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标语

2022-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红军标语

红军长征途中宣传标语的演变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和精神远征——长征。长征是战争史上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岁月荏苒,烽火硝烟早已散去,我们对长征的记忆却历久弥新。长征途中,红军在全国十四省留下大量宣传标语。从宣传标语内容、形式和功能的演变,我们可以管见党和红军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砥砺前行,逐渐成长、成熟的发展轨迹。

一、标语内容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

在长征开始之初,党和红军就特别重视行军中的宣传工作,经常利用标语对党和红军的政策进行宣传。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主办的报纸——《红星报》即强调指出:“不要忽视这一工作对于争取群众、瓦解白军的重要意义”。但是,受当时党内“左”倾思想的影响,宣传工作中僵化教条的印记较为明显。这一时期的标语多以“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等基本口号为主,既不利于群众理解,亦难以反映群众呼声。针对这一情况,1934年11月,《红星报》即以《关于目前地方居民中的工作》为题,批评了在标语书写中只写基本口号,而没有写出群众迫切要求的现象。该文明确指出:把群众的迫切要求写成标语,“对于发动群众斗争有极大的影响。”[1]

在长征过程中,党成功地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此过程中,党和红军的宣传工作也逐步改变了之前的教条主义错误,开始更多地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群众的迫切要求相结合。此后,宣传标语的内容开始更多地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书写,以求通过简洁、明快、醒目的标语,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思想、方针、路线。标语内容越来越切近群众,切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并有更强的针对性。例如,针对李宗仁、白崇禧使用金库券吸取民间资金,强迫群众修炮楼和马路,党和红军提出了“反对李宗仁白崇禧吸取民间现金”“不替李白军阀修炮楼修马路”等标语。这些标语反映了当地群众的迫切要求,使党和红军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遵义会议时期及以后,标语的地方特色和口语化更加凸显,逐渐融入了方言、民谣等极具中国特色和风格的元素,例如,“不当王家烈的饿肚兵”“红军到,干人笑,绅粮叫。白军到,干人叫,绅粮笑。要使干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要使绅粮天天叫,白军弟兄拖枪炮。拖了枪炮回头跑,打倒军阀妙妙妙。”这些口语化、方言化的标语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更贴近当地群众,也更贴近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展壮大红军和反对敌人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标语形式灵活多样

长征之前和长征开始之初,宣传标语大多先写在纸上,后张贴于墙上,其形式较为单一。长征途中,物资极度匮乏,缺纸少墨的情况经常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红军并没有放弃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他们因地制宜,根据条件许可和宣传对象不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利用现有材料制作了许多极为特殊的标语。例如,用墨汁、石炭、锅底灰、木炭、朱砂、红土、黄土、白垩土等,将标语涂在沿途村镇的墙壁、门柱上;他们将标语写在竹叶、树叶上,是为“叶报”;或是将标语写在木板、竹片上,使其在大河上随波逐流,漂到宣传地点,是为“水电报”;在森林地带,红军则把标语刻在树上,是为“树标”;在牧区草地,红军甚至用石块堆砌成巨幅标语。

除了上述形式外,针对普通标语容易被风吹雨刷、被敌人涂抹破坏的问题,红军还创造性地采用了石刻标语的形式。红四军即组建了20多人的錾字队,专门负责石刻标语的錾刻工作。长征中,红四军的战士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天然岩石、房屋阶条、牌坊、石碑上刻下共计1.5万余条红军标语。在他们所刻的标语中,以“赤化全川”石刻最为著名。这一标语位于四川省通江县沙溪镇红云岩上。标语高5.5米、宽4.7米,字间距7.1米,笔画深达0.35米,能够躺卧下一人,被誉为“石刻标语之王”[2]。石刻标语是党和红军思想宣传工作的一大创举,更是红军长征中宣传工作发展的历史见证。

三、标语功能紧密配合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在长征开始之初,受党内“左”倾教条主义影响,广大官兵和群众在思想上对长征认识不深,对党的政策和主张也不甚了解。针对这一情况,党和红军制作了“打倒国民党”“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发扬攻击精神,突破敌人封锁线,坚决实行反攻”“乌江虽险,又怎样能挡住红军飞渡”“到遵义过年去”等标语。其主要功能是宣传鼓动,即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发动群众斗争和鼓舞行军士气。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召开的。它初步改变了党对共产国际的依赖,使党开始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此后,红军在军事上一改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在此之后,标语的功能也开始紧密配合军事战略需要。例如,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后,主力部队沿途张贴“拿下贵阳,活捉蒋介石”的标语,实际上是为了完成调出滇军的战略部署,蒋介石果然中计,即令云南军阀龙云火速增援贵阳。当各路敌军向贵阳以东开进时,红军却以每天120里的速度向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疾进,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转而向西北方向疾行,巧渡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优势敌军的围追堵截,粉碎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3]

对民族大义的深刻认识,对革命对象、革命形势的准确判断,使党和红军逐渐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抗日救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瓦窑堡会议之后,抗日标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例如,陕西省吴起镇存留的标语“北上抗日,收复失地”和甘肃省礼县罗坝乡的标语“不愿当亡国奴的民众自动起来成立抗日革命委员会”的标语等。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长征标语却一直存留在群众心中。群众编歌谣唱到:“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经过岁月的洗礼,除了石刻标语外,文中提及的其他标语大部分都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但是这些或留存至今或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标语,都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长征中宣传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记忆。

长征中这些具有特殊历史与现实意义的标语,是党和红军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复杂艰苦的革命环境中坚持宣传工作的历史见证,体现了党和红军对宣传工作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红军在宣传工作中的灵活性和策略性的增强。标语的演变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逐渐成长、成熟的发展轨迹。在长征胜利结束80年后的今天,重温历史,汲取力量。我们发现,长征从未远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正阔步前行在新的长征路上!

*本文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XJ020

注释及参考文献:

[1]闵廷均,颜永强.红军长征在遵义时的标语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12(6): 73.

[2]李安葆.长征标语漫议[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4):89.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389.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张玲玲

第2篇:红军标语墙

牯牛降风景区内严家村多数姓严,早在明末清初,村里人就追随同乡、民族英雄吴次尾进行抗清活动,顺治二年村里壮丁五十余人集体参加义军,阻击渡江南下的清军,终因寡不敌众,败退回到村里一处名为乌鸦培的山上,最终五十壮丁与吴次尾一起壮烈捐躯。其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在这里设过兵工厂,如今离村口不远的金竹洞内还能找到锻打兵器的铁渣、铁片。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此驻扎过,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先后有数十人参加了各种抗日组织,掩护、帮助抗日部队。共十来户人家、人口不足百人的小村,竟有7人解放后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现在村民陈满平家的老屋墙上留有红军时期的标语墙,上面写着“打倒国民匪党消灭保甲制度”,落款是“红军政宣”;“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你们度过年关困难的救星”,落款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宣”。尚健在的曾是当地农民团团长严金生烈士的儿子严守仲当时亲眼目睹标语的制作过程,原来这两条标语不是用墨汁写的,而是用从河里捡来的黑色石头放在地上锤碎、捣细,然后 木桶中搅和,再用箬壳叶扎成的简易毛笔写成的。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早期杰出的领导人方志敏领导的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曾进入皖南各县,展开皖南各个地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1951年9月编《闽浙赣分团工作报告汇编》)。在石台,方志敏所领导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西起牯牛降主峰余脉仙寓山以东,北界贡溪乡的高宝山以南,东、北至太平、青阳县的部分地区,都有其开展革命活动或战斗的遗迹。在1936年(中华民国廿五年)当时本县人倪文硕、苏纬之编订的《安徽省石台县志稿大事表》的书中记载有:中华民国廿三年(1934年):„„六月,赤匪方志敏股,由赣窜入祁门,陷本县之雷湖、城安、佘溪、七都等处。九月,县城危,省特务营来剿,匪他窜、得免陷落。十二月,行政专员驻县督剿,修缮城垣,四乡筑碉寨。匪陷六都及青阳之陵阳镇;十七日,县城四面被围;十九日,阮、王两旅兜剿,匪退七都境外。四区区长孙文炳被害于雷湖„„”

这段引文中所指的“匪”,亦即方志敏及所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所提到的“雷湖”、“城安”当时均属石台县的管辖区域之内,位居牯牛降主峰偏东北侧山脚下,亦即秋浦河上游支流——鸿陵河的源头。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方志敏所领导的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牯牛降主峰以东至石台老县城广阳镇的广大地区内,所进行的革命活动和武装斗争,曾数度陷国民党反动派在石台的基层政权于岌岌可危的状态,迫使国民党反动派当局为之组织的“剿匪”活动不断升级、加码,从而达到了牵制敌人,掩护主力红军北上抗日的目的。

“中华民国廿四年(1935年):„„八十八师驻县剿匪。生擒匪首方志敏于怀玉山中。本县匪势稍刹。„„”尽管方志敏最后于江西德兴县怀玉山地区的陇首村中,被国民党八十八师的绝对优势兵力所困、直至因叛徒出卖被俘、被害,但是,他所领导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牯牛降山区所播下的革命火种,却未能如敌人所预想的那样,同时被扑灭。对此,曾任“新棚红军总医院”副院长的张履中同志,在其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红军失利(指谭家桥之战)后,方志敏率部进入石台柯村(位居牯牛降主峰东侧山脉)苏区,受到苏区人民的热烈欢迎。在柯村苏维埃政府举行的欢迎大会及皖南特委扩大会议上,方志敏作了重要讲话,对此后的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作了重要指示。北上抗日先遣队离开前留下了侦察营与皖南红军游击队合编为皖南红军独立团,继续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还有与之相对应的具体记载:“„„1934年冬,方志敏同志率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皖南,吴介唐奉命组成一支

七、八十人的游击队,牵制敌人,掩护主力红军北上。„„”阅读着这些当事人撰写的亲身经历的史实,不但能够使今人如临其境地感受硝烟弥漫的历史风云,更能使我们真切地感觉到牯牛降不仅是一座自然界的高山,同时,也是中国近代革命斗争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红军标语墙所昭示的内容,应该视为她永不磨灭的“碑文”!

此外这里人家的春联书写的多是缅怀先烈等内容,如“英雄门第三春景、军属人家一品红”、“农民会址现完好、红军足迹遍山区”、“世界和平人人喜、全家和睦万事兴”,这些春联从解放后到现在一直是一代一代往下留传。严家古村属于牯牛降旅游景点一组成部分,“英雄村”的发现为其秀丽古朴的自然风光又增添了一份红色遗韵。

第3篇:红军长征小故事之草地上的小红军

在成千上万的红军队伍中,除了革命了很多年的老红军,大多数战士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年轻力壮,杀敌奋勇争先,是红军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还有一些十几岁的孩子,多是长征途中贫苦人家的孩子,坚持要跟着队伍打仗而加入的。红军战士们亲切地叫他们红小鬼。

平时,他们在队伍中就负责宣传员、司号员和炊事员等工作。红军进入草地之后,整个队伍都十分疲惫,没有余力再照顾这些孩子,但这些红小鬼表现出来的勇气和精神,却是许多老红军都感到敬佩的。

在成千上万的红小鬼中,有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红军,他的名字叫做侯登襄,是一个红军宣传队员。

侯登襄长得黑黑矮矮的,整个人看上去圆圆乎乎,黑黑的小脸上嵌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由于食物匮(kuì)乏,营养不良,侯登襄的眼睛显得特别大,稚气的脸上却总是笑呵呵的,有时候脸上沾了泥水,抹得花里胡哨的,就像一个小老虎。

他每天在红军队伍中搞宣传,就像一个小皮球滚来滚去,所以大家都叫他“小皮球”。

“小皮球”侯登襄虽然人小,管的事情可不少。宣传队一共二十多人,他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1935年8月下旬,“小皮球”所在的宣传队进入了川西北的大草地。开始了长征中一段极为艰苦的岁月。

这片荒无人烟、无边无际的沼泽,不知埋葬了多少英勇的红军战士。变幻莫测的天气,给队伍的行进添了许多麻烦。刚刚还是大晴天,瞬间就黑云密布,狂风暴雨。

为了行动方便,宣传队被分成了几个小组。“小皮球”所在的这个组一共有五个人,他们为了安全快速地通过草地,给每个队员都分了工:组长负责保管大家的口粮,其他几个人,有的扛捆干柴,休息时好点火做饭;有的背着用被单做成的“帐篷”,这样下雨的时候可以躲一躲,晚上睡觉时也有东西盖。年纪最小的“小皮球”,就负责背着做饭和烧水用的小铜锅。

“小皮球”全组五个人出发时,一共带了十来斤口粮,草地处处危险,必须小心前进,速度自然就慢了,想要度过草地至少需要走

七、八天呢,这点粮食根本不够吃。

宣传队员们开动脑筋,每到一个宿营地,他们就四处去寻找能吃的野菜。早在出发前,指挥员就把辨别野菜的技巧教给他们了,这时正好派上用常等在营地的“小皮球”就把小铜锅支起来,把水烧开。背粮的组长打开小口袋,一粒一粒地把青稞和荞麦放进锅里。其他几个人也把找来的野菜洗干净,撕成几片放进锅里。

然后,几个人围着小铜锅,你一言我一语,兴高采烈地说起来:一个队员说:“咱们吃的是青稞麦炖肉!你闻闻,喷香!”说着还真把鼻子凑到小铜锅上,闭起眼睛,一副香得不得了的表情。

另一个队员一推他,说:“才不是!这是韭菜煮青稞!我最爱吃韭菜了!”组长笑了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咱们吃的是八宝粥!”

这时,“青稞麦八宝粥”煮好了,赶了半天路的“小皮球”端着茶缸子,一边吃一边说:“对!咱们吃的是八宝粥!”

虽然这“八宝粥”又硬又苦,但他狼吞虎咽的,吃得特别香。其他战士也被他感染了,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到了晚上,大家想找一块干燥点的地方睡觉。真难啊,刚下完雨,潮湿的草地上到处是水,一边寻找,一边还得小心不要掉到沼泽里去。

还是组长发现一条小水沟旁,长着一丛水草,看上去很结实。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水草压倒,把被单铺在上面,就像盖起了一座小房子。“小皮球”调皮地说:“今儿晚上,咱们住上小洋楼了!”队员们听了哈哈大笑,一天的疲惫都消失了。

草地的晚上变幻无常,晴的天会突然风雨交加。夜里,当大家睡得正香的时候,一阵狂风把宣传队的“帐篷”刮跑了。

虽然支起的床单既遮不住风雨,也挡不住寒冷,但队员们还是舍不得它。天特别黑,四周什么也看不见,在到处是水草的泥潭里,上哪儿去找“帐篷”呢?

队员们从睡梦中惊醒,都唉声叹气的。

这时候,“小皮球”站起来:“我去找!”他大眼瞪得溜圆,小拳头握得紧紧的。队长拍了拍他的肩,安慰着:“别着急,这么黑,不好找,等天亮再说吧。说不定就在附近呢。”

其他队员也拉住他,不住地劝说。他们只好互相背靠着背,蹲下来取暖。实在累极了,不一会儿就都睡着了。

那天晚上,“小皮球”他们在风雨中成了“落汤鸡”。第二天,那条床单也没能找到。为了这件事,“小皮球”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看着他由于饥饿而深陷的眼睛,忽闪忽闪地眨着,一个高个子红军心疼了。他把“小皮球”拉到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炒米来,送到“小皮球”手里,悄悄地说:“小兄弟!拿着吧!”

多么好的战士啊,多么令人钦佩的“小皮球”啊!从此以后,大家都知道宣传队里有个可爱的“小皮球”,并记住了他的名字——侯登襄。

第4篇:【《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对红军长征的感悟

《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我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当我把这本书合上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萦饶在我的眼前,从内心不由自主的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简直是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闻的”。它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震撼啊!数千人马驮着锱重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冰雪雨雾、湍急的河流、莫测的风暴、灼热的沙漠、无底的沼泽,饥寒交迫、刀山火海。。。。。。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无法相信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是“无坚不摧”的红军。

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现在的人们面对困难有两种选择:知难而退或者就是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的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现在想起来,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误。我后悔自己没有去面对它,没有去锻炼自己,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试想一下,我在他们的面前似乎变得那么的渺小和苍白无力。。。。。。,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学习的过程,正如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只有披荆斩棘,奋勇当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知识就像满目琳琅的大宝库,探寻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其实,困难的重量是由你的习惯来称的,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就像巨人一样,相反,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只不过是蚂蚁大小,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不停地与困难做斗争,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不经一番彻苦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潜心研究十多年,验算用的草稿纸竟达十几麻袋之多。终于攻克了数学上的难题哥得巴赫猜想。诺贝尔奖的创立人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有十几次差点落入死神的魔掌,但是他还是不放弃,继续研究,终于取得了胜利。中国的保尔张海迪,在轮椅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神舟五号经过中国科学家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成功的飞上了太空,让世界人民所瞩目,救死扶伤的李时珍,经过自己二十多年的呕心沥血,不知道踏遍多少青山悬崖,用心血筑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这不就是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吗?正是由于他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换来他们伟大的成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是我们中华儿女每个人的神圣责任,在学校我们要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我们要学好每一科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用科技来强国,我们要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祖国永远巨人般立于世界之林。文章标题:《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第5篇:红军长征故事

七根火柴 王愿坚

天亮的时候,雨停了。

草地的气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就有一场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光滑地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看不清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有几粒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撮撮浪花。他苦恼地叹了口气。因为小腿伤口发炎,他掉队了。两天来,他日夜赶路,原想在今天赶上大队的,却又碰上这倒霉的暴雨,耽误了半个晚上。

他咒骂着这鬼天气,从树丛里钻出来,长长地伸了个懒腰,一阵凉风吹得他冷不丁地连打了几个寒颤。他这才发现衣服已经完全湿透了。

“要是有堆火烤烤该多好啊!”他使劲绞着衣服,望着那顺着裤脚流下的水滴想道。他也知道这是妄想——不但现在,就在他掉队的前一天,他们连里已经因为没有引火的东西而只好吃生干粮了。可是他仍然下意识地把手插进裤里。突然,他的手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他心里一喜,连忙蹲下身,把口袋翻过来。果然,在口袋底部粘着一小撮青稞面粉;面粉被雨水一泡,成了稀糊了。他小心地把这些稀糊刮下来,居然有鸡蛋那么大的一团。他吝惜地捏着这块面团,一会儿捏成长形,一会儿又捏成圆的,心里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昨天早晨我没有发现它!”

已经是一昼夜没有吃东西了,这会看见了可吃的东西,更觉得饿得难以忍受。为了不至一口吞下去,他又把面团捏成了长条,正要把它送到嘴边,蓦地听见了一声低低的叫声:“同志——”

这声音那么微弱,低沉,就像从地底下发出来的。他略略愣了一下,便一瘸一拐地向着那声音走去。

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棵小树底下,才看清楚那个打招呼的人。他倚着树根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贮满了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像一块黑毡糊贴在前额上,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答答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无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的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听见卢进勇的脚步声,那个同志吃力地张开眼睛,习惯地挣扎了一下,似乎想坐起来,但却没有动得了。

卢进勇看着这情景,眼睛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这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

那同志抬起一双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抬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卢进勇手停在半空,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这一刹那间,他觉得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那人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二,三,四……”

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询问地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着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咝——咝”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其余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又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

“一,二,三,四……”

红军鞋(缩写) 刘耀辉

我们来到大雪山下。当地老百姓把大雪山叫做“神山”,意思是说除了“神仙”,就连鸟也飞不过去。

为了消除部队的顾虑,毛***说:“神山”不可怕,红军应该有志气,和神山比一比。这些话,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

出发前,上级规定每人要准备两双鞋,把脚保护好。我除了脚上的烂草鞋外,就剩一双拴在皮带上的“量天尺”了。我把它解下来,心里涌起无限的感念。一首在江西中央苏区流行的山歌,又在我的耳边萦绕着:送得哥哥前线去,做双鞋子赠送你,鞋上绣了七个字,红军哥哥万万岁。

想起这首山歌,也就想起了我们离开中央苏区时的情形。一个老大爷拉着我的手,把一双“红军鞋”塞给我。这是一双非常结实的布鞋,鞋帮上绣着“慰劳红军战士”的字句。他说:“孩子,这鞋一穿到红军的脚上,那就成了‘量天尺’了,地再广,山再高,你们也能把它‘量’完。”从那以后,这双鞋就挂在我的腰间,成为我最好的伴侣。

记得在离开江西的最后一次战斗中,我的脚负伤了。当时既没有医药,也没有担架,我只得每天拖着负了伤的脚,艰难地走着。实在坚持不住了,我第一次从腰里解下“量天尺”,穿在脚上。鞋底软绵绵的,特别舒服。一穿上它,就想起了苏区人民的希望,也就忘了伤痛。不久伤口好了,我的鞋底也磨去了不少,舍不得再穿,就又把它包起来挂在腰上„„打遵义,我们连担任攻城任务。打得正有劲,我突然感到腰部有些疼痛。仔细一看,原来一颗子弹穿过鞋子,紧挨在腰骨旁的皮肤上。同志们见了,都说这真是“救命鞋”。可是我也很惋惜, 2

因为鞋子被穿了一个大窟窿。以后,我更加倍地爱惜它。

天蒙蒙亮,我们就开始爬山。越向上爬越陡,一会儿竟下起鸡蛋大的冰雹。狂风夹着冰雹,吹在身上,真像刀割的一样。我是个炮兵,肩上扛着45斤的迫击炮炮筒,走起来就更难了。我踏着前面像雪梯似的脚印,一步一步往前移,脚被雪冰得失去了知觉,几次跌倒。每当我倒下,看到脚上的“量天尺”,心里就感到一股热劲,好像苏区的老乡们在背后推着我前进。

终于爬过了雪山,我低头看看那双“量天尺”,它沾满了冰泥,脏得不成样子,我赶忙把它脱了下来,磕掉泥巴又挂在腰上。

半碗青稞面

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红军战士只有可怜的一点青稞面做干粮。周恩来副主席和战士们一样,绝不多吃一点青稞面,还教育战士们,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别爱惜粮食。战士们听了他的话,都把仅有的青稞面装在粮袋里,拴在腰上。

青稞面越来越少了,战士们只能用一点青稞面掺在野菜里煮汤喝。战士吴开生的青稞面吃完了,已经饿了两天,周副主席知道后,就让警卫员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给吴开生两碗。他看着吴开生蜡黄的脸,语重心长的说:“这是革命呀!”吴开生流着眼泪说:“我只要有一口气,就要跟你走出草地,革命到底!”

这天晚上又是狂风暴雨,用被单做成的帐篷自然挡不住风雨的袭击。战士们都淋成了落汤鸡。周副主席命令战士们都到他作为办公室的帐篷里去休息。大家怕影响他工作,都不肯去。他冒这大雨亲自来了,说:“你们不去,我心不安。”周副主席的话像火烤暖了战士们的心。

这样走了几天,草原仍然无边无际。青稞面吃完了,野菜吃光了,军马也杀掉吃了。战士们只好烧皮带吃,甚至把随身带的纸张咽下去充饥,红军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周副主席命令把仅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给大家泡水喝:“那您吃什么呢?”警卫员急了。周副主席两只大眼睛放出了严峻的光芒,清瘦的脸上肌肉抖动着,“有同志们活着,就有我。只要多留一个战士的生命,就给革命事业增加一份力量,拿出来分掉!”

这掺上一点青稞面的热水,分到战士们的手中。战士们流泪了,这不足半碗的青稞面,是周副主席的心意和生命啊!

战士们又上路了,在茫茫的草地上。行进着摧不垮的钢铁红军。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第二个: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第6篇:红军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精神-服从党的绝对领导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长征时曾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70年前的红军长征,是一场举世罕见的军事战略转移,驾驭这一复杂进程的核心领导力量只能是中国共产党,坚决维护党和红军的集中统一是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

长征的胜利是坚持党对

军队绝对领导的胜利。作为一次涉及全国各支红军部队和各个根据地的大范围战略行动,全党能否始终保持高度的团结统一,几支红军能否完全置于党中央的绝对领导之下,是直接关系到党和红军命运和革命事业成败的大问题。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生死攸关的转折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保证了战略大转移的军事胜利和北上抗日政治目标的实现。此后,党中央开始恢复在红军部队的集体领导制度,广大官兵高度凝聚在党的统一领导之下,并迅速取得了军事斗争的主动权。1936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党中央果断作出了共同北上的战略决策,但张国焘自恃人多枪多,拥兵自重,另立中央,分裂党和红军。在这场严肃斗争中,全军官兵坚决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使党和红军又一次闯过了险关。毛泽东同志在总结这一斗争经验时深刻地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70多年来,我军靠着这一特有的政治优势,战胜了一切困难和敌人,使这一原则深深地扎根于全军官兵的思想意识深处。正因为这样,位高权重的张国焘投奔国民党时连一个警卫员也没能带走;企图叛逃国外的林彪连一兵一卒也未能调动。

长征的历史表明,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领导,是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中心环节。中国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度里进行的,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我们党能不能从思想政治上掌握军队的绝对领导权,直接关系到党和军队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说,长征的胜利首先是我军政治优势的胜利,红军部队之所以能够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浴血奋战,首先是把“革命的政治精神贯注于每个士兵之中”的结果,没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领导,实现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军要铸牢军魂,最根本的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有了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才能把军魂意识建立在高度理性自觉的基础之上,在观察现实世界时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在重大是非面前才能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行动自觉。

长征的历史表明,从根本制度上解决问题,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保证。在我军制度的全部实践中,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始终处于最根本、最核心的位置。我军之所以能够在70多年间始终保持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行了一整套党领导军队的科学制度。实践表明,制度建设对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岁月如梭,当历史飞掠过战争的硝烟,定格在市场经济环境时,我军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党指挥枪这个军魂不能变,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制度更加珍贵。

长征的历史表明,确保枪杆子掌握在忠诚可靠的人手中,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关键所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虽然仅剩3万余人,但他们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钢铁战士,都是党和军队最宝贵的财富,正因为枪杆子掌握在这些骨干手中,我党我军才经受住了艰苦奋斗的考验,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个事实说明,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几十年来,我军正因为始终保持了一支忠诚可靠的干部队伍,才使军队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有效维护了党和军队的集中统一。作为军人,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第7篇:红军长征 反思

《红军长征》教学反思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红军长征》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本课的讲授,引导学生们学习中国红军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本节课我们围绕“营造民主轻松和谐课堂气氛”课题进行,注重课前预习,学案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供学习网络。在展示这节课时,先看片段电影《长征》;第一小组的学生首先带领全班学生朗读《七律·长征》诗,问学生作者是谁?描写了什么事?因为学生们在以前就学过,所以非常熟悉。略加解释后,提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为什么会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启发思维。这样,电影《长征》和一首七律诗把师生共同带进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征程,重温那段令人难忘的战斗岁月。电影、诗歌的引用使这节课的教学气氛变的活跃,学生们积极主动,师生之间互动和谐,达到了教学预期目的。由于书本上的内容较少,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记忆,复习前边第一次围剿国民党10万人,共产党4万人,第二次围剿国民20万人,共产党3万人,第三次国民党30万共产党3万人,第四次围剿国民党50万共产党8万人,第五次围剿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反抗国民党军队大规模围攻的革命战争。1933 年9 月,蒋介石调集约50 万兵力,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于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苦战一年也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1934 年10 月,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长征。在我课前发的学案引导下同学们精心准备了一些资料,如历史图片、地图、影片等。图片有“赤水河”、“遵义会议旧址”、“大渡河雕塑”等,地图有动态“长征路线图”;“爬雪山”、“过草地”。这些资料的加入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起来,为了说明问题,学生设计让地图动起来,如“长征路线图”,学生边讲边点出箭头,到重要地方时播放与之相关的影片片段。这样至少有两个好处: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可以通过影片拉近学生与红军的距离,便于红军的形象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另外第四小组学生搜集了一些长征中的感人故事。拿出其中几个场境,如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学生通过故事讲述,身临其境地体会红军当时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胜利来之不易。体会现在重走长征路及提倡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为了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让同学分析课后动脑筋题目单独分析讨论,想加强学生对长征中艰难困苦的理解,这个题目是“长征途中,除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他们依靠什么克服了困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讨论的很激烈,回答也很全面,有的回答:“恶劣的自然环境,长征走的是世界上最艰险崎岖的地带,比如终年积雪的大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有的回答:“还缺少粮食,长征过程中还出现缺粮缺水的情况,红军很多时候都吃野菜,甚至出现吃皮带,喝马尿的情况”。还有的回答:“除了缺乏粮食,还缺乏其他的生活用品,比如说长征中,很多战士都是穿着草鞋走过的。过雪山的过程中,也出现棉衣不够的情况,很多战士被冻死”。„„ 同学们争论的很激烈,我觉得学生对长征的艰苦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于是决定结束讨论,再进入下一个问题,但这时,我发现教室里仍有两个孩子高高的举着手,似乎有话要说,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我把其中的一个学生叫起来,“老师,长征很艰苦,可为什么《亮剑》中的李云龙就说他在长征中就没吃过皮带,还坐在马上吃着牛肉干。”这时另一位同学也站起来说“长征中真的天天都没有东西吃吗?” 李云龙的这句话,我在看《亮剑》的时候也知道,当时就以为是李云龙在吹牛,也没往细里想,可现在学生提出来了,我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一面用较慢的语气表扬他们的大胆提问,一面飞快的思考应付的办法。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学生对书本知识产生怀疑。本来现在的孩子从小

生活在幸福中,在他们心中,对痛苦与灾难的理解也只停留在老师对书本的讲解中,记得在讲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时,讲到中华民族遭受的劫难,很多学生就像听故事一样;讨论中国花费数千万元从国外买回圆明园珍宝时,很多学生认为不值得,认为是浪费,他们对民族自尊心根本就没有理解。记得当时我很生气,但今天如果我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当,一来会打击学生上历史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对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形成及培养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也不会让他们意识到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最后,我决定让学生们先讨论,问问学生对刚刚这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有什么看法。有的同学说“长征的军队包括红

一、

二、四方面军,红

二、六军团和第二十五军,他们长征的路线不一样,可能有的部队就没有出现缺少粮食的情况吧。”有的回答说:“李云龙的东西是抢的,他还因此被降了职,《亮剑》里面说的”。„„ 同学们讨论了很久,但都不能说出一个让大家信服的答案,而我在学生讨论的时候,也迅速理清了思路,于是我说:“同学们刚刚讨论的都很好,但很多人都是在猜测,那接下来我来讲一下我的观点:我们今天讲的长征是历史,什么是历史?是真实存在过的事情或事物。而《亮剑》是小说,后来又改编为电视剧,小说也好,电视剧也好,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都有虚构的成分,李云龙是《亮剑》的主角,所以《亮剑》中讲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突出李云龙这样一个人的性格和个性,李云龙是一个很乐观的人,所以别人让他讲长征时,他就说长征时坐在马上吃牛肉干。长征中的红军个个都有乐观的精神,就像毛主席在《长征》中写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贯穿整个长征。要营造民主轻松和谐课堂气氛,就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还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能力,升华情感。作为教师要突破教材对学生的禁锢,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该做教材的主人。所以,我在长征讲完后,设计了两个问题,“你认为长征精神具体包括哪些精神 ”学生讨论回答后,我又提出结合自身谈一谈今天我们如何发扬长征精神。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授完本节课后,反思课堂达到的效果,使我感触颇多:(1)在这节课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真切感受了长征精神。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主动走进课程,成为课堂的主人,教材的教育魅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展现,真正起到丰富心灵、启迪智慧、增强能力和提高素质的作用。(2)课堂上关注结果性目标,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基本完成预定目标,结果明确。(3)历史重现、有学习感悟,从感悟体验中有所收获。

历史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所以任何课都有它的缺憾:(1)历史课要给学生呈现一个鲜活的历史、一个展示魅力的舞台、历史智慧、历史感悟、生动的情节之外,还要有历史故事、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思维能力,体现在鲜活的层面上。(2)教师讲课要精彩一些,应该有生成的课堂,问一个问题看学生有什么感受、创新精神、跟原来不一样的教学机制的生成点、在历史知识关键点、能力点、情感态度、有遇设、有生成性发展性目标。(3)历史学科要实行有效教学,要有底蕴、有策略、有技能目标,并不是不要讲述而要精讲重点、难点,思维意识上有提高,不能只在形式上合作。

上一篇:水库工程建设情况总结下一篇:大型养路机械智能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