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措施思考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现代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一)论述加强现代企业内控管理的意义

新形势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的优劣决定了企业是否可以健康持久稳定发展,而财务内控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对企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直接影响企业能否实现战略目标,同时也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保障。财务内部控制就是通过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不断优化和改进企业管理效率、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同时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制定和执行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二)西方先进国家对内控管理的重视

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成败都只在一瞬之间。相比之下,西方先进国家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已经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期,从早期的内部牵制,到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再到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现阶段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将内部控制提高到战略定位。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COSO),于1992年发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并多次增补和修订,该框架已在全球获得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这些内部控制的理念和思想,不仅对过去,而且对现在甚至未来的企业管理、财会工作和独立审计都有着重要影响。

二、中国企业内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论述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内控管理现状

作为我国经济主要来源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影响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伟大成绩,得益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国有企业也在着力加强内控体系建设。财政部等五部委先后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国资委也颁布了《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企业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确保有效执行,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发展目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已提升到新的高度。但由于内控管理起步晚、发展不均衡,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参差不齐。法人治理模式不清晰,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低下,控制措施死板僵化等问题,造成企业无法适应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

(二)中小企业内控管理现状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最有活力和潜力的企业群体。但我国中小企业主要为民营资本,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技术、资金、人才、管理均相对较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能够做大做强的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除了外部的不利因素外,内部的企业管理和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均存在不足,过度重视企业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企业长期价值提升,造成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不断加大,严重影响自身持续稳定发展。

三、加强中国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一)财务内控文化的建设

企业管理以人为本,任何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是要人来落实。要做好企业内控管理,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和提高全体员工的内控管理思想和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就是小型社会,企业文化就是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力量,时刻影响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健康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经营治理,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点突出企业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所有员工拥有统一的价值理念、统一的发展目标、统一的行为规范,是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将内控管理的理念注入企业文化中去,有了统一的内控管理思想和意识,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必然事半功倍,大大提高管理效果。

(二)财务内控体系的建设

财务内控不仅仅是制定管理制度,更是企业运营体制、机制和体系的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企业控制的调节阀。财务内控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战略目标来确定,不宜过紧也不可过松,控制过紧会造成管理僵硬失去活力,控制过松会造成管理松散风险加大。财务内控的重要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建设体系是财务内控的重点。大中型企业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司其职,发挥其真正作用。中小企业在组织架构上要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做到“运动员”和“裁判员”相互监督。

(三)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

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是内控管理的核心工作。企业要以《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基础规范》等法律规范作为依据,结合企业实际经营和发展情况,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审计监督为重点,制定出易于理解、便于操作、可灵活调整的财务内控制度规范。财务内控制度应包括: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的职责划分、严密的岗位牵制、严格的审批检查、统一的人事任职标准、有效的审计督察、以及系统性的效果分析完善。要做到重点岗位职责有明确的制度规定,重点工作流程有严格的程序标准。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

(四)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建设

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是实现财务内控管理的保证。制定出好的管理制度需要优秀的人才去落实完成,才能发挥出好的作用。传统的财务人员偏重于财务会计核算,而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需要更多的财务管理人才,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在专业素质、管理水平、知识领域等多方面提升。企业经营是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包括销售、生产、技术、运营、财务等各类人员,而优秀的管理人才不能仅仅要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才能,还要了解跨专业的知识。实现财务内控管理,需要财务人员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再向更进一步的战略会计方向提升。企业需要加强财务和业务的交流融合,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同时在绩效考核中加强内控管理任务的考核。

(五)内部审计机制的建设

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的建设是内控管理的保障。内审工作重点是审计和监督,是保证财务内控制度执行、财务工作规范有效开展的重要措施。决策、执行、监督构成了现代企业运营整个过程,而通过周而复始的PDCA循环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方法。企业应遵循执行和监督分离的原则,重视内审工作的独立性,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以保证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加强内审工作对财务活动的约束性,同时通过全面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研究制定纠正或改善的措施,以达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完善财务内控管理的目的。

(六)财务共享信息化的建设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数字化代表着先进生产力。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财务共享信息化建设进行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是更为有效和便捷的方式。企业财务管理涉及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而传统的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存在信息不对称、不准确、不充分、不及时等问题。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利用财务信息化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建立企业大数据分析模型和决策系统,可以拓展财务管理半径、强化财务权限管理和审批管理、提高财务信息准确度,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保证财务内控管理的执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市场经济下,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正确认识和应对自身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财务内控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核心,对企业健康持久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要高度认识视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财务内控管理的作用,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摘要:过去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世界新的奇迹。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面临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作为经济支柱的中国企业,面临着世界优秀企业的激烈竞争,需要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需要从发展方向、战略布局、结构优化、内生动力提升等诸多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企业管理是企业最主要的内生动力,而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更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重点围绕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展开分析和论述,为企业健康良性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经济发展,企业管理,财务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 曾丽娟.强化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要点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 2017 (2)

[2] 常凌雁.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新思路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 2018 (23) .

[3] 甘哲顺.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经贸实践, 2018 (18) .

上一篇:浅析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下一篇:探讨物理中“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定”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