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及健康观念的提高, 同时住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因而, 护士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护士通过有效沟通能获得患者的信任, 从而可以对患者的健康信息进行全面了解, 以更好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 让患者尽早回复最佳的健康状态。现将护患沟通在患者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期间3个阶段中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护患沟通的特点和形式

护患之间应保持充分的了解、信任, 以及信息交流的顺畅。沟通是为了帮助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的了解、认识, 为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沟通时应面带微笑, 语言温柔亲切, 提问准确, 有同情心, 并且还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 一切为患者着想, 使患者对医院、医生、护士产生充分的信任。

沟通的形式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前者指使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的沟通, 后者包括面部表情、声音的暗示、目光的接触、手势、身体姿势、触摸等。在护患间的沟通中, 根据所处的情景选择适当的沟通形式与患者沟通, 可以提高护患沟通的有效性。

2 入院时的护患沟通

当新入院患者进入病房时, 护士是患者最先接触人。患者通常会情绪非常焦虑, 他们急切的想知道有关自身的用药、治疗、预后、护理安排以及主管医生、护士的姓名、业务水平等。那么护士首先应起身微笑迎接, 同时安排患者坐下并且亲切地问候以及进行自我介绍, 很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将患者的疑问交待清楚, 并且还要注意患者的感受以及信息反馈, 不要为了走形式、完成任务, 不管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如何, 生搬硬套地把有关疾病、饮食、安全、休息、治疗等方面知识, 不分主次地讲解一通, 此时患者和家属的心情焦虑, 担心患者的生命安全、注意力不集中, 很难达到沟通的目的。

在介绍住院的有关制度时, 应注意语气和措词, 尽量能用“请”“谢谢”, “为了您…”等文明客气的语句, 避免使用“不准…”“必须…”等命令式的祈使句, 使患者在愉悦的心境中接受护士的介绍, 指导患者逐渐适应病人角色。这样才能清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 取得良好的配合。

3 住院期间的护患沟通

此阶段患者或家属基本适应了环境, 情绪较稳定, 对自己的病情有了初步了解, 对自己身体健康期望较高, 此时护患沟通就尤为突出, 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 恶语伤人六月寒”从中可以看出语言即能治病也能致病。在患者住院期间护患沟通对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减轻患者的痛苦,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把沟通的技巧来运用在对疾病、治疗、检查、饮食、休息、功能锻炼、预防感染等方面的讲解过程中, 以及心理疏导过程中。

如面对发怒患者可应用倾听的技巧, 了解患者的感受及愤怒的原因, 尽量为患者提供宣泄情感的机会, 并表示接受和理解, 尽可能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 使其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

对求知欲较高的患者, 可采取组织治疗性会谈的方式, 将护患双方关注的与患者健康有关的内容进行有目的高度专业化的相互沟通, 将同一种疾病的病人组织起来, 针对其共同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教育指导, 组织病人进行讨论, 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也可通过书面语言, 如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播放健康知识短片、模具指导等, 这种形式较生动, 病人最易接受, 更能加深沟通的治疗性。

面对患者所患疾病的种类不同, 他所面对的心理问题也各有不同, 在护理工作中, 可采用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来收集资料, 再运用同理他人的技巧即以对方的立场去体会对方的心境的心理历程及目光接触、触摸、沉默等技巧, 鼓励患者讲述自己的不安情绪, 并表示出对患者的尊重、关心、体贴、理解、安慰、支持等情感, 进而体现出他信任你, 而且他与你所建立起的关系已进一步深化而达到情感性沟通。

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也应注意护患之间的沟通, 如对患者进行某项操作时, 应先将操作的目的、方法、操作过程中病人的感受, 注意事项等向患者解释并注意语言的表达, 专业术语使用过多会影响相互之间的沟通, 给患者带来困扰, 产生误解或不满。

4 出院期间的护患沟通

(1) 患者将要出院前, 首先对患者的康复或好转表示祝贺, 感谢患者在入院期间对医院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并争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并表示随时都会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 患者出院时, 指导和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告诉当时疾病的治疗情况、出院后的自护技能及预防保健知识。可采用书写出院温馨提示的形式, 详细交代出院后饮食要求、用药注意事项、休息指导、复查时间、运动方法等措施, 以防患者回家后淡忘。 (3) 出院送别时, 护士将患者送到门口或车上, 祝贺患者的康复或好转, 嘱咐患者多保重身体等, 并向患者行握手礼、挥手礼或行鞠躬礼告别。

5 有效的护患沟通所带来的益处

5.1 患者满意率升高

有效的沟通可促进护患之间相互融洽, 良好的沟通可起到治疗作用, 是一种润滑剂, 它可以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到疾病的病因、预防、治疗方法, 掌握到一些护理手段。能够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积极主动配的合治疗、护理, 同时使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增强, 从而使并发症的发生减少, 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 节约了经费。使患者对医生、护士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减少了医患纠纷。

5.2 护士的全方面素质得到提升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其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服务性都很强。要想达到有效的沟通, 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还要要求护士能够主动的查阅大量的资料、书籍, 并结合临床经验, 形成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一循环再学习过程。这就促成了护士学习的动力, 开阔了知识面, 工作的实际能力和口才也得到了锻炼。

5.3 医院的社会知名度得到提高

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患者的需求, 患者放心, 家属满意, 社会才能认可。有效的沟通为医院创造了社会效益, 知名度和社会信任度也得到了提高。沟通成功的每一步, 都是护患双方共同的努力的结果, 医护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是医院技术和文明的标志。

6 影响护患沟通的障碍

6.1 业务水平不足

良好的技术和全面的知识是维持沟通效果的纽带。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逐渐提升, 大部分护士所掌握的理论、技能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护士不仅要掌握医学、护理学方面的知识, 还应对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人文学的知识有所掌握。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要注重自身技术培养, 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护理艺术, 积极的参与各种途径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6.2 使用专用术语过多

应加强语言的修养和语言艺术的学习将专业术语通俗化、口语化。针对文化层次低、接受能力差的老人、小孩、农村患者, 应根据其文化层次, 宗教信仰, 听力、视力水平, 性格特征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或示范动作、图册、模型等进行沟通。这就要求护士要有良好的观察判断能力, 熟练掌握语言艺术和技巧的运用, 尽可能使用他们熟悉的日常用语, 深入浅出, 减少因医学术语带来的困扰, 而影响交流效果。

综上所述, 护患沟通贯穿于患者整个病程之中,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技巧, 最终达到满足患者的需要。它是促进、恢复患者的健康, 进一步加强护患关系的必要纽带。

摘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交流, 包括患者在入院、住院期间、出院期间3个阶段的护患沟通, 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技巧可以使护患之间的关系更为协调, 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康复效果, 最终达到满足患者的需要。

关键词:临床护理,护患沟通,技巧

参考文献

[1] 陆一, 于晓军, 王海鹏, 等.论伤残因果关系分析规范[J].创伤外科杂志, 2009 (2) :97-99.

[2] 黄志, 徐酉华, 陈琼.迎接挑战加速发展继续医学教育[J].重庆医学, 2004 (1) :118-120.

[3] 黄耀明.社会工作专业视野下和谐医患关系的介入实践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228-230.

上一篇: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基因的分析下一篇:析重庆双碑隧道瓦斯监控与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