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肺部感染是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 因此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非常重要。本组对行微创术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方法, 降低了肺部感染发生率,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高血压脑出血后行微创术的患者80例, 其中男45例, 女35例;年龄46~7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 术前均无肺部感染表现。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GCS评分、出血部位、脑出血量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有可比性, GCS评分情况, 见表1 (病人主管医生不参与本实验观察) 。

1.2 手术方法

2组患者均在CT引导下应用生化酶技术和YL一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通过正压对液态、半液态血肿进行融碎、快速降解、冲洗排出, 再对固态血肿进行液化, 从而引流清除血肿。

1.3 诊断标准

肺部感染诊断依据, 出现以下5项中至少3项: (1) 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2) 双肺有干湿性啰音, 和 (或) 其他不同程度的肺实变体征; (3) 体温≥38.5℃, 血白细胞≥10.0×109/L; (4) X片炎性改变; (5) 痰培养获得致病菌。

1.4 方法

1.4.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1) 首先要求患者绝对卧床14d以上, 意识不清的患者, 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防止误吸入呕吐物及分泌物, 待患者清醒后将床头抬高15~30°, 减轻脑水肿, 并注意躯体保暖, 必要时头部采用亚低温。 (2) 每2~3小时变换体位1次, 在翻身的同时配合拍背, 促进痰液排出;备吸引器于床旁, 痰液黏稠者, 予雾化吸入2次/d, 必要时给予吸痰,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人工气道者, 严格执行呼吸道管理措施。 (3)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和生命体征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4) 鼻饲者行口腔护理2次/d, 以保持口腔清洁。 (5) 神清者嘱进食适量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食物, 神智不清者遵医嘱予鼻饲注食, 每3~4小时1次, 每次150mL。

注:χ2=4.71, P<0.05

1.4.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预防性护理方法

(1) 严格落实护士的职责, 制定护理计划, 明确护理目标:因为此类患者病情危重, 极易发生病情变化和出现并发症, 故明确规定一切治疗护理均由护士完成, 家属只陪不护, 并在入院时及时与家属和患者沟通, 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GCS评分≤6分的患者, 尽早放置口咽通气管并定时检查是否畅通, 防止舌后坠, 应用经鼻道气管吸痰术吸尽深部的痰液,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 体位管理:只要病情允许, 鼓励或帮助患者尽早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 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急性期取侧卧位, 每1~2小时变换体位1次, 并适当延长健侧卧位的时间, 因脑出血患者健侧吞咽功能优于患侧, 可有效减少误吸。病情稳定后取俯卧位每天3~4次, 每次1~2h。取俯卧位时应向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 取得配合, 此时头部垫软枕, 双手向上放在软枕上, 并在肩、髋、膝、踝关节处垫软枕, 头偏向健侧, 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王玉华[1]等人研究认为, 俯卧位可促进痰液分泌和肺部分泌物的引流和排除可有效的防止误吸和舌后坠, 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易于向上呼吸道排出。

(3) 严防交叉感染:术后病房室温控制在20~22℃, 湿度50%~60%, 定时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房每天紫外线消毒2次, 安排在早晚进行, 每次30min, 紫外线灯管强度必须≥70uw/cm2;用含氯消毒剂拖地、湿抹床旁桌椅、床栏等物体表面2次/d;严格限制探视人员, 每次只留一个陪人在旁, 并要求陪人在病房内必须戴口罩, 以减少污染源及控制细菌的滋生;严格执行吸氧吸痰和雾化吸入的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掌握洗手和手消毒的指征, 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保持手部卫生是最基本和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措施[2]。

(4) 加强口腔护理:为防止和减少口腔细菌的滋生, 在所有患者入院1h内至微创术前, 用浸有2.5%碳酸氢钠漱口液的无菌棉球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2次/d;术后每日3次采用口泰液清洁口咽部可有效降低口腔细菌定植[3]。

(5) 严防误吸: (1) 因脑出血患者多存在一定程度的吞咽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显性误吸和隐性误吸, 相对而言, 后者更容易被忽略;同时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 为减少隐性误吸的发生, 胃管应尽早放置。置管后24h胃潴留<150mL, 无胃肠道症状, 则开始鼻饲。鼻饲开始时至鼻饲后30min内床头抬高15~30°, 以减少误吸, 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鼻饲方案采用输液泵持续泵入, 速度不宜过快, 以80~100mL/h为宜。 (2) 尽早用咽部冷刺激疗法训练吞咽功能:用4℃冰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棉签触及咽部, 以前咽弓为中心, 依次涂擦后腭弓、软腭、腭弓、咽后壁及舌后根等部位。每次涂擦30下, 每次10~15min, 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次。在空腹或餐后2h进行。何玉华[4]等人研究认为, 采用咽部冷刺激疗法增强吞咽前感觉冲动的传入, 降低口咽运动的阈值, 缩短口咽反应的延迟时间, 加速吞咽运动, 使得触发吞咽反射的区域变得敏感, 反复刺激能刺激吞咽反射的发生, 并吞咽有力, 刺激咽部压力感受器和水感受器, 从而改善吞咽功能, 减少误吸, 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6)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道症状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如早期出现高热并伴有脓痰, 提示可能为感染发热, 应立即告知医师并行物理降温、排痰等处理;如血氧饱和度<90%应首先考虑是否有痰液堵塞, 予及时吸痰, 并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注意听诊肺部有无干湿性啰音, 及早发现肺部感染的征兆。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要注意耐药性的出现, 每3天采集同一天不同时段的双标本做痰培养, 减少因为污染引起的误差。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例数。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 本资料为计数资料, 采用χ2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先进的颅内血肿清除术, 其特点是定位准确且创伤和危险性较小、能达到快速清除血肿的目的[5,6]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但患者长期卧床, 机体抵抗力差, 且多伴有意识障碍和吞咽障碍, 极易发生误吸, 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 给患者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早期采用预防性的护理方法, 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高生存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方法。方法 将80例入选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预防性护理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肺部感染,预防性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玉华.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 2008, (5) :18~19.

[2] 陈永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3) :197~200.

[3] 黄敏, 周译云, 孙晓蓉.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 5 (10) :1236~1237.

[4] 何玉华, 胡英, 李建红.社区家庭访视对脑卒中患者残障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 2011, 5:35~37.

[5] 刘爱卿, 田浩, 王景顺, 等.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术后护理 (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5 (14) :2741.

[6] 李丽, 陈雪宇.24例YL一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康复与护理[J].现代护理杂志, 2005, 11 (5) :399.

上一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办刊宗旨及投稿须知下一篇:聚乙烯醇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与安全问题探讨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