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爷府油田特高含水期稳产技术对策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老爷府油田属于特低渗透油藏, 渗透率5.58%, 孔隙度14.4%, 含油面积44.6平方公里, 地质储量2026万吨, 含油饱和度40%。采用一套井网开发高台子、扶余两套层系, 共23个小层, 油层非均质性严重, 砂泥交错, 多层纵向叠加。

1 存在问题

受沉积环境影响, 大老爷府油田各区域油层发育状况、开采层位、存在问题及矛盾差别较大。

1.1 平面矛盾突出

油藏南部主要开发高台子油藏的三、四砂组以及扶余油藏的二、三砂组, 油层物性较好, 注采受效明显, 存在主要矛盾是平面矛盾突出, 受人工裂缝及天然裂缝走向影响, 东西向井注水见效快, 受效明显, 高产液高含水, 无效水循环严重, 平均单井日产液15.5吨, 综合含水97.5%, 地层压力11.8兆帕, 南北向井受效相对较差, 产液量和含水相对较低, 平均单井日产液10.2吨, 综合含水97.1%, 地层压力10.2兆帕。

1.2 层间矛盾突出

油藏中部位于构造高部位, 各砂组均比较发育, 开发层位齐全, 主产层高台子油藏三、四砂组和扶余油藏二、三砂组, 接替层高台子油藏一、二砂组。主要矛盾是层间矛盾突出, 主产层高台子油藏三、四砂组和扶余油藏二、三砂组物性好, 注采见效明显, 吸水能力强, 实际吸水量达到90%以上, 而配注量只有65%, 地层压力高, 平均11.0兆帕。高台子一、二砂组物性较差, 注采见效不明显, 吸水能力较弱, 实际吸水量不到10%, 而配注量占35%, 远远没有达到配注需求, 地层压力只有8.5兆帕。

1.3 注采困难

油藏北部远离物源区, 油层发育变差, 注水见效不明显, 注采困难, 注水压力平均11.3兆帕, 泵压11.8兆帕, 平均单井日产液5.5吨, 平均含水95.2%, 油层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2 开发技术对策

针对油藏所存在的问题, 在深入水驱规律和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 采取相应改造措施, 夯实稳产基础。

2.1 单层注水

高台子一、二砂组地质储量690万吨, 占总地质储量的34%, 中部区域又是储量最富集的区域, 由于层间矛盾突出, 水驱动用程度较低, 只有62%, 为了提高该区域水驱动用程度, 扩大水驱波及体积, 从2016年初起开展高台子一、二砂组强化注水, 单注高台子一、二砂组, 其它砂组停止注水, 为了快速补充地层能量, 日注水量增加一倍。注水半年后, 开始见到明显效果, 产液量由1520方下降到1370方, 下降了150方, 产油量由38吨上升到42.5吨, 上升率4.5吨, 综合含水由97.5%下降到97.2%, 下降了0.3%, 年度自然递减由11.6%下降到10.2%, 下降了1.4%, 地层压力由8.5兆帕, 上升到9.8兆帕, 上升了1.3兆帕。

2.2 周期注水

为了解决南部区域平面矛盾问题, 采取多种方式的周期注水。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周期注水方式, 层间矛盾差异大的采取层间轮注的周期注水方式, 重新组合注水层段, 吸水能力相近的注水层段组合到一起, 强吸水层段控制注水, 周期为3个月;层间矛盾小的区域采取采取全井间注, 周期为2个月;对于平面矛盾较大的区域采取大水量长停短注的周期注水方式, 短期内迅速提高地层能量, 在注入水还没有形成突进前停止注水, 注水时间为1个月, 停注时间为2个月。

2.3 氮气泡沫驱

氮气泡沫驱具有降低剩余油粘度, 改善流度比, 封堵大孔道, 提高波及体积, 驱替油层顶部和小孔隙残余油, 提高洗油效率等优点, 2016年在油田南部施工1口井老16-22, 注入氮气量36万方, 施工时间1个月, 施工后见效明显, 井组产液量由217吨下降到200吨, 下降了17吨, 产油量由3.5吨上升到5.9吨, 上升了3.4吨, 地层压力上升2.3兆帕。

2.4 井网调整

为了解决油藏北部注采见效差, 提高水驱效率的问题, 开展了2口小井距实验, 利用东西向水驱优势方向, 同时缩小油水井距, 由250米缩小为125米, 实施4个月后, 水驱效果明显改善, 井组内4口油井全部见到效果, 产液量上升, 产油量上升, 含水上升, 地层压力上升。

2.5 控制无效水循环

通过注水方案调整, 封堵油井高含水层、停井、间抽、捞放油等方式, 2016年日减少无效水循环1100吨, 吨油耗水量由50下降到42, 有效提高了注水利用率和油田开发效益。

3 取得效果

通过上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 大老爷府油田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自然递减由11.5%下降到10.6%, 含水上升率由1.5%下降到-0.1%, 地层压力平稳总体保持平稳, 分层压力更加均衡。

摘要:大老爷府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 2015年综合含水96.7%, 剩余油高度分散, 接替潜力枯竭, 无效水循环严重, 稳产形势十分严峻。在没有新井和压裂两大稳产主体工程情况下, 针对目前油田存在的问题, 通过精细注采调控, 提高水驱动用程度, 改善水驱效果, 利用氮气泡沫驱, 扩大残余油波及体积, 调整井网, 提高水驱效率, 采取调、堵、停、控等方式治理无效水循环, 使油田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自然递减下降, 含水上升率有效控制。

关键词:特高含水,水驱动用程度,开发效果

参考文献

[1] 闫存章, 李秀生。低渗透油藏小井距开发试验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32 (1) :105~108.

[2] 宋万超.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技术和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3.

[3] 夏文飞, 周期注水原理与现场应用,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3.12.

上一篇:隧道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研究下一篇:全员生产维修(TPM)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