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增产农业机械化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文件首次对农业科技进行全面部署,文件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农业机械化高度重视,用单独一段对农业机械化的工作进行具体部署。这对我国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农业机械化事业将开启新的篇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综合增产农业机械化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综合增产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1:

回眸农机发展历史 加快现代农业进程

【摘要】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接连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农业机械化无疑是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完成了由初级发展阶段向中级发展阶段的跨越,对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成就 發展前景

1.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史

1.1我国农机化的发展 自建国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创建起步阶段、体制转换阶段、市场引导阶段、依法促进4个阶段。由中央首先提出了明确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指导方针、政策,各地建立比较健全的支持保障体系。我国农机工业从制造新式农机具起步,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建成一批农机制造企业,奠定了初步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其后农机工业进行了第一轮大规模结构调整,重点生产了适合当时农村小规模经营的小型农机具、手扶拖拉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用运输车等。而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保有量停滞不前,机具配套比失调,田间机械利用率低,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缓慢。20世纪90年代中期,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初步形成。农机工业开始了新一轮产品结构调整,高效率的大中型农机具开始恢复性增长,小型农机具的增幅放缓,联合收割机异军突起,一度成为农机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机械化生产方式已基本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农业机械化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快速度向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方向发展。

1.2我国农机化的成就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农业机械化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农机装备总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和农机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技术装备保障;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生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股份(合作)制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涌现,经营效益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及扶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机械化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我国农机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建国60余年来农机化发展的历程和成就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进一步深化了对新时期农机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坚持把促进“三增”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首要目标。即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农机化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的农机化发展战略,才能推动农机化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效益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来发展农机化。农机化发展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挥好、维护好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是推动农机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必须坚持依靠政策扶持和法律规范来推进农机化发展。中央将扶持农机化发展纳入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体系中,国家颁布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确立了农业机械化的法律地位,将国家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有关政策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上升为法律规范,为农机化创造了一个长期和稳定的发展环境;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走中国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农机跨区作业、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模式的成功实践,探索出一条小规模生产经营农户实现机械化的途径,以“共同利用”为主要特征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逐步完善。这些弥足珍贵的经验需要我们去珍惜和合理的应用,必能再取辉煌成就。

3.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挖掘农业增产增收潜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和效益;有利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稳定发展,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振兴农机工业,也是拉动农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方式正向着高产高效迈进。这就对更高标准的农业机械化提出了需求,农机市场前景广阔,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同时,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社会、时代、国家的必然选择,拥有更高标准的农业机械化将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努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更快发展,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戴辉

综合增产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2:

农业机械化在一号文件中的分量加重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文件首次对农业科技进行全面部署,文件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农业机械化高度重视,用单独一段对农业机械化的工作进行具体部署。这对我国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农业机械化事业将开启新的篇章。

仔细分析2004年以来中央关于“三农”的9个一号文件,虽然关于农机化的内容字数不等,表述不同,但提纲挈领,字字珠玑。2004-2006年三年对农机化的内容表述相对简单。2007年-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机化内容的表述更加丰满,出现了许多新看点,蕴含更多新内涵,为农机化加快发展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2010年-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机化的提法却变得分外简洁,直接提及农机字眼的内容不多,但更加突出主题和中心工作。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不仅内容中多处出现与农业机械化相关的内容,而且还单独用一自然段,对农业机械化工作进行重点部署,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机械化的高度重视,表明了农业机械化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机械化提升到新高度,分量加重,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可以探寻。

首先,农业机械化对粮食“八连增”起到了积极作用。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迈上11000亿斤新台阶,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这八年间,农机购置补贴等农机化扶持政策力度和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农机保有量大幅度增长,农机社会化服务深入发展,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了22个百分点,2011年达到54.5%,超过补贴政策实施之前30年的增幅。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矛盾,有力促进了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单产水平提高和抗灾夺丰收,为增强夺取粮食“八连增”和增强我国粮食基础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其次,是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科技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主打“农业科技”。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而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科技进步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规模化、标准化应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科技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也带来了对农业机械化的新需求和发挥农机化作用的新空间。农业机械化正深刻影响着作物品种选育方向、耕作制度变革方向、栽培模式改进方向。在农业劳动力数量、素质结构性下降的今天,良种、良法的推广和使用,必然要以农业机械为载体,要与轻简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否则难以有效推广实施。

第三,农业机械化发展现在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从宏观背景看,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三农”工作,在宏观调控中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大力支持“三农”事业,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农业机械化作为“三农”的重要部分,将得到政策强劲有力的支持。同时,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今年元旦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湖南调研时,明确指出:农机行业目前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过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未来更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农业机械化最大的“短板”和“瓶颈”在科技进步,最大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科技进步。面对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机化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我们要以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机化提出的新要求为准绳,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巩固农机化发展好形势,扎实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实现农机化跨越式腾飞,为在工业化、城镇化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作者:佚名

综合增产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3:

浅析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伴随科技的进步而日新月异。农业生产也不例外,其中的各个环节既催生了新技术,同时新技术又大大提升了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这其中,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毋庸置疑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机械;農业生产;作用

1 农业机械化引领了农业生产的技术革命

中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的农业还处在极其落后阶段。广大农民一直没有真正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且劳动生产率极低。在这一阶段,人力、畜力还是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由于我国耕作制度复杂,劳力众多,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因此,建国以来,农业机械化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国情、特点和条件的限制,一直未给农业生产带来质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党和国家对“三农”的持续关注,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这期间,农业机械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从而也带来了农业生产的技术革命。机械化、半机械化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生根、开花、结果。就我们辽河垦区来说,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阔步提升,大垄双行技术、精少量播种技术、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机械深松技术等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得以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节省了人力、物力,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 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农业经济结构单一,一直是制约农民增产增收的瓶颈,长期以来都是困扰“三民”问题的根本所在。2004年起,我国连续出台7个“中央1号”文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为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机械化成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随着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大农业生产,以及农工商结合的经济体系。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又为农业生产提供 了更多、更先进的机械装备,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特别是近年来,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的蓬勃兴起,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也为部分农户发家致富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3 农业机械化是通往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现代农业的定义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从这个定义来看,农业机械化正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装备的现代化就谈不上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要想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必由之路。

在农业科技示范区中,农业机械化是主角。特别是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的建设中,更显其独到的魅力。吉林省从2008年起开展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建设主体主要是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化合作组织。建设目标达到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实现全程机械化,进而突破农机薄弱环节,努力提高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吉林省2008年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在我省产粮大县建设200万亩全程农机化示范区。通过全程农机化的示范引领,全省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粮食增产目标实现2.5亿斤,其中:玉米2亿斤、水稻0.5亿斤;节本增效2.5亿元;发展农机大户或专业合作组织800个;示范区内60%的耕地由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通过玉米、水稻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拉动和培育地方农机工业恢复和发展。到2008年末,水稻、玉米生产应用地方农机产品分别占30%和20%。

到2011年,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在全省30个产粮大县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省农机化水平实现整体跃升。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农业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就缺少技术支撑,很难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反之,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应用就没有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总之,在新世纪、新阶段,农业机械化正在承担起它重要的历史使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有全国农机战线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农机化事业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和骄人的业绩!

作者:朱雅琴

上一篇:网络部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乡村安全生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