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土家族音乐文化与秦巴山区旅游经济共同发展战略研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川东土家族音乐文化特色的梳理及其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价值

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族群, 其人口总数在55个少数民族中位居第七, 仅次于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 其历史悠久, 世代居住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川等地的山区。川东土家族以达州市宣汉县为主要聚居地, 据1994年出版的《宣汉县志》介绍, 世居于宣汉的土家族就有三万多人。川东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丰富, 除久负盛名的薅草锣鼓之外, 还包括民歌小调、音乐等内容。

4700多年前, 远古巴人在秦巴山区川东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 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所以川东地区是巴文化的发源地。在这里巴文化、古盐道、古蜀道这些巴人印记散落各地, 巴人祖源地实至名归。在当地, 人们穿巴人服、唱巴山歌、跳巴人舞、巴人后裔常年栖居, 四千多年前的“巴部落”恍若眼前。在巴文化的历史长河中, 土家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 光彩夺目。据历史记载, 早在先秦时期, 土家族音乐文化就在川东地区出现并繁衍。所以传承好当地重要的土家族音乐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土家族音乐作为土家族文化多种传承方式中的一种, 以其独有的风格内涵, 曲调曲风和不同的演奏方式, 体现了土家族特有的民风民俗, 又表达了土家族人民的思想, 情感和生活方式。使我们更好, 更充分的了解土家族文化。土家族音乐内容广泛, 名目繁多。大部分作品都是口头创作, 非常贴近当地的生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中国不但要发展好经济建设, 还要注意保护和传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音乐文化和旅游经济的结合, 其本身就是一个大协同, 其旅游经济是引擎, 文化是内涵, 创意是支撑。其产业推动价值可以呈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两者的有效结合是当前发展乡村旅游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支撑。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 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发出了《关于启动2015年贫困旅游扶贫试点工作的通知》, 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贫困地区虽然经济落后, 但是原生态的旅游资源却非常丰富, 与其它扶贫方式相比, 旅游扶贫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把音乐文化和旅游相结合较比传统的旅游行业则具有新兴的产业活力, 强劲的造血功能, 巨大的带动作用, 是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

二、剖析川东土家族音乐文化给当地旅游产业带来的发展契机与挑战

秦巴山区一直就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应该立足于当地自身资源的挖掘来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是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 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 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但随着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山看水”, 而更多地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陶冶情操和体验生活。人们旅游需求的多层次发展势必迫使旅游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游客对音乐文化旅游的青睐不断提升, 为秦巴山区的旅游产业带来发展契机。因为当地既有风景秀丽的自然生态景观, 又有体现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人文景观。所以作为经济并不发达的秦巴山区更应结合当地特色音乐文化产业进而促进旅游经济绿色发展。

2016年11月24日, 国家旅游局在成都组织召开《秦巴山片区旅游发展规划》, 该规划以实现旅游创新发展、区域旅游扶贫和全面实现小康为目标, 以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区域性关键问题为着力点, 对秦巴山片区旅游发展战略和旅游重大项目进行了系统谋划, 重点部署了区域旅游发展的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 同时提出了秦巴山片区旅游建设重点和支撑保障建议。有了这样坚强的后盾, 为川东音乐文化和旅游经济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文化性是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文化的竞争则是旅游的最高层次。对文化内涵的注重已经成为旅游业竞争的起点, 起点高则发展余地大。而在秦巴山区旅游的文化里加入川东土家族音乐, 则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音乐文化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 是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为基础, 吸引人们参加与感受音乐活动和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是音乐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休闲生活方式, 也是音乐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音乐文化旅游中所产生的交通、膳食和住宿等收益在统计学上都归结为旅游行业收入, 所以一般都简单地把音乐文化旅游看作旅游业的一个分支, 其实, 音乐文化旅游不同于一般旅游活动, 也不是旅游业的一个普通分支, 它有其专业性和特殊性。音乐文化旅游始终离不开音乐文化方面的参与、组织与指导。本项目运用音乐人类学的视野, 通过对川东土家族音乐文化, 秦巴山区旅游经济的研究, 来挖掘如何更好地把当地音乐文化和旅游经济联系起来, 并找到两者的交融点, 让两个音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得到共同发展。

三、川东音乐文化和旅游产业业态创新的战略实践路径

我们应着重对比秦巴山区旅游经济和其它旅游业发达地区的差异性, 从而分析秦巴山区旅游业中音乐文化的配比情况, 旅游文化公共品建设的需求情况, 游客文化层次的不同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才能使我们的旅游文化产业做到“雅俗共赏”。加大投入, 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修建特色旅游片区的各类交通线路机场、铁路等。一手抓富有当地特色的音乐文化剧目建设, 排练出具有土家族音乐文化特色的精品节目, 让游客在领略完自然风光后, 还可以欣赏到赏心悦目的民族表演。让游客从多方面感受当地的特色音乐旅游。把音乐与旅行结合, 使旅途如音乐般美妙。

创意是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形成的基础, 旅游核心吸引物是文化旅游产业园生命力所在。文化旅游产业园需整合地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 加入当地特色的土家族音乐元素围绕文化主线打造创意性旅游项目, 聚集人气, 引爆区域, 形成对广域旅游市场的持续吸引。

传统文化旅游项目以文物古迹和静态展示为主, 缺乏体验性和深度游览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多元化, 现代人对于文化旅游有了新的要求, 如果想赋予传统的文化以生命力, 强化文化旅游项目的竞争力需将文化与世界级品牌、科技和资本的高效对接, 引进高新科技作为技术手段, 采用音乐情境体验、动漫形象、创意理念、音乐游戏玩法、影视场景、特色商品、建筑景观及丰富演艺将文化活化, 呈献给游客完美的深度文化体验。

从以上分析入手, 总结缺失方面, 为川东土家族音乐文化如何促进秦巴山区旅游经济提出一些实用性建议, 加强旅游地区居民音乐文化的宣传, 更好帮助居民们因认识不全, 缺乏自主意识, 而不能完全参与, 或只是单一化群体参与的畸形现状。争取鼓励当地人民积极发挥主人翁精神, 为家乡的优秀音乐文化传承和旅游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摘要:中华文化, 历经千年, 熠熠闪光, 生生不息。川东土家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赋予了它在川东这片土地上沉重的分量。曾经风云数个世纪的古代巴国, 创造了灿烂的巴人文化。而植根于巴国大地川东土家族音乐文化, 就是在历史长河中, 对巴人文化的传承与交融而留下来的中华民族光辉的一脉。本项目就是要立足于研究如何在传承好川东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同时, 促进秦巴山区旅游经济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土家族,音乐文化,旅游,发展

上一篇:对高职院校物理课教学改革的探析下一篇:糖尿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研究与分析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