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不同全身麻醉方法比较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儿气管异物是五官科常见的临床急症之一。救治的基本原则是快速安全将异物取出, 解除呼吸道的梗阻。但由于患者年龄小, 哭闹挣扎使得进行插镜等治疗手段困难。同时咽喉部位的迷走神经丰富, 对于插镜操作异常敏感。因此, 一般临床在进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时会采取全身麻醉的方法, 使得取出手术能快速、安全的进行。本文主要研究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2种不同全身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小儿气管异物的病例共128例。患儿年龄在2~8岁, 其中男性患者72例, 女性患者5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A组采用氯胺酮作为麻醉用药, 共60例;B组采用丙泊酚作为麻醉剂, 共68例。2组在年龄、性别和临床症状表现上无统计学上差异 (P>0.05) , 故2组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开始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采用高频正压通气, 通气频率为60~80次/min。2组患者在手术前均肌注0.01mg/kg的长托宁, 抑制腺体的分泌。由于气管异物均属高危急重诊, 有的患儿属饱胃, 一旦用药后有可能出现反流误吸。因此, 在诱导前采用阿扑吗啡以抑制麻醉后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由于患儿的气管有异物, 因此, 患儿会有不同程度的缺氧情况, 因此, 需要给予患儿面罩吸氧。2组患者均使用七氟烷作为诱导麻醉剂。让患者在手术前吸入七氟烷气体, 待患儿入睡后, 将其肩部垫高头略后仰。A组给予患者静脉注射1mg/kg的盐酸氯胺酮。若手术中出现肢体躁动、呛咳等情况可以增加氯胺酮0.5mg/kg维持麻醉。B组给予患儿静脉注射2mg/kg丙泊酚, 40mg/10s丙泊酚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维持麻醉。麻醉后待患儿的SPO2达到95%以上后开始手术, 并记录患者置镜前和置镜后的心率、血压和血氧浓度。

2 结果

所有128例患者中均无出现死亡病例, 手术中记录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如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予以麻醉诱导后B组的心率和血压较诱导前明显下降, 且下降的幅度相对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1) 。A组心率和血压手术前后变化不大。2组的血氧含量差异不明显。

根据表2可以看出B组手术中出现屏气、呛咳和肢体躁动的发生率明显比A组要低 (P<0.01) , 手术后并发症出现喉水肿的病例也比A组少 (P<0.01) 。麻醉的苏醒时间也相对A组要明显的短 (P<0.01) 。考察置、退镜屏气是考虑到由于插镜时容易发生咽喉反射可见B组的咽喉反射抑制比A组患者的好, 置、退镜屏气时出现情况较少。综上, 丙泊酚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且术后的并发症少, 较为适合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使用。

3 讨论

气管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 气管梗阻会造成窒息。气管内异物取出术中最为危险的过程是手术麻醉。因为在麻醉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喉部的应激反应而出现喉痉挛[1]、异物堵塞气管而引起死亡。因此, 麻醉方法的选择及操作对于手术成功至关重要。由于患儿年龄小对于需要实施气管异物取出术则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 加上喉部的迷走神经丰富, 对于外来异物的敏感性高, 机体容易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如咽喉痉挛、气管痉挛等。患儿的哭闹、挣扎同样给手术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 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 一方面可以平缓患儿的挣扎避免手术进行时喉镜对于患儿咽喉部的损伤;另一方面可以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对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一般要求有一定的麻醉深度, 不能发生在手术过程中的苏醒或意识恢复。原因在于咽喉部的迷走神经对于外来异物的应激反应强烈, 因此, 会出现屏气、气管痉挛、呼吸暂停等症状。因此, 若在手术过程中发现患儿有屏气、呛咳等症状时要补充麻醉剂, 加深麻醉深度。

在手术前给予患者长托宁的原因是在于抑制患者的腺体分泌, 相对于阿托品其对于心脑血管的作用较少, 且没有中枢抑制作用, 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影响较少, 且长托宁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同时由于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手术时间短, 要求麻醉剂起效要快, 因此, 选用了起效快但短效的硫喷妥钠作为基础麻醉, 使得患者可以迅速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麻醉可以减少麻醉剂的用量, 使得麻醉过程平稳安全。根据上文可以看出, 丙泊酚对于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相对于氯胺酮要明显。若在手术中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 医师应该马上对患者采用面罩加压吸氧, 避免造成患者出现缺氧症状。同时在麻醉手术中应该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 预防出现严重呼吸抑制作用。但丙泊酚对于咽喉反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因此,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屏气、呛咳的情况较氯胺酮少。而且在使用氯胺酮麻醉后咽喉分泌物会增多而不利手术的操作。在使用2种麻醉剂时要缓慢推注, 否则可能会出现抑制呼吸的情况, 特别是氯胺酮有报道称如果推药速度较快和药物剂量较大会使得患者的呼吸系统被抑制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2]。氯胺酮的另外一个严重的副作用是精神副反应, 氯胺酮是通过兴奋脑干及边缘系统阻断痛觉的传导而发挥麻醉作用[3], 因此, 应用大剂量氯胺酮在手术后有可能会出现精神亢奋等副作用。而且氯胺酮苏醒时间普遍延长。因此, 丙泊酚更为适宜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作为主要的麻醉剂使用。

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2种不同全身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小儿气管异物的病例共128例, 128例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氯胺酮作为麻醉用药, B组采用丙泊酚作为麻醉剂, 监测记录患者麻醉前、置镜前和置镜后的心率、血压和血氧浓度。结果 所有128例患者中均无出现死亡病例。B组的心率和血压明显下降, 且下降的幅度相对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1) 。A组心率和血压手术前后变化不大。2组的血氧含量差异不明显。B组手术中出现屏气、呛咳和肢体躁动的发生率明显比A组要低 (P<0.01) , 手术后并发症出现喉水肿的病例也比A组少 (P<0.01) 。麻醉的苏醒时间也相对A组要明显的短 (P<0.01) 。结论 丙泊酚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且术后的并发症少, 较为适合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使用,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

参考文献

[1] 谢银玉, 何荷番, 刘炜烽.不保留自主呼吸静脉复合全麻在小儿支气管镜检的应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 39 (2) :217.

[2] 燕云梅, 杨毓章, 邱颐.氯胺酮不良反应国内文献系统性综述[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0, 9:23~25.

[3] 李静, 郭智勇, 马维根.小儿气管异物两种不同全麻方式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6, 22 (4) :297.

上一篇: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讨下一篇:XBRL环境下内部控制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