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发展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儒家学说发展(通用8篇)

儒家学说发展 篇1

——儒家学说的发展

儒家,影响中国历史2000多年,甚至还要长久地影响下去,它的光辉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每一个阶段,它的思想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它的影子萦绕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梦里。所以,儒家是我们学习中不能跨越的学派,而儒家的文章贯穿着整个中学文言文的学习,并且还将伴随我们更长的时间,影响我们更长的时间,这个学派的内容必须重点掌握。

现在我们还是要考虑一个问题:关于儒家,现在在重读经典的良好社会风气下(我们暂且承认),出现了非常多的人出来讲解儒家经典,像于丹等,那么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解读呢?(或许你没有了解过她)你如何有自己的理解呢?在学习了儒家经典之后,我们要来回答这个问题。本节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儒家道统的传承,一个是儒家经典的解读。

先来了解儒家的发展变化过程,然后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儒家思想从开始到现在实质的内容还是不是“仁”?你如何理解现在的儒家思想?你如何看待孔子和儒家思想? 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关于他的生平我们这里不细说,著名史学家、儒学家钱穆有《孔子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仁”上,很多时候,很多东西都是别人这么一说,然后我们就这么一听的,就像大家说孔子的思想是“仁”,好,那就是“仁”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去思考过,真正去想过为什么,或者去理解过“仁”,后面讲儒家经典的时候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孔子“仁”的思想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是“德政”(为政以德和为政以礼),而如果我们将孔子当做一个老师来看待的话,他所讲的实际上就是好好做人。首先要学习,并且注意学习的方法,“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有志向,并且坚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要诚恳待人,多替别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这里说的并不详细。但是从这些里面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一点,孔子是平易近人的,而且不是枯燥的说教,我们在后面的阅读里面会更进一步地认识他。从上面的讲述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一点,孔子的思想是积极的,入世的思想。

下面我们将孔子的思想来和老子的思想进行对比。前面我们大致了解了老子的“清静无为”、“顺乎自然”的思想,那么现在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比较孔子思想和老子思想。

第一,从孔子和老子为我们描绘的理想世界去看。《礼记·大同》中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是孔子推崇的理想社会的标准,可以看出,孔子是从统治者的层面出发,从人自身内在的修养出发,去对社会造成良好的影响,进而达到整个社会的高素质,实现理想社会。很显然,谁去做这些有修养的人去影响别人,那么孔子就是这样的人,并且去培养这些人,如何去影响别人,就是通过做官去影响更多的人,因此这就是后来发展成为儒家的入世哲学。

我们再来看老子的理想社会,《道德经》(第八十章)中提到: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样的地方:这个地方人很少,什么琐碎繁杂的东西都没有,没有战争,没有税赋,没有压力,大家每天都开开心心地种自己的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也不用和外人交往,这是一种和“大同社会”截然不同的社会。老子就是想找一块这样的地方,但不是想去营造这种地方,这就是老子的思想。所以后来我们看到道家思想就形成了出世哲学。

第二,我们从孔子和老子所推崇的核心内容出发。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不管是孔子,还是老子,都有他们自己的道。孔子的道是“仁”,老子的“道”是难以诠释的。既然提到了,我们就不得不对“仁”和“道”进行论述了。当然,这里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仁”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有标准的,有的人认为“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的人认为“仁”是“鞠躬精粹,死而后已”,有的人认为“仁”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然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忠孝节义”都包含在“仁”的内容之中。我认为“仁”的内涵是实践。内容是丰富的,但是难的是实践“仁”的内容,其实这也应该是“仁”所包含的内容。

我们再来看老子的“道”,“顺乎自然”,“清静无为”,这些都让我们感觉到老子的“道”是飘忽的,难以捉摸的,正如《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它确实是宇宙的大道,我们抛开那些难以理解的词句,从中也看到了“上善若水”,并非断章取义,我们确实从中看到了老子的胸怀和终极意义,他实际上和孔子一样,对世人饱含仁爱之心,他也提倡对世人的仁爱,而我觉得,老子是看透了世界,看透了人性,所以选择遁世,这也代表了很多哲学家的处世风格,我们可以从后世更多的哲学家身上发现这一点,由此,我们也可以从他对后世的影响中得出结论。正如很多人所说,孔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老子是“知其不可为而无为,无为是为有为”。

第三,我们从孔子和老子对后世的影响来看他们的不同。前面所说的两点你会觉得他们都有相似之处,最终的结论都是“入世”与“出世”的区别,实际上并非如此,第一点是说明他们终极理想的不同,第二点是说明他们实际的中心思想有想通之处,第三点是说明他们的思想在后世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不同,从而出现道家与儒家的分歧。而我们所要理解的是道家和儒家之间是一种互补,我们知道一句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很明显地带有儒家和道家的双重影响,这就是后世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儒道结合”。这里,我们就不详细地叙说儒家和道家的流传,因为我们后面马上就会说到,不做重复。那么总结一下就是,儒家和道家各自发展,但是在整个民族的性格养成中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他们在不断地融合,形成了现在中华民族的性格,当然这里面还有佛教的影响,可能,或者说我们也已经看到了基督教等西方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的影响了。

好,关于孔老我们就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另外一个儒家代表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也有说邹国为鲁国附属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孟子主张“性善论”,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言行记录在《孟子》中。我们在后面学习儒家经典的时候会重点提到。想了解关于孟子更多的信息,我们课后交流。

下面,我们接着介绍儒家学派代表----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当世尊称为“荀卿”、“孙卿”(避汉宣帝刘询讳)。主张“性恶论”,常与孟子“性善论”相比较,这里不做比较。对于儒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对儒家经典的整理和对“礼学”的发展,在儒家一派形成自己的“荀学”,韩非和李斯是其入门弟子,苏轼《荀卿论》中有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荀子作品丰富,我们来学习他晚年的作品《劝学》,来阅读1.3.1.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在孔子辞世之后总共分为八派,我们就不一一细说了,而关于春秋战国之后的儒家学派发展,我们在讲到时代的时候再细说。

再来看儒家经典,我们应该知道“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些书我们都耳熟能详,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那么你了解多少呢?我们课本上选取了很多的小段落,我们也会学习到很多段落,那你对整部书有没有什么印象呢?你对整个儒家有没有印象呢?从这些书中,你学习到多少呢?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能影响中国这么多年呢?好,带着这么许多问题,我们来重读经典。《论语》是记录孔子以及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书籍,通行的今本《论语》全书共二十篇,其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这里本来有一段“古文经”和“今文经”的悬案,就是古今《论语》之争,想了解的话我们有空再说,这个悬案到今天也没有定论。)我们初中阶段几乎每一个学期都要学习《论语》,背诵里面的段落,到了高中,我们还是要学习它,确实 2000多年来,人们也一直在学习《论语》,究竟,它的魅力何在?它的精髓何在?它的光芒何在?让我们一起来阅读1.3.2.学习了《论语》之后,我们来看探讨它的意义,这里面很多观点只是个人观点,朱熹解读《论语》是按孔子的生平事迹去看待(据《论语序说》),一个人经历了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我觉得,从这个方面去看《论语》是恰当的,因为《论语》本身就是一部语录体的书籍,从孔子的言行中,我们能更好地解读《论语》。而从另一个方面将《论语》分类看待的有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这里是将《论语》重新分类,按照为人处事,为政为民,家国天下等方面去理解。此外,现在我们看见“百家讲坛”上对《论语》的一些解读,那肯定是一种通俗的,娱乐大众的形式,主要是将我们现在生活中事和《论语》中的话相互联系,但是也不失为一种解读《论语》的方法,只是不再注重《论语》的内在精神了。

在大致了解了《论语》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论语》的精髓在于“仁”,这既是一个指导思想,也是终极目标;《论语》的魅力在于“仁以为己任”,将“仁”这个概念实行下去可以带来好的结果;《论语》的光芒在于孔子,颜回,曾子等人已经实践过,并且告诉我们这些可行,可以达到“仁”,所以全天下的人都被这光芒吸引。认识了《论语》之后,我们来看《孟子》。《孟子》全书七篇十四卷,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撰,成书于战国中期。里面大致论述了孟子的“仁政”、“王道”、“民本”思想,我们来阅读1.3.3.我们接下来看《大学》,此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传为曾子所作,北宋二程极力推崇,南宋朱熹将其单独列出,作为“四书”之一。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看阅读1.3.4.《中庸》原来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和《大学》一样,经宋代儒学发展,推崇“中庸之道”,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在《论语》中,“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其内涵十分丰富,这里我们不讨论,我们来看它的实际内容,阅读1.3.5.了解了“四书”之后,我们来看“五经”。”“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诗书礼易春秋”,原来有“六经”,后来《乐经》散佚,剩下“五经”,汉武帝时期设立“五经博士”。我们来了解一下“五经”,阅读1.3.6.《诗经》我们这里先不说,留待诗歌再说专题再说,虽然,我们可以理解为“灵气神韵”;《尚书》主要讲的是古代王室诰命、誓词等,我们可以理解为“帝王之道”;《礼记》是春秋战国时期礼仪制度的汇编,分为《大戴礼记》(戴德编)和《小戴礼记》(戴圣编)两种,我们可以理解为“礼仪举止”;《周易》分为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有六十四部,传的部分有说是孔子对周易的解读,我们现在很多人认为《周易》是算命的书,实际上,它是一部哲学书籍,建立在阴阳二元论的基础之上,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了总结,并且能够引导人们做出基本的预测,而我们自己也有这种能力,比如:天空阴云密布,你就知道可能要下雨了,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未卜先知”;《春秋》是一部史书,文字简短,所以后来出现“春秋三传”,分别为《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我们接触比较多的就是左传了,那么关于《春秋》以及更多内容我们在讲到历史专题的时候再看,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以史为鉴”,这样儒家通过“五经”来达到锻造一个完人的目的,试想这样一个人:文采飞扬,出口成章,胸怀大志,通晓古今,未卜先知,举止优雅等等等等,那么你觉得这个人会是什么样子的?而儒家就是要我们大家都成为这个样子的,这是一个社会的追求,而有时候,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是人类追求完美的自身要求。

儒家学说发展 篇2

一、儒家伦理的内涵

儒家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其中伦理思想是其最核心的内容, 它的内涵十分丰富, 笔者认为, 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仁”是为人起码的要求

儒家伦理把“仁”概括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 认为其他的具体道德准则都是由“仁”衍生出来的, 这种“仁”的根本含义就是爱人。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 要“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在儒家看来,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你的父母, 再就是你的兄弟、子女。它要求人们在搞好家庭关系的基础上把这种感情推给他人, 进而推及天下。

2.“仁”是人生意义的诠释

人生的价值, 人生的最高追求是什么?通俗地说,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在儒家伦理看来, “以仁义为已任”要担当道义,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在儒家伦理看来, 人活在世上要“铁肩担道义”, 再就是要责利于天下, 为社会做一点有益的事。

3.“仁”是严于律己的准则

孔子强调“正己”。无论是为人做官还是做学问, 什么事不要轻意说, 说了就要做,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言必信, 行必果”, 要言行一致。此外, 孔子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种品质即“恭、宽、信、敏、惠”。他认为“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二、儒家伦理的原则

“仁爱”思想作为儒家学说中最具特色的内容, 也是其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1.“仁爱”就是“亲亲之爱”

儒家的“仁爱”道德原则是从血缘关系中引申出来的, 其基本内容是“亲亲之爱”。这种“亲亲之爱”, 即一定血缘关系范围之内的人们之间的相亲相爱。一般来说, 一个人出生后最先得到的就是亲人的养育、爱抚和关心, 首先遇到的就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关系, 并在这种关系中感受到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相互依恋。“仁爱”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情感就是基于家庭血缘关系的亲亲之爱, 离开了亲亲之爱, “爱人”也就无从谈起。

2.“仁爱”就是广博之爱

《论语》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孟子也说:“仁者爱人。” (《孟子·离娄下》) 在儒家思想中, “仁”的思想具有多种内涵, 但其核心和主要内容就是爱人, 就是要以广博的爱心对待每一个人。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人, 自然就会形成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

3.“仁爱”就是泛众之爱

“仁爱”作为儒家伦理的一般道德原则, 其出发点是“亲亲之爱”, 但又不限于亲亲之爱, 而是从亲亲之爱出发, 推己及人, 把“爱人”推及到全体社会成员。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泛爱众, 而亲仁。” (《学而》) 。当然, 遵循儒家的“仁爱”道德原则, 并不意味着要无差别、无条件地爱所有的人。孔子就主张爱憎分明, 抑恶扬善。

三、儒家伦理的规范

从仁爱的道德原则出发, 并以此为核心, 儒家还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规范。

1. 忠诚信义

在儒家伦理思想中, 忠信诚义既是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 也是正人君子必须具备的一种道德品质。忠, 从字面上理解, 就是忠诚。儒家伦理强调对人要“忠告” (《颜渊》) , 对工作要“行之以忠” (《颜渊》) , 反对“为人谋而不忠” (《学而》) 。信的规范主要是要求人们在与人交往、对待工作等方面, 要做到讲信誉, 守诺言。孔子提出“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学而》) 。在儒家伦理看来, 信不仅是为人处事之本, 也是立身立国之本。在儒家伦理思想中, 义是从仁爱原则进一步引申出来的道德规范。按照义的要求, 我们既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也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

2. 恭顺礼让

作为一项道德规范, “恭”主要是指言行举止方面要做到端庄严肃。如“居处恭” (《子路》) 。还有“巧言令色, 鲜矣仁。” (《学而》) 等, 在儒家看来, 达到“恭”的要求, 就要以“仁”“礼”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认为只有这样, 才能使人达到自我完善, 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让”主要是指在功名利禄等利益面前的主动谦让。如“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 如礼何?” (《里仁》) 。

3. 勇猛宽恕

在这里, “勇”即勇敢、勇猛之意。孔子说:“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宪问》) 儒家主张见义勇为, 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另据《论语》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卫灵公》) 。是说自己不想要不喜欢不想做的事, 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打个比方来说, 你自己不喜欢吃肉, 你就不要干涉别人吃肉。你自己不喜欢打牌, 你就不要强制要求别人也不能打牌。可以说, 儒家伦理关于“恕”的规范, 是一种与人为善、宽宏大度的道德情操的体现。

儒家以“仁爱”为核心的而构建的道德规范体系, 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上述是本人在研究的过程中认为是最能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规范。除此之外, 儒家还提出了刚、毅、孝、悌、敏、智、俭、敬等规范。但在儒家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 从始至终都是围绕着“仁爱”这一原则而展开的。

摘要:儒家伦理思想是儒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儒家伦理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主要有三个方面:“仁”是为人起码的要求、是人生意义的诠释、是严于律己的准则。儒家伦理学说最核心的就是它的“仁爱”思想, 从这一道德原则出发, 儒家还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规范。如忠诚信义、恭顺礼让、勇猛宽恕等。

关键词:儒家伦理,核心思想,仁爱

参考文献

[1]牟钟鉴《儒家价值的新探索》, 济南, 齐鲁书社2001年版.

地球膨胀学说及星体的发展规律 篇3

关键词:膨胀,宇代,扩张,热排斥力,温度。

我在《中国儿童百科全书》集的《话说地球》这本书中的“我们的地球”的章节里看到了这样的论说:“大约在45亿年前,原始的地球就已经达到现在的大小。”另,“距今25—5.7亿年前的元古宇,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着,到了晚期,地球出现了大片的陆地,这些陆地是连在一起的。”请问,这些论点是否具有权威性? 45亿年前地球就已经有现在这般大了;元古宇的晚期,地球出现了大片的陆地,地球却没有变大;请问,地球的什么地方缩小或者消失了?姑且不谈物质的生命力,就凭热胀冷缩原理足可推翻这个理论。这些无稽之谈也仅仅只能针对儿童说说而已。不要在幼小的孩童心灵中灌输错误的论点!也难怪,就连大名鼎鼎的魏格纳博士,他的所谓的大陆漂移学说就误导人类整整一个世纪之久!魏格纳博士的大陆漂移学说是以地球大陆的点与点,部分与部分之间距离变化的这一表象来下结论,这样的结论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只是近似地球表面总体变化状况的一种形容性或解释性的表述,这样的结论无法揭示地球的变化规律。不但这样,他的学说的确立,人类依据他的论点作为基础,就更无法对地球作进一步的探索。理由是:他的论点是错误的!漂移的理论是以两点作为参照的,人类在驳论中为什么不提出第三点?即对一个球体而言,移动总是与一方的物体越远便与另一方的物体越近。请问,在地球上,有谁能找到哪一个地方由于板块漂移而造成两个地方越来越近的情形?有關板块互相挤压出现一面被抬起而上翘,一面下沉而插入另一板块下面的现象我在此给予否定,我将在后面的章节里涉及到这一方面的问题时给予解释。大陆间距离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内部膨胀力的作用,至使地面外壳产生膨胀甚至胀裂,以及后天在漫长的海底扩张中逐步形成的。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揭示了这一规律,人类在作深海探测中意外地发现了它——海底扩张,也就是说,地球的地壳时时刻刻都在扩张中,怎能说地球没有变大呢。遗憾的是,人类对海底扩张这一规律的发现,不是对漂移学说给以至命的打击,却居然和它结合在一起共同来解释自然现象,真令人感到不可理喻!人类已熟知的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其实,阳光,温度,气体和水对物质的生长同样重要。就拿岩石来说,若小山坡上的石头其任何一面一旦先出土,就明显地以优越于其它三面还未出土的石头的生长速度快速地生长,出现一面陡峭,三面斜坡的形状,特别是以西面出土的岩石,其生长的速度最为显著,这是由于太阳下午高温及较强的光合作用增大物质的生长速率造成的。地球的陆地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地生长着,怎能说45亿年前地球就已经有现在这般大了呢?!

魏格纳博士的这一学说已不值得再多花一分钟时间来批驳。后面,我将在我的论点的可笑例证中再回复一下魏格纳先生的这一学说,希望各位嘉宾阅览到那一章节时不要再笑了。回想到经历了漫长的100年后的今天,我只感到脸上蒙羞。

我拒绝接受:“地球在最初形成时是高温,熔融状态的火球。”这一说法。现在科学已经具备足够的证据可以推翻这一理论!地球在最初形成时是什么使其处于高温,熔融状态的火球的?能量从何而来?又是什么原因使其从熔融状态变成曾经比现在还冰凉的世界?我们的先辈们认为是地球本身的水蒸气冷却及可能的外星碰撞带来的水将地球冷却的。这两种判断的不成立原因在于:一,前者,水与火的不相容性。地球既然能变成一个火球,就不可能存有能令其自身冷却的足够的水!二,一旦地球上的物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各物质的物理及化学反应将不断加剧,其能量将不断释放,并且越演越烈;地球一旦变成火球,将会不断燃烧,直到地球上绝大部分物质的能量几乎被燃尽为止。然而,地球上的物质如今正无限充沛,且饱含着无尽的能量,尤其是它们经过反应时,其能量的释放是惊人的。三,后者,水的来源先辈们借助可能是外星碰撞带来的,这一“可能”的判断也不太正确,熔融状态的物质是一种软流体,它的硬度是非常小的,难道地球不会由于遭受星球的正碰(同时又被大量的水所冷却)产生变形从而变成碗状,斜碰而出现弯月形,却还能保持是一个球体的形状吗?四,从最简单的常识就可以获知,若地球曾一度处于熔融状态,成为一个火球,地球上各物质由于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其密度必须是按照从地球中心向外由大到小分布,那么,密度比较大的物质如金矿等则要下沉到处于地球内部的中心附近,要是这样的话,黄金为何物,人类也就无从认知了。

其实,研究水或是研究地球上任何物质一样都是令人费解的,因为水和地球上所有物质都是地球处于冷吸聚时代吸聚而来的。

研究地球的起源,人类的知识可能还未达到这种程度,现代科学对宇宙的探索还仅仅是一个开端。尽管如此,人类运用发展的观点,可以估算到地球远久的前期状况,凭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人类到现在已经知道的是地球温度的变化,即地球漫长的变化过程,也是温度伴随着不断上升的过程。由此推论,地球的表面在原始时期应该是零下几十度甚至几百度温度极低的气候相当单一的冰封的世界。

地球的生命时段分为:一,冷吸聚时段:1冰封宇代,2冰融宇代;二,热斥时段:1水汽化(气候恶化)宇代;2火红宇代。

宇代——是指现在科学对宇的时间段定义的一系列集合。

地球的第一时段——冷吸聚宇代

地球在冷吸聚生长过程时便吸收到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也包含着水分,由于昼夜温差大 ,白天高温将地球浅层的水分蒸发,夜晚冷却成冰覆盖在地球表面,状况总体上与现在的月球相似;所有尘埃物质总是下沉至水的下面。加上地球表层反复高温,使水合物中的水份最先被分解出来,不断地重复溶解与冰冻的剧裂变化,溶解物质中的盐分,腐化矿物质,分解出大量气体,其中就有臭氧,充斥空间,对还处于较薄的低矮的天空起覆盖作用,逐渐形成臭氧层,阻隔了太阳高热的渗透,从而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催向较为稳定的低温冰冻状态。历时漫长的低温过程,太阳能的不断吸收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断上升,直到能使各种生命现象得到广泛的孕育及生长。自那个时代起,地球显示出自己的雏形。

1 冰封宇代

冰封宇代即由地球开始低温稳定时起至地球表面的冰开始融化时止。由人类对地球年龄的测定,冰封宇代即从地球开始低温稳定时起至太古宇时代。那时代,空气稀薄,自然现象单一,天空狭窄,陆地全无。这一漫长的年代,地球凭着自身的引力及冷吸聚力,在自身所拥有的合吸力的范围内将浮游于太空的水汽及粉尘物质吸聚进来,成为自身的物质,一如现时代我们在晚上偶然看到的流星。地球无条件地接收太阳的光能和热能来充实自己,质量不断增加。地球内部的温度与压力在不断变化!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情况:当地球开始吸纳太阳的光和热的那一时刻起,地球表面就开始其升温的过程,其表面的能量来源完全依赖太阳能。地球不断地吸收太阳释放的能量,使地球表面从极度低温状态升高到零度附近的冰融状态。

探究地球内部的热能来源,这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或产生于宇宙运动力或宇宙磁力。现在科学对地球内热来源的理论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产生的。这或许只能是将其看作成地球内部热能来源的其中之一的原因,因为,如果地球的内部热能来源是由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产生,那么,所有的星球,其内部所含的放射性物质越多,形成的时间比地球越久远的,其内部热能就越多,这规律似乎无法让人接受。我认为,随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增强,人类会明白这个理论片面性。地球的内热,是否可以从运动学方面入手,来探讨由运动产生热的原理以找出地球内热的秘密呢。让我们将地球内部的温度与压力结合在一起共同来进行可能性的判断吧。物质的重力作用也即是地球的吸引力的作用会使地球中心产生压力,这种积压我们称之为原始压力,原始压力也会使地球的内部产生一定的升温;地球是一个带有磁性的球体,它在作宇宙运动的同时也在作磁场运动,地球的公转是否有切割磁粒线?地球的自转是否有产生电流?我们可以从马达的转子转动时产生的热能这方面来分析地球内部热能产生的途径,尽管地球的转动不及转子的转速快,但地球有博大的特性,地球有恒久转动的特性,这些特性都可以让地球内部热能的聚积构成可能。万有引力和磁场力的共同作用,同时又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地球内部各物质中电子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从而产生热能?遗憾的是,我无法进入到物理学的深层次,要想深究,还得让有关专家们去努力。总之,无论这些猜测是否确切,地球中心的热能总在以某种形式产生。在地球中心,温度升高,物质膨胀,压力增大。在高温作用下,加速了内部各物质的分解过程,同时,对各物质的化学反应又起催化作用。各物质在物理及化学反应过程中又大量释放热能,增加了地球内部的能量聚积,温度急剧高升,压力不断增大,反过来又加剧各物质的分解及化学反应。如此不断的循环作用,经历漫长时光的推移,地球内部高温高压,部分低溶解度的物质被最先溶解,处于熔融状态,且分解及化学反应空前激烈,由于受热膨胀力的作用,熔融物质逐步向地球中心的外一层渗出扩散,固态物质不断下沉入地球中心。地球中心的外一层的增温增压,又重复地球中心的变化过程,各物质又呈现高温高压的熔融状态,地球内部如此的不断循环向外,致使内部压力对地球表面地壳产生强大的膨胀力的作用。其实,物质的生长过程也可以说是物质的膨胀的过程,是由于物质内部的压力(生长力)不断增大不断膨胀的结果。

2 冰融宇代

冰的溶解过程是缓慢的,是由赤道向两极方向,由水表面至水下面方向逐步融化的。直到现在,南北两极的冰还没有完全溶解,冰融期还没有结束呢。高山上的冰是再生的,是陆地膨胀生长到结冰的高度,水蒸气上升冷却后凝固成雪覆盖其上形成的,这些冰也包括其中。

我不知道地球的自转力是否有来自宇宙运动力或磁场力的作用,在冰还没有溶解之前,月引力对地球的自转不起作用。当冰被溶解成水时起,海水受引力的作用大量地集中到地球的赤道附近,覆盖着整个赤道表面并随着月引力的转动被吸着流动,从而使地球产生转动力矩,转动力矩是对地球自转或加快自转起决定性作用的动力——海水引潮力。引潮力使海水被吸着转动产生潮差,它兴风作浪,牵起了空气的水平流动及海浪的产生,使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开始活跃起来。各种气体及水气的蒸化加速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扩阔了天的空间。

地球的膨胀过程

在低纬度地区,冰的融化降低了地壳对地球内部的覆盖压力,有利于膨胀力的突破。很难确定当地球表面赤道附近的冰溶解到多深的时候开始了火山爆发,总之,当冰融化使外部压力下降到小于内部的膨胀力的时候;或者,赤道附近的冰已完全溶解,内部的膨胀力增大超过外部的压力的时候,火山爆发发生了,大量熔融物质包括石油及各种气体等喷发而出,我们无法判断出要经过多少次火山爆发才能使物质突破由海水冷却所产生的阻力从而露出海面形成陆地,但这样的现象终得到来!陆地的产生结束了由冰水占据地球表面的长期过程。开始了陆地生长的里程碑!奠定了地球的自身价值。

各种气体及烟灰的喷出使天的空间猛然扩展,变得高深宽阔,臭氧不断增加。自然现象变得多样化,复杂化。陆地的分布不均及温度的易变决定了气压的不稳定,使得空气的流动变得凌乱而多向,一些区域逐渐形成局部规律化。

由于地球内部膨胀力的作用;由于地球自转的离心力的作用;由于月球,太阳的引力的共同作用及外部的太阳能的热效应的影响,还有容易令人忽略的海潮力的作祟,所有这些力都同时作用在赤道附近,至使地球的膨胀作用(生长力)长期集中于赤道附近!因此,在赤道附近表现出强烈的地球生长特性——膨胀性。膨胀的一系列表现:一,火山;二,地震;三,陆地的不断生长;四,海底扩张。海底扩张是地球膨胀的显著体现,主要发生在大洋海底的板块连接处。

关于地球的膨胀,我们可以从树杆的不断生长,被涨裂的死树皮间的间隙不断变宽,树身的不断变大来形容,也可以将形状相似的充气气球来比喻,但更形象的莫过于一个妊妇不断隆起的腹部了(我在此列举这个例子并非是对妇女们的不敬)。一个妊娠满4个月的妇女,其腹部的表皮处于饱满状态,现在以腹部的肚脐为标点,在左右两边水平方向20厘米宽处各做一个记号,三个月后我们再来观察肚脐与原先标记的地方的距离间的变化状况。我们不难发现,到那时,肚脐至原先标记的两边的距离已经各增长到大约30厘米了,而两标记后面身体背部间的距离是不会缩短的。按照魏格纳博士的学说的解释,那就是:肚脐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与右边标记的距离比原先向左多漂移了10厘米!要是这样正确的话,肚脐应该与左边的标记缩短了10厘米,而事情恰恰相反,肚脐与左边标记的距离也同样增长了10厘米,而且是方向向右。一个地方有同时向两个相反的方向产生漂移的现象的吗?回答是否定的。现在让我們回到地球上来,之前不是说地球的三大板块是连为一体的吗,我现在就拿美洲板块来说,按照魏格纳博士的说法,美洲自与亚洲断裂至今已经向东漂移了有太平洋这样远的距离了,美洲与非洲断裂不也是向西漂移有大西洋这么远的距离吗,一个板块有同时向两个相反的方向产生漂移的吗!回答同样也是否定的。膨胀与漂移,相同之处都是地理位置的变化,漂移的表面现象是:变化后的邻居已是新邻居;膨胀的就不同,变化后的邻居仍然是老邻居,只是大家都经历了微妙的改变罢了。然而,地球的外壳并非是均衡分布的,这样,地壳就会出现有坚硬部分与薄弱环节,这种坚硬部分我们称之为板块。而膨胀,也总是在薄弱环节得以突破而扩张。这样,板块距离间的变化就显得易见,这种表象的明显位移隐藏着地球变化的性质,蒙蔽了人类的眼睛,才出现有魏格纳博士的漂移理论。我们恰恰是在对魏格纳博士的学说的抨击中以妇女怀孕为例,从其腹部的隆起过程发现了地球的发展变化特点——膨胀性。那些到妊娠晚期被胀裂的肚皮(即妊娠纹),对于地球而言,也即是出现陆地的断层。在海底中即出现两种情况:一,当断裂点是膨胀力的作用点时,便形成海底山脉,膨胀力大于海水压力,大量熔融物质涌出形成的;二,当断裂点不是膨胀力的作用点时,则形成海沟及盆地,海水压力就大于膨胀力,海水大量渗入形成海沟的。板块断裂时,裂开的两板块由于内部膨胀力的差别,必然出现一面较高度上翘,另一面即会产生深度下陷,这一下陷板块如果面积广,便形成海底盆地。板块下陷,如果是面积广,落差大,会引起海水的填充汇聚而造成激烈碰撞,产生巨大的冲击波,掀起巨大的波浪运动,爆发海啸。

火山爆发,这种地球史上最耀眼的既古老又年轻的自然现象,是地球膨胀所表现出的点突破,是地球间歇性膨胀的特点,是地球生长过程的明显体现,也是地球局部正处于生长时期的明证。如当代的印尼。火山口,这个地球内热的出孔点,仿如人类炊炉的烟窗,又如高压锅的出气孔,当内热腾腾,有空间时冒出气体,内空填充时溢出液浆。液浆,这种受高温作用分解出的石油及溶解的低矿物质,通过火山爆发喷出,经冷却凝固后,有些就形成煤矿,就像树木经高温烧透后冷却便形成木炭一样。通常,人们总认为当锅内的物质被煮至水沸点100度时是水蒸气从锅内猛烈喷出,其实,锅内的物质在高温作用下被分解出很多物质,其中就包括各种气体,只是这些气体随着水蒸气一起喷出,蒸发掉,人们无法分辨罢了,我们能分辨的如浮在水面的脂肪及融入水中使水的浓度增大了的物质。脂肪,这种在动植物身上被高温作用分解出来的物质,与地球的内部矿物质被高温作用分解出来的石油如同一撤。那些做梦都想挖屈地球能源的人一定很想听听我的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吧?我倒不想人类过度地挖掘地球的能源,以至于大量热能的释放造成地球表面温度的急剧上升,加速了地球气候恶化期来临的步伐!由于战争的灾祸,由于人类对土地贪婪的占有及支配的不公,由于人类对土地管理的失职,造成大量的土地过早地沙漠化,这是地球气候恶化期的产物,遗憾得很!如今,地球冰封期还没有结束,地球大量的土地却都已经变成沙漠了,人类还当地球是自己的家园吗?

中国贫油论!这个由发达国家最先认识到石油来源的某些人所发表的针对如同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及贫穷国家地区的谬论,其刻意的蒙蔽隐含着怎样的歧途!就如同豆秤的故事所提及的最先的所谓的文明人,当他爬上天堂看到奇妙的世界的一切情景时,欣喜若狂,几乎人类所有的贪婪在那里都能得到满足,害怕别人分享或侵占的自私心理必然驱使他作出压杀一切后来者的手段。联合国对这些给世界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恶行的惩罚,对违反道德的制裁,应当看作是当今人道主义的主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继续;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法进行对受害者的安抚,无法消除敌视;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法谈论人类的合作。

好了,我在此似乎是写得离题太远了。现在,让我们再回到高压锅这个问题上来,正在被使用着的高压锅,当锅内的气体压力高过限压阀的压力时,锅内的气体就会从排气孔喷出,当所有的限压阀都失效封闭了,锅内的压力一旦超过高压锅任何一个地方的压力时,高压锅就会出现变形甚至发生爆炸。地球亦然,只是地球发生爆炸的声音人们听不到而矣,即便是爆炸发生在人们的身边,人们听到了,也未必能领悟到这是地球发出的爆炸声!因为人们还没有这个认识。我们的祖先把海啸定义成是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或海底火山爆发从而激发巨大的波浪运动引起的。这样的定义不太确切,无论是海底强地震或强海底火山,这两种现象的发生都不一定会引起海啸,单纯的板块震动无法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因为庞大的板块震动那怕再强烈,其振幅受限,里外压力不会差别很大,因地球已经发展到连续性膨胀的时代;强海底火山也是一样,它属于地球膨胀的点突破,海水又具有减压性,熔融物质的喷出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冲击波。海啸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我已经在上一节论述了,现在,我在此论述第二种,产生海啸必须具备强烈的冲击波,有一种自然现象能产生这样的冲击波,在分析这个自然现象之前我想问问各位,高压锅里面的水被加温至沸点时分解出大量的气体是通过出气孔喷出的,地球中心的各物质在高温作用下分解出来的气体都跑到哪里去了呢?那种能产生强大冲击波的自然现象就是在高密度的岩石层下面被强压力作用着的可暴性气体的爆炸产生的!只有高密度的岩石层才能阻止气体的渗透,从而令气体大量聚积在岩石层下面,并被不断地压缩,长时间地受压及温度的不断升高,使气体达到具备爆炸的条件时,气体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爆炸力及原有的膨胀力的作用,一旦突破岩石层,其冲击波将是巨大的。在大洋中,也只有这样巨大的冲击波才能使海水掀起巨浪,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形成海啸。综上所述,确定海啸的定义应该是:由海底岩石层中的气体发生爆炸产生强大的冲击波掀起巨大的波浪运动及由于板块断裂,出现大面积的板块深度下陷,使周围大量的海水填充,汇聚后碰撞掀起巨大的波浪运动爆发海啸。正像海啸的定义作了调整,地震的概念也要相应改变:地壳由于受到地球内部膨胀力的作用致使板块断裂引起的震动及储藏在岩石层中的可爆性气体发生的爆炸致使板块断裂引起的震动,称作地震。引起强地震的原因是由于板块断裂,出现线状裂痕,当地如果是膨胀力的汇聚点,巨大的膨胀力的作用会使海底地壳内的熔融物质大量涌出,爆发海底火山,形成海底山脉,印度洋的90度水岭便是了;线性状裂痕如果不是膨脹力的汇聚点,而是较弱地段,便会形成海沟。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东面的百年一遇的大海啸,不知道地测学家们是否把握这一难得的机会到那里实地考策?也许,那里已经面目全非,原先平坦的海底又垒起一条海底山脉或海沟和盘地了。

海底扩张

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 篇4

请您简单介绍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并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渡特征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原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丁• 特罗教授,在1962年提出了“精英”、“大众”、“普及”的教育阶段论,提出了“大众高等教育”概念,1970年提出“普及高等教育”概念,1973年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三阶段论,至此产生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根据马丁• 特罗的理论,在整个人口中,若18-22岁年龄段中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的属于“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50%为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的为普及化阶段。

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高等教育观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存在着质的变化:在精英教育阶段,学生通常是完成中等教育后直接进入高等教育;学生住校并且不间断地(假期除外)学习直到获得学位。接受高等教育被普遍认为是出身好或天赋高或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精英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塑造统治阶层的心智和个性,为学生在政府和学术专业中充当精英角色做好准备。教学形式的最大特点是个别指导,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师徒关系。学校的管理由学术人员即高级教授兼任行政职务。在大众化阶段,入学日益容易。学生是寄宿与走读相结合,同时,职业训练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趋向模块化,更加灵活,更容易接受,所取得模块课程的学分可以互换。学生在主要的学习领域或高校之间更加容易流动。教学形式一般是通过讲演进行,以讨论式教学为补充,强调传授知识和培养技巧。不同层次的初级工作人员享有学校管理权。学生不断拥有影响学校决策的权利。在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对所有希望入学或有资格入学的人开放,其标准是个人是否愿意进入大学。这时接受高等教育逐渐被看作是一种义务,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能力,为发达工业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做准备。在这一阶段,课程之间的界限开始被打破;学习和生活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学生和教师之间直接的个人关系也更为复杂;还出现了如函授、电视、计算机等其它教学形式。在学校的内部管理上也越来越倡导民主参与。

在我国,以1999年全国性高等教育大扩招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开始过渡,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看来,我们走的是一条“以质变推动量变,质、量共同发展”的道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观念的提升:从普通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报名资格来看,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权利的人很广泛,而非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或群体,与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观相吻合。

2.课程设置的改进:进入90年代以后,我们通过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组合,实行了选课制。打破了原有的专业界限,实现了“大专业、小口径”的课程模式,这些措施的实行都充分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3.办学形式的多样化: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共同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立体交叉的高等教育体系,初步体现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学校类型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伴随着上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渡期特点出现的还有几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健康、良性的发展,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平衡好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关系

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对教育质量给予更多的关注。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过于冒进和极端,数量的增长绝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各学校在进行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要认真评估自身的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使学生不仅能够“进得来”,还要能够“学得好”,要使量和质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本来就不是也不应是对立的,而是对立统一的,量的增长是“有质”的量的增长,质的提高是“有量”的质的提高。另外,二者的协调还共同受制于一定的内外部条件。当内外部条件不能满足需要时,二者的分离或不能同时兼顾便容易出现。因此,并不是二者不可协调,而是促使其协调的内外部条件如经费、管理等尚未得到满足从而引起二者的相对立。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其教育目标定位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而不是少数精英。从这个意义上讲,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从原来处于适龄人口顶尖的10%扩大到15%,使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国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了。

总之,在数量与质量及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的关系问题上,我们要坚持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一手抓数量增长、一手抓质量提高,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2.平衡好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目前高等教育毕业生中出现了结构性的供过于求的现象。造成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人才浪费的问题比较突出。尽管大学生绝对数量不断攀升,但是由于一些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导致大学生往往没有从事与其学历相适应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不少大学生不能发挥个人所学,施展聪明才智。正是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的滞后,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所以无论是整个国家还是各个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都不能被短期现象所蒙蔽,而要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结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周期对未来社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保证能够培养出真正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并以此推动高等教育自身的良性发展。

3.平衡好各层次院校之间的关系

政府一方面要引导人们转变观念,改变高等教育就应该在研究型和综合型大学中进行,职业教育不能够被纳入到高等教育范畴中去的看法。另一方面,加大对这些院校的引导和扶持,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在办学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将这些院校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使学校的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促进这些院校的健康发展。

儒家学说发展 篇5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近代以来,实现全面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马克思在汲取前人卓越思想的基础上,创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共产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问题.我国自2泄纪80年代中期以来倡导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马克思的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笔者就试图通过对马克思这一学说的.基本思路加以梳理.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作 者:周晓辉 Zhou Xiaohui 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刊 名:大庆社会科学英文刊名:DAQING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分类号:N031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 大学生

儒家学说发展 篇6

一、儒家文化、现代企业文化、国外企业文化概述

(一)儒家文化儒家以人为本,重视人际关系是毋庸置疑的。仁学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仁”字在不同的地方可以表述为不同的含义,但它始终离不开“人”,总是和“人”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既然如此,那么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是什么呢?是“和”。在儒家看来,“和”是管理活动的最佳境界。儒家之“和”在管理活动中的运用,一是用来协调管理者与一般老百姓(即治人者与治于人者)的关系,达到二者之间的团结;二是用来协调最高管理者与各级管理人员(即君主与官吏)的关系,取得二者之间的和谐。儒家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学而》以下引用只用书名)又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总之,“和”是协调一致的意思,如同奏乐时,不同的音调高低相和,错落有致才能合成一首美妙和谐的乐曲。而“同”则是盲目强求一致,如同只有一个音调难以谱成乐章一样。

(二)现代企业文化

广义上讲现代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企业管理中硬件与软件、外显文化与隐形文化两部分。现代企业文化不仅包括非物质文化,而且还包括物质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包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传统风俗、精神风貌,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与活动等。如企业人员的构成、企业干部及职工队伍状况、企业生产资料的状况、企业的物质生产过程和物质成果特色、企业的组织形象等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表现。

企业文化应以人为着眼点,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强调要把企业建成为一种人人都具有共同使命感和责任心的组织。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职工共同的信仰,它是指导企业和企业人行为的哲学。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企业文化属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很多重要作用,比如: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协调作用、约束作用、塑造形象作用。可以说不同的企业应该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文化应该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是企业文化也有着共同的内容,按照企业文化作用范围来划分,企业文化包括经营性企业文化、管理性企业文化、体制性企业文化三大内容。

(三)国外企业文化

国外的企业文化,发展始于两个明显的事实:一是日本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赶超了美国,日本的产品占领的原本属于美国的许多市场。二是美国本土的许多企业,在世界剧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国外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以文明取胜”。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通过生产更好的产品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形象。二是通过尊重和理解他人来赢得人心,以使得企业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为社会服务”方面,如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就提出“企业应以加速社会繁荣为使命”,认为“经营者不应该凭权势与金钱作恶性竞争,而应该以建设公平、合理的社会为己任”。美国的企业家也都相继提出了“紧靠用户、顾客之上、竭诚服务”等信条。在“尊重和理解人”方面,主张员工参与管理,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甚至提出“普通职工比企业主管更加伟大”,“管理者应该对职工怀着尊敬和感谢的心情”等等。

二、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现代企业文化提倡“忠于职守、勤奋敬业”可溯源于儒家文化提倡的“忠”。

企业文化追求的第一大效果就是员工对企业的高度“忠诚”。这似乎又刚好与儒家人本哲学所提倡的“忠”不谋而合。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的基本意思是尽心竭力。儒学传到日本后,被加以改造,把“忠”提到了高于“仁”的地位,并把“忠”演变成为对君主和国家的信从和效忠,使之成了日本民族的道德支柱。过去传统人事管理所追求的目标是员工对企业的遵从、服从,而现代企业文化所寻求的是雇员对组织目标的“忠诚”,这无疑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孔子曾多次讲到“忠”。在孔子那里,“忠”的含义比较广泛,它除了指人与人之间的忠诚,以及臣民对君主的效忠外,还包含有对待工作要忠于职守,勤奋努力的意思。孔子还讲到“敬事而信”(《学而》)、“执事敬”(《子路》)、“事事敬”(《季氏》)等,都是指对待工作要恭敬谨慎,兢兢业业,而不能懈怠散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不能玩忽职守。孔子还强调管理者要在其位,谋其政,勤勤恳恳地对待本职工作。不仅如此,孔子还提出“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公》)。

(二)现代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提倡“团队精神”与儒家文化的“仁”大同小异。

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西方,人与人之间隔着一个上帝,个人只对上帝负责,这便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西方的唯理性主义总是把人视为物,视同机器,因此就有了如何进行管理控制以及如何规划人的行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儒家文化浸润中的东亚社会,神灵的支配力量远不如现实人生哲学的指引,人们更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及忠信和谐。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根本内容和要求即是“爱人”,当樊迟问什么是“仁”时,孔子即回答“爱人”(《颜渊》)。孔子还说:“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对于领导者或管理者来说,就应当具有广博的仁爱之心。孔子还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同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曰》)。就现代企业管理者而言,关心爱护下属,努力为企业员工谋利益,既是企业管理者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也是其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当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时,孔子回答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能够对人们广施恩惠,周济大众,使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这就不但是“仁”,而且达到“圣”的境界了。

企业经营者要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下属和工人,一切管理人员也必须以仁爱之心去对待员工;同样,员工也应该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企业管理人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产生内在的凝聚力。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的职能以“控制”为主,现代企业文化强调以“关怀”为主,力求营造一种和谐的团队精神,在这些企业中,经营管理者都表现出对员工十分地关心和爱护,员工也都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十分投入地进行工作。这就是现代企业文化要追求的目标。

(三)现代企业文化追求的“学习型组织” 的目标并加强学习和培训,与时俱进以及强化“文化影响”与儒家提倡的“自强不息”、“修齐治平”是一致的。

儒家十分重视学习,《论语》首篇第一句话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型组织具有四大特征:一是有一种鼓励每个人学习并发展自身潜能的氛围;二是能够用学习的文化影响供应商、客户和重要的股东;三是使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成为企业政策的核心;四是不断地进行组织变革。学习型企业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传统的企业内部培训和教育的范畴,它更强调团队的互动,要求团队每一成员不仅要“学而时习之”,而且要用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去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儒家的经典《礼记·大学》中明确指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为使国家国泰民安、兴旺发达,强调自天子以至庶人,应该以修身为本。儒家认为,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犹如树的根,国家的兴旺犹如茂盛的枝叶,如果树根枯萎了,又怎么可能有茂盛的枝叶呢?现代企业文化特别重视“文化力”的影响,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理念,是人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有点类似社会道德。国家靠依法治国,但法律有失效的时候,这时就得靠社会道德。当前我国一些企业大兴建设企业文化,借鉴儒家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不无裨益。

(四)顺道与顺变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古人称之为“道”,对企业文化而言,顺道就是努力认识并遵守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律,顺变就是敏锐地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动向。

顺道的思想在道家的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被认为是天下万物的本源,或者说,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各自的规律,因此,管理也就首先应当顺应道,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宏观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正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做出的伟大决策。微观上,企业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其根本途经则应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提高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

“顺变”的思想事实上可以被看成朴素辩证法的直接表现,即首先肯定了事物的变化性质。特别是,“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向对立面转化的可能性,那么,作为管理者也就必须针对对象与环境的变化作出必要的调整:“随时,乘时,时行则行,时止则止”,而不应机械地去坚持已不能适应新变化的旧制度或旧作法。现代企业面临的是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并且企业所处的环境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就要求企业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按照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变化环境,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本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手段,完善企业文化,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为满足中国市场需求,从而占领中国市场,各个跨国公司在中国销售的商品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动,诸如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手机,提供了中文界面,并有高、中、低各种档次的机型可供选择,通过满足中国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和不同的消费水平,从而占领了绝大部分的手机市场。顺道观和顺变观是对管理行为的宏观概括和总结,对于现代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现代管理者思索。

(五)现代企业文化提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的激励机制,与 “义利并举,义以生利,以义为上”的儒家价值观是相吻合的。

孔子在谈到君子应具备的人格品质时,特别强调“义”,他明确指出:“君子义以为上”(《阳货》)、“君子义以为质”(《卫灵公》)。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这里所说的“君子”、“小人”,主要是就道德人格而言的。“义”主要是指一个社会人们普遍推崇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利”则主要是指个人的物质利益和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对于管理者来说,要使自己具备君子的品格,必须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义”的要求。

孔子认为,应“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这是他教导弟子从政的一个重要思想。他强调“恭、宽、信、敏、惠”。所谓“惠”,就是要给老百姓以恩惠,因为“惠则足以使人”。他在和弟子冉有谈到如何治理人口众多的卫国时,认为首先要使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富起来。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利益是调节人们经济活动的主要杠杆,“何必曰利”、“义以生利”的说法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但是不可忽视义在调节人们的经济活动中仍应有它的地位。义与利说到底并无必然对立,义也是一种利,只不过不是一人之私利,而是一种整体的利,或称“公利”。我们强调义,即是强调应该把整体的利放在首位,私利的追求应以不损害公利为原则。

三、坚持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的理性态度,吸取各种管理理论的精华。中国儒家思想历来不重玄想,而是务求经世致用、知行合一。孔子告诫其弟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孔子本人对此亦身体力行,到晚年仍周游列国,不遗余力地宣扬儒家学说,甚至达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宪问》)的忘我地步。儒家不仅有这种务实好学的事功精神,而且有虚怀若谷的超凡气度。孔子主张“见贤思齐”(《里仁》),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儒家崇尚的事功精神和宽宏气度表现于管理之上,就形成了一种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的实用理性。

日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日本历史上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本国资源相当匮乏。日本对外来文化进行自主性的移植和创新,使自身迅速跨入先进文化的行列。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文化是东方儒教、佛教文化、西方文化的揉合体,除去了外来的、移植的文化,日本就所剩无几了。而正是这样一个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取长补短、兼容并包,并不意味着儒家伦理在东亚管理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降低了。恰恰相反,信奉儒家伦理使他们更具广博的胸怀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

儒家文化对东亚经济的影响主要在于将儒家文化的人本主义,重人际关系的伦理观念注入现代管理过程,使社会伦理关系融合在企业管理模式之中,在企业外部塑造了相对安定的经营环境,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淡化了劳资对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并非只有西方的理性观念和数学公式才是科学,我们两千年来继承并发展的儒家文化同样是人类高超智慧的结晶,是现代企业文化和实践的丰富源泉。

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已经超出了管理手段这一基本的职能,企业文化还可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开拓力和竞争力,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线。如:北京中药企业“同仁堂”由乐显扬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从一开始,同仁堂就重视创业的德、诚、信,通过长时间的培育,形成了同仁堂特有的企业文化,而同仁一词出自《易经》,意思是和同于人,宽广无私,无论亲疏远近一视同仁。

儒家学说发展 篇7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瑰宝,是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沉淀在历史中的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成、积淀有效地调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着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协调天、地、人之间关系的一副良剂。以儒家思想为例,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儒家学说的精华思想中包含不少优秀传统文化,它是内圣外王、以仁为内在要求,以礼为外在规范的思想体系。虽然儒家学说集糟粕与精华于一身,但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强调内心道德层面的自身约束, 强调由己达人的社会实现模式。这种道德层面的约束,内修“仁”,外靠“礼”,通过“仁”、“礼”实现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给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现实要求。根据抽样调查显示,93%的学生是热爱祖国,奋发向上,进德修业,拼搏进取的。他们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他们勇于拼搏,重视能力的提升和品德的锤炼;他们积极活泼、思想开放、富于创新意识。然而,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转型、社会格局的急剧变革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价值观的影响,出现责任感不强、自我意识突出、自我约束能力弱、意志品质薄弱、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儒家学说的精华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仁”。孔子在《论语》中比较宏观地谈“仁”有以下几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仲弓文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己之心去爱别人。”1由此可见,“仁”就是爱人之心,通过自身的修养,激发爱人之心,用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别人,爱别人。孔子学说中“仁”,要求爱,只有爱了,才能称得上”仁”,因此,“仁爱”由此而来。青年大学生需要这种“仁爱”精神,勇于担当责任,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

“孝悌”。儒家倡导对待父母兄弟 ,讲求“孝悌”二字。 什么是孝,怎么才能做到孝?孔子给予了极其形象的解答。如:“孟懿子文孝,子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子曰:事父母,几柬,见志不从,又敬不从,劳而不怨。”“听话,吾违也”1。这几句话把孔子“孝悌”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什么是孝悌,在孔子看来,就是“无违”,不违逆父母的意思,必须与父母保持一致。父母说的话,你不得不听。孝顺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悌”应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忠信”。儒家倡导对待朋友 ,讲求“忠信”二字。 在《论语》中,孔子多处提到“忠信”。如:“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子曰:‘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1《论语》谈到“忠信”的地方很多,按照儒家的观念,“忠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无信而不立。直到现在,这种观念也不过时,现代化过程中忠信被赋予更重要的意义。

总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凝练并倡导“礼、义、忠、信、孝、悌”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青年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一定要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有用的养分,重新构造适应新时代的价值体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规范日常教育 , 引领学生从读书交流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炼坚忍的意志品质为重点,制定《实施方案》、《管理规定》和《学生行为规范》,对学生日常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提出具体要求。积极开展励志读书活动,要求每人在大学期间阅读30至40本课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每月至少上交一篇读后感,参加一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专题讨论活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当前时事政策、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讨论, 要求每人参加一次讨论活动。通过健全管理机制,推进阅读活动常规化、机制化,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阅读交流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怡情养志、励志成长。

2.重视契机教育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修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经典、励志成语、名言警句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载着中华儿女的美好希望,传递着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可以定期开展“国学经典知识大赛”、“励志成语大赛”等教育实践活动,引领青年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怡情养志,励志成长,进而深入领会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瑰宝。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辩证地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规范日常教育,重视契机教育,引领大学生深入领会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原始儒家劝学思想的初创与发展 篇8

关键词:《论语》;《荀子》;原始儒家;劝学思想;人性论

1.原始儒家劝学思想的产生

原始儒家的劝学思想孕育于西周礼崩乐坏的时代,春秋战国风起云涌,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即为从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根据《周礼》记载,学校的教师是国家官吏,前来学习受教育的对象仅限于贵族子弟。……它造就了一批符合统治需要的文武兼备的人才,对捍卫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以及巩固政权结构都有重要意义,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历史的发展。”①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权利下移,周天子日益式微而诸侯国日渐强大,这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解禁与传播,使得新兴的士人阶层和平民百姓有机会接受教育。

2.原始儒家的劝学思想

学习的目的在于明德成圣。“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②是学习的宗旨,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下学而上达的圣人境界。孔子提倡学以致用,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良好对接。《荀子》中有关学习目的的叙述散布在《劝学》、《荣辱》、《性恶》、《大略》、《宥坐》中,其中“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③最能体现明德成圣的思想。

学习内容注重广泛与专精并重。有关学习的内容,《论语》有明确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④提倡博学广识,“文”位列四教之首。《荀子》中有关学习内容的论述以《劝学》中叙述的最为详尽,如“《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⑤

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度。关于好学的态度,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勤奋有恒。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⑥《劝学》以类比强调专一的重要性,“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⑦二是好学乐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⑧理解真理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快乐,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三是见贤思齐。做学问不但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⑨还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⑩《修身》中同样劝导人们要见贤思齐,“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B11

《论语》和《荀子》所涉及的学习方法如下:一是学思兼顾。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12《劝学》劝导人们要知行合一,“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B13二是温故知新。学习需巩固、记忆分阶段,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14《解蔽》也有相关论述并突出了正迁移的促进作用和负迁移的抑制作用,“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B15三是学无常师。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B16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懂得道理有先后,各自有专业和擅长。其四是博约结合。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B17博和约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广博是专精的基础,专精是广博的升华。

教学之道的关键在于唤醒学生的灵魂。“广义上,先秦儒家主张在人际交往中,同行相处的人都可以为师,…… 狭义上,师就是以其言行来给人们做表率并且自己也安心这样做的人”B18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都是孔子提出并亲身实践的教学方法。荀子同样重视教师的作用,在《修身》、《荣辱》、《致士》、《性恶》、《大略》等篇目中均有提及。

3.从《论语》到《荀子》——劝学观的差异

《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性朴论,《荀子》反映了荀子的性恶论。“孔子的话‘性相近,习相远’早就显示了性朴论的倾向。”B19孔子认为人性本是一张白纸,“朴”并无好坏之分,但它含有是非善恶的倾向,于是就需要通过后天教育来循循善诱,教导人们通过求知修身进而成为风度翩翩的君子。“比较起孔子的学习思想而言,荀子的学习思想对于人的学习活动过程,进行了更加丰富而生动的描述,这是荀子发展孔子思想的表现之一。”B20荀子基于性恶论的劝学观始终强调人们后天学习的必要性,并且强调后天环境与教师教导的重要性。人性本恶,必须通过后天教化引导才能实现遵礼守法,天下才会安定太平。孔子毕生追求“仁”和“礼”,而荀子正是在“礼”的方面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的。

结 语

先秦儒家的劝学思想发端于孔子,而集大成于荀子,无论在《论语》还是《荀子》中都着重强调了学习的各个方面,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儒家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明德成圣,通过后天不断修炼达到翩翩君子的高度;在学习内容方面,除了广泛涉猎之外一定要有所专精,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唯有术业专攻才可能实现在某一领域的突破;在学习态度方面要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并以积极乐学来实现学以致用;在学习方法方面,可以尝试多样且高效的学习方法,如学思结合、温故知新、以师为尊、博约结合等;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是有了教师的传授,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得更多知识技能。孔子毕生追求“仁”和“礼”,而荀子正是在“礼”的方面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的。

注解:

①王云云.先秦儒家学习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8,第6页.

②④⑥⑧⑨⑩B12B14B16B17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華书局,2007,第2,96,70,79,95,49,18,17,299,82页.

③⑤⑦B11B13B15荀况原著,周先进编注.荀子全本注释[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第57,26,24,31,26,330,37,57,359页.

B18李丽丽,王凌皓.论先秦儒家的师生友朋思想[J].教育评论,2011,(8),第98页.

B19周炽成.儒家性朴论:以孔子、荀子、董仲舒为中心[J].社会科学,2006,(10),第122页.

B20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152页.

作者简介:仝筱菲,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上一篇:浅谈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人造板贴面生产工艺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