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学反思

2022-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大班美术教学反思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在“财政学” 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

摘 要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是由传统的单一“灌输式”转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范式的创新。本文依据“财政学”的课程特点及其与现实热点问题的关联性,提出“财政学”实施大小班研讨模式的迫切性、应用价值及关键环节,包括研讨问题设定、课前准备和课堂展示以及科学评价体系建设等。对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的教学理念和范式创新,重塑教师功能定位和评价考核体系建设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班授课 小班研讨 教学模式

0 引言

长期以来,中国大学课堂一直以传统大班授课模式为主导,这种以教为主的单项灌输式的教学范式,迎合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高等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传统的大班教学由于难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师生间缺少互动和思想碰撞,无法发展学生的启发性、创造性能力等缺陷,[1]正逐渐变得难以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改革教学方式和更新教学理念的呼声愈发高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更是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

现代学习理论证实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知识的自我建构。[2]小班研讨课(Seminar)作为与大班授课不同的课程形态,在知识层面存在根本不同。[3]大班授课往往将知识作为确定性的、外在于学习者,而小班研讨课则将知识作为不确定的、可怀疑的。相对于大班授课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小班研讨课倾向于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而使大学教学转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因此,探索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国情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进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简称“大小班结合”)的教学范式,增加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的研讨课比重,促进大学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教-学”并重转变,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所讲授的“财政学”课程为例,结合“财政学”的课程属性特点和教学实践,以财政学大小班结合为研究对象,探讨“财政学”教学方式转变的经验、迫切性和挑战,以供同行研究商榷。

1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在“财政学”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大班授课的理念是17世纪由Comenius提出的,[4]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班级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诸如大班教学限制了师生交流,使学生无法参与其中;[5]受制于课堂形态、地点、人数等限制,只能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实施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6]由于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等等。相对于大班教学,小班教学(Seminar)是1737年由德国学者Gesber首次引入,到了20世纪初,已经在美国大学尤其是在其研究院中广泛采用,迄今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相比之下,国内高校的小班教学模式虽开始较晚,但近些年也开始对“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内地高校,取得了积极效果。[3]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是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理念改革的产物,该模式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即布鲁姆教育分类法中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2]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实施大小班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根据课程特点、班级规模等方面选择合适的小班研讨方式及学时分配。常见的实施模式有:大班授课+小班辅导、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大班授课+项目教学、大班授课+微课教学等。[7]

“财政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每周1次,每次3课时,共计51课时,一般面向经济学基础的大二、大三学生的学科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课程内容分为财政特征与职能问题、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财政支出理论、财政收入理论、财政宏观调控5大版块,每个版块下又划分为若干个主题内容。目前,财政学课程普遍采用单一灌输式的大班教学方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很难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社会热点问题,导致理论与社会实践脱离,教学效果不理想。自我校承担江苏省财政学品牌专业建设任务以来,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将财政学课程作为骨干专业课程进行了试点改革,成立了财政学专业教学改革小组,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的方式,增进了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交流,拓宽了研究思路,丰富了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内容体系。

具体做法如下:根据财政学课程与当前社会热点的密切关系,如“營改增”的减税效应、转移支付与脱贫问题、个人所得税改革等热点问题,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知识与专题讨论两部分,理论知识采用传统的大班授课方式进行,注重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教学;专题讨论则注重知识的拓展性以及学科前沿的发展动向,每3周举办一次。研讨课以小组形式开展,每组4-6人,通过课前布置并指导学生分组选题,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论文资料,通过分析、讨论和理性批判财政热点及前沿问题,以发展学生分析、理性批判、评价等高层次认知能力。但由于财政学课程仍然以传统的大班授课为主,班级规模较大,使得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及现场反馈与预期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教学效果欠佳。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经本专业教学团队研究讨论,尝试全面推进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范式,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任务十分迫切。

2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实施的关键点

依据财政学课程特点及其与社会热点前沿问题的密切联系,本团队认为应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简称“大小班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8]其中,大班授课仍等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着重基础知识理论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知识理论框架,小班研讨应配合采用“讨论班”、“提高班”的两种研讨模式开展。①其中,“讨论班”模式通常由老师或学生提出问题,以学生讨论为主,老师负责引导把握讨论方向,并视情况给予补充和拓展。“提高班”则是围绕学科前沿热点问题展开,一般由老师设定研讨题目,问题设计注重研究性,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为了保证大班授课、小班教学的教学效果,还应把握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2.1 问题设计的研究性与关联性

研究性是研讨问题的首要标准,是引发深度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前提。[9]研讨课的选题应当是在指导教师团队凭借科研上的经验反复斟酌后形成的,能够提供足够研究素材及研究深度与广度,寓学于研,以实现学与研的融合。同时,为了实现对某一主体的深入研讨,还需要考虑问题的扩展性,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研究主体进行扩展延伸,从而形成核心问题和一系列扩展性问题的组合,为研讨提供多视角、宽领域、够深刻的研究逻辑框架。

研讨课选题要与大班所授基础知识或学生兴趣点关联。[10]如果研讨的问题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毫无关系,也就等同于缺乏理论基础,学生无法形成独立思考、深入辨析以及探究,也就很难形成系统性、批判性的观点,从而会直接导致因研讨问题难度太大而难以开展;若所研讨的问题与学生的经验兴趣或生活毫无关系,则很难激发学生从事研究的内在动机和兴趣,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到启发式、探究式与建构性的学习中来,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很好。

有鉴于此,我们注重从教学团队教师所主持的相关重要课题、研究领域及前沿热点研究中形成研讨问题。如转移支付是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在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领域,通过大班授课所讲授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分析转移支付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引申出一系列扩展性问题,如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解困效应的研究,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解困效应的差异?导致地区获得转移支付利益格局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是什么?主要因素是如何在利益分配中发挥作用的?转移支付如何促进落后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关系,如何有效测度转移支付对地区政府支出行为的影响?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研讨,不仅能保证教学要求,同时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逻辑性的知识架构,调动学生从事研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2 小班研讨课的有效实施

小班研讨的顺利实施必须把握住课堂讨论的方向和程度,适时进行总结和评价,避免漫无目的的讨论。一般而言,需要进过精心的课前准备,并配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节奏方可。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课前准备。“财政学”小班研讨采用分组合作的模式,班级规模应在30人左右,每4-6人为一个小组,并认定一个组长,小组成员的构成应依据互补的原则,以专业、能力等为标准,各小组之间要具有同构性,以保证各组的团队协作。小组分配后,教师应当向各小组介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选题范围、分工策略以及评价标准等。每次的研讨主题应当在课程开始前两周分发给各小组,并就数据来源、文献检索、分析工具等予以适当的指导,各小组应当围绕研讨主体认真准备,搜集并阅读文献、查找数据、案例等,最后撰写提纲和研究报告,并制作演示所用的PPT。

第二,课堂展示。先由老师花费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课程学习目的和研讨的主体进行介绍。然后,按照随机排序的方式,由学生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展示,每个小组的回报时间在15分钟左右。每个小组展示完成后,由老师进行阶段性评价,再由其他同学进行提问、争辩和讨论,教师须认真聆听并控制讨论方向,适时进行反馈和总结。尽可能提供较为宽松的课堂环境,畅所欲言,激发同学们的分析、创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实现研讨课的教学目标。

2.3 科学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

小班研讨课的评价方式不同于期末试卷的传统考核形式,[11]其重点在于过程,学生参与是其重要的方面。如何通过各小组的显性学习成果、参与程度和参与效果进行评价是小班研讨必须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根据“财政学”课程特点以及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我们将评价体系分为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显性成果。包括各小组的研究报告设计、PPT制作以及课堂汇报等,并结合选题的难易程度,予以综合考量;二是学生参与程度。包括项目分工、任务贡献、所提观点是否深刻等。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将最终评价分数分为教师打分(60%)和组内评分(40%)两部分。教师打分是依据各小组的显性成果、启发思维等对该小组进行评价,一般来说,对小组的整体评分也是组内每个同学的分数;组内评分主要是依据组内成员的任务贡献大小、参与程度等进行评分。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批判性思维,以保证大小班结合教学模式的取得理想效果。

3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根据我校已经开展的“财政學”大班授课+专题研讨的教学反馈,并结合其他高校推进大小班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可以预测大小班结合的教学模式将面临诸多问题及挑战。

第一,教师定位不清及缺乏激励。一方面,小班教学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宽的研究领域,从而能够设计出具有研究性、集群性的研讨选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兴趣。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及现场把控能力,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独立思考和理性批判,并能够适时的把控讨论方向,并给出有效的归纳总结。另一方面,尽管很多老师认可小班教学比大班授课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但是却很少有教师愿意尝试,因为小班研讨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大背景下,主动变革教学方法缺乏激励,从而使得大小班结合教学模式的推进遇到阻碍。

第二,学生平等参与问题。学生对于小班研讨的参与意愿和程度直接决定了课程的质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研讨课的参与意愿较低。如有些学生对于研讨课有抵触,不适应研讨课开放性、不确定性以及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而且需要课外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故更倾向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接受型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对研讨课的参与程度不高。一些学生受性格的影响,不太愿意多表现自己,沉默寡言,或者所提的问题趋于敷衍,言辞陈旧、毫无观点,导致每次在课堂上的讨论就反复只有几位同学参与。如何平衡讨论的参与程度,让每位同学都能够尽可能融入进来,是小班研讨课面临的又一挑战。

第三,教学资源建设不足。开展小班研讨课需要相配套的教学资源作为保障。传统的教室在某种意义上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置于不平等的地位,不利于师生间平等的互助交流。根据国外的经验,应当建设一批圆桌型教室并配备相应的多媒体设备,以利于师生之间进行小范围、平等性的交流和展示,而当前这一教学资源远远不够。同时,小班研讨实施离不开教学团队的支持,包括研讨主题选定、专业对话还是经验分享,都需要组建教学团队进行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但由于学校对这部分付出尚没有明显的回报,使得教学团队的组建激励不足。

4 结论和对策建议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是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广泛推广。国内很多大学包括北大、厦大等一流高校都在积极尝试。它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革新,更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范式,即由传统的单一“灌输式”转向以“学”为中心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范式。本文通过分析“财政学”的课程特点及其与现实热点的关联性,提出“财政学”实施大小班研讨模式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包括教师定位与缺乏激励、学生平等参与以及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据此,本文给出如下的政策建议:

第一,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范式,将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作为重要任务。大小班结合的教学模式既要发挥大班授课这一传统模式的优点,通过传授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搭建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同时,要明确小班教学的课程目标,通过研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创新等深度思维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加工、批判融合的深层学习能力,从而实现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理性批判思维以及团队协作的培养目标。

第二,重塑教师功能与定位,改革教师考核与激励机制。大班授课、小班教学需要更多优秀的教师投身到本科教学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中。一方面,大学应当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体系,对教学建立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大小班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识别学生成长规律能力。因此,学校除对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外,还应当通过专题培训、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的研讨教学能力。

第三,加强教室资源建设,为小班研讨提供全方位的硬件支持。教室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过程得以实现的硬件条件。由于当前大小班结合的教学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很多高校在适用于小班研讨的教学场地以及相配套的资源设施提供方面还较为不足,应当参照世界一流大学教室的布局,增加一批研讨课教室,为课程推广创造条件。

注释

① 朱红等(2016)将小班研讨模式分为:“补习班”、“汇报班”、“讨论班”、“提高班”四种模式。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07.

[2] 刘海燕,孙文远.大学小班研讨课: 向“以学为中心”教学范式的转型[J].中国大学教学,2017(5):85-88.

[3] 陈雅清,刘淑彦,张艺苧,等.北京大学小班研讨课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11):25-30.

[4]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36.

[5] 李伟容.高职英语大小班教学研究的调查与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39-40.

[6] 孔晨旭.中加高校大小班化课童教学比较与启示[J].青年学报,2012(1):38-40.

[7] 刘献君.“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2):19-24.

[8] Mc Clell C E. State society and university in Germany 1700-1914[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1-10.

[9] 孙燕君,卢晓东.小班研讨课教学:本科精英教育的核心元素——以北京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8):16-19.

[10] 孙文远,刘海燕.大学小班研讨课教学实践的探索与反思——基于“国际经济热点问题》课程经验的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5): 4-77.

[11] 朱红等.“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效果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1):42-47.

作者:陈欢 欧阳华生 万树

第2篇:依托“自制绘本改善大班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践反思

摘要: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大量问题。在实际了解镇安县A幼儿园中留守儿童的情况后,我们基于自身专业能力针对其情况自制了绘本,并多次下园进行了教学活动。现对我们在活动中发现的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行反思。

关键词:自制绘本;大班;留守儿童;人际交往

一、研究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依然是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而大量的文献表明,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容易在与他人交往中产生自卑心理;2.由于长期缺乏关心,可能导致在交往中不懂得如何关爱他人;3.更加敏感,一句玩笑话也会引起他们的警惕性和敌意。

再者,绘本阅读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有:1.导引自我意识,促进思维的发展;2.培养观察力和依据图示进行推理的判断力;3.促进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4.有效提高儿童社会行为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5.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社会适应能力。而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我们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有较具体的了解,且具备专业的教育指导理念。在主修课程《儿童文学》中,我们具备了绘本制作的经验和绘本讲授的技巧,能够在与幼儿的交流中敏锐地发现其心理问题并制作有针对性的绘本。

二、研究过程

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和实地考察,我们最终选择了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A幼儿园的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制定了四个阶段计划。

(一)第一阶段:下园实地考察

该幼儿园位于小学内,大班教室面积约24平方米,班额为30名幼儿,设备简陋(只有电视、饮水机和空调),无任何活动区域。该班仅有一名50岁且未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课堂内容多以看动画片和教师讲授为主,对幼儿过于严厉甚至存在轻微暴力倾向。

下园初,多数幼儿表现出胆怯,不愿意与我们交流的状态。略微熟悉后,我们组织了“我眼中的幼儿园”绘画活动,多数幼儿表示不会画,不愿动笔甚至躲避我们的目光,只有少数幼儿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在我们的指导下进行绘画,最终“完成”的只有6幅作品。

(二)第二阶段:自制绘本下园

根据第一阶段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些幼儿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很多都没有达到大班應有的水平。1.他们不愿意结交新朋友,有问题也不愿意向别人请教,不愿意分享和交流;2.面对自己不会的东西不愿意学习,不敢尝试;3.不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怕生。

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自编自绘了第一期的两本绘本:《粉红猪交友记》与《火烈鸟和毛毛》,并带着这两本绘本再次下园。抵达幼儿园时,除个别幼儿外,多数幼儿仍持冷漠态度,拒绝姿态明显。在讲述绘本《粉红猪交友记》时,幼儿与我们的互动渐渐增多。当问及“如果小粉猪长得不好看,那其他小动物还愿意与它交朋友吗”时,部分幼儿表示不愿意。这些折射出他们对自身的不自信,担心别人不愿意与自己做朋友,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够主动。

活动结束后,我们对老师和少数愿意与我们交流的孩子进行访谈,从访问中我们能够发现,A幼儿园的大班幼儿对绘本的接触较少,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明显,这就使得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少,缺乏与同伴的交流,不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而老师对幼儿提问的处理方式则导致幼儿不敢发表意见、提出疑惑。

(三)第三阶段:改进绘本再次下园

根据上一期绘本讲述后教师与幼儿的反馈情况,我们对绘本创作进行了改进,制作了第二期绘本《豆豆,我真喜欢你》和《跳跳真讨厌》,此次我们将绘本角色设定为幼儿,使之更加直观地被幼儿接受和理解,通过对比的形式让幼儿明白哪些行为会使人讨厌、哪些行为招人喜欢。并且我们对绘本讲述的方式也进行了改进——以儿童剧的形式进行表演展示。而这一形式明显地受到了幼儿的喜爱和欢迎,全程表现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兴趣。之后我们还邀请幼儿上台自主表演,一开始幼儿表现得有些羞涩,不敢上台展示,在我们的鼓励下,几个性格外向的幼儿鼓起勇气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得到我们的表扬,其他幼儿才渐渐变得积极,愿意上台表演。

活动结束后,我们提出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豆豆而讨厌跳跳的问题,让幼儿在自主讨论中明白应该如何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如何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人。最后,许多幼儿热情地表示,希望我们下次再来给他们讲故事。在这一阶段,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幼儿变得外向了许多,愿意与同伴交流合作,也敢于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展示自己。

(四)第四阶段:验收成果

一入园我们就感受到了幼儿热情的欢迎,这与第一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变化,我们又组织了一次“我和我的朋友”绘画活动,活动中尽管依旧有些幼儿表示不会画,但是他们愿意主动向身边的幼儿或者老师寻求帮助,询问老师的意见以期得到老师的表扬。例如,B幼儿举手请老师教她在她和她的朋友身边画蝴蝶,而当其他幼儿也表示想要画蝴蝶时,她很主动地过去教他们画。从他们绘画的内容来看,更多的是自己与朋友成群结队地玩,这也就表现出了幼儿乐于与他人交往的情感倾向。

三、研究结果与反思

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的需要、支配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与父母、同龄伙伴的正常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拒绝与人交流,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在支配的需要方面,如果个体早期生活在控制不充分的情境里,他们倾向于形成服从型的行为方式,过分顺从、依赖他们。而如果个体在儿童时期情感的需要未得到满足,个体就会倾向于形成低个人行为,表面友好,但在其情感世界深处却与他人保持距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外出打工,包容、支配、情感需要的不适度,会导致他们人际交往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孤僻、冷漠、内心等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造成他们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一定程度上形成人际交往障碍。而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对幼儿的未来发展、社会适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自制了两期不同主题的绘本,通过不同的讲述方式来改善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自我,提高自信心,乐意与他人交往。但仅凭绘本来改善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给予足够的陪伴,幼儿园教师给予相关的指导,社会给予一定的关爱。

【参考文献】

[1]王芳.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项目报告[D].长春工业大学,2016.

[2]杨伟鹏,雷雁岚,陈科成,洪秀敏.社会主题绘本教学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教育学报,2014(06).

[3]张彩霞.浅析绘本阅读在培养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4]田素娥,匡明霞.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10).

作者:黄佳 骆娅芳 谢玉茹

第3篇:大班幼儿美术教学分析

摘要:绘画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标新立异,别具匠心的存在,绘画活动是通过将新的教育观念,以多种形式来展现多元化的美术教育活动,是利用美术教育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绘画活动的教育目的不仅仅是让幼儿掌握绘画基础,提高绘画水平,而是更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主动思考的能力。传统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是对幼儿绘画技能的培养,除了对物体的外部特征、形状、角度、色调等进行分析之外,教师便开启了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第一笔应该画什么,第二笔应该从哪里画起;而幼儿则踏上了他的“临摹”之路,而在家长的概念里,幼儿画的像就等于画好,并不追求幼儿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的发展,这种将艺术“复制粘贴”的教学,并不能启发幼儿对美的感悟和对美的判断,同时这种照着葫芦画瓢的教学方式也不能有效的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没有深度挖掘幼儿的潜力,就无法唤醒幼儿的艺术天赋,一旦幼儿失去了学习美术的耐心和信心,这将导致幼儿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

关键词:绘画活动;幼儿教育;创造性思维

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绘画活动也是从实际的生活出发,让幼儿在生活的点滴中去感知大自然的美,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初步感受艺术之美。同时,通过利用幼儿熟知的材料来对生活进行描述,用艺术的形式来“讲故事”,通过对实物充分的想象,创造出更具特色的艺术作品,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拘一格,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同时教师也要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指导和启发,比如:色彩的搭配,形式的多样等等。在不打击幼儿创作欲望的同时,不抹杀幼儿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创作成为本能反应

幼儿天生就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同时,在幼儿的眼中,世界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了无数未知的存在,有太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让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将所见所感,用艺术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是创意美术的最初形态。每个幼儿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如果教师能够利用教育的手段将幼儿的创造力无限放大,那么幼儿为我们展现出其漫无边际的想象空间。

大班美术教学活动并不一定要在教室中完成,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去寻找教育的契机,例如,在一个秋日的午后,幼儿与教师一同来到了操场,幼儿对满地的落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幼儿在松软的树叶上打滚,有的幼儿将落叶扬撒的漫天飞舞,而此时,教师捡起一片并不完整的树叶,叶片的边缘呈现出一个椭圆形的缺口,教师举起这片叶子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你们看,我找到了一个恐龙的头!”,受到启发后,幼儿便纷纷低头去寻找,有的幼儿找到了“金鱼的身体”,有的幼儿找到了“蜻蜓的翅膀”,还有的幼儿找到了“小熊的耳朵”……在幼儿有了不断的新发现后,教师让幼儿将自己发现的宝贝带回到教室中,并根据刚才所描述的进行创作,幼儿通过对树叶进行加工,呈现出一幅幅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并通过对作品的讲解,分享其创作的意图和心得。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让幼儿在独特创意和想象中完成了对美术作品的创作,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学习创意美术的兴趣。

2、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手眼协调能力,是指在视觉配合下完成手部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而绘画活动,正是用眼睛来观察,用手来创作的过程。幼儿拥有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将对其各项能力的发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时段对动手能力的要求及发展方向都不尽相同。在绘画活动初期,教师通常会以“点”和“线”来让幼儿进行绘画练习,通过让幼儿对“点”的充分想象,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一个点,像什么?“一粒米”,“数字一”,两个点,像什么?“像眼睛”,“像鼻孔”;很多点,像什么?“像下雨”“像漫天星斗”,让幼儿通过眼部的识别来完成对“点”的认知,再由手部的操作,来完成对“点”的表象,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半成品画作,让幼儿将画面补充完整的方式来完成创意美术的教学活动,例如:在一片云朵下补充雨点,在西瓜的半切面上补充西瓜籽等方式,让幼儿完成对点的练习。以此来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3、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为了使幼儿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应采取一些特殊的教育教学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大班幼儿一般比较容易被生动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融入大班幼儿较为喜欢的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利用动画片中的故事情节来引出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以点带面的形式来触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在教学中,教师应将绘画的手法拟人化,让幼儿通过感知力去体会绘画的技巧。例如:当幼儿进行作品创作时,教师应鼓励幼儿独自去完成,也可以分组的形式让多名幼儿共同来完成一幅大篇幅的画作,这不僅增进了幼儿之间的沟通协作,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让幼儿体会分享与合作的乐趣,并通过组内自行安排任务的形式锻炼了幼儿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创作的同时,也可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美术形式来体现作品的独特性,通过小组成员的探讨和研究,来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自我表现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当幼儿完成作品时,教师应及时给与幼儿鼓励和表扬,以此来建立幼儿的自信,从而有效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让幼儿够更愿意也更主动的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

结束语

绘画活动,突出的是创意,是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对学习美术兴趣的激发,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幼儿将会对艺术产生自己独特的想法和造诣,从而促使幼儿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君.浅谈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7):9.

[2]孟丽华,孙爱芝.让童心在快乐创意中绽放——《美术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性小结[J].教育教学论坛,2015(08):261-262.

作者:叶玮

第4篇:大班社会大火球要爆炸教学活动反思大班教学反思

本活动进行了多次试教,最终形成以上方案,以下是个人的思考:(一)对活动目标的思考

孩子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自我并逐渐成熟长大,同样,幼儿情绪控制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虽然一节活动并不能立竿见影的达到学会情绪管理的目的,但我认为对孩子来说是会有触动和借鉴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活动让孩子关注自我情绪,敢于直面自己的消极情绪,知道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是可以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因此,在多次调试后,本节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1、愿意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

2、知道生气是正常情绪的一种,尝试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本活动中也较好的达到预期目标。

(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打磨

1、教材的运用。

《大火球要爆炸》图画书篇幅长,前部分是讲述故事主角出现“生气”情绪的影响,后部分是介绍舒缓情绪的方法。在活动的设计之初,为了让孩子熟悉故事内容,我在讲述、提问故事内容方面用的时间比较多,忽略了本节活动所体现的是社会领域目标,第一次的教学活动演变成了语言教学活动。经过调整,我选择了《大火球要爆炸》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一些关键内容,作为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话题素材,重点让孩子结合生活经验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于是,再次开展教学活动便回归了主题。

2、表格的设计。

在首次的教学过程中,在讨论“爸爸、妈妈、阿姨、叔叔……他们会生气吗?”及“生气好不好”的问题上,幼儿明显经验储备不足且有所顾忌,因此交流讨论的气氛不热烈,于是,在第二次教学活动开展前,我设计了问卷调查,从课堂反馈情况中,问卷的铺垫很有必要,孩子通过与他人交流,有了新的认知,了解到生气是正常情绪的一种;在教学过程有一个环节,最初是通过阅读、提问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故事中调节情绪的方法,但实际操作中明显觉得此环节略显累赘,影响课堂的节奏,效果也不明显,于是,在阅读故事内容后,采用制作“生气时可以怎么做”图表的方案,通过绘制简单的图标,很好的帮助幼儿梳理提升获得调节情绪的新经验。

3、环境的创设。

我注重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交流环境、营造轻松愉快讨论的氛围,让孩子可以自由地、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随意否定孩子的情绪,我想,当他们充分体现到生气的情绪,同时又不被这种情绪所左右的时候,才能建立起平和、自信的人生态度。

(三)收获

在活动的设计和施教的过程中,我获得了新的认知:能够宣泄自己情绪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因此,我们要帮助幼儿正确对待他们的各种情绪,也有义务让幼儿学会拥有成熟快乐的情绪,进而以稳定持久快乐的积极情绪帮助幼儿形成乐观、活泼、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

第5篇:大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一: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染纸》反思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需要我们去发现。“染纸”是人们在最初的无意识中发现的,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美术,因其变化无穷最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一种适合幼儿特点富于游戏性的美术活动。能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认知领域:通过活动了解我国民间艺术悠久的历史,初步感知染纸工艺的乐趣。

2.情意领域: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增加幼儿对色彩变化和创作的乐趣。

3.技能领域:尝试用折叠、浸染的方法染纸,体验不同折法产生的色彩、图案变化,并感受对称美。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积极参与染纸活动,尝试用折叠、浸染的方法染纸,感受其中的乐趣。

教学难点:尝试重叠晕染的效果,感受深色能遮盖浅色的颜色特性。

活动准备

两种不同的纸张(白纸、宣纸各一张),4—6幅范例,字条,4张彩纸,事先学习几种折纸的方法(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任意折),彩色墨水,宣纸,水彩盘,旧报纸,抹布,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出示纸张导入:对白纸和宣纸进行比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小结:白纸厚而硬,吸水性差,遇水不容易破;宣纸薄而软,吸水性强,遇水容易破。

2.复习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任意折的折法。

二.基本环节:

1.出示范例:请幼儿观察再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教师示范讲解染纸的过程及方法:

(1)先折叠:每折一次都要压平,这样等下染出来的纸就平整,这时候不需要打开。

(2)染颜色:把折好的纸的角或边浸到水彩盘中,想要花纹大一点就在颜料中多染一会儿,想要花纹小点就在颜料中少染一会儿。这时候宣纸里面吸饱了颜料,刚才老师说宣纸湿了很容易破的,要把里面的水分去掉一些,所以把它放到旧报纸里轻轻地按一下就可以。

(3)打开作品:小心地把它打开,按折的顺序打开就不容易破,平放在旧报纸上晾干。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欢快的音乐):

(1)要求:保持地面、桌子、身上干净,可以用不同的折法染出来的效果不一样,打开时要小心平放在报纸上晾干。

(2)幼儿动手操作:提醒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使画面色彩明快。同时别让颜料滴下来。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把作品打开。

(4)幼儿可尝试多种折染的方法,感受不同折染方法能产生变化无穷图案的乐趣。并启发幼儿大胆设计折叠方法进行染纸。

三.结束环节:

1.讲评、展览:

师幼欣赏,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民间工艺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教师总结

延伸环节:

小朋友们,这些染纸太美了,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他们还有什么用途吗?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挥创意挖掘更多的用途。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是一节手工制作活动—染纸,是利用吸水性较好的宣纸折叠后再蘸上颜料,然后渗透形成图案。同时以游戏的口吻来调动幼儿学习的欲望,开始我请幼儿动手操作来发现白纸和宣纸的不同并复习几种折法,在以变魔术的方式出示范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为染纸活动是有一定的技能技巧,于是把纸的角或边变成了嘴,像喝饮料一样把有颜色的水吸在纸上,要求每张嘴喝的水的颜色都不一样。这样讲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理解,在操作时都能较好地掌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在最后展开时,可能是幼儿有些过于着急导致作品被扯坏。但是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对染纸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信心。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意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

本节课我已经上过很多次了,但是每次上课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教法,每次上完都有新的收获,我想这就是老师的快乐。

>大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二:大班美术活动活动反思>>(1483字)

教学活动结束后,我把本次教学活动从头到尾回顾了一遍,梳理了一次。针对活动中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对应性的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找到不足点。经过我的梳理和反思,总结出了以下三点。

一、教师要做足功课,任何情况下都要准备充分

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点我及时组织了美术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孩子们兴趣盎然,观察认真细致,迫不及待的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这些独具特色的“人脸”。绘画过程中大胆敢画。可是孩子在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脸谱却大同小异,形式单一,不外乎黄色,黑色,白色的脸谱,创新能力明显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

反思自己,我认为对于京剧脸谱这样一个特殊的审美对象,孩子平时接触的机会比较少,而孩子自由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是在丰富审美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因此前期审美经验的丰富和知识的储备是尤为重要的。而我仅仅抓住了幼儿感兴趣的时机,却疏忽掉了前期的知识储备,在教学具的准备上也不够丰富多样。

因此,在活动后我上网查阅了大量关于脸谱的知识,也布置幼儿回家做脸谱知识调查,我们互相交流关于脸谱的认知。同时还下载了大量的各类型的脸谱图片布置在活动室里。有写实类的,卡通类的,还有剪纸类的。不同类型的脸谱图片,充斥着幼儿的感官,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

二、教师在交还孩子自主权的同时,仍旧不能忽视指导的作用

新纲要强调现代儿童画的定位——自主性绘画。“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将绘画的自主权教给孩子,在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的基础上,让孩子用画笔表现自己对脸谱的认知和情感。出现了一些比较富有创造的作品,笔触虽然稚拙却生动富有想象。

忽视的环节:在教学活动中,我高估了孩子们的自主性绘画的能力,忽视了由于是第一次绘画脸谱,与幼儿平时绘画的人物是完全的颠覆,一定会有孩子感到困难。所以出现了有少数幼儿拿着画笔无从下手,或者画出的脸谱更趋向与普通人物的脸部形态。看来对于京剧脸谱这样一个特殊的案例,更加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因此在修改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观察脸谱线条的夸张性,对称性这一重点环节。“如何才能左右对称”“怎么样才让我们的脸谱看起来更加夸张?”“你认为脸谱上还能画上什么?”还希望让幼儿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夸张的效果,加深印象,使幼儿获得更深切的感受。

三、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从孩子身上打开自己的思路

活动后,当我忙着补充资料,将下载的各式脸谱布置活动室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女孩子特别喜欢围绕在青衣,花旦等女性京剧人物的图片周围,对脸谱上柳眉细眼,满头的珠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啧啧的惊叹。我班的可心等几位小朋友,在游戏时间都开始用玩具来模仿脸谱里的造型互相打扮装饰。

孩子的这一看似幼稚的行为,却如一把钥匙,打开我已受传统教案模式桎梏的思维里。反思我在教学设计中,无论是教学具还是教学提问,都是围绕着男性脸谱为中心,感觉提到脸谱,首先想到的就是黑脸的张飞,白脸的曹操等,遗忘了女性京剧脸谱的特殊地位,事实上相比而言女性脸谱更加符合幼儿审美,更能调动起一部分幼儿的兴趣。我及时调整策略,将各种角色的人物形象都分类布置在活动室,角色区角。为下一次的教学活动做准备。在我的修改教案中也增加了对女性脸谱观察这一环节,通过和男性脸谱的对比,提炼出女性脸谱特征。

在区角游戏中,已经有孩子自发的进行了女性脸谱的绘画,将他们对脸谱的认知和情感通过画笔描绘了出来,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了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总结:

勤思才能出好课,每一次教学活动的都不是一遍就成功的,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和反思中,才能不断的调整进步。我将在反思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

>大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三:大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145字)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颇有哲理的标语挂于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墙上。它说明了无论做什么事光听是不行的,过后不久就会忘记。光看也还是不行的,虽然比光听的效果好,能记住一些,但能理解吗?也不一定。如果亲自尝试了,其中道理就能明白了,运用起来就得心应手。一吊起胃口,让幼儿主动去探究。

课堂上,好多老师总是担心幼儿听不懂,上课总是自己在上面讲啊讲啊,结果幼儿不感兴趣,教学效果很不好。所以中幼儿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首先让幼儿产生制作的欲望。只有有了兴趣,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自学。活动伊始,我并不急于让幼儿动手制作,而是通过网络让幼儿欣赏世界各地的风车,欣赏老师制作的各种漂亮的风车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几分钟下来幼儿学习动手制作的胃口已被吊得高高的了。趁着这股热乎劲,我开始把幼儿引上正题,要求幼儿先自学书本,然后自己制作。如果有个别幼儿觉得无从下手,就对他们进行个别的辅导,把他们引上路。

二鼓励幼儿质疑,解疑。

问题是幼儿学习的起点。幼儿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因此,不少教育专家都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幼儿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开放式的课堂,要确保幼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在玩风车的过程中,幼儿发现并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小风车会转而风筝不会转?为什么有风的时候风车会转得快?为什么自己的风车侧面吹比正面吹要转得快,而老师的却相反?为什么老师的两个风车转的方向不一样?„„对这些问题教师必要重视,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老师特别应该耐心听取一些看似荒唐的问题,给他展示的机会,可能会从中发现幼儿创新的火花,使幼儿的学习收获远远高于预期的效果。

三开放教学,让幼儿在合作中探究。

开放式教学,可以让让幼儿放开手脚地活动,第一他们很高兴,第二他们很认真,第三他不会时就想去求教老师,这样做效果是明显的。大家可以看当今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课堂实录,他们就是这样要求幼儿的。他们以幼儿敢于提问题为起点,以幼儿能自己解决问题为终点,而方法的核心就是放手让幼儿活动。

不少教育专家也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幼儿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开放式的课堂,为幼儿提供了自由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使幼儿敢于质疑,敢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在问题的讨论中促进信息的探究,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幼儿在制作小风车的过程和讨论过程中,放手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在玩中发现问题,争论问题,从而共同解决问题,有利于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习惯和合作精神。

活动更多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角。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

>大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四:大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五彩脸谱》>>(869字)

设计思路: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评析:传统艺术是美术欣赏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我选用传统艺术鲜明、独特的作品风格来拓展幼儿创作思路,达到了欣赏、表现美的目的。同时也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华艺术宝库中的各种奇葩,懂得了欣赏、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它以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见长,很容易地吸引住了幼儿,因为这样的内容正符合了幼儿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同时,脸谱中优美流畅的线条,在老师引导下让幼儿绘画的笔触变得灵活,扩大、夸张表现的五官满足了幼儿喜欢表现新奇思维的特点。除此以外,脸谱中明显的对称装饰,对幼儿创作思路中的逻辑性作了进一步的要求,从脸谱的选色中逐步让幼儿感受主色与配色的映衬效果,为幼儿在今后作画中有选择地安排色彩表现主题情感作了一个铺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活动设计《五彩脸谱》是一个较综合性的、较成功的活动,它将美术目标中对色彩、线条、装饰等多个要求较自然的揉进一个内容中,使幼儿通过一个主题内容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然而,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困惑与问题:

1、由于幼儿对美术的感受能力不一,部分幼儿不能很好地观察并把握脸谱对称的特点,所以装饰绘画中出现了脸谱不对称的现象。

2、由于幼儿对美术表现能力的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较好地运用线条、色彩夸张地表现脸谱特征。比如:线条不够连贯、流畅,色彩较单

一、配色不够鲜明等。在以后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应加强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多进行个别引导,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平时注重对幼儿线条练习及色彩搭配的指导。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感受力和表现力应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

第6篇:大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教学反思:小风车(大班手工)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颇有哲理的标语挂于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墙上。它说明了无论做什么事光听是不行的,过后不久就会忘记。光看也还是不行的,虽然比光听的效果好,能记住一些,但能理解吗?也不一定。如果亲自尝试了,其中道理就能明白了,运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一 吊起胃口,让幼儿主动去探究。

课堂上,好多老师总是担心幼儿听不懂,上课总是自己在上面讲啊讲啊,结果幼儿不感兴趣,教学效果很不好。所以中幼儿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首先让幼儿产生制作的欲望。只有有了兴趣,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自学。活动伊始,我并不急于让幼儿动手制作,而是通过网络让幼儿欣赏世界各地的风车,欣赏老师制作的各种漂亮的风车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几分钟下来幼儿学习动手制作的胃口已被吊得高高的了。趁着这股热乎劲,我开始把幼儿引上正题,要求幼儿先自学书本,然后自己制作。如果有个别幼儿觉得无从下手,就对他们进行个别的辅导,把他们引上路。

二 鼓励幼儿质疑,解疑。

问题是幼儿学习的起点。幼儿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因此,不少教育专家都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幼儿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开放式的课堂,要确保幼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在玩风车的过程中,幼儿发现并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小风车会转而风筝不会转?为什么有风的时候风车会转得快?为什么自己的风车侧面吹比正面吹要转得快,而老师的却相反?为什么老师的两个风车转的方向不一样?……对这些问题教师必要重视,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老师特别应该耐心听取一些看似荒唐的问题,给他展示的机会,可能会从中发现幼儿创新的火花,使幼儿的学习收获远远高于预期的效果。

三 开放教学,让幼儿在合作中探究。

开放式教学,可以让让幼儿放开手脚地活动,第一他们很高兴,第二他们很认真,第三他不会时就想去求教老师,这样做效果是明显的。大家可以看当今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课堂实录,他们就是这样要求幼儿的。他们以幼儿敢于提问题为起点,以幼儿能自己解决问题为终点,而方法的核心就是放手让幼儿活动。

不少教育专家也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幼儿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开放式的课堂,为幼儿提供了自由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使幼儿敢于质疑,敢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在问题的讨论中促进信息的探究,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幼儿在制作小风车的过程和讨论过程中,放手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在玩中发现问题,争论问题,从而共同解决问题,有利于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习惯和合作精神。

活动更多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角。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

第7篇:大班教学反思

不再孤单的线描画

——线描画《花与花瓶》反思

活动背景:

我们班的班级特色重点在线描画领域,本班的孩子之前的线描基础不好,但是学习的能力比较强,在前期一段时间的绘画学习后,他们从简单的线条认识到运用线条表现所观察对象的轮廓,再到用线条的疏密变化来表现美感和次序感,能表现对生活中所见、所闻和所想,因此,为开展本次活动提供了条件。 片断描述:

美术活动的引入一般都是日常生活观察中,我在这个活动中也从日常生活中进行提炼,我找了很多不图案的花瓶,让孩子们去观察花瓶中出现的不同的线条,孩子们在观察中也很仔细,前期因为有了线描画的基础,孩子们对点线面很敏感,最初,我对《花与花瓶》的设计是整体线描画,花用点线面来表现,花瓶也用点线面来装饰,在孩子们创作花瓶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单纯的黑白点线面是否过于孤单,我们能否在黑白的基础上,在再添加点什么,让线描画不要再孤单,于是我采用了水粉和线描画结合的方法,让孩子们将他们画好的线描画瓶子剪下来,采用鲜亮的蓝底卡纸做背景,将瓶子贴上去,既有立体感又有色彩感,在用水粉来添加花,结果孩子们也很喜欢这样的作画方式,整体效果出来非常的好看!

分析:

从形式看,线描画近似于装饰画,但是,在传统的装饰画教学中大多呈现以帘、桌布和服装等实用物,使其作为一种专门的绘画技能教学而孤立于儿童的绘画世界之外。因此,幼儿虽然学习了一些装饰画的绘画技法,但绘画的主题并不表现幼儿的生活和情趣,因而也影响了幼儿审美创造价值的体现。现在,我们将线描作为一种新的表现方法介绍给幼儿,并在其中赋予全新的内容表达要求,所以,无需进行专门的装饰画训练,让幼儿采用线描的方法来表现他们眼中和心中所见和所理解的世界,由幼儿生活经验而形成的线描画因其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视角而具有了鲜明的艺术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上不同形式的绘画手段,组合成有创意的的线描画,不再孤单的线描画。

反思:

初次看到幼儿线描画的成人都会惊叹于那眼花缭乱的图案,怀疑这是幼儿的画吗?其实在刚开始,从我们班级的美术基础来看,我的心里总会有所顾虑,该不该放手去尝试这种大胆的的作画方式,孩子们能学会吗?作品会好看吗?结果作品出来后才发现,其实,线描和涂色一样,都是绘画中一种表现事物变化的方法。它无需特殊的技巧,也许更多的是凭直觉,所谓“跟着感觉走”。从简单的线条到复杂的花纹,从变换排列到变换组合,如同天马行空一般,任由作画者自己想象。在这个作品基础上,我们老师能用一些突破常规的艺术创造手段的添加,能让线描画冲破它的局限,往更加广阔的天地发展,也能进一步让孩子在线描画的天地下尽情发挥!表现出更加出彩的作品!

第8篇:大班教学反思

大班教学反思:《远离危险物品》

《远离危险物品》是一节健康活动,本次活动目标是:

1、通过观察认识安全标记,教育幼儿远离火、电或其他有毒的物体。

2、进一步提高幼儿自我防范意识。这节课我共分五方面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幼儿观察、认识安全标记。了解它的特征和意义。因为幼儿本身就有一定的认识基础,而且对这些标志比较感兴趣,所以课堂秩序还是很好的。

在翻开活动用书时,幼儿都能积极的举手告诉我书上图片描述的是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对于这些危险物品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意识;并对它们造成的后果也是比较了解的,大多数的幼儿一次就把所有物品的用途都说出来了,但是对于他们的共同之处幼儿的回答就不太完整,虽然知道但是不能用一个较好的词语来进行概括,从这里我发现我班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词汇还是不够丰富需要加强。

幼儿对“为什么这些东西是危险物品”,不太了解,有的幼儿说“本来就是这样的”有的说“因为它会个给人和事物造成伤害”……因此,在我讲了以后幼儿就有了一种恍然大捂的神情,感到很高兴,还不时和边上的同伴那进行交流。课堂的气氛一下字就活跃了起来。

在第四个环节中主要让幼儿自己分辨哪些东西是危险的物品,不能吃也不能玩的。幼儿都积极的举手发言回答,总体来说幼儿的知识经验还是较丰富的,有些我也没有马上想到,但是幼儿一下子就联想到了,还对我说了很多发生在他们自己或者周围人身上的一些有关于这些危险物品造成的伤害,从中不难看出现在的幼儿知识面还是比较广的,他们都能对这些事情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进行分析,了危险物品对人的伤害

最后一个环节,幼儿积极讨论其他孩子的回答是否正确。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样的谈话方式,课堂的气氛非常热烈。当中有的幼儿说的不够准确,或语言表达不清楚的,其他幼儿还会进行指正,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基本掌握了对危险物品的认识和造成的严重性,活动的目标基本达到了!

最后我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小结,把幼儿的讲述的内容进行了汇总。

第9篇:大班教学反思案例

篇一:大班>教学反思案例

幼儿美术教育最富有意义的,就是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应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不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应该尽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

案例背景:

美术活动《狮子》选材于安徽省统编教材大班上学期,大狮子形象夸张、威猛,是小朋友们十分熟悉喜爱的一个动物。因此,在本学期的园本教研同课导构活动中,我们大班艺术组的两位老师协商后选定了这一课。为了将这一节课传授好,成立了以盛于兰、王春荣、汪渊老师和我四人的研讨小组,根据我班实际情况及幼儿的年龄差异,共同对原教案进行了调整。

案例呈现:

大班美术活动——狮子

原教案调整后的教案我的思考

目标:

1、知道要保护动物,爱护环境,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尝试画出狮子的主要外形特点,并添画与狮子相关的背景。目标:

1、知道要保护动物,爱护环境,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尝试画出狮子的主要外形特点,并添画与狮子相关的背景。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美术教学中,将语言作为一种内在的活动,贯穿其中,是十分必要的。

准备:

1、狮子的图片、油画棒、记号笔。

2、幼儿操作材料。准备:

1、狮子的图片、油画棒、记号笔。

2、幼儿操作材料。

3、《狮子王》碟片、电视机、VCD。

4、范画一张,狮子图片一张。

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教师:什么动物长一头漂亮的鬣毛?

2、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狮子。

(1)提问:你们见过狮子吗?它长什么样?生活在什么地方?

(2)教师小结。

3、教育幼儿爱护动物

(1)提问:狮子有自己的家园,我们能闯到它们的家里破坏它们生存的环境吗?

(2)教师小结,

4、教师示范狮子的画法。

重点讲解鬣毛的几种表现形式。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过程:

1、放《狮子王》碟片片断。

2、谈话:

(1)你刚才看到的狮子长什么样?生活在什么地方?

(2)教师小结:狮子是食肉动物。皮毛是金黄色的,公狮子身体强壮,头上有长长的鬣毛,狮子主要生活在非洲草原上,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狮子,有的狮子被运到动物园,供人们观赏。

3、教育幼儿爱护动物。

(1)提问:狮子有自己的家园,我们能闯到它们的家里破坏它们生存的环境吗?

(2)小结:我们要爱护它,不能随意捕杀、破坏生态环境。

4、出示范画

师:你们喜欢狮子吗?瞧,老师这里有几只狮子,你们想知道它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5、教师示范狮子的画法,重点讲解鬣毛的几种表现形式。

6、幼儿作画,老师指导(放背景音乐)。

(1)鼓励幼儿画出狮子的生活场景。

(2)画出一只公狮子,也可画出狮子的一家。

7、幼儿将自己的画编一个>故事与同伴、老师分享。动画的播放吸引了幼儿的目光,幼儿对直观的事物接受较快,也很感兴趣。

让幼儿对公狮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加深了幼儿对狮子家族的了解。

在传授美术技能的同时,进行品德和环保教育,一举三得。

欣赏教师的范画,旨在给孩子观察之余,以美的熏陶。

示范画法,给幼儿直观的印象,介绍了几种鬣毛的表现形式。

音画合壁,使五大领域自然融合。

旨在培养幼儿的想象、口语表达的能力和自信。

案例反思:从活动过程来看,虽然思路清晰明朗,但从课后效果来看,孩子们的作品大都千篇一律,与老师范画中的狮子没有什么区别。失望的同时,我不禁要问自己活动中我给自己按排了一个什么角色?冷静思考之后,我想还是没能走出旧模式:先是教师示范、讲解,再幼儿模仿或进行简单的创作。这种方法既省时又简捷,殊不知它不但抑制了幼儿的创造,而且会使幼儿产生没有自己的想法,盲目服从权威的心态,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

活动之后,一些问题总是在困扰着我:怎样能让孩子们的作品丰富多彩,怎样能让每一个孩子的作品具有自己的个性,怎样能让每个孩子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又能分享到自己成功的快乐?于是,我又重读了《纲要》中“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情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这一段话,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想如果将本次活动调整为下面这个过程,也许效果就会有所改善吧!

围绕欣赏范例,提出以下问题。第一幅为教师作品:这幅画叫什么名称?你怎么知道它是一只公狮子的?这只公狮子在干什么?它在哪儿?通过这一环节,一是让孩子们了解公狮子的形象特征;二是让孩子们意会,作品的主要内容必须在画面醒目的地方。另外,让孩子们体会到公狮子鬣毛造型夸张的特点。

然后再出示第二幅幼儿作品:

图上有几只狮子?它们都是谁?它们和公狮子区别在哪儿?它们除了在一起做游戏,还会到哪儿去干什么呢?这一环节发散了孩子们的思维,为孩子们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接着再将第一幅和第二幅画比较:

这两幅画中的公狮子有什么区别?鬣毛还有哪些画法呢?这两幅画都是先画什么,后画什么的?

这一环节的提问突破了重难点,开扩了孩子的思维,为孩子们打开了想像的窗户。

最后教师再提出请小朋友们为狮子照张像时,孩子们肯定都能大胆地进行。经过这样的修改设计,虽然因讨论花去的时间过去示范讲解多了,但我认为这一环节肯定会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或许这就是以前教师在示范讲解后,反复关照要画得跟老师不样,但大部分幼儿还要照样去临摹范例的症结所在吧!

活动给我的>收获:

1、幼儿时期知识经验贫乏,思维没有定势。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帮助幼儿积累各种,关键经验,比形成概念更切合幼儿的需要与可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必须认真地设计提问,组织讨论,变教师单向地传授知识技能,为师生创造性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讨论中培养幼儿将过去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养成他们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认识,乐于表现不一般的认识和习惯。

2、美术创作是一个极端个别化的活动,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构想与表现,但个人的思路毕竟是有限的。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介绍个别幼儿的创作思路和独特表现,既不会对集体产生干扰,也不会限制其他幼儿的创造。相反,我认为是对幼儿创造的推动。但如果把这种介绍交流推迟到幼儿作品完成以后,幼儿再想学习、创造、超越的契机已经错过了,其意义就非常小了。

篇二:大班教学反思案例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理解绘本中蚯蚓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

2.从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尝试运用绘画形式来续写日记,并能大胆而连贯地讲述所续写日记的内容。

3.体验阅读和续写日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蚯蚓的日记》绘本。

2.有选择地将绘本图拍摄成照片,并设置PPT放映形式。

3.音效:孩子的尖叫声、舞曲。

4.白纸、蜡笔提供给每组幼儿。

活动过程:

一、直接出示绘本封面《蚯蚓的日记》,激发兴趣:

1.出示封面图片,了解书名。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呢?这个蚯蚓有什么特点?(幼儿观察封面讲述,了解故事的名字《蚯蚓的日记》。)

2.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是日记?

师:那日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寻找答案吧。

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绘本故事内容和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

1.第一遍阅读,启发幼儿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绘本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阅读第一页。

师: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记,你们知道这篇日记是蚯蚓什么时候写的吗?(3月1日)原来记日记的时候是要先写上几月几日的。在这一天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幼儿观察画面讲述。)

师讲述故事:原来蚯蚓和蜘蛛是好朋友,今天蚯蚓教蜘蛛怎样钻地,蜘蛛成功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明天蜘蛛又要教蚯蚓怎样倒立走路。你们觉得明天蚯蚓会成功吗?

(2)引导幼儿阅读第二页。

师:第二天了,日记上的日期该怎么记录?对了,3月2号,这一天蚯蚓学会倒立了吗?为什么没有成功呢?(了解蚯蚓没有脚的特点,不能吸附在树枝上。)

(3)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三页。

(播放孩子的尖叫声)师:你听到了什么?这是谁发出的声音呢?他们碰到了什么事情?这跟蚯蚓有什么关系啊?幼儿大胆想象猜测。师讲述故事。

师: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天?你怎么知道?对了,蚯蚓在日记的最上面都有标日期,记录这一天他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碰到蚯蚓你会怎么样?

(4)引导幼儿阅读第四页。

师:昨天是3月3日,蚯蚓做了一件很调皮的事情。今天是(3月4日),蚯蚓不再调皮了,它变得非常讲礼貌。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从蚯蚓的日记里看出来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蚯蚓今天的日记里写了什么。

(5)引导幼儿阅读第五页。

(播放音乐)师:3月5日,你们听到什么声音?蚯蚓可能在做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到底它在干什么?

师: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跳舞的?为什么他只能这样跳?我们一起来学学它吧!

(6)引导幼儿阅读第六页。

介绍故事新角色“蚯蚓姐姐”,师:今天,蚯蚓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它是谁?蚯蚓和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师讲述故事提问:为什么蚯蚓要这样说它姐姐呢?事实是这样的吗?

(7)阅读完后与幼儿共同得出日记的简单含义。

师:看了蚯蚓的日记,我们知道了原来日记是用文字或者图案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每天发生的事情,可以是你开心,难过,害怕的等,而且每篇日记都标有时间。

2.第二遍用放映PPT的形式完整阅读绘本,引导幼儿进行续写日记。

师幼完整阅读3月1日到3月6日蚯蚓的日记。

师:那3月7日,蚯蚓还会去什么地方呢?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三、拓展幼儿思维,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续写日记。

1.教师提出记日记的想法,启发幼儿的想象。

(1)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请你来帮助蚯蚓把3月7日这天的日记记下来。

2.引导幼儿思考日记怎么记?梳理幼儿经验。

师:记日记的时候我们首先在日记的最上方标上日期(3月7日),写完日期后,再想想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呢?想好了就把它画在纸上。

3.幼儿自由尝试记录日记,师巡回观察指导。

4.展示个别幼儿日记,并简单点评。

5.把作品贴在书的后面,引导幼儿发现日记记了几天的事情,其实,3月1日是星期一,那3月2日呢?„„原来,在写日记的时候还可以写上星期几,这就是蚯蚓一周的日记。

6.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写写自己的一周日记。

活动反思:

原绘本故事画面比较多,放在一节集体教学活动中故事量太大,因此在活动设计中我作了精选,截取了其中6幅画面作为本次语言活动的内容,并将日期作了修改,使日记呈现出从3月1日到3月6日的连续性记录,从而更易于幼儿对日记的把握。活动中,我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配合音效让幼儿联想画面等多种方式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对画面的理解更深刻、透彻,并能从情感的层次去了解蚯蚓的内心世界,感受到蚯蚓在日记中的开心、难过、害怕等情绪的变化,使孩子与蚯蚓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最后环节中幼儿续写日记的兴致也特别高,孩子们把自己的想像都化成了画表现在日记中。

篇三:大班教学反思案例

案例背景:

近期我园大班正在做《有趣的昆虫》这一主题,在孩子们眼中,蚂蚁是有趣的、神秘的、可爱的、可以逗着玩的。蚂蚁活动经常能吸引幼儿的围观,引发许多的话题。日常活动中,我们带孩子们寻找和捕捉蚂蚁,有的孩子用饼干、苹果核、小糖果去引蚂蚁,有的用小草、小棍去逗弄蚂蚁,他们神情专注投入,极其认真。由此我们认为,开展对蚂蚁的探索性活动能满足孩子们观察、探索的需要,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同时通过对蚂蚁的认知,能引导幼儿对蚂蚁的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并通过游戏角色的扮演,迁移到幼儿的自身,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案例描述:

一、以猜迷的形式引出课题

1.小朋友们,在有趣的昆虫世界里,有一群可爱的小东西,它们是谁呢?

2.你们在哪里看见过蚂蚁?你见过的蚂蚁长什么样子呢?

通过观察与讨论,使幼儿明白蚂蚁由头、胸、腹三部分和6只脚以及一对触角组成的,这也是昆虫的基本特征。

分析:大班的孩子具有好强好胜的心理,为了能让他们获得成功感。因此引题设计的很有针对性,只让幼儿在昆虫世界里找答案,通过他们自己努力猜测出正确的答案,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接下来,我们一起参观蚂蚁的家吧!蚂蚁的家,就像一个迷宫,里面有许多的房间1.哪里适合给蚁后住?为什么适合蚁后住呢?2.工蚁搬回来的食物应该储存在哪里呢?3.工蚁应该住在哪儿呢?4.兵蚁应该守护在哪里?为什么?

分析:为了培养幼儿有秩序、有条理、有逻辑高思维能力,使得他们能学以致用,在幼儿已经清楚地明白各蚂蚁的职责和作用后,再请他们给蚂蚁分配房间,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的原因。

案例反思:

最后游戏部分。我觉得这个部分我处理的不太恰当。如果在分配角色前,给出一个问题:你最喜欢蚂蚁王国里的谁?为什么?让幼儿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这样在游戏时幼儿能够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职责。

上一篇:表达方式有以下五种下一篇:大学生素质拓展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