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口感染原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伤口感染是骨科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此种并发症不仅影响质量效果,降低手术疗效,增加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严重时甚至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对术后感染的预防是护理的首要任务。为提高该院骨科手术后护理质量,降低感染率的发生,现对该院2010年6月—2012年2月骨科收治的500例进行手机的患者进行调查,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2月骨科收治的50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男300例,女200例,年龄15~72岁,其中20岁以下256例,20~55岁136例,55岁以上108例。其中Ⅰ类手术176例,Ⅱ类手术174例,Ⅲ类手术150例,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生感染20例。

1.2 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患者的病例进行逐项记录,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类型、伤口深度和手术部位等。

1.3 统计方法

本组数据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创口感染与手术类型的关系

500例手术患者中有20例出现术后伤口感染,感染率为4%,其中Ⅲ类感染率最高,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创口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20岁以下5例,发生率为1.95%;20~55岁5例,发生率为3.68%;55岁以上10例,发生率为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其他类型比较,*P<0.05。

2.3 创口感染与手术时间、伤口深度和手术部位的关系

手术时间越长、伤口深度越深,手术部分越难愈合发生感染率越高,见:表2。

注:时间、深度和受伤部位比较,P<0.05。

3 讨论

3.1 骨科创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由于手术本就是一个侵袭性操作,加之患者在疾病的折磨中免疫力已明显降低,特别对于需要绝对卧床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几率比较大,若不进行有效处理,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2]。从表1中可以看出,Ⅲ类感染率最高,原因在于此类手术的患者术前已污染,而且病情危重,因此为抢救患者的生命,术前处理容易遗漏。本组调查分析发现,年龄越大,发生感染的几率越高,原因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明显减低,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合并症,在经历一次手术后身体状况更差,因此容易出现感染。骨科术后创口感染还与手术时间、伤口深度和手术部位有密切关系。之所以手术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故认为与伤口暴露时间过长有密切关系,从而增加细菌感染机会,加之手术中各种器械的侵入操作,又增加了细菌数量;而伤口越深,对深部的细菌清除难度越大,因此感染隐患越大;手术部位与感染同样有密切关系,比如四肢手术因血液循环相对差,伤口愈合慢,而躯干、颜面及头部血液循环比较丰富,切口愈合较快,因此感染机会相对少。

3.2 控制感染干预措施

3.2.1 做好术前评估

术前对患者的全面评估有助于医生对其身体情况的掌握,因此护士在进行手术前应通过各种基础检查及与其的交流对其健康及心理进行评估,根据其检查时指标对潜在的危险进行判断,为医生提供参考信息。同时根据医嘱对患者存在的合并症进行处理,并观察其改善情况,并在巡访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掌握其心理,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给予鼓励和疏导,减少心理应激反应引发的感染。

3.2.2 术前预防措施

对于身体状况比较差,且通过相关检查判断有引发感染可能的患者,术前合理选择抗生素提前做好抗感染的准备,提高患者抗感染力。指导患者早晚注意添衣保暖,以防感冒。手术器械的灭菌工作是降低术后感染的关键[3],因此护士在患者未进入手术室前,将所有的手术物品进行严格灭菌,在灭菌前要仔细阅读产品标注及外包装,确定所用物品无破损、未霉变、未过有效期。同时根据手术要求清点其数量,核对是否准确,在基础工作完成后,再根据器物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灭菌方式。比如对于不能耐高温、耐湿的物品应选择环氧乙烷,而对于耐高温、耐湿、耐热的物品,可用蒸汽灭菌。对于一次性用品,要存放在指定的储存处,由专人管理,使用时按管理制度领取。

3.2.3 加强手术室空气管理

手术室空气是细菌“藏身”地之一,对其控制能够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4]。因此护士要做好手术室空气的管理,将其温度和湿度调到最佳状态,并对地面、手术台等进行消毒。进入手术室前,应先对自己的衣物进行细菌的清除,尽量减少细菌的带入。在准备物件的过程中动作幅度不要过大,以免使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器物中。叮嘱相关的医务人员不要大声喧哗、不要过于频繁的来回走动,以免飞沫和衣物上的细菌进入切口。

3.2.4 术中干预

手术进行过程中,器械护士要准确传递,密切配合医生,将用过和未用过的器具分开摆放,以免误用;对于时间比较长的手术,主刀医生容易出汗,护士要及时为其擦汗,以免汗珠调入切口内,造成感染。在医生切口皮肤及皮下组织后,护士要及时对切口进行保护,比如用纱布布垫保护伤口边缘,减少皮下组织的直接暴露,降低因过度暴露引发的感染,并及时清理伤口溢出物。

3.2.5 术后密切观察与护理

由于骨科手术的特殊性,术后易出现血肿,有研究表明有20%的患者术后血肿内存在细菌感染[5]。因此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极为关键,护士应做好术后的引流护理,确保其流畅,同时观察并记录其量、色、性等,从其特征中对患者的康复和伤口愈合进行判断,对存在的危险及时给予处理或汇报给医生。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情况,注意敷料有无污染,若有渗血和渗液出现,要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的干净、干燥。根据患者手术部分和疾病情况,合理的给予翻身和按摩,促进其血液循环,避免血栓的形成。

患者的全身状况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身体状况能够有效抑制感染的发生[6],特别对于卧床久、年迈体弱的患者,要及时给予相应支持,提高其免疫力,为其制定合理的膳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促进伤口的愈合。

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创口感染原因分析,探讨有效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2月骨科收治的50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调查其感染率,并分析其感染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 500例手术患者中有20例出现术后伤口感染,感染率为4%;其中Ⅰ类感染5例,Ⅱ类感染6例,Ⅲ类9例;伤口感染与手术时间、年龄、手术部位、手术类型、伤口深度等均有关系。结论 由于术后伤口感染对手术效果影响比较大,必须加以干预,降低感染率。

关键词:骨科创口,感染,原因分析,干预

参考文献

[1] 王义生,王孔献,谢金刚,等.骨科术后感染[J].中华骨科杂志,1991(1):58-60.

[2] 李淑花,毋玉梅,李妙芳.骨科无菌手术感染因素调查分析[J].中医正骨,2003,15(8):20-21.

[3] 杨丽娜.浅谈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当代医学,2009,15(24):110.

上一篇:低空无人机航测数据精度影响因素分析下一篇: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问题及措施研究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