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全麻中压力控制和容量控制的比较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选择安全合理的气道管理模式,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择期手术的患儿分别采用压力控制和容量控制2种模式, 比较2种模式的效果及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手术的患儿66例, 随机分为2组, 压力组33例患儿采用压力控制模式, 其中男17例, 女16例;年龄1~11岁, 平均年龄 (6.5±5.5) 岁;体重6~36 kg, 平均体重 (17.5±11.5) kg;容量组33例患儿采用容量控制, 其中男18例, 女15例;年龄1~12岁, 平均年龄 (7.5±5.5) 岁;体重6~38 kg, 平均体重 (18.5±11.5) kg;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常规禁食6h, 禁饮3 h;口服咪唑安定0.5 mg/kg30min后, 给予2μg/kg芬太尼+3~6 mg/kg丙泊酚0.01 mg/kg+阿托品+0.1~0.2 mg/kg咪唑安定+0.1 mg/kg维库溴铵麻醉诱导;给予0.8%~2%异氟醚+50%氧化亚氮吸入麻醉维持, 3~6 mg.kg-1·h-1丙泊酚+70μg.kg-1·h-1维库溴铵;间断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根据患儿体重选择适合适的喉罩。

1.3 通气管理方式

1.3.1压力组通气管理方式

本组33例患儿采用压力控制 (PCV) 通气, 设定呼吸频率15次/min;呼吸比2∶1, 调整吸气压力, PET-CO2维护在30~40 mmHg范围, 稳定15 min后进行各参数的记录。1.3.2容量组通气管理方式本组33例患儿采用容量控制 (VCV) 通气, 设定呼吸频率15次/min;呼吸比2∶1, 调整吸气潮气量, PETCO2维护在30~40 mmHg范围, 稳定15 min后进行各参数的记录。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呼吸参数与循环指标。

1.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 且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2种方式循环指标比较

从压力控制和容量控制下2组患儿循环指标比较结果显示, 患儿SPO2、BP、PETCO2、HR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注:和容量组比较, 表示*P<0.05。

2.2 2种方式呼吸参数比较

从2组患儿呼吸参数检测情况显示, 压力组气道峰压>20cmH2O的2例, 占6.06%, 容量组13例, 占39.39%;容量组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漏气率明显高于压力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注:和容量组比较, *表示P<0.05。

3 讨论

小儿全身麻醉喉罩通气期间多采用自主呼吸, 但临床上自主呼吸常出现功能残气量下降和通气不足的情况[1], 加之小儿由于身体各方器官尚未发育成熟, 身体各器官在生理和解剖功能等方面与成年人有明显差异, 麻醉特别是全麻对患儿的循环、呼吸系统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2], 因此, 选择安全合理的呼吸管理方式对保护患儿的肺功能及循环、呼吸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喉罩是麻醉中气道管理与心肺复苏的常用装备[3], 在使用喉罩通气时有2种方法对通气量进行控制, 即压力控制和容量控制, 本研究通过2组患儿在压力控制和容量控制2种方式下呼吸与循环系统指标的监测结果显示, 2种通气方式对患儿SPO2、BP、PETCO2、HR无明显影响,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但对呼吸系统具有明显的影响, 从2组患儿呼吸参数检测情况显示, 压力组气道峰压>20 cmH2O的2例, 占6.06%, 容量组13例, 占39.39%;容量组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漏气率明显高于压力组, 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果提示小儿全麻中压力控制模式较容量控制模式更适合于患儿, 其优点是能在相对低的气道压力下提供有效的肺通气, 可防止肺气压伤的发生, 可作为临床的首选。

压力控制模式是一种正压通气, 是由时间切换压力控制的[4], PCV的优点是气道压力可迅速达到预设峰压, 后接一个递减流量波形[5], 从而使气道压力维持在预定的水平, 对降低气道压力和改善肺内气体分布, 改善组织氧合具有积极的作用[6], 而容量控制在小儿全身麻醉喉罩通气期间常发生气道压力过高, 从本组33例患儿平均气道压力监测结果显示, 容量组平均气道平台压、平均气道峰压为 (17.41±4.6) cmH2O和 (17.4±5.2) cmH2O, 大大高于压力组, 本组中气道峰压>20 cmH2O的13例, 占39.39%;由于小儿在使用喉罩通气期间容易发生位置不良, 当气道峰压升高超过20 cmH2O后, 漏气率会大大增加, 因此, 容量通气组漏气的发生率会大大提高。

摘要:目的 比较小儿全麻中压力控制和容量控制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血气的影响, 探讨合理的呼吸管理方式。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择期手术的患儿66例, 随机分为2组, 压力组33例患儿采用压力控制, 容量组33例患儿采用容量控制, 观察2组患儿麻醉期间血气。结果 压力控制和容量控制2种方式下, 患儿SPO2、BP、PETCO2、HR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压力组气道峰压>20cmH2O的2例, 占6.06%, 容量组13例, 占39.39%;容量组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漏气率明显高于压力组, 2组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小儿全麻中压力控制模式较容量控制模式更适合于患儿, 其优点是能在相对低的气道压力下提供有效的肺通气, 可防止肺气压伤的发生, 是临床首选。

关键词:小儿全麻,压力控制,容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范雪梅, 李梅.赵军阳, 等.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在小儿眼科肿瘤检查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 24 (5) :124-127.

[2] 徐启明, 李文硕.临床麻醉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8-60.

[3] 陈锡明, 周泓, 白洁, 等.喉罩通气时压力控制通气和容量控制通气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5, 21 (3) :154-155.

[4] 万伟琳, 王丹华, 赵时敏.允许性高碳酸血症[J].中华儿科杂志, 2000, 38:184-186.

[5] 马涛, 戢新平, 刘志.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呼吸力学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6 (3) :270-274.

[6] Prella M, Feihl F, Domenighetti G.Effects of short-term 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 on gas exchange, airway pressure, and gas distribu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ung injury/ARDS:comparison with volume-con-trolled ventilation[J].Chest, 2002, 122 (11) :1382-1388.

上一篇:低压配电系统中接地与接零保护探析下一篇:浅析CO2注入系统计量方法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