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开放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Web-based Learning Platform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ructors

摘要:从2020年初开始,因为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在线教学成为世界各国的主流教学模式。在这样的大形势下,熟练使用网络教学,成为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师们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的模式,使用ADDIE教学设计模型,收集蒙古国的职业教育教师的需求,设计和开发一个供其职业发展的网络学习平台,并在实施后评估其有效性。本研究发现,不仅在K-12教育中,而且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迫切需要为为教师准备电子学习指导。本文的组织结构包括以下六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问题陈述和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内容的简要说明。问题陈述包括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发展历史,在职业教育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础,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蒙古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较低以及缺乏相关专业资格等问题。与此同时,还存在缺乏在职培训用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此来满足社会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问题。有关统计表明,蒙古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工作量应达到每年810个小时或每天4-4.6个小时,其他工作时间应专门用于课程计划,材料准备,学习新技术和技能发展,而不单单是教学技能,方法论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培训。因此,发挥网络学习随时随地、灵活性强的优势,为职业教育教师设计和开发一个基于Web的在线学习平台,便于他们随时随地访问,灵活地抓紧碎片化时间提升自己,显得尤为迫切。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内容包括数字化学习、在线学习的概念、发展史、优缺点以及相关研究的综述,并对蒙古国当前职业技术教育中在线学习的概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数字化学习是使用数字化技术为教育和培训提供学习资源和交流方式的一种新型学习范式。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学习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这种新趋势称为基于Web的学习(Web-based learning)。学者们将基于Web的学习(Web-based learning)定义为基于超媒体的教育计划,该计划利用万维网的属性和资源来创建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中,学习者的学习得以促进和支持。蒙古过当前的在线学习问题包括:在线学习主要在大学,学院和企业中实施,主要参与者是私立和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以及本地和跨国公司的雇员,而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应用不普遍。当前形势下,在蒙古国职业教育领域发展在线学习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缺乏专家,经济援助不足,没有标准,共同学习管理体系不完善以及具有相关专业素养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适合的特定国家/地区的在线学习框架来解决这些问题。在线学习框架是由许多适应本国国情的专家开发的,规定:发展在线学习的国家愿景;用户如何查找当前产品和正在开发的产品的详细信息;组织,专业机构和个人如何参与确定产品开发的未来优先事项;在教育的不同层次上的角色和组织,它们在促进在线学习的发展中发挥着作用。在线学习的八部分框架是由BadrulH.Khan设计的全局教学设计方法,包括对开放式和分布式学习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第三章是理论基础——技术接受模型(TAM)的介绍和ADDIE教学设计模型的描述。TAM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主要用于解释和预测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接受程度。它将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确定为接受该信息系统的两个主要因素。本研究以TAM模型为理论基础来指导设计进行数据收集,具体来说,根据TAM设计问卷,收集有关用户的需求,用于设计与开发,在开发完成后请用户试用,并评测用户满意度。本研究还根据TAM设计了访谈问题,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以及使用新设计和开发平台的需求、试用后的满意度等有更深入的了解。本研究使用ADDIE教学设计模型进行蒙古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与继续学习的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第四章是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情境、参与对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参加者包括来自蒙古国拉吉夫·甘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本研究邀请了拉吉夫·甘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5个系中的教师参与,一共有81位教师自愿参与。本研究根据TAM模型,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用于数据收集。基于收集到的用户需求数据,确定该在线学习平台的结构。平台开发完成后,试用该平台的36位职业技术教育教师中,有35位参与了关于其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问卷调查。另外有5位拉吉夫·甘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1位来自其他学院但参加了拉吉夫·甘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的教师进行了一次在线访谈,以深入了解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对于新设计开发的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体验和感受。第五章是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在需求分析中,该研究发现蒙古职业教育学院的教师缺乏为电子学习指导做准备的基础知识,并且需要一个促进自我发展的培训平台来提升自己的教育专业水平。设计人员包括专注于网站概念构建的设计师,尤其是要关注网站环境,明确它可以做什么以及如何使用它来满足职业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这个阶段使用从分析阶段收集的数据来获取相关的理论和教学设计模型,这些模型清楚地解释了如何获得学习的教学模型。开发部分简要概述了用于开发基于Web的教师发展培训平台,框架和数据库,标记语言,Web服务器,https和系统开发模型的编程语言,以及它们的角色和功能。系统开发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制定,设计,实施和测试软件系统。软件开发模型是系统开发阶段的公式。有许多不同的软件开发模型。系统开发模型指定在整个系统开发工作中应该如何组织学习活动。系统开发的各种模型是:瀑布模型,原型,迭代增强模型,螺旋模型。这些模型中的瀑布模型已用于研究中。它是最古老,最直接的系统开发模型。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完成了一个阶段,然后又开始下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小型计划,每个阶段都将“瀑布”注入下一个阶段,这是一个连续迭代的过程。它是第一个识别组成系统开发过程的具有不同阶段的模型,因为其简单易用的特性已经被广泛使用很多年了。但是,瀑布模型并不真正反映系统开发中实际出现的问题,因为它并不强调需要迭代各个阶段。此模型的最大缺点是,如果细节问题被忽视可能会拖延整个过程。设计包括教师应重点关注的三个设计要素:学习内容,评估和界面设计。然后,将在20名目标教员中实施实验设计。此阶段说明了实验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参与实施阶段的教师中有20名来自拉吉夫·甘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普通教师,他们在家中通过信息平台主要参加了三门实验课程的学习。实验课程总共历时一个月,于2021年1月18日开始到2021年2月19日结束。ADDIE教学设计的最后阶段是评估。通过评估可确保设计的学习网站可以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评估贯穿于整个实施阶段,并由教师管理TVET的20名职业技术教师进行评估调查。此过程是为了检验职业技术教师通过网站学习三门实验课程的效果,在如何准备电子学习,如何开发网站以及改善教学水平等方面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评估阶段的内容是基于Web的学习平台是否易于使用以及在学习平台上教授的课程是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作用。第六章为结论对使用平台的职业技术教师做了相关调查和访谈,以评估新开发平台的有效性。调查和访谈问题是使用TAM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开发的。该调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收集参与使用平台有关教师对Web的学习平台感受的数据,依此来确定是否为VET中的教师提供此平台的学习培训。第二部分是易用性问卷调查表,旨在评估教师对基于网络的学习平台结构的易用性的看法。36位职业技术教师中有35位参与此次调查,并对这些教师进行了一次访谈,以确定在实施基于Web的学习平台后的有用性。这项研究发现,使用该网站的职业技术教师认为该平台对他们的专业发展很有用,并且易于使用。

关键词:网络学习;电子学习;职业教育;描述性分析

学科专业:Education Technology

Dedication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1.1 PROBLEM STATEMENT

1.2 RESEARCH OBJECTIVES

1.2.1 THE AIM OF THIS STUDY

1.2.2 RESEARCH OBJECTIVES

1.3 BREIF DESCRIPTION OF RESEARCH CONTENT AND METHODS

1.3.1 RESEARCH CONTEXT

1.3.2 RESEARCH METHODS

1.3.3 RESEARCH DESIGN

1.3.4 DATA COLLECTION

1.3.5 DATA ANALY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E-LEARNING

2.2 WEB-BASED LEARNING

2.2.1 FEATURES OF WEB-BASED LEARNING (WBL)

2.2.2 ADVANTAGES OF WEB-BASED LEARNING

2.2.3 DISADVANTAGES OF WEB-BASED LEARNING

2.3 WEB-BASED LEARN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2.4 THE CURRENT ISSUES E-LEARNING IN MONGOLIA

2.5 TVET INSTRUCT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YSTEM INMONGOLIA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CKGROUND

3.1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3.2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3.2.1 THE ADDIE MODEL

CHAPTER 4 RESEARCH METHOD

4.1 RESEARCH CONTEXT

4.2 PARTICIPANTS

4.3 RESEARCH DESIGN

4.4 DATA COLLECTION

4.4.1 INSTRUMENT

4.5 DATA COLLECTION APPROACH

4.6 DATA ANALYSIS

CHAPTER 5 ADDIE MODEL AND IMPLEMENT

5.1 NEED ANALYSIS

5.1.1 INSTRUCTORS

5.1.2 LEARNING OBJECTIVES

5.2 DESIGN

5.2.1 LEARNING CONTENT DESIGN

5.2.2 ASSESSMENTS DESIGN

5.2.3 INTERFACE DESIGN

5.3 DEVELOPMENT

5.3.1 PROGRAMMING LANGUAGE

5.3.2 FRAMEWORK AND DATABASE

5.3.3 MARKUP LANGUAGES

5.3.3.1 HTML

5.3.3.2 CSS

5.3.4 WEB SERVER

5.3.5 HTTPS

5.3.6 SYSTEM DEVELOPMENT MODEL

5.4 IMPLEMENTATION

5.4.1 INTRODUCTION TO WEB-BASED LEARNING PLATFORM DASHBAORDS

5.5 EVALUATION

CHAPTER 6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CES

上一篇:供电企业安全论文提纲下一篇:电力营销电费风险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