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护理干预研究

2022-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中常见的微血管病变, 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由于糖尿病病程较为缓慢, 在整个过程中存在治疗依从性差、胃肠功能失调、血糖控制差等因素,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眼部健康有着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患者的护理工作[1]。根据以往的临床治疗经验发现, 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整体性护理, 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该次实验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6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 为其中一部分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干预, 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纳入该次实验研究的全部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 每组患者各32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15∶17, 平均年龄 (53.2±2.4) 岁, 平均病程 (5.2±0.9) 年;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16∶16, 平均年龄 (53.1±2.6) 岁, 平均病程 (5.8±1.3) 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包含14例高危增殖期患者、15例早期增殖患者以及8例增殖前期患者, 排除合并患有其他眼病、精神异常以及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为患者提供胰岛素和降糖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当前的并发症症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 定期对患者眼部进行保护,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宣传, 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关知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 在对照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加入心理干预、健康指导以及用药干预3个方面的工作。

(1) 心理干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长期在疾病症状影响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出现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不利于患者的预后与治疗[2]。因此,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 积极开导患者, 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争取患者对于护理与治疗工作的信任与支持,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治疗的有关流程、各项治疗的作用机理以及预期的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理解水平, 帮助患者建立起面对疾病、面对治疗的信心, 缓解患者在紧张压力[3]。采取音乐疗法,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帮助患者寻求社会与家属的支持, 使患者感受到安全感, 恢复患者的乐观心态, 最大程度上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2) 健康指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临床医学中一种典型的慢性病变, 疾病症状变化与患者生活状态密切相关[4]。因此,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专门的健康教育, 使患者全面了解该疾病的治疗方法, 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根据患者疾病症状康复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计划, 调节患者饮食习惯, 叮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 对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

(3) 用药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对各种药物的使用时间、使用量向患者进行一次全面的介绍, 重点阐述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消除患者在用药顾虑, 保证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持续用药[5];规范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严格控制患者空腹血糖。传授患者使用滴眼液的正确患者。

(4) 饮食和运动干预。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规律饮食, 为患者提供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纤维含量的含量, 要求患者禁烟禁酒, 低脂饮食、低盐饮食, 不食用油炸类刺激性食物, 要求患者保持饮食方面的自觉性, 帮助患者建立起合理饮食习惯[6];患者在完成治疗3~6个月内禁止患者从事重体力劳动, 严格控制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 依照患者当前的体制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运动方案, 指导患者多散步、慢跑或打太极拳等, 每周运动时间要严格保持在3次以上, 运动时间在30~60 min/次之间。

1.3 观察指标

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视力水平。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并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较, 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视力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由于糖尿病疾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 需要患者根据主治医师的要求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疾病症状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患者的自觉。因此, 该次实验研究为观察组患者重点加入的心理护理干预, 首先要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 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工作, 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与生理两方面的要求[7]。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 对患者的社会生活环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根据患者的知识文化水平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的发病机理、症状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期的治疗效果向患者进行全面的介绍, 只有在患者充分了解疾病治疗理论的情况下才能够帮助患者消除对于疾病的恐惧, 争取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配合。对患者疾病症状进行控制一方面要叮嘱患者科学用药, 同时也要帮助患者建立起良好的饮食习惯, 将科学饮食对于糖尿病疾病的控制作用详细介绍给患者, 叮嘱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饮食监督工作, 对帮助患者对各种食物的结构成分与营养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提高患者对于食物的鉴别能力, 避免患者出误食有害食物的现象[8]。另外, 护理人员还需要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作息规律, 不从事重体力劳动, 根据自身的身体精神状态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保持身心放松。对于已经出院的患者, 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为期1个月的电话随访, 了解患者在院外期间的康复情况, 做好患者院外康复指导工作, 一旦发现患者存在任何形式的异常现象, 则需要立即提醒患者回院接受复诊, 避免由于延误病情而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该次实验研究为对照组患者提供整体护理, 包含眼部护理、用药干预、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健康指导以及心理干预等。通过药物干预和眼部护理, 能够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促进眼部视力水平的恢复, 强化患者各项社会功能。纳入该次实验研究的全部患者经过护理后疾病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32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后在各项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降低血糖水平,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6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 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 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视力水平与血糖水平两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糖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观察组HbA1c、2hPG以及FPG 3个方面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降低血糖水平,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

参考文献

[1] 陈代霞, 孙长云, 谢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护理干预[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 (10) :185-186.

[2] 彭沁波, 戴彩云, 周美英.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预后影响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 (24) :3714-3716.

[3] 丛连影.眼科整体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 2015, 36 (5) :1016-1017.

[4] 陈江雁, 江琪景, 张小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整体护理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17 (6) :155-156.

[5] 傅钰仙.护理干预对玻璃体手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出院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 (4) :113-115.

[6] 雷德芳.整体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8 (2) :352.

[7] 万文琴.系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7) :170-171.

[8] 周燕, 谢丽丽, 肖玲.心理护理干预对行玻璃体切割术的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21) :132-134.

上一篇:聚焦城建理论领域集合业界精英智慧发布最新科研成果服务中国城市建设下一篇:深水钻井作业时效管理在我国南海的应用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