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智能手机不断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去了极大的便利。智能手机在教育领域中也得到了运用,它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在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中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职英语教学现状,进而分析了智能手机在英语信息化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从而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论文 篇1:

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融合的探索与尝试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中职英语教学获得了更多的创新空间。本文以学业水平测试英语学科的相关要求为背景,聚焦信息化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探索二者相融合的有关问题。文中首先阐述了信息化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融合的必要性,其次列举了信息化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融合的方式,最后就有关注意事项进行论述。期望本文能够对中职英语教学起到一些具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学业水平测试;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实践性教学

【作者简介】郭宏(1982-),女,福建南平人,福建经济学校外语外经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科英语教学。

近年來,福建省中职学校开始实行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同时也颁布了各学科课程考试大纲。英语学科考试大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制定,体现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其中注重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以及相关的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学,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业水平测试。本文拟基于信息化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以信息化教学促进中职英语的实践性教学并使二者达到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实践性教学效果。

一、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信息化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融合的必要性

英语是学业水平测试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部分,学生必须在考试中取得D级以上成绩,才能够达到毕业条件,这要求中职英语教师以更为严谨的方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考纲中所要求的英语基础知识以及沟通技能。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知识建构过程较为缓慢,而且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缺乏兴趣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更多地采用实践性教学手段,通过角色扮演、任务驱动、操作训练、项目参与、竞赛活动等一系列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习不再枯燥。

信息化教学作为依托于信息技术出现的新型教学手段,在实践性教学的实施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中职学校使用信息化教学已有一段较长的历史,从最早的常规化电教手段到今天多功能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英语教师大多不同程度地接触过信息化教学手段。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形式化倾向,如何充分地发挥信息化优势创新教学模式仍有待继续探索。在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又能够起到优化教学效率的作用,因此中职英语教师应深入理解当前英语教学的方向,促进信息化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融合。

二、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融合的方式

信息化教学的运用与其技术优势息息相关。概而言之,其与实践性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可归束为以下几类。

1.通过信息化方式创造实践情境。在英语学业水平测试中,以“简短对话”及“补全对话”题型出现的情景交际测试内容占据25%的比重。要让学生更好地在情景交际部分得分,需要教师将具有真实感的情境引入教学,创建语言环境。

例如,电话交际是英语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无不与电话密切相关,因此这一知识点在中职英语学业水平测试中被考察到的几率非常高。为让学生牢固掌握与英语电话交际有关的知识,便可在相关教学课时中以多媒体的方式创设实践情境。在开展口语实践活动前,可先播放一段使用英语进行电话沟通的视频,为增强生动性,电话沟通的内容可与其他交际模块相交叉,例如谈论借物还物、发出聚会邀请等。展示情境后讲解视频,引导学生把握口语交际要点。其次,组织学生分组活动,根据从视频中获取的信息模拟情境对话,要求学生将重要句型“Hello, this is…speaking. ”“Who’s that?”“May I speak to…, please?”等运用进去,并且按照交际规范告别、询问对方姓名等。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时可适当地鼓励学生融入创意,激发活动积极性。

在口语交际活动前以多媒体创设情境的价值在于,让学生能够基于语言的实际使用需求来理解英语,减少对英语的心理距离,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本例中,学生在观察生动影像时,不仅能够听到人物的语气,还能够观察到人物的面部表情,从而加深对情景交际中“May I…”“Could you…”等礼貌、委婉用语的记忆和理解。

2.通过信息化方式组织交互式教学活动。英语学业水平测试考查学生能否对常用的交际用语的准确性进行判断和应用,能否对日常询问和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交互式教学强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操练英语,以实操促进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使传统的教学交互演变为智能交互,提高交互式教学的效率。

饭店中服务人员的职业情景交际用语是中职英语学业水平测试中可能会考察到的内容,也与中职生可能从事的职业息息相关。下面我们以此为例,说明应当如何以交互式教学的方式加强这一考点的备考。在饭店情景交际中可能会考察到的句型包括“Have you made a reservation,sir/madam?”“How would you like your dinner,buffet or a la carte?”“Please take the elevator.”饭店职业用语中可能涉及到一些较长或较为生僻的单词,在描述菜式的时候最为常见,加大了学习难度。而且整个服务过程时间较长,需要提出的问题较多,学生不易掌握。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交互式教学模式,通过人机交互降低实践性学习的难度。

首先,教师向学生端发送Flash交互游戏——“快来餐厅找餐具”,让学生完成餐具与单词配对游戏。进入教学主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基本餐具及菜式有哪些,能够听懂并能够说出餐具及菜式词汇。可打开课文语音范读软件使用。其次,向学生端发送“上菜吧”学习软件开展交互式口语教学,教学应当呈现出由易到难的梯度。第一步,播放游戏中某一关的视频,可关闭一部分人物配音。如关闭服务人员配音,由学生参考原有对话,通过人机对话与软件中的顾客配音交流。学生在关闭部分配音的条件下可进一步熟悉目标语言。第二步,关闭全部人物配音,学生每两人为一组,分角色为人物配音,按照游戏要求为客人提供点菜及上菜服务,合作完成游戏。学习结束后查看系统评分并讲解,让学生适时查漏补缺。交互式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做总结点评,有针对性地安排作业。

交互式教学对课堂教学中信息化硬件配置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室配备教师机及学生端设备,并需要与教学内容相配置的多功能学习软件。智能化的交互课堂具有游戏性英语教学的性质,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英语课枯燥乏味的问题。

3.通过信息化方式优化测评分析。中职英语学业水平测试具有很高的规范性,“考学一致”是其基本精神。因此,不仅教学应与学业测评相适应,教师也应引导学生的能力结构向学测的要求发展。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测评,结合测评结果找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的测评包括课后作业及考试试卷,可让教师实时评价教学效果,对英语教师起到教学参考的作用。

信息化测评对学业水平测试中“词汇理解”“语法运用”“简短对话”“补全对话”“阅读理解”这五类客观题题型的备考具有很大意义。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向网络学习平台提交作业及试题。平台具有结果统计功能,不仅能够让学生实时了解自己的测试成绩,也便于教师调整教学活动。在实践性教学中,英语教师应立足于学业测试水平的要求安排学生练习。学生于课后在平台上提交作业,平台能够统计出其中的错题分布,教师应关注统计结果,以此作为调整教学的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当代,很多教学测评平台具有很强的功能,即使对“应用写作”等主观题型,也能够自动分析出其中的语法错误等问题。虽然统计结果可能不能反映全部问题,也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教师可先观察了解作业或试题的总体完成情况,再对写作等主观题型进行个别性分析,在课堂上结合考纲内容讲解作业及试题,让学生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4.通過信息化方式开展英语实践竞赛。学业水平测试使英语学科在中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空前重要,学生在英语学科中的表现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够取得毕业资格,这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动机,客观上能够提升学生参与英语竞赛活动的积极性。

竞赛有助于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效果,也将最终有利于学生在英语学业水平测试中的表现。借助信息化方式,学校可以设计基于网络平台开展的英语实践竞赛活动。信息化平台的线上互动功能,能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PK,开展口语比赛,老师也能够与学生进行互动点评。传统的英语实践比赛在学生中较易“遇冷”,究其原因,与传统比赛的复杂性有一定关系。在硬件、软件设备齐全的情况下,以信息化方式开展的英语实践比赛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学生可便利地使用信息化设备参与比赛。学生的表现也能够被完整记录、保存,有助于比赛的公平评价。在比赛中生成的优质实践活动案例,如学生口语对话活动、职业情景模拟剧等,可上传到学校英语学习社区保存起来,既可起到展示与示范作用,也可起到教学参考作用,便于以后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调动使用。

三、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融合的注意事项

为提高毕业率,让学生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取得良好表现,中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实效。信息化教学与实践性教学要达到深度融合,才能够取得教学实效,否则便易于流于形式。教师应当对如下二点特别注意。

1.注重设计,贯彻目标。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活动的起点。信息化教学是手段而不是目标,教师在进行方法设计时,要多考虑相应的方法是否有利于扩充课堂容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是否能够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在教学设计时应不限于单一的信息化手段,而要融入多种信息化手段。例如PPT教学作为一种沿用已久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对于优化课堂信息输出、展示教学内容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互动性以及操作性方面则价值有限。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避免过度使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当传统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具有更高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时,应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在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声、光、电的综合刺激使学生产生身心疲倦的可能性,设计好学习调节环节。

2.管理课堂,有序教学。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多模态教学,其中涉及到的教具、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互动方式都更为复杂,这就使课堂组织管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在每学期初始阶段,教师就应当向学生说明教学中会使用到哪些信息化素材、平台或设备,说明其开展互动、实践听说或记录成绩等功能,让学生了解其意义,以配合教师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主导地位,稳妥推进教学环节,有序完成各个教学环节的切换,而非被教学环节带着走。这要求中职英语教师重视自身专业化成长,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对以技术“支架”促进教学“根本”的方式方法了然于心,并加强对课堂问题的预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业水平测试对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业水平测试既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和改进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在此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师应当利用好信息化这个有力教学手段,促进技术与教学实质的相融。在教学中可通过信息化方式创造实践情境,组织交互式教学活动,重视测评分析,以及使用信息化方式开展英语实践竞赛。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两个要点,让信息技术手段在实践性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梁锦波.中职学校英语实践性教学:模式、实践与反思——以“医护英语”为例[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6:7.

[2]王晴.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英语教学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 2015,6:25.

[3]王璐璐.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与评价——以Ordering一课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0):86-88.

[4]李琦.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英语教学应用研究[J].职业,2017(26): 115-117.

[5]马群.中职英语口语多媒体教学发展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14):126-127.

[6]犹明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延伸中职英语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12):86-88.

作者:郭宏

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论文 篇2:

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中智能手机的应用策略

【摘要】智能手机不断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去了极大的便利。智能手机在教育领域中也得到了运用,它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在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中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职英语教学现状,进而分析了智能手机在英语信息化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从而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评价;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智能手机;应用情况

【作者简介】徐慧,湖北省十堰市科技學校。

【摘要】智能手机不断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去了极大的便利。智能手机在教育领域中也得到了运用,它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在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中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职英语教学现状,进而分析了智能手机在英语信息化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从而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评价;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智能手机;应用情况

【作者简介】徐慧,湖北省十堰市科技学校。

作者:徐慧

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论文 篇3:

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探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的技术手段逐步进入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指教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将信息化的技术手段灵活地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使课堂教学更高效。信息化教学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育行业的共识。因此,中职英语进行信息化教学也势在必行。结合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本文主要阐述了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优势及注意事项,并对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探索如何在中职英语中进行信息化教学,以改变中职英语的教学现状,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一、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科技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处在“互联网+”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快速融合,极大地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互联网+”把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于一体,把优质的海量教学资源与线上线下学习活动聚合起来,不断催生新的教育形态,教学环境的革新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应该加快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融合,促进教改和课改,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国家的政策导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新型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推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鼓励教师应用网络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指导学生学习等活动;鼓励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学习活动,养成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服务的良好习惯。《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实施教育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三全”是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是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是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以上政策的出台,都要求中职英语进行信息化教学,教师和学生都要提高信息化素养水平。

(三)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1.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大多是中考的失败者,无奈之下才选择职业学校,他们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尤其是英语基础薄弱,大多数同学词汇和句型的掌握量较少,语音语调较差,甚至连一篇简单的英语短文也无法连贯地读完,理解和表达能力不达标。再加上,大多数的中职生,长期缺乏鼓励和肯定,自信心严重不足,他们不敢开口说英语,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

2.教师教学方法单调陈旧

中职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课堂上师生互动的难度较大,教师教学的挫败感增加。再加上大多数学生还要参加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教师一方面要讲授新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给学生复习备考,需要经常考试和评讲试卷,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为了赶进度,很有可能直接省掉了互动环节,一个人“唱独角戏”,把一堂本应该活泼生动的英语课变成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课,学生听不懂,课堂参与度较差,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都不断降低,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3.学校对英语教学的投入和重视不高

很多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来组织教学和实习。他们认为专业教育、技能培养是学生就业的先决条件,在教学工作中特别重视专业教育。由于文化课与就业上岗关系没那么密切,学校往往把文化课放在从属、服务地位,导致文化课被忽视,中职英语的课时被压缩。根据笔者调查,很多中职学校非商务英语类专业英语课只开设一年,每周4节或2节,甚至更少。另外,由于投入不够,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语音室和英语类的实习实训场所,导致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条件不足。

二、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

传统的英语教学通常只重视对英语知识的机械输入,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气氛缺乏活力,师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信息化教学则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比如各类学习软件或平台,使学生在课前查找资料、观看视频,完成预习任务。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化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并且师生间也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互动。课后,学生利用学习平台继续学习,与老师或同学实时沟通。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可以通过平台得到数据反馈。这种教学模式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教师通过平台来监督、检测、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挖掘、培养学生的学习潜能,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实现翻转课堂。

2.改变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各种图片、音频、视频、互动平台等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室教学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外,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各种资料,或者利用各类软件学习英语,彻底打破了以前学习的时空限制。随着智能手機和移动平板的普及,各种即时互动教学平台涌现出来,比如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UMU等,学生参与的各个教学环节或者学习过程,平台都有记录,通过数据分析,列出成绩排名,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平台学习,也可以实时监控数据,无形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及注意事项

(一)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1.激发兴趣,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师讲授为主以及粉笔加黑板的单调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文本、图形、动画、音频、视频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多模态教学的互动中,使内容直观、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信息化条件下,各种教学资源实现了整合和共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学生的知识不只是传授来的,还能通过各类软件自主习得。教学平台的应用使教师成为学习的监督者,大数据的分析使教师能随时查看学生的接受能力或学习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并实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及策略,巩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

2.创设情境,营造语言学习的环境

学习语言需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氛围。教师应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和贴近生活的实践让学生从中习得语言,并应用语言。目前,大部分的英语教学是在课堂上进行的,缺乏标准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对知识点缺乏理解和有效练习,造成应用能力不足。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比如利用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微课等,可以营造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另外,还可以利用目前比较流行的VR设备为学生创设相对真实的情境,提供在正常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3.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的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比较单一,多集中于结论性评价,比如说考试成绩等,这些都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能动性、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的习得等,并且滞后,不够全面,不能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信息化的英语教学借助软件平台,可实现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并且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态度、过程、互助合作程度,甚至连每个单词的语音语调都全面记录,做出多元评价,数据即时生成,智能分析,学生可以随时查看数据记录,实时调整学习行为。多元评价机制把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个性化学习,实现分层教学

中职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他们的学习态度、动机、方法及兴趣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分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信息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还能创设更多的教学情境,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很多英语学习的软件,比如,“英语流利说”,学生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水平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选择不同难度的内容,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还比如“盒子鱼英语”,这些平台的大数据分析使教师能轻易地进行智能分组,有针对性地推送不同难度的任务或课程给学生,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定制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路线。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英语分层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的进步,推动学生全面地提高。

(二)中职英语运用信息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1.精心设计教学,合理适度地采用信息化手段

要上好一堂中职英语课,首先要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然后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有很多的优势,但它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如果过度使用的话,学生也会审美疲劳以致失去兴趣,或者只欣赏不思考,只关注形式而忽略内容,使所学的知识没有得到强化,达不到相应的效果。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恰当的教学环节中合理适度地运用信息化手段,使之发挥画龙点睛而不是越俎代庖的作用。

2.重视教学基本功,避免“唯技术论”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调整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这表明比赛从重点考查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拓展为全面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是说,比赛进一步回归教育的本质,更加注重考查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科研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信息化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当前,个别教师把精力放在研究信息化技术上而忽略教学本身的质量,这种“唯技术论”的行为应该避免。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应该潜心钻研,全面提高教学的基本功,如语言技能、组织教学的技能、评价技能、科研技能等。有了信息化手段的辅助,英语课教学会锦上添花,但如果缺乏了基本教学技能和实质内容,只是信息化技术的演示,就会本末倒置,这种英语课注定是失败的。

3.管控好手机,巧用各类英语学习APP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成为了英语学习的终端,在信息化教学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大部分中职生行为习惯欠佳、自觉性不够,他们使用手机时往往不够节制。因此,在开展信息化教学之前,就必须制定手机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手机进行英语的学习。目前,有很多的手机APP都比较适合中职生学习英语,如“百斩词”是一款有趣的背单词软件;“英语流利说”用来训练英语口语;“趣配音”通过给各类视频配音来练习语音语调;TED训练演讲能力;以及教学互动平台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合理使用手机,巧用英语学习APP,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四、中职英语实施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策略

1.加大投入,完善信息化教学的软硬件条件

《论语·卫灵公》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展信息化教学,学校要完善信息化教学的软硬件条件。首先,为每一间教室配备网络和多媒体教學设备,如投影设备、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等;针对英语教学的需要,还需要建设语音室,这是有效开展英语教学和实践实训的重要场所。随着技术的进步,有些学校也建设了智慧教室、录播室和微格教室等。其次,学校的电教设备中要安装相应的教育信息技术类的软件,比如现在广泛应用的希沃和极域等,形成数字化环境教学系统,为信息化教学扫清障碍。与此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研究开发教学资源,如制作微课、课件或精品课程等。

2.重视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如今,很多学校都配备了信息化的教学设备,但是还有部分教师不会使用。个别稍年长的老师连PPT课件都不会制作,甚至部分教师认为PPT课件就是信息化,因此应采取措,尽快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首先,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引导教师应用信息化开展英语教学,通过良好的教学体验,逐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其次,学校可组织全校的信息化教学大赛,要求全员参与,检验并提升全体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另外,学校可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参加省市及国家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这项赛事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非常高。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学促用,让信息化教学在全校形成引领示范作用,以此提升全体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3.优势互补,开展混合式教学

“互联网+”的时代,线上教学越来越流行。教师应该把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把学生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针对中职英语,学生课前利用有道词典、爱词霸等软件自学单词,或者借助翼课网、iSmart等平台,先听原单词或句子的发音,然后录音提交,平台自动打分,学生可反复练习,多次提交录音,直至获得高分。通过在线上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点,扫清单词、短语、句子的难关;在线下,教师查漏补缺,讲授的内容仅针对重点、难点,或者是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反馈回来的共性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把在线所学到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与灵活应用,来实现一些更加高级的教学任务,比如Grammar,Presentation,Role play,Reading &Comprehension等,从而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它是中职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教学基本能力,并使二者有效融合,推进课程改革,使中职英语的教学迈向新台阶。

责任编辑 何丽华

作者:武迪

上一篇:度心理委员工作总结下一篇:个人综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