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及思考

2023-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国家法规体系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数量不断增长。特种设备由于本身或者外在因素的影响, 一旦发生事故, 往往就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并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可以说是企事业单位中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一类设备, 其管理的好坏与各单位的科研生产、试验研究、职工生活等的安全保障息息相关。基于此, 我国于2003年专门以国务院令的形式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该条例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全过程的安全监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近年来, 随着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 以及节能管理工作的深入,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问题的日益突出, 国务院对2003年发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了修订。2009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以549号国务院令发布了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新条例从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简称《条例》, 下同) 增加了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的规定以及特种设备事故分级和调查的相关制度;另外将场 (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明确纳入条例调整范围;鼓励实行特种设备责任保险;新条例同时对相关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完善, 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了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或者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行政处罚。针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擅自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被查封、扣押的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的违法行为, 增加了行政处罚。此外, 新条例对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管理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新增的安全监察职责, 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2 特种设备管理的现状分析

结合近几年日常管理所掌握的情况来看, 在特种设备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1 设备问题

特种设备数量多, 安全监管难度大。蒸汽管道、压缩空气管道、天然气管道等由于来源不一, 有架空的有埋地的, 新旧程度也不同,

由于各单位对特种设备使用、维护保养以及安全附件定期检验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 设备的使用状况和安全状态差异较大。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以及安全附件的定期检查和校验工作有的存在脱节现象, 部分移动式空压机多渠道购置, 投入使用后不能及时有效地纳入安全监管的范围, 这些都给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2 管理问题

一是管理职责分散且难于落实。作为直接管理的使用单位由于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认识尚存差距, 往往忽视对特种设备进行精心的维护和保养管理。由于管理职责分散落实起来就比较难, 基层单位没有明确专人负责和管理, 特种设备的档案资料缺失, 导致管理部门无法正常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无法纳入正常的安全检验检测;由于一部分设备没有得到必要的维修和保养, 致使有些设备安全状况不明确, 给设备的安全管理也带来了因患。

2.3 人员问题

包括三方面:一是使用单位领导安全意识参差不齐, 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重视程度也是各不相同。部分单位单独考虑经济性或由于采购人员经验不足, 往往买来一些资料手续不齐全的特种设备, 致使一直无法注册登记。二是管理人员太少, 管理易出现监管空档。由于基层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种类、数量分布不一, 日常管理协调的工作量和难度比较大, 不利于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 导致部分工作职责无法有效落实或工作滞后。在基层出现未按规定及时申报在用设备的注册登记手续;设备安全附件超过检验有效期限继续使用;设备操作人员未经安全知识培训无证上岗等等。三是操作人员不固定或工作兼职过多。由于特种设备的固有特性, 如果使用设备不当, 极易发生灾难性事故, 因而对设备操作人员应有严格的要求。人员不固定, 无疑会使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水平的提高受到严重制约, 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明显增多, 设备安全运行难以得到保障。人员兼职过多, 造成人员分工忙闲不均, 工作忙时极易出现使用未经培训的无证操作人员现象, 增加了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潜在隐患。

3 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体会

3.1 特种设备管理的成败取决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不管是对特种设备日常使用中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及安全监督管理, 还是在特种设备管理过程中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调配来说, 在一个单位中往往涉及多个职能部门, 如果领导不重视, 特种设备管理协调、配合起来就比较难, 或者工作配合比较慢、效率低、效果差。其次管理和组织实施在各职能部门, 落实在各使用单位, 只有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协作, 互相支持, 工作形成一种合力, 管理工作才会保持高效, 否则工作必然出现扯皮、推诿现象。

3.2 特种设备管理的难度在于持续不断的有效监督和检查

特种设备一旦出现安全事故, 往往带来较大的危害和损失, 要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要有专职的部门、专业的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需要单位配备专门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 专职的特种设备管理安全检查人员和固定的检查队伍, 随时发现问题和隐患,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和督促整改, 确保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3 特种设备运行管理安全性的提高需要资源支持和投入

要保证特种设备运行管理的安全性不断提高, 不仅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 而且包括对原有特种设备的技术改造投入, 对新技术引进和新的管理方法的引进, 否则要达到安全可靠的管理效果很难。

3.4 加强特种设备管理单位之间的调研走访可以取长补短

可以肯定, 各单位在特种设备管理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 加强各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调研走访, 充分取长补短, 通过行业内部相互之间交流学习, 使各单位特种设备管理系统的领导和职工在不断探索特种设备管理新的理念和方法上少走弯路, 走得更稳, 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管理水平, 筑牢安全生产大堤。

4 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思考

4.1 建立稳定的特种设备管理工作机制

应成立专门的特种设备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特种设备管理工作, 健全和完善特种设备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 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专业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督部门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相互协调做好各自分管的工作。

对使用单位通过明确职责和工作流程, 抓好使用单位日常对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及有关规程的落实、人员岗位培训、现场设备安全状态以及各种运行检查记录的完善等工作。对专业管理部门主要控制特种设备检验周期、检测报告、资料档案的管理。对安全监管部门主要加强设备使用的安全监督、安全附件的齐全有效和受控、人员上岗证的培训和管理等。进一步形成“有序使用、协调管理、全面监督”这一稳定的三角形管理机制, 为我中心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管理工作职责

除了技安环保部门等的管理监督以外, 在基层各单位强调作业人员、维保人员持证上岗的同时, 还应强化安全监督员的职责。在特种设备比较集中的单位, 除了对专门的特种设备使用操作人员进行持证上岗培训外, 还应对单位的技安员、技术员等进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持证培训, 充分保证管理职责的落实以及工作的有效开展。必要时应从部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规划上统筹考虑, 明晰特种设备管理的机构权限、明确特种设备管理的人员职责, 做到岗位、人员、职责三落实。

4.3 强化现场管理确保运行安全

特种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设备的现场安全运行, 这就要求要不断完善、细化特种设备运行的现场管理, 落实安全操作规程, 严格巡检检查、交接班、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生产现场的安全保卫等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 并且按照标准, 及时安排对设备进行定期监督、检查, 确保运行现场管理井然有序。

加大对重点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设备数量集中或问题突出的使用单位, 对管理基础差、危险性大的特种设备, 实施重点监察。重点关注特种设备无使用证、无操作证、安全附件未校检或超期使用等现象, 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锅炉房、空压站等现场的运行资料要求详细记录, 还对运行结束后的运行记录进行定期整理和标识, 以方便检查和归档, 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对有关的运行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对特种设备挂贴标示牌, 对压力容器及相关管道涂刷标准色, 设立警示标志, 从现场管理环节上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确保安全运行。

4.4 加强监督检验确保运行受控

特种设备的运行管理是一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工作。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检测是对特种设备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有效受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手段, 也是政府对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活动的一种有效监督。要确保特种设备运行安全受控, 不仅要抓好日常的安全运行, 经常的巡视监督, 检查到位, 而且要根据有关规程要求, 协调做好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定期检验检测工作, 确保特种设备总体运行安全。

4.5 加强特种设备资料档案管理

特种设备的资料档案是反映其从设计、制造、使用直至报废退出使用全寿命周期内的原始证据和技术文件, 加强资料档案管理是做好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由于各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分工的不同, 特种设备的资料档案管理也不同, 有的单位比较分散, 要求也不是很统一, 有的资料在动力厂, 有的资料在设备科, 有的资料在技安科。有的单位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原始资料、检测资料分别保存在不同的部门, 有的单位甚至一部分原始资料存在档案馆。有的部分检测报告都对应不起来。实际中反映出单位资料档案管理状况比较差, 急需要一个部门或者单位履行起统一规范的特种设备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4.6 加强信息沟通和有关法规、规程的学习

随着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 国家质检总局隔一段时间就会出台或补充修订一些特种设备的法规和规程, 在日常的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中, 要特别注意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管理方面政策法规和有关文件的学习和宣贯。积极与省、市、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等协调沟通, 确保管理信息及时共享、管理业务顺畅办理。特别是在特种设备日常运行监督管理方面, 力争得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各单位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加大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使设备使用和管理单位熟悉《条例》、掌握《条例》, 并按《条例》要求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逐步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 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摘要:特种设备作为固定资产的一个大类, 是企事业单位中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一类设备, 其管理的好坏与各单位的科研生产、试验研究、职工生活等的安全保障息息相关。结合近年来本人在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中接触到的具体问题, 在特种设备管理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自己一些初浅的认识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特种设备,现状,分析,思考

上一篇:坠积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下一篇:人工味觉系统在橙汁区分辨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