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游戏工作总结

2022-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的流逝很快,我们在季节的变化中,也积累了众多工作佳绩。回首看不同阶段的工作,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有着提升,为了更好的了解自身工作水平,可以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幼儿中班游戏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幼儿中班游戏工作总结

利用共享角色游戏提高中班幼儿交往能力

交往能力是一种养成教育,一方面来自幼儿的天赋,但更多的是对幼儿后天的培养。角色游戏是促进幼儿交往的重要途径,而幼儿在共享角色游戏中能认识更多同伴,有更多角色之间的交往与交流的机会,能体验到不同角色的沟通,吸取更多有效的交往经验,从而实现交往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我园中班幼儿交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共享角色游戏对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共享角色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利用共享角色游戏提高中班幼儿交往能力。

中班幼儿交往欲望与技能是在矛盾冲突中得到刺激和提高的,因此,在中班阶段开展幼儿交往能力培养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探索和创新更有效的方法和模式,有利于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本园利用园所环境优势,可以有足够的场地进行共享角色游戏的开展。共享角色游戏即打破班级界限的楼道共享角色区域,全年级组幼儿共同参与的角色扮演游戏,在公共的角色游戏场所,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本文是针对4~5岁中班幼儿进行的研究,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游戏主题丰富,角色意识较强,但是不稳定;幼儿在游戏中会经常更换角色,他们希望与人交往,但因缺乏交往技能,常与同伴发生矛盾和纠纷。幼儿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社会交往的技能,从而运用到游戏中,比如,在游戏中能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学习分享,谦让和合作;在交往中与同伴出现问题,尝试解决;在游戏中学习做选择、计划和决定,并能执行和表达;有初步的责任感。

一、我园中班幼儿交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班幼儿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发展,脱离了小班阶段的独自倾向,有与周围人交往的需要,也具备了一定交往技能的条件。通过调查,了解幼儿现阶段社会交往水平,并有针对性地分析幼儿在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诊断成因并初步形成对策。我园中班幼儿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并居住在高层建筑中,幼儿与同伴之间交往的空间越来越少,再加上很多家长因为自己需要安静而不想花费太大力气管教幼儿,利用电子产品的介入或包办代替的方式教育幼儿,导致很多幼儿胆小、孤僻,在交往中不合群、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使用礼貌用语、不会解决问题等现象,缺乏交往能力。

二、共享角色游戏对培养中班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在一日生活中,中班幼儿有交往需求,但是在游戏中因没有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会发生争抢、吵闹等冲突,所以培养中班幼儿交往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丰富幼儿园角色游戏模式

众所周知,角色游戏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而共享角色游戏是近年来幼儿园区域活动导入的一个新概念,它可以通过不同班级幼儿游戏活动经验的相互学习,不同班级教育资源的及时分享等多种区别于普通角色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共享角色游戏凸显的不仅是空间共享,更多的是材料、经验、计划、时间的共享,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因此通过共享角色游戏,可以让中班幼儿体验不同角色之间的沟通,从而实现幼儿沟通交往能力的提升,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教师可以多找寻一些和幼儿实际生活有联系的游戏活动,将生活化作为游戏活动的主题,使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在每一个主题中,让幼儿饰演不同的角色,把实际生活表演出来。在整个过程中,幼儿之间会相互交流、互动,深深地体会到不同角色的性格以及所需承担的责任等。教师在设计生活化主题活动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内容:购物、帮妈妈做家务等。这些主题幼儿几乎天天都会经历,他们身在其中,更容易进行沉浸式学习。其中,购物这一主题,教师可将幼儿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扮演售货员,以此为幼儿创建去商场买东西的场景,并提供相关道具。小组内成员可以相互探讨角色的分配,有人扮演家长,有人扮演路人等。随着活动的进行,扮演不同角色的幼儿之间也会进行交流。

(二)促进幼儿间的交往,培养中班幼儿交往能力

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交往环境以及幼儿间的交往机会。在共享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与陌生同伴共同学习做选择或决定游戏方式和计划,并能执行和表达,有初步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活动结束后愿意与其他班级同伴共同收拾整理玩具材料,建立规则意识,在与陌生同伴间的互动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教师能提供促进幼儿间交往的游戏材料和玩具,通过学习如何独立解决问题、如何帮助别人、如何与同伴合作,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进行交往。

(三)增加幼儿间的互动,提高中班幼儿交往能力

在共享角色游戏中,幼儿与陌生同伴能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技能加入同伴游戏。在游戏中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习用轮流、分享、谦让、互助与合作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与同伴和成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除了以上提到以生活为主题的游戏内容,教师还可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开展带有竞技性的游戏。因为此类游戏能充分代表一个团队,此类游戏常常需要多人合作,其中一定会有团队合作、竞争等,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此外,教师在对此类游戏进行筛选的过程中,需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这样就能有效培养每一个幼儿的交流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在开展幼儿教学活动时,针对三岁幼儿,教师可以进行控球游戏:主要是把球交给幼儿,让两名以上的幼儿玩同一个球,教师自由放球,就会有多名幼儿自行组合,分享同一个球,这其中就充分体现了自主组合以及集体竞技,对幼儿的交往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六岁左右的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二人竞技性游戏,如棋类。教师可让幼儿自行组合获得伙伴,紧接着围绕游戏进行合作。在整个过程中,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能参与游戏。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在这期间一定会出现矛盾,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多要求,教师应努力做好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幼儿交往之间的问题,从而使其可以重新回到快乐的合作游戏中。

(四)完善教师在共享角色游戏中的指导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師要正确引导幼儿进行交往,在游戏中,尝试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和方法,逐渐引导幼儿走进交往世界,使幼儿成为一名小小的“社会人”。教师在参与共享角色游戏活动时,不仅是幼儿与同伴间交往的观察者和引导者,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所以不管是对幼儿的发展还是对本园教师的发展来说,都是很有意义与价值的。

三、共享角色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在共享角色游戏中,教师应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比如,做一个幕后的观察者。教师适时介入,鼓励幼儿在遇到冲突后尝试解决问题等,在发展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同时,促使师幼间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一)实施前的游戏情境创设

1.物质环境

根据每个班级的特色活动制定课题,实施环境创设,年级组整合资源,创设适合中班幼儿角色游戏场景。本园中班有五个班级,每个班级又会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中一班幼儿探讨到周边的小吃街,所以想要开设小吃街,如CoCo奶茶店、沪溪河、串串香等幼儿所熟知的店铺;中二班门口的大走廊摆放了娃娃家的场所,而从娃娃家到达小吃店有一段距离,幼儿又想到了家门口的有轨电车,在走廊尽头创设了可以带着乘客到每个游戏场所的电车;中三班幼儿探讨出购买物品需要钱,而钱又要从银行取,还需要存折和银行卡,那就需要有挣钱的行业支撑着,要不然没有办法取到钱;中四班幼儿讨论出娃娃家宝宝会生病,需要医院;中五班的幼儿则想要小舞台展示表演,而表演者需要装扮,就需要服装店跟首饰店。每个班的幼儿需求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将幼儿想法综合整理,创设不同的与幼儿生活密切相连的游戏场景。根据场地大小将创设的场景设计出示意图,幼儿从家里带来游戏场景中需要的材料,或在百宝箱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制作而成。让同年级组幼儿进行共享角色游戏,幼儿可以自主走进共享区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玩伴和游戏方式进行活动。在共享角色游戏中,幼儿能接触更多的玩伴,这时个体在群体中的角色便有了奇妙的变化,情感体验也变得丰富多样,从而获得更宽广的空间。通过共享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幼儿主动并喜欢参与游戏。

2.交往环境

为幼儿创设幼儿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能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幼儿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喜欢的场所进行游戏,在熟悉的场所可以主动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这个游戏场景创设的由来或材料制作的过程;对不熟悉游戏场所的幼儿,可以通过自己探索或与同伴交流的方式进行了解。循序渐进增加幼儿自主提出的游戏项目或材料,幼儿在面对陌生的游戏场景和同伴时,愿意相互了解和交往,积极主动、自主选择、自由结伴游戏,并形成常态。

(二)实施过程中的策略

游戏前的调查。利用线上调查表的方式了解家长对中班幼儿交往能力的了解;通过谈话法了解中班幼儿社会交往的现状以及在共享角色游戏中与同伴交往时遇到的困难、矛盾、如何解决等情况,进行现状调查,作出比较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游戏中。A.循序渐进:首先每个班开放2~3个有班级特色的角色游戏,待幼儿充分释放对游戏的好奇心后,再半班交互,让不同班级幼儿有相互了解和交往的机会,最后全面开放。

B.根据幼儿的需求,增加幼儿自主提出的游戏项目或材料,进行场地、场景的更改,与幼儿共同制订游戏计划与规则,并鼓励幼儿设计表扬墙,表扬遵守规则、自主收拾玩具材料的幼儿等。

C.对幼儿共享角色游戏进行观察,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指导。

游戏准备。关键经验的准备,利用参观、教学等方式针对游戏主题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材料的准备:场地、预约牌及挂牌、百宝箱和多样的低结构的游戏材料。游戏前的谈话内容:游戏问题的讨论、游戏角色的分配、游戏场地的摆放、游戏情节的开展。教师要注意談话的时间不要过长,要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保障游戏顺利、深入、自主开展。

游戏中通过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在共享角色游戏中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情况,并进行记录、跟踪、分析,并指导幼儿解决游戏冲突,观察幼儿发生纠纷的起因,以游戏者身份平行介入或交叉介入游戏;指导幼儿掌握规则和交往技能,利用礼貌交谈、协商、合作等方式,逐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游戏后评价:通过讨论、分享、观看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开展游戏分享,增加游戏经验,更好地帮助幼儿总结交往的方法和策略,促进交往能力的提高。

(三)实施后的反思

每个月同年级组在规定时间集中讨论:梳理幼儿游戏中出现的交往问题以及教师指导策略;定期撰写观察记录,记录幼儿社会交往中的表现以及教师的指导策略;定期整理幼儿游戏中的照片和视频。通过对个别幼儿进行跟踪培养观察,了解记录其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全年级组教师进行商讨:查阅理论知识,针对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并定期对观察学习到的经验进行记录,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四)家长资源

年级组教师会根据自己所在区域,每次游戏时都会抓拍幼儿游戏的照片,为了能保证让全年级组幼儿的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孩子在共享游戏中的照片和视频,教师建立了共享相册,教师会定期上传共享游戏的照片,年级组的每一位家长都可以看得到幼儿在园的游戏情况。在教师的熏陶下,家长也慢慢开始熟悉共享的模式,他们看到了幼儿的变化,所以平时所需的游戏材料、幼儿需要掌握的生活经验,家长都会给予最大的支持。在家园共同合作中,年级组教师平时会请家长多鼓励与住得近的同年级组小朋友一起玩耍,并根据角色需求,适当体验社会性角色,比如,体验超市收银员、简单了解医院看病的流程、与父母共同体验取寄快递等,增加社会经验,为共享角色游戏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游戏过程中,幼儿并不对别班同伴有很强的陌生感,只要在一起游戏,他们就会很快融入角色。在共享角色游戏这样开放性的环境里,幼儿每一次游戏都会结交到共同游戏里新的伙伴,在与陌生同伴游戏过程中,懂得了轮流、谦让有序地进行游戏。幼儿运用沟通、交换、协商、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和问题。通过共享角色游戏,幼儿亲身体验在不同场所与不同同伴交往的乐趣,在游戏中更快、更好地找到良好交往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幼儿获得初步的社会认知、交往技能,为提高幼儿交往能力起到了有效作用。

(宋行军)

作者:李叶俊

第2篇:浅论游戏与中班幼儿音乐活动的有机融合

摘要:随着近年来教育的不断改革,对艺术性学科的教学逐渐重视起来。对于幼儿园来说,需要幼师尽早抓住机会,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加强对音乐的渗透。在幼儿园中,单一的幼儿音乐活动不能发挥其最大程度上的作用,需要与游戏相融合。将游戏穿插进中班幼儿音乐活动中,是每一位幼师需要深入思考的。因此,本文将结合案例,针对游戏与中班幼儿音乐活动的有机融合进行讨论。

关键词:游戏;幼儿音乐活动;有机融合;中班

前言:当今社会越来越提倡幼儿的多方面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艺术气息,中班幼儿音乐活动的开展应不仅仅形式满足教育要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将音乐融入到日常生活,这就要求要进行游戏元素融合的中班幼儿音乐活动模式,以此来发挥音乐活动对幼儿最大程度的作用。作为启蒙幼儿的幼师,要坚持进行游戏与中班幼儿音乐活动的有机融合,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与能力。

一、开展角色扮演,理解音乐歌词

在中班的幼儿音乐活动中,幼师可以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出音乐里的情节,能够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印象。幼师需要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进来,因此幼师可以给幼儿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对音乐中的情节的演绎。幼师在分组时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性格等,保证每一小组有一个外向的幼儿能够活跃小组的气氛,带动内向的幼儿更好的融入到音乐活动中。与此同时,要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角色的分配,可以依据幼儿的特点选择适合其的角色。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角色让其扮演。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小游戏,幼儿亲身感受音乐里的场景,更能起到音乐對幼儿的启蒙作用,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歌词。

例如:在中班幼儿音乐活动中播放《小红帽》时,幼师就可以让一组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找出扮演小红帽和狼外婆的幼儿,让其通过角色扮演的小游戏,亲身融入进音乐活动中。通过这种小游戏方式,幼儿能够加深对歌曲的印象,用较少的时间记住并理解歌词,并且对歌曲印象深刻。播放《小兔子乖乖》时,也可以演绎这种敲门的场景。通过这种游戏与幼儿音乐活动的有机融合,不仅培养了幼儿的音乐素养和艺术气息,还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从音乐启发幼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跟随节奏律动,提高活动质量

在中班幼儿音乐活动中,幼师可以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摇摆律动,摇摇头或拍拍手。通过集体一起晃动的这种小游戏,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节奏感,使中班的幼儿音乐活动有意义。单一的音乐活动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可能会稍微枯燥,其消极影响就是一些对音乐明明感兴趣的幼儿却因为枯燥单一的形式而转变对音乐的积极态度,进而开始排斥音乐活动。对于本身对音乐就不感兴趣的幼儿,这种单一的形式更是无形中打消了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想法。因此,幼师就要活跃音乐活动的气氛,让每一位幼儿跟随音乐的节拍动起来,将音乐活动变成有趣积极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元素和幼儿音乐活动的有机融合,让幼儿跟随节奏律动,提高中班的幼儿音乐活动的质量。

例如:在音乐活动中,幼师可以播放《幸福拍手歌》,当歌词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时,幼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做拍手的动作。当歌词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时,那么幼师就带领幼儿一起做跺脚的动作。以此类推,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和歌词做出动作,让幼儿动起来完成游戏环节,将小游戏环节与幼儿音乐活动有机融合人,进而让幼儿更好地融入进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音乐活动的质量。

三、引进课堂乐器,创新活动模式

在音乐活动中,幼师最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按照课本教幼儿唱歌,或是播放一些音乐。幼儿很难感受到真正的乐器演奏是什么样子的,音乐活动的开展也会由此受到一些局限。因此,将小乐器引入到幼儿音乐活动当中让幼儿切实感受到乐器,有利于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致的提升,同时也能够让幼儿接触并学会一些简单的乐器。并且,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有部分幼儿在上幼儿园之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乐器,对乐器的学习也非常受限。所以,为了提升幼儿在音乐学习方面的兴致,同时也为了创新音乐活动的模式,丰富游戏环节,幼师有必要将一些小乐器带到活动中来。

例如,在平时的音乐互动中,幼师可以将一些便于携带的小乐器带进活动中。在活动进行时,除了完成固定的活动内容外,幼师可以把携带的乐器展示给幼儿们,幼师可以让幼儿猜这是什么乐器,猜对的幼儿进行奖励,丰富游戏环节。同时,并对乐器的演奏的基本原理进行陈述,并教给幼儿们如何演奏能奏出美妙的乐曲等等。并且在教会幼儿后,可以让幼儿到讲台上对刚刚所学内容进行展示,对幼儿加以赞扬,以及给予幼儿指导和鼓励。将猜小乐器的游戏环节与中班幼儿音乐活动相结合,让活动质量真正提升,创新活动模式,也让幼儿真正喜欢上音乐。

结束语:

游戏与中班的幼儿音乐活动的有机融合不仅仅注重幼儿在活动中对音乐的感悟与学习,还注重幼儿在人格上的发展与培养。将游戏与中班的幼儿音乐活动的有机融合更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一个人格健全、完善的幼儿,提升了音乐活动质量的同时,也为幼儿艺术气息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师有必要将游戏与中班的幼儿音乐活动的有机融合,提升音乐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1]段霞阳.我们的数学会唱歌--刍议中班音乐游戏与数学教育的巧妙结合[J].新校园(上旬刊),2014(8):228-228,234.

[2]唐思怡.让音乐教学与游戏”擦出火花”——中班音乐活动《理发店》引发的思考[J].新课程·上旬,2017(10):152.

[3]陈美秀.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化教学的实践探究[J].文渊(小学版),2019(12):47.

[4]金昱婷.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的组织[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112.

作者:秦欢

第3篇:在中班幼儿一日活动中创设生成性游戏课程

摘 要:本文总结了中班幼儿一日活动中创设生成性游戏课程的策略,以期促进生成性游戏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幼儿;生成性游戏课程;策略

在学习与贯彻《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中,我们重视游戏与生活的重要价值,坚持幼儿本位,从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表现出发,设计自主游戏,形成系列化的生成性游戏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支持幼儿的发展需求,提高幼儿在一日活动的参与度,增强幼儿园课程的趣味性,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一、坚持幼儿本位,设计系列化游戏课程

在设计生成性的游戏课程以及制订活动方案时,我们应该坚持幼儿本位,从幼儿的兴趣以及发展需求出发,寻找生成性游戏课程的切入点。如,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小伙伴之间会进行一系列的对话,特别是在休息时,或吃完午餐收拾桌椅时,孩子们都会轻轻地进行交谈,这些生活细节常常能让我们捕捉到孩子们感兴趣的点,因为小伙伴间随意谈起的往往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倘若以此为教育契机便可生成一系列的游戏课程,而且能够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幼儿园课程的教育质量。

如,在午餐结束后的休息环节,教师以“清明节”为话题引发孩子们的谈话热情,并创设了浓厚的“二十四节气”主题教育氛围,教师说:“马上就到清明节了,你们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你知道与清明节有关的习俗有哪些吗?”有的幼儿听大人说过清明节的来历,于是开心地讲述起来;有的孩子虽然不知道节日的来历,但是他们却说“周末要和爸爸妈妈去郊外游玩”……在谈话活动结束后,教师听到乐乐(化名)和崇崇(化名)在那里讨论着:“乐乐,这几天总刮风,我妈妈说可以陪我去放风筝。我喜欢蝴蝶风筝,你喜欢什么样的?”“我喜欢光头强风筝!”……孩子们随意聊天,在教师头脑中灵光一闪:为何不能以“风筝”为例,生成一系列的游戏课程呢?如画一画,让孩子们画的“风筝”飞上天;制作风筝,了解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放风筝,让户外亲子活动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在奔跑中增强他们的抵抗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坚持幼儿本位,从一日生活环节捕捉幼儿对话生成一系列游戏课程,将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二、坚持幼儿本位,邀请幼儿共同设计

在“我们的身体”主题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会有意识地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以及发现他们的学习需求,然后由此出发引导他们自主设计游戏,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身体的秘密、探究食物的秘密、探究运动的好处……最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等等。

如,在一次阅读区域活动中,跟随“我们的身体”主题课程的实施,教师在阅读区角投放了《一园青菜成了精》这个绘本,孩子们阅读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一个说:“蔬菜水果,真奇妙啊!”“奇妙在哪里呢?”“哦,我可以画,也可以粘贴出一个大大的水果出来。”“我和妈妈去超市买水果。”“哪种水果轻?哪种水果重?”……阅读过程中,孩子们对水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畅想各种游戏玩法。由此出发,为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邀请孩子们参与游戏的设计,如教师提出让大家围绕“蔬果”设计游戏,孩子们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设计了“比轻重”的科学区域游戏;有的孩子则设计了“果蔬变变变”的艺术区域拼图游戏;有的孩子则设计了“我和妈妈去超市买水果”的表演游戏,等等。就这样从孩子喜欢的游戏方式出发,生成了一系列的自主游戏,推动了幼儿自主探究性学习。

三、跟踪幼儿发展,不断生成新的游戏

游戏本身就具有生成的特点,因此在幼儿每一次游戏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并从幼儿发展的需求出发,确定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然后由此出发设计新的游戏课程,通过新游戏帮助幼儿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如,在“天天锻炼身体”好的主题活动中,在健康领域课程里,我们设计了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走平衡木”的游戏,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但是幼儿间是存在着不同差异的,我们应该从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为他们设计不同的游戏,促使他们富有个性地发展。通过跟踪幼儿游戏行为,教师发现小青平衡能力较差,但是通过反复的训练,他的平衡感有所增强,而且他好像对双手持物走平衡木非常感兴趣,为此,教师又从他的兴趣与需要出发,设计了“双手持物走平衡木”的新游戏,到最后发展为“头顶顶物”的游戏,通过一步一步推进,在不断生成的新游戏中,创造一个又一个“最近发展区”,有效提高了游戏的质量,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瑞吉欧教育理论坚持幼儿本位,要求教师关注、追随、支持与引导幼儿的学习兴趣,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在师幼充分互动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发展,不断生成课程,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高度预设的特点,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幼儿的“学”,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生成性游戏课程的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本文能為教育同仁开展相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冰毅.结合幼儿思维 开展幼儿活动——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现途径[J].名师在线,2018(35):45-46.

[2]苏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一日活动分析[J].才智,2018(26):86+88.

作者:吴静

第4篇:幼儿园中班游戏计划、游戏总结

一、 指导思想: 根据新《纲要》的精神,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情感,让幼儿在快乐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获得发展。

二、 具体目标:

1、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游戏的常规训练,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行为。

3、培养幼儿游戏中的合作、谦让等。

4、积极开展各种操作性游戏活动,以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 初步学习游戏评价。

三、 具体措施:

1、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利用适宜时间开展各种类型的游戏。

2、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幼儿的主动性,适时参与幼儿的游戏,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充分运用家长资源,为幼儿提供必要的生活经验。

5、 和平行班互换游戏。

游 戏 总 结

本学期我们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为幼儿创设了幼儿喜爱的游戏环境,建立了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区角,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 晨间活动: 我们发动幼儿和家长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了多种游戏材料,引导幼儿一物多玩,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走、跑、跳、爬等能力的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度都有所提高。

二、 自选游戏: 根据本班游戏空间情况及幼儿特点,我们开展了“划龙舟、速递汤圆、”等民间游戏活动。游戏过程中,幼儿参与积极性挺高,并初步学会了自评、互评、集体评等游戏评价。对家长的宣传使得家长们也对本班游戏颇感兴趣,主动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为幼儿更好地游戏奠定了基础。大多数幼儿在游戏中能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努力练习口语运用,并初步学会了合作游戏。

三、 其他游戏: 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空余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穿插了智力游戏、 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创造游戏等。幼儿始终是游戏的主人,而我们也努力在游戏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亲近幼儿,走“进”幼儿,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个别能力较弱或较胆怯的幼儿。使得幼儿喜爱游戏,逐步善于游戏,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不同程度的发展。

幼儿在一学期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中,习得了知识,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显着提高。

但还存在着部分幼儿游戏时缺乏持久性,游戏后整理游戏材料速度过慢、零乱等情况。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对幼儿提出要求,加强引导,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5篇:幼儿园中班游戏总结

总结一:幼儿园中班游戏总结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但幼儿游戏决不是单纯感觉上的快乐,而是伴有生命充实感的快乐。游戏是幼儿的活动,与学习活动,劳动活动有着不少的区别。它有这样的一些特点:第一: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幼儿游戏的类型很多,而我就对以下几种游戏进行一下总结。

一、角色游戏

在角色游戏中,角色是游戏的中心。幼儿在游戏中的通过扮演某一种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头脑中已有的想法重新组合,从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之争吵不休,对于大班的孩子,不仅要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互相谦让,同时在本学期着重对幼儿协作意识进行培养。

第一,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协作行为。规则的提出,不仅是为幼儿的活动提出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一种暗示。要求幼儿能提出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相互协商。用“一家人”将他们间关系明确,暗示他们在行为上要有协作。

第二,教师主动加入幼儿游戏。老师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也能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

此外,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参与角色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因此本学期在组织角色游戏时,在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展。例如,在“小老鼠面包房”这一角色游戏中,我们的小朋友能选择、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他们心目中的特色蛋糕。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意选用材料制成心中所想的东西,大家都玩得十分开心。由此可见,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从中获取了经验,选择了自己感到好的方法,这样使他们在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的同时,更增强了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和信心。

三、晨间自选活动

晨间自选活动也是幼儿在园游戏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因而要精心组织每日的晨间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每天都有新收获。为了让幼儿轻松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如:有的幼儿愿意画画,就让他自由的想象涂画;喜欢玩积木的幼儿可任意搭建高楼。因此,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在幼儿来园之前准备好各种活动材料,使幼儿一到幼儿园就能投入到活动之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表现出的兴趣,个性语言发展水平,和同伴的交往能力,便于因人施教,帮助幼儿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使活动顺利进行。

不论是角色游戏、还是晨间自选活动,我们都应该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全班进行,可以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评价,由老师指点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主要是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由幼儿主动评价的“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又如:以教师的全面评价为主的“今天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更换游戏的时候,没有将原来的游戏的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个游戏去,下次活动中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等等。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任务时,我会指定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为负责人,负责人再去邀请其他人。我发现,负责人在班上走动召唤伙伴时,大多数的幼儿两眼紧张地注视着他们,小手举得高高,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可是,每次被叫的总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规习惯较差,或者是能力较弱的。剩下的孩子常常由教师另行安排:去看图书吧,。沮丧、难过、不满,种种表情立即会出现在这些孩子们的脸上,而那些被召唤的孩子对教师或小负责人指定的角色也不一定满意。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会加强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总结二:幼儿园中班游戏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又将结束,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我们能认真贯彻贯彻新《纲要》精神,在教育活动中突出以游戏为主,尽可能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交往、合作等能力,以促进幼儿综合能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开学初,我们认真制订了自主性游戏计划,做到游戏与主题的结合,每周有观察的侧重点,并且注重集体教育与个别辅导的有机结合,真正达到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结合主题,不断深化游戏内容

游戏的开展是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幼儿掌握和积累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游戏的内容也就愈生动,所以随着主题开展,我们也会引发孩子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如:在“送你一封信”的主题活动中开展后,引发孩子开展了“邮局”游戏,他们自己设计信封、信纸、邮票等,老师只是帮助做了一个邮筒,一个新的游戏就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了,有的去邮局买信封、有的去买邮票、还有的去给好朋友寄信等等,一到时间,邮局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的送起信来,收到信的孩子就会非常兴奋,给这个看,拿那个瞧,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虽然主题活动是从幼儿中来,但仍需教师有序的组织。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因此幼儿活动前,教师必须做好与主题活动相关的知识与材料的准备工作,为幼儿活动提供充分的材料,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教师支持幼儿活动也不是简单地表现为传授、解惑,而是要不断地引导、鼓励,使幼儿主动去探索,去发现,点燃幼儿的探索欲望,唤醒幼儿的创造潜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伞”主题活动开展时,为了让幼儿对“伞”的基本构造有系统感知,我制作了一张表格:把“伞”特点分成:伞面的形状、伞面的颜色、伞柄的款式、撑开的大小几部分。幼儿能结合已有经验准确记录,记录结束后幼儿不仅能说出自己“伞”的特征,还能根据标记说出同伴的“伞”的特征。我还在区角中投放了许多手工制作的材料,小朋友很感兴趣,陆续做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伞”但是,放在哪里好呢?如果堆在桌子上,会影响小朋友的活动,这时,小朋友说“伞”有美化作用,提出可以把它们挂起来。把活动室的角落形成了一个“伞的世界”,小朋友可以随时将自己制作的美工作品和家里带来的“小伞”玩具摆放到“伞的世界”里面去,在“伞的世界”主题开展中,我们还结合孩子们自制的各种伞的情况开展了“伞店”游戏,在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拿着伞玩的情况引导孩子组成了表演队在“小舞台”上表演,既满足了孩子们的需要又丰富了“小舞台”的内容。同时能结合学到的知识不断的深化游戏,环境也逐步丰富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自主地与材料产生互动,与同伴产生互动,与环境产生互动,他们始终积极地参与。如在“我喜欢”主题开展过程中,结合“我喜欢和朋友玩”、“就是喜欢你”等活动,引发幼儿在幼儿园、娃娃家等游戏中增添了和好朋友逛街、请好朋友做客、和喜欢的人一起去购物等等游戏情节。

二、善于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事,有效开展预成活动和生成活动

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善于捕捉随机的契机,并能把教师的主题变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把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预成活动”。“过生日”是孩子们最开心、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常常会看见他们在建构或捏塑游戏中做一个“大蛋糕”,插上许多蜡烛,然后呼朋引伴地招呼同伴参加“生日会”,但由于孩子们年龄较小,只知道单纯地“过生日”,并不知道自己和同伴具体的生日时间。在“我喜欢”的主题活动中我就抓住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生日的时间,搜集从小到大过生日时拍的照片,了解过生日简单的习俗……根据该主题内容和幼儿一起制作“生日树”,每种水果代表一个月的标志,然后把幼儿的照片张贴在相应的月份中,孩子们许下生日愿望挂在树上,这样一来,常会看见许多幼儿围着“生日树”讨论:“原来你是×月份生日?”“你的生日愿望是什么?”孩子们喜欢这类活动才能使主题活动更充实,更好地体现活动的价值。

三、优化游戏环境,注重材料的多样性

创设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本学期我们在活动室里开设的游戏区域有娃娃家、加工厂、超市、银行等,根据孩子的兴趣,在教室外的走廊开设了建构区、幼儿园、小超市等,孩子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游戏场地去活动,去建构自己心目中的公园、学校等。除了优化物质环境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创设心理环境,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孩子的选择和作出决定的权利,建立安全、温暖、信任的环境气氛,以宽容的态度看待孩子的错误,并做出必要的引导。其次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同时我们注重在游戏活动中的材料的提供,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多提供一些半成品,鼓励孩子创造性的使用材料。如在“小舞台”游戏中,除了让演员到服装店去购买衣服道具外,还鼓励他们利用各种材料来装扮自己,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报纸、塑料袋等,鼓励孩子在旧报纸、旧袋子上设计出美丽的服装。在“伞店”的游戏中,提供了各种纸如牛皮纸、塑料吸管、彩纸、白纸等,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制作美丽的伞。在“小吃店”游戏中,除了泥工的提供,我们还收集了各种材料如:塑料泡沫、海绵纸、吸管、水果网袋等,让孩子们尝试用各种材料做出各种小吃来

主题“感官总动员”中有一个活动叫做“香香袋”,主要是让幼儿用针线缝制香香袋。由于幼儿平时没有接触过针线,再加上班级人数较多,考虑到活动的安全性,在这个活动开展时,我提供一些香料和丝线,然后请幼儿将香料放入自己的手帕中,再用丝线捆扎,孩子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达到了教学要求。

为了让主题活动更贴进幼儿园实际,应将班级特色融入活动。“感官总动员”中让幼儿以歌表演和音乐游戏的形式寻找自己身上的各种器官,使每个孩子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内向的孩子更大胆,外向的孩子更活泼。

四、注重评价,讲究游戏的指导策略

游戏的评价也是游戏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会让孩子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把自己在活动中有创意的想法、做法等讲出来,让其他的孩子能分享他的经验,促进游戏的发展,同时也鼓励他们把自己在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困惑说出来,让其他小朋友一起来想想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记得有一次游戏结束后,王盛说:银行的钱一直要被人拿走,我就把问题抛给了其他孩子,“你们觉得该怎么办呢?”孩子们议论纷纷,最后不知是谁说:“找警察帮忙抓小偷”大家觉得不错就一致通过了,在以后的游戏中,就会出现警察在巡逻了,治安也好了许多。当然,孩子游戏水平的发展、提高是离不开老师在游戏中的观察、指导。如:在“医院”游戏刚开始时,在医院里的小朋友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都抢着给病人看病、不管什么毛病都要打针等现象经常发生,随着老师的介入和指导,医院游戏逐渐走上正规,医院里有挂号、配药的、有开刀、打针的,有了分工也有了各自的职责,随着游戏的深入,外出就诊等服务项目,服务的质量也不断的提高了。老师的指导加强了游戏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游戏的水平也就提高了。

总的来说,通过一学期的游戏活动,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游戏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还有一部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差,碰到问题急着找老师解决,还有的经常游离在游戏之外,在游戏活动中对游戏规则的遵守、活动结束后物品的整理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总结三:幼儿园中班手指游戏总结

手指精细、灵活的动作,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把手指充分利用一下,定会发现妙用无穷。

1、利用手指讲故事。爸爸妈妈可先为孩子的十个手指分派上不同的角色(稍大的孩子可自行分派角色),小猫、小狗、小兔等,也可直接在手指上画上有关故事内容的动物、人物的形象,然后编出不同内容的故事,由十个能屈能伸、能摇头晃脑的手指分别上场,可使故事变得生动有趣。这种游戏的参与性极强,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

2、学会比较。家长可在孩子的手指中挑出最长的,让孩子挑出最短的;或是家长指出最粗的,让孩子挑出最细的。利用手指的不同“形体”,孩子可学会理解高矮、胖瘦、长短、粗细等对应关系。

3、手指顶锅。该游戏可训练孩子反应的灵敏性。具体玩法是:成人用一只手伸出,手心向下,孩子伸出右手食指,顶在成人手心中,大家齐声说:“手指顶锅,淘米下锅,一把抓住哪一个?”成人单独说三声“嗨!”“嗨!”当说完第三个“嗨”时,孩子迅速把手抽回,如抽得慢就被成人夹住,游戏重新开始。

4、藏手指。该游戏可锻炼孩子的手指活动能力,发展手指活动的协调性。玩法是:两人一组,一个把两只手合掌交叉相握在胸前,并藏一个手指在掌内,请另一个人来看,找出哪个手指藏起来了。找对了,两人交换进行。

5、配合儿歌内容进行的手指游戏。如“五个好娃娃”。玩法是左手握拳,念儿歌:“五个好娃娃,乖乖睡着啦,公鸡喔喔啼,叫醒五娃娃,拇指姐姐起床了,食指哥哥起床了,中指哥哥起床了,四指弟弟起床了,五指妹妹起床了。”从“拇指姐姐起床了”开始,一边念一边用右手把左手的五个手指依次扳起,从而使孩子在游戏中记住五个手指的名称。

总结四:幼儿园中班专题游戏总结

中国儿童教育网致力于提供给广大幼儿教师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每天将会整理当天由我们的老师团队提供的当天参考教案和各种教育相关资源,让广大老师轻松备课。

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艺术的目标之一。幼儿的创造想象能力也为幼儿的一生有着奠基作用,幼儿在手工制作中很容易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观察能力,加上教师提供自由的表现机会,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使幼儿在诸多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

现将幼儿本学期的表现总结如下:

一、在折纸和剪贴画活动中教师反复演示、耐心讲解,增强幼儿的知识技能和观察能力。

在最初的活动中,要培养幼儿创作的兴趣和折纸的技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记忆不是很牢固,更不可能过目不忘,需要反复的看来加强幼儿的记忆,从而使幼儿在观察中掌握方法、步骤。在手工教学中,我们一般采用先演示步骤,然后在边教边学的状态下使幼儿正确掌握折纸的方法、步骤,在难点的地方教师要反复的演示、指导。比如:黄菊在折纸时,记忆力非常的不好,教师讲过好多遍他仍然记不住,而且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强,有时手把手的教他

三、四遍,让他自己折的时候他还是不会,此时,就要求教师要耐心、反复的给他讲,使他理解、掌握方法。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对折纸活动失去兴趣、更不会让幼儿觉得很难,使幼儿轻轻松松的学到知识。

剪贴画的过程相对于折纸要求幼儿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才能操作,但相对于折纸难度不高,要求幼儿对图形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剪贴画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出示画面,丰富幼儿的图形拼摆知识和方法。一般在剪贴画的活动中,我们制作出好多的画面,供幼儿来选择、制作,以次来丰富幼儿脑海中的画面。而且,在剪贴画的过程中,胶水的运用也是应该注意的,幼儿在刚开始接触胶水时,不知道多少是适量,往往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我们就运用演示和身教的方法,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对于还不会运用的幼儿,老师会走到它的面前告诉他怎样不会让自己满身都是胶水,而且粘的还比较牢固。

二、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丰富幼儿折纸的画面。

中班幼儿想象力比较丰富,在掌握了一定的折纸技能之后,有的幼儿会自己创造出一些形状,我们就提供一些纸,给幼儿一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自由的创作,并把自己创作的作品贴在图画纸上,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创造美、感受美的能力,也为剪贴画打下基础。在创作的过程中,幼儿幼儿不善于想象,不敢大胆的创作,教师积极的鼓励,让幼儿干预创作,并打开幼儿的思路。

例如:苗霖雨在创作的时候,手拿着纸一直看着老师,象是在等待老师的演示。我说:“你想折什么?”她说:“小猫。”我说:“那你就折一只小猫让我看看吧。”“老师,我不会折。”“自己试一试,你一定行的。”她开始拿着纸在自己的手中摸索,我远远的看着他左折折右折折,可还是不想,她有点着急了,我走过去对她说:“把纸反过来试试。”她反过来之后,又摆弄了几下一个酷似小猫的形状出来了,她高兴的走到我面前说:“王老师,我折出了一只小猫,我成功了。”我说:“你真棒。”她把自己的作品贴在了纸上,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分享。

三、引导幼儿通过折纸和剪贴画制作出完整的画面、情景画。

中班的幼儿有自己的见解,想象的事物也比较丰富,他们很想自己来创作出一些画面,可有时候找不到方法,构图也不合理,往往制作出的画面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在幼儿制作之前,老师的范画是少不了的,而且内容也要很丰富。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给与适当的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构图方法、合理的安排画面。幼儿在自由创作的同时,材料的利用也不是很合理,教师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利用巡回指导的方法,帮助幼儿正确的使用材料。

三、通过各种途径保持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泥工活动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主要是发展幼儿手部,手指小肌肉群的灵活性。这不是一次、两次活动可以看到成绩的,这需要反复练习,巩固,才能得到发展。我们坚持每周围绕一个新内容开展三次活动,如何让三次同样内容的活动都受到幼儿的欢迎呢?第一次活动,我们让幼儿观察物体的外形,颜色,自己进行操作;第二次活动,让孩子总结第一次的经验,教师讲解简单技能,孩子操作;第三次活动,让孩子巩固操作并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操作。这样,由易到难,每次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孩子得到发展。另外,我们通过游戏、奖励的形式激发孩子的操作兴趣。如:猴子摘玉米、点心店、小兔采蘑菇、送礼物给弟弟妹妹等。

本班有部分幼儿有一年的泥工操作经验,还有部分幼儿是新生,从未接触过泥工活动,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了难度。因此,我们进行了分组教学,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内容。集体教学时,对不同的孩子提不同的要求,如:能力强的幼儿要求他注意物体间色彩的搭配,以及作品的精细度;对能力稍弱的幼儿要求他能掌握基本的技能,能塑造出形体便可,对每个孩子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孩子都从中获得成功和快乐。另外,让晚班老师对全托班孩子给予个别指导,巩固基本技能。在班上我们还采取一帮一的形式,请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孩子,他们之间更容易交流,更容易接受,效果不错。

第6篇:幼儿园中班游戏总结

篇一:中班下学期游戏总结

2011——2012年中一班下学期游戏总结

进入中班后,小朋友对游戏的规则和游戏角色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游戏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几个平行游戏,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丰富了,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现一些游戏情节,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解决一些简单的小问题。但是由于年龄的特点,小朋友在游戏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有些孩子拿到物品不愿与别人分享;幼儿生活经验不足,造成幼儿游戏情节比较单一;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需加强;游戏时声音较大;对不同游戏的玩法还没有很好的体现;游戏中小朋友之间的相互沟通太少。

不同区域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也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

教师的讲评通常以表扬、鼓励为主,能及时推广幼儿的成功经验,把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告诉大家,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和规则,使幼儿在愉快、自信的感觉中结束,并激发幼儿下一次继续活动的愿望。

总之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活动之一,在游戏中能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经过一学期的活动,如今这些幼儿能认真扮演角色,有了角色意识;遇到困难时,能够自己协商解决;经教师经常性地提醒,幼儿都能积极使用普通话交谈,能友好地合作游戏。

今后我们要继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动静交替原则为幼儿设计活动区域,丰富材料创设具有教育性、互动的环境,让幼儿在充满游戏氛围、材料丰富多样的区

域里,在环境与材料的联想下,积极、主动地活动。 篇二:幼儿园中班游戏计划+总结

一、 指导思想: 根据新《纲要》的精神,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发展幼

儿的社会性情感,让幼儿在快乐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获得发展。

二、 具体目标:

1、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游戏的常规训练,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行为。

3、培养幼儿游戏中的合作、谦让等。

4、积极开展各种操作性游戏活动,以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 具体措施:

1、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利用适宜时间开展各种类型的游戏。

2、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幼儿的主动性,适时参与幼儿的游戏,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充分运用家长资源,为幼儿提供必要的生活经验。

2012.2

一、 晨间活动: 我们发动幼儿和家长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了多种游戏材料,引导幼儿一物多玩,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走、跑、跳、爬等能力的发展。

二、 自选游戏: 根据本班游戏空间情况及幼儿特点,我们开展了“划龙舟、速递汤圆、”等民间游戏活动。游戏过程中,幼儿参与积极性挺高,并初步学会了自评、互评、集体评等游戏评价。对家长的宣传使得家长们也对本班游戏颇感兴趣,主动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为幼儿更好地游戏奠定了基础。大多数幼儿在游戏中能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努力练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空余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穿插了智力游戏、 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创造游戏等。幼儿始终是游戏的主人,而我们也努力在游戏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亲近幼儿,走“进”幼儿,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个别能力较弱或较胆怯的幼儿。使得幼儿喜爱游戏,逐步善于游戏,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不同程度的发展。 幼儿在一学期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中,习得了知识,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显著提高。 但还存在着部分幼儿游戏时缺乏持久性,游戏后整理游戏材料速度过慢、零乱等情况。

2012.12 中班建构游戏活动计划

活动预设目标:

2、进一步培养幼儿分工合作的习惯,分享游戏快乐

活动准备:

第一次活动指导:

3、幼儿根据平面图进行合作建构。

第二次活动指导:

2013.2 篇三: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总结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总结

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但幼儿游戏决不是单纯感觉上的快乐,而是伴有生命充实感的快乐。 它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第一: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

一、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中,角色是游戏的中心。幼儿在游戏中的通过扮演某一种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头脑中已有的表想重新组合,从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

第一,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协作行为。规则的提出,不仅是为幼儿的活动提出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一种暗示。如,在娃娃家,我们这样引导幼儿确立规则:“小朋友在游戏开始前,要先商量,确定各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再游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是一家人,每人都要关心家里的事情和家里的人,不能想做什么就怎么做”。要求幼儿能提出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相互协商。

老师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也能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如:一次,我在娃娃家当“妈妈”,晋杰当“爸爸”。早晨起来,我对晋杰说:“我给孩子穿衣服,你去买早点吧。”他回来时对我说:“我买了蛋糕。”吃过早点,我看了一眼手表说:“哎呀,我要迟到了,来不及送宝宝了,”晋杰说:“你快点走吧,我去送他”。开始时,晋杰是被动的与我交往,后来就变被动为主动,协调我们之间的行为。 此外,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参与角色的主要动力是兴 趣和好动性。因此本学期在组织角色游戏时,在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展。例如,在“小老鼠面包房”这一角色游戏中,我们的小朋友能选择、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他们心目中的特色蛋糕。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意选用材料制成心中所想的东西,大家都玩得十分开心。

二、教育区角游戏

教育区角游戏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

首先,教育区角游戏的设置是灵活的,我们依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在多方面考虑下进行了设置:如《我们身边的科学》的主题活动中,就设置了美工区、科学区、语言区、益智区、建构区等。

其次,各个区角的创设也根据主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三、晨间自选活动

除了角色游戏和教育区角游戏,晨间自选活动也是幼儿在园游戏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因而要精心组织每日的晨间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每天都有新收获。为了让幼儿轻松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如:有的幼儿愿意画画,就让他自由的想象涂画;有的幼儿喜欢玩彩泥就让他自由的去捏、去塑造形象;喜欢 玩积木的幼儿可任意搭建高楼。因此,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在幼儿来园之前准备好各种活动材料,使幼儿一到幼儿园就能投入到活动之中去。

不论是角色游戏、教育区角游戏,还是晨间自选活动,我们都会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有时是全班进行,有时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评价,由老师指点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主要是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如:以教师的鼓励性言语来鼓励幼儿的“你搭建的楼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搭建经验吗?你游戏玩的很开心,把你游戏中最快乐、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好吗?”由幼儿主动评价的“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又如:以教师的全面评价为主的“今天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更换游戏的时候,没有将原来的游戏的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个游戏去,下次活动中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任务时,我们会指定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为负责人,负责人再去邀请其他人。我们发现,负责人在班上走动召唤伙伴时,大多数的幼儿两眼紧张地注视着他们,小手举得高高,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可是,每次被召唤走的总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规习惯较差,或者是能力较弱的。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 篇四:幼儿园中班游戏总结

幼儿园中班游戏总结 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活动,与学习活动,劳动活动有着不少的区别。它有这样的一些特点:第一: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幼儿游戏的类型很多,本学期我们班创设了教育区角游戏、角色游戏和晨间自选活动,其中包括益智区、美工区、科学区、建构区、生活区、语言区以及幼儿园、娃娃家、小老鼠面包房、娃娃服装店等游戏。

一、晨间自选活动

除了角色游戏和教育区角游戏,晨间自选活动也是幼儿在园游戏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因而要精心组织每日的晨间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每天都有新收获。为了让幼儿轻松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如:有的幼儿愿意画画,就让他自由的想象涂画;有的幼儿喜欢玩彩泥就让他自由的去捏、去塑造形象;喜欢玩积木的幼儿可任意搭建高楼。

二、角色游戏

在角色游戏中,角色是游戏的中心。幼儿在游戏中的通过扮演某一种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头脑中已有的表想重新组合,从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

第一, 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协作行为。规则的提出,不仅是为幼儿的活动提出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一种暗示。如,在娃娃家,我们这样引导幼儿确立规则:“小朋友在游戏开始前,要先商量,确定各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再游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是一家人,每人都要关心家里的事情和家里的人,不能想做什么就怎么做”。要求幼儿能提出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相互协商。用“一家人”将他们间关系明确,暗示他们在行为上要有协作。 第二, 教师主动加入幼儿游戏。老师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也能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如:一次,我在娃娃家当“妈妈”, 康琪当“爸爸”。早晨起来,我对康琪说:“我给孩子穿衣服,你去买早点吧。”他回来时对我说:“我买了蛋糕。

此外,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参与角色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因此本学期在组织角色游戏时,在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展。例如,在“小老鼠面包房”这一角色游戏中,我们的小朋友能选择、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他们心目中的特色蛋糕。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意选用材料制成心中所想的东西,大家都玩得十分开心。

三、教育区角游戏

首先,教育区角游戏的设置是灵活的,我们依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在多方面考虑下进行了设置:如《我们身边的服饰》的主题活动中,就设置了美工区、科学区、语言区、益智区、建构区等。

其次,各个区角的创设也根据主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不论是角色游戏、教育区角游戏,还是晨间自选活动,我们都会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有时是全班进行,有时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评价,由老师指点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主要是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如:以教师的鼓励性言语来鼓励幼儿的“你搭建的楼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搭建经验吗?你游戏玩的很开心,把你游戏中最快乐、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好吗?”由幼儿主动评价的“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又如:以教师的全面评价为主的“今天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更换游戏的时候,没有将原来的游戏的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个游戏去,下次活动中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

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任务时,我们会指定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为负责人,负责人再去邀请其他人。我们发现,负责人在班上走动召唤伙伴时,大多数的幼儿两眼紧张地注视着他们,小手举得高高,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可是,每次被召唤走的总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规习惯较差,或者是能力较弱的。剩下的孩子常常由教师另行安排:去看图书吧,去玩插塑吧。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

中一班

2010年12月13日 篇五:幼儿园中班游戏工作总结

幼儿园中班游戏工作总结

游戏是幼儿的活动,与学习活动,劳动活动有着不少的区别。它有这样的一些特点: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

幼儿在游戏中的通过扮演某一种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头脑中已有的想法重新组合,从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

第一, 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协作行为。规则的提出,不仅是为幼儿的活动提出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一种暗示。

第二, 教师主动加入幼儿游戏。

趣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展。

它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因而要精心组织每日的晨间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每天都有新收获。为了让幼儿轻松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 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在幼儿来园之前准备好各种活动材料,使幼儿一到幼儿园就能投入到活动之中去。

不论是角色游戏、还是晨间自选活动,我们都应该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全班进行,可以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评价,由老师指点迷津等。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任务时,我会指定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为负责人,负责人再去邀请其他人。我发现,负责人在班上走动召唤伙伴时,大多数的幼儿两眼紧张地注视着他们,小手举得高高,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可是,每次被叫的总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规习惯较差,或者是能力较弱的。剩下的孩子常常由教师另行安排:去看图书吧,。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

第7篇:幼儿园中班游戏工作总结

游戏是幼儿的活动,与学习活动,劳动活动有着不少的区别。它有这样的一些特点: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幼儿游戏的类型很多,而我就对以下几种游戏进行一下总结。

一、 角色是角色游戏的中心。

幼儿在游戏中的通过扮演某一种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头脑中已有的想法重新组合,从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之争吵不休,对于大班的孩子,不仅要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互相谦让,同时在本学期着重对幼儿协作意识进行培养。

第一, 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协作行为。规则的提出,不仅是为幼儿的活动提出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一种暗示。要求幼儿能提出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相互协商。

第二, 教师主动加入幼儿游戏。老师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也能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

此外,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参与角色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因此本学期在组织角色游戏时,在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从中获取了经验,选择了自己感到好的方法,这样使他们在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的同时,更增强了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和信心。

三、 晨间自选活动也是幼儿在园游戏的一部分。

它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因而要精心组织每日的晨间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每天都有新收获。为了让幼儿轻松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 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在幼儿来园之前准备好各种活动材料,使幼儿一到幼儿园就能投入到活动之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表现出的兴趣,个性语言发展水平,和同伴的交往能力,便于因人施教,帮助幼儿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使活动顺利进行。

不论是角色游戏、还是晨间自选活动,我们都应该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全班进行,可以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评价,由老师指点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主要是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由幼儿主动评价的"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任务时,我会指定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为负责人,负责人再去邀请其他人。我发现,负责人在班上走动召唤伙伴时,大多数的幼儿两眼紧张地注视着他们,小手举得高高,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可是,每次被叫的总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规习惯较差,或者是能力较弱的。剩下的孩子常常由教师另行安排:去看图书吧,。沮丧、难过、不满,种种表情立即会出现在这些孩子们的脸上,而那些被召唤的孩子对教师或小负责人指定的角色也不一定满意。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会加强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第8篇:幼儿园中班游戏工作总结

游戏是幼儿的活动,与学习活动,劳动活动有着不少的区别。它有这样的一些特点: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幼儿游戏的类型很多,而我就对以下几种游戏进行一下总结。

一、 角色是角色游戏的中心。

幼儿在游戏中的通过扮演某一种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头脑中已有的想法重新组合,从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之争吵不休,对于大班的孩子,不仅要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互相谦让,同时在本学期着重对幼儿协作意识进行培养。

第一, 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协作行为。规则的提出,不仅是为幼儿的活动提出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一种暗示。要求幼儿能提出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相互协商。

第二, 教师主动加入幼儿游戏。老师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也能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

此外,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参与角色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因此本学期在组织角色游戏时,在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

趣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从中获取了经验,选择了自己感到好的方法,这样使他们在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的同时,更增强了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和信心。

三、 晨间自选活动也是幼儿在园游戏的一部分。

它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因而要精心组织每日的晨间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每天都有新收获。为了让幼儿轻松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 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在幼儿来园之前准备好各种活动材料,使幼儿一到幼儿园就能投入到活动之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表现出的兴趣,个性语言发展水平,和同伴的交往能力,便于因人施教,帮助幼儿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使活动顺利进行。

不论是角色游戏、还是晨间自选活动,我们都应该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全班进行,可以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评价,由老师指点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主要是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由幼儿主动评价的"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任务时,我会指定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为负责人,负责人再去邀请其他人。我发现,负责人在班上走动召唤伙伴时,大多数的幼儿两眼紧张地注视着他们,小手举得高高,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可是,每次被叫的总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规习惯较差,或者是能力较弱的。剩下的孩子常常由教师另行安排:去看图书吧,。沮丧、难过、不满,种种表情立即会出现在这些孩子们的脸上,而那些被召唤的孩子对教师或小负责人指定的角色也不一定满意。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会加强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第9篇:幼儿游戏设计(中班)

幼儿游戏设计“占圈”

罗婷婷

目的:

1、提高幼儿反应的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2、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集中的注意力。 准备:

若干只圈(不超过幼儿人数的一半);铃鼓一只。 过程:

1、教师将圈四散地放在场地周围。

2、游戏开始,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在场地周围自由奔跑。当教师用手拍铃鼓“两下”时,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两个人,幼儿应迅速去抢占圈,这时教师改为摇动铃鼓。待教师铃鼓一停,若还没有占圈的幼儿则为失败者。需暂停一次游戏。然后继续游戏。

3、当教师拍“一下”铃鼓时,表示一只圈只能站一个人。若教师拍“3下”,则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三个人。

4、一名、二名、三名在前面游戏中胜出的幼儿复赛中产生。

规则:

(1)在占圈时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必需在场地周围跑,不得停下来或绕着一只圈跑。 (2)幼儿只需有一只脚踩进圈内,即表示已占了圈。 (3)当教师尚未发出占圈的人数之前:幼儿要保持安静。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人数与圈的数量来确定几人占圈,也可以随时调整圈数,以便适应游戏的需要。

上一篇:个人总结记者下一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