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初三化学

初三化学复习策略研究

摘 要:初三是初中生学习生涯的最后一年,面对紧张的学习,崭新的学科——化学,应该如何复习好是本文所要阐述的内容,本文主要从目前常见的复习方法及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阐述笔者的一些复习观点。

关键词: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复习的策略

学生通过几个月的化学学习,知识点是零散、无序、不系统的,有必要通过复习,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但由于复习的方法、学生学习状态等各方面的原因,复习所达到的预期效果都不一样,甚至不理想,综观笔者近几年的复习情况,本文就现有复习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影响复习的因素、复习的策略进行阐述。

一、 现有的复习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化学复习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单元复习,以课本为主,抓基础,帮助学生重新理清各单元的重难点。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分为五大块,归纳总结,针对性的复习,知识形成网络体系。第三阶段:查缺补漏、专题训练。此方法对于教学进度快的学校很适用,对于我校来说,效果甚微,学生该会的都会,不会的还是不会,没了实验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更低,不想学的照样没学。由于时间较赶,学生要复习的科目较多,学生对化学的重视程度、兴趣不够高,学生对知识未形成网络化等因素,导致复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学生在考试(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基本概念不清,知识点遗忘率高,易混淆,如什么是中和反应、酸、碱、盐等。

2.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

3. 文字表达能力欠佳。

4. 审题能力、阅读能力欠佳。

5.理解、迁移、运用知识能力差,在实验探究中,学生无法理解题意,找不出题干(设问所在)。

二、 影响复习效果的因素

(一)学生本身的因素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复习难度不好把握;在现代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产生厌学的人大有人在。

(二) 教师本身的因素

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教学形象、身体素质、对学生的期待等各方面的差异,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学习复习的成效。

(三)校领导的关心程度

校领导有好的教学管理体系,有一定的奖惩体制,必然能带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四) 家庭因素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師,父母对子女的期待、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五) 社会因素

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应该多提倡读书的有用性,强调对社会有贡献的大多数还是那些通过努力学有所成的人。

三、应对各问题应采取的复习策略

(一) 把复习课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三轮复习不可划清

初三化学是新学科,学生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它,学习时间短,平常如果教得太快,势必导致一部分学生跟不上,产生难学、厌学的情绪。所以正常教学中,很难按预想的三轮复习下来,只能把单元复习渗透到平常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抓好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复习阶段,除了讲好每个专题、知识点外,每个星期也要有一份模拟试卷,充分做好讲练结合,交差复习。

(二) 提高复习课堂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复习课上得富有趣味性了,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喜欢听,从而能够主动学习,这样复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复习课堂上的趣味性。

1. 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技术,特别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

如在复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有些同学对该定律印象不是很深,复习时先播放一段《配乐诗——循环》的语音视频:“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失,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精美的图案配上动听的音乐,这幅场景深深地印在人的脑海中。

又如在复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图片:一只实为盐酸的喜羊羊要找回家的路,排在它面前的有几条可供选择的路,每条路上都有不同物质的关卡,该图亲切、可爱,让人会心一笑,然后再在旁边打出几个字,“喜羊羊选哪条路才不会羊入狼口呢?并找出其他几条路中谁是狼?”只要学生一找出狼(能和盐酸反应的物质)就将该图案改为狼的图案。通过图文并茂将枯燥的酸碱盐知识富有了生命活力,挖掘了学生的快乐因素,学习效果也显著提高了。

2. 利用实验再现,充分满足学生探究、好奇的心

化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只要是有实验的课堂,学生的兴趣必然大幅度提高,复习课中应充分利用实验的魅力。如在复习过滤的基本操作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学生动手做一遍,课堂上可叫学生上台演示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学生实验中就会暴露许多问题,教师针对问题一一讲解指导。又如在复习酸的性质中,先设置悬念(在课件中展示这样的文字):小明看见爸爸常常用稀盐酸给铁制器皿除锈,他自己想亲自试一试。于是,他找出一颗生锈铁钉出来,放入足量稀盐酸中,然后,美滋滋地去睡觉了……可是,当他醒来之后,发现铁钉不见了。学生看完屏幕上文字之后,教师就把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装有足量盐酸的烧杯中,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故事实验,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学生也牢牢记住了酸和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其酸的用途。

3. 利用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有效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复习课中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地讲解,知识只是简单地重复讲述,学生似乎都懂了,但到真正做题时又忘了差不多;如果把课堂交给学生,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在复习常见的仪器时,先把常见仪器全部摆放在桌面上,然后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来在1分钟内写出各仪器的名称,写得多、写得准的同学为胜,底下同学给予掌声鼓励,写错的可让其自行更正或说出该仪器的用途等情况,只要对了,同学就应给予掌声鼓励。这种方法使复习变得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竞争合作意识。

(三) 针对易错点,归纳回顾

中考中常见学生难的题目不会做,简单容易的题易做错,学生易做错的原因主要是对其概念理解不清,或知识点零乱、混淆不清等导致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平常有收集易错题题型的习惯,对于典型的进行归纳总结,如对“实验现象的叙述”可以这样归纳:把考纲中要求的各物质燃烧现象进行总结比较,一般是一光(火焰),二热,三生成,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的有固体S和三大气体H2、CO、CH4,对于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现象,要求记住常见的有颜色的溶液、固体,并归纳常见的反应类型,一一进行分析。

(四) 教师应搞好各方关系,赋有正能量

良好的制度,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保障,学校应重视毕业班的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如果教师无法上课时,应及时调课,不落下一节课。教师应尽量关心每一个学生,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也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必要时通过家访等方式与家长共商对策。

(五) 适当进行心理辅导,教会学生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离中考越近,有些学生就会越焦虑,此时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减压,淡化中考的重要性,人生的意义并不是只通过中考才能体现出来,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心理积聚的烦恼和忧虑,应鼓励他们抽时间和同学、好友、老师交流,要把不良情绪宣泄出来。除此之外,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如①考卷发下来时,应通览试卷,查找有无缺块。②先易后难,争分夺秒,把握好做题速度和质量。③对于模拟两可的题目可用排除法等。④信息题、开放性题型不放空,不交空白卷等。

作者简介:

郭海英,福建省漳州市,龙文中学。

作者:郭海英

第2篇:提升初三化学课堂效率的尝试

摘要:初三化学教学是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授化学的实验课程中要有创新性,文章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解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兴趣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23

化学学科进入学生学习体系的开始在初三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为学生将来对化学的认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是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兴趣的最佳时期,还是提升化学素养以及加强化学理论的重要时期,因此,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把这一阶段认真地对待。所以,在初三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理论和实验的充分教学准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实验和理论的关系紧密联系到一起。对于现阶段新课程教程改革的方针,必须提高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学习知识的灵活性,因此找寻一个更加灵活性的、更具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才是初三化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一、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初三化学而言,整体知识体系比较零散,而且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整个体系较为庞大也相对复杂,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有方法步骤地研究教学内容,初三的化学教学不能仅仅依靠老师自己单方面讲课的方法,要及时地和学生互动,针对这们新学科相互探讨,开始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比方说刚刚接触化学时,必须对化学元素进行逐一的认识,这些元素就好比英语中的字母,字母是组成单词的基础,同样化学元素是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如何让学生深刻并且熟练地认识这些化学元素就需要老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进行类比,这样学生不仅觉得课堂轻松,而且潜移默化地也对化学元素充满了好奇。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方面,针对这些方面逐一击破,最终让学生觉得化学学科是一门通向自然科学大门的最闪耀的钥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与时俱进,适当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课堂环境,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感觉不到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呆板教学方式,与学生之间拉近关系,深入到学生中去,消除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恐惧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让学生感觉到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是生活中必须知道的常识知识,例如人们可能认为煤气中毒只要在家中放一盆水就能将煤气吸收,但是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因为煤气中毒主要是人体内吸入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明确指出不溶于水,所以这种传统的说法是不合理的。

比如,在教授一节“溶解度”的课程中,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同时记住所学的知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增加学生自我动手能力的例子如下,由于氯化钠可以溶解在水中,但是一旦氯化钠的含量超过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它就会有晶体析出,这种现象的发生会让学生感到好奇,在化学的实验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这类实验,实验的现象和理论教学相一致,学生看到这类现象的发生不仅对实验本身的教学印象深刻,同时对理论探索更加有兴趣,挖掘出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

二、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初三阶段的化学教学,不仅仅是所谓的应试教学,老师一味地把应试知识灌输到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当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自己动手能力,针对某个化学实验现象可以单独分析出来,这样才是化学入门知识学好、学透的表现,也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中奠定基础。要达到以上教学目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互动,多和学生沟通,从学生当中了解问题,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与以往的“一人堂”方式,要找到学生的兴趣,进行开放式教学,也就是说,老师在教课过程中,尽量丰富自己的语言,对某些化学现象进行详细的类比性描述,课堂上尽量多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证化学在初三阶段的特殊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摆脱单调乏味的化学学习,进一步地激发出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加强学生自我动手能力,也就是说,对于实验教学环节应该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其中,而有些危险性实验,老师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充分的说明,有意识地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比方说,在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对化学实验产生的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将理论和实验现象有机结合到一起,老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开展相应的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另外,在演示实验教学中,不能单单是老师自己在台上讲授,老师要不定时地向同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比赛,增加课堂活跃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教学内容后,针对氧气的一系列性质在学生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将全班学生分为两队进行PK大赛,比赛过程中老师连续提出氧气的相关知识,针对这些相关知识,学生进行抢答,课堂结果表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学习,锻炼了思维,而且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对氧气的一系列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仅没有感觉学习是负担,而且普遍认为化学课上自己可以轻松学习,快乐地将知识捕获;在制备氧气的实验课程中,氧气制备的主要方法是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法,其中需要有催化剂的加入,这样才会快速的有大量的氧气产生,在实验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一定要采用催化剂,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位置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实验过程中学生有很强的直观认识,所以对于催化剂的作用等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在课后的时间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解决,这不仅仅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还是对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不仅学会了化学反应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学习到了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三、 在化学教学中突出实践教学的应用

初三的化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进行呆板的理论记忆,更加重要的是为了开拓学生对化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进行化学原理的介绍,让学生对化学学习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所了解,为了更加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做了夯实的准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说来,要想针对初三化学知识进行教学创新,就要充分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指导,让化学走进学生生活,更加贴近学生的想法,走进社会,走进实践。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学做三者的结合,社会即学校,教育即实践。这是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的一句名言,当我们认真思考这句话时,也便能从他的精神之中总结出初三化学的教学方法:第一是把实际生活与化学的知识理论相结合,第二是认真总结并理解和应用在实践动手中存在的化学反应,第三是教和学相辅相成,培养出钻研与创新的优秀人才。

教师在教授实验课程时,可以针对简单的实验布置相应的家庭实验,比如小苏打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这一现象就可以作为学生的家庭实验进行教学,因为蒸馒头过程中需要放入小苏打,小苏打加热会产生二氧化碳,而馒头蒸熟之后会出现很多小孔,这些小孔就是二氧化碳造成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有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实验问题的印象,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

比如,在设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习题时,我选择了下面一道题:下列哪些能便石蕊试液变红?①把用石蕊浸泡过的滤纸制成的干花上滴几滴稀盐酸;②把干花放入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中;③把干花上滴几滴水④把干花用水润湿后,伸入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中。

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认识到酸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使石蕊变红,而湿润的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还提高了解题能力。类似的试题还很多,如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酸中哪种微粒能使石蕊变红,燃烧条件的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等,只要教师善于精心设计和选择这方面的试题,通过精讲精练,化学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提倡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热热闹闹,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科学把握小组合作的时机。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学习大致有以下几个时候:(1)在进行比较、归纳、择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我们在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时,就可以对课本上得到二氧化碳的实验进行比较、归纳选择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这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将自己的见解面对面地用同龄人所理解的思路和语言交流,使学生不仅知道结果,更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2)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做一些稍难的计算题或实验题时,我总是让学生在座位上独立完成,首先完成任务的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相应的区域讨论相关问题,而未完成的同学继续独立完成相关任务,直至完成后再参与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争辩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打开思路走出思维误区,较快、较好地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办法。(3)在做学生实验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4)在进行概念辨析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中,应该引入以前所学的内容比如纯净物、混合物,加上刚学的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自己完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关系图,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等级评定,优秀的在全班推广,这样的操作我想比教师给出内容,学生记忆默写的效率要高很多。

本人运用以上几点方法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深入到学生当中,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解决,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并且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在学生针对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取得了学以致用的成功,学生将化学作为一门感兴趣学科,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新课标的化学教学做了很好的示范。

参考文献

[1] 彭大萍. 为化学课堂注入“源头活水”——浅谈化学探究性教学[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

[2] 景成文. 论化学探究性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途径[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

[3] 方保中. 乍看异常,其实寻常——例谈高中化学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及反思[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6)

作者:陈千惠

第3篇:初三化学新型教学方法初探

《义务教育化学课堂标准》倡导科学探究,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创新,这就对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有极大的要求,且鉴于化学这个学科的特殊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这些特点,把化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区分开来,并且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不断的摸索,使用正确的化学教学方式来解决化学教学中的难题.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化学课堂的教学中,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单纯地灌输给学生知识,无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情景模拟,让学生可以进行自主的交流、合作、讨论、互帮互助并且借鉴一定的资源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一、结合化学实验,实现情境教学

化学这门学科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必须要通过各类实验有效的开展,神奇的实验是学生可以更好地诠释化学知识一种方式,实验可以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早在2012年,苏州市就把化学实验作为了重中之重,不断扩展且深化,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操作动手、对比、观察现象的能力做了考查,考查内容即为三种碳酸盐性质(碳酸氢铵、碱式碳酸铜、碳酸钙)在外观、与水作用、与酸或碱的作用进行对比,实验要求十分严谨,切记不能忽视实验中的小细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实验前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并指导学生预习并给予抽查,使学生养成主动预习功课的好习惯,在课堂上,应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把握好度,即不能放任不管,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而且要实时记录.

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自身的实践融会贯通,增强学生独立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这些都可以为以后化学学科的学习奠定好的基础,也能促使学生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觉枯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灵活借鉴化学故事,增加课堂趣味性

化学学科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初三化学要比其他学科更贴合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灵活地借鉴一些故事作为案例,与相对应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以便于更生动地启发和引导学生.

在初三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条理地讲授理论知识,另外还可以通过穿插实际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做一个很好的补充.例如:冷水遇到石灰为什么会沸腾,还有通过引用“水滴石穿”的典故来阐述一种化学现象;还有为什么有“鬼火”这一传说等.

通过借鉴典故把化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生活化学”的意识,能使初三学生抛开多学科累积在一起的疲惫感,给枯燥的学习过程带来乐趣,有利初三学生更好的消化与巩固课堂上的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上的效率.

三、以人为本,相互交流

简单来讲,就是讨论法.在初三化学课堂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展开教学,倡导自主学习,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且要积极讨论,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同时教师应该从初三化学各个知识点中找出学生都容易出错的问题,来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做出总结,根据目前初三化学的教材上看,很大一部分比如结果比较多样化、实验过程稍难或者很多人都有共同疑点,可以把这些问题综合在一起,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可以畅所欲言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这种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去,外部环境对学生的思维给予了强烈的刺激,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加深学习中的协同性.

随着社会对人们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个人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重要.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方法也是群体能生存甚至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美国中学化学教学中,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的方式占了极大的优势,奥斯本所创立的“智力激励法”实际上等同于讨论法,可见课堂讨论在化学课堂上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初三化学学习中需要不断的探索、总结、完善新型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们加倍努力,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学习得更轻松且能学以致用,能够举一反三,把教育目标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最大可能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为此,新型教学方法的实施变得尤其重要,再加上初三化学课程本身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加强初三化学新型教学方法的施行是未来教学中的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中学

作者:顾翔

第4篇:初三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趣味化学实验是初三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促进学生发展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因此,通过对初三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析,阐述初三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应用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初三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策略,以供人们参考。

关键词:初三化学教学;趣味化学实验;应用;探析

初中化学本身就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而对于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来说,它已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了。所以,开展趣味化学实验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还有利于营造轻松偷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学习成效大大提高,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初三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有效应用

与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相比,将趣味化学实验应用到初三化学教学中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三化学的教学成效。从学生方面来看,趣味化学实验将趣味性与教学性相互融合,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并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探讨中去,使学生在探讨中充分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从教学成效方面来看,趣味性化学实验将初三化学基础知识与生活常识相互融合,这不仅有利于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

二、初三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策略探究

1.对趣味化学实验的基础建设进行强化

由于趣味化学实验的种类相对来说比较多,大多数学校的实验设备已经难以满足趣味化学实验的需求了,除了缺乏一定的基础设备以外,化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也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校的实验教学质量,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想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就必须不断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从而为实现趣味实验教学的目的做准备。从一方面来看,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完善化学实验设备,并且能够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加入到化学实验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可以亲身感受到动手操作的乐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来说是很有帮助的;从另一方面来看,学校还应该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初三化学教师进行培训学习,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对于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水平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只有不断完善化学实验设备,才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实验教学可以更好地开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技能,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

2.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想要更好地进行趣味实验教学,学校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一旦教学模式不科学,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强烈的厌烦心理,这对提高教学成效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要以学生为化学实验教学的主体,并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特性,找到他们的化学兴趣点,从而带动他们对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同时,初三化学教师还应该对学生不断加以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确保趣味实验教学的质量。

3.不断扩展课外初三化学实验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现象,所以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化学趣味实验,但仅靠课本内容来进行实验,这很难将趣味性特点发挥到最佳,而通过不断扩展课外化学实验,才能提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初三化学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还需要有效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通过给学生布置拓展化学实验任务,让他们做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趣味实验,这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领悟,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对拓宽学生思维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及学习热情。

4.对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行培养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实验课堂大多都是在教室开展,虽然学生对化学实验比较好奇,通过化学实验课能够带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是,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并不灵活,在如此死板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很难有效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甚至不愿意去主动学习。所以,初三化学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不断革新传统的教学思维,将室内教学转为室外教学,使初三化学实验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跃,让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充满期许,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总而言之,初三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已经难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所以,应该把趣味化学实验应用到初三化学教学中来,通过详细探析初三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有效应用,阐述初三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策略,对趣味化学实验的基础建设进行强化,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不断拓展课外初三化学实验,对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行有效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化学的教学功能,从而提高教学成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赵丽平.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9).

编辑 郭小琴

作者:李长斌

第5篇:优化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三引领”

摘 要: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点。初三化学实验教学要走出传统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的误区,学生是开展化学实验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实验开展的引领者。基于此背景,对教师示范引领,规范实验技能;细化环节引领,推进实验探究;注重课外引领,培养发散思维的优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此做法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初三化学;实验教学;引领

[

伴随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我国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工作已经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和完善,既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也保障了高效的学习效率。然而,就当前的化学教学实践来看,因为受制于课堂教学工作以及实验操作环节,再加上课程改革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影响要素,致使当前的化学实验课程始终未能得到显著改善,阻碍了其健康发展之路。

在初中阶段,不管是学习难度,还是学习方式,都已经明显区别于小学阶段。在步入初三之后所开设的化学学科,学生之前并未涉及,所以,学习起来难度相对较高。对于化学课程而言,应全面加强实验课程的有效性,这是当前必须要给予充分关注的工作。本文重点探讨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展开分析和阐释,期望有助于提升当前的教学水平。

一、教师示范引领,规范实验技能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规范化的基本实验操作,这样既能够基于此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同时也有助于學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在初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时,所有的基本操作毫无基础可言,教师应关注基础,稳扎稳打,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在演示实验过程中,首先应确保良好的示范作用,既要使学生能够认真观察实验试剂以及实验仪器,掌握操作的用法,同时也要确保每一个操作方法以及操作环节的正确性。

例如,在“过滤”实验这一基本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提炼为“一贴二低三靠”。而学生必然会对这些操作要点心存疑惑,此时教师应一边操作一边解释,使学生能够基于实践充分体会到“一贴”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祛除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的空气。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但难以记忆,甚至还有可能阻碍化学学习热情的激发。

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所掌握了的前馈信息,紧扣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部分,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示范,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指导。对于实践操作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让他们走上讲台向大家进行示范,这样的做法有助于他们加深对实践操作的印象。在实验中,偶尔也可以加入一些充满趣味性的小游戏,比如“大家来找茬”,先由学生进行示范操作,之后再由其他的同学一起找其中是否存在操作失误。这样学生必然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高效地掌握知识、掌握实验技能。

二、细化环节引领,推进实验探究

对于探究实验而言,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步骤,其中既包括提出问题,也包括提出猜想和假设,同时还包括计划的制订以及具体的实验过程等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个环节的教学必须紧扣实验内容有针对性地利用。

(一)引导实验质疑

爱因斯坦指出,对于提出问题而言,有时比解决问题更具重要性。“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是新课改所提出的重要理念,既要使学生学以致用,也要使学生能够立足于生活现象提炼出化学问题,能够将所学习的化学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中。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火灾事故频频发生,学生便可由此提出:哪些物质可以燃烧?哪些物质不能燃烧?物质的燃烧是否需要什么条件?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以及仪器,自主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从中总结出有助于促进燃烧的办法。除此之外,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如果你身处于火灾现场,你能够想到哪些有效的救火方法?以此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动手实验,总结出有效的灭火办法。由此可见,我们应当基于生活展开学科知识探究,并将探究结论应用于社会。

(二)引导实验猜想

牛顿曾说,如果没有大胆的猜想和假设,就不可能生成伟大的发现。很多学生都不敢展开大胆的猜想,这会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形成会一定的阻碍。教师应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立足于提问,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猜想。

例如,当二氧化碳通过紫色石蕊试液之后,液体变成了红色,教师可以基于此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究竟是怎样的物质,才有可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学生们猜想:有可能是水,也有可能是二氧化碳,甚至有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生成物。就此,教师可继续追问:如何验证你的猜想?于是引发了学生的探讨,结合教师的指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

(三)引导设计方案

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其中的关键核心所在,方案设计的优劣会对科学探究的成败产生极为关键的直接影响。所谓实验方案,实际上就是立足于探究目的所制订的详细的计划,其中既包括原理的确定,也包括相关实验器材、药品的选择,还包括具体实验步骤的策划与确定、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事项等等。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在教材中只涉及相对普遍的制取方法,也就是通过大理石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那么,究竟实验室为什么会选择大理石或石灰石?是否可以使用碳酸钠代替这一物质?是否可以用稀硫酸或者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基于这些疑惑点,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展开研究,并且对于实验计划进行如下调整:结合制取氧气的三种办法以及气体发生装置的主要决定因素,为学生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引导,全面燃起学生自主求知的欲望。

三、注重课外引领,培养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很多人认为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核心所在,就是能够立足于多方位、多因素以及多变量对问题展开全面考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课内实验而言,大都具有固定的程式以及通用的材料和实验用具,而且需要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然而课堂时间有限,实际上这一方式并不会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形成有效的促进。对于课本中所涉及的相关实验,可以选择课外实验的方式,这样才能够在时间以及空间上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才能够使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过程,其中既包括实验设计,也包括器材的安装,还包括具体的实验过程等等,这样才能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其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可以为学生布置制作实验器材的任务,充分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完成家庭小实验。有的学生用盛装中西药的小玻璃瓶替代实验过程中的试剂瓶,利用大口罐头瓶代替集气瓶,甚至还可以用废弃的灯泡代替烧瓶等等。搜集药品时,可以将废电池进行拆解,拔下其中的锌片,只需要经过清洗之后裁剪成适当大小即可;在牙膏皮以及青霉素瓶盖儿上可以获取到铝;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醋酸可以选择食用白醋替代,纯碱可以使用鸡蛋壳或者水垢替代等等。

这样的设计过程既充分地考虑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也提升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更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总之,为了全面提升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结合多元的策略,全面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可以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高效掌握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所以,笔者期望通过本文研究,帮助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乐趣,能够为日后的深入学习以及生活运用打下良好的根基,与此同时,这也是值得所有一线教师展开深入研究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冀转过.激发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2]侯明辉.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8).

作者:闻亚

第6篇:初三化学基本实验教学的策略

初中化学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科学学习方式的养成奠基。初三化学为学生敞开了化学殿堂的大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之旅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基本实验操作的教学特别要注重对学生规范操作、科学表达的引导和训练。学生在学习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之前,已经参与过不少实验,见过或使用过一些仪器,他们喜欢看到神奇的实验现象更渴望亲手实验、自主探究,这为学生化学实验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基础。但因为学习要求的不同,可能使学生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操作习惯。为此,初三实验的基本操作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特殊性和目的性的认识,强化实验的安全意识和操作的规范化要求。在操作技能的训练中,应将语言指导、正确操作示范和纠正错误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引导学生科学地表达正确的操作以及错误操作带来的后果。

一、了解常見的化学实验仪器

对于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能认识常见化学实验仪器,并能正确书写仪器的名称;能说出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1)反应容器。常见的反应容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烧杯、锥形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仪器的形状、材质入手进而推断仪器的主要作用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2)加热仪器。常见的加热仪器有:酒精灯、酒精喷灯。通过对比这两种仪器学生会发现,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构造不同,火焰可达到的温度也不同,进而决定了这两种仪器的使用条件。酒精喷灯用于加热需较高温度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而这些化学反应的条件一般都是高温。酒精灯则用于反应条件为加热的化学反应。明确了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这一区别,学生也可以根据实验装置所提供的加热仪器推测出化学反应的条件。

(3)计量仪器。常见的计量仪器有:托盘天平、电子秤、量筒、温度计。在托盘天平的使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不能正确读出游码所示的质量 ;当称量物与砝码放反位置时所计算称物质的质量容易出错。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托盘天平的构造。特别是标尺的零刻度线在天平的左端,游码所示读数要以左边缘为准,学生就不难理解明确托盘天平的计算准则,上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4)经过磨砂处理的仪器。“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明确这一目的,加上仔细的观察,学生不难发现经过磨砂处理的仪器有:玻璃瓶塞、试剂瓶(广口瓶、细口瓶、滴瓶)口内侧、集气瓶口上侧、分液漏斗上端口内侧、酒精灯的灯壶口内侧。

二、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是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为了确保操作技能学习的效果,一定要遵循技能学习的规律。首先学生要明确操作任务和要求,便于形成动作定向,然后教师进行正确规范的示范,并用简明扼要的操作要领指导,使学生整体感知操作全过程。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分解、模拟训练,并在注意事项要求及教师具体指导下,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矫正,使操作更规范、准确、熟练。同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意在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正确操作的原因,并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正确操作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大部分的正确实验操作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基本的常识就能够顺利解决。对于一些实验操作如果思考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表达不准确、不规范的问题。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先将试管预热,加热过程中要不断地上下稍稍移动试管。分析这么做的原因时,学生能准确回答出为了防止试管因为受热不均而炸裂,所以要先将试管预热;加热过程中试管已经预热充分,因此加热过程中要不断地上下稍稍移动试管的原因肯定不是防止试管因为受热不均而炸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考如果在加热过程中试管固定会导致试管内的液体局部受热,液体喷出伤人。所以加热过程中要不断地上下稍稍移动试管是防止试管内的液体局部受热,液体喷出伤人,而不是防止试管因为受热不均而炸裂。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分析原因时如果学生能想到固体药品在一般的储存环境下,尽管盖着试剂瓶塞,试剂中也会有少量的水分。因此,加热固体时很可能会产生冷凝水,如果试管口向上,冷凝水倒流就会使灼热的试管底部骤冷而炸裂。所以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的原因就是: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3)在过滤操作的教学中,学生比较重视对过滤操作要领的记忆“一贴、二低、三靠”,但对于过滤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却较少。如:分析过滤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太慢的原因、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若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就会留有空气,构成空气的粒子会运动到滤纸的孔隙中,导致过滤速度减慢;若加入的被过滤液体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被过滤的液体就会不经过滤纸直接流入滤液中使滤液浑浊。学生经过主动思考会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在解决问题时自然能够灵活应用。

化学实验不仅能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作者:王冬冬

第7篇: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质量守恒定律:①该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能用于物理变化。如10g水蒸发变成10g水蒸气就不能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②该定律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③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二)、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可表示为:

S+O2SO2

(三)、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四)、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写: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连一条短线。例如: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可写成:H2O-H2+O2

2、配:配平,2H2O=2H2+O2

3、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2H2O

(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韵语

2H2↑+O2↑

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对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为等号,条件要写清;生成气体和沉淀,要用箭号来标明。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以“S+O2SO2”反应为例:

(1)宏观含义: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2)微观含义:1个硫原子与1个氧分子点燃时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3)质量比:每32份质量的硫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如:镁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点燃后,它既能在氮气中,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已知镁在氮气中燃烧,化合成一种物质,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和一种金属氧化物,试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和氮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3Mg+N

2Mg3N2;

C+2MgO

镁和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2Mg+CO2

(六)、化学计算的解题思路

1、审题:认真阅读题目,反复推敲关键字句,准确理解题意。

2、析题:运用所学知识剖析题目,理清层次,挖掘隐含信息,排除干扰条件,分析已知和待求。明确物质间的关系,寻找解题突破口。

3、解题:解题时要做到思路清楚,方法正确,步骤明晰,计算准确,书写规范。

4、检查:检查所用条件是否符合题意,是否全部解出所要求的问题,单位是否统一,计算是否正确等。

(七)、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用x、y等字母来表示);

2、写出配平了的化学方程式;

3、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边;

4、把已知量和x、y等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边;

5、列出比例式,求未知量x、y;

6、简明地写出答案。

(八)、气体参加反应或求气体体积的计算

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都是计算质量关系。若有一定体积的气体参加反应,则先要将它换算成气体的质量;若要求出待求物气体的体积,则要将已求出的气体质量换算成体积。

气体的体积(V)与气体的质量(m)的换算关系为:

m(g)=V(L)×ρ(g/L)(ρ为气体的密度)

(九)、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常犯的错误

1、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

2、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

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4、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5、同一种物质不用相同的单位;

6、把不纯物当成纯净物。

(十)、有关含杂质问题的计算方法

化学方程式中进行的计算,各物质都被理想化为纯净物,而实际的生产或科学实验中纯净物是不存在的,这就需要把不纯的反应物换算成纯净物后才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而计算出的纯净物也要换算成实际生产或实验中的不纯物。有时还要考虑生产或科学实验中的消耗。这些辅助性的计算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有关不纯物质的质量的计算方法:先把不纯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然后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总质量×纯度

=不纯物质的总质量×(1-杂质的质量分数)

不纯物质的总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纯度。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问题:用质量守恒定律对一些表面好像不遵循质量守恒的实验,如:煤碳燃烧后,灰分的质量比煤碳少;镁条燃烧后,灰分的质量比镁条重;敞口放置的浓盐酸质量减少等现象进行解释。在解释这些实验现象时,质量的变化要考虑环境(大气)的因素,有的生成物(煤燃烧生成的CO2)进入了大气;有的是空气中的成分(如氧气)参加了反应,有的并不是典型的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而是气体挥发进入大气(HCl),或大气中的水蒸气被吸收使质量发生了变化,只有整体、全面认识物质的变化,才能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广泛应用。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是要弄清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指什么。对于反应前的物质来讲,一定要强调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要把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计算在反应前的物质质量总和中。同样地,对于反应后的物质来讲,一定要强调是指“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有一部分生成物,如气体,尽管生成后可能扩散到空气中去了,但只要是生成物,就一定要把它们计算在反应后的物质质量的总和中。

配平化学方程的方法: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只能改动化学方程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右下角表示原子个数的小数字。常用的配平方法有如下几种:

1、最小公倍数法

①找出左右两边只出现一次的元素。②若只出现一次的元素不止一种,只选两边一个分子(原子或离子)中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或最小公倍数大的元素。③找出最小公倍数。④计算得出化学计量数(系数)。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Al+Fe3O4—Al2O3+Fe

从上式看,Al、Fe、O三种元素在左右两边都只出现一次,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分别是:

Al:1×2=

2Fe:3×1=

3O:4×3=12

故以氧元素为标准,先配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Al+3Fe3O4—4Al2O3+Fe

右边有8个铝原子,左边有9个铁原子,在Al和Fe的前面分别配上化学计量数

8、9。得:

8Al+3Fe3O44Al2O3+9Fe

2、奇数偶数法

从化学方程式两边出现次数较多且原子在两边的总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入手。

①找出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②该元素的原子在两端的总数是否是一奇一偶,如果是,则把这一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③由已推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FeS2+O2—Fe2O3+SO2

从上式看,化学方程式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是氧元素,且左边一个分子中氧原子个数为偶数,右边Fe2O3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2。化学方程式才能配平,然后逐渐配平Fe、S。

FeS2+O2—2Fe2O3+SO

24FeS2+O2—2Fe2O3+SO2

4FeS2+O2—2Fe2O3+8SO2

4FeS2+11O2

3、观察法

①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②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如配平化学方程式:

H2O+Fe—Fe3O4+H

2 4H2O+Fe—Fe3O4+H2

4H2O+Fe—Fe3O4+4H2

4H2O+3Fe

符号“↑”和“↓”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1)“↑”或“↓”是生成物状态的符号,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能标出“↑”或“↓”。

(2)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则使用“↓“。

(3)若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无论生成物中是否有固体或难溶物,都不使用符号。

(4)常温下,若反应物中无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则使用“↑”。

Fe3O4+4H2 2Fe2O3+8SO2

1、在化学反应2Mg+O22MgO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

A.3︰2︰5 B.2︰1︰2 C.3︰2︰4 D.6︰2︰5

2、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这个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 )

A.24︰32︰56 B.24︰32︰40 C.48︰32︰80 D.48︰32︰64

3、在反应A+B=C+D中,已知25gA与10gB恰好反应生成5gC,当反应有6g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是( )

A.10g

B.5g C.20g

D.25g

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A.①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下图所示的实验中不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6、(2004年江西省,13)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火箭使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肼[(CH3)2N2H2],其主要反应方程式为:(CH3)2N2H2+N2O4→X+CO2+H2O,由此可知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碳

B.氢 C.氧

D.氮

7、(2004年烟台市,19)“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减轻污染,北京市为汽车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N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该气体是( )

A.CO2和N2

B.CO2和NO2 C.CO2和O

2 D.CO2和NH3

8、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分子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3H6O3+3O2→3CO2+3H2O B.C3H6O3+O2→CO2+H2O C.C3H6O3+3O2→3CO2↑+3H2O D.2C3H6O3+5O2→6CO2↑+6H2O

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10、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 )

A.23:9

B.19.6:9 C.32:9

D.46:9

13、小新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镁带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

1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题内填空

(1)写出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生成物均属于__________。

(2)将一枚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投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观察一段时间发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3)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利用这一特殊现象,可用镁制造_______。 (4)硫在纯氧中燃烧火焰颜色为______。做此实验前可在集气瓶中放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燃烧产物,此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5、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于2003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化学式为HCHO)含量不得超过0.1mg/m3。甲醛的含量可根据下列反应测定:4KMnO4+5HCHO+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现取某装修后居室内空气500mL,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8×10-8(即0.00000158%)的高锰酸钾溶液(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300g,与其中的甲醛恰好完全反应。 (1)求500mL该空气中甲醛的质量;

(2)通过计算说明,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8篇: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初三上册)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1--7单元)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上一篇:c语言程序设计下一篇:产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