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策略研究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及性质

政府信息公开就是指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按照法律规定向公众或特定的公民提供有关信息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类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与之相适应的政府职能也逐步发生深刻的转变, 为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积极主动地提供公共服务和生存的社会保障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 国家行政由原来更多体现为传统的干预型行政, 发展为干预型与服务型行政 (服务行政又被称为给付行政或福利行政) 并行的模式, 服务行政在国家行政管理生活中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行政法理论由原来的管理论、控权论逐步向平衡论方向转化。

2. 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权力包括行政权力、立法权力、司法权力, 这些国家权力的行使组织, 就是广义的政府, 具体包括立法机关、行政管理机关 (狭义的政府) 、司法机关等。人民对这些国家机关的监督, 必须建立在对它们活动情况知晓、了解的基础上的。所以公众应当拥有知情权, 拥有获取这些国家机关信息的权利。因此政府信息公开在原则上应当是广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 而不应限于狭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

但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由于法律效力较低, 只能将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纳入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主体范围, 无法对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军队等国家机关提出公开信息的要求。甚至也无法对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组织的信息公开做出统一要求。虽然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 参照本条例执行,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制定。”但是根据立法的规定, 规章以上行政立法对这些企事业组织作出创设新义务、削减其权利的规定, 应当有法律上的依据或国家立法机关的授权。只有规制这些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的法律, 对其公共服务信息公开有规定的情况下, 行政法规及规章才可以做出具体规定。

3.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制约因素

首先, 我国公民整体法治意识较为淡薄。我国社会公众作为几百年来深受压迫的最底层公民, 长期处于被统治、被奴役的悲惨地位。长期的这种生活使其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没有主见, 对于行政机关的任何决定均是无条件的进行执行, 权利意识淡薄, 根本就不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甚至在权利被侵害之后都无法追究相关人的责任, 最后由自己承担责任。部分当事人可能出于对自身权利的漠视, 习惯于对政府的有关要求无条件执行, 甚至把行政机关的文件当做圣旨, 根本就不可能实施自己的权利, 严重阻碍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进步。

其次, 政府官本位意识浓厚。中国长期实行的是封建专制统治, 政府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 使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产生了浓厚的官本位意识。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并非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问题, 当然也不是制定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就真正实现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法治化。这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针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相关问题提出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完善。

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 首先是内部思想就不统一, 原有的陈旧观念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要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首先就是采取措施转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头脑中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理念。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意志决定着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所以公务人员能否具有强烈的信息公开意识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公民只有提升法治意识, 关注自身知情权的实现, 才能真正参与到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所以, 首先就需要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进行政府信息公开理念的培养。

行政机关是管理国家事务的服务型机关, 这是现代行政政府的要求和目标。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已经不再是原来高高在上的国家干部, 而是成了与公众平等的平台, 甚至成为了人民的公仆, 行政权是一种服务职责, 行政行为的效果体现在服务目的的实现上。所以, 行政机关已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面管理指令转变为社会发展的服务部门, 为社会公众及时提供其需要的各种信息转变成为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所以需要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头脑中自身地位和服务理念的转变教育, 使其尽快明确自己所处的发展改革时期。首先, 应该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理念的转变培养, 转变传统的国家干部模式, 从内心深处树立服务意识, 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只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头脑中的观念真正树立起来了, 政府对信息公开才会增加主动性, 才能逐步提升服务品质, 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抵触情绪, 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摘要:当今的中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 各项制度措施同样都处于不断完善发展的阶段。行政机关作为国家的管理者, 从事国家日常管理工作, 与社会公众生活联系极为密切, 其发展同样也面临着转型, 从以前计划经济的指令性政府转变为服务性政府, 要当好社会发展的引导者和保障者, 起到管家作用。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策略

参考文献

[1] 白现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 郑州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2] 邹兴致.《论知情权与我国信息公开制度》, 郑州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3] 黄汉强.《当代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上一篇:分析石油企业管理会计的创新思路与发展策略下一篇: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