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重点学习总结

2022-03-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中化学重点学习总结》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初中化学重点学习总结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教法学习总结

宜章县沙坪中学 蒋志林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初中化学教师新课程教学教法研修班”的培训,感受深刻,学习收获很大。在学习过程中,我按照学习流程和要求,全程参与专题内容的学习,细心做好学习笔记,认真的按时的完成作业,并及时与其他学员交流,借鉴他们的长处,以便运用于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与他们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用心记下一些的学习感受。

通过这次的培训,感受到了知名的教授、专家的授课,使我耳目一新。也使我明白了以前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够跟得上现在学生的需求,想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转化教师的教育理念:

一、正确的教学观念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一定的教学观念会导致与之相应的、并受其指导和调控的课堂教学行为。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首先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要有强烈的效率意识和时间观念,教师应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钻研业务、精心备课、因材施教、开拓创新等一系列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要理解学生,正确看待学生。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因此,学生观的正确与否,成为师生活动能否协调高效进行的首要问题。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就是要弘扬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最终体现者,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努力。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一定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学生才能学习得主动,积极思维,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学问”:有学必有问,问来自疑。检验学生上课是否在积思考的方式之一就是看学生能否就教师所讲内容提出问题。要让学生产生臵疑,首先是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毕竞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是运用巧妙的提问,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探讨与追求的热情。第三,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产生疑问,在解疑中获得知识和自信。

三、互动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能是教师在台上讲独角戏而学生在台下无动于衷。在一定条件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只是单方面取决于教师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努力程度,而是最主要地依赖于教师智慧特征和努力程度所造成的教学双方相互作用、相互适应,以及有机统一的状况;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洞察和有效利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实现教学主体的有效互动。就要实现并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既要考虑知识本身的“可接受性’和“应接受性”。也要考虑学生是否“乐于接受”和“能够接受”。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情感需求和非认知的心理状况。

四、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实验资料表明,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1.0%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40.0%是通过听觉,83.0%是通过视觉。因此,在化学理论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形声性好的特点,从而加快学生对认知内容的理解及消化,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与理解深度。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感受到新课程改革钻研路的艰难,要学习的路还很长,但我对教育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将这一次学习收获结合化学教学工作特点,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

第二篇:《初中化学新课程学生学习》学习总结

我以学生化学实验 的开展为例来谈谈初中化学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评价

一、学生实验 的开展现状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化学实验并未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发人深省的是一些学生对实验结果是对答如流,实验操作能力却差强人意,对实验设计、方法、步骤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学生实验评价标准的制订

评价标准包含以下五个维度,多个细目:

1、公民素养:诚实守信,注重修养,举止文明,

2、学习能力:态度与习惯,过程与方法,实践与创新

3、交流与合作:团队精神,交流与沟通

4、运动与健康:习惯与技能,身心健康状况,健康生活方式

5、审美与表现:审美情趣,艺术表现

针对学生实验的学习行为评价,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这三个维度,都有充分的体现,实际上也是一个评价累积的过程,评价的最终结果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联合起来,使评价方案具有了特殊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三、学生实验的评价方式:

1、评价的体系

各班以化学科代表为核心,按照自愿的原则,将全班同学分组,每组人数3—5人,组长负责制,层层管理,层层负责,使实验、调查都得以落实。

分组的标准是:

(1)关系互补:

不仅要男生女生搭配,还要私下关系好,避免矛盾,体验愉悦。

(2)成绩互补:

主要体现在对实验原理的把握上,如果不能使实验走到正确的方向上,很难保证实验的成功。

(3)能力互补:

有的同学实验操作规范;有的同学语言表达严谨;有的同学善于提出问题;有的同学实验方案设计合理;有的同学进步突出,他们在一起有很好的帮带关系,使学生的胆量、阅历都有所增加。

过程评价即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水平,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判断和描述能力及对实验结果分析归纳能力;结果测评最强调的是“完成”,不直接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只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价,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评价的流程

(1)课堂中可做演示实验,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2)实验课堂中担任实验小组长,体验管理的乐趣;

(3)可自由到实验室做探究实验(每周1次,可多人次);

(4)单元考试可获得免试资格,无比光荣。

3、评价的特点

(1)实践性(2)开放性(3)主动性(4)过程性(5)研究性

第三篇:《初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的研究》阶段总结

一、问题提出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校教师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实践和研究,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认识还欠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虽有各自的小组,但小组编排不科学,小组合作没有形成有效的整体,合作时没有明确的任务,问题缺乏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课堂教学的无序状态,使学生间缺乏高效的合作,教学效果极不理想。

二、研究目标

为了改变化学学科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我通过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让学生的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得到培养,从而使“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真正的教学效果。 三.研究的过程

1.通过调查了解,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情况,分析造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的原因。 2.深入课堂,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内的有效合作、组间的有效合作与交流;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提高小组活动的实效性,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3.研究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强化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4.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课堂合作学习的研究。 四.达到的目标

通过一个学期的跟踪调查,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立了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提高小组活动的实效性, 2.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力。 3.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4.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虽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待完善和改进,我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不断探索初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初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的研究》阶段总结

第四篇:中药化学重点总结

强极性溶剂:

亲水性有机溶剂:与水任意混溶(甲、乙醇,丙酮)

亲脂性有机溶剂:不与水任意混溶,可分层(乙醚、氯仿、苯、石油醚)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石油醚—四氯化碳—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苯丙素

二、提取分离

1. 苯丙烯、苯丙醛、苯丙酸的酯类衍生物具有挥发性,是挥发油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可用水蒸气蒸馏。

2. 苯丙酸衍生物可用有机酸的方法提取。

香豆素

二、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游离香豆素----多有完好的结晶,大多具香味。

小分子的有挥发性和升华性。苷则无。

在紫外光照射下,香豆素类成分多显蓝色或紫色荧光。

(二)溶解性

游离香豆素----难溶于冷水,可溶于沸水,易溶于苯、乙醚、氯仿、乙醇。

香豆素苷----能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香豆素遇碱水解

与稀碱水作用可水解开环,形成水溶性的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

酸化,又可立即环合形成脂溶性香豆素而析出。 如果与碱液长时间加热,将转为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酸化后不能环合。 与浓碱共沸,往往得到的是裂解产物——酚类或酚酸。

(三)成色反映

1.异羟肟酸铁反应

内酯在碱性条件下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络和成红色。

内酯[异羟肟酸铁反应、盐酸羟胺(碱性)、红色] 2.酚羟基反应

FeCl3溶液与具酚羟基物质反应产生绿色至墨绿色沉淀

若酚羟基的邻、对位无取代,可与重氮化试剂反应而显红色至紫红色。  含酚羟基的化合物[三氯化铁反应、FeCl

3、绿色] 3. Gibb‟s反应

Gibb‟s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在弱碱性条件下,与酚羟基对位活泼氢缩合成蓝色化合物。6位无取代的香豆素显阳性。

 Ph-OH对位无取代[Gibb‟s反应, Gibb‟s试剂,蓝色] 4Emerson反应

Emerson试剂2%的4-氨基安替比林和8%的铁氰化钾。其余同Gibb‟s。

 Ph-OH对位无取代[Emerson反应, Emerson试剂试剂,红色] 三.香豆素的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

利用香豆素的溶解性、挥发性及具有内酯结构的性质进行提取分离。 游离香豆素一般可以用乙醚、氯仿、丙酮等提取(香豆素苷可用甲醇、乙醇或水提取)。

碱溶酸沉法提取。

1. 溶剂提取法

常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等提取。

乙醚是多数香豆素的良好溶剂。 苷则在正丁醇、甲醇中被提出。

2.碱溶酸沉法

0.5%氢氧化钠水溶液稍加热提取,冷后用乙醚除杂质,加酸调PH到中性,适当浓缩,再酸化,则香豆素或苷即可析出,也可用乙醚萃取。

对酸碱敏感的香豆素不可用。 3.水蒸气蒸馏法

小分子的香豆素具有挥发性,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和分离。如受热时间过长,则结构可变。

四.香豆素类化合物检识

(一)理化检识

1、荧光:紫外光下一般显蓝色或紫色。

7-羟基蓝色荧光较强

加碱后更强

羟基甲基化荧光减弱。

2、显色反应

常用异羟肟酸铁反应、三氯化铁、 Gibb‟s反应 及Emerson。

(二)色谱检识

薄层色谱法

吸附剂:硅胶

 展开剂:

游离香豆素: 正(环)已烷:乙酸乙酯(5:1~1:1)

氯仿:丙酮(9:1)

苷类:

氯仿-甲醇不同比例

 规律:

母核上羟基取代数目愈多(极性增大),则Rf值愈小

羟基变为甲氧基(极性减小),则Rf值增大。

 显色:紫外光下观察荧光----蓝色或紫色 

异羟肟酸铁试剂

木脂素

理化性质 1.物理性状

木脂素多为无色结晶

游离木脂素偏亲脂性,难溶于水,能溶于苯、氯仿、乙醚、乙醇等 与糖成苷后,溶解性增大。

提取与分离

游离的木脂素----亲脂性的,易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溶剂,但在石油醚中溶解度极小。 具内酯结构可按碱溶酸沉法。

 一般采用甲醇或丙酮提取后,浓缩成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等萃取,再用色谱柱进一步分离纯化。

 注意!

与大量树脂状物共存,在溶剂处理过程中容易树脂化。

碱溶酸沉:具有酚羟基或内酯。注意异构化。

四、木脂素的检识 Labat反应

具有亚甲二氧基—O—CH2—O—的木脂素加浓硫酸,再加没食子酸,可产生蓝绿色。

对象-亚甲二氧基[Labat反应、浓硫酸+没食子酸、蓝绿色] 以变色酸代替没食子酸,保温70~80度,产生蓝紫色-Ecgrien 对象-亚甲二氧基[Ecgrien 反应、浓硫酸+变色酸、蓝紫色]

黄酮

广义的--- 两个苯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C6-C3-C6 狭义的: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

一、性状

1、性状

苷元为结晶性固体,苷为无定形粉末。

2、颜色

与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羟基、甲氧基)等的数目、类型以及位置有关。

在4„-或7-位引入供电子基,因形成P-π共轭,具有推电子作用,促进电子转移,使化合物颜色加深。

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灰黄~黄色

查尔酮---黄~橙黄色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不显色

异黄酮----微黄色 花色苷及苷元

PH<7 红色

PH 8.5紫色

PH>8.5 蓝色

二、旋光性

苷元只有二氢黄酮(醇),黄烷醇有。

苷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三.溶解性

1、游离苷元易溶于甲,乙醇,醋酸乙酯,乙醚及稀碱液中,不溶或难溶于水。

其中在水中的溶解度

花色苷>二氢黄酮(醇)>黄酮(醇),查耳酮

原因:

平面型分子

包括黄酮醇、黄酮、查尔酮。分子为平面型结构,排列紧密,分子间引力大,不易溶于水

非平面型分子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半椅式结构,排列不紧密,引力降低,利于水分子进入。

花色苷为离子型化合物。

2、黄酮苷类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难溶或不溶亲脂性有机溶剂中。

一般多糖苷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单糖苷。 3-羟基苷水溶性大于7-羟基苷

四.酸碱性

1、 酸性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

酸性强弱顺序:7,4„-二羟基>7或4‟-羟基> 一般酚羟基 > 5-羟基

5%碳酸氢钠

5%碳酸钠

0.2%NaOH 4%NaOH

五.显色反应

与分子中的酚羟基及γ-吡喃酮环有关。

1、 还原反应

(1)HCl-Mg 方法:将样品的甲醇或乙醇液,加入少许镁粉振摇,再滴加几滴浓盐酸,即可。

现象:泡沫处呈红色。

应用: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橙红——紫红。B环(1’—6’)上有-OH或OCH取代。颜色加深。

花青素及部分橙酮,查耳酮等在浓盐酸下会发生色变,故预先需对照排除。 (2)钠汞齐反应

乙醇液中,加入钠汞齐,放置数分钟或数小时,过滤,用盐酸酸化,则……

试剂:钠汞齐

结果: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红色;二氢黄酮醇类---棕黄色 (3)四氢硼钠反应

方法:样品的甲醇液,加等量2%NaBH4的甲醇液,加浓盐酸或硫酸,成紫色或紫红色。

应用:二氢黄酮类专属反应

2、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分子中具有:3-羟基,4-羰基 或5-羟基,4-羰基 或 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 (1)三氯化铝显色

应用:定性及定量分析

方法:样品的乙醇液和1%三氯化铝乙醇液,通过纸斑反应观察。

现象:鲜黄色荧光

(4„-OH或7,4‟-OH显天蓝色荧光)

(2)锆盐-枸橼酸反应

应用:区分3-OH或5-OH黄酮

方法:加2%Zrocl2/MeOH +样品的甲醇液,产生:黄色锆络合物

加2%枸橼酸,仍呈鲜黄色(3-OH,或3,5-二OH)黄色溶液显著褪去(5-OH) (3)氨性氯化锶

检识---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

试剂----氯化锶的甲醇液和氨气饱和的甲醇液。

结果----产生绿~棕色~黑色沉淀。

3.硼酸显色

具有5-羟基黄酮和6„-羟基查耳酮结构。

试剂:草酸条件下,与硼酸反应 (枸橼酸-丙酮) 现象:黄色并有绿色荧光。

(黄色无荧光)

4.与碱的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碱水中显黄色、橙色或红色,化合物类型不同,显色情况不同。

黄酮—黄-橙

查耳酮或橙酮—红-紫红

二氢黄酮类在冷碱性条件下—黄-橙

放置后开环变成查耳酮---红-紫红

黄酮醇类---黄-棕

三个OH相邻—暗绿-蓝绿 5. 与五氯化锑

鉴别查耳酮,生成红或紫红色沉淀。

条件:无水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提取

黄酮苷和极性较大的苷元:甲醇,乙醇,甲醇-水(1:1),丙酮,醋酸乙酯。

多糖苷:沸水

花色苷:0.1%盐酸进行提取。

苷元:氯仿,乙醚,醋酸乙酯。

注意:苷类提取防止酶解。

(一)乙醇或甲醇提取法

(二)热水提取

冷后

苷类 沉淀析出 除杂:石油醚除去叶绿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水溶液中加入浓醇,除去蛋白质,多糖 .

(三)碱提酸沉法

常用碱水:石灰水,Na2CO3,稀NaOH,碱性稀醇。 酸沉:盐酸

注意:酸碱浓度不宜过高。

碱性过强,破坏黄酮母核;酸性过强,生成烊盐,影响产率。

石灰水:可除去鞣质,果胶,粘液质,有利于纯化。但浸出效果不及NaOH ,且有些黄酮可与钙结合成不溶性沉淀。 稀NaOH:浸出效率高,但杂质多。

二、分离方法

分离的基本依据:极性差异、酸性强弱、分子大小和特殊结构。

(一)溶剂萃取法:自浸膏中先用乙醚萃取苷元,再用醋酸乙酯反复萃取苷,最后用正丁醇萃取极性较大的苷。

(二)PH梯度法:用不同浓度的碱分离。

(三)硼酸络合法:具有邻二pH-OH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硼酸络合生成易溶于 水的化合物。

(四)柱色谱法

(1)聚酰胺柱色谱

适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规律:A:与酚羟基的数目有关,数目越多,吸附力越强。

B:与酚羟基的位置有关,如果酚羟基所处的位置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吸附力减弱。 C:分子内芳香化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

查耳酮>二氢黄酮,

黄酮>二氢黄酮

D: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被吸附的强弱顺序为: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

E:苷元相同,以含水移动相洗脱,被吸附的强弱顺序为:苷元>单糖苷>双糖苷>双糖链苷。 注意:以含水移动相(甲醇-水)作洗脱剂,苷比苷元先洗脱。

用有机溶剂(氯仿-甲醇)作洗脱剂,苷元比苷先洗脱。

后一种是因为聚酰胺具有“双重色谱”性能之故,分子中既有非极性的脂肪键,又有极性的酰胺基团。

当用有机溶剂洗脱时,苷元比苷的极性小,在类似正相分配色谱柱上,苷元更易洗脱 F:与溶剂介质有关

由弱到强:水<甲醇或乙醇<丙酮<稀氢氧化钠或氨水<甲酰胺<二甲酰胺<尿素水溶液。

注意:聚酰胺色谱常常存在流速慢及低分子杂质混入的问题。通常可通过预先过筛除去细粉或与硅藻土混合制粒,而低分子杂质的干扰,可在装柱时用5%甲醇或10%盐酸预洗除去。

(2)硅胶柱色谱法

适于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醇)和高度甲基化或乙酰化的黄酮及黄酮醇类。

分离苷元时:氯仿-甲醇混合溶剂洗脱。

分离苷时:氯仿-甲醇-水或醋酸乙酯-丙酮-水 (3)葡聚糖凝胶色谱法

凝胶类型:Sephadex LH-20和Sephadex G两种类型的凝胶。

分离苷元时:利用吸附作用,游离酚羟基数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越难洗脱。 分离苷时:主要靠分子筛,洗脱时按苷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被洗脱出柱体。 第五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

一、理化检识

HCl-Mg——黄酮(醇)、二氢黄酮(醇) 四氢硼钠——二氢黄酮(醇) 五氯化锑——查尔酮

锆盐-枸橼酸——区别3-OH、5-OH黄酮 氨性氯化锶——邻二酚羟基黄酮

二、色谱检识

1、纸色谱:双向展开,少用。

2、硅胶薄层色谱:主要用于检识极性较小的黄酮。氯仿-甲醇或正丁醇-醋酸-水等系统展开。

3、聚酰胺薄层色谱:各种黄酮

游离黄酮——氯仿-甲醇、氯仿-甲醇-丁酮 黄酮苷——甲醇-乙酸-水、甲醇-水

第五篇:初中化学学习方法

一、认真阅读化学课本

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教材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因为它能提高学习的思维能力。

看化学书的程序一般分三步。

1.全面看

全面看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要做到能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本质的问题。

2.抓关键

在全面看的基础上,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用语重点看,认真反复琢磨。

3.理思路

看书时要积极思考,重点知识要掌握,难点知识要逐步突破。

总之,看书的程序可概括为:“整体枣部分枣整体”,即整体感知,部分探索,整体理解。

二、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一)实验——学习化学的手段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二)观察实验要与思考相结合

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三)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一、

二、三”

1.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人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

2.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在液体的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三、化学用语的学习。

(一)化学用语枣学习化学的工具。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是研究化学的工具,也是一种国际性的科技语言。不懂化学用语,学习化学就不能入门。所以,掌握它是很重要的。

(二)写好记好化学式的方法。

1.掌握单质化学式的写法。2.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

(三)掌握写好记好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抓住反应规律。

2.联系实验现象写好记好化学方程式。

第六篇: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摘 要:初中化学的应用性、精微性、化合动态生成性,以及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等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理解与运用化学知识的难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有效整合了学生的知识优势、思维能力优势与团队智慧优势,为他们难点突破、重点强化与试验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与经验条件。

关键词: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由于初中阶段学科多、学习压力大,且初中化学都是新知识,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为例,展开对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一、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

教师选择和运用学生喜欢且满意的方式开展学习,是最自然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

1.学习小组合作

在通用班级管理的模式下,教师运用班内学习小组组织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作用。班主任组建或组织班级学习小组时,在综合考虑整个班级的学习和管理绩效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把不同学习基础和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整合在一起,让他们相互学习,扬长补短。在小组内,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发挥知识的矫正或传播能力,帮助其他同学开展知识性的学习;针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开展更多的实验性探索活动,去探究知识和验证知识。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在学习小组之内,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按照实验步骤开展实验,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其中的知识和变化原理,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等。

运用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充分激活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各自的优势,引导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最为默契的学习分工,培养其注意发现其他同学的特长和优势,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最理想的学习环境。

2.兴趣一致合作

教师按照初中生兴趣进行分类,在课堂教学或课外化学学习中,引导他们按照兴趣进行组合并开展学习,是迎合性的高效课堂组织形式。根据了解,对初中生化学兴趣的培养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教材实验类。通过直观的化学实验,在各种过程中观察实验的颜色、浓度与结果等方面的动态生成,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第二类,生活现象探究类。针对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现象,教师利用课堂的时间或教学环节,有效结合课堂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提取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粘上污渍的衣物清洗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从而让学生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化学原理及其过程。

为了教学的实效性和安全性,教师务必加强过程的指导和化学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教育,指导学生有秩序地开展实验和研究,确保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过程的控制性。

二、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组织

教师选择和预留适当的内容让学生发挥学习自主能动性,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1.难点内容小组突破组织

把教材中的难点知识下放给学生自主处理,是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推动他们高质量学习的方法之一。在对各个小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从教材中选择不同难度的内容,让他们开展相对自由的突破性学习,最后在全班展示其学习的成果,既分解了整个课堂教学的难度,也尊重了每个小组的努力和学习成果。当然,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小组,教师可以选择难度大的内容或某个细节内容,反之,则选择难度较小的知识或细节等。如在学习“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对于基础较好的小组可以让他们多开展配平方程式的小组学习活动,反之,则可以开展较为简单的方程式书写或仿写等,从而逐步地引导学生了解书写方程式的原则和配平方法,再通过课外的强化训练则可以实现学习效果的同步。

教学组织中,为了确保各小组最终的学习进度一致,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内容梳理和整合,或者让学生自己以小组代表的方式去展示学习结果,并说明过程、原理与操作步骤等,使大家都能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2.生活内容小组探究组织

教师运用分组的方式,引导学生有序地去发现、探究与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学习有关服务和提升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学操作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与教学进度内容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切入,减少学生胡乱联系影响正常的教学。如在教学“水的组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生活现象切入,去研究水及其所含的氢元素与氧元素,进而理解单质和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当然,在学生学有余力和教学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分组开展不同类型污水处理的实验活动,在拓展学生学习视野的基础上,启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并驱动他们开展创新活动。

为了保护和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生活中开展专门的化学现象搜集或发现活动,在化学课适当设计展示和研究环节,以培养学生发现和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初中化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调动学生学习自主积极性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之间的互补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去发现知识、梳理知识与归纳总结知识。另外,教师要注意在适当的时机介入,给学生适当的指点或技术上的帮助,使学习活动能顺利和安全地进行。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周田中学)

上一篇:初中教师履职总结下一篇:初一德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