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气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园风气(共8篇)

校园风气 篇1

因为相对于初中的教学强度和模式而言,中职的教学强度要下降很多,教学模式也不再是强制性教学,而是倾向于选修的模式。学生可以在相当大范围内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科,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这样的好处是帮助中职院校学生更加有目的的培养自己,但是缺点就是很多中职院校学生从严格的初中管理中突然进入轻松的中职生活,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从而出现很多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

此外,当前的中职院校学生都已经是属于00后的学生了,这些学生多半都是独生子女,自身缺乏集体意识,过于集中和自我,行为处事忽略其他人的感受,而且学生因为地域和文化的原因,形成各自的群体,排斥异己。

而且很多中职院校学生会早早的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因为当前社会侧重经济,忽略了荣辱观的建设,所以学生普遍体现出没有吃苦耐劳精神、性格较为懒散,存在强烈的虚荣心理,导致校园风气较为糟糕。

中职学校学生思想建设倾向于利益而非荣辱,使得他们在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考虑的更多是互相之间是否存在利益的分享,和资源的互惠互利,所以家庭条件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的交往结果。无形中助长了攀比之风,损害了校园的风气。

2 借助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素质,达到净化校园风气的目的

校园的学生社团主要活动内容为学术、娱乐以及服务等,所参加进来的学生都是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的,所以每个社团,在学校中都会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会员。在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社团的活动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并且通过适当的社团活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水平,让校园的风气得到很好地净化。

2.1 社团活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

校园风气是一种力量,充满了生机,是优化教学育人环境的重要部分。校园风气可以帮助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帮助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教学的氛围,让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层次得到显著地提高;帮助学校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力、凝聚力,培养学校的教学特色以及自身优势。进行校园风气的建设,是要以学校为一个集体单位,所以为了提高学校的集体形象,就需要学生能够很好的处理自身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保证互相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牺牲自我利益,成就集体的利益,不然就会承受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所以促使学生需要学会很好地处理自己和集体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一种良好和互助的群体氛围。

2.2 中职学生社团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院校必不可少,除了可以解决少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帮助全校学生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也顺应了教育部门提出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发展性指导教育的要求。通过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学校的社团组织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能够更上一个新的层次,帮助学生在社团的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的发展,同时也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很多用人单位而言都是非常看重的,用人单位很是认可学生在读书期间策划社团活动的经历。例如学校中的各大学生记者团以及宣传部门,这些都是社团中较具有特色的部门,成员们参与报道学院中的各种活动,而且很多也都还参与校报和校园网工作,这些经验会使得那些记者团的成员在参加新闻出版企业的工作招聘的时候,更加受到青睐,确保较高的求职成功率。通过调查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学校的社团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心理、创新心理、乐观心态、抗挫折能力、爱与被爱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心理素质,让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

2.3 通过学校的社团活动,可以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如果一个学校的社团很是优秀,那么就可以使得该社团的成员通过参加社团、参与到社团的活动以及参与到社团的日常运营管理等方式来逐渐与社团之间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引导成员由原来的归属感逐渐转变为认同感,再转变为荣誉感,最终成一个对于社团集体的责任感。社团中,那些优秀的社团成员,他们所倡导的价值观可以和风细雨般影响社团成员的内心,从而让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的水平得到提高,进而将校园的风气进行净化。

3 总结

当前中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的深化,各种学生社团在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载体,可以促进广大的学生青年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并且对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进行提高。因此,学校方面应当对学生社团开展工作给予大量的支持和关注,对社团活动的内容进行把关,通过社团的各种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学生的素质水平都上升一个层次,进而实现净化校园风气的目的。

摘要:最近几年,因为很多中职院校都在扩招学生,而且中职院校的学生本身素质水平就偏低,整体参差不齐,导致学校整体风气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校方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行培养,达到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改善学校风气的目的。本文尝试分析学校开展社团活动对于学生的个人素质水平的提高作用,确保学校风气的健康向上。

关键词:中职管理,学校社团活动,学校风气净化

参考文献

[1]潘秀山.维稳视角下的中职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05).

校园风气 篇2

时代需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新成果往往源于与众不同的创意。而中庸之道则提倡“枪打出头鸟”、“见好就收”、“沉默是金”。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创意往往刚萌芽就被扼杀。在这种条件下, 人们只会趋利避害, 朝着最不会出错也最不可能有创新的方向走去。

社会需要“容错”的风气。从概率上说, 绝大部分创新成果都是以失败为基础的, 而我们通常赋予成功者过多的道德苛求, 对于失败者又缺少了必要的包容和援手。

创新需要超越功利的追求。中国的传统文化基因中, 深深烙有实用主义的印迹, 重手段而非重价值, 重结果而非重探索。当不能立即带来实用价值时, 创新往往被轻易抛弃。我们几乎不知道自己国家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个人, 他被西方一些国家的航天科学家誉为“飞天之父”, 曾四次登上外国发行的邮票, 记载在美国国家航空和空间国际博物馆里。这个人就是我国明代的一个木匠:万户。他制作了一把椅子, 捆上火箭, 举着风筝, 想实现飞天的梦想, 结果箭毁人亡。这个被中国历代人嘲笑的“傻子”, 为什么在西方人看来是伟大的先驱?这是因为他的开拓精神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启迪。超越功利, 人们才愿意为了一个伟大的事业去探索、去献身。

台湾社会风气散记 篇3

2011年10月8日中午,我终于踏上自己向往已久的台湾宝岛,心情有说不出的激动。此前从书本上和别人的介绍里,已经得到了不少零零碎碎的印象。此番得到机会实地考察,一方面亲身体会一下台湾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验证那些心里还不太踏实的印象的作用。

从桃园机场坐大巴到台北南港,途经绿意葱茏的青山绿水,心情自是非常畅快。到达南港展览馆时,司机示意到站,我们可以下车了。我问“中央研究院”还有多远,据说是步行二十来分钟即可到达。好在我的行李并不多,主要是一大一小两个可以拖着走的箱子,我想就不急着赶路,先在街头溜达一会儿,吃点东西再说。在街头步行了大约十来分钟,一路四处张望——窄窄的街道两旁坐落着一些陈旧低矮的房子,路上除了汽车以外,令人注目的是不少呼啸而过的摩托车。莫非因为这里是郊区,距离繁华热闹的市中心较远,才显得这般“落后”?我这样想着,走了十来分钟,没有找到中意的餐馆,只好找了一家西式蛋糕店买了些糕点勉强果腹。

这就是我对台北的第一印象。说句实话,与想象中的台北距离甚远。原以为早在上世纪70年代经济已经起飞的亚洲四小龙之首,应该显得更加现代化一些,没想到竟是这样“落后”,远远不如我们大陆的许多城市光鲜夺目。后来有机会到台北、中坜、新竹、花莲等处旅行,发现它们的形象大同小异,都没有那么多崭新的高楼大厦或形象工程。但在台湾待得久了,自然会感觉到,这里有很多不同寻常的东西值得回味。撇开外在形象,深入内里一看,你才能体会到台湾的整体社会文明水平确实高出大陆一大截,那种发自内心的、不是作秀的文明意识让你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生活也格外安心、格外便捷。

几件公共交通车的小事

就拿几件公共交通车上的小事来说吧。

台北的公共交通车上往往有所谓“博爱座”,还附上英文“priority seat”字样。我初到台北的那天下午,已经在台湾待了一段时间的复旦大学访问学者张君不忘叮嘱我,我们这些不是“博爱”对象的人千万不可以坐“博爱座”,哪怕那个座位是空着的;当然你真的坐上了,也没有人干涉你,只不过本地人都是宁肯站着也不坐的。后来多次乘车,发现确实如此,车厢里站着不少人,但那几个深颜色的“博爱座”依然空空如也。有一次遇到两个熟人在“博爱座”前,男士让年纪稍大的女士坐。女士说:“我老了吗?我不坐。”男士笑道:“你比较资深,还是你坐吧。”最后两个人都没有坐,一路站着。那一幕给我的印象很深,也让我知道说某人年龄大还可以有“比较资深”这种委婉的说法。

还有一次,一大早我赶时间从“中研院”去政治大学参加会议,没有来得及从容地坐下吃早餐,便买了一个可以携带的饭团上了捷运(即地铁),坐下后拿出来刚吃了一口,就被同行的段君制止了。他说:“在捷运上是不让饮食的,被抓住的话会罚款的。”我大吃一惊,以前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规定,抬眼一看,车厢内赫然写着“车厢内禁止饮食”。其实我应该早就看到过这一行字,不过从来没有当回事,以为不过是具文而已,没有什么人认真遵守的。自从这次段君提醒过以后,我就比较留意了。在我居留台湾的两个月时间里,还真没有发现有人在捷运里饮食。

10月下旬,我和同事葛教授去花莲旅行,两个人同行,可以说说话,免除许多旅途的单调。记得在一次大巴上我们正说话时,忽然前排的一个人扭过头来轻声说:“声音小点!”我们立即中止了谈话。其实,按照大陆一般的情况看,当时我们的声音也不算太大,就是正常而已,但确实可以让邻座的人听见,对他的看书或休息有一定的影响。在台湾,已经可以做到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了,而这种情况在大陆似还未得到根本的改善。前不久,我出差坐动车到山西太原去,不幸在车厢里遇到偕同出行的七八个年轻人,他们在车厢里打牌、谈笑,毫无顾忌地放纵地谈笑,似乎这个车厢成了他们的娱乐室。我示意他们压低声音,但效果甚微,原计划在车上赶着准备两个研究生的硕士论文评议意见,也只得作罢,变成被动地接受这一群人表演的观众。

文绉绉与优越感

到台湾不久,你就能感觉似乎回到了我们所研究的那个20世纪上半叶的“民国时期”,好多日常用语是我在文献中熟识的,如把自行车叫脚踏车,把幼儿园叫幼稚园等。还有一些词汇,则是这些年才流行起来的,不过听起来总有那么一股温文尔雅的气息,如把可持续发展叫永续发展,把前进方向叫遵行方向,把网络邻居叫网路上的芳邻,把短信叫简讯,更让我不适应的是把厕所称作化妆室。当时在中研院近史所初见这几个字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直觉是:也太文雅了一点吧。过了几天在台湾师大听课,在教学楼里找厕所时,我问人用的是我们习惯的“卫生间”一词,对方有点茫然,不知所指,我只好直说是“厕所”,对方才恍然大悟。后来台湾朋友告诉我,他们一般用的是“洗手间”或“化妆室”。

10月份到中坜的“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拜访王所长,见面不久即聊起业界的一些消息。他问我:“听说你们换所长了?”我回答道:“是的,9月底才换,您消息还挺灵通的。”他接着问:“真除了吗?”天哪,“真除”是我在历史文献中遇到过的词,在现实生活中从未有人用过,看到王所长用这个词那么自然随意,一点不像故作文雅,真是吃惊不小。当时来不及细细品味,我还是不习惯用“真除”这个词,马上应答道:“呵,已经正式任命了。”回到台北和北京的朋友QQ聊天时,我说起这件事,果然有好几位朋友说他们不知道“真除”的意思。我说这是古文里常见的词,他们不由地慨叹:这么一说,我们简直太没文化了,中华文化都丢到哪里去了!在写本文时,我随意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百度知道”的解释是:由实授官职,由暂时代理改为正式官职。此词汇常见诸台港海外媒体,并非在大陆通用。并且列出其典故来源是《汉书·平帝纪》。这个解释证明这个古意盎然的词确实是台湾的流行语,并非王所长这个高级知识分子故作文雅。

这样的事例还有不少,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曾把看到听到台湾的一些用词随手记录下来,时常翻看,玩味一番。用词习惯只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但从中可以窥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确实在这里做得比较好。台湾蓝营的领导人也是以此为自豪的。记得我看过一个视频,在一个什么场合马英九讲话中说起台湾的文化优势,大意说:我们台湾使用正体字(繁体字),保存了中华文化的精粹。具体到文字是否应该简化这一个具体问题,不同意见当然可以讨论,但马英九的那種从所有方面阐述他们保存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的自豪感,则是令人难忘的。

校园风气 篇4

新的预算方案取消此前名目繁多的项目, 以“成功、安全与健康的学生”为项目名将之统一起来, 涵盖了此前的毒品与暴力预防、学校安全改善、学生心理与身体健康等内容。

“成功、安全与健康的学生”项目主要致力于对学校风气的评估, 为培养安全、健康和成功的学生提供必需的经费。联邦教育部根据学校风气评估的结果, 将经费下拨给州一级教育部门, 然后再由州一级教育部门下拨给地方教育部门, 以帮助地方教育部门通过相关项目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福祉、减少暴力与药物滥用、促进学生的社会与情感学习, 最终促使学校风气、学生学习成绩和整体福利的改善。

根据美国学校风气研究中心的一个报告, “学校风气”指的是学校生活的质量和品质。它基于学校生活经验模式, 反映出的是学校的常规、目标、价值观、人际关系、教、学、领导实践与组织结构。

奥巴马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修改方案也明确提出:“为更好地评估学校风气, 识别地方需求, 必须制定和实施州一级或学区一级的学校风气需求评估, 以评估学校师生的投入度、学校安全 (包括毒品、酒精与暴力问题) 和学校环境, 并向公众汇报相关信息。这一评估必须包括对每所学校的学生、教职员工和学生家庭的调查, 还包括诸如停课和惩戒措施等的数据。各州将利用这些数据来识别地方的教育需求, 为地方学区及其合作方提供竞争性的经费, 满足学生、学校和当地社区的需求。”

但开风气不为师 篇5

作为一个学人,钱钟书先生的最大优点就是不自满。在青年时代,他血气方刚,对别人的著述,不管来头多大,有来请教者,总是坦率地加以批评指摘,使得对方有时很难堪,因此被目为不可近的“狂生”。其实他并不狂,因为他所指摘的往往只是事实上的错误,指出这样的错误对作者和读者都只有好处,为什么不可以?再说,他对别人如此,对自己更是万分严格。他每写一篇东西总是改了又改,简直没有满意的时候。我有幸最先拜读他的《谈艺录》手稿,第一次看时,已觉很精彩,谁知隔天再去看,却被涂抹得面目全非,以后不知又删改了多少次才付排印。据说他有巴尔扎克之癖,爱在校样上润色文字;我们亲眼看到的是出版后卷末的“补遗”和“增订”,这些也是没完没了的。他天分高,记忆力强,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但恐怕不大有人知道他是怎样勤苦用功的。前人有言:“以生知之资志困勉之学”,意思是说最聪明的人偏要下最笨的工夫。我看这话用来形容钱钟书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他名符其实,一辈子钟情于书,书是他的最大癖好,其余全要让路。在国外留学期间,为了博览不易看到的书籍,他竟日夜埋首图书馆的书丛里,孜孜不倦,终因用脑过度,归国后长期患头晕之症,每到晚间只能闭目静坐,什么事都不能做。他读书聚精会神,绝不旁骛,有时正在谈话,忽被手中的一本什么书吸引住了,便全神贯注,忘掉身旁尚有人在。他坚守博学强记的古训,读书时不让头脑充当漏斗或海绵的角色,而要牢牢记住一切必须记住的东西。他不倚靠卡片和目录索引,需要查书时,总是一查就得。他身边也自有,一种“秘本”(他的读书笔记)供他繁征博引时的参考之需,但这秘本如何使用恐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读书极快,一本厚厚的非常难啃的古典哲学名著,别人需要几个星期甚至一二个月才啃得了的,他一般只需一个来复。钱先生有这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除本身条件之外,家庭和学校教育对他无疑也起了很大影响。他的尊人子泉(基博)老先生是著名的学者和文豪。钱钟书幼承家学,在钱老直接指导下,博读群书,精于写作,古文根底是非常雄厚的。进入学校后,他念的中学、大学以及国外的高等学府全是第一流的,长时期与名师益友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恰似一朵经受雨露滋润的名花,自然开得更鲜艳。不过,说到底,他能如此博学,靠的主要还是自身毕生不懈的努力。他不是一个安于小成的人,他要不断更叩向上一关。

在青少年时代,钱先生也曾走过一点弯路。那时他风华正茂,词采斐然,身上难免沾些才子气味,爱学做张船山、黄仲则等风流人物的近体诗,被父执陈衍老先生看到了,着实把他教导一番。陈老告诉他,走那条路子,不仅做不出好诗,更严重的是会“折寿”。钱钟书果然从此改弦易辙去探索风格高的诗路。这件事足够说明他一生为人与治学之道。他这人最能耐寂寞,安本分,决不作出位之思,所以几十年来,不管外间如何风云变幻,他总是坚守着自己的冷摊子。他从不强出头,所以也不曾落得青冥垂翅,丢尽毛羽。这种行径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的,因此他还摆脱不了“狂”的称号。我们说这也不是“狂”而是猖,“狷者有所不为”。为了保持他所十分珍惜的高风格,钱钟书大约会心甘情愿地背着“狷”的字号一直走到底的。

应该指出,钱先生虽然守身如玉,但也不是镇日家躺在象牙之塔里做梦的,他不会比别人少关心国事。实际上,他对国家民族感情之深远远超出一般人之上。这有几年来陆续发表的他的著作为证,这里不必多说。在治学方面,他富于民主精神,惯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从不笃信一先生之言,也决不拜倒于哪位大师的门下,象蜜蜂酿蜜似的,博采众长,匠心独运,以自成一家之说。和他见过面的人,往往惊叹于他书卷子的丰富和才识的超群,顿生“叔度汪汪如千顷波”之感。然而,说也奇怪,这样一位博学深思的学者竟没有写出一部有系统的理论著作,而只发表些类似札记、随笔性质的书和单篇论文,惹得浅见的人认为“这些鸡零狗碎的小东西不成气候”。他们不知道不轻易写“有系统的理论书”是钱钟书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决定了的,那时有一位好心的同学劝他写一本文学概论之类的书,结果遭到了拒绝。他说过:那种书“好多是陈言加空话”,即使写得较好的也“经不起历史的推排消蚀”,只有“一些个别见解还为后世所采取而流传”。因此他要结结实实地下苦功,不说一句陈言和空话,而每一点滴的收获都是自己才智的结晶,可以传之久远的。钱先生文思敏捷,下笔如风,有时当着客人的面写一封骈四俪六的书信,顷刻立就,文辞甚美;但他一般并不如此轻率,写一首律诗也要千锤百炼,力求精切。“对客挥毫”和“闭门觅句”在他身上是兼而有之的。他爱读小说,尤爱读西洋小说。抗战末期他忽发感慨,以为读了半辈子的书,只能评头论足,却不会创作,连个毛姆(Somerset Maugham)都比不上,实在可悲。于是,发愤图强,先写短篇,后作长篇,那本举世闻名的《围城》就是在此愤激的情绪下产生的。他写小说,和作学术论文一样,态度非常认真,从情节安排到语言运用都煞费苦心,也是博采众长,自成一味。《围城》堪称“学人之小说”,非读破万卷书定然写不出。恰似锦上添花,此书一出,钱钟书的声誉更高了,仿佛无所不能似的。然而,平心而论,他的最大成就恐怕还在学术方面。

钱先生在学术上究竟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呢?关于此问题,看法不一。有人认为他就是读书多,拿起笔来,繁征博引,尽是中西冷僻古籍,使人目瞪口呆,望洋兴叹。也有人认为他的真本领是懂得多种外语,著作里塞满蟹行文字,使得没上过洋学堂的土老儿吓破胆子。另有人认为他两手分执亚椠欧铅,研究中西比较文学应推他为巨擘。如此等等,不为无见,但也都是皮相之谈。俗话说“燕雀安知鸿鹄志”,钱钟书早在青年时期就已立下志愿,要把文艺批评上升到科学的地位。他深感古今中外这方面的名家都只是凭主观创立学说,在一个时期里可以惊动一世,过了些日子,则又如秋后的蚊蝇,凉风一扫,不见踪迹!其中有站得住脚的,也只剩下片言只语可供参考,整个体系算是垮了。等而下之,还有一种批评家,头脑冬烘,眼光如豆,谈创作几同痴人说梦,难免扣们烛之讥,甚至专拣牛溲马勃,拼凑成书。针对这些情况,钱先生独辟蹊径,不尚空谈,不作高论,而把主要精力用在研读具体作品,试图从其中概括出攻不破、推不倒的艺术规律。他也注意古今中外一切文艺理论,吸取其中值得吸取的东西,但他严格遵守的却是批判的原则。他不迷信任何人,更不昏着头脑去赶时髦,赶时髦是他所最鄙视的浅薄行径。他既致力于探索艺术规律,自然要广泛阅读文艺作品,不能满足于习闻惯见、家喻户晓的那几种,这就是他爱繁征博引的真正原因。有些人讥笑他矜奇炫博,专以征引冷僻书吓人,他早已作了回答:“《南华》《北史》书非僻,辛苦亭林自作笺”。什么“冷僻书”,只是少见多怪罢了!他不抹杀文艺的国界,但又深信东海西海心理攸同,文艺和自然科学一样也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普天下的诗心、文心是可以一致的。这个主意倒不是他首创的,西方学者早有此意,但要给文艺订立普遍规律他们却无此本领,因为他们对东方特别是中国文艺所知有限,又每带着严重的偏见,所以容易开口便错。我国老一辈的硕学鸿儒对西方文艺也是十分陌生,因而也挑不起这个重担。环顾全球,目前最有资格从事文艺批评科学化工作的人,钱钟书应该是其中之一,而他在这方面已经奋斗几十年了。作为文艺批评家,他不汲汲于建立理论体系,而专从实际出发,观察和分析具体的文艺现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有兴趣的是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在作鉴赏和评判的同时,他大量征引中外文学作品中性质相同的例子,以资说明。就这样,一片散沙似的偶然发生的文艺现象,经过精心的探索,却被归纳成为一条条铜打铁造的艺术规律了。

一切不存偏见的人应该承认,这样的治学方法无论如何要比从概念出发的专事空谈更坚实牢靠,更合乎科学。这条路子的第一个成果就是《谈艺录》。在此书的序言中,钱先生明白宣告:“凡所考论,颇采二西之书,以供三隅之反。盖取资异国,岂徒色乐器用?流布四方,可征色泽芳臭。故李斯上书,有逐客之谏;郑君序谱,曰旁行以观。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虽宣尼书不过拔提河,每同《七音略》序所慨;而西来意即名东土法,堪譬借根方说之言。非作调人,稍通骑驿。”那时,谈艺之书可进入科学著作之林的信念,已深深地铭刻在他的脑海中了。四十年后,他又发表了《管锥编》。这部内容浩瀚的巨著,既是学术著作,又是时代镜子,其范围至少包括文、史、哲三方面,而精思锐笔,博学卓识,更在《谈艺录》之上,老成胜少作,果不其然。在《管锥编》有关文艺部分,钱先生用的仍然是具体鉴赏和评判的方法,他没有把自己一生心血凝成的研究成果写成一部有系统的理论著作。据统计,此书前四册共一千二百多则,其中有一部分属于考订的性质,孜孜于名物词句的核实,比较琐碎乏味;其余或论史,或衡文,或阐明哲理,皆独抒己见,启人神智。仅就谈艺部分而言,有重大发现可视同定律或原则的论述不下百十则。这些都可写成论文或专书,而钱先生则仿佛漫不经心似的用三言两语或寥寥几百字了之,以实涵虚,点到即止。不明真相的人以为他只有材料而无理论,故至如此,殊不知宁纳须弥于芥子而决不将蚁垤扩大为泰山,是此老的根深蒂固的习性。再说,他年逾七十,时间和精力也不容许他作长篇大论,否则《管锥编》将永无问世之日了。认识钱钟书的人知道,他的兴趣是在于学问本身,学术上的是非他当仁不让,而立宗派,树坛坫,用大部头的系统著作自广声气,则匪所思存。龚自珍诗所谓“但开风气不为师”者,是此老最好的写照。

《管锥编》出版已将三年了,国外对此书的反应非常热烈。国内有一可喜的现象,就是不少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在研读此书,由于语言和文史知识的限制,他们感到困难;但他们一般都有比较坚实的哲学基础,又有一股敢于攻关陷坚的勇气,所以经过一番切实的指导和帮助,往往很快就进入门内,能独自探索此书的奥秘并写出有一定质量的学术论文。这说明我们的民族的确是有伟大潜力的,虽经十年之久的摧残斫丧,而灵秀之气仍然不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老一辈逐渐凋谢了,新一辈又接踵而起,我们民族文化的光焰将一直燃着以至于无穷。正是在这喜悦心情的鼓舞下,我不揣谫陋,又一次拿起秃笔,草写此文,为《管锥编》作者作简要的绍介,俾广大好学深思的青年文艺研究者知道,除万流共仰的文学大师外,当代尚有可供私淑的大学者即钱钟书其人。我说“私淑”,因为,如前所述,钱先生是“但开风气不为师”的,他离开大学讲座已三十年了。这句诗见《己亥杂诗》第一○四首。龚自珍在这著名组诗的第三○二首里说:“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这些话跟钱先生没有多大关系,但也可供有远大抱负的青年学者留心一读,或者陈诸座右,以自策励。

吴宓教授推陈寅恪、钱钟书二先生为当时文化界的代表人物。但读了蒋天枢同志去年发表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一书,我们却觉得不无遗憾,以陈先生学殖之丰富,对中国二千年古史实之熟悉,特别是对东方各民族语言通晓之程度,皆非同辈学者所可企及,而他拟撰写的中国通史和元史二书竟未写成,使他青少年时期在国外所作的二十几年的准备工夫几乎等于浪费。这是时代环境使然,无可奈何,也无可补偿。在这方面,钱先生可算幸运多了,到现在为止,他的全部著作虽犹待“理董”,但他腹笥里最重要的蓄积总算逐渐在倾泻出来,“广陵散”的悲剧不至重演了!久经丧乱,中兴的局面终于来临,钱先生得眼见中华民族文化进入新的兴盛时期并亲自参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工作,这也是陈寅恪先生无法和他相比的。

以文化统领办学 以精神凝聚风气 篇6

学校文化是无形的“场”,是学校的“魂”,是学校整体发展的“命脉”,它是一种动态的存在,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培育形成的反映师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概括,是潜在课程的一个重要教育因素,是学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总的体现。在高中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延安市第一中学作为年轻而快速发展中的省级标准化中学,在参与竞争激烈的省级示范中学创建中,一中人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主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课程文化四个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创造性地、有效地运作学校文化,不断推动学校层次的提升,树立了学校的品牌。目前,学校文化建设所生产的学校文化力已经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能源,并日益发挥着其他物质力量难以替代的作用。

优化环境,增强学校环境文化吸引力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形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一中人深解其中三昧,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始终将自己的文化理念融入其中,重视学校的整体布局设置,切实做到了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区、家属区、运动区、餐饮区和学生住宿区明显分开,各功能区域特点鲜明,景点设计和休闲场所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名字,区域文化和区域景观交相辉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独具匠心的规划使学校处处体现着艺术性和教育性,处处散发出浓浓的文化神韵。整个校园突出了绿色、典雅、人文、愉悦的特征,坚持了绿化、净化、美化、人文化协调发展的校园环境建设,真正使校内“每堵墙、每个牌匾、每个景点”都生动起来,不仅让学校美起来、温馨起来,还使校园富有时代气息。无论你身处市一中哪一个地方,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感觉到视觉上美的愉悦,感受到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从而产生愉悦向上的精神力量,使学校环境文化彰显出巨大的向心力和吸引力。

科学管理,彰显制度文化催人的功能

制度文化是制度化了的文化形态,它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文化、道德规范等。良好的制度建设不仅是保障学校健康发展的抓手,更是学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改革创新的有效载体。市一中在制度建设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法治民主的管理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把制度的不断修订完善和强化落实作为管理文化的抓手。用制度创新促进文化创新,把制度导向与价值导向结合起来,注重人文、公平、效率,缩小分歧,扩大共识,建设公平有序的制度文化平台。让制度管人,让规章规范人、指挥人;用管理制度文化所产生的文化力,引导人的天性。发展人的天性。通过实施校长负责制、民主监督机制、校内结构工资制、校务公开制、教师健康档案制、管理服务承诺制、中层干部的“四制(竞聘制、任期制、问责制、评议制)”等人事管理机制、教学质量监控考核制和班级管理的学月考核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制,逐渐形成了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教、以德治校的管理理念,刚性和柔性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形成了规范、科学、人性化的制度文化,减少了不必要的矛盾和纷争,发挥了制度文化催人的功能。在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团结和谐、合作共赢的团队氛围正在形成,全校教职工一改过去的工作作风,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把“为别人干”变成“为自己干”,不仅要“干”而且要“干好”,不仅“做”而且要“做实”,不仅“做实”而且要做成“经典”。

培育精神,发挥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文化的精华,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充实、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是全体师生的实践智慧和精神贡献。一所学校缺乏精神指引,就像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就没有了生机和灵气,自然也就谈不上健康发展,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潮流里,学校的精神文化始终发挥着支撑作用。

市一中改制六年来,师生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共同孕育着学校精神,具体概括为“团结和谐、真情奉献、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一中精神”。

为了使“一中精神”的丰富内涵得到更好的体现,从而能够成为以精神文化为指导的文化核心,学校又提出唱响唱懂五首歌曲,树立五种意识,即唱《国际歌》,树立主体、自主意识;唱《国歌》,树立紧迫、危机意识;唱《敢问路在何方》,树立实干、创新意识;唱《爱的奉献》,树立爱心、奉献意识;唱《团结就是力量》,树立合作、共赢意识。通过培育和实践,“一中精神”已经成为学校育人理念和办学宗旨的特色品质,已经成为引导广大师生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精神财富,成为把学校建设成幸福家园、精神乐园的灵魂,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一种思想境界。目前。全校上下已经形成人人自觉践行“一中精神”和大力树立“五种意识”的良好风气,“一中精神”和“五种意识”已经成为打造“和谐一中、实力一中、品牌一中、魅力一中”的重大法宝。

深化课改,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课程是文化的有效载体,是育人取向的有效途径。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课程文化的重建,因为它直接体现着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直接体现着新课程理念下学校教育的人文理想和精神追求。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强调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因此,从实质上说新一轮课改就是对学校传统课程教学文化的一次再创造,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过去应试教育体制下简单分出等级的“筛子”理念,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博爱的思想,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学相长。从而使师生的精神品质不断得到提升,实现双赢。

学校在新课程文化构建中,充分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关注课程文化管理体系构建。学校因此成立了教师学术委员会,下设青年教师学术研究院,用组织保障新课程研究的顺利进行,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市一中已经制定出台《延安市第一中学学分认定办法及程序》、《延安市第一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延安市第一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工作及学业评价方案》和《延安市第一中学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课程实施方案》(这些方案、办法已经入编《延安教育2008年专刊》)等相关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建立了相对科学的制度管理体系和新课程评价体系,为新课程改革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确保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是关注课程文化的开发和运用。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市一中采取开发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双管齐下的做法,既要开好开足国家课程,又要注意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既要注意从必修类课程、选修类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要注意开发人文精神、生存环境、学习氛围、师生交流、群体交际等隐性课程,注意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力求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最终实现课程文化育人、强校的功效,从而在整体上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校园风气 篇7

一、学习目标明确。

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海洋中的航灯,可以助其把握方向,做到心中有数。现实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如盲人摸象、瞎子抓鱼,东一把、西一把。因此班主任应该经常给同学做思想工作,定下一个远期的学习目标:我们来到学校是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而我们的近期目标,除了要建立一个文明团结的班集体,力争成为学校的先进班之外,更要团结努力学好各门功课。明确的目标,使班集体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形成了一种催人奋进的氛围。

二.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

行为的高度重复性我们称之为习惯。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我们精心培养出来的。学习高效在习惯。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好习惯,首先要给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让他们珍惜每一秒钟的价值、每一分钟的意义,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其次,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习过程系统化,而不是盲目地学。做到预习科学,听课专心,作业认真,复习周到,总结细致。作业认真,独立完成。习惯成自然,有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又能持之以恒,自会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建设得力的班级管理骨干。

一个良好的班级要正常地运转,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群体,这个管理群体就是班委会。要使得一个班级的工作能高效地开展下去,就必须合理的选择班干,加强班级管理者群体的建设。因为一个好的班干队伍,既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又是班主任最得力的助手。班主任要加强对班委的管理力度,大力支持,大胆放权,鼓励班干部放手管理,不要有后顾之忧,并告诉他们,班主任就是他们的坚强后盾。通过让学生参与管理,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和班级的凝聚力,产生强烈的自我完善的愿望和竞争意识,既锻炼了工作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把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四、完善而正确的激励机制。

学生之所以认真刻苦地学生,无非是想要有个好的学习结果,大家奔的也是这个。所以学生的最终成绩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在评价学生学得怎样时,应做到客观,尤其是要有激励性,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果实的甜美,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表扬,这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对成绩好的同学,可以激励他更上一层楼,让他们与前茅的同学或外校的优生比;对中等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向成绩好的同学看齐;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明白:他们成绩的提高要比第一名同学成绩的提高得快,提高的幅度也大。总之,在评价学生们的学习结果时,尽量避免严厉的批评和数落,更多是给予鼓励。

五、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个良好的班级,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老师应多注意运用情感去教育、激励学生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可以经常利用班会课、周记、平时闲聊的机会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平时生活中的接人待物、学习上碰到的难题,或者家庭经济困难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疏导,消除他们心中的烦恼,让他们知道,老师是关心他们的,老师不仅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生活中的朋友,也让全班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从而彼此建立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情感桥梁。学生们才有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六、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教师的表率作用,就是将自己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逐渐地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生身上。在班级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说,老师可以经常在早晚读上课前提前二十几分钟来到教室,在讲台上静静坐着,认真地批改作业。这种争分夺秒、刻苦认真的工作态度,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会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会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同学们的学习上来。

而且,高尚的品格,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量,只有具备高尚品质,才会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信.愿意听从其教诲,陶行知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七、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

一个真正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总是能尊重和宽容每一个学生,平等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學生,无论学生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乖巧的还是顽劣的,他们都能够让自己的师爱阳光均匀地照耀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不仅使教师的人格大放异彩,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纯洁的心灵得以健康成长。教师公平对待学生,要倾注在细微的环节之中。比如,课堂上请学生回答问题,要经常轮换提问对象,让人人参与;找学生谈话,要做到好、中、差面面俱到;安排学生座位,更要公开公正,不能厚好薄差。同时,对自己言行举止更要注重细节。比如,不要用敲打讲桌的方式平息教室内的喧闹或提醒学生集中精神;不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批评学生,更不要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甚至羞辱学生;不要在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通知家长;不要在批评学生时翻旧帐;不要用过激的言辞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要用轻蔑的言辞或表情对待学生等等。

宋代诗词中咏梅的风气形成探究 篇8

关键词:宋代诗词;咏梅之风;社会环境;审美意识

在古人的心目中,梅花是高洁的象征,它不仅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还同兰、竹、菊合称“园林四君子”。因此,梅花在文人墨客心中一直是诗词歌赋取材的对象。宋代咏梅的诗词是咏梅文学创作的巅峰时代,不仅表现了当时人们对梅花审美意识的多元性,也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层面上为后世的文学创作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一、宋代诗词中咏梅风气的形成过程

宋代,诗词歌赋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并且形成了一股咏梅之风,成为宋代诗词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其实,关于咏梅风气的形成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目前我国已知的最早的咏梅诗是《诗经·国风·召南·摽有梅》,该诗借对梅子的吟咏,来表达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后来发展到魏晋时期,很多文人墨客借梅花的早芳与凋零来抒发伤感之情,这时人们对梅花的审美意识还停留在表面。到了唐代,由于政治经济的高度发展,咏梅诗也开始盛行,并且开始赋予梅花高贵的气质与品质。到了宋代,梅花的内涵更加丰富,并且得到了升华,成为民族气节的象征,所谓的国魂出现了,这使得梅花成为当时文人墨客歌咏的首选对象,咏梅之风也达到了巅峰。

二、宋代诗词中咏梅风气的形成原因

据相关数据表明,在宋代,咏梅诗词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对后世的影响,都是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然而,为什么咏梅风气的形成是在宋代呢?这应该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宗教文化、政治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社会环境

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咏梅风气形成的根源。不难发现,很多咏梅的诗词都是当时不得志的文人志士的作品。因为当时北宋国力虽强,但是终不能完成大一统的局面,后来由于国力衰弱,被少数民族政权挤到了南方,偏安一隅。面对半壁江山,无数的爱国志士想为收复旧山河贡献自己的一腔热血。但是奈何统治者软弱无能,不思进取,并罢免了主战派的大批文人志士。这些空有一腔爱国情怀、却无处施展的志士只能归隐山林,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宗教因素

宋代宗教盛行,尤其是佛教净土宗的流行也成为咏梅风气形成的重要因素。因为梅花有隐逸的象征,而宋代第一位大量创作梅花诗词的作者林逋与当时许多士大夫成立了净土社。净土,即净心、洁身自好,造就自身冰清玉洁的性格,这就使梅花成为了这些文人理想寄托的首选。

(三)经济文化

咏梅风气的形成与宋代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首先,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梅花种植的普及,再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到了南宋,梅花种植极为普遍,咏梅诗词也臻于盛行。其次,宋代园林艺术文化的盛行也促进了咏梅风气的形成。因为在南宋时期,私家园林大量出现,园林设计中梅花成为了标志性的植物,这就进一步使得梅花成为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

(四)审美意识

咏梅风气的形成与宋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人崇尚理学,尤其是程朱理学的兴起,道德意识也进一步高涨,清瘦、义理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使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趋向典雅含蓄之风,这恰恰是梅花蕴含的清高的性格。因此,文人墨客将这种清癯苍劲、平淡隽永之美倾注于梅花身上,将梅花奉为花中盟主。

三、宋代诗词中咏梅风气对后世的影响

宋代形成的咏梅风气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咏梅的经典著作,据调查研究显示,宋代的咏梅诗在数量与质量上远远的超越了其他的朝代,并为后代的咏梅诗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首先,在物质层面,宋代的咏梅诗数量可观,题材丰富,内涵与手法都有独到之处,并且经典作品不胜枚举。比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短短的几句却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在精神层面,宋代将梅花人格化,赋予了它高洁清雅、铮铮傲骨的品质,并赋予它君子之德,使梅花的精神成为当代的国魂,成为民族的象征。比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表达身世飘零之悲、国破山河之痛,但却依然铮铮傲骨、怀有远大抱负的品质。可以说,在宋代,梅花高洁、不屈、坚韧、淡雅的品质完全形成了,奠定了后世梅花在诗坛中的特殊地位。

四、总结

综上所述,宋代咏梅风气的形成是当时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宗教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宋代咏梅风气的形成不仅反映了当时诗坛的盛况,也体现了当时文化意识发展的高度,为后世诗歌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詹弘.从宋代诗词看咏梅之风及其成因[J].兰台世界,2012(18).

上一篇:矿山通风系统改造下一篇:年鉴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