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监管半年工作总结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银行业监管半年工作总结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银行业监管半年工作总结1

2014年上半年,我县监管办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和分局2014年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改革、风险管控和金融为三大主线,树立底线思维,满足服务需求,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监管效能,有效促进了辖内银行业和地方经济平稳发展。截至5月末,辖内银行机构各项存款58.2亿元,比年初减少2.1亿元;各项贷款37亿元,比年初增加2.6亿元。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半年来,我们围绕分局总体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围绕年初提出的“五加强”工作思路,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采取措施,强化银行业监管,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加强风险管控。一是注重把握风险重点。年初,根据省市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我县监管办全面分析辖内银行业金融风险情况,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了当前银行业面临着金融政策调整、银行业改革、经济形势下行、“黄龙病”灾害和不良贷款反弹等五方面的压力,需要各银行业机构重点防范果业贷款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业务操作风险、资金流动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和声誉管理风险,并相应提出了风险防范要求。二是清查非法集资风险。上半年,我们督促各银行业机构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全面清查信贷资金流入高利贷、非法集资领域等违贷行为,加强对信贷资金流向跟踪管控,同时,我县监管办对清查非法集资风险工作进行了现场督导,防止和避免清查流于形式,以提高清查效果。到目前,未发现信贷人员从事非法集资行为。

(二)加强金融。一是优化小微企业服务。按照上级要求,我们认真督促银行业机构组织开展第三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采取开辟宣传栏、悬挂横幅标语、散发宣传资料、滚动电子显示屏等不同方式,并结合“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同时,为解决小微企业信贷资金不足,引导农村信用社加大对小微信贷支持,与当地政府部门联姻,开办了财园信贷通和小微信贷通两项业务,达成意向性贷款金额2.23亿元,其中财园信贷通1.43亿元、小微信贷通0.8亿元。二是加强涉农贷款支持。督促银行业机构特别是涉农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农”信贷支持。截至5月末,全县共累计投放涉农贷款493700万元,涉农贷款余额为292484万元,比年初增加12596万元。三是引领服务实体经济。上半年,我们积极举措引领辖内银行业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先后配合县政府召开两次银企对接工作会,7家银行机构与40家小微企业签订意向性贷款达25185万元。

(三)加强改革转型。一是督促完善绩效考核。上半年,我们监管办根据分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督促辖内银行业机构开展绩效考核办法的检查,对绩效考核办法中各类指标权重不合理的及时加以纠正,着力突显风险合规权重,降低业绩考核比例,以增强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加快农商行改革步伐。6月初,通过召开审慎监管会谈的形式督促农信社尽快采取措施完善农商行改革条件,充实各类监管指标,力争明年纳入农商行改革之列。

(四)加强质效提升。一是加强高管人员管理。半年来,先后对拟任邮储银行支行行长王军民、农联社营业部主任邱明华进行任职资格审查考试和谈话,并提出初审意见。二是搞好非现场监管。5月份,已派一人参加由分局组织的EAST系统应用的培训,系统学习该系统应用技能,进一步提高了非现场分析预警能力,并运用该系统增强现场检查实践性,以提升现场检查水平。

(五)加强内部管理。一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根据银监会、省局、分局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工作要求,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认真组织并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员工召开动员会,学习有关文件,明确活动意义、要求和步骤,进一步增强员工参与意识;制定活动方案,对活动进行全面安排,明确学习重点与方法,制定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有步骤地进行;采取“交流学习”、“专题讨论”、“送学上门”和“调查研究”全方位、多层次抓好“学习教育”环节活动,认真学习了规定读本和一系列讲话精神,观看了焦裕禄等人的电影,到革命苏区兴国、瑞金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撰写了心得体会,进一步提高了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目前,已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完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第一环节各项工作,已进入第二环节,将组织党员干部按照查摆要求,认真查找“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加以整改。二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银监会系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意见,在2013年探索、试点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分局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建设,严格执行《银监分局重要岗位廉政(廉洁)风险预警指引(试行)》,扎实做好风险防控的各项工作。同时,结合干部职工思想状况,按照分局部署和要求,开展了以“严明纪律风清银监”为主题的反腐倡廉专题教育活动,并制定了活动方案,以教育活动增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从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县监管办将根据银监会、省局有关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监管,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正确引导信贷支持。在当前经济低位运行形势下,正确研判经济形势,客观分析金融风险,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做好信贷支持工作,既要加强银企对接,又要加大有效资金投入,有效地促进银行业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二是督促抓好农信社改革。根据上级有关农商行改制要求,全面督促农村信用社抓好向农商行改制准备工作,优化各类改革指标,为明年农信社改革提供条件。

(二)推进案件治理。一是加大对新增贷款风险管控。督促银行业机构在拓展业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贷款风险管控,特别是督促农村信用社加强对房地产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财圆通和小微信贷通等新开业务的风险管理,防止和避免新一轮贷款风险。二是督促员工行为整治年活动。严格按照员工行为整治年活动要求,认真搞好各银行业机构开展员工行为整治年活动的督促检查工作,特别是要督促银行业机构加大对问题的整改力度,避免活动走过场,以确保取得实效。三是搞好案件专项治理分析。将召开案件专项治理分析会,全面总结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认真分析案件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全面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措施,进一步提高案件治理效果。

(三)加强廉政建设。一是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完成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做到以廉促监管,以廉树形象,深入持久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二是推进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要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加强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严格按照路线教育活动要求,不折不扣地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撰写体会,如实对照查摆,搞好问题整改。三是开展“严明纪律风清银监”专题活动。以开展“严明纪律风清银监”为主题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为契机,推进廉政教育,转变工作作风,做到廉洁监管、依法监管,从而进一步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四)做好社会维稳。一是强化社会舆情监测。继续负起辖内舆情预测责任,全面及时掌握辖内舆情,对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积极采取措施妥善处理,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形成上下和内外的联动机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二是做好社会维稳工作。督促银行机构做好银行业协解人员动态监测,密切关注协解人员思想和行为动态,深入做好银行业服务质量方面的投诉应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不稳定因素,防止和避免群体性上访。

(五)强化信息调研。要充分提高对信息工作的认识,按照分局信息评价要求,下大力气加强信息调研,及时反映监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苗头、新动向,破解监管工作中的难题,全面完成信息调研任务,不断提高调研工作质量和水平。

银行业监管半年工作总结2

2014年,是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的第一年。面对复杂多变、全面下行的经济形势,我监管办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银监分局的正确领导下,在银行业机构的大力配合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精神为动力,抓住促进苏区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全面履行银行业监管职责,不断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有效性,积极引导银行机构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良好局面。

一、稳中求进,促进银行机构平稳运行

一年来,我办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在严格控制风险底线的情况下,调结构、优投向、防风险,合理配置有限的信贷资源,促使我县银行机构各项业务稳步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1、总体态势良好。截至去年末,辖内银行机构(不含农发行,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609791万元,比年初增加86533万元,增长16.5%;本外币各项贷款351281万元,比年初增加90358万元,增长34.6%,是历年信贷支持最好的一年,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全年净增贷款35047万元,占净增贷款总额的38.9%。

2、风险控制见效。辖内银行机构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和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去年末,全县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余额7446万元,比年初减少2754万元,不良率2.16%,比年初下降了1.78个百分点,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不良率比年初下降2.91个百分点,工行、农行和邮储银行不良贷款极低,不到1%,建行、银行和村镇银行没有不良贷款,全县银行业机构信贷资产质量明显看好。

3、经营效益提升。去年,我县银行机构经营效益不断提升,全年实现利润11277万元,同比增加3320万元,增长41.7%,人均利润达到324万元,其中工行103万元,农行55万元,建行5万元,邮储银行25万元,银行104万元,农信社15万元,村镇银行17万元。贷款利息收入28448万元,同比增加5466万元,增长23.8%,中间业务收入2258万元,同比增加909万元,增长67.4%,表明我县银行机构在抓好传统信贷业务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拓展中间业务,逐步转向实行多元化经营。

4、税利贡献突出。全年辖内银行机构提供税利2196万元,同比增加446万元,增长25%,尤其是农村信用社提供税利1514万元,占纳税总额的68.9%,我县银行业机构不断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二、强化引领,着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一是持续加强涉农信贷支持。引导银行业特别是涉农机构不断加大“三农”信贷支持。截至去年末,全县涉农贷款223763万元,占贷款总额63.7%,同比增加47323万元,增长26.8%,尤其是农信社在支持春耕、秋收及果农贷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做好小额农户贷款再授信工作,涉农贷款165573万元,净增32554万元,占全县净增额69%,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农户再次用信需求。截至去年末,全县173个行政村均已授信,全县农户数67734户,已授信发贷款证32242户,信贷覆盖面达75%以上,全县农户贷款余额20亿元以上,并适度提高小额农贷额度和延长贷款期限,让农民真正享受实惠。二是加强民生保障工程建设。督促银行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弱势群体,继续做好对再就业人员、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等信贷支持工作,邮储银行共新增再就业贷款2939万元,全县累计发放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贷款1386户,金额4910万元,其中农信社发放土坯房贷款4467万元,占全县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贷款91%。三是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继续引导银行机构对个人一手房、二手房、房屋抵押、汽车消费及综合消费贷款品种提供信贷支持,满足了个人消费、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全年银行机构累放房产按揭贷款562笔,金额18628万元,汽车分期付款319笔,金额3871万元,如建行自开办以来已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11200万元,占贷款总额的89.9%,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引导拓宽融资渠道。面对信贷资金吃紧、经济总体下行形势,引导银行机构转变思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当地信贷资金投入。一是票据融资。引导个别银行开展银行承兑汇票敞口、票据贴现等业务,增加农资、家电等企业资金融通,支持企业扩大融资规模和销售渠道,如银行全年共为10余户企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150笔,金额5688万元,为企业融资和扩大消费提供资金扶持。二是直接引资。银行利用总行公司部平台引进融泰实业公司11000万元投资建设县国际公馆,助推了我县城市建设。三是借鸡生蛋。引导银行机构采取借鸡生蛋办法,开展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业务,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如银行已发放委托贷款1笔,金额750万元,用于自来水改造工程,先后从陕西长安信托公司、山东信托公司、中江国际信托公司引进信托贷款3笔,金额4000万元,用于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和个体实业发展,有力地缓解了我县信贷资金供求矛盾。

(三)提升机构服务功能。我们把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功能作为切入点来努力满足广大社会公众的金融需求。一是加强空白网点乡服务建设。前年,督促农村信用社在水源、项山、丹溪、龙廷4个空白乡设立了分社,解决了多年来金融服务空白网点乡镇问题。在此基础上,我监管办年初再次深入一线对四个乡农村金融服务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要求他们认真分析金融服务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拓宽偏僻山区农村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让更多群众享受高效方便的金融服务。二是拓展农村地区服务功能。督促辖内银行机构不断向农村地区拓展金融服务功能,截至去年末,全县银行机构各类电子设备864台,比2012年增加42台,其中ATM机62台、POS机773台、其他服务终端29台,已覆盖了全县15个乡镇和173个行政村,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百姓提供了方便金融服务。三是不断完善网点服务体系。今年,我办努力争取中国银行在我县恢复分支机构,因上面政策发生了变化,未能如愿,但积极引导银行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和自助银行,工行已增设了岳家庄大道自助银行、农村信用社增设了城东分社和长安商城、君子坝、蛇子头3家自助银行、银行增设了忠字塔自助银行,使我县物理网点增加到37个、自助银行增加到12个,进一步优化县城及郊区网点功能,为广大农民提供金融服务。

(四)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根据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加大和抵押物不足等现状,不断致力于小企业信贷产品的创新运用,大力推广公司股东联保、果品质押、自然人联保等多种担保等多项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保证担保授信业务品种。工行、农行、农信社、银行继续加大对以脐橙、蜜桔等果业种植、加工、储存与销售为特色产业链的信贷支持,增加企业的鲜果收购量与加工、储存量,提高果品的附加值,稳定果农预期,保护果农利益。据不完全统计,全年银行机构投放该类贷款达1亿元以上。如工行加大对杨氏果业信贷支持,已投放贷款9000万元。为缓解社会再就业压力,邮储银行创新开办了“再就业局+妇联+妇女创业”信贷品种,已达4835万元,占该行贷款23.6%。

三、有效监管,积极提升抵御风险能力

2014年以来,我办坚定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树立风险底线思维,以一方金融平安为已任,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风险管控,切实维护辖内金融和社会稳定。一是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加强与非法集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协调联动,组织辖内银行机构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全面开展了风险排查,未发现金融领域非法集资现象,消除了风险隐患,进一步增强防范和打击非法社会集资能力。二是做好协解人员动态监测。督促工行和建行密切关注互联网站煽动性言论、协解人员思想和行为动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银行协解人员动态监测,在召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庆等敏感时期要求他们对曾经到北京、省、市上访及牵头人等重点人员,落实专人负责,随时掌握行踪,做到信息灵、反应快,增强工作预见性、科学性与主动性。三是推进法人机构资本监管。督促中小法人银行机构加大增资扩股力度,提足拨备,做实利润,增强法人资本管理能力,辖内中小法人机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截至去年末,农信社资本充足率10.51%,同比上升0.2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27%,同比上升106个百分点。

2014年,我办虽然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新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巩固当前监管工作成果,求实创新,继往开来,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充分利用监管资源,引领有效信贷投入,提高监管有效性,全力推动我县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继续大力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为建设“四个新”、振兴我县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区域创新系统创业投资论文下一篇:高职电子设计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