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文化遗产

2022-1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古建筑文化遗产

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实践:为纪念中国“文化遗产日”设立五周年而作

摘要:本文以纪念中国“文化遗产日”设立五周年为背景,研究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我国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上的理论发展、政策导向及文化推动。通过事件、图书,理念的描述旨在从学术研究、政策战略、实践层面诸方面为未来建筑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科学而准确的参考。

关键词:中国文化遗产日 建筑文化遗产 事件 学科 媒体

文献标识码:E

引言

2010年新春之际,首都博物馆推出“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展,今年5月11日也恰逢利玛窦在北京逝世400周年《万历三十八年六月,1610年5月11日,享年58岁)。作为意大利传教士,他也是第一位将西方科技传播到中国的欧洲人,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是最早向利玛窦学习研究西方先进科技知识(包括天文、历法、数学、测量+水利等)并使之介绍到中国的人,如他与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以及后来编著的《农政全书》、《崇祯历书》等都促进了现代科技文化在中国的起步。长期生活在中国,利玛窦发现中国的读书人“重文轻理”,这恰是中西方文明可“互补”之处,因此他在宋明儒家讲求的“象数之学”中注入西方的“自然科学”,而在欧洲则大力推介儒学,客观上造成了17至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格局,全面架设了“西学东渐”的桥梁。在21世纪初叶的今日再议此事,为中国文化遗产迄今追溯4个世纪前的辉煌,会再次激发起守望中华民族文化家园的信心。2010年的“两会”除关注城市发展及民生的一系列主题词外,文化遗产保护及现代发展仍然成为重要课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以时代挑战与文化选择的视角,通过一系列提案全面论述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命题。他列举了文化遗产保护逐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显现的三个作用即一是通过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等公益性文化事业活动,增强国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二是通过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维修、大遗址保护,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主动融人社会经济生活,三是通过对外文物展览等交流与合作活动,拓宽国外公众了解中国的渠道,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笔者认为,正如文化交流需要大国思维一样,文化遗产保护更需要文化自觉,保护是为了创新,补习经典是为了再创经典,阅读经典绝不是单为了回头看,而是创造并开新律。因此,本文对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梳理,重在把握时代要求及文化产业欣逢发展“大年”的好时机,我以为,建筑文化遗产的纵深发展不仅需要“中国阐释”,更离不开城市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发现。

与中国“文化遗产日”一同走来的理论建树

从国家文物局局长、全国政协委员单霁翔在为全国政协编《提案背后的故事》知晓,在2005年第十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上,单霁翔委员提交了《关于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案》,2005年7月19日在郑孝燮等11名学者联名致函中央领导同志信后,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发布,决定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自“文化遗产日”诞生起,它越来越成为广大公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传承中华文明共同的节日。2009年12月19日,由《建筑创作》杂志社策划承办的由20余家主流媒体参加的,单霁翔新著《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出版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播“座谈会召开,这已是单局长自2006年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开始每年推出一部创新的理论著作后,至2009年完成的第四部。对应中国文化遗产日年度主题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2006年)、“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2007年),“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2008年)、“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

(2009年},单霁翔局长的四部著作为,《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2006年6月)、《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2007年6月)、《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2008年11月)、《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2010年1月)。尽管他本人坦言“无锡论坛”是每年发布对于新型遗产研究传播号召的主题,如2006年是工业遗产,2007年是乡土建筑、2008年是20世纪遗产、2009年是文化线路,而2010年希望定位在文化景观方面,但我从对单局长几部著作的细读中发现。他的著作已经勾勒出一个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管理建设的框架。本人曾在2009年12月19日的发言中说“从2006年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至今,单局长已推出多部专著,现在我们读到的书是他这个系列的第四部。该书独立思考、推陈出新、理论创新,通过国家文化视野上的叙述,让人们能够从中体味到严谨,科学、富于求索的理性……作为编辑者我曾在2006年他的第一部著作编后记中感言,单局长的书在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出版带了好头,他始于中国文化遗产的涨潮时,从国家层面上讲使更多的公众领悟到传统文化之魅力……也可以说,单局长的每一部著作不仅开文化遗产理论之先河还以自由的姿态展开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体现出思想的碰撞。读者能读到传统与前卫、单一和多元、地域和全球、东方和西方、观念和文化的诸多博弈和创新之思”。

作为一种理论归纳我认为,第一部《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以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凸显的种种矛盾为切入点,全面展示并论述了“协调发展观”、“整体保护观”、“有机更新观”,提出了十五项需加强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思考,强调了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自觉学习、提高的对策;第二部《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则以较大篇幅阐述了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从理论上梳理了概念并为城市文化构成要素补充了新意。尤为可贵的是该书以文化战略的视点对文化城市做了全程的诠释,批评了全国某些城乡借保护利用之名而进行的”建设性破坏”及“保护性破坏”的做法,他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例举了应学习的示范个案如“文化之都”如何获得城市新活力,“城市复兴”对城市文化的贡献,澳门何以骄傲地向世界递交文化城市名片,如何从学术与艺术层面挖掘“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以反对怪异,应景、肤浅,短命的“欠文化”建筑形式等;第三部《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最大的理论贡献是用发展的观念深化了长此以往的“文物”概念,并重新界定了“文化遗产”的定义及保护发展目标,其从六个方面研究了文化遗产保护外延概念的拓展事宜(1)保护要素,(2)保护类型,(3)空间尺度:(4)时间尺度;(5)保护性质,(6)保护形态。其中用

了较大篇幅及大量个寨论述了为什么要从重视“古代文物”保护,向同时重视“20世纪遗产”和“当代遗产”的保护转化这一重大问题,尤其强调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创新性地引用了美国建筑师协会cAlA)荣誉奖获得者,著名建筑师RM,哥德史密斯的观点”对老建筑最有意义的保护是找到它“再利用的方式”,第四部《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从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建筑学,城市学诸多学科出发。综合地提出了“文化景观遗产”的新概念,单局长通过“文化”。“景观”与“文化景观”,“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探讨了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策略,给出了极为丰富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类别如维护持续发展演变的城市类文化景观、反映土地合理利用的乡村类文化景观、形成丰富审美意境的山水类文化景观、揭示人类文明成就的遗址类文化景观、营造独特精神体验的宗教类文化景观、延续社区传统生活的民俗类文化景观、记录社会变革发展的产业类文化景观、体现人类和平诉求的年事类文化景观。据此该著作还从保护科学理念、保护法规体系、保护专项规划,保护基础研究、保护有效机制、保护实现方式,保护能力诸方面给出了明确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建设途径,其中强调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尤应将建筑学与文化、艺术、历史、科技以及诸多人文科学再度融合的大思路。我以为这部诞生于2009年末的专著不仅自成新体系,更是对前述三部著作在更新层面上的整合,它突出展示了单霁翔局长“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思想建立的发展脉络。

在回溯与中国文化遗产日五周年历程一同走来的理论建树时,还必须提及2009年问世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一书,它是单霁翔局长清华大学博士论文完成后的专著,两院院士吴良镛评介道他的论文针砭时弊、畅所欲言、立论严谨、是有独立思考、甘苦自得之论,明确了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若干方向、堪称“在职博士生的楷模”。该书给我留下了诸多启示且对“建筑文化遗产”有价值的论述至少有四个方面其一,在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080处中有较多的建筑文化遗产如大生纱厂、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清农事实验场旧址、崦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等农业遗产,大栅栏商业建筑、高邮当铺等商业旧址,柳氏民居、理坑村民居等乡土建筑,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等历史文化街区,南屏村古建筑群,阿坝羌寨碉群等历史文化村镇,连城要塞遗址和友谊抗战公路、红旗渠、中国营造学社旧址,荆江分洪闸、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唐山大地震遗址等近现代遗产均列为保护名单之列。据此,单局长强调,我国对新中国以来的现代建筑保护尚未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二,文化遗产促“城市复兴”。2002年英国历史建筑和古迹委员会发表的《变化的伦敦——一个变化的世界中的考虑城市》报告中指出古建筑不是伦敦经济增长的累赘,相反是目前伦敦繁荣的基础。在“伦敦重建(城市复兴)计划2003-2020”工程中,提出伦敦提高世界竞争力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开放,包容、富裕、优美、社会和谐的新伦敦,使其在居住质量,空间享受、生活机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处于欧洲领先水平,第三,两个同样令人难忘、意义深远的国际盛会及宣言。前者为1999年6月召开的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后者是2007年6月由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同举办的“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前者发布了有着东方文化底蕴的《北京宪章》,后者阐释了反思城市发展历程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它倡言要建设形神兼备、浑然一体的城市,实现城市建设形式与城市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的城市目标;第四,著作在结论处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辩证思考(1)遗产大国与遗产强国,(2)单体保护与整体保护;(3)政府保护与全民保护,(4)有效保护与积极保护;(5)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6)文化积累与文化创造;(7)文化定位与文化复兴,(8)城市时代与文化时代。

标志性的建筑文化遗产事件回眸

自2008年起,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以《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的形式出版年度报告。“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主题的报告体现了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在文化遗产事业新平台上更好体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否有利干全面发挥文化遗产事业的教育、科研,经济三大功能,是否有利于在行政资源约束下达到最优投入产出效率。2009年12月《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09年)》出版的特点,抓住博物馆这个连接文化遗产事业与民生的“节点”,弥补了2008年蓝皮书的空白如阐释分析了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分析表明:文化遗产事业各项功能的发挥不仅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提升我国的软实力,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不可轻视——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效果已经向国民经济的相关领域产生增射作用,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建筑文化遗产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公共表达”。在此思路下我们理解建筑文化遗产主要应包括国家、地区、城市、社区发展历程上的重要建筑,不同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下的典型建筑,工业,教育,文化等不同领域发展的重要建筑,能体现城市特色风貌的代表性建筑,建筑科技方面具有国内外领先地位的建筑,著名建筑师的代表性作品,名人旧居、故居及纪念陵园等。事实上,我们关注文化遗产意义上的建筑表现,并非要寻找凝固的音乐和旋律,更非要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而是要探寻建筑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信息,记录时代与城市生长的痕迹。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对20世纪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归纳发现,有近一半的重要建筑文化遗产未受到保护,这些建筑涉及红色遗址、抗战遗址、名人故居,历史公共建筑、新中国以来各类重要建筑与设施等,有些建筑的状况十分令人担忧!里佰斯金曾说,读建筑要有三个层面即一是阅读建筑,二是记忆建筑,三是书写建筑,我以为我们对建筑文化遗产的认知、呼吁及中国的现代化传播,不仅仅为了更文化的创意设计,更为了更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发展。以下仅结合本人2006年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以来关注的或参与策划的或认为极有价值的建筑文化事件的研读,对这些做一追溯归纳,难免有不全面及遗漏之处,但意在要为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留下有价值的痕迹。

2006年:

1月,中国首部全面反映女建筑师作品及思想记录的文化类专著《石阶上的舞者》出版,该书出版不仅仅是为传播20世纪中国建筑师及建筑文化的需要,更是填补国内外缺少女建筑师汇萃专集的“空白”,

3月27日

在京召开《图说李庄》首发式,它在当时至少提醒了三个重要

建筑记忆,2006年是中国营造学社终结或称中国营造学社停止工作60周年,2006年4月20日是中国建筑大家梁思成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日,2006年10月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立60周年。对四川李庄审视的建筑文化意义在于,叩访钩沉的远远不止是遗迹与旧址,更有那土地屋宇和江水之间的感人至深的营造学社之沧桑,因为在李庄那段非常年代确创造出不平凡的建筑学术成就,堪称文化遗产的建筑智慧及新“学说”:

3月28日-4月1日,在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支持下举办的“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在文化寻踪过程中谋求创新,为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创了一个良好开端。单霁翔局长特别指出

这是一次满载而归成功的文化之旅,是文物界和建筑界首次共同研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一次成功实践。马国馨院士表示:这是几十年来国内建筑界与文物界专家联手合作的首次尝试,不仅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寻根活动,更是一次对建筑遗产体验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和创新的过程,

4月17日-18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等单位在无锡举办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旨在保护工业遗产的《无锡建议》。

4月20日

由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纪念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诞辰105周年座谈会”召开,通过重温梁思成建筑精神至少能看到

要学习梁思成在国难当头敢于担当且默默坚守的精神,要学习梁思成保护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国际主义精神,要学习梁思成“学贯中西”的建筑“国学”文化精神。

6月9日,“人文奥运、文化北京建筑旅游丛书”第一册《皇都古镇斋堂》出版,它是北京为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城市文化贡献。

6月19日

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意成立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范围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博物馆及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7月13日,河南安阳殷墟在联合国教科文第30届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批准为《世界遗产名录》。

9月22日,第十一届亚洲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一系列论坛及展览中“中国传统建筑斗拱展览”及传统木构件制作工艺展示,再一次在中外建筑师中产生影响。中国学者吴良镛院士、张锦秋院士担当大会主旨报告,会上推出了中英双语版的《中国青年建筑师188》书,它通过近188位中国青年建筑师智者的理念、作品,人生,语录之概括,凸显了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的胸怀,该书最可贵之处是面向全球化视野。

9月28日,建筑文化考察组正式成立且开始了第一次田野新考察活动,

10月20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1lCC)在西安成立,

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

2007年:

3月17日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动工,

5月21日

国家文物局等单位授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文物保护特别奖”。

5月24日-28日,北京文件——关于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通过。

6月7日

“流淌的文明——大运河文化遗产特展开幕式暨风雅运河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在扬州举行,同时出版《田野新考察报告》(大运河卷);

6月25日

开平碉楼与村落在联合国教科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月

首部《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2005-2006)》出版,

10月20日-22日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庆祝成A80周年,同时推出《刘敦桢全集》(十卷本);

1 2月10日-14日 “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在河南和安徽考察隋唐大运河相关遗迹,

2008年:

1月

《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00-1980)》出版,它提炼出设计思想和教学模式两个核心因素,是对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2月

《山东坊子近代建筑与工业遗产》出版,它再现了百年前建筑的精美,不论从建筑价值,还是文化遗产保护价值,坊子的德日建筑都是应投入保护的项目,

4月11日-12日 国家文物局在江苏无锡召开全国大遗址保护现场会,

4月23日

“第一届中国建筑图书奖”在国家图书馆举行颁奖典礼,《刘敦桢全集》等十部建筑图书获奖,同时举办”历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文化图片展”。

5月9日 “第一届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10位海内外华人青年建筑师获此殊荣,

5月12日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全国共有14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2处世界文化遗产),28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

6月14日

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

6月20日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首发暨2008‘人文奥运·文化北京’研讨会召开,与会专家认为该书的贡献不仅在于对文化遗产的挖掘,更在于是一种超越“文化创造”的行为,填补了北京在“人文奥运”专业化出版上的不足,

7月11日 “中国传统建筑经典丛书《义县奉国寺》首发暨中国辽代木构建筑研讨会”在辽宁义县召开,它是继2007年推出《蓟县独乐寺》后的又一成果,是建筑界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上的又一经典之作。单霁翔局长指出,要重温我国古建筑保护理论与技术的经典文献,要深入开展辽代木构建筑的基础性研究。要集中力量为我国伟大古代建筑遗产树碑立传。

7月18日 国家文物局向国家灾后重建规划组报送《关于报送<汶川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修复专项规划>的函》。

8月-9月 第29奥运会及残奥会在京召开,奥运建筑及其设施为世界奥林匹克留下可贵的建筑遗产。

2009年:

1月 朱启钤著《营造论》及《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三十年》出版,前者是介绍朱启钤创办中国第一个古建筑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历程的“史书”,后者是记载与改革同步三十年中国建筑设计的书,它较详尽给出了30年行业概述与反思、30年作品与评介、30年代表人物与理性:

2月27日 大型“建筑师茶座”,”回归建筑创作的客观立场——建筑中国六十年繁荣创作历程剖析”上,由于兼具创作思想、学术求索、个性与风格,创意与批评等特点,被业内认为是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建筑师论坛,

4月14日 在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下,《建筑创作》杂志社主办“留下中国建筑的精魂,纪念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80周年展览和学术活动”,

4月23日 “第二届中国建筑图书奖”在国家图书馆颁奖,陈明达著《应县木塔》等十部图书获奖,同时举办

“用图书镜像建筑”六十年中国建筑图书展;

5月 《钱学森建筑科学思想探微》一书出版,其中刊登了可供参考的“钱学森与建筑科学大事记” (1954年-2000年》。

5月27日 为迎接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暨《中山纪念建筑》首发仪式,在南京中山陵博爱广场举行。《中山纪念建筑》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它出版的文化遗产价值是选择了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八十周年、吕彦直建筑师逝世八十周年,并将全球的各类中山纪念建筑做出整合。大胆提出了“中山建筑”的词汇。其贡献服务于建筑文化遗产又超越建筑文化遗产,它是中国第一次以一类超大型建筑群为个案,展开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范例,

6月26日 五台山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嵩山历史建筑群和杭州西湖申遗文本编制工作正加紧进行,

7月底 旨在编研“抗战建筑”一书的田野新考察活动启动,

8月23日 历时7年,西藏文物保护史上中央政府投资最多、工程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施工工艺最为复杂的“两藏三大重点文物”——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宣告竣工。

9月5日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评出,全国共评选出300项新中国以来获奖建筑设计作品。

9月12日 已入选中宣部等单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点图书”——《建筑中国六十年》(七卷本)既事件卷,机构卷、作品卷、人物卷、评论卷、遗产卷、图书卷出版。笔者曾在该丛书后记中称,希望它是中国建筑设计六十年的“全记录”,要让新中国六十年建筑的经典作品不仅仅真正成为一种思想和精神财富,更该引发一系列真切的反省及总结机制。该书中不仅可读到建筑随时代变迁的发展史,更能成为珍贵的建筑设计学在理念与信息上的”教科书”,

10月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实录《共同的遗产》出版,这些历史成果不仅具有珍贵的艺术和科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希望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再利用起到作用。

10月28日-29日 中国第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举行60周年庆典,推出六卷本学术著作,同时举办”超越奥运的城市“等四个国际论坛。

10月末,汶川“5.12”。震后文物抢救保护资金已到位22亿元,已编制、评审极重灾区各类文物保护工程方案170多个,完成文物保护单位抢救维修保护项目储备100项,占国家规划项目153项的65.36%;

11月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发布《2008-2009中国建筑行业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11月20日 “建筑与文化2009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召开,两院院士吴良镛为大会题辞“学府立千年,兴会融四方”。

12月28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新北川中学”举行封顶仪式。

12月末,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2900家,其中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1904家。国家文物局与财政部联合启动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工作,8家博物馆被确定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馆,

2010年:

1月北京“两会”上正式提出北京要步入“世界城市”行列,

1月29日 以低碳设计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建筑传媒论坛”举行,与会专家不仅探讨了从砖瓦水泥房到绿色建筑,以环境优先保生态宜居的理念外,更从设计文化,生态文明乃至批评视角研究了低碳设计的价值。

2月26日 上海举行荣膺“设计之都”称号新闻发布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月10日正式批准上海加入“创意城市网络”。据悉,自2004年起,上海率先提出并推动创意产业发展,

4月23日 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且推出首届建筑文化遗产北京论坛,通过关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建议》。

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启示

1、英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借鉴

这里集中探讨“保护伦敦”的策略。伦敦是英国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及国际海陆空港的中心,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所以它以独一无二的建筑文化遗产吸引着世界,仅2004年1 800万人的海外游客就给伦敦带来大约100亿英镑的收入,伦敦旅游GDP的比重较欧洲他国首都都要高。伦敦位于英格兰的东南部,是仅次于莫斯科的欧洲最大城市,一百年前比起纽约400万人,巴黎270万人,大伦敦已有近650万人。与美国曼哈顿,西班牙巴塞罗纳和法国巴黎相比,英国伦敦经历火灾(1666年),鼠疫(1665年)及“二战”洗礼,却从来没有被革故鼎新地重建过。由于历史缘故,泰晤士河北岸建筑质量及等级高,公园及开放空间多样化如考文特花园、威斯敏斯特城,伦敦城,特拉法加广场、摄政公园与摄政大街均位于此,北岸西区还是王宫贵族所在地,包括著名的萨莫塞特宫。截止到2005年英格兰有9374个保护区,其中大伦敦地区就有881个,伦敦重要历史广场及公园无一例外涵盖在保护区内,处于英国遗产的监管之下。以保护利用考文特花园为例,为防止建筑遗产被拆毁,“英国遗产”启动特别程序一夜之间登录了百幢历史建筑,考文特基金会和另外十八个基金会参与150幢登录建筑的保护。再如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巴特勒码头(Butlers Wharf)越来越聚来建筑,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美术馆,出版社和设计基金会等的精英。利用20世纪40、50年代仓库改建的设计博物馆以洁白简练的现代建筑形式向公众传达着设计讯息。该博物馆脱胎于致力工业造型设计的“康然基金会”,原栖身于一个锅炉房改造的展示空间中,1989年才在巴特勒码头安家。设计博物馆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创了世界博物馆历史的又一先河,创意很大胆也预示着以巴特勒码头改造为先导的码头区遗址保护已走入了特色产业运营阶段。在这具有工业时代建筑痕迹的街区里,没有旅游区的嘈杂及过于浓重的商业气氛,到处是酒吧,画廊及美术设计作品商店。在英国建筑文化遗产教育已成为核心内容,据英国著名电讯统计公司莫利2000年的统计,98%的人认为学校应进行发现遗产文化的教育,88%的人认为文化遗产可创造经济价值,95%16-24岁的青少年学生认为应保护最好的战后建筑。在英伦何以有如此高的文化遗产国民觉悟,除大学有建筑保护的专业教育外,更离不开遗产开放日及建筑节日对国民的熏陶。除了遗产开放日以外,伦敦每年9月中的两天周末还有一个固定的大型建筑展活动“敞开伦敦的房间“(Open London House)。通过与当代优秀建筑的对话,学习伦敦的建筑遗产知识,丰富参观者的审美、教育水准,并通过观众的广泛评论,提高整个伦敦的新建筑创作水准。英国成功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并非为保护而保护,保护能否给弱势群体乃至城市发展带来应有的生存权

利,英国已有充满的答案,它启示中国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上要加快脚步。

2、中国该如何走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在2009年11月7日-8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之路”研讨会上,建筑遗产研究成为重点话题。两院院士吴良镛发表了“从梁思成为什么能够获得中国科学进步一等奖谈起”的论文,文章中吴院士强调,该奖项说明国家对梁思成主导的中国古代建筑学术的充分肯定,至今,清华大学还没有第二个人获此殊荣。纵观现存中国营造学社遗稿对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会发现,它为中国文物建筑保护打下了基础,如在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国保单位名单中有50%为中国营造学社测绘过的资料,它为现在的文物建筑保护工程提供了重要历史信息。作为建筑文化遗产的借鉴

中国营造学社对于中国建筑特征的研究抓住了建筑遗产中的文化多样性问题,中国营造学社当年访问大木匠师、样房算房专家,通过口耳相传的技艺来理解营造的精要对当代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仍有意义。现在对古建筑的实测调研虽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但不可能完全取代徒手实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坚持开设此专门课程,使学生的建筑功底深厚且设计能力强,我以为,这就是坚守建筑文化遗产研究东方之路的益处。2000年由国家文物局推荐,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协会(ICOMOS-CHINA)发布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强调了中国文物保护项目的规划程序即调查——研究评估——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实施保护规划——总结,调整规划——再评估——……,它是对几十年前中国营造学社倡导的学术精神是一致的。本文之所以强调在当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其政策中继续中国营造学社的精神,不仅仅是为了钩沉,更是为了应对现代之困惑,探寻到整体性保护、预防性保护的技术与管理思路。这或许才是现代建筑人研究中国营造学社思想史、研究建筑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的意义。

3、“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建言

在2009年9月12日“《建筑中国六十年》系列图书首发暨中国建筑六十年座谈会”上,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指出,“用建筑的视角回顾新中国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有着独特的意义,《建筑中国六十年》丛书的书名本身就体现了文化遗产的意义”。我以为其中“遗产卷”的使命在于不仅确立“建筑文化遗产”的理念,梳理60年文化遗产建筑在保护修复技术上的业绩,盘点出有价值的新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更在于它还建树了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框架。在这本《遗产卷》中最重要的是归纳了新中国自1949年后迄今优秀建筑文化遗产项目,并撰写了1949年以来建筑文化遗产大事记。作为一种建言还有如下思考,

其一,新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呼吁立法保护。尽管诸如北京新中国以来四届“十大建筑”评选项目已引起关注,并逐渐纳入保护范围,但从全国各大中城市及乡村看,新中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一大批有价值、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建筑还有许多并未做过调查,它们仍不排除随时因城市建设而被拆毁的危险,因此要有全国层面的立法保证,如设立《当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法》以全面解决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上的问题,

其二,强化国民的建筑文化遗产普及教育。如何利用每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的纪念日,由建筑主管部门与文博部门合作,设计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学识水平的建筑文化遗产教育模式。要教育中小学生从小就爱建筑,营造全社会如同学习艺术一般的,关注建筑文化的热潮欧洲建筑节庆的做法,使每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在大主题下都有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小主题,这样即可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其中,收到实在的教育效果,

其三,推进高校的建筑文化遗产技艺教育。根据英国皇家建筑师(RIBA)与注册保护建筑师(AABC)的关系发现,建筑师除了受到严格的建筑与规划控制外,他们对历史环境的保护重视已变得普遍而自觉。RIBA与AABC强强合作表明,一定要让具有才华的建筑师登上历史建筑保护的舞台,因为没有良好的当代建筑设计能力,就很难胜任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所以强化专业的建筑技艺及历史建筑学习是高等建筑教育的必修课,

其四,要研究适宜的“建筑文化遗产”媒体的传播方式。英国是最早提出“公众理解科学”的国度,在英国,科学文化普及又被称作让公众理解科学。媒体对公众理解“建筑文化遗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师与文博专家要通过媒体与公众交流,那么专家们就必须学会接受媒体的约束,并尝试以媒体的方式去传达信息。具体讲(1)对建筑师等与媒体交流要有方法,这样旨在建筑与媒体间培养一种开放积极的传播对话空间;(2)要为“建筑文化遗产”专业人士举办适宜的媒体培训,因为大多数建筑师不会成为建筑专业记者,为此学习媒体技巧与方法极其必要,(3)鼓励建筑师参与“建筑文化遗产”等栏目建设,这不仅指建筑保护的专业人士要为专栏撰写普及的稿件,更倡导一种对话式的传播交流,强化沟通,

其五,要研究建立“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在整个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建筑文化遗产尚未受到真正重视,因此对全国城乡量大面广的建设项目在保护,维修及相关资金上缺口较大,要形成良性循环机制,要创造好的“建筑文化遗产”体系化研究与监管之径有必要设立专项“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基金。本建议的提出旨在用城市经营的思路,采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方法,真正有效地寻找到“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经济或金融对策。

作者:金 磊

第2篇:郑州地区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研究

摘要:郑州地区的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相邻县市与西部、南部偏远地区,以清代、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按照建筑类型与平面布局方式划分,郑州地区的民居建筑大致有结构严谨的合院与楼院、窑洞、窑房结合的民居三种类型。郑州地区现存的民居建筑遗产在建筑式样、分布特点,以及与环境结合等方面鲜明地反映着其独特的时代、地理、社会环境特征,是黄土高原向东南平原过渡地区珍贵的历史见证和实物资料,是郑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下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实并不乐观。因此,要做好郑州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一应让社会各层面真正认识到传统民居是不可再生、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和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二应深化科学研究,发掘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加强各区域间、对象间的比较研究,探索各自独特的保护发展策略,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三应探索新的城镇体系与居民生活方式,制定适宜的保护策略;四应遵循客观规律,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成功经验;五应建立相应的政府管理机构和民间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民居的保护工作,探索多方力量参与保护的工作机制。

关键词:郑州地区民居建筑;文化遗产;合院;窑洞

乡土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中比重最大、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部分[1],而民居建筑又是其中数量最多的一部分。

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经历了从单个建筑保护到群体建筑保护的过程。自1961年始,国家陆续将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建筑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家出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2002年又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明确要求保护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从而赋予了历史文化村镇特定的文化地位。2003年国家又设立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制度,对“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作了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保护文物特别丰富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镇)。地方各级政府也陆续将一大批历史文化村镇和民居建筑遗产确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这些举措为有效保护民居建筑遗产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省在此方面的入选数量并不多。2012年9月,经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相对于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属于行政性的概念,包含的范围更加宽泛,强调农耕文化聚落载体的完整存续状态,强调在物质保护的同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立足于保护传统农耕文明的根基。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由具有重大价值的单体建筑(建筑群)发展到反映传统风貌、地方民族特色的片区,再到注重物质文化保护和非物质文化活态传承及注重农耕文明存续状态的传统村落,国家已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将其纳入了较完整的保护体系之中。在2012—2016年公布的4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全国有4153个村落入选,其中河南省有124个村落入选。河南省的传统村落、民居也得以受到更多的关注。

民居建筑研究作为乡土建筑研究中的一个子系统,起始最早,成果最为丰硕。然而,业界对河南省的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相对欠缺。在被称为“中原民居的补遗之作”的《河南民居》问世之前[2],河南省民居的整体状况甚至还不甚明了。以郑州市为例,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河南省会城市,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诸多头衔,但目前在郑州市内及周边除遗存丰厚的遗址、遗迹外,能反映地域风貌的民居建筑越来越少。业界近些年也对其给予了广泛关注,但除局部案例研究偏热外,仍有大量列入传统村落与保护名录的民居建筑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鉴于此,本文拟对郑州地区(辖6区、5县级市、1县)现存的民居建筑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与类型,提出保护发展策略,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一、郑州地区入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情况

目前郑州地区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中入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共计62处。本研究对同时入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案例做重复计数,共计73处(次),具体见表1。

1.入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情况

截至2013年5月,我国共公布了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地区共有3处入选,全部位于鞏义市。其中,康百万庄园于2001年入选,张祜庄园和刘镇华庄园于2013年入选。河南省于1963年公布了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截至2016年1月共公布了7批,郑州地区共有11处入选,其中7处分布在巩义市,3处分布在荥阳市,1处分布在上街区。郑州市分别于1987年3月、2009年6月公布了两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2处,其中巩义市6处,新密市4处,荥阳市、新郑市各3处,惠济区、中原区各2处,登封市、上街区各1处。

2.入选各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情况

截至2014年2月,我国共公布了6批、共528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郑州地区惠济区古荥镇入选第4批名录。截至2014年4月,河南省共公布了6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郑州地区共有6处入选,其中登封市2处,巩义市、荥阳市、惠济区、上街区各1处。

3.入选各级传统村落情况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共公布了4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郑州地区共入选4处,其中登封市2处,新密市1处,荥阳市1处。2013年6月,河南省公布了首批省级传统村落,截至2018年1月共公布了5批,郑州地区有26处入选,其中登封市15处,巩义市和新密市各4处,荥阳市3处。

郑州地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见图1。由图1可知,在73处(次)郑州地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中,郑州市区范围有6处入选(中原区2处、惠济区4处),占总数的8.2%;与市区南部相邻的新郑市(3处)、西南相邻的新密市(9处)、西部相邻的荥阳市(11处)共23处,占总数的31.5%,60.3%的入选者分布在市区以西及西南的上街区(3处)、巩义市(21处)和登封市(20处)。

二、郑州地区民居建筑文化遗产分析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7—2011年)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在其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包含了已入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文化村镇中的不可移动文物。因此,第三次文物普查是目前内容最全面的不可移动文物数据资料。本研究以其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查与相关研究成果,对郑州市民居建筑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郑州市被登录的六类不可移动文物总计8651处[3],在涉及民居建筑的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与代表性建筑三类中,以民居、宅院、民宅、古宅、旧宅、老宅、住宅、大宅、临街房、家寝、大院、老屋、庄园、山庄、府、旧居、故居、窑洞等命名的民居建筑共有3071处列入名录。

1.空间分布

在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的民居建筑中,郑州市上街区(902处)以占到入选总数(3071处)29.4%的比例,位居榜首,其后依次是登封市(536处)、新郑市(379处)、巩义市(342处)、荥阳市(234处)、中牟县(187处)、新密市(181处),市区范围的二七区(113处)、管城回族区(90处)、中原区(83处)、惠济区(23处)、金水区(1处)总计310处。显而易见,郑州市区范围内的民居建筑仅占总数的10.1%;与市区东部相邻的中牟县、南部相邻的新郑市、西南相邻的新密市、西部相邻的荥阳市等共981处,占总数的31.9%;半数以上的民居建筑分布在郑州市区以西及西南与市区不相邻且相对偏远的上街区、巩义市与登封市,与入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分布情况相似。

2.时间分布与建筑风格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绝大多数的民居建筑是在民国(1912—1949年,占比55%)与清代(1644—1911年,占比43%)建造的。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建筑引入中国,近代建筑开始产生,截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期间中国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融合时期。民居建筑中官僚、豪绅等在宅邸建造中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河南省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大庄园中的刘镇华庄园、张祜庄园是这一时期民居建筑的代表。刘镇华庄园多处房屋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张祜庄园则以本地传统建筑风格为主,个别院落因引入外来设计师的设计而融入了我国南方建筑风格和西方建筑元素[4],反映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康百万庄园则采用了纯粹的河南传统建筑风格。

3.建筑类型与平面布局

按照建筑类型与平面布局方式,郑州地区的民居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结构严谨的合院与楼院

合院民居是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院落空间布局形式,是在地势较平坦地带,按传统的中轴对称、封闭严谨的空间序列布局,由相互分离的抬梁式构架房屋组成的院落(见图2),常见的有两座建筑围合的二合院、三座建筑围合的三合院,以及由临街房(倒座)、左右厢房、正房构成一个围合单元的四合院。也可在此基础上沿中轴线向后延伸,在正房的后面增加左右厢房、正房,构成一个新的围合单元。以此类推,最终可形成由复数围合单元构成的两重(进)或多重院落。院落外围墙壁高大,不开窗户,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和防御性。比如,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登封市大金店老街,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登封市垌头村、朝阳沟村、刘村等村落中遗存的合院民居等,都是按照中国北方传统合院的空间序列布局的。而入选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荥阳市油坊村秦氏旧宅、巩义市刘家大院,以及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新密市吕楼村民居等,则是将位于院落中心位置的正房建为两层甚至三到四层的多层楼式单体,以一栋正房或正房间加两侧厢房三栋单体楼围合成楼院(见图3)。楼院通常位于宅院的最后一进院,与前院的客厅形成前厅后楼院的合院布局。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可使用空间,更加突出了私密性和防御性。

(2)窑洞

郑州市座落在黄土高原和豫东平原相接的地带,市区西部形成一道十分明显的分界线,郑州市西部各地直至西部郊区在嵩山的北侧,北临黄河,南北宽度约五十公里左右,是原生堆积的黄土原,其间围绕河流有众多冲沟,其中分布的窑洞形式包括被学术界称为靠山(靠崖式)窑、天井窑(下沉式)、明箍窑(砌筑式)三种类型。靠山窑是依天然地形适当修整后横向挖窑,并在窯前留有建房的位置,最终建房构成窑房结合的封闭院落(见图4)。巩义、荥阳、上街、新密是郑州窑洞民居的主要分布区,以靠山窑为主。天井窑是在没有可直接利用的山崖时,先向下挖一个方地坑,四周形成直壁,然后再依据需要开凿出的可供居住生活用的窑洞(见图5)。郑州地区的下沉式窑洞主要分布在巩义市西南部,入选第二批河南省传统村落的西村镇东村的下沉式窑洞是目前少有的仍有少数村民居住的村落。明箍窑是在平地上直接用砖石土坯等发券砌筑而成的,是在地势平缓、黄土堆积层浅薄或岩石外漏等不具备开挖窑洞的地方常见的窑洞形式(见图6)。登封嵩山南坡及其群峰之中,大部地区岩石突露,仅在南部颍河谷地和嵩山东坡存在薄层黄土堆积,整个登封黄土窑洞分布数量不多。在无黄土堆积层的地区,如登封南部的柏石崖村,则是利用石料等依山或临山造窑,也有窑前建房或围墙形成院落的。

(3) 窑房结合的民居

按照中国传统合院的空间序列布局,以靠山开挖的靠山窑或在平地上砌筑的明箍窑洞作为上房,结合抬梁式构架厢房与倒座,由此形成窑房结合院落(见图7)。根据经济条件与使用需求,也可建起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多进院落,如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康百万庄园、张祜庄园、刘镇华庄园等就是中原地区保存比较完整、建筑质量较好、防御功能较完善的典型代表。

随着黄土高原的消失,京广铁路以东窑洞民居几乎不存在了。方顶村、东村、柏石崖村等的靠山窑、天井窑院、窑院结合民居,虽没有康百万庄园、张祜庄园、刘镇华庄园等官僚、豪绅宅邸设计精巧,造型华丽,而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民居建筑,体现着农耕文化的传统与生活方式,反映出劳动人民依势而建的质朴智慧。

三、郑州地区民居建筑遗产特征

1.时代、空间结构特征

郑州拥有36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经历了金元时期的战乱之后,人烟稀少,土地荒废,农业衰退。明朝时期推行移民制度,山西等地的迁民先后到河南落户,与前代相比,战争破坏大为减少,社会较为稳定,人口增长很快。清和民国时期,村落、民居建筑也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期。现存的传统民居建筑大多是这两个时期的遗存。1840年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少部分民居建筑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多数延续了当地传统建筑样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因战火匪患,民居建筑除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外,出于居住方面的安全,建立坚固的防御系统、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成为必然。因此,以聚族而居为基础的合院、庄园堡寨都体现出封闭、自保的特征。除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大庄园外,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方顶村依山势砌筑寨墙,寨内靠山开窑、平地建房、寨外耕作,形成一个战时可守、平时可耕作的生产生活防御一体化的村落形态。同样入选第五批河南省文保单位,位于巩义市新中镇灵官殿村的泰茂庄园是清咸丰初年张氏家族依山而建的,共有六层,房屋、窑洞相结合,空间错落有致紧凑和谐,形成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建筑群。

2.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郑州座落在黄土高原和豫东平原相接的地方,北临黄河,西依嵩山,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差异明显,山地、丘陵、平原各种地貌均有分布。郑州市西部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2/3,山崖沟壑纵横,是中国窑洞民居分布的东南边缘地带,无疑也是下沉式窑洞、窑洞与合院结合的民居地带。郑州市东部平原面积占郑州市总面积的1/3,在这一地区窑洞民居几乎不存在。除此之外,由于历史上天灾水患、战火匪祸带来的影响,郑州东部平原地区遗留下来的民居建筑遗产较少且分散。近年来,随着经济、人口、交通的高速发展,郑州地区已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主要经济中心之一,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取得的辉煌成绩有目共睹。然而,目前郑州市区内能完整反映传统历史风貌的历史街区已几乎不复存在,除商城遗址和少量文物尚存,传统民居遗存已是凤毛麟角。

现存分布在郑州市区以外的民居建筑遗产在建筑式样、分布特点以及与环境结合等方面鲜明地反映着其独特的时代、地理、社会环境等特征,是黄土高原向东南平原过渡地区农耕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稀少且不可再生的历史见证和进一步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比如,方顶村出于防范选择山峦沟壑砌筑寨墙聚族而居,保留了较完整的村落系统,体现了居民生产、生活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中国窑洞民居分布的最东南边缘地带窑洞与合院结合民居中较完整的遗存;而入选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巩义市芝田镇官庄村刘家大院(也称“王家大院”),最初是王姓家族由山西迁至巩义后,在“又没有做高官,又没有做生意,做庄稼勤俭出产积攒建造”的四个联排大院与一座高楼,是一个具有防御功能的民居建筑群;登封市大金店老街是在郑州地区遗留的传统村落中仅有的传统商业街区,依自然山水地势布局而建,至今仍保留着中原地区固有的传统农耕文化,以古寨墙为界,寨外耕作,在寨墙范围内保留着较完整的传统商、住街区,其中有一些仍保留着“商、住、坊”一体化的格局,较好地遗存了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以其宏观的形象反映出与其他村落的差异。

四、郑州地区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随着河南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郑州市已涌现出一批入选各级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以及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公布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然而,实质性的传统民居保护与开发则只能算刚刚起步,保护开发模式仍处在探索之中,如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巩义三大庄园已开发成旅游景区,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秦氏旧宅、董天知故居与一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获得了政府的出资修缮,入选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的方顶村、入选河南传统村落的吕楼村、海上桥村等正在由社会资本推进相关项目开发。但是,已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并列入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范围(河南省共34个)的郑州市登封市大金店镇大金店老街、徐庄镇柏石崖村等传统民居现仍为普通居民使用着,未见保护到位。

目前,遗留下来的传统民居除存在农村普遍出现的空心化、居民老龄化等复杂的外部问题外,还存在老朽化、居住环境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等居住生活方面的内部问题。对于居民而言,生活环境是第一位的,保护文化遗产是第二位的。在原有的家族制度、家庭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瓦解后,居民为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对传统民居实施了翻建、增建、扩建等改造,致使老建筑遭到破坏、损坏,传统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并不乐观。

以往被忽视、未受广泛关注的普通老百姓的民居建筑,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彰显着鲜明的时代、地理、社会环境等交融形成的地域特征。传统民居的变化发展难免影响到传统文化、地域特色的延续与发展方向。因此,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民居是构成郑州地域特色文化景观的重要物质要素,是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尽可能多地保护传统农耕文明的根基,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应成为乡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方向。应认识到尊重本地区既有的文化价值、传统特色的必要性,传承好包括优秀的传统价值观、传统习俗和传统技艺在内的传统文化,保护好河南省农耕文化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应注重生态环境的延续性,认识到变化和发展的必然性,在保护居民利益,寻求实现乡土建筑与地域环境和谐相处、地域文化传续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发展、适度开发,使其注入新的活力。

为加强郑州地区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转变认识,让社会各层面真正认识到传统民居是不可再生、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是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二是深化科学研究,进一步开展深层次、多维度的研究,发掘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加强各区域间、对象间的比较研究,明确各自的特色与保护利用的核心,探索各自独特的保护发展策略,避免出现同质化发展问题;三是探索新的城镇体系与居民生活方式,针对城镇环境与生活方式变化所带来的新需求,制定适宜的保护策略,科学改善生活环境,解决传统居住空间与新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四是在保护实践中应遵循客观规律,充分挖掘民居的自然、历史和文化优势,准确定位,科学控制,适度发展,使传统民居焕发新的活力,有甄别地吸收、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民居保护的成功经验,同时吸取教训,切勿重蹈覆辙;五是应建立相应的政府管理机构和民间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民居的保护、监管工作,探索多方力量参与的工作机制。

注1:以“河南民居”、“郑州民居”、“中原民居”、“豫中民居”、“中原經济区民居”、“康百万庄园民居”、“荥阳民居”等为关键词,通过“学术搜索与全文递送系统”进行检索,截止2015年9月,各类研究成果共计99篇,其中博士论文2篇、硕士论文26篇、期刊66篇、会议论文5篇(表2)。

参考文献:

[1] 单霁翔.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研究(上)[J].城市规划,2008(12):33.

[2]张家泰.中原民居 补遗之作——评《河南民居》[J].中州建设,2009年(1):80.

[3]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Z].2012.

[4]毛葛.巩义三庄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6.

作者:宗迅 王瑶瑶 高慧丽

第3篇:论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要素

摘 要: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中的主要问题是价值问题。通过分析建筑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多重价值要素,有利于阐明其多维本质,更透彻地理解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虽然每个时代对建筑文化遗产价值要素的强调各有侧重,但总的说来建筑文化遗产呈现出多重性、多元化的价值要素,主要分为两大类别,即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其中,文化价值具有丰富涵义,它具体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并非文化价值要素与经济价值要素的简单加和,在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中,对各种价值要素既要共同考虑,又要区别对待。

关键词:建筑文化遗产;价值要素 ;建筑保护

笔者暑期到川西某个传统民居与街区保存相对较好的乡镇调研,遭到一位当地人的诘问:“这些破旧的老房子住起来既不方便,又没什么旅游开发价值,还保护它干什么?”其实,与此类似的诘问在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中以不同程度、不同立场一次又一次被提及,它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与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种种矛盾,以及建筑遗产保护价值理念方面的冲突。因此,如果我们有理由更加重视与加强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扩展建筑遗产保护的范围至更广泛的建成环境,那么我们必须追问:这些理由也即建筑遗产保护的价值要素究竟是什么?它们为何重要?

1 建筑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对其价值认识的变迁

按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界定,“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规划则指出:“文化遗产”可以被定义为全人类过去由各种文化传承下来的所有物质符号的集合——不管是艺术性或者是象征性的。[1]由此可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遗产”的界定并没有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与广义的建筑文化遗产内涵相近。

建筑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一定价值要素的有形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历史建筑物和建筑群,也包括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区等能够集中体现特定文化或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英国城市规划学者纳撒尼尔·利奇菲尔德(Nathaniel Lichfield)提出的文化建成遗产(Cultural Built Heritage)概念,则更为宽泛地界定了建筑文化遗产的内涵。他认为:“CBH涵盖了一系列相互独立的对象,诸如考古学上遗址、古老的纪念性建筑、单个的建筑物或建筑群、街道以及联系一个群体的方式、建筑物周围的场所、单独耸立的塔或雕像等等,甚至还能扩展至本身具有遗产价值的整个地区,或者说,它们本身没有遗产价值,但因靠近具有遗产价值的地方而使其成为有重要意义的区域。”[2]

对建筑文化遗产内涵的界定本身便突出了它所具有的价值属性。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站在全球高度理解文化遗产,因而极为强调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而对于世界各国而言,在本国范围内,也只有那些具有一定价值要素的建筑遗产才值得保护,才具有保护的理由与合法性。

“一部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史,其实也是对遗产价值的认识史。”[3]对于建筑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是长期以来人类建筑保护历史进程演变的结果,是各种价值观念不断变迁与相互较量的结果。

在神学性思维支配的古代社会以及中世纪,建筑遗产的价值主要与特定的宗教象征意义、崇拜和教谕功能、传递宗教记忆相关联,受到保护与修缮的建筑遗产往往是那些视作神圣的遗物或神的居所之类的建筑遗产。而且,由于人们重视的是建筑遗产的精神膜拜价值而非完整的物质实体形态,因而建筑遗产即便成为废墟,仍是“形散而神不散”,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对建筑遗产价值的认识方面,作为揭开现代欧洲历史序幕的文艺复兴时期,标志着一种重要的转变。这一时期除了给予建筑遗产的艺术价值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外,尤为重要的是,开始形成一种新的历史观,即视历史的演变为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认为“现代”是过去各个时代进步累积的结果,于是人们重新开始欣赏古代的优秀遗产,这为遗产保护奠定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16至19世纪的欧洲,经历了启蒙时代与法国大革命的洗礼,由传统社会的神学性思维发展到现代社会的理性思维,开始用多种价值观来衡量前人留下来的建筑遗产,并逐步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历史观与文化遗产的概念。在此背景下,许多有关建筑遗产的价值观念都要受到理性逻辑的考察,不再纯粹基于一种美学上的价值,获取有关详尽的历史事实变成了价值追寻的目标,历史性建筑的修复开始被视为一种科学活动。从此,“对建筑遗产文献价值、史料价值的推崇从19世纪末开始占据了建筑遗产保护的舞台,而且至今仍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这种观点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认为只有那些具有历史证言性质的建筑遗产才是值得保护的,而且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历史证言的真实性,故此,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将建筑遗产‘木乃伊化’、‘标本化’。”[4]

强调遗产历史真实性、客观性和完整性的价值观,经过不断的细化与完善,得到1964年通过的作为建筑遗产保护公认的纲领性文件——《威尼斯宪章》的贯彻,强调传递原真性的全部信息为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职责。1979年,澳大利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巴拉会议上通过的《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方的宪章》(简称《巴拉宪章》),则突出强调遗产的文化价值,引领世界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价值观转向对文化价值的高度重视。近几十年,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遗产价值观念的变化,建筑遗产保护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展,对建筑遗产保护的价值观与哲学基础的讨论也颇为活跃。

2 多重价值呈现: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要素

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界专家尤嘎·尤基莱托(Jukka Jokilehto)说:“现代遗产保护中的主要问题是价值问题,价值的概念本身就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5]虽然每个时代对建筑文化遗产价值要素、价值类型的强调各有侧重,但总的说来建筑文化遗产呈现出多重性、多元化的价值要素,尤其是当代国际遗产界对遗产价值认识已有了多方面扩展,则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而言,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要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历史价值要素

遗产的本义是指已经过世的前人留给后人的东西,或者更宽泛地说是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从这一基本意义上看,以时间性要素为前提的历史价值是遗产固有的“存在价值”,时间属性对于建筑遗产价值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是构成建筑文化遗产衍生价值的重要变量。“只有历经几个世纪沧桑之变,熏黑的横梁上留下了历史的印记之后,这个古迹才会令人肃然起敬。”[6]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Franc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说的这句话不无道理。

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相比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独特性在于它可以通过实体形态直观地呈现和展示曾经流逝的岁月印记,以延续我们对历史的记忆,并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与当代生活之间的联系。没有物质性表征的记忆往往是抽象的,建筑遗产作为存储和见证历史的具象符号,藉由时间向度的历史叙述,突显了建筑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集体记忆功能。对此,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曾感叹,没有建筑,我们就会失去记忆,“和活的民族所写的及纯洁的大理石所承载的相比,历史是多么冷酷,一切图像又是多么毫无生气!——有了几个相互叠加的石头,我们可以扔掉多少页令人怀疑的记录!”[7]《威尼斯宪章》开篇也说:“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古迹,饱含着过去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们古老的历史活的见证。”[8]

在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中,与历史价值紧密相关的一个价值要素,是所谓“年代价值”或“岁月价值”(age value)。明确提出“年代价值”概念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家李格尔(Alois Riegl)。他在《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The Modern Cult of Monuments: Its Character and Its Origin)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文物的多重价值要素。他首先将文物的价值要素划分为两大类型:即纪念性价值与现今的价值(present-day values)。其中,纪念性价值包括历史价值、年代价值和有意的纪念价值。李格尔认为,研究纪念性价值,必须从年代价值着手,而“一件文物的年代外观立即就透露出了它的年代价值”,“年代价值要求对大众具有吸引力,它不完整,残缺不全,它的形状与色彩已分化,这些确立了年代价值和现代新的人造物的特性之间的对立 。[9]关于文物的历史价值(historical value),李格尔认为,它“产生于某一领域中文物所代表的人类活动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一件文物原先的状态越是真实可信地保存下来,它的历史价值就越大:解体与衰败损害着它的历史价值。”[10]由此可见,年代价值主要来自建筑遗产上的岁月痕迹,是时间流逝所衍生的一种价值,本质上是审美性的情感价值,“年代的痕迹,作为必然支配着所有人工制品之自由规律的证明,深深打动着我们”,[11]不需要联系建筑遗产本身的历史重要性、真实性来衡量。但是,对历史价值的判断,则要求其能够真实可信地代表过去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瞬间或历史阶段,尤其是强调其所体现的历史真实性。

2.2 艺术价值要素

几乎在所有的建筑遗产保护的国际宪章、法规和相关文件中,除了遗产的历史价值,被反复强调的一个价值要素便是艺术价值。1890年意大利罗马成立了文物古迹艺术委员会,该协会将文物古迹定义为:“任何建筑物,无论是公共财产或私有财产,无论始建于任何时代;或者任何遗址,只要它具有明显的重要艺术特征,或存储了重要的历史信息,就属于古迹范畴。” [12]1931年《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宪章》第三条强调提升文物古迹的美学意义,《威尼斯宪章》第三条则指出:“保护与修复古迹的目的旨在把它们既作为历史见证,又作为艺术品予以保护。”[13]

艺术价值如同历史价值一样,是遗产的核心价值,对于判定建筑遗产价值的高低至关重要。无论从艺术起源的角度,还是艺术功能的角度,建筑确凿无疑的是一种艺术的类型,而且它在“艺术大家庭”中还扮演着不同凡响的角色。按照黑格尔的观点:“所以我们在这里在各门艺术的体系之中首先挑选建筑来讨论,这就不仅因为建筑按照它的概念(本质)就理应首先讨论,而且也因为就存在或出现的次第来说,建筑也是一门最早的艺术。”[14]作为一种艺术的建筑,具有艺术价值,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实际上,建筑遗产保护中所指的艺术价值,主要是指遗产本身的品质特性是否呈现一种明显的、重要的艺术特征,即能够充分利用一定时期的艺术规律,较为典型反映一定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并且在艺术效果上具有一定的审美感染力。奥地利学者B·弗拉德列教授认为,建筑遗产的艺术价值包括三个方面:即艺术历史的价值(最初形态的概念、最初形态的复原等)、艺术质量价值和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包括古迹自身建筑形态的直接作用与古迹相关的艺术作品的间接作用。)[15]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与艺术价值要素相关联的一个概念,是所谓的美学价值或审美价值(aesthetic value)。作为一种造型艺术的建筑,往往会通过点、线、色、形等形式元素以及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结构法则,使人产生美感,并使建筑达到或崇高、或壮美、或庄严、或宁静、或优雅的审美质量,这便是建筑所体现出的美学价值。尤其要强调的是,理解建筑遗产的美学价值不能将建筑遗产从其现实环境中孤立出来,还应考虑其周围的环境与氛围,只有两者和谐时,才能共同呈现出更大的美学价值。艾伦·卡尔松(Allen Carison)说:“对每座建筑、每种城市风景或景观,我们都必须根据存在于建筑物内部以及该建筑物与其更大环境之间的功能适应关系欣赏,不能做到这一点,便会失去许多审美趣味与价值。”[16]

实际上,建筑遗产的艺术价值在当代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艺术特征和审美问题。从广义上看,建筑艺术的功能和社会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建筑艺术价值的范畴。

2.3 科学价值要素

科学价值如同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一样,是有关建筑遗产保护的宪章、准则和相关文件中普遍强调的重要价值要素。1931的《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宪章》不仅重视提升文物的美学意义,也强调了保护历史性纪念物的历史和科学价值。我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中也一向重视遗产的科学价值。2000年通过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第三条明确指出:“文物古迹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所谓科学价值,主要指建筑遗产中所蕴含的科学技术信息。不同时代的建筑遗产一定程度上代表并体现着当时那个时代的技术理念、建造方式、结构技术、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而反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成为人们了解与认识建筑科学与技术史的物质见证,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被誉为我国国宝建筑的晋祠圣母殿,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建筑构造方法是宋代建筑的典型范例,保存了宋代建筑技术中“柱升起”、“柱侧脚”和“减柱法”等建筑技法,对于研究我国宋代建筑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

其实,从更广的视角看,建筑遗产所蕴含的科学技术信息,不过是建筑遗产所携带的历史信息的一部分,对遗产科学价值的理解必须联系其历史价值,因而科学价值实质上是历史价值的一种具体表现。

2.4 文化教育价值要素

文化价值本身是一个极为综合的概念,我们以上所阐述的三种价值,即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都是文化价值的不同体现。1987年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守则》中,提出了文化遗产价值的四要点,即原真性、情感价值、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其中“文化价值”包括文献的、历史的、考古的、古老和珍稀的、古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审美的、建筑艺术的、城市景观的、地景的和生态学的、科学的等九个方面。[17]

笔者这里所指的“文化教育价值”,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价值概念,主要指的是建筑遗产所提供给人们在文化方面的自豪感、社会教化价值、文化象征与文化叙事等方面的价值要素,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价值。建筑遗产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无言的教化者”,尤其是在营造独特的教育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其他建筑类型,文化景观类建筑遗产所储存的文化信息量更为丰富,政治的、历史的、思想的、伦理的、美学的无所不包。而在形形色色的文化景观类建筑中,纪念性建筑遗产具有形式与内容的双重纪念性,并以其深刻的教育内涵和突出的教育功能而自成一体,尤其是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直观的物质环境。因此,《关于建筑遗产的欧洲宪章》中说“建筑遗产在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非言过其实。同时,建筑遗产还如同一本“立体的书”,是以空间为对象的特定文化活动,叙事在建筑艺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象征手段和空间元素的媒介,建筑叙事把诸多文化形象与精神观念表现在人们面前,从而让建筑遗产能发挥“载道”和“言志”的文化教育价值。

2.5 经济价值要素

以上所述的建筑遗产价值,即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若按照戴维·思罗斯比(David Throsby)等西方学者的观点,可统称为遗产的绝对价值或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即它们独立于任何买卖交换关系,是建筑遗产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的或可以重现的价值要素。[18]将遗产的文化价值要素看成一种内在价值,显示了文化价值自身固有的重要性,或者更简单说它自身就是价值,不需要与其他价值的联系或促进其他价值的生成而显示其重要性。

现代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发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拓展,便是对建筑遗产的价值认识从内在价值走向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或者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相结合的综合价值观,即将建筑遗产不仅仅视为一种珍贵的文物,同时还视为一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从而将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economic value)紧密联系在一起。

关于建筑遗产的经济价值要素,荷兰学者瑞基格洛克(E.C.M. Ruijgrok)将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分为三个方面,即居住舒适价值(housing comfort value)、 娱乐休闲价值(recreation value )和遗赠价值( bequest value)。[19]而埃及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伊斯迈尔·萨瓦格丁(Ismail Serageldin)则进行更为细致的界定。他将遗产总的经济价值划分为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而在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之间还存在一个选择价值(Option Value)[20]。萨瓦格丁对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要素的理解颇为宽泛,不仅包括由遗产之使用而直接产生或间接产生的收益,如居住、商业、旅游、休闲、娱乐等直接收益和社区形象、环境质量、美学质量等间接效益,以及未来的直接或间接收益,还涵盖了存在价值、遗赠价值等非使用价值。其实,严格说来,萨瓦格丁所说的使用价值中的间接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实际上属于遗产的文化价值,而建筑遗产的经济价值主要应指其直接的使用价值。

建筑遗产的经济价值本质上是一种衍生性价值,换句话说,它本身并不是自身所固有的非依赖性价值,只有当遗产存在文化价值时,才能衍生其经济价值,例如旅游经济价值。

3 结语:价值要素的共同考虑与区别对待

建筑文化遗产具有多层次的综合价值,主要分为两大类别,即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其中,文化价值具有丰富的涵义,它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厘清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要素,具有重要意义。正如陈志华所说:“为什么要保护文物建筑,就因为它们有多方面的价值,保护文物建筑,当然就是要保护这些方面的综合价值。文物建筑保护的其他一切原则,都是从这里派生而来。”[21]

需要强调的是,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并非文化价值要素与经济价值要素简单加和。在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中,对各种价值要素要共同考虑,但又要区别对待。所谓共同考虑,即综合分析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各种价值要素,既不把某些价值要素事先排除在外,也不认为存在强制性的理由来保护某些价值要素。所谓区别对待,指的是在多层次的价值要素中,应确定建筑遗产价值要素的优先序列,给予特定的价值要素以特别的权重。一般而言,遗产的内在价值优先于其外在价值,文化价值优先于经济价值。因此,当地方政府与遗产经营者追求遗产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与遗产本身的文化价值相冲突时,就应让位于文化价值的保护与提升。因为,从根本上说,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不仅是内在价值,而且也具有手段性作用,经济价值本质上是文化价值的衍生物,文化价值的保存与提升不仅是建筑遗产保护的首要目的,也是保护的重要手段。

总之,通过分析与阐述建筑文化遗产所具有多重价值及其构成要素,有利于阐明其多维本质,更透彻理解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正如戴维·思罗斯比所说:“如果这种方法(厘清文化价值概念的方法,引者注)至少提供了对文化价值构成要素的更加清楚的认识,那么它就为实际运用文化价值概念带来了前进的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其相对于经济价值的重要性可以得到更加有力的支撑。”[22]

参考文献:

[1] [芬兰]尤嘎·尤基莱托.建筑保护史[M].郭旃,译.北京:中华书局,2011.1.

[2] Nathaniel Lichfield.Economics in Urban Conservation.[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66-67.

[3] 刘敏,潘怡辉.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J].城市问题,2011,(8):23.

[4] 陆地.建筑遗产保护史稿(5)[EB/OL].http:www.douban.com/note/164066049/.

[5] [芬兰]尤嘎·尤基莱托.建筑保护史[M].郭旃,译.北京:中华书局,2011:24-25.

[6] [芬兰]尤嘎·尤基莱托.建筑保护史[M].郭旃,译.北京:中华书局,2011:175.

[7] [英]约翰·罗斯金.建筑的七盏明灯[M].张璘,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159.

[8] 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G].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42.

[9] [奥地利]阿洛伊斯·李格尔.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C]陈平.李格尔与艺术科学.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328-329.

[10] [奥地利]阿洛伊斯·李格尔.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C]陈平.李格尔与艺术科学.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333.

[11] [奥地利]阿洛伊斯·李格尔.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C]陈平.李格尔与艺术科学.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328.

[12] [芬兰]尤嘎·尤基莱托.建筑保护史[M].郭旃,译.北京:中华书局,2011:290.

[13] 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G].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35;42.

[14] [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7.

[15] [俄]普鲁金.建筑与历史环境[M].韩林飞,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3.

[16] [加]艾伦·卡尔松.从自然到人文——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文选[M].薛富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9.

[17] 陈志华.文物建筑保护文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205.

[18] [澳]戴维·思罗斯比.经济学与文化[M].王志标,张峥嵘,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2;29.

[19] Ruijgrok E C M . The three economic values of cultural heritage: A case study in the Netherlands[J].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06,7(3):206-213.

[20] 转引自Georges S. Zouain. Cultural Heritage and Economic Theory[EB/OL]. http://www.gaiaheritage.com/Admin%5CDownload%5CCH.pdf.

[21] [俄]普鲁金.建筑与历史环境[M].韩林飞,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2] [澳]戴维·思罗斯比.经济学与文化[M].王志标,张峥嵘,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3.

作者:秦红岭

第4篇:文物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南宫消防大队对辖区内古建筑消防安全

调研情况汇报

文物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不仅遗留下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痕迹,也同时预示着人类未来发展进步的方向。近年来,古建筑失火事件不断发生,使祖国文化遗产遭到不可弥补的损失。特别是2005年发生在北京市景山寿皇门和河北省涉县清泉寺两起火灾,还有近期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县1.11独克宗古城火灾,损失尤为严重,给我国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为了汲取经验教训,预防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事故,现结合南宫市实际,对南宫市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防火现状进行探究和调研,并对文物古建筑的防火对策做一浅析。

南宫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东南隔清凉江与故城、清河两县相望,北与新河、冀县、枣强三县为邻,西与巨鹿县交界,南与威县、广宗县毗连,属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面积854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驻城关,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108公里。总面积2250平方公里。南宫市内有文物单位4项,全国著名的普通塔就坐落在南宫市境内,因此,做好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是我们消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古建筑安全现状分析

我国历史上众多的古建筑之所以毁于火灾,今天幸存下

来的绝大多数古建筑也历经火劫,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古建筑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南宫市境内的文物古建筑虽然在近年来不曾发生过火灾事故,但它像全国文物古建筑一样自身存在着许多火灾危险性。

1、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

全市古建筑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火灾荷载远远高于现行的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负荷量,火灾危险性极大,耐火等级低。古建筑中的木材,

经过多年的干燥,成了“全干材”,含水量很低,因此极易燃烧。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由于质地疏松,在干燥的季节,即使遇到火星也会起火。古建筑中的各种木材构件,具有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古建筑起火后,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而屋顶覆盖严实紧密。因此,发生火灾时,屋顶内部的烟与热不易散发,温度快速积聚,迅速达到“轰燃”。古建筑的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木材的裂缝和拼接的缝隙多,大多数通风条件比较好。有的古建筑更是建在高山之巅,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快,燃烧猛烈,极易形成立体燃烧。

2、消防设施匮乏,火灾扑救难度大

文物古建筑分布比较广,且远离城镇,像南宫市普通塔就是这样。这些古建筑普遍缺乏自防自救能力,既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专职消防队员,消防设施有的也不完备,一旦

发生火灾,位于城镇的消防队很难第一时间到达。大多数古建筑都缺乏消防水源,无消防道路、值班人员、自动灭火设施或有人“无用”(年迈体弱、和尚),消防疏散通道狭窄或不畅,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灯“不应急”等现象。对于一些高大的古建筑更是有水难攻,再加上古建筑周围的道路大多狭窄,有的还设有门槛、台阶,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这些都给火灾扑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3、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体制不健全,问题复杂

建筑的管理部门与政府管理与使用体制不健全,文物古建筑的使用部门往往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古建筑的使用中,普遍存在着火源管理不严,电线乱拉乱接,线路开关随意乱设,存在“四多”现象,即可燃物品多、电气线路多、居住老人多、使用明火多,用火用电不规范。有的古建筑周围大量开店,火灾危险因素大量增多。这些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也给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应在当地政府中成立由文物、规划、消防、宗教等部门组成的古建筑保护管理委员会。

4、耐火等级低,无防火间距,容易出现“火烧连营”

古建筑耐火等级低,很难根治火灾隐患。古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建筑群,木质构件多,耐火等级均为

三、四级,基本上毗连建造,密度大,防火间距严重不足,外观封闭,墙

高院深,台阶重叠,消防车无法靠近,一旦发生火灾,将迅速形成火烧连营之势。

二、古建筑消防安全的主要特性

在古建筑的各项保护工作中,防火保护毋庸臵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古建筑物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及价值特性,与现代建筑物相比,在防火安全保护工作上具有截然不同的重要特性。例如,古建筑是罕见的无法替代的文化遗产,发生火灾后,具有不可再生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提高对古建筑消防设计、规划、保护工作的重视。

1、古建筑的地理及环境安全特性

古建筑及古建筑群所处的地理位臵及周边环境、气候等因素,如地形、地貌、洪水、雷击、水源等,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有重要的影响,大多数的古建筑远离城镇,地理位臵偏僻,道路崎岖坎坷,消防水源缺乏,消防车辆难以通行,防火间距不足,对古建筑构成严重威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从防火安全的先天及后天条件上看,古建筑的整体消防安全可靠度均已大幅降低。又因其“客观的存在”,使得改变、改造其结构、增设消防安全设施相对困难。如何既不破坏古建筑物原貌,又能真正达到其防火安全的指标;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加强对古建筑物的防火保护,应是深入研讨、亟待解决的问题。

2、古建筑结构、材料安全特性

文物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

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耐火性能极差。南宫市境内共有4处文物建筑,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这些文物古建筑均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无论是归属于何种形式的古建筑物,其结构及使用材料均已年久老化,斑驳陈旧。因此,发生火灾后在确保人员疏散、结构完整等安全目标外,还要尽量维护其特有的价值,其难度是相当大的。虽然, 古建筑物在火灾发生几率上小于现代建筑物,但其火灾破坏性不论从时间、速度、程度上均大于现代建筑物。2003年1月19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遇真宫发生大火,最有价值的主殿三间共236平方米建筑全部化为灰烬,周边文物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2003年3月大同市广灵县文庙发生火灾,由于该县没有消防队,再加上水源缺乏,导致文庙大殿付之一炬。因此对古建筑物老化、陈旧的因素,在设计、规划、保护中要予以充分考虑。

3、建筑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时空背景特性

由于社会变迁及经济发展等因素,使得古建筑物丧失其原有的时代定位,从人、事、地、物的角由现代人来规划设计其防火措施,在达到的目的与目标上均已不同。特别是在整体效益上,要对有关经济效益性、社会安全性以及文明价值性予以有机统一。

如何从传承过去、保障现代、发展未来中找到平衡,真正做到全面性防火安全保护必须要具有现实和前瞻性的思维和意识。

4、古建筑与现代文明结合的特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连续的、不间断的,现代文明与科学技术如何应用和体现在古代建筑的防火安全保障上,却又不破坏其原貌,必须从古建筑物的深度内涵上寻求突破,找出症结,解决问题。

三、古建筑防火工作的几点对策及措施

现代防火新的理念与技术日新月异,如何确实深入了解其有效的价值并应用于古建筑防火体系是相当重要的环节,现代科学技术及产品除能在现代建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外, 还可以解决古建筑遗留的疑难问题。

(1)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度评估技术

虽然现代建筑与古建筑发生火灾的条件及几率不同,现代建筑是以大范围、高密度并不断发展为特点,古代建筑则是以重点突出、高度分散而存在,但都可以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用性能化分析的方法对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及安全度进行分析和模拟演示,找出隐患所在,确定采取的有效措施,并作为设计规划的基础,为防火安全改造工程提供量化的依据。

(2)古建筑引用现代防火分区的划分概念

现代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是防火安全体系最重要的基础,也是防止火灾蔓延以及人员疏散的安全保证,是保证结构安全的枢纽。因此,对古建筑也可以根据容易起火的部位为依据,按照实际的距离大小来划分空间,形成“物理分隔”的纵深防御,再以此空间的间隔,规划设臵各项防火措施及设备,达到防火安全目的。

(3)移动式和固定式灭火设备的配臵

利用古建筑防火分区的概念,对于警戒区内灭火设备的配臵,即可采用“移动式规划概念”来规划设臵,用轻便移动式的灭火设备,依事先规划的关键路径,进行机动支援。另外,再结合警戒区、缓冲区的设立,固定式的灭火设备以及古建筑既有的防火保护设备,形成整体的配臵效益,达成由外至内的全方位的防御。

(4)加大对多发致灾因素的防范力度

从古建筑最易引发的火灾原因分析,以雷击和人为纵火频率最高,因此,必须加大对于这方面的重点防范。以北京的紫禁城为例,自建成以来发生的较大火灾中,主要起火原因是雷击。近几年我国也发生多起因雷击引起的古建筑火灾事故,如2004年发生的山西运城稷山大佛寺火灾等。由于放火原因引起的古建筑火灾事故也不乏其例,1998年4月4日凌晨,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建筑尧庙广运殿因犯罪分子放火发生特大火灾,烧毁广运殿砖木结构建筑一座及殿内尧王等

泥塑像9尊,直接经济损失451.17万元。因此,对古建筑必须设臵有效的避雷设施。古建筑内的可燃饰物等易燃材料要采取必要的阻燃措施。重点古建筑要落实责任制,加强值班巡逻。

(5)根据古建筑的实际,分阶段实施防火措施 古建筑的特性决定了其防火保护是相当具有挑战性及复杂性的工作,必须从各项专业技术的整合来分阶段的实施防火措施,以达到其整体的防火效能。因此,哪些是必须做到的,哪些是能做到的,哪些是技术上做不到而可从行政管理上做到的,都应予以认真的分析研究,并根据存在火灾隐患的客观性和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依资源条件,按优先顺序积极予以办理。例如山西省在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中,结合山西的实际,对不同的古建筑分别采取不同的防火保护措施,并通过积极的探索,形成了“政府领导、齐抓共管、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长效机制,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6)妥善运用古建筑既有的防火资源

古建筑在防火安全上也有程度不同的考虑及设臵,无论在防火墙、灭火设施、雷击防范上或其原设计的安全设臵上均有特殊的考虑。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其设计精髓与内涵,结合现代先进的防火观念充分加以运用。

(7)应用高科技、新材料,提升古建筑消防安全度

成熟的高科技技术与产品,可在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上,解决遗留的疑难隐患,特别是以数值量化的模式,更准确的设计规划,提升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可靠度。因此,先进火灾风险评估技术以及性能化设计与分析,可积极应用于古建筑的防火保护工作。

第5篇:古建筑木制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申报书

我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等。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

木雕工作是一项极其精细的木活,一刀一剪、一锤一斧、一刨一钻,来不得半点马虎,都事关木雕的成败。我县流传下来的古建筑多是亭子、庙宇、戏台、门楼等,它继承了甘、青、宁西北地区特有的传统风格,与南方的园林建筑及宫廷的建筑有所不同,我县的木雕主要有浮雕、透雕、悬雕三种。它是由我县艺人周兴国流传下来的,后来有牛祥文、牛志崇父子两人继承,由于父亲牛祥文已年迈,无法亲自雕刻,只能在家进行手工绘图,目前只有牛志崇在延续着这一古老而传统的建筑技艺。我县绝大多数的古建筑都是他和他的父亲一起修建的,如县城公园亭子、顺化乡的学校门楼、水务局门楼等。它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分外绚丽。在表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琉璃瓦和彩画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 古建筑有着丰富的雕塑装饰。雕塑一般分作两类,一类是在建筑物身上的,或雕刻在柱子、梁枋之上,或塑制在屋顶、梁头、柱子之上的。题材有人物、神佛故事、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等,龙凤题材更被广泛采用。雕塑的材料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用材而定,有木有石,有砖有瓦,有金有银,有铜有铁。另一类是在建筑物里面或两旁或前后的雕塑,它们大多是脱离建筑物而存在的,是建筑的保藏物或附属物。 重要价值:

1.历史价值

我县的古建筑具有及其深厚的历史价值,如现存的上花园戏台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具有浓厚的河西古建筑特色。反映了古代人们的艺术风格、工艺技术水平、审美的观点,同时还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的情况。

2.艺术价值

古建筑是纯手工技艺,它的尺度、构图、形式、风格等都是运用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抽掉了其中一项,也就损害了整体效果。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

3.经济价值

凡技艺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木雕技艺风格独特,高雅与通俗并存,艺术与实用同创,现在建造公园、大型酒店装潢等都越来越多的仿照古建筑技艺,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牛志崇和父亲牛祥文的带领下,目前他们的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由原来的4-5人发展成现在的19人,并且他们在老家的院子里自办了古建筑加工厂,他们常年在外包工干活,已成为河西走廊上的古建筑木雕技艺的统领军,他们一边修筑一边学习其他地区的建筑风格,曾多次远赴新疆、青海等地修筑,最远至俄罗斯修筑亭子,其作品深受当地人们的赞赏和喜爱。 保护计划:

木雕工艺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木雕工艺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必须致力于对它的保护。在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还没有充分树立起来之前,大力宣传显得格外重要。要运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认知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第6篇:《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课程报告

克孜尔千佛洞介绍

学号: 20101002166 班序号:073102—15 姓名: 李光冬

专业: 自动化

学院: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2012.05.1

2一、石窟简介

1.地理位置

克孜尔千佛洞(维吾尔语:Qizil Ming Öy),又称克孜尔石窟或赫色尔石窟,中国佛教石窟,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的河流阶地上,它背依明屋达格山,南临木扎提河和雀尔达格山, 其间 有渭干河蜿蜒流过,东距库车县城约 69千米。 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新疆著名的古代文物遗迹的旅游胜地。 2.石窟概况

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 “四大石窟”之美誉,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绵延数千公里。 其中保存壁画的洞窟有 80多个,壁画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 它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也成为佛教传入中原的一个重要桥梁。龟兹石窟窟群比较集中,壁画内容丰富。 3.洞窟形制

克孜尔千佛洞的洞窟形制大致有两种:一种为僧房,是供僧徒居住合作产的场所,多为居室加通道结构,室内有灶炕和简单的生活设施;另一种为佛殿,是供佛徒礼拜和讲经说法的地方。佛殿又分为窟室高大、窟门洞开、正壁塑立佛的大佛窟和主室作长方形、内设塔柱的中心柱窟,还有部分是窟室较为规则的方形窟。最能体现克孜尔石窟建筑特点的是中心柱式石窟。

二、艺术宝库

克孜尔千佛洞被誉为“艺术宝库”,素以优美的壁画著称,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学者、画家和游客。

石窟群始凿于公元3世纪后期,于8世纪后期逐渐衰落。石窟群分谷西区、谷内区、谷东区和后山区,绵延3公里,艺术内容主要包括:建筑、雕塑和壁画,现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内存壁画约1万平方米,多为描绘小乘佛教本生故事和传教故事。虽然艺术的主体塑像多已毁坏,但壁画尚保存约有5000平方米。 1.多彩壁画

“中国第二敦煌”

克孜尔石窟群现存壁画约 10000平方米,这在世界上是仅次于敦煌画的艺术宝库,堪称“中国第二敦煌”。这里的壁画不仅包括飞天、伎乐天、佛塔、菩萨、罗汉、天龙八部、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图画,而且还有大量的民间习俗画:古时的生产和生活场面、西域山水、供养人、飞禽走兽等等。

“故事画之冠” 进入有 “故事画之冠”的17号洞,这里的四壁、窟顶、甬道、龛楣,到处是色彩艳丽的壁画。其中一幅格外引 人注目:只见一峰满载货物的骆驼,昂首而立,眼望远方。驼前两个脚夫 头戴尖顶小帽,脚蹬深腰皮靴,身穿对襟无领长衫,满脸须髯面向前方,正振臂欢呼。在脚夫前面还有一人,只见这人两眼微闭, 神态自若,高举着正在熊熊燃烧的双手,指明了骆驼商队前进方向,这就是所谓“萨薄白毡缚臂,苏油灌之, 点燃引路”的本生故事。撇开它的宗教色彩,不难看出在当年的丝绸之路上,骆驼商队与佛教僧徒的密切关系。

音乐窟

克孜尔千佛洞中第 38号石窟,被称为音乐窟,壁画描绘了龟兹乐队演奏的场景, 左右两壁上,有二十个乐师,每人奏着一件乐器。从手势和乐器的音位来看,都居然停止在一个节拍上!跳舞的人多是体态轻盈的少女,穿紧身薄罗衫,上身半露。她们或立,或蹲,或腾空,或脚尖着地,舞姿优美,柔若无骨;还有一处舞者已经化好妆了,拿着璎珞回头照铜镜,回眸一瞥那种神态可谓栩栩如生。从这些壁画上可以想象,当时位于丝绸之路上的这一古国繁荣的景象。

本生故事画

反映佛教经典的本生故事画,是克孜尔千佛洞的精华,在世界上堪称一绝。它不仅艺术水平高,别具一帜,而且数量也最多。它比敦煌、龙门、云岗 3处石窟的总和还要多出一倍, 在全世界实属罕见。

菱格构图

克孜尔石窟壁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菱格构图。在每个菱格中画着不同的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供养故事和千佛故事。敦煌千佛洞描绘释迦牟尼佛前几世苦难苦行,积善积德的故事 ( 即佛教本生故事的壁画),大多采取连环画的形式,用许多场面展开故事情节;而克孜尔石窟则是一图一故事,每幅图都是从一个“本生故事”中选取最典型的一个情节。

卓越的画师把复杂的故事巧妙描绘在一个菱形画面中。如猕猴王本生故事,是叙述释迦牟尼前世为猕猴王时爱护群猴,最后舍生救猴群的、有着曲折过程的故事。画面上,只见奔逃的猴群面临深涧,追捕的猎人引箭待发,猕猴王前后脚攀住深涧两岸的 树干,以身为桥,引渡群猴。它身上有猴子奔驰,衰竭的体力很快将支持不住,却转面焦急地顾盼稚弱的猴子。这幅画把猕猴王舍生忘死,关心群猴安危的拳拳之情,描绘得活灵活现。

描写这个故事的16开杂志大小佛经有200多页,这里却把这个长长的故事概括在一个画面里,实在令人叫绝。

凹凸画法

这里的壁画还有一绝。它不是画在涂白的泥壁上,而是往泥壁上直接作画。既采用了有覆盖的矿物颜料,也使用了透明的颜料。着色方法不但有平涂的烘染,而且有水分在底壁上的晕散。这种具有独特风格的 “湿画法”,也称凹凸画法,史学界认为,它是古龟兹国人的一种创造,是绚丽的石窟壁画园地里最鲜艳的一枝花朵 2.艺术价值

壁画中佛像线条圆润,表情生动,从衣饰上明显可以看出受印度画风的影响,形成了龟兹壁画的风格,无论从造型上还是用色上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壁画内容除了宗教内容以外,还有许多表现耕种、狩猎、商旅、音乐舞蹈和民族风貌,代表了龟兹石窟艺术深远的意境美、强烈的感染美、真实 的生活美、生动的形象美、完满的和谐美、深遂的神密美。

在克孜尔千佛洞中壁画中同样可以看出龟兹石国当时多民族、多人种的生产生活状态。专家认为,正是由于东来西往的多种文化艺术在西域地区的碰撞融合,才使壁画的艺术水平达到如此灿烂的境界。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们都对这一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文史价值

石窟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形式。龟兹石窟窟群比较集中,壁画内容丰富,不仅有表现佛教的“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等壁画,克孜尔千佛洞集中了最多的佛教本生故事和姻缘故事,龟兹石窟是一部古龟兹文化的百科全书。克孜尔石窟位于拜城县,属于龟兹古国的疆域范围, 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其石窟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在中亚和中东佛教艺术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群芳之冠;而壁画中每个菱形格就是一个佛教故事,体现了佛教从西向东传播的过程,是研究佛教历史不可多得的信息源。

克孜尔千佛洞不仅有大量宣扬佛教教义的画面,也有畜牧、狩猎、农耕、乘骑、古建筑的真实写照。 这些古龟兹国画师们的宏篇巨作,主要记录着大约从公元三世纪到公元十三世纪新疆地区历史现实生活的图景,为研究古代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等情况,以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它对研究龟兹社会历史、佛教文化及中西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展历史

1.初创期

其初创期大约为公元3世纪末到4世纪中叶,存在壁画的有效洞窟多为方形窟。后期有中心礼拜窟特别高大的大像窟,这类石窟的前室都凿出露天大佛像,为仿巴米扬大佛像窟的式样开凿而成,壁画人物,用简单的粗线条勾勒出轮廓,再大笔涂抹,此壁画风格可用“用笔粗犷,色彩明快,人物简单古朴而又不失神彩”来形容,单从画风上也可以看出它的建造是比较早的,以佛传故事为主,反映小乘佛教思想为主,犍陀螺艺术风格较为明显。 2.发展期

发展期大约从公元4世纪中叶到5世纪末,此时就出现了以中心柱窟为中心的洞窟组合,包括僧房、讲经堂、礼拜寺等,形成寺院形态,此时画风为晕染法,菱形格构图,以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内容为主。佛本生故事是讲解迦加牟尼生前许多修行成佛的故事,根据 “轮回转生”理论而形成的,本生故事是最精彩的一个场面的体现,而不是取卷轴连环画的构图形成,且绘画于中心柱的主窟室的菱格之中。 3.繁盛期

再往后到了公元6-7世纪,为其繁盛期,目前石窟中一半都是属于这个时期建筑而成的,造像普遍采用金粉或金箔敷贴。在此方形窟中因缘画较为突出.建筑上以大型中心柱居多。在第8窟的菱格因缘图画的是猴子奉蜜于佛,佛云有虫,猴去虫又奉之,又曰太浓,猴便加泉水以稀之,再奉,佛和众弟子饮了,猴很开心,一高兴跌入水坑淹死了,因前身奉过佛,来生生于富贵人家做了富人。

此类因缘故事在石窟中有100多种上千幅,但内容较难识辨,其种类数量却属国内罕见。 4.衰落期

克孜尔千佛洞衰落于8-9世纪。克孜尔石窟的衰落与战争有关,据克孜尔石窟佛塔下一个断为两截的唐开元三年(715年)纪功碑可知,公元8世纪初,此地曾为大破吐鲁番的一个战场。在克孜尔石窟93窟中刻的一幅攻战图可以看出,此图下部还刻有“来俊俊”三字可能为人名,大约为当时士兵对战事的描述。

四、文物保护

1.疯狂掠夺

克孜尔石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艺术背景,令人驻足良久,令人浮想联翩。但是,石窟处处满目疮痍,却实在令人心痛,令人惨不忍睹。19世纪末20世纪初,接踵而至的西方探险队从克孜尔石窟劫掠走大量精美的壁画。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博物馆、艺术馆还陈列着大量的克孜尔石窟壁画。

被称为“孔雀洞”的76号洞,高大的石窟里曾以绘有众多孔雀而知名。但打开洞一看,不禁大失所望:不仅石窟正中的一座立塑坍塌,四壁和旧洞上的孔雀画面也刀痕累累,疮痍满目。但从残存在洞顶上的几只孔雀来看,无不翎羽艳丽,栩栩如生。仿佛只要稍的惊动,她们就会振翅飞走。

这些浸透着古龟兹人血汗的惊世之作,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却屡遭外国考古学者和探险家的窃取。甚至在 “取”不走的时候,这些“文明人”还进行丧心病狂的破坏。在克孜尔千佛洞,他们不仅盗走了众多雕塑,还用胶布粘走了大量壁画。30年代初,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考古队的勒柯克,从这里盗走的壁画、塑像和其它艺术品,以及手抄或印刷的汉文、梵文、突厥文、吐火罗文的文书,达上百箱。英国的斯坦因等,也来疆盗走大量壁画。

西洋盗贼疯狂的掠窃,破坏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整体美,留下惊世遗憾。一位西方学者感叹,这里的每一种壁画都是无价之宝;在这里即使随便捡块瓦片,都比美国的历史长。 2.自然因素

与中国大多数现存洞窟相同,克孜尔千佛洞也建在一座山壁上,这座山属于砂岩,山体松软,易受大风和雨水的侵蚀。

此外,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是采用矿物颜料绘画而成的,颜料中铅含量大,在洞窟内湿度较高的时候,矿物颜料就会发生氧化,使壁画变色。有些棕红色的壁画现在已变成了黑色,壁画面目全非。

对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构成致命危害的另一个因素是起甲,由于空气干湿度的变化,有些壁画受潮后开始一块一块起甲脱落。

3.保护策略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政府设立保护所开始对克孜尔千佛洞进行保护。到上世纪70年代,因为壁画脱落现象严重,不少洞窟墙壁出现大片空白,再加上洞窟处于地震多发区,窟内出现很多裂缝。当时受人才、技术、资金等制约,保护人员简单地用水泥涂抹了洞窟空白的墙壁,这对克孜尔千佛洞是一次很大的保护性破坏,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1986年,克孜尔千佛洞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疆还成立了龟兹石窟研究所,加强研究和保护。又于1999年颁布实施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千佛洞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加强了克孜尔千佛洞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力度。

第7篇: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日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像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四鸟绕日”金饰图案。

图案中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而整体完美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2013年6月8日是第8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 主场城市在陕西省咸阳市。

宣传口号是:

保护历史根脉 留住共同记忆

珍爱人类共同遗产 守护民族精神家园

一天的关注 一生的行动

文化家底有多少 普查一下就知道

相约古都咸阳 穿越周秦汉唐

第8篇:世界文化遗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特级作文讲堂 自作:“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

(导游)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解说词叫做什么——导游词 习作要求:

• (1)写介绍我国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 (2)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 • (3)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 (4)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 (5)模拟导游进行讲解,要注意热情大方 范文 黄山导游词

•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王诗诗,大家叫我王导好了。 •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中外。今天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吧。

大家请看,黄山的松树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它们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树都因为它们的形状而得名呢! 迎客松是黄山著名的景点之一,外形更是特别:它的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等会儿我们还可以在那儿尽情拍照,作为纪念。

黄山的奇观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现在,请大家尽情去欣赏黄山的美景吧!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果皮和和食品包装袋,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祝大家玩得愉快!

• (1)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加上“导游词”三个字,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

• (2)在具体内容方面,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 前言,也就是开头、开场白,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 •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要注意简洁明了。 • 分述部分是导游对所选景观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这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一定要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有条理地进行介绍。如果你要介绍多处景点,就按照游览顺序依次介绍。

• 结尾就是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后,或安排布置后面的活动及行程, 或对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等。

(3)在语言方面,一般要适时提醒大家注意事项,比如:在旅途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做文明游客,不乱吐乱扔乱攀摘等;在游览位置和景点发生变化时,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观看,并给游客留一定的时间自由观赏。请大家默读这段资料,想想:如果你是导游,你怎样向游客做介绍?你打算怎样说好自己的开场白?在介绍资料时在哪些地方提醒大家观赏和注意?怎样提醒?介绍完后,怎样结尾? •

范文

长城导游词

大家看,这长城像巨龙腾越在崇山峻岭、沙漠戈壁。长城,它是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是我国古代各民族统治集团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很荣幸当今天的导游,今天,我带大家去观赏我国鼎鼎有名的长城,这长城在世界上可是独一无二的,你们期待吗?好,大家安静下来,上车,然后系好安全带。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今天我们即将要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那座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现在,我们的汽车已经到了,大家边参观边听我给你们介绍我国的长城。

大家看吧,这万里蜿蜒于中华大地的长城,以其无比宏伟的雄姿久闻于世。今天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下,许多地方已修缮一新,更加气势磅礴,成为我国名胜之首,不然,它怎么会吸引你们这些游人呢。

大家看,这长城像巨龙腾越在崇山峻岭、沙漠戈壁。长城,它是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是我国古代各民族统治集团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告诉你们吧,它是这两三千年,由各族人民反复多次修筑而成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成为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项光辉灿烂的瑰宝。大家喜欢吗?让我给你们讲吧。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在无数次斗争和长期交往中,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为它赋诗作画,在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许多优美动人的篇章与画卷。

告诉你们吧,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著名的民间传说:烽火戏诸侯和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发生在万里长城上的。如今,长城经过几次修整之后,基本恢复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它还是当今世界上最上的防御性城墙!遍布了我国16个地区,全长达到了10.8万里。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这次长城之旅就到止结束了,大家今天参观得高兴吗?如果高兴,有时间还可以再来喔,THANKS! • 长廊片段:多媒体 佳作欣赏

•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请大家默读这段资料,想想:如果你是导游,你怎样向游客做介绍?你打算怎样说好自己的开场白?在介绍资料时在哪些地方提醒大家观赏和注意?怎样提醒?介绍完后,怎样结尾?

小结导游词结构

• 第一段:问候大家+介绍自己+告诉游客旅游目的地

• 第二段:介绍你要介绍的世界遗产概况:建筑时间、建筑用途、历史地位

• 第三段:具体介绍世界遗产的一两处景物、或者一两处特点 • 第四段:提醒游客注意事项,并提出感谢

第9篇:河南文化遗产

映象网讯(记者 骆琼)6月15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经过多天的评选,中国提交的“大运河”和“丝绸之路” 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河南成为全国唯一的“双遗产” 同时申遗的省份。目前,我省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达到了五处。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 成功申遗

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员国向本届大会提交或联合提交了40项关于加入自然或文化世界遗产名录的申请报告,包括9项自然遗产申请、2项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申请,29项文化遗产申请。

中国作为成员国向本届大会提交了“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遗产申请和“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还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了“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6月22日,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中,多哈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大运河”和“丝绸之路” 文化遗产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河南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双遗产”同时申遗的省份。

河南已拥有5处世界文化遗产

除了此次申请成功的“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外,我省还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洛阳龙门石窟(2000年入选)、安阳殷墟(2006年入选)、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010年入选)。

“至目前,我省已经拥有5处世界文化遗产。”河南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申报的成功,实现了我省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新突破,进一步增强了河南省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将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明河南”,助推河南更好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也曾指出,我国提出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河南的优势在于物流,物流的起点在郑州,郑州应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当中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丝绸之路申遗,河南处在起点的位置,有利于河南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表示,今后将联合沿线省份举办丝绸之路文物展,同中亚国家文化部门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进行文明对话。

河南7项遗产点入选“大运河”遗产

除了“丝绸之路”外,“中国大运河”跨省系列申遗项目也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了解,在2009年4月,由国务院牵头,8个省市和13个部委联合组成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大运河申遗上升为国家行动。

大运河申遗,包括北京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河南到江苏的隋唐大运河,以及杭州以东的浙东运河,总长3200公里,贯穿31座城市。

此次“中国大运河”跨省系列申遗项目,我省有7项遗产点入选,涉及郑州市、洛阳市、安阳市、鹤壁市、商丘市和滑县等市县。

上一篇:icu护理试题下一篇:2安全生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