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的心得体会1000字

2022-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得体会是我们接触事物产生的思想,也是我们明确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方式。如何结合自身的成长情况,写出勉励自身成长的心得体会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慕课的心得体会10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慕课的心得体会1000字

第2篇:对慕课的看法

慕课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引起了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认为慕课只是一种流行趋势。接下来,我将站在一个学习者的角度来谈谈对慕课的看法。

首先,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慕课提高了同学们对课堂的兴趣,激发了对学习的热情。其次,慕课还有一定的随意性,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速度来调整学习进度,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有听不清的地方可以随意返回重新听,这样可以提高学习质量。然后,慕课不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安排学习,并且可以选择更舒服的地点。我认为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中学习,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就是对于授课的老师来说,慕课大大节约了她们的时间,不用再重复同样的教学内容。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对于有些自制力差的同学,慕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学习进度方面,有的人会比较拖拉,不能按时完成;在学习效率方面,有的人会比较敷衍,不能认真学习。除此之外,我们的慕课并没有字幕,有可能会影响学习质量。再就是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能立即与老师交流。

慕课是我们对教学和学习的一种尝试,并且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虽然它有不足的地方,但是我们依然从中收获了很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慕课会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

第3篇:微课慕课的关系

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目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其来势之猛,大有颠覆传统课堂、迎来课堂教学革命之势。这种源于美国的教学形式,目前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慕课”翻转的是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并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本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人们提倡由过去的“接受性学习”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有的“慕课”推广者强调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先学后教”,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和翻转。事实上“慕课”所提倡的“先学”已不是新课改意义上的“先自学”,而是“先听课”。所谓“先学后教”,是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让学生自学课本,并特别强调在课堂上自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再进行点拨。而现在的“慕课”是“先听课”。学生在家里或课外不是自学课本,而是观看教师的讲课视频。学生不用自己探究,教师把重点和难点都进行了分解,甚至对课文的分析或对例题的解题步骤都讲得很具体,学生只用做练习题就可以了。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同的是:过去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现在是在家里听老师讲课,只是换了个时间和地方,翻转的是时间和地点,但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实质。新课改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也被翻转回了接受性学习。其实,慕课的本意是为缺课学生补课用的,而不是提倡大部分学生都用这种方式学习。“慕课在发达国家主要应用于成人的高等教育,而不是基础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领域对于慕课等新技术的应用并不风风火火,而是相对保守。”

“慕课”与“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把“微课”用于课堂教学,并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慕课”和“微课”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不是主流,它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适于家长辅导孩子;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等。

第4篇: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的区别

一、翻转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在多年以前人们就进行过探索。在上世纪的5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所进行的广播电视教育就是明证。为什么当年所做的探索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多大的影响,而“翻转课堂”却倍受关注呢?这是因为“翻转课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不论是萨尔曼·汗的数学辅导视频,还是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所做的化学学科教学视频,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用萨尔曼·汗自己的话语来说:“这种方式。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它让人感到贴心,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视频中的出现的教师的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

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的不好,学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学生的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视频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便于学生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评价技术的跟进,使得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

二、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微课之四“微”

1.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2.微课“课微不小”。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

3.微课“步微不慢”。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

4.微课“效微不薄”。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

微课的组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8.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微课的“十大特征”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

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区域微课资源的开发

1.内容规划

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首先做好微课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和进程,形成建设规范和体系,避免重复和无序开发。内容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本地区使用的教材,组织教研员和一线学科专家共同确定各学科各年级的知识点谱系,在征求意见后统一发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

2.平台建设

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须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开发。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

3.微课开发

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有“征集评审式”(面向教师个人)和“项目开发式”(面向学校和机构)。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一般要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发布、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4.交流应用

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区域“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

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三、慕课

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

慕课简介

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2]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前两个均进入中国。

课程范围

MOOC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通常,参与慕课的学习是免费的。然而,如果学习者试图获得某种认证的话,则一些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可能收取一定学费。

授课形式

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

尽管这些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这样的形式,提供一种大体的时间表,其余的课程结构也是最小的,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讲授、研讨问题、以及阅读建议等等。

测验

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通常由同学评分(比如一门课的每份试卷由同班的五位同学评分,最后分数为平均数)。一些学生成立了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同学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

主要特点

1、大规模的: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指那些由参与者发布的课程,只有这些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规模的,它才是典型的的MOOC。

2、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CC)协议;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成之为MOOC。

3、网络课程: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人们上课地点不受局限。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美国大学的一流课程,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联接即可。

第5篇: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1000字

今天,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部电视,他不仅使我感触万分,还是我明白了,懂得了,无论是谁,无论成功与否,只要努力过,都是一个成功的人。《开学第一课》这个电视主要是由许多著名的人物上来为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比如:李连杰、刘伟、邓亚萍、杨利伟、杨孟衡等等。他们用亲身的经历为我们这群少年铺上了坚持的地板,最终告诉了我们,只要坚持,努力努力再努力,就算没有成功,也是最棒的。

他们这些人物中,最让我感到敬佩的是李伟哥哥。他自幼就失去了双臂,导致学习各种事物都非常困难,而他的梦想是当一位音乐人士,然而失去了双臂,是他在音乐之路上最大的障碍物。他却用自己的恒心,毅力克服了这样艰巨的困难,走向了成功之路。在电视机上,李伟哥哥用实力证明了自己,让许多观众为他喝彩,有的甚至留下了赞叹的泪光。《梦中的婚礼》这一首歌虽然是很容易听到的,但这毕竟是李伟哥哥用脚弹出来的呀!李伟哥哥还说过:要么精彩的活着,要么赶紧死。他的这一简直是奇迹的表现,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的心如潮水般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还如同在我心中烙下了一个印迹,使我永远忘不了。

接着我还喜欢杨孟衡叔叔,他跟李伟哥哥一样,也是一个失去了双臂的青年。他喜欢游泳,指望着有一天能站在奥运盛会的最高领奖台上,看着五星红旗在冉冉升起,在自己心中冉冉升起。所以,他付出了比常人还要多好几倍的努力。在训练场上,他的心中只有两个字,训练”,训练。他的脚不停地抽动,就像他的决心一样,带着这样不屈的精神不断地在游泳池里徘徊。可是不幸的是,在比赛上,杨孟衡哥哥只拿了第九名的成绩,连奥运会都进不了。那一天,他一下子钻进水里,不想听到任何声音。事后,他说:人人都会失败,关键是在于你努不努力,只有努力了,才是真正的胜者。是呀,只要努力过,就是胜者。

今天看完了《开学第一课》之后,我对我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羞愧。我是那么幸运,有健全的身体,有疼爱我的父母,还有指导我的老师,而我却恰恰的与他们相反。记得有一次,我练黑管总是吹错音,练多几次后,就不练了。结果总是在原地踏步,不仅浪费了钱财,也浪费了精力。那都是因为我不坚持的原因。如果我再吹多几次,吹错了,不怕,再来的话,我一定就可以吹出最美妙的声音。可是,我偏偏就是怕麻烦,不肯吹。今天,《开学第一课》像老师一样为我指点迷津,终于,在我的重重练习下,我吹出了一段动听的声音。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首歌,但在我认为中,胜过任何歌曲。

除了这些,我还有一个远大的梦想考上清华大学。我知道,清华大学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去的,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有可能。我不知道自己考不考得上,但我会努力,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样就算落榜我也心甘情愿。不过我坚信,只要有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梦想长城,是自己用汗水和艰辛一砖一瓦慢慢推积起来的,任风吹雨打,电闪雷鸣,也绝不会倒。

今天,《开学第一课》使我懂得一个深刻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第6篇:翻转课堂与慕课的对比综述

[摘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1]

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当前,国内外将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相结合运用到课程与教学领域最突出的就是翻转课堂与慕课,本文从翻转课堂与慕课的起源,内涵,特征与它们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对比综述,以期为我国的教学与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翻转课堂;慕课;内涵;特征;挑战

1.翻转课堂与慕课的起源 1.1 翻转课堂的起源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托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阿”高中, 该学校的两位化学老师为了帮助由于特殊原因而缺课的同学赶上课程进度,专门使用录屏软件录制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课声音。之后,这种教学模式受刭了学生的广泛欢迎。2007 年,可汗申请成立可汗学院—一个非营利性网站,专门以视频方式讲解不同学科的内容,此外,该网站还提供了师生互动的平台供老师和学生答疑解惑、针对性的练习供学生巩固练习,以及自我评估供学生自我反馈和进度跟踪软件来监控学生学习进程等等。2011年,萨尔曼·可汗 (SalmanKhan) 在 TED 大会上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 介绍给全世界,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翻转课堂应用到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后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全球风靡。

[2] 1.2 慕课的起源

2008年,当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和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创造了MOOC一词时,它就被视为网络学习的新一代革命(L·约翰逊,S·亚当斯贝克尔等,2013)。从慕课诞生初期,它就以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迅速风靡全球,慕课运行公司通过它的三大主力平台:Coursera,Udacity和edX将慕课推向了高潮。继而国外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著名大学纷纷加入MOOCs之后,2013年,中国的知名大学也参与到这场在线教育的运动当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院校加入到了国际慕课运行的平台,慕课旋风来到中国,对于推动中国开放教育的发展,乃至重塑整个高等教育都有可能带来重要的影响。 从翻转课堂和慕课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和慕课作为教育领域的新事物,从它诞生一开始,就有着巨大的前景,尤其是最近几年,引起了教育界的巨大变革。在我国一些发达的大城市,例如上海,北京一些中学纷纷效仿美国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目前在山西省,山西师范大学正与山西省示范中学中阳一中联手合作完成翻转课堂教育生态系统课题的研究项目。而慕课却在我国高等院校掀起了新的浪潮。

2.翻转课堂与慕课的内涵 2.1 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或 Inverted Classroom)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建短小的教学视频,学生在家或学校观看教学视频并做针对性的练习,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进行师生、生生间供师生之间答疑解惑,探索交流,分享成果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它主要以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为依托,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视频的录制、网络自学、协作学习、个性化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

[3] 2.2 慕课的内涵

慕课这个名称是2008年由加拿大学者Dave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提出的。同年9月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和斯蒂芬·唐斯应用这个概念开设了第一门真正的慕课课程:Connectivismand C onnective Knowledge Online C ourse(CCK08)。该课程支持学习者以多种形式参与学习,比如通过YouTube、博客、Twitter及其他社会性软件学习。Downes认为:慕课是在网络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学习者通过免费、开放、自由的网络课程进行学习的一种有效平台,而且这种学习形式只有在参与者在数量上达到一定规模是效果才会最佳。

从翻转课堂与慕课的内涵上分析,翻转课堂的实质就是对传统教学课堂模式的颠覆,将课上教师的讲授变为了学生知识的内化,课下学生作业的完成变为了自主的观看教学视频;而慕课的实质就是网络资源和网络平台运用到课程的结果。

翻转课堂与慕课的特征 3.1翻转课堂的特征

(1)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接着教师在课后布置大量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习题作业,最后学生在课下完成老师的作业,至此完成了教学流程的全部环节,在此教学过程中,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消极的听课,被动的完成作业,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费劲。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自由地安排时间观看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视频,完成教师讲授这一环节,而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观看视频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与教师、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合作探究共同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应用下,教师将大量讲授的时间应用到了为学生精心制作教学视频,设计教学活动中,而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能力发展,合理的分布时间。 (2)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与权威者,课程忠实的执行者,学生学习的督促者,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是学生的参与者、合作者,课堂教学的倾听者,评价者和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资源和信息的提供者,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的“脚手架”。 (3)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课程接受者,权威的执行者,作业的完成者,而随着翻转课堂的到来,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宰者,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可以自定步调,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的时间与场所,在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及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小组成员和教师积极互动,全身心的参与课堂教学,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

3.2 慕课的特征

(1)开放,任何人不分年龄,性别,学段,地域都可以免费参与到慕课的网络课程平台学习中,对学习者没有任何门槛和规定。

(2)大规模,全世界的人只要家中有电脑,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学习。 (3)课程要素完整,在慕课的课程中包括了学习目标的清单、时间安排,教学视频、课程指南,学习活动、练习和作业、学习评价、学习成果证明等。

(4)注重交流与互动,包括学习者与网络资源的交互,教师与网络资源的交互,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交互。

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特征上分析,慕课与翻转课堂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翻转课堂更加侧重于中学课堂上教学模式的翻转,与慕课不同的是,在翻转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彼此都是熟悉的面孔,教师非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会及时的组织教学活动,供学生合作探究,也会及时的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翻转课堂的教学组织活动更加灵活自如,师生之间的情感与交流的时间更加真实可靠。而在更大的网络环境教学中,慕课之间的学习者彼此看不见,大家处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下,彼此之间的得不到记得互动交流,学生的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此外,大部分学生可能由于时间安排的冲突,耽误了课程既定的时间。

4.慕课与翻转课堂面临的挑战 4.1翻转课堂面临的挑战

(1)学科的适用性问题

最初刚开始翻转课堂的教程多为理科类的课程念,在这些课程中,一个概念、一道例题、一道公式、一个实验,教师只需花3-5分钟就可以讲清楚这些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理科课程逻辑性强,知识点清晰明了,便于教师灵活讲授。而在文科类课程中.如英语、政治、历史、语文等人文素养很强的学科领域,各个学科的融合性和渗透性较强,教师很难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来录制和制作教学视频。 (2)学校作息时闻安排问题

翻转课堂下,学生将利用课下的时间观看教学视频,这是否意味着剥夺了学生自主自习的时间,与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相违背,与现在叫嚣的减负口号相违背。或者说学校在自习时间统一安排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是否与翻转课堂最初提出的学生自定步调,自主学习相违背,所以学校以及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是翻转课堂亟待解决的问题。 (3)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给老师的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教师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视频录制能力,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既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尽可能地将教学视频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有吸引力,避免呆板的讲述,最后,教师在课上组织教学活动时,也因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4.2 慕课面临的挑战

(1)诚信问题

M00C提供商在谈未来的运营模式的时候,都将证书服务、就业推荐服务等作为主要赢利手段,如何杜绝“替学”或“作弊”如何保证“证书”的可信度和含金量,是慕课首当其冲的任务。 (2课程定价问题。 MOOC时代,学生在MOOC平台上的注册、学习课程是免费的,但想获得学分或证书才需要缴费。因此,每个学分或证书的缴费标准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3)课程质量保证问题。

传统的大学教学教育,一个班的学生数大约为20~50人不等。到了研究生阶段,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都是采用小班化教学,一个班只有6-20人。而慕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大规模的网络化教学,如何保证课程质量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从翻转课堂与慕课面临的挑战分析,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新技术时代,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慕课,在教学视频的制作,课程的质量,教师的专业能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科的实用性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结语

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教学的高科技时代,翻转课堂和慕课作为新的教学模式为传统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他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从本文从翻转课堂与慕课的起源,内涵,特征与它们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对比综述,以期为我国的教学与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2] 杨刚,杨文正,陈立. 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3]朱宏洁,朱赟, 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 课程与教学,2013(8) [4] 邓宏钟,李盂军,迟妍. 慕课"发展中的问题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9)

[5] 殷丙山,李玉. 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

第7篇:

上一篇:市场人员工作总结下一篇:公关代理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