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接受理论看中国古典诗歌中数字翻译的得失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古典诗歌有着非凡的魅力, 不仅深深吸引着中国人, 而且也使西方人倾倒。汉语古诗的西语译品始于16世纪, 其中Herber A.Giles的Chinese Poetry in English Verse (1898, 1923) 是早期汉语古诗英译本中最有影响和最优秀的译作。读者接受理论本是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从姚斯, 英伽登和伊瑟尔等理论家为代表。其理论共同之处在于要求确立“读者中心论”, 改变过去文学理论中的“作者中心论”。本文从读者接受理论出发, 运用多个例子来分析古诗中数字翻译的得失。

1 读者接受理论

读者接受理论认为要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 译者首先必须考虑读者的认知储备。姚斯认为衡量一部作品的审美尺度取决于“对它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 超越, 失望或反驳”。虽然直译能够更多地保留源语的文化特征, 但是从读者的接受理论来考虑的话, 直译就不太合适。因为在阅读中只有读者和译者拥有相同或相似的认知背景时, 言语的表达和理解才能达到一致。所以译者要有读者意识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说得好, 好的翻译为作者赢得读者, 坏的翻译使作者失去读者。

可见古诗数字翻译和读者接受理论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从此意义上讲, 读者接受理论不仅可以在宏观策略上为古诗数字翻译指明方向, 还可以为译者顺利实施翻译策略提供可行性途径。

2 读者接受理论在古诗中数字英译的应用

2.1 古诗中的数字的特点

古诗词中常会出现数字, 而数字的运用对于刻画古诗词意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 模糊现象既是一种广泛的语言现象, 具有语言间性。数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 它承载了一定的文化背景, 有利于感情充分的抒发。“无一字无来处” (黄应坚《答洪驹文书》) 所以说古诗词中的数字式简洁凝练的文化载体和情感载体。

2.2 古诗中数字的翻译

诗歌是语言最凝练, 最精炼, 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种文学体裁。根据读者接受理论, 翻译文本需满足读者的期待, 那就意味着译者要采用类似于“意译”的方法来译诗。但是中国语言是蕴含文化色彩的, 所以按照此方法虽说一方面诗歌所表示的形象, 意义和感情色彩对西方人来说易理解, 但另一方面失去了“神韵”。下面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

(1) 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

译文:Steady, smart and strong, all with rifles on.

此诗中的“五尺枪”中的“五尺”在原诗中主要用来形容枪是“长”枪, 不是说枪一定五尺长。此外, “五尺枪”还有衬托女民兵豪爽和潇洒的精神面貌。译者在处理句子时, 用地道英语表达, 省略了“五尺”的翻译, 很好的传达了原文内容, 但惟独失去了一点东西, 即神韵。

(2)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译文:My whitening hair would make a long long rope.

Giles将诗中的“三千丈”译为“make a long long rope”, 为了关照读者的理解水平和想象力, 进行了适当的变换。但李白用三千丈来形容自己忧愁到极致。而Giles的译文似乎只是达到了满足英美读者需要的目的, 而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原文夸张的修辞手法, 使得译文不如原文有风味, 其中诗人的哀伤, 惆怅之情恐怕西方读者难以领悟到。

(3) 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译文: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 Words fro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

为了形容战火的漫长诗人把“烽火”说成是接连烧了三个月, 其中有夸张的意味。但为了加强说明这种战争不断地情形下家信的珍贵, 诗人又用“万金”来形容“家书”的昂贵。译者许渊冲从读者的认知角度和接受角度入手, 意译了“三月”和“万金”。使得西方读者更好的理解原诗的意思, 但是原诗中那种夸张的手法在译文中不复存在。

(4) 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译文:And go out through a thousand miles of dead grass.

译者Pound大胆的运用独特的方法完全抛弃了原文的说法, 不顾“万里征”的比喻。此做法从读者接受理论来理解是可取的。但是诗人构筑“孤蓬万里征”的形象, 含义深远,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关切。其实友人的路途未必万里那么远, 善于夸张的诗人李白是在极力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所以“万里征”很自然的突出了这一艺术情境。而译者的译文使得原文丧失了应有的情境, 显得内容肤浅, 不再有韵味。

3 结语

译者的翻译必须与读者的认知背景和接受程度建立联系。读者的接受程度被译者照顾到, 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译文。所以说, 作者, 译者和读者在某一方面认知背景相似或相同是相互理解的前提条件。本文正是以诗歌中数字翻译为例进行分析, 通过读者接受理论论述以观众认知和接受作为首要参考的诗歌数字英译的得失, 希望能为诗歌数字英译研究提供一些启示。同时作为译者, 要不断丰富自身语言文化素养, 来传达翻译的最佳效果。

摘要:从姚斯的读者接受理论出发, 通过实例简要分析中国古典诗歌中数字的翻译, 指明这些成功之处既表达了诗文的原义, 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被西方读者所接受, 同时也指出英译本中存在神韵难求的问题。

关键词:读者接受理论,诗歌中数字翻译,神韵难求

参考文献

[1] 穆世雄.跨文化传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4:11.

[2] (德) 姚斯H.R., (美) 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31.

[3] 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12.

[4]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95.

[5] 高民.中国古代诗歌概论与名篇欣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11.

[6]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10.

[7] 许渊冲.汉英对照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7.

上一篇:浅析《女神的新衣》的内容制作与营销方式下一篇:全程教育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