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打造高效课堂的反思与优化策略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主要问题

(1) 观念保守, 行动不一。老教师吃老本, 思想顽固, 行动迟缓:年轻教师积极上进, 勇于改变, 敢于尝试。

(2) 畏难主观, 被动应付。放大困难, 只讲客观原因, 不反思自己的行为, 怨天尤人, 被动应付。

(3) 方法不当, 浅尝辙止。课改时, 教师操作不得要领, 实验效果差, 感受不到课改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信心不足, 浅尝辄止, 回到老路。

(4) 推进乏力, 进展迟缓。改革, 有困难, 有阻力。要有效推进课程改革就必须要配套以强硬的保障措施。然而, 体制的局限, 物欲的冲击, 人事的影响导致学校措施软弱乏力, 所以推进迟缓, 效果不理想。

(5) 条件制肘, 力不从心。课改是对传统教法的变革, 在变革过程中需要一些新的载体或强化措施, 如编写和使用导学案, 这种载体需要经费支撑, 但收费政策限制, 结果只能改变方式, 简洁从事。

2 优化策略

(1) 激发情感, 求得认同。人因有需要而有追求。我认为在实施课改中一定要老师明白两种“需要”, 激发教师的自觉意识。一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课改应“危机”而改。当前我们所有学校面临的危机是以让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考试升入重点高中的招牌来吸引学生, 学校要留得住生源, 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唯有面向全体, 让绝大多数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乐趣和课堂学习的愉悦才是最好的出路。二是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教师都有成长的良好愿望, 但名师不是讲出来的, 而是指导学生“学”出来的。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学方法, 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多学”。“平庸的教师讲述, 好的教师解释, 优秀的老师示范, 伟大的教师启发”。一支粉笔一张嘴制造的是沉闷的氛围, 缺乏思维的激发, 情感的交流, 智慧的生成, 是没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沃土, 课改是教师成长的催生素,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自己的职业理想, 是自身成长的需要。唯有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 唤醒与学校共同成长的情感, 才能获得课改的价值认同, 增强课改的自觉意识。

(2) 积淀理论, 规范操作。一场改革没有思想上的认同一定没有行动的一致。思想上的认同必须以理念的更新, 价值观的认可为前提。采用集中性的报告, 教研组的定期学习以及课改论谈等形式让教师掌握一些基本的课改理论和高效课堂的目标要求和支撑办法, 具体的操作要领等是十分必要的, 让老师真正树立一种新的课堂文化观。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金初评价课改时说:“如果说课改之前, 在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上一些模糊的争论还有市场的话, 那么课改之后,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是好教育;知道怎么做是好的, 怎么做是不好的。有了这样一个认识之后, 大家就会逐渐去探索一条道路, 越来越接近心中好的教育目标。”为了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增强课改的信心, 初期提出具有校本特征的模式也是十分必要的。著名的课改理论专家李炳亭在辩析高效课堂的几个常识时说:“模式未必适合每个学科, 但没有模式的课堂往往会更加糟糕, 模式是基本法度, 有时候模式也是生产力, 有模式至少可以让每节课“保底”。

(3) 跟踪督查, 纠编强化。高效课堂的模式一旦确定之后, 重点就是对教师运用情况的督查, 纠正错误的做法, 强化成功的经验。督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 要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首先是标准, 对课堂评价的标准要打破传统模式, 突出“三看”, 即看“自主程度, 合作效果, 探究深度”;重视学生评价, 将学生的“收获及感受”列为评价的内容。其次是机制, 应建立课堂督察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反馈会议制度、树优促差制度, 奖励晋级制度、综合评估制度等, 而且要将这些责任落实到人, 实行承包制度, 将学校领导、教科教务工作人员及备课组长等人员作为督查的责任人, 建立工作规章, 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4)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实行新课改, 打造高效课堂, 涉及诸多的因素和问题, 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组建设和运行是重点, 编制并使用好的“导学案”是难点。有一位专家说“没有科学合理的小组建立就没高效课堂, ”这足以说明小组建设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致关重要性。对小组学习情况的评价, 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评价标准, 事先制定, 不得随意;二是作好记录, 及时评价;三是教师要人人参与, 堂堂坚持;四是小组评价的内容, 不单单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情况, 应延伸到作业完成情况, 课堂纪律情况, 考试成绩情况等诸多因素, 以个体积分为基础, 定期评选优秀学习小组, 将小组真正打造成一个互帮互促, 人人管我, 我管人人的坚强团体。“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难点。“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线路图, 方向盘, 没有“导学案”高效课堂就失去方向和依托, 编制和使用“导学案”要抓任四个关键环节。一是编写, 对象择优, 学生人手一份;二是集体研备, 时间、地点、考勤要固定;三是个人修正, 结合学情成教案;四是课后反思, 登记详实, 考评斗硬。

上一篇: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应用浅析下一篇:网络会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