板书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通过看以看、比一比、量一量发现了长方体有( 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6个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2个面是正方形,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8个顶点。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出示正方体) 生:长宽高都是10厘米 师:它变成了什么图形? 生:正方体

师:下面我们就用研究长方体的方法研究正方体,请按老师的要求,将讨论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生:好的 师:好,哪个小组来汇报 小组汇报:

正方体有6个面,6个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正方体有12条棱,12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都是由3条棱相交而成的 师:和这个小组一样的请举手。

师:那谁来说以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由六个长方形围成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而正方体由6个完全相等的正方形组成。长方体的棱相对的4条相等,正方体的12条都相等。

师:说的非常得好,正方体12条棱相等,那它相对的棱相等吗? 生:相等

师:正方体6个面相等,那它相对的面相等吗? 生:相等

师:如果我们用两个椭圆分别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多媒体出示两个椭圆),你们认为哪个椭圆表示的是长方体?哪个椭圆表示的是正方体?(学生边说老师一边演示课件) 生:正方体属于长方体的一种特殊情况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现在老师就来检验一下同学学的究竟如何。请看下面的练习。 (学生回答)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来说一说。 (学生回答)

第3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增强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面和棱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 包装盒上的数学,导入新课(5分钟)

1、师:同学们,先让我们走进生活,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数学。(课件播放)大家请看这是一个包装盒,这样的包装盒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其实,在包装盒上就有数学知识,同学们想想看,这上面有哪些数学知识呢? 生:提出有关图形、面积等的问题。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本节课我们就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基本的“图形问题”开始研究! 大家请看,这几个包装盒是什么形状的呢?(出示课件) 生:长方体,正方体

师:现在我沿着这些物体的外沿给它“画个像”,然后把它藏起来,就得到了这样的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种常见的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3、师:要想研究立体图形,我们还得借助手中的实物来研究,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学具摸一摸,然后用手指沿外沿滑动“画个像”,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不能想象出这个立体图形的样子呢?(生活动)

4、师:好了同学们,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刚才摸到了什么?

生:说一说,同时(课件展示:面、棱、顶点的形成过程)在数学上给出专门的名字并板书。(板书:面、棱、顶点)(简单介绍面、棱和顶点)

二、循序渐进,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自主观察,了解“面”、“棱”、“顶点”的数量。(2分钟)

- 1具的摆放位置,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哪些棱的长度。 (3)展开想象,探究“面”的特征(6分钟)

师:根据长、宽、高的数据,你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6个面吗?想想它的6个面应该是下列图中的几号图形呢?请大家利用手中的长方体边观察边思考,在小组内商量商量.

生:前面是④号.

师:你是怎么看出的?到前面来结合这幅图说说你的想法.

生:因为前面的长是9厘米,宽是4厘米,和④号图是一样的.

师:从棱联想到面,真会思考!你们还发现哪些面是几号?

(电脑随之验证学生所选择的面)

师:根据长、宽、高,我们找到了这个长方体的6个面.仔细观察这6个面,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相对的面是完全一样的.

③变化棱的长度,认识特殊的长方体。

课件动态演示长方体棱的变化过程。

观察发现:长方体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

寻找身边这样的特殊长方体。

三、自主探究,发现正方体的特征。(5分钟) 课件展示:(1)长方体变魔术,继续变化棱长,得到正方体。 (2)引导学生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自主探究正方体。 (3)讨论交流正方体的特征:

6个面,都是正方形,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 相机揭示棱长的定义。

(4)比较发现: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并说一说理由。 相机出示集合图。

小结: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下面我们就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四、巩固练习,发展能力。(6分钟)

1、展开想象,正确选择。

根据所给数据选择对应物体。

(1)长、宽、高分别是60厘米、50厘米、160厘米 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 (2)长、宽、高分别是10米、2.5米、3米 ,

教室、公共汽车、家用冰箱 (3)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6厘米、6厘米 , 魔方、粉笔盒、骰子

(4)长、宽、高分别是20厘米、15厘米、1厘米, 数学书、新华字典、文具盒 (5)当长、宽、高分别是20厘米、15厘米、0.1毫米,猜猜是什么物体? 师:真有想象力!课件出示: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

2、“破损的长方体”。

五、畅谈收获,总结课堂。(2分钟)

谈话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收获吗?现在,如果请你来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你有什么话想说呢?生:自主发言说一说。

小结:本节课同学们经过自主探索,在操作中探究了棱的特征,又由棱联想到面,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并独立探究出正方体的特征。特别棒!

第4篇:《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知道长方体面、棱、顶点及长宽高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3、掌握求长方体总棱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感知长方体的形体特征。

2、让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3、体现“从生活抽象出图形并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指导启发学生运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的有关特征,开发学生智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2、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教具手段】

多媒体教学设施及相关课件,长方体实物模型两个(其中一个两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长方体的框架一个。 【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纸盒和一把尺子。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活动1

一、引入新课

今天王老师来听课,请同学们鼓掌表示欢迎,从而引出需要两手“相对”运动,手心碰撞时,才会发出响声。

【通过鼓掌这一日常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好,同学们认识它们吗?(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喊出它的名字,其实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平面图形,它们都是由什么围成的?(线段)那讲桌上的这些物体还是平面图形吗?对,这些物体都是占有一定的空间称立体图形。 【同时喊,使数学枯燥无味的课题更有趣】

用一双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 【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使数学课堂更现实有意义】 教学活动2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拿出自己带来的长方体,摸一摸,什么感觉?(平平的,滑滑的)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相交处呢?我们把面与面相交的线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呢?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长方体的顶点。(课件演示)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引问: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还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并完成28页表格。提示:可以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的方法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的方法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注意:要求说出数的方法。提醒:学生按住长方体不动,按照一定的顺序数,避免重复和遗漏。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

【让学生主动参与新知的构建过程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3、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通过讨论可以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体(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体)围成的立体图形,在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12条棱,8个顶点。【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新知】

4、(课件演示)观察长方体的特征,并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练一练,画一画,认识更深刻】 教学活动3

三、认识长、宽、高

学生动手制作、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例2,同时带着两个问题:(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并在小组内交流,合作从而认识长方体,并在交流中资源共享,扬长避短】

汇报: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三组,四条长,四条宽,四条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后,把左右方向的棱叫做长,前后方向的棱叫宽,与底面垂直的棱叫高。 教学活动4

四、巩固练习:完成课本31页练习五的第1题。

五、总结反思,发展能力:你能用“我学会了······”来描述今天学到的知识吗?【用“我学会了······”来描述学到的知识,一方面培养学生经常总结自己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六、回归生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

七、用数学创造生活:(出示课件)欣赏水立方、我国著名的建筑物、美丽的长方体盒子等等。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同时感受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体会数学的重要作用】

八、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 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 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反思与评价】

优点: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设计上我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整体效果挺不错,从开始的鼓掌引出本课关键词“相对”,从“喊”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更生动有趣,再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中间环节让同学们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的方法,让有困难的学生在相互讨论从中学到新知,然后用数学语言表达、总结新知,使新知更系统化。

缺点:同学们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处理不太好,引导力度不够,练习题的处理加大了这节容量。

处理方法:对于同学们意见不统

一、出错较多的,不要怕麻烦。应在课堂上更详细认真地一一解决。对于练习题,应在练习课上解决,不然,量太大了,课下仍然需向有经验的教师多请教、多学习、多总结。

第5篇:长方体的认识

一、摸——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1、看一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米老鼠搬家了!我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演示画面)这些画面里都有什么形状的物体?(长方体)在一年级我们己经认识了长方体,下面谁能说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师:看来长方体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长方体的世界。(板书:长方体)

2、摸一摸

师:大家看,老师这里有一个魔袋,里面有很多的物体,你能从袋中摸出一个长方体吗?谁来摸?(指一学生摸)你们想不想摸?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一个魔袋,请组长先自己摸出一个长方体,再让你们组内的成员每人摸出一个长方体。(小组摸)

3、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把你摸的长方体物体高高举起。质疑:这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物体是不是长方体?是,还是不是?我们暂时不做定论,等会儿我们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刚才同学们一摸就成功了,那你们能不能把你摸的感觉或是成功的经验,与大家说一说?(学生说体会。)

4、初步感知面、棱、顶点 预设:

生1:我摸长方体时,感觉平平的。师:谁知道长方体这平平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什么?(板书:面。)

生2:我感觉有角。师:哪里有角啊?哦!这可不叫做角,谁知道它叫什么?它叫做长方体的顶点。(板书:顶点。)

师:还有其他的感觉吗?哦!你是根据边来找感觉得,大家看两个面相交的边你能跟它取个名字吗?它叫做长方体的棱。(板书:棱。)谁能摸一摸我这个长方体的棱?它是哪两个面相交的?你再摸一摸!现在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课件演示面、棱、顶点)下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在哪儿?

刚才同学在摸的时候其实分别是从长方体的面,棱,点来找感觉的,所以一摸就成功。你们这些感觉,换句话说,他们抓着了长方体的某些特征。(板书:特征)那长方体有那些特征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明白了。

二、做——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一)活动1:做长方体

1、明确要求。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摸出了长方体,现在你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做一个长方体?请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些材料:有萝卜、小刀、卡纸、透明胶、剪刀。这些材料加上你们的小手可以做一个或两个长方体。(课件出示活动1要求)制作时,(1)小组分工合作,边观察,边思考,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2)展示时,介绍制作所用的材料、方法及你们的发现。比一比,看哪个小组不仅做的又快又好而且发现多。好!下面请组长拿出材料,记录员拿出记录单(1),开始!

2、小组活动,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师:刚才同学做得非常投入,你们一定想把你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下面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制作的,你们有什么发现?其它同学在认真听的基础上可以补充。 预设1:

方法

一、用卡纸围。

生1:我是用6个长方形围成的长方体,我们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颜色的面完全相同。

师:谁还能换句话说说长方体哪些面完全相同?

(生: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你能具体说说哪些面完全相同吗?)

(生:上下两个面完全相同…。师:说的很好,上下两个面有什么位置关系?谁还能用一句简洁的话说一说长方体什么样的两个面完全相同?生: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 师:你说得真好,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请看电脑小博士验证!(课件出示面)师带领学生说上下…… 方法二:萝卜切。

师:除了用卡纸围一个长方体,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我用萝卜切了一个长方体,我们发现……师:我想采访一下你,至少要切几刀才能切成一个长方体?为什么?是不是6刀一定能切成一个长方体?还要怎样?(用萝卜切是第一学生说时:刚才你说长方体有6个面,能不能数给大家看看!,谁能按一定的顺序数?) 师:除了刚才这些发现你们还有其他发现吗?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发现了长方体有几个面?(板书:6个)每个面都是什么形?(板书:长方形)相对的面怎么样?(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二)活动2:做长方体框架。

1、明确要求。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做了一个长方体,(师拿着一个长方体)大家看假如我们把长方体脱去外壳,只剩下什么了?(出示一长方体框架)师:这是一长方体框架,你们有本事,也能把它给做出来吗?请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的材料有:小棒、三角。(课件出示活动2要求)制作时,(1)小组分工合作,边观察,边思考,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2)展示时,介绍制作所用的材料、方法及你们的发现。比一比,看哪个小组不仅做的又快又好而且发现多。下面请组长拿出学具盒,记录员拿出记录单(2),开始!

2、小组制作框架,教师指。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师:下面哪个小组先汇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做的?你们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1:我用12根小棒,8个三角,我们发现了长方体有12条棱,8个顶点,…4条棱长度相等。

师:…4条棱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4条棱呢?那么我们可说什么样的4条棱长度相等? 生: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师:说的很好!那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几组啊?谁能数一数?我们请电脑小博士来验证一下。(课件出示棱)师带领学生数1组…(课件出示顶点)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又发现了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板书:12条),相对的棱长度怎样?(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板书8个)

(三)看一看:长方体的面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长方体这么多特征。我们都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现在请你看看你们桌子的长方体,你一眼看过去,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

师:大家看老师这里有个纸巾盒,(课件出示纸巾盒)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它的话,去掉中间的颜色,文字与图形,它就变成了一个长方体。(课件出示长方体)我们只能看到3个面,还有几个面看不到?就用虚线表示。(课件出示虚线)

(四)指一指:长方体的长、宽、高 现在同学们想一想:假如要算这个长方体12棱的总长,只需要知道几条棱的长度?大家看这三条棱的相交于一个什么?(课件出示顶点)你们知道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什么吗?在数学上它有个名词,叫做长、宽、高。(课件标出长宽高)它决定长方体的大小。

师:(拿实物)通常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下面较长的一条叫做长,较短的一条叫做宽,垂直的这条叫做高。谁能来指一指我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下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在哪儿。

三、变——特殊的长方体

师:好,现在大家看!(课件演示:将长缩短成与宽一样长)将长缩短成与宽一样长,它还是长方体吗,说说为什么它是长方体?它跟我们一般的长方体有什么不一样吗?

师小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这种是长方体中比较特殊的情况,(板书: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师:大家继续看!(课件演示:把高拉得与宽一样长)我再把高拉长得与宽一样长,现在的图形还是长方体吗?辩论。

师小结:这个图形正像同学们所说,它是一个正方体,它是特殊的长方体,那正方体的特征怎样?正方体与长方体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很可惜,这节课我们没有时间研究它,等下节课我们再研究好吗?

四、猜——生活中的长方体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个猜谜语的游戏,好吗?现在看,老师只告诉你这一个长方体的物体的长、宽、高,(课件出示长、宽、高)你能猜出它什么吗?打一生活用品!(课件出示纸巾盒)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纸巾盒的前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那个?谁还能像老师这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五、说——感想与收获

师:下课的时间很快就到了,下面谁能说一说今天这节课的收获和感想?

第6篇:《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得到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

1、积极了解儿童的现有经验

2、重视数学活动的建设和开展

(1)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

(2)倡导在“触摸”中学习数学

(3)倡导自主讨论、交流

3、让数学走进生活

设计思路:

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特征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为今后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作好铺垫。因此,认识长方体特征,理解它们内在规律及联系是非常重要的。本课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量一量、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空间观念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8~1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能力目标:指导启发学生运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的有关特征,开发学生智能。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观察、摆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与教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紧紧围绕由直观感知—概括特征—抽象特征三个层次来设计.通过日常生活中长方体实物牙膏盒、砖块等进行整体感知,建立表象,然后通过长方形围成长方体,动态演示面、棱、顶点的特征,让学生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加以概括,然后再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建立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师准备:墨水盒、牙膏盒、魔方、乒乓球等。 学生准备:长方体实物。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请同学们来回忆: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生答)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线段)。课前老师曾让同学们把数学书最后两页的组合图形纸板沿虚线内折,然后围起来,你围成了什么形体?举起来让大家看看。(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与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它们是由面围成的,有一定的厚度。)

师:像这样由面围成的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他们叫做立体图形。比如:(出示实物)墨水盒、魔方、牙膏盒、皮球、灯罩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你能不能举出几个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例子?(学生举例)

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长方体。(板书课题) 〖评析:用学生熟悉的墨水盒、牙膏盒、魔方、乒乓球等实物引入长方体和正方体,充分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种设计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教与学双方共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引导探究,理解新知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同时结合电脑演示去初步感知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

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

(4)、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

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

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在观察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生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一组棱的长度都相等。

2、认识长、宽、高。

(1)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

生2:可以全部量出来,在把它们加起来。 生3:只要量出其中的三条就可以。 师:那你说说量哪三条?为什么?

生3:只要量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因为长方体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怎样求总棱长? 生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或者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 (2)师: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三、练习巩固

1、深化理解长、宽、高。

拿出自己做的长方体,摆放好位置后,量出它的长、宽、高。(汇报后板书)

小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因此由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是长、宽、高的和是不变的。

2、填空并口答。

4、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5、

若分别改变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形状会怎么样改变?(课件分别演示)

四.教后反思: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教学。

2、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在解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我让学生把一个长方体放在课桌上,然后坐着观察,站着观察,再换个角读观察,学生在观察后得到结论: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在探究长方体特征时,我先和学生认识面、棱、顶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运用长方体事物,在小组内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学生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很快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我想这样发现的特征学生肯定印象深刻。

3、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有条理地总结结论。在研究长方体特征时,我让学生分别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去研究,学生对于研究有了方向。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并有条理地板书。

本节课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知识建构过程。

上一篇:初中生家长会家长感悟下一篇:2月总结3月计划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