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2022-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离摄影真谛最近的”

现代中国画家陶冷月(1895-1985)早年曾习西画,深谙景物造型与明暗光影的处理,后以结合了西画技法的独特手法绘制银月当空的夜景山水画,铸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陶冷月自陈,他希望在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力求综合古人之长和吸收西画光影明暗和透视之法,试创新中国画。”(陶为衍编著,《自传1956》,《陶冷月年谱长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P366。《陶冷月年谱长编》在本文中简为《年谱》。本文中如无特别注明而只标页码者,均出自《年谱》。)陶冷月所标举的“新中国画”, 以细腻的笔致勾画了夜色下的沉静风景,明显不同于传统国画的风景表现。他以这一手法所表现的夜景山水,在画坛占有一席之地,名满天下。陶冷月的艺术探索,在当初并非一帆风顺,但却受到一直大力提倡“美育”的民国伟人蔡元培的鼓励。蔡元培在1926年慨然为《冷月画集》题签、题词并为陶冷月代订作画润格。在为《冷月画集》的题词中,蔡元培认为陶冷月的“新中国画”的特色在于能够“兼收两方(中西绘画—笔者注)之长,而创设新体,亦有志者当所为”。蔡元培的肯定使陶冷月感铭终身,并化为坚持自己的艺术探索的持久动力。

不为人知的是,画家陶冷月还是个热心的摄影爱好者,身后留下了大批的摄影作品,数量达近800张之谱。虽然他的绘画声誉远播国内外,但其摄影实践却不为人知。本文旨在通过对陶冷月摄影实践的分析,考察作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的陶冷月的摄影特色。因此,在简述了陶冷月的个人摄影简史后,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陶冷月的摄影。它们是:作为一种记录与记忆手段的摄影;作为一种身份认同与社交方式的摄影;他的摄影在摄影美学上的贡献。

一、陶冷月个人摄影小史

据《年谱》记载,陶冷月于1923年购入摄影器材,开始拍摄所见,实录游踪。此后,摄影作为他的业余爱好,在他的生命中延续达数十年之久。

从现存作品看,陶冷月最早拍摄的照片是拍摄于1923年。那时他正好处于在绘画上自创“新中国画”的阶段。此时的中国摄影,也进入到广泛接受、追求西式绘画(以油画为主)表面效果的画意摄影(Pictorialism )风格的阶段。在当时的中国摄影刊物与展览中,主流多为呈朦胧态的画意摄影作品,明快呈现现实的摄影作品属于极少数。但是,作为画家的陶冷月的摄影追求,并没有受当时的摄影主流思潮的影响。他从画家的立场出发,出于一己需要来掌握摄影技巧并摄取各式景象。从他最初拍摄的照片看,可知他基本上服从的是摄影的观看法则与成像原理,对自己拍摄的照片不作“手脚”使其具“画意”效果,体现了一种硬朗的现实主义态度。

在民国时期,已经在画坛拥有影响的陶冷月,有不少机会旅行各地。在饱览祖国的山川形胜的同时,他也热衷于把眼前所见风景拍摄下来。这些风景照片成为了他所遗留的照片中的最大宗。这一现象,也符合他作为一个山水画家的职业身份与美学兴趣。其实,在当时画家中关注摄影的记录功能,甚至自己持照相机出游的例子已经不少。

如,与陶冷月曾有同事之谊、且交往颇多的画家黄宾虹,在以“颀厂”之名为高剑父、高奇峰兄弟于1912年创刊的《真相画报》所写的《真相画报叙》一文中,就明确表达了他作为一个画家对于携照相机出行的向往。在此文中,他说自己“尝拟偕诸同志,遍历海岳奇险之区,携摄景器具,收其真相,远法古人,近师造物,图于楮素。足迹所经,渐有属豪,而人事卒卒,未能毕愿,深以为憾”。(黄宾虹,《真相画报叙》,《真相画报》,1912年6月21日第二期,第3页)。黄宾虹此文表明他明确认识到了摄影的力量。在他撰写此文时,陶冷月时年十八,刚刚从江苏两级师范学堂本科毕业,已在吴县县立第三高等小学任美术、国文与理科教师。当时,陶冷月在“授课之余,勤奋作画,常外出写生,并设立‘画社’,从学者有十余人,开始创作油画”。后来,随着他的绘画事业的顺利展开,如我们所见,黄宾虹在《真相画报叙》中所透露的不能携照相机出游的遗憾,后在陶冷月手中成为了现实。1932年中秋节,陶冷月与黄宾虹不期而然相遇于“永丰轮”上。两人同船入川途中,黄宾虹想来一定会见到陶冷月以照相机拍摄沿途人文风景的景象。

而随着个人绘画事业的顺利发展,作为中产阶级一员的大学教师,陶冷月在经济上日渐宽裕,终于可以购入产于德国的高级照相机并携照相机出游。

现根据《年谱》,在此简略梳理陶冷月的出行与他的摄影实践的关系。

1918年到1922年间,陶冷月曾任长沙雅礼大学美术教授。在1925年赴长沙接妻儿回苏州时,他故地重游,并且拍摄了一组长沙照片。这组照片,因为每张照片上都留有他自己的拍摄年份以及精心设计的图案化签名,因此在事隔80多年后,成为了确认长沙的城市记忆的重要依据。

1927年,陶冷月应邀赴南京作画,期间得暇游黄山与扬州,并且在南京与黄山等地拍摄了一些照片。1928年,他与暨南大学同事邓胥功同游常熟虞山并拍摄照片。1929年,在河南中山大学(现河南大学)讲学期间,陶冷月游历河南开封等地,拍摄了不少照片。

1932年秋,应国立四川大学教育学院讲学之邀,陶冷月赴成都。在入川途中,陶冷月写生摄影并举。1933年,在出川途中,陶冷月也仍然写生摄影不辍。此行所经之处为四川、湖南等地,正当壮年的陶冷月登上南岳衡山,趁兴展开拍摄,留下大批风景照片。同年,他在出游庐山时也拍摄了一些照片。

1935年,陶冷月又赴浙江海宁观潮,并以手中照相机记录了壮观的海宁潮。

1937年8月,陶冷月应邀赴雁荡山避暑。此行他拍摄了雁荡山风景照片达51幅。在他的摄影生涯中,此行或为最后一次携照相机出游。

1937年的雁荡山之行后,抗战军兴。遍地战火中,爱国知识分子陶冷月无心也无法出游。1949年后,由于个人处境变化,更致手中摄影器材变卖出售,他从此不再拍摄照片。但是,陶冷月是一个有存档意识与习惯的人,因此他之前拍摄的照片及部分底片被悉心保管了起来。时至今日,在他的后人的努力下,终于得见天日。

在陶冷月留下的照片中,除了各地风景之外,也存有少许他拍摄的人文纪实记录照片,内容包括市街、花卉与飞禽走兽等方面的题材。

二、“眼”之凿凿—作为记录与记忆的手段的摄影

陶冷月对于自己的绘画作品的管理井井有条。除以文字方式详细记载作品信息的《冷月画识》之外,他还给作品拍照存档。如他的终生好友郑逸梅在《陶冷月与新中国画》一文中所指出的,“冷月很重视他的作品,每出一画,必摄影以留痕迹,且记在簿册上,这幅画的尺寸怎样,题款又怎样,画归什么人,都录存以便他日的追检。”这段记载告诉我们,陶冷月希望自己画了什么、这些画去了哪里都要有准确的记录留存。他这么做,不仅于他本人的创作有利,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等的方便。而要做到这一点,在他的时代,摄影可说是唯一的能够最全面地记录画面细节、是最先进的、也是最值得信赖的记录手段。而以摄影手段来记录画作的内容,既表现出陶冷月具有强烈的记录意识,也展示他对于摄影这个记录手段的信任,同时也显示他具有强烈的职业画家意识。

除了记录自己的画作外,他还保存了多次在各地举办个展时的现场照片。这些照片,既是有关他个人艺术活动的重要记录,也为研究民国美术史上的美术展览形态与艺术制度空间的演变等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显然,他对于作为一种记录手段的摄影是有着明确的认识并且能够善加运用。

陶冷月拍摄的许多照片,由于记录了许多细节,在经过了历史的动荡与变迁之后,这些由细节构成的画面,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种后人据以考察拍摄当时历史情境的弥足珍贵的视觉文献。照片中的有些细节,从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宗旨看,可能是“不入画”的,但却为后人提供了了解照片中的各地社会风俗民情的视觉依据。

比如,在拍摄于苏州石湖的名为《横塘亭子桥》的照片中,面向来往船只的桥墩上,贴着香烟品牌“哈德门”的广告招贴,由此可见当时烟草广告的泛滥及无孔不入。桥墩既是广告揭布的空间,当然也成为了公共告示的传播空间。又如,在他拍摄的《横塘彩云桥》一照中,此桥桥墩上,就张贴有“胥门大日晖桥开河筑坝船不通行”的文字告示。在此告示边上,还依稀可见张贴过的其它告示的痕迹。在江南水乡作为交通手段的桥梁,在民国时期就如此自然地成为了传播商家与公家信息的载体。而这是我们在画家陶冷月的照片中所发现的。

在另外一张由他拍摄的苏州市街的照片中,由中英文两种文字写就的店招“INTERNATIONAL RESTAURANT万国春番菜”,“眼”之凿凿地告诉我们民国时代苏州的繁华与开放。而一张名为《洞庭湖远眺岳阳楼》的照片,不仅给出了从水面上看过去的长沙岳阳楼的身影(笔者推测,这是陶冷月从在洞庭湖里行驶的船上拍摄的),同时也因为一同摄进了沿湖建筑的参差轮廓而勾勒出了当时城市的“天际线”。我们还发现,在沿岸鳞次栉比的中式建筑后面,正有一幢西式楼房探出头来,打破了整体沉闷的天际线。这样的画面,分明告诉人们,这是一个中西文化并存与竞争的时代,即使在内地情况也是如此。

在出游时,陶冷月也充分发挥摄影的纪实功能,将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景象摄入画面。比如,在开封拍摄的一些照片里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开封,他拍摄了多张驴粪车的照片,也拍摄了以人物为画面主体的照片。从本质上说,摄影是一种“志异”的手段。摄影的“志异”功能深深地吸引了他。比如,他的照片中存有大量的行驶于各地江湖中的舟船。如果仔细审视,就会发现,各地的船,因其功能以及水域甚至是文化的差异而有着五花八门的丰富。同一事物的各“异”其趣,激发了陶冷月的拍摄兴趣,并且长期积累之下形成了他的摄影的一个主题。如果我们把这些照片罗列起来的话,就会发现他的摄影所“志”舟船之“异”是如此的丰富。而在此基础上的画中之舟,则是再经过画家自己的绘画美学而加以综合概括而成。

陶冷月摄影中的“志异”,并非功利性的只为绘画收集素材。我们发现,在他的许多照片中,尽管有些世相之“异”可能不入画,与他要在绘画中营造的“冷月”意象完全不相干,但他仍然会津津有味地观看,兴致勃勃地拍摄下来。而且,与他在绘画中营造的“冷月”意象越是反差大的东西,越有可能吸引他以自己的照相机捕捉之。如果说在绘画上专注于自己如何描绘“冷月”的话,那么摄影却成为了他自由开拓自己的视野、尽情观看并把所见景象据为己有的手段。同时,这也反映出他对于生活与现实本身的态度。

陶冷月拍摄的各地风景,当然地成为了风景摄影。但这些照片,由于摄影的纪实性,其实至少自然地跨越了摄影的两种样式,即风景摄影与纪实摄影。它们既是风景摄影,但也是景观的纪实,因此具备了纪实摄影的性质。他拍摄的一些照片,时过境迁,如今成为了追溯当时情境的有力的视觉依据。一个例子是,长沙的天心阁公园,因了陶冷月的拍摄于1925年的多张照片而得以从视觉材料上确认其开建于这一年。

三、“留影累累”—摄影作为一种身份认同与社交方式

在陶冷月的摄影实践中,摄影作为一种建立与确认身份认同的手段,以及作为一种社交手段,也被他运用得较充分。

据《年谱》记载,陶冷月有机会与友人出游时,会携自备照相机出行并且欣然为大家拍照。这样的事例,可以他与画家黄宾虹、王云僧、钱云鹤等人于1928年在无锡梅园的合影为证。

作为星社一员,陶冷月在与星社成员一起出游时,也常常欣然为大家拍摄照片。1926年5月6日,星社成员出游苏州天平山。作为星社的活跃成员陶冷月,带了照相机,为大家拍照留念。此事在周瘦鹃的发表于同年5月16日的《上海画报》中的《天平俊游记》中有记载。

于1922年8月29日(农历七夕)在苏州成立的星社,为一当时主要以活跃于苏州上海一带的知识分子结成的文学社团。其成立初期,已经包括寓沪成员,后因部分人员陆续向上海流动,雅集多在沪滨举行,而星社的影响就此也在沪上彰显。星社成员,性格多彩,趣味各异。如1937年7月4日在上海南市半淞园举行的“趣味展览会”上,有人将“炮弹破壳一,配以红木座”展出,此举显然有达达主义的现成品(found object)之风,也可见此团体成员之艺术趣味的不拘一格。

在星社之前,当时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恐怕是成立于1909年的南社。由新旧文人结成的南社大力鼓吹“文学革命”,成员中有政治企图心者不乏其人。南社也以社员雅集等形式壮声势,扩大影响,而在雅集时拍摄合影照片以为见证则成了惯例。虽然与南社的文学旨趣并不相同,但在聚会时与聚会后拍摄各种照片和合影这一点上,后来者星社与南社可说如出一辙。星社在举办雅集或春褉时,也多有留影之举。星社主要成员、笔记掌故作家郑逸梅曾说,星社“月一雅集,留影累累”。星社成员主要为当时社会上的中上层知识分子与旧文人,他们的经济状况大多不差,于摄影这一新型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形式并不见外。或者说,摄影与他们社交生活的胶着度相当高。比如,在“星社持螯会”上,有人会拿出“南湖船娘小影”而证明大家所吃螃蟹来自嘉兴南湖。

而在星社成员中,擅长摄影者也不乏其人。星社中,至少有江苏南汇人(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郭兰馨,苏州吴县人徐涓云、范君博与陶冷月,江苏武进人薛逸如,浙江嘉善人丁悚等人都是摄影爱好者。这些来自不同行业的社会人士,经常会在星社活动中以摄影服务社友。比如,1936年,在星社十周年活动中,有新入社成员郭兰馨自发为大家摄影留念。可见摄影在当时的知识分子当中,为一与他们的社交活动与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时尚,并且也成为增进交流、加深友情的媒介。现代性以一种有趣的形式在他们的文化与社交生活中蔓延渗透开来。

陶冷月也与星社中的摄影爱好者如丁悚等有较深入的交往。星社成员中的丁悚其人,既是当时海上闻名的画家,也是一个活跃的摄影爱好者,多有包括人体摄影作品在内的各类照片发表于当时平面媒体上。1945年,与丁悚有相同摄影爱好的陶冷月,就曾经送他画作《眉案长春》,贺其嫁女。这种馈赠,想来与双方志趣与爱好上的相契相知有关。

陶冷月与星社之外的成员当然也有各种交往。而在这种交往中,也经常会有摄影的介入。据《年谱》记载,1938年8月20日,时值盛夏,陶冷月至最早提出抗日“持久战”说的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家中观赏昙花。他当场速写与摄影双管齐下,记录“昙花一现”的难得景象。此时,写生、摄影与社交这三者已是浑然一体。三个月后,毅然奔赴国难的蒋百里将军病逝于广西。

《年谱》记载,1943年11月11日,陶冷月终生好友郑逸梅的同学夏石盦所培植的昙花开放。静思庐主人夏石盦盛邀陶冷月等人前往观赏。陶冷月欣然前往,“费时两三小时”以速写与摄影的方式记录下了昙花“从蓓蕾而初坼,从初坼而开放,从开放而大盛,从大盛而渐萎”的全过程。同时,他还作《昙花一现》图赠静思庐主夏石盦。

更有趣的是,1948年4月8日,在由中国画会发起的赏樱会上,画家钱化佛别出心裁地请《申报》摄影记者为陶冷月与美术史论家俞剑华、学者马公愚三人摄一合影。钱化佛以三人姓名中的“陶”“俞”“马”三姓为谐音,命名此照为“盗御马”照。此时,陶冷月是作为被摄对象在画家们的社交中被“合影”了。

这样的谐趣摄影,不免令人想起1914年第九期《游戏杂志》上刊出的一张由插图画家丁悚、书画家陈小蝶、作家与编辑周瘦鹃等三个海上大众文化名人的合影照片。有意思的是,在这张题为《游戏小影(假山石)》的照片中,三人以各异的姿态组合成了一座假山石造型。用自己的肉身借助摄影这个视觉手段来塑造一块形态丰富的岩石,这个想法本身已经足够有趣也够刺激。这三个民国大众媒介名人中,至少两人(丁悚、周瘦鹃)后来都成为了星社的主要成员。

摄影、尤其是合影这一形式,成为了当时知识分子确认自我身份与相互关系的手段。合影作为一种确认群体归属感的视觉形式,也为社会各方人士所广泛接受。在各种群体活动后,合影作为一种仪式性的活动往往会作为“压轴戏”被要求“上演”,而且,拥有合影的活动似乎更能够证明此一活动的圆满举行。而许多人还因为分属不同的交往圈子,因此会在不同圈子里展开交往。而合影则成为了相互间确认属于某个社会群体与阶层的身份的手段。在陶冷月存留后人的众多合影照片中,就出现有同学、同事、知识分子以及家人等不同的圈子组合。

1949年后,陶冷月虽然努力进取,以图适应新的社会,但因不能卖画谋生,进入了公家单位任教。随着处境逐渐转变,结伴出游并且以摄影助兴的事于他来说几乎绝迹。1958年,陶冷月被所在单位五爱中学打成右派分子。时任中学教师的他的工资,从中教三级降为五级,月薪自107.50元降为83.50元。因家中尚有六个子女还在读书,因此他的收入不敷家中浩大支出,无奈之中,只得频频变卖家产以充抵日常开支,度过难关。在将家中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售尽后,连长年爱用的全套高级摄影器材也不得不悉数出售,以充生活之资。这些器材当中,包括了他早年爱上摄影时购买的两架德国制照相机,以及三脚架、曝光表、闪光灯等设备。

虽然生活境况如此不堪,老友间的相会仍然时有发生。而合影这种方式仍然成为相互取暖、共同见证人生的特别方式。1964年,星社老友共22人在上海的老字号新雅酒家为周瘦鹃、郑逸梅与陶冷月三人贺七十岁生日,在聚餐后,他们一起合影留念。顺便说一句,四年后的1968年,不堪凌辱与迫害的周瘦鹃在苏州自沉井底。

同年(1964年),陶冷月就学过的江苏两级师范学堂的本科第一届同学,又举行了一次聚会。他们先在位于淮海中路襄阳南路口的襄阳公园里的茶室品茗,然后共赴位于陕西南路上的美心酒家聚餐。聚餐结束后,大家又一同至淮海中路上的淮海照相馆合影。11年后,1975年,陶冷月与本科第一届同学再次聚餐并合影没有了照相机的陶冷月,只能以合影这种方式重温与享受与同学友朋的长年温情。

合影也是确认与展示亲情的手段。1937年9月日寇侵华,陶冷月在携带妻儿回湖南避战祸前,回苏州向母亲辞别时,与兄妹拍摄合家欢留念。

四、陶冷月的摄影美学贡献

陶冷月对于摄影的贡献,不仅与其作为画家的创作实践有着某种关系,同时也为丰富民国摄影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特别之处在于,他没有刻意要在摄影上有所作为,但却因为对于摄影的真诚爱好,不期而然地通过自己的摄影实践对于摄影作出了独特贡献。

1.风景摄影之于陶冷月

陶冷月作为一个山水画家,出行时为各地风景所吸引,热心拍摄各地风景是理所当然之事。但他的风景摄影所呈现出来的摄影趣味,却与当时摄影界所推崇的美学趣味迥然有别。如前所述,在他活跃画坛兼好摄影的当时,以都市中产阶级人士(陶本人也属此阶层)为主体的摄影爱好者当中,“画意摄影”是主流现象。其中尤以在上海的摄影家郎静山,以其创制的“集锦照相”而享有盛名。1940年,郎静山在《集锦照相》一书中自陈:“照相之称为集锦者,乃集合多数底片之景物,而放映于一张溴纸上也。盖以一底片中,每因局部景物之不适人意遂致全部俱废。若集合各底片之良好部分,予以适宜之接合,则相得益彰。非独可使废片景物化为理想之境地,且足令人得更深之趣味。此即集锦照相之目的也。”(龙憙祖编著,《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P264)

可以这么说,郎静山发明“集锦照相”,是对于摄影所具有的“逼真”性有所不满而有的“超越”之举。郎静山要超越摄影的局限,并且以传统绘画中的“六法”为创作圭臬发明了“集锦照相”。“集锦照相”的美学指向是以中国传统绘画的画面经营为楷模。而陶冷月虽然爱好拍摄风景,但其出发点正好与郎静山相反。他并不害怕摄影因其媒介特性而可能在拍摄中照单全收各种不理想的现实(画面)这一事实。他是通过拍摄现实,以摄影的“写真”力量来激活自己对于创作的激情,也激发自己的通过绘画来超越现实之不理想的创作激情。陶冷月的绘画属建构性创造,也是以各种视觉元素结合配置于画面而成一画,这在构图原理上与郎静山的“集锦照相”的创作理念是一致的。但陶冷月的摄影,却完全相信照相机镜头的观看,不思对于照片摄得的画面再作加工。对于陶冷月来说,他既能够通过摄影的观看来真切地了解并记录山川形胜的自然特性,也能够通过自己的绘画来更好地构建、展示自己对于理想中的山水的想象,这两者于他是并行不悖的。而我认为,这种绘画中的建构与想象能力,也正是通过他自己的摄影式观看所部分地培养、滋养了起来。因此,他的摄影越是能够真切地再现山川风物景象,他的绘画就越是能够具超越性地建构。这或许是他的摄影实践、尤其是风景摄影实践之于他的绘画的意义所在。

2.作为高士图的摄影

在陶冷月的绘画中,具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高士图意趣的画面可谓俯拾皆是,如作于 1930年代的《雪中吟松》与《明月寒松》、1933年的《奇峰赏月》、1937年的《瀑前论道》和《匡庐飞瀑》、1938年的《洲前夜吟》、1943年的《高士观瀑》与《梅林夜琴》(见《光风霁月—陶冷月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P71、P78、P110、P138、P140、P147、P195与P196)等,皆可视为此一品类。他以不世出的人物形象表达一种士人的高洁之志。但受限于绘画制式,他的高士图画面所传达的意趣与意境均与传统趣味高度符合。反而在他的摄影实践中,得力于摄影这一新视觉表达样式所带来的可能性,他倒是创出了蕴含某种新价值观取向与美学意趣的、可称之为“摄影高士图”的新画面。

在外出拍摄所见时,陶冷月有时也会及时将同行者或在场者置于画面某处,以他们为画面的“点景”人物。这样的处理往往会使得照片的完成度得以提升,而画面的旨趣也会发生变化。在拍摄风景时考虑到以人物点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传统绘画美学对陶冷月的摄影美学趣味的影响。在《虞山藏海寺前拂水桥》、《虞山剑门望尚湖》、《万松岭》等不少照片中,都有现代绅士模样的人物出现。他们作为点景人物,或持杖安坐于山径小路边,或站于高处远眺。这些照片的画面,虽然呈现的是拍摄当时的真实情境,但画面的意趣无法不令人联想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高士图”。

1928年春天,陶冷月与教育家邓胥功(只淳)同游常熟虞山,此行拍摄了不少照片。其中既有他拍摄的单独的古桧照片,也有他与古桧合影的照片。同年,他还依据自己拍摄的照片,绘制了《古桧图》(见《光风霁月—陶冷月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P57),在画中他写道:“古桧。戊辰春日,与邓只淳兄同游虞山,得见于藏海寺外东南隅。翠荫婆娑,独立危崖,不经品题,并无盛名,其树中之巢、由耶?抑英雄之未遇于时者耶?爰为图之,以待知音。冷月并记于小亦吾庐。”显然,他将此树比作遗世独立的隐逸之士巢父、许由。在他拍摄的《虞山藏海寺古桧柏》中,他以自身的西装革履形象与参天大树并列,呈现一种新旧之间的差异效果。而陶冷月拍摄自己傍古树而立的形象,也有以巢父、许由自况的立意。而且,在这个画面里,他不再是点景人物,而是与古桧并立。

而在《虞山剑门望尚湖》的画面中,山头上站着两个人,他们的脚下远处是万顷碧波。两人中,前面一人着西装戴礼帽,拄杖作远眺沉思状,在他身后之人则穿传统长衫。细细审视,不难发现站在前面的人是陶冷月本人,且他在两人的相互关系上具主导性,而两人中站在后面者(或许是同游者邓胥功?)则具某种从属性。这一将服饰上中西截然分明的两人形象并存一处的画面处理,可说是陶冷月以现代图像手段来表证中西文化上的对立并存的“摄影高士图”的尝试。这一处理,既表明陶冷月对于传统文化、传统绘画样式所体现的美学趣味的认同,同时也通过“摄影高士图”的新形式,将自己这一现代人形象通过摄影这一新视觉手段纳入与固定在画面中,表示与确认自己的文化态度以及兼容并包的志向。画面中人物的前后配置,是不是可以认为他要传递在现代社会中,现代文化将作为一种主导性力量来引领文化实践的信息?而其实这也正好是他努力要在自己的“新中国画”绘画实践中要加以实践的。

而另外一幅名为《南川金佛山》的照片,照相机从洞内深处向外取景,摄影者陶冷月以影调深重的框式构图来包围起被洞外光明剪出身影的人物形象。此人身着西服,头戴帽子,挺胸昂首,策杖站立于岩石上,欣然面对洞外的云雾蒸腾。这种强调空间纵深感与强烈的明暗对比的处理,强烈地展示了画面中人穿越黑暗后豁然开朗的心境。所谓的“别有洞天”之意在此油然而生。这一兼具乐观主义与坚定意志的人物形象,或许正是陶冷月为创“新中国画”而长期艰苦跋涉终见光明的自我写照。在拍摄此照片时,他的绘画风格与世间名声已然确立,当然在事业上也更任重道远。在这里,摄影技艺也达高超水准的他,已经能够非常自然地将一幅突破自然限制的画面转化为克服文化创造上的困难的视觉宣言。

而在《虞山藏海寺古桧柏》、《虞山剑门望尚湖》等作品中,都有摄影者自身形象在,因此也是画家陶冷月通过摄影“高士图”的方式来确认自我的自拍摄影尝试。

3.陶冷月的上海风景

除了拍摄山川胜景,现存陶冷月拍摄的照片还展现出他对于都市的观看兴趣。虽然都市景象的照片在他拍摄的照片中所占比例极小,但这些照片至少证明,他尝试过以摄影的眼睛来面对、观看都市景象。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他拍摄过苏州街头景象,除此之外,他也拍摄了一些上海的市街景象。这些照片正好与他的风景照片构成了对极。他以较低也较开阔的视角拍摄了闹市街头人力车与汽车并行的景况。而在另外一幅照片,他从较高的视点拍摄了现代百货公司“先施公司”门前人来人往的熙攘景象。而将要冲出画面的电车,更给画面增添了强烈的现场感。

此外。他也大胆尝试拍摄都市夜景照片。由于电灯的发明,现代生活中,夜晚如同白昼已非虚言。在一张他拍摄的夜景照片中,占据画面主要位置的、由电灯连缀而成的“大减价”三字分外鲜明,充分展示出现代都市商业的发达。在当时,胶片的感光度并不高,拍摄夜景在技术上也是一种挑战。而陶冷月却有兴趣尝试,说明他有通过摄影再现都市夜生活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他通过绘画所表现出来的“冷月”意象,一定与夜晚相关联。而他所拍摄的上海的夜晚街景,则与自然中的冷月意象构成了对极的意象。如果说,自然山水中的月景是“冷”的话,那么由电灯这一现代科学手段所照亮的城市夜晚,则是“热”的。而他的照片,也确实给出了这么一种夜“热”的意象。他的这一夜晚拍摄尝试也让我们看到,作为一个创造“自然”的山水画家,陶冷月的摄影观看也并不排斥作为“文化”景象的都市夜晩。

4.摄影语言的高超把握

在用摄影方式记录眼前美景的时候,陶冷月的风景摄影既呈现出捕捉自然美的敏感与敏捷,同时也显示出他已经充分把握了摄影这一迥异于绘画表现的视觉语言,有能力呈现体现出摄影这一媒介的独特魅力的摄影美。从某种意义上说,陶冷月要在摄影中表现“美”是不在话下的。因为他所受的美术训练与绘画实践足以使他把握好画面,画面不“美”也难。但是,如何掌握并凸显摄影所特有的媒介特性与表现力,于他却是新的挑战。而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也考验他对于摄影这一糅合了技术与美学的新视觉手段的认识,以及与由此而来的对于摄影美的理解与表现。这其中,如《常熟方塔》,就是将摄影之美演绎得炉火纯青的佳例。在拍摄时,陶冷月把握好时机,将行走中的黑影的人物置于传统建筑的白墙映衬中,很好地平衡了影调的黑白关系,传统绘画中的“计白当黑”原则被他运用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也以垂直方塔的静止反衬人物的水平移动,又以方塔的高大雄伟与相比之下显得弱小的人物形象来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强烈对比,使得画面结构张驰有致。这张照片透彻地反映出陶冷月对于摄影所具有的独特表现方式的体悟非常之深。

同样的,拍摄于1923年的《苏州蔡汇河头七十四号旧宅》,是以室内景象为主题的照片。这张照片构图严谨,画面结构复杂,空间纵深感强,反映出他拥有掌控光影分布的良好摄影功底。从题材看,这也是一幅难得的以身边日常为题材的摄影作品。此一展现了市民日常生活空间的照片,也不禁令人想起荷兰画家赛缪尔·凡·胡克斯特拉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的作品《走廊一景》(1662年)。

陶冷月的绝大多数风景照片的拍摄视角相对周正平稳,因此给出的景象在气势上也显得沉稳以至雄浑。整体而言,他的拍摄视野具有一种包容性,不以极端视角观照对象,但有时也会因为所处拍摄位置的关系而获得了视角较为极端、因而在视觉上别开一新生面的景象。比如,1932年拍摄于川江边上的《泄滩纤夫》,就从俯视的角度,大胆采取了对角线的构图来表现船上与水边人物。画面中,船工们为使船行过浅滩而齐心协力,人物姿势各异,动作生动,画面动感强烈,体现了作为摄影家的陶冷月的高超的画面掌控力。这张照片,从摄影时间上看,要比当时居北京的摄影名家张印泉的拍摄于1935年的中国摄影史名作《力挽狂澜》更早。这是一张呈现了陶冷月关注民生的现实感,同时也表明他的审美观中由摄影所体现出来的现代主义意识。没有照相机在手,他的这种现代主义意识或许就无从展示。

五、陶冷月的摄影观

在陶冷月晚年,他还曾应上海广告包装设计师、摄影家倪常明(1923-1983)之邀,于1975年9月20日中秋日为其摄影集题词。题词如下:“题倪常明黄山摄影集:云气漫山山接天,天高吸息惊帝筵。我来祝融峰头大呼来海若,海若闻之幻丘壑。由来造化之妙妙神通,华岱黄山俱溟漠。文成大块凌遥空,拔空朵朵青芙蓉。芙蓉如面不可写,卓哉意象超鸿蒙。余于癸酉季春尝登衡岳,观云海于祝融峰顶,白云浩荡,畅快心胸,曾作《云海图》题诗记之。今观常明同志黄山摄影集,不仅技术高超,取景神妙,而云雾滃然,深得画意,叹观止矣。爰录旧作俚句题之。乙卯中秋,陶冷月时年八十有一。(手稿)”这首诗乃陶冷月昔年登衡山时所作,现被移用于为倪常明黄山摄影集的题词,也是现存他唯一有关摄影的文字。的确,无论是作为画家还是作为摄影家,陶冷月都有权对于曾经在民国兴盛过一阵的“黄山影像”发言。他本人早在1927年就拍摄过气势雄伟的黄山。因此,他的这篇题词既是对于倪常明拍摄黄山的鼓励,也是拍摄过重峦叠嶂,云蒸霞蔚的黄山影像的陶冷月的有关“黄山影像”、风景摄影以至摄影的夫子自道。我们现时暂时无从查找倪常明的黄山摄影,但除却陶冷月对于黄山(衡山)景象的诗意描绘,可以认为他对于倪常明的黄山摄影的基本评价可概括为:“技术高超,取景神妙”,且最终达到“深得画意”的境界。虽然此评价看似片言只语,但我们或许也可视为陶冷月对于自己的摄影实践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已经无奈放弃摄影之后回头对于自己的摄影实践的精练概括。

在陶冷月看来,拍摄照片首先要“技术高超”是当然之事。这说明他于摄影这一凝聚了现代科学智慧的观看器具的基本认识。而在掌握摄影器具的原理并且善于使用摄影器具的前提下,如何服从本着西人发明的透视法原理设计出来的照相机的写实“取景”法则,也是需要下功夫才能会然于心,以期可得“神妙”画面。这其实也告诉我们,在陶冷月,遵从照相机规定的“取景”原则其实非同小可,非如此无以得“神妙”之景。而照相机的“取景”原则,其实遵守的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透视法原则。最后,如何“深得画意”,则是造化之功与摄影者的人事之为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画意”,并不是指的前述追求西画表面效果的“画意”,而应该是一种具有传统绘画提倡的“神品”、“妙品”境界的画意之谓。

据陶冷月之子陶为衍先生回忆,陶冷月曾经与他们说过,他拍照片的目的不是为今后临摹,“照照片画是画匠,看照片是回到当时出游的意境。”虽然陶冷月明确告诉家人,他不是“(按)照照片”来绘制,但他参考自己拍摄的照片中的光影明暗,更重要的是借助照片回忆当时当地的总体氛围以助绘画意境的最终确立,却仍然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或许,这些照片于陶冷月虽然不是直接翻制的对象(这么做就是画匠所为),但照片中所保留的景色以及被他保存于画面中的“意境”,则有可能成为他在营造画面、提升画面意趣时的某种视觉保障。借助他自己拍摄的照片,他得以时时回到当时当地的情境中去,并且从这种来往于现场与画面的往返中,构思提炼绘画所需要的意境,并且最终落实为绘画中的意境。这些把他带回现场的照片,也同时成为了一种回忆美好时光的契机。

这些可以令他“回到当时出游的意境”的照片,虽然被他了无痕迹地化到自己的画中,但有时可能并非只是帮助“回到当时出游的意境”。比如,在高龄85岁,已经无法出游的1979年,他创作了《巫山雨霁》。我们可以发现,此画与他在1930年代当时拍摄的照片关系密切,并非向壁虚构,凭空画来。在体弱不能出游的特殊时刻,陶冷月在几十年前拍摄的照片,起到了帮助他在作画时“回到当时出游的意境”的关键作用,同时也成为了他作画的视觉依凭。

结语

与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迷恋摄影器材的日新月异的更新而频频更换器材不同,陶冷月是一个只关注观看与记录自己感兴趣的摄影爱好者。因此他不以器材更新为乐趣,而是只以观看为乐事。在他身上,摄影这一爱好体现为一种精神性活动,而不是为物(摄影器材)所役的物质性活动。

陶冷月是一个名满天下的画家,因此他的爱好摄影,并没有像有些摄影家与摄影爱好者通常所有的那种对于绘画的情结。在他热衷于摄影的当时,有相当多的摄影家与摄影爱好者奉“画意摄影”为一种主流美学,以像画为创作摄影作品的终极目标。结果,摄影本来应有的媒介特性、艺术表现力与特色反而被舍弃了。但陶冷月更能够接受并且在自己的实践中尊重摄影所表现出来的与绘画截然相反的媒介特性,结果,其摄影的追求目标正好与当时开始出现的“反画意”的现代主义摄影美学观与努力方向不谋而合。在他的摄影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摄影取向很明确,那就是让照片像照片而不是像画。他的这些照片,放进当时中国摄影史的脉络中看,反而是丰富了现代主义这个面向上的创作实践。这是陶冷月于摄影史的意外贡献。

虽然陶冷月身后遗留了他自己长年拍摄的大量照片,但关于摄影这一媒介、以及他如何看待摄影,除了极少数的家人回忆,他本人并无片言只语论及。这或许并非坏事。他没有提及摄影,既不表明他于摄影无关心,也并不妨碍我们根据这些由他拍摄的照片来讨论他的摄影观以及他与摄影的关系。也许,这可能会给我们对于讨论他的摄影实践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中国现代画家中,于摄影如何认识,以及如何展开自己的摄影实践,相对成规模的资料发现其实不多。而陶氏家人能够出其所藏公之于天下,且数量又如此充分,相信于研究摄影与美术的关系以及摄影在现代中国的接受等都有极大帮助。同时,这批照片也足以说明画家陶冷月对于摄影这一改变了人的知觉方式的观看手段的认识与掌握并非泛泛。因此,他的这批摄影作品,对于讨论“新中国画”画家陶冷月与摄影的关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我们要为此向他的家属表示敬意。

陶冷月终其一生是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在摄影上的成就只是业余水平。法国思想家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曾经如此讨论业余摄影爱好者:“(业余爱好者通常被说成不成熟的艺术家:一个不能—或不愿上升到专业水平的人。但是,在摄影活动领域里却相反,达到专业顶峰的往往是业余爱好者:离摄影真谛最近的,正是这种没有上升到专业水平的人。)”(罗兰·巴尔特,赵克非译,《明室:摄影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P131)至于“摄影真谛”为何,巴尔特说得非常明白:“摄影的真谛很简单,很平常,没有任何深奥的东西:‘这个存在过’。”(同上书,P153)证之于陶冷月拍摄的照片,我们可以说,其实这些照片最终都是在向我们大声疾呼:“这个存在过”,我,陶冷月,看见过。

目前没有记录发现陶冷月与民国当时颇为活跃的摄影社团有来往,也没有材料告诉我们他通过什么媒介、如何吸收摄影的知识与了解摄影的发展历程。因此,作为一个爱好摄影的画家,陶冷月的摄影爱好不受既有摄影社团的美学规则与竞争原理所限,因此不存在他追随某种潮流或者曲意逢迎某种摄影美学趣味的情况。他有着自己的志业并且一路前行成果累累,所以也不想获得来自摄影界的承认。他的拍摄只是服从于自己作为一个现代文人画家对于山川形胜的观看的兴趣。因此,这样的不在摄影求“功名”的爱好,反而因其爱好的纯粹而可以做到“无求品自高”,最终还可在自己的长期探索中不受干扰地形成自已的个人特色。因为没有功利心,所以得以保持一种纯粹性在。不受摄影功名(在他当时,就是种种摄影社团的比赛)的诱惑与比赛格式的干扰与束缚,陶冷月反而可以更自由地看,更明确地记录自己所要观看与所要记忆的,并且最终在摄影上达到了“离摄影真谛最近的”高度。

作者:顾铮

第2篇: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抒情散文

从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回来已经半年多了,心里一直记得欠西藏一份作业。今日,终于坐下来开始动笔。第一次不是被领导催着交稿子而动笔,所以这一拖就是半年多。其实真的不必介意有没有拍到最美的照片,或者有没有忘记写下札记,因为,我们有的是回忆。沿途

乘火车从南京到拉萨,历时四十八小时,沿途要经过多少地形,经过多少山川河流,现在后悔当时没有好好看看窗外的风景。从最初上车的兴奋到对窗外风景的麻木,直至对目的地的焦灼的期待。只记得车窗外的颜色渐渐由绿变黄,高楼越来越少,人烟越来越少,植物也不断变化着,,如西北硬汉脸上的轮廓,风蚀?水蚀?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是岁月的鬼斧神工。当列车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时候,我再次感到了人对于大自然的无奈和渺小。建议有志去西藏的朋友,这一趟火车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沿途风光无限,二是可以慢慢适应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

到了西藏,不得不说下高原反应为担心高原反应,所以很早就开始做功课了,查资料、锻炼身体,出发前半个月开始吃抗高反的药。希望到了高原上我的体魄可以吃得消。关于高原反应,因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这个只有自己在亲身经历了之后才会知道。列车行进在青藏线上,突然,几个上海女人叫了起来,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去看了下,原来海拔到了2300米,生活在平原的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知道自己到底会不会有高原反应。到了三千米多米的时候,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袋纷纷涨袋,破裂,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了高原和平原的区别。车厢开始供应氧气了,氧气丝丝地从供氧口出来。导游在拉萨火车站手捧哈达接站。拉萨的海拔是3650米.导游千万叮咛不要洗澡,防止感冒。头隐隐有点疼,暗暗庆幸自己没有同行的团友反应厉害。第二天参观布达拉宫,我才真正领教了高原反应的厉害。通过地下通道,来到广场上,那二三十级台阶上来,我一阵眩晕,心跳加快,几欲跌倒。赶紧拿出速效救心丸来,怕同行的儿子看见,影响他游玩的情绪,赶紧咽了下去,稍微好点。儿子只是觉得头有点疼,其余还好。布达拉宫依山而建,有一百多米高,如果在平原算什么呢,但是在西藏,简直像登天一样难。我几乎是手脚并用爬上去的,想不虔诚都不行啊。我的字典里第一次有了累这个词。到了一个讲解点,就想坐下来,而且坐下就不想再站起来,参观布宫有时间限制,导游不停催促,和导游讨价还价哪怕再多休息一分钟。至于导游讲解了些什么根本没心情去听。从八角街回宾馆,也就三百米左右的距离,途中看到人家摊位边的凳子,我顿时两眼放光,和店主打个招呼就坐了下去。直至儿子三番两次催促才恋恋不舍离开板凳。三百米走了近一个小时。到宾馆,感觉胸口犹如压了个大石头,喘不过气来,怀疑自己得了传说中的肺气肿,于是上网去搜索,结果越看越像,心情又沉重起来,更加觉得闷气。其实高原反应和心情有很大关系的。以后的几天稍微缓解一点,但是也是拖拖沓沓,看到台阶就发憷。全没了在家时健步如飞的感觉。

苦旅

去西藏旅行简直就是一次苦旅,一次修行。饶是如此,还是有很多人顶着高原反应的危险,慕名而来。沿途看见许多学生,骑着自行车,驮着行囊,看到他们总想流泪,平时父母身边的宝贝,此时要在高原骑行几千公里,风餐露宿,苦不堪言,我总是把头伸出窗外,噙着眼泪,对他们大喊一声加油。这种历练,对他们来说是好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儿子也下定决心,今生一定要骑车再去拉萨。

从拉萨坐客车去林芝要九个小时。像这样长时间的坐车每天都要经历,因为西藏幅员辽阔。林芝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横断山脉等群山怀抱之中,号称西藏的江南,海拔两千多米,是天然的氧吧。路上藏香猪自在地跑着,并没有被圈起来。晚餐桌上有了藏香猪和藏香鸡火锅,那一顿饭吃的美味无比。

到达鲁朗林海时,天空星星点点飘起了小雨,却让我有幸看到了彩虹。两座山之间架起了两道彩虹桥。儿子告诉我说,这叫做霓虹,霓和虹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排列的颜色是相反的,我一看,果真如此。不禁又佩服起儿子的博学来。彩虹桥壮观,美不胜收。去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时,坐的循环电动车,车子在山间盘旋,路边就是悬崖峭壁,司机谈笑风生,若无其事,坐车的人虽然知道司机熟悉路况,但还是胆战心惊的。老远就听得雅鲁藏布江的波浪奔流而过的涛声。脑海里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一句歌词,雅鲁藏布江翻波浪,叫我怎能不歌唱。面对这壮阔的江面,真 有大声唱歌的欲望。可是在高原唱歌也是个体力活哦。南迦巴瓦峰始终披着神秘的面纱,未能看到他的真颜。有遗憾才会再次魂牵梦萦。这次去西藏最大的遗憾就是去纳木错的那天是个阴天,没有见到蓝天白云,没有见到图片里看过的波光粼粼的美景,天气阴得像要滴出水来。风还特别大,我用披肩裹紧了自己。在湖边和牦牛和藏獒合了个影就离开了。牵牦牛的那个藏族同胞盯我看了好久,用蹩脚的汉语对我说了句什么,可能他们觉得南方的女子都很美丽吧!然后,又是几个小时的盘山公路,真是步步惊心。几个小时行程都捏着一把汗,心都揪起来了。路上不时看到抛锚的车子。老天似乎要补偿我们在纳木错的遗憾,到了羊卓雍错的时候,天气特别好,我拍到了最美的风景,蓝天上白云悠闲地漂着,地上油菜花零零散散地点缀着,湖水湛蓝清澈,反射着太阳的光芒,远处群山或站或卧,牛羊三三两两散落在草地上吃草。此时真羡慕那些牧民,可以随意躺下,看天上云卷云舒。好一幅人天合

一、自由自在的和谐画面。还有很多遗憾,例如墨脱,例如珠峰大本营,还有那个据说转一圈能洗去一生罪孽的岗仁布钦山。

风 情

对于藏民对佛教的虔诚,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好多藏民都是穷其一生积蓄去朝圣,去他们认为神圣的地方去朝拜。他们自带酥油,捐给寺庙的大面额香火钱还可以自己找零。西藏处处经幡飘扬,经幡上写着经文,风吹动的时候,猎猎作响,佛可以听见是藏民在念经;西藏到处可见手拿转经筒和佛珠的信徒,念一遍经文,佛珠转动一颗,一串佛珠是一百零八颗,那一串佛珠在他们手里要经历多少次的轮回,经过他们身边的时候,听得到他们嘴里在念念有词;也见到了一步三叩去布达拉宫朝拜的信徒,他们脸色憔悴,风尘仆仆,但是脸上的表情却坚毅执着。他们从遥远的故乡出发,带着最简单的食物,历经一年半载也不放弃,实在遇到阻挡或者因睡觉,进食等原因要暂时停止行程,他们也会在路上做上记号,回来时还从记号处重新开始磕头行进,五体投地,一步都不会少的;玛尼堆的石头上刻着经文,也是代替他们在念经。路上到处可见牦牛的新鲜的粪便,藏民们当它们是宝贝,拣了堆在家门口。到藏民家家访,换上藏民的服装,接过双手呈上的哈达,喝着酥油茶,吃着风干的牛肉,学简单的藏族舞蹈,听他们介绍家里的情况。车到休息处,就有孩子围着车子,他们脏着脸,穿得很破旧,我将包里所有吃食分给他们,看他们一哄而散,心里一阵酸。不知道该怎么去帮助他们。不知道回去后要通过什么渠道给他们捐些衣物过去。

西藏是一个神秘又神圣的地方,我只是个过客,匆匆留下一两个足迹, 有朝一日,若能寻一小屋小住 ,静静地读仓央嘉措的诗,读《莲花》。

第3篇:西藏-离天堂最近的地方|2017西藏游记

“去旅行,趁此身未老,去西藏,趁岁月静好。

一台车,一架单反,一个陌生的城市,这概是每个爱旅行的人梦想般的生活,抑或匆匆走过,眼神迷茫,抑或停留驻足,看潮起潮落,一切发自内心,不做作、也不呻吟,遇到喜欢的城市住下来,像当地人一样,早起买早餐,穿行于

街小巷,结交不同的朋友,有吹牛高手,也有正经白领,倾听他们的故事,然后一起疯,一起笑,一起流浪...... 所以,西藏是自己跨进梦想的又一步,唐僧取经,是为信仰,我去西藏,是为梦想。 那儿的天很蓝,蓝的让人心醉; 那儿的天空很近,近的几乎触手可及; 那儿的白云很大,就像大大的棉花糖;

那儿是哪儿?那就是西藏,一个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很喜欢这段话,即洒脱又美好。西藏,一直是我心中模糊而久远的梦。想着,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去;想着,有钱有时间的时候我一定会去;想着,有了合适的伙伴同行我才能去……这么多年,这个梦就一直在默默藏在心底,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它有点遥不可及。

后来高中毕业了,后来大学毕业了,再后来,定婚了,感觉西藏梦离我越来越远了,突然有一天,未婚夫(文中喊程磊)看到我以前的日记 ,和我说“我们去西藏旅行吧”,开始我以为他是开玩笑,便说道“好啊,我带上你,你带上钱,我们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可是第二天我惊讶的发现,程磊居然到公司把假请了,忘记说了,我们去的时候是九月份,没几天就是国庆节了,算上他请假的天数,大概有半个月时间,然后他就开始买各种旅行中会用到的东西,收拾行装,这时我才意识到,他是说真的,我和程磊说,我是开玩笑的,他却说“从日记中,我看到了你对西藏的向往,那是你的梦想,我也很想去看看,以后结婚了我们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再去,所以就现在让我陪你走完这次西藏之旅,这次旅行会成为我们婚前美好的回忆”,所以说,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缘际会。当然,也少不了支持我们的人,在2017年,这次说走就走的西藏之旅开始了~~~

因为有朋友在拉萨,所以我们放弃了自己的车,改坐飞机到拉萨,然后开上朋友的车开始自驾游,拉萨的景点很多,像布达拉宫,大昭寺等,风景也很美~~

兴奋的小伙伴们

大昭寺

虔诚的圣徒

离开拉萨,我们经过日客则,沿路到达了 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停车买票,沿珠峰路继续90公里,来到绒布寺,这里有世界最高的邮局,所有车辆在此换乘!你可以步行到大本营,也可以乘坐所谓环保车前往!来到5200米碑,再往后爬上一个小山包,远处的珠穆朗玛就在眼前!

眼前的珠峰

世界上最高的邮局

要注意的是,登珠穆朗玛峰和去珠穆朗玛峰大本营不是一回事。登珠峰是绝大多数人办不到的,钱和身体都很重要。到大本营简单多了,有边境证就可以了,开车可以3的直达绒布寺,而且定日到珠峰大本营都是新修的柏油路,路况很好。至于高反,或都或少都有,我的症状比较明显,再加上到拉萨以后就有点水土不服,此时高反也找上了我,让我这原本就清瘦的小身板更加雪上加霜,上吐下泻了一天一夜,脾胃严重失调了,别说继续旅游了,床都下不来,期间程磊给我买的药吃了也没起太大作用,后来程磊从行李箱中拿出我从满圃香订购的五珍粉说“要不吃吃这个呢?这个是调理脾胃的,你现在脾胃太虚,吃药反而不好,这个最起码没有副作用,还能给你补充点营养”,当我看到粉粉的时候我觉得有希望了,因为以前就有吃,效果不错,只是最近忙着玩给忘记了,然后就是两天之内吧,程磊每天给我泡两包五珍粉,除此之外再喝些清粥,搭配着吃一点刺激性小的药,两天过后我满血复活了,总算没有耽误太多的行程,不然我真的会遗憾。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来西藏之前一定要上网查查西藏这边的天气温度、时差这些,(我们就是衣服没代够,半路买了一些)做好充足的准备,如果身体容易水土不服等等,最好带些调理的东西(五珍粉很适合我的体质,有需要的盆友可是试试哒),还有就是走路不要太快,容易喘,不放心就带上氧气瓶,简易灌装的到处有卖,20-30元不等,吸不了多久。

纳木错--海拔最高的咸水湖

羊卓雍错

面朝雪山 它是那么净,那么美,美的让你手足无措,所有的文字和语言在它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它像一首动听的歌,唱到每一位歌者的心灵深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许愿牌--脱单

在许愿牌这里我们驻足了很久,牌上写什么的都有,有写希望早日脱单的,有写希望家人永远健康平安的,总体来说,年轻人居多,很多人写的都是对爱情的诉求,我和程磊也未能免俗,虽说承诺不一定长久,但是在承诺的那一刻,是美好的,心动的,对生活,我们要充满希望,对爱情,我们要满怀憧憬,保持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豁然开朗,遇见美好,不是吗?程磊单膝跪地把许愿牌交到我的手上,我看到上面他写下的棱角分明的文字“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明明是看过很多遍的文字,还是不经意的被感动的稀里糊涂,他也偷偷看了我的许愿牌,我写的是“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然后默默看了我数秒,眼睛里是我能看懂的雾气在缠绕。很多人都说恋爱久了感情就淡了,其实不然,感情需要保鲜,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束简单的花束,一句关心的问候等等,对方都能感受到你把它他放在心中,感情就会更加深厚。我们一起挂上许愿牌,然后相视一笑,手牵手继续开始属于我们的旅行!

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

旅途中,总会结识一些新朋友,小a是在新疆工作的兰州姑娘,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新疆归属地的电话给她带来了很多麻烦,连定酒店都是那么的曲折。我们都住仙足岛,就结伴而 行了。

程磊说“两位姑娘真霸气,此路是你们开吧”汗~~~ 中途我们的邻居也换了一茬:农智俊——小农,福建姑娘,有个小虎牙,很甜美。我们都有过小时候为自己名字拗口和难写的烦恼。刘静——小静,山东姑娘,辞职过来的,在下一段生活开始前,大家都会来这边放纵一下。两位姑娘很好玩,她们知道我喜欢清净,就跟我坐在一起谈福建厦门的秀丽清新和鼓浪屿的特色店铺……,说有机会让我们一定要去看看,每一个地方都有独属于它的美好与特色,值得一说的是她们也遇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毕竟是不经常离开家的人,脾胃没有锻炼的很强大,我们也算是同病相怜了,我把我的五珍粉分给她们喝,她们也反应不错,反应不那么强烈了,说下次去哪里玩自己也要备一些,以防万一。

我的西藏行,只玩了自然风景的这一半,跟我们同行羊湖的是两位邢台小伙子和一位丽江美女。两位帅哥,子承父业,我叫他们富二代,喊这位美女李姑娘,一个立志于逛遍全国夜店的90后牛人。 羊湖是另一种美,安静柔和的,每次碰到这种景,我都不想走,只想静静的待着,而理想终究敌不

天上的仙境,人家的羊卓

这里的天空湛蓝,这里的白云成群,空气中飘着泥草香味,这样的羊卓,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现在已经十月份了,我们要打道回府了,好舍不得,人总是舍不得美好的事物,总想着再留一会~~再留一会~~,但是终究会离开,不是吗?希望我们以后还有机会踏足这片朝圣之路。

最后,走之前,我们决定再去大昭寺沐浴阳光,感受下圣徒们朝圣的氛围。大昭寺任何时候都很热闹,并且每次都会让你不虚此行。信徒们虔诚的朝拜,他们修来世不修今生,相信此生如果可以磕满十万个等身长头,是为自己的来世祈福。

大昭寺的转经道

朝圣的信徒

边巴德吉在这里录《宁嘟啦》,而我将要三步一回头的离开这里。 灿烂一笑,就此转身

次日早晨十点,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客栈,我们没让大家送,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更何况全程都这么豪爽,还不如华丽的转身,留一个潇洒的背影。 在西藏旅行,可以用三句话概括: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灵魂归故乡。而当你离开的时候,只能这样说:你人走了,心却留在这里。我依旧没能走出自己的死循环,但整个人的心境却不一样了,这里的一切让我无法释怀,估计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精神恍惚的活在记忆里,总是感觉自己停留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踏上航班,望着车窗外的景色,我出现了幻觉,以为自己又是在去某个目的地的途中,回顾四周,才发现是自己想多了:程磊说,我们已经踏上返程的路了,纵然你有那么的不舍,我们终究是要回到现实的,梦太美,梦太短。他握住我的手说“以后我们有时间还会回来的“我重重的点点头。

回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想起在西藏的种种,久久不能忘怀,但是生活还要继续,我们让这次西藏游历成为我们婚前珍贵的回忆,然后开启属于我们的幸福人生。途中的朋友因为缘分,我们以游人的身份遇见,如有缘分,希望我们将会以朋友的身份相见。如果你们不见了,我找谁回忆我的任性青春?愿此行陪伴我的所有朋友,彼此天涯,各自安好。

第4篇:西藏—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这是一个混淆了天国与尘世的地方,居民与访客、神祗与幽灵,都在这里寻找或者找到属于自己的栖身之所和灵魂通道;这是一个另外的世界,俗世喧嚣和澄澈信仰共生,原汁文明和外来文化并存,是独一无

二、无法复制的彼岸;这里,就是西藏。她的宗教、民俗和大美风光总是以形形色色的样式漂浮于各种口音之上,以千千万万种姿态颠倒众生,引来无数前赴后继的朝觐和痴迷。这里,就是西藏,对于这片高原净土,以及那蓝的令人无法释怀的天空,让人无法拒绝,走一趟西藏吧,去看看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和那美丽的喇嘛庙,听听弥漫在风中的真言,洗涤自己的灵魂··········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西宁,格尔木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被誉为“天路”:

“天路”风景线———

格尔木段风景

无人区——可可西里和那美丽的藏羚羊

念青唐古拉那美丽的雪山

此峰好像叫玉珠峰,据说在高空俯瞰像一朵美丽的雪莲花。

蓝天、白云、草地(呵呵,随便选张做电脑桌面吧)

美丽的措那湖

在草原上,牦牛是帐篷,是藏靴,是运输工具,甚至是酒边的珍馐。牧民与他们相偎相依,是朋友,是亲人,更是他们精神的图腾。

那曲草原——水草肥美(在广袤的草原上聆听野性的呼唤~~~~)

傍晚时分到拉萨(拉萨站相当豪华,可惜没拍照啊)

拉萨又名“日光城”,他耸立于地球之巅,威严肃穆、辉映九穹。以布达拉宫和八廓街为中心的拉萨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堆龙德庆县。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错,连连绵绵,一片新辉。八廓街一带飘扬着经幡,荡漾着桑烟。在这里,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那仿佛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显然表明佛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布达拉宫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明珠”,西藏的政教中心,矗立在拉萨市玛布日山上的雪域宫殿,就是整个雪域高原的灯塔,在拉萨乃至藏地的任何角落,人们虔诚叩拜合拢的手掌永远指向她。布达拉是“普陀罗”的译音,意为菩萨居住的宫殿。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红宫为历代**的灵塔殿和佛堂,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心和最高点。白宫是**喇嘛的冬宫,也曾是西藏地方政府的办公机构,总共7层。

绕布达拉宫一周,从各个角度瞻仰她的容貌 (藏族转经习俗,顺时针方向)

正前方——布宫的夜景美吧

这位大爷的转经筒好个性

布宫右侧

布宫周围的转经筒

那锯齿状的女儿墙,一级级攀升的石梯,上窄下宽的梯形宫殿,以及宫顶那组歇山顶式的金顶,都使得这座古老沉重的宫殿以一种生机勃然、翩然若飞的身姿向上挺进,去接受天堂的讯号,俯瞰众生亲吻苍穹。

布宫后面的宗角禄康公园里拍的

宗角禄康公园

布宫正后方

布宫左侧

这座有1300多年历史的宫殿,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横空出世,气贯苍穹,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位于拉萨市中心,是千年拉萨的见证和象征,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奉佛祖释迦摩尼12岁等身金像。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

著名喇嘛尼玛次仁说“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大昭寺殿宇雄伟,庄严绚丽,每日被转经的人流簇拥着。大昭寺是西藏历来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所在,更被称作是“西藏的眼睛”。

蓝天白云都成了陪衬,看到他的那一瞬间,灵魂恍然失守,被其贯穿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在大昭寺,感受信仰之光穿透心扉;

大昭寺门前,总匍匐着各种谦卑的身体,身份或地位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此起彼伏的身体和喃喃的真言成为拉萨密集的心跳。

八廓街引又名八角街, 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街道以大昭寺为中心, 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的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多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

拉萨有三条经典转经线路: 第一条是环绕大昭寺主殿觉康一周,长约500米,是内环线; 第二条便是八角街,环绕大昭寺一周,全长约1000米,是中环线,藏语"八廓"即为中环的意思;第三条是林廓路,绕拉萨老城区一周,全长5000米,是外环线,藏语"林廓"即外环的意思。

八角街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朝拜者用他们独特的语言与佛祖沟通——磕长头的掌心木板撞击地面的声音,是他们对信仰虔诚的扣吻。

藏族是全民信佛的,几乎每个信徒一生至少磕长头去趟大昭寺,她们用身体丈量着自己与佛祖的距离。磕长头的每一动作都是有其含意的:双手合十,象征领受了佛的旨意和教诲;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和移至面前、移至胸前,表示心、口、意与佛和合为一。磕拜时,心发所愿,口诉祈求,这样便能实现心中的愿望。

八角街漂亮的家庭旅馆

八角街最有名的地方——玛吉阿米,“玛吉阿米”酒吧所在的黄色的小楼,相传就是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相遇的地方,他曾在此地写下著名的《在那东方的山顶上》,“在那东方高高的山顶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未嫁娇娘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哲蚌寺,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是藏语,直译为“雪白的大米高高堆聚”,简译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 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

哲蚌寺的最大的宗教节日雪顿节,现已成为拉萨地区的最大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在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举办,传统的雪顿节以晒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可惜我们都没看上啊:今年雪顿节晒佛在8月6号开幕,我们7号才到;藏戏表演在**喇嘛的夏宫—罗布林卡,当时不知道也没去)

玛尼石是藏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以期祛邪求福。玛尼石可组成为玛尼堆或玛尼墙,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玛尼堆有三个作用——原始路标、祈福还愿、供奉神灵。

色拉寺全称为“色拉大乘洲”,位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北面3千米巨石峥嵘的色拉乌孜山脚。 “色拉”在藏语里是野玫瑰的意思。传说山下修寺时这里长满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

色拉寺最有名的是辩经,辩经是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藏语称“村尼作巴”,意为“法相”,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

辩经为西藏三大寺佛学的最大特色,辩经者由较优秀僧人担任,其方式各寺不同,主要可分为对辩和立宗辩两种形式。

①对辩。藏语称“作朗”。辩者二人,其中一方提问,另一方回答,且不许反问;告一段落后再反过来,直至一人无法问出。

②立宗辩。藏语称“当贾狭”。辩者无人数限制,立宗人自立一说,待人辩驳。

在每天午后三点进行,在色拉寺建筑群的中后部专有的一个院落场地。庭院内,古树浓荫,高原阳光透过枝缝叶隙,投下金线缕缕。身穿红袍的喇嘛三三两两地来到,年龄以十几二十岁居多。相貌多明眸英眉、挺鼻抿唇,面部线条分明。他们有人席地趺坐,低目沉思。更多人在打闹:有出其不意拍一下别人秃脑袋,然后装模作样在冥想的;有将树枝或砂子放进别人衣领,再装作与其他人打闹的;有的竟拿小石子投向别人,马上一挪身缩进人堆。他们俨然一伙小学顽童。

寺钟声声,辩经开始。喇嘛两两相对,一方站立出言诘问,一方盘腿而坐,沉着应对。诘问者,先猛一击掌,紧接着挥舞佛珠,身形旋动,紧紧逼问。阳光下,红僧袍若红霞片片,在佛门清虚静穆之中,迸发出虔信、真诚、追崇的激情。他们有的得意时仰天大笑;有的似乎抓出了对方漏洞,一下收势定身,咂嘴挖苦对手;有的朝对手猛挥佛珠,珠串在对方鼻尖前一掠而过;有的一声猛喝,弓步一蹲,来个九天揽月式亮相;有的说到激越处,长吟一声,如大鹏展翅般腾身而起。

应对者,以不变应万变。任尔狂风骤雨,雷霆霹雳,依旧气定神闲,娓娓而谈,山崩于前色不变。尽显佛家任沧桑巨变,依然故我的定力。一动一静,一明一虚,显出藏地佛门玄机。短诵、长吟、低念、高唱,辩经声混成一片。

在色拉寺(包括其他藏传佛教寺院),辩经代替了我们所熟知的考试。每学完一部大论, 以及每年学期结束,喇嘛们必须参加辩经仪式,以此向老师和同学证明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 才有资格参加进一步的学习。

拉萨——日喀则

日喀则藏语意为“水土肥美的庄园”,称为后藏,是历史上后藏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也是历代**的驻锡之地。青藏高原西南部,西衔阿里、北靠那曲、东邻拉萨与山南,外与尼泊尔、不丹等国接壤,国境线长1753公里。全地区国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西藏第二大城市,距拉萨约300公里。

日喀则主要景点有羊卓雍错—卡若拉冰川—帕拉庄园(白居寺、宗山英雄城堡在附近)—扎什伦布寺(日喀则)—**新宫—萨迦寺—绒布寺,从日喀则继续往南走,将到达美丽的冰川世界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羊卓雍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羊卓雍措,“羊”:上面;“卓”:牧场;“雍”:碧玉;“错”:湖。连起来就是“上面牧场的碧玉之湖”。这是字面上对羊湖的解释,而羊湖在藏人心目当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 有人这样写道:羊卓雍错,那一抹蓝色的诱惑,天空的蓝色是结晶的蓝宝石,你的蓝色却是晶莹的青瓷,最优秀的山水画家也无法绘制出如此的瑰丽之美,再高级的相机也无法定格你给我的震撼;你将自己融入到这蓝天白云高山草地中,既是局部,又是整体,当你逶迤远去,消失在雪峰和冰川背后,留下人们对你姿态的无数幻想。

可惜当时在下雨,没看到那抹诱人的蓝,但它还是那么的迷人。

卡若拉冰川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为年楚河东部源头。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约有5400米。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云雾飘缈处,一直延伸到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的路边,晶莹幽蓝中,捎来几许凉嗖嗖的感觉。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都曾在此拍摄外景。

帕拉庄园是西藏大贵族帕拉家族的主庄园,全称帕觉拉康,位于江孜县城西南约4公里的班觉伦布村,因帕拉庄园此又叫班觉伦布庄园。帕拉庄园位居旧西藏十二大庄园之列,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

庄主的卧室,到处尽显奢华。墙上左边是雪豹皮,右边是金钱豹皮;左边淡蓝色的坐垫是金丝猴皮做的,右边是梅花鹿皮·····

扎什伦布寺意 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扎什伦布寺为四世之后历代**驻锡之地,可与**的布达拉宫相媲美。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塔尔寺和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

拉萨——林芝

林芝藏语是说“太阳的宝座”,就西藏其他大多数地区来讲,这的确是太阳每天升起的地方。林芝为西藏自治区一个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地区政府驻林芝县八一镇。林芝地区聚居着藏、汉、回、怒、门巴、珞巴、独龙、纳西等10多个民族及登人,平均海拔3100米,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去日喀则主要是参观人文景观,来林芝则是参观自然风光,主要有鲁朗风景区、南伊沟风景区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风景区——

一路走的是318国道,也是所谓的318风景线,图为尼洋河,翡翠般的绿、飞溅着洁白的浪花。清澈、翠绿、洁白,这三种视觉效果难分难辨地交融在一起,用"飞花碎玉"形容尼洋河再贴切不过了。

中流砥柱,露出水面部分有

五、六米高,有十几平米房子那么大。巨石为水流切割。相传,工布地区守护神为“贡色德姆”,此巨石是“贡色德姆”修身养性念经坐禅之处,当地藏民将其奉为灵光永驻的“守护神”。

卡定沟藏语是“天上人间 的意思”,是典型的峡谷地貌,山高沟深,奇峰异石,古树参天,落差近200米的瀑布飞流直下,雄伟壮观,瀑布中一尊天然形成的大佛面目慈祥,在瀑布中时隐时现,天佛瀑布由此而得名。

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鲁朗海拔3700米,位于距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

珞巴族的房子。“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珞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仅有3000人。

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鲁朗林海”;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崐犹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成千上万种野花怒放盛开,颇具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是7000米级山峰中的最高峰,“南迦巴瓦”在藏语中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在远古的神话里,他是众神聚会和煨桑的地方,那高空风造成的旗云就是天神们燃起的桑烟,据说山顶上还有神宫和通天之路,只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是无法征服。

(网上偷了张图)

多少人千辛万苦赶赴此处,等待多少个日夜,为了一睹南迦巴瓦峰的真容,但他始终不肯取下面纱,而我们现在是一路行、一路看,确乎有点暴殄天物·······

西藏,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第5篇:《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教学目的】

1、运用对比,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和忧患意识。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主旨 【教学难点】

运用对比的手法,体会与《森林写意》在写作特色上的不同 【教学方法】 朗读、讲析、讨论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弥漫着绿意。绿色是地球的基本颜色,孕育着生命和未来。如果没有绿色,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就在三十年前,在西藏阿里,人们却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里唯一的绿树。当代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以平静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 (教师板书:颂歌、悲歌)

二、新授

(一)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用心写出的这首歌,并思考: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这种树什么样子?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在歌颂什么? 3、这首悲歌悲叹的是什么?

(二)(师生齐读,约十分钟)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 红柳树。 2、那么这种树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

1 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3、这是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运用了

A、拟人

B、 叙述

C、描写。

明确:叙述是记叙人物的行为、经历或事情的经过;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

选 C、描写。

4、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红柳树,那么他要歌颂什么呢?

歌颂红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师:它顽强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体现出来的?

a 它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廖寂'。

b '对着高原和酷寒微笑'。 '微笑'一词写活了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c'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 d '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 e '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 这些都是歌颂红柳顽强精神的,文章是不是还歌颂了它的别的精神? !红柳还有哪些精神?

a 奉献精神,它可以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 当人们用它烧饭时,它'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燃烧了自己,造福了人类。

三、小结本堂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

二、串讲课文:

1、红柳是高原上的精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傲然不屈的精神,并无私的奉献着自己,尤其是它的强大根系所具有的内在力量,这就是作者为红柳

2 写的颂歌,然而在歌颂的同时,

作者就已预示了其结局,哪句话暗示了其结局? 学生找:

'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曾以为'暗示了红柳的悲剧,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2、那么作者认为可悲的是什么? 红柳树惨痛的悲剧。

3、能固住泥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给高原带来生命的希 望的树,最后却被挖掉了,这无疑是一出悲剧,但可悲的仅 是这些吗?同学讨论2分钟

a:更可悲的是人们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树,破坏了生态环境。 b:而且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4、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a:司务长连说了四个'对不对'。

b:人们宁愿花费很大的力气去挖掘红柳强大的根系。

c:为了挖掘红柳,人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高,最后采用火药。 小结:可爱的精灵,惨痛的悲剧,而更可悲的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这一深刻的思想,文章并没有明白的说出来,而是蕴涵在平平常常的叙事之中,谁能找出本文平静的叙述的例子? a:文章开头那个30年前的故事。 b:人们挖掘红柳的过程。 c:人们使用炸药的过程。

小结:本文一个写作特色就是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于平静的叙述、细致的描写和大胆的比喻之中。

5、下面请同学找出本文的比喻句5个,找出文中的描写5句, 时间为5分钟,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5分钟)

3 a:文中的比喻句有:

(1)'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 (2)'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3)'它们如盘卷的金属,„„' (4)'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5)'„„好似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 b:本文的描写有:

(1)'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 (2)'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 (3)'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 (4)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 (5)'它们如盘卷的金属,„„'

6、找的比喻句和描写句子都对,但是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有 相似点,红柳和冰山有何相似处?这个比喻有何含义? (学生共同思考讨论)

a:两者的相似点是,伟大的力量都埋在地下。这个比喻赞美 了红柳的伟大力量和它对固定流沙所做出的贡献。

7、作者赞颂其精神,悲叹其命运,但我们所做的仅仅是赞颂,是悲叹吗?我们应怎么做?

a: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热爱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做环境小卫士。

小结课文:文中的红柳不只指红柳,而是指所有生命。本文的思想很深刻,标题也很有特色,请同学们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有什么含义?这个问题作为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

课文练习

一、注音:

皱褶( ) 谷穗( ) 铁锨( ) 逶迤( ) 枝桠( ) 遒劲( ) 訇 ( ) 镂空( ) 尸骸( )

二、思考题:

1、 如何理解课文中挖掘红柳的悲剧意义?

2、 文章的题目有无其他含义?

3、 请概括文章的主题

4、 文章的抒情有何特色?

5、 本文和森林写意在写作方法上有何不同?

三、参考答案:

1、挖掘红柳的可悲不仅在于人们亲手毁灭对人类有巨大的贡献的高原上唯一的绿色,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

2、表层含义是说红柳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离太阳最近'。深层含义是显示了红柳生长的气势,透露了他伟大的力量。联系挖掘红柳,可见悲剧效果已从主题上含蓄地表现出来。

3、文章通过对红柳的美和力量的揭示以及挖掘红柳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激情和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痛心之情。

4、将赞颂悲叹之情寓于平静的记叙描写之中。

5、本文和《森林写意》一文都表达了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主题一致。但《森》是采用全景式来表现作者对森林的思考辐射面很宽,结构很活泼,写意的味道很浓;而本文则从一个典型事件入手,由一点向纵深处开掘。

文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请找出这些句子,并在相应处注明修辞手法。

5 [明确]:

(1)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

修辞:比喻 枝干——铁一样锈红 碎叶——凤羽般 (2)„„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 修辞:拟人 通过“微笑”一词体现

(3)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修辞:比喻 根——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 (4)红柳如同冰山。

修辞:比喻

(5)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 修辞:比喻 根系——盘卷的金属

(6)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修辞:比喻 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的红柳——镂空的恐龙骨架

(7)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 修辞:比喻(借喻) 红柳苍老的手臂——粗壮的树干

(8)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

修辞:比喻、拟人 沙丘——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拟人通过“怒向”一词体现

(9)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 修辞:比喻(借喻) 红柳——原住民

第6篇: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思想的写作特色。

能力目标:能够找准关键词、句,领悟作者情感。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2、剖析作者平静叙述下的复杂情感,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的理性思考。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思想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课前作业,分组准备

布置课前作业,通过网络查询资料,制成PPT以备展示。

1、查找红柳的资料

2、了解我们身边环境污染的现状

要求:小组合作,有搜集,有制作,有展示。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圆明园被烧毁的视频片段,教师介绍视频: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据统计,在这次历史事件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150万件文物被掠夺,“万园之园”的风貌早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断壁残垣。

教师提问: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气愤、悲伤、震惊、一幕人间悲剧。

教师: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如同摧毁世界名园一般,另一幕悲剧正在我们中间上演。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跟随毕淑敏老师走近红柳——这离太阳最近的树。

三、 感悟情境、体验探究

(一)品红柳之美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初步感受了红柳的形象。在文章中,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对红柳的形象进行了描写。现在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找出红柳给你留下最美好印象的句子,说一说理由。 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

1、 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

2、 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

3、 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

4、 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教师分析:

1、 从作者对红柳的枝干、花、叶的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到红柳外形的美,但是,更重要的在后半句,“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在作者回忆自己当年在高原当兵的经历时,她说:每一天的头上都仿佛悬着一把剑,是不是地抚摸一下我们年轻的头颅。很可能睡觉时就睡过去了,行走时仿佛心脏炸裂一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环境,红柳却可以微笑面对。表现了红柳什么样的品格和态度? 教师明确答案:从容不迫、怡然自得

2、 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句子大多都是对红柳根部进行的描写,老师将它们汇总在了这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描写都反应了红柳怎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傲然不屈的英魂。 教师过渡: 学生展示:

(二)感红柳之悲

教师过渡:咱们的同学作业完成的很好,不仅让我们大家对红柳有了更具体更全面的了解,同时还送给大家一首红柳的赞歌,我们的文章看起来也真是一首红柳的赞歌,然而,同时,它又是一幕悲剧。作者曾认为,如此珍贵的高原精灵必与雪域永在,然而,事实上呢?“如此珍贵的“高原精灵”有着怎样的结局?”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速度课文,抓住关键词、句。 学生可能答案:

1、 枝丫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2、 整个红柳从訇然倒下。

3、 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4、 被挖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

5、 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教师总结过渡:如此珍贵的高原精灵,却命丧人类之手,贪婪的人类,其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先是枝叶,再是根须,甚至连幽深的树灵也不曾放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类如此残酷的伸出魔爪魔爪呢?文章当中,作者同司务长的一段对话对此做了交代,我们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来完成这段对话。 学生分角色朗读。

教师:情大家分组讨论,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教师小结:经过长时间的证明,再重要的事情,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教师举例:)60多年前的前苏联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军队围困了整整872天,后来城中弹尽粮绝,每天有数以千计的人饿死。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列宁格勒人却没有为了生计而砍伐一棵树。

(三)悟红柳之诫

在作者离开的高原的时候,那里的人们还在振振有词地挥舞着利器,所以,在文章的结尾处,我们的作者留下的两个疑问?这两个疑问是什么?

学生回答: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他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处?

事迹上,对于这样的问题,生活早已给出了答案。 黄沙已经飘过了村庄,飘进了城市,飘到了你我身边?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如今的司务长还会不会一如当年的振振有词? 学生:不会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像司务长一样的人还大有人在,我们人类做错的也不仅仅只这一件事,在课前,老师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调查一下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我们请这一组的同学代表到前面来展示。 同学展示

教师过渡:刚才的同学给大家做了很全面的展示,其实,造成了如此严重污染的刽子手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人类总是打着“人定胜天”的旗号大张旗鼓地改造自然。然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真的是人类才是主宰吗?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同自然相处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只有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才能保人类的太平。

第7篇:07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阳光喔

阅读D

《离太阳最近的树》、《爱尔克的灯光》 教案

7.离太阳最近的树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融冷峻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提炼要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3、揣摩关键的语句,探究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和保护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课文

从阿里的恶劣环境导入新课。(这样导入课文,为师生共同学习探讨这篇课文设置了切合教学主旨的语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更深刻领会红柳那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其伟大的贡献,更会为红柳后来的悲惨下场而从内心里发出悲叹。)

近些年来,在我国北方市场有一种很恶劣的自然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沙尘暴)真是位博学的同学,不错,就是沙尘暴。这些沙尘绝大部分来自蒙古、内蒙古。为什么会引起这种现象呢?沙尘暴现象与气候有很大的关系,但直接原因还是人为无限度地过量开发砍伐、耕种、放牧等不合理活动,破坏了植被。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成为人类的共识也就是短短的这一二十年时间。过去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肆意地破坏环境以致今天受到环境的报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描述三十年前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

文章所叙述的情节是发生在阿里,本文的作者毕淑敏在描述她第一次16岁时到阿里的行程时,说她从北京坐火车出发,坐完了火车又坐汽车,光坐汽车就花了她12天的时间,在后来6天的时间里,她坐在车里的感觉是汽车不是向地面上的哪个方向行驶了,而是向“天上”爬去。为什么毕淑敏感觉是向天上爬去,我们从课文的第一句就了解到:阿里平均海拔5000米,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也只有5000左右,所以阿里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世界的第三极”,把它与南极、北极相并列,我们可想见那里的自然条件是怎样的呢?自然环境特别极端,特别恶劣,酷冷,缺氧。在这样的环境里,连人生存生活都有些困难。我记得在02年的《读者》杂志里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军嫂带着5岁的孩子去探望她在驻守在西藏的丈夫,结果由于西藏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孩子还没有见到她的爸爸就离开了人世。在阿里这样的恶劣的条件下,人生存都有些困难。但这里竟然生存着一种植物――红柳。在这个地方有植物有绿色,那就和我们见到的绿色的意义不一样了,它就不仅是生命,更是顽强生命的象征了。可是,当时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更为了缺乏环保意识而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中唯一的绿树。三十年后毕淑敏以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有关红柳的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板书:颂歌、悲歌)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用心写出的这首歌,并思考:

1、红柳树是什么样子的?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在歌颂什么?

3、这首悲歌悲叹的是什么? (师生齐读,约十分钟)

二、师生共同研读课文:

1、红柳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阳光喔

阅读D

《离太阳最近的树》、《爱尔克的灯光》 教案

明确: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2、这是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属于描写(叙述是记叙人物的行为、经历或事情的经过;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另外,“微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3、为什么这里要用拟人?对什么微笑?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歌颂红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4、它顽强的生命力什么地方体现了? 明确:它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廖寂”。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红柳还能“对着高原和酷寒微笑”。 “微笑”一词写活了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它顽强的生命力还表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1)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人冷的时候会缩成一团,但红柳没有)

(2)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如果生存很困难,畏惧严寒和缺氧的时候,可能就战栗不已,不敢往前迈一步,人就是这样,,但红柳不是这样,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它却是在不断在扩展在着自己的势力,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3) “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 (把植物比作金属)

(4) “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 (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它不是一下子屈服,化成灰烬,而是仍然保持着它最初的生命的状态,这也体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5)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巨型根雕 (6) “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

5、这些都是歌颂红柳顽强精神的,文章是不是还歌颂了它的别的精神? 明确:奉献精神,它可以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

6、哪些语句描写了红柳在固定流沙方面的表现?也就是说红柳固沙的力量怎样?打个拟人,他在履行他的职责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所固住流沙的数量以及固定的质量,是否牢固,风是否容易把它们分开呢? 第12段“一座结实的沙丘”“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第14段“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

第15段“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以及这段描写挖掘红柳工作量之大

第19段: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从另一个侧面写,红柳是深深地嵌在在沙丘之中) 诵读以上所说的语句

6、小结:

环境如此恶劣,红柳这个高原上的精灵,顽强地生存着,更重要地是它以自己强大的根系固定住了流沙,无私的为人们做出自己的奉献,,这就是作者为红柳写的颂歌,这样的精灵自己以它自己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是毫无问题的,另一方面,它为人类做贡献人们理所当然应该珍惜爱护它。可是,是不是这样呢?不是,其实作者在歌颂的同时,就已预示了其结局,哪句话暗示了其结局? 明确:“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曾以为” 阳光喔

阅读D

《离太阳最近的树》、《爱尔克的灯光》 教案

暗示了红柳的悲剧,为下文埋下了伏笔。那么作者认为可悲的是什么?

明确:红柳树惨痛的悲剧。

7、能固住泥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给高原带来生命的希望的树,最后却被挖掉了,这无疑是一出悲剧,但可悲的仅是这些吗?作者为红柳被挖掉感到痛心,但她更痛心的是什么呢?(可以提示司务长所说的话) (同学讨论2分钟)

明确:更可悲的是人们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树,破坏了生态环境。 而且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小结: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领会主旨。学生对颂歌理解体会得透彻,就会由衷地对人们后来的愚蠢行为发出悲叹,从而增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以及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归结出概括文章主旨的方法(见教材)。

布置作业:

1、从课文哪些地方推断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2、颂歌和悲歌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就某个与生态环境有关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板书:

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顽强生命力

衬托、强化 强

颂歌

悲歌

伟大的贡献

阳光喔

阅读D

《离太阳最近的树》、《爱尔克的灯光》 教案

爱尔克的灯光

教学目标:

1、通过给学生讲解巴金的家的背景及人生经历,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及对封建家庭的深刻批判和复杂情感。

2、通过对“灯光”的分析,把握本文的结构线索,学习使用象征手法表现中心的写法。

3、培养学生解答开放试题的能力。

3、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朗读技巧,恰当地表现本文内容、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灯光的象征性意义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培养解答开放试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灯光的象征性意义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一、作者介绍):同学们,我们已经有没有学过巴金的课文?《鸣凤之死》。那我们对巴金有多少了解呢?巴金(1904-2005)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巴金是他在写小说《死亡》时起用的笔名,之后一直延用。巴金的代表作有被称为激流三部曲的(《家》《春》《秋》),以及被称为爱情三部曲的(《雾》《雨》《电》)。巴金的代表小说还有《灭亡》《寒夜》《憩园》;代表散文有其晚年写的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忏悔录”的《随想录》和《海行杂记》。巴金被人们称为一个敢说真话的作家。亦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板书:

一、巴金(1904-2005)李尧棠,字芾甘。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随想录》 “真话的大书”

二、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1年。当时全国各地燃烧着抗日的烽火,而在成都巴金的老家却像一个闭塞的孤岛。那些生活在封建大家庭里的青年,受着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禁锢,他们虽然不满现实处境,但没有勇气冲出“甜蜜的家”,也看不到广大的世界。作者在远离家乡的18年中之久后,带着家乡有所改变的愿望回到故乡。但当这个旧家庭的叛逆者真正站到故居面前时,却看到人、事、物依旧,禁不住感慨万千,并在家乡住了50天之后再次离开了旧家庭。这篇文章就是记录巴金回家这段时间的一些思考。

三、题解

“爱尔克的灯光”是一个欧洲古老传说,是巴金在法国留学时从一本教科书上读到的。在哈立希岛上,姐姐爱尔克每晚在窗前点一盏灯,等候出海的弟弟归来,最后带着失望进入了坟墓。爱尔克虽然没有等到弟弟,但那盏灯却帮助了许多航海的人。这个传说讴歌了姐弟深情、表现游子归乡情思,恰好与作者返乡之情契合。更重要的是,巴金曾经也有一个在黑暗中殷殷期待着他的姐姐,他姐姐也是没有等到与弟弟相见的那一天就死去。这种姐弟之情与那个欧洲传说相似。他在这篇散文中就引用了这个传说,并以此作标题,以寄托对姐姐、对亲人、对故乡的怀念。

四、学生三分钟时间阅读课文(试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找出文章的线索)

全文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回到故乡、所见所思。

第二部分:(3~6段)再次离开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学生回答:线索是灯光。然后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找出文章中出现了哪几次灯光。 我们今天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就是要理解文章出现的这三种灯光,以及作者的感情变化。

五、课文分析

一)首先看到第一部分,作者回到故居。

(1)我们知道,作者回到故乡探望,此时已是离家十八年之后了,巴金当初为何离家出走?他这十八年做了什么?

阳光喔

阅读D

《离太阳最近的树》、《爱尔克的灯光》 教案

我们看到课文中的注释1中写到,巴金生长在一个封建官僚的大家庭里巴金的家叫李公馆,是一个世代做官、数世同堂的大家庭。小说《家》也就是以他生活过的这个封建家庭为素材而写的。据他回忆,这个家有将近二十个长辈,有三十个以上的兄弟姐妹,有四五十个男女仆人。在这个百口人的小社会里,最高的家长就是巴金的祖父李镛,他做过多年的县官,精明能干,广置田产,李家达到了鼎盛时期。《家》中的高老太爷就是以巴金的祖父为原型而创作的。我们昨晚看了电影《家》也了解了高老太爷这个人的性格。这个家庭的最高统治者主宰全家人的命运,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他的权威,他守旧又顽固,竭力维护固有的封建秩序,让家庭一代一代兴旺发达下去。

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巴金的母亲却教他爱一切人,不管他们贫或富她教我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持的人”。巴金在这个典型的封建家庭,巴金亲眼目睹家对年轻生命的囚禁和摧残,看到了在家中的黑暗、腐朽和罪恶。这一切都激起了幼年巴金对封建制度和封建家庭的不满和憎恨,于是在五四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他决心冲出这个封建家庭的牢笼,离开这个家,到外面的世界追求光明和自由。对于巴金的离家,我们也可以从《家》中高觉慧不顾祖父阻挠,积极参加社会斗争、支持觉民抗婚行动的行为和他想摆脱家庭牢笼,摔掉旧的思想镣铐的意义上加以理解。

1923年19岁的巴金离开故居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之后留学法国,创作了一系列小说。巴金的早期作品都有一个主题就是反封建。1941年离家十八年之久的巴金重踏故乡就块土地,我们看作者看到了什么,作者感情是怎样的?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初步了解“故居”,理解第一种灯光 (1)回到第1自然段,作者回到故居时看到的故居的面貌是怎样的?

教师总结:改变的(巍峨的门墙代替了太平缸和石狮子);没变的(那样宽的街,宽的房屋;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

高兴——“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但是它们改变了的面貌于我还是十分亲切”(第1自然段),作者是满怀希望回到故居,看到故居的面貌他觉得亲切,此时他的心情应该是高兴的。

2、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在这里出现了第一种灯光旧居的灯光。其他的同学思考一下:灯光是怎样的,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1)灯光是什么样灯光,为什么“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头的黑暗”,灯光代表着什么?

教师总结:旧居的灯光封建旧家庭大门内所亮起的灯光,它照亮的是照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是这种封建思想。灯光是“阴暗中一线微光”;一线微光则说明灯光非常的微弱,即将熄灭,代表着衰亡与没落。灯光代表着作者的旧居,象征那个狭小的家,象征着旧家庭、旧礼教的没落与衰亡。

(2)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失望

文章中有几句话描写了作者的感情:“我只得失望地走了。” “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这里运用了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作者为什么说他是失望与痛苦的呢?

作者原本是带着家乡有所改变的心情回到故居,但看到故居还是十八年前的样子,旧家庭、旧制度的尚未改变使作者的希望破灭。于是他用失望和痛苦这两个词来描绘他当时的感情。

这样子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说“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这种奇异的感情是对长宜子孙这种封建思想十八之年之久都不曾改变的惊叹。是一种希望与失望交夹的感情。

二)第二层次分析

过渡: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写到:仿佛看到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作者由旧居的灯光想到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也就是爱尔克的灯光。再想到了“自己的事情”——姐姐(讲述巴金的姐姐)

1.简单介绍巴金的姐姐的命运(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并解释其原因。

(1)巴金在文中提到的姐姐是作者的三姐李尧彩。巴金离家前一个月,她还是一个刚出阁的新娘,。她是给人家做填房,上轿的时候,挣扎痛哭的情景曾给巴金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一年后,她饱受公婆的折磨,丈夫也堕落成鸦片鬼,最后她就寂寞地死在医院里, 尸骨未寒, 丈夫竟第三次做新郎了。

阳光喔

阅读D

《离太阳最近的树》、《爱尔克的灯光》 教案

(2)原文第九自然段用一句话简单而精炼地概括了姐姐这种封建旧式女子的命运——“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 姐姐是个善良年青的女性,本该有长久的幸福,然而她却悲惨的、早逝,甚至死后还受到冷遇。姐姐的悲剧命运就是封建家庭中那些女子的命运。那些旧式女子出嫁,并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将会有什么样的命运。长辈们要为她们安排人生,不容她们拒绝和反抗。这些年轻善良的人,他们的命运就是罪恶的家造成的。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了青年、摧残了青春、也摧残了生命。

(3).姐姐的悲剧是罪恶的家造成的,那么这十八年来,这个家中的其他人又怎么样了呢? 我们看到小说《家》中,鸣凤、瑞珏、梅表姐最终过还是逃不过像姐姐这样的旧式女子的命运而一一寂寞地死去。还有巴金的大哥李尧枚,父母逝世后,大哥就挑起了掌管全部家务的重担。巴金的《家》刚在报上连载的第二天,他就听到大哥服毒自杀的噩耗,悲痛之余,巴金毅然决定调整小说的构思,让大哥成为《家》中高觉新的原型。读过《家》,我们知道觉新作为长房子孙,长期受着封建礼教的熏陶,养成了温和和百依百顺的性格,面对家庭把他与深爱的梅表姐分开,面对妻子瑞珏为了避所谓的“血光之灾”,而被长辈逼迫城外分娩等等事情,他都只是屈服、照办。面对黑暗的封建势力,他不敢反抗,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2、爱尔克的灯光有什么含义

这是文中出现的第二种灯光,哈里希岛上的灯光就是爱尔克的灯光。旧家庭微暗的灯光,使作者联想到了哈里希岛上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是姐姐为弟弟点的灯,为的是给弟弟指出一条回家的路,这是姐姐对弟弟的爱,这孤灯虽不曾唤回那位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的人都能得到它的帮助,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助相爱,因此这灯光是照路的灯也是爱与温情的灯。姐姐愿意用一生守侯弟弟,只要姐姐还在,灯就不会灭,希望也就还在,因此,这灯光也象征着一种希望。

3.作者的感情:

愤怒——由爱尔克的灯光,作者想到了姐姐的悲剧命运,他认为姐姐的命运就是罪恶的家造成的,由此作者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做出强烈的批判,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作者此时的情感是十分愤怒的。三)第三层次分析

过渡:作者在爱尔克的灯光的指引下,想起了自己的姐姐,批判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人才、摧残青年、浪费生命罪恶。我们在爱尔克的灯光的指引下,继续寻找作者写的第三种灯光。

第三种灯光:心灵的灯

1. 请同学们全部第3——6自然段,理解心灵的灯的含义。

作者说:“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到一线光,一个亮,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一定是我心灵的灯,它永远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心灵的灯是作者提到的第三种灯光,他说:“这一定是我心灵的灯光,它永远给我指示我该走的路。” 那灯光只是作者的感觉,是他“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的欣慰与追求光明、理想的信念,并且,作者认为这一“心灵的灯光”,将“永远给我指示着我应该走的路。”应该说“心灵的灯光”与“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这“心灵的灯”是作者心目中认定的人生道路,是他对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

2.作者的感情是 喜悦——“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吼叫,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第4自然段),拟人的手法写“微风”、“尘土”、“马达”、“车轮”、“菜子花”驱散了“我”的离愁,写出了作者又走出小家,来到“广大的世界”的快乐心情,对新生活充满了信心。

3.十八年前,作者就是带着对封建家族的深深失望,带着对新生活的热望和憧憬离开家的。当这次故乡之行,旧家族的噩梦再次击碎他的幻想时,作者忽又感到了一种轻松和振奋,他说“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一定是我心灵的灯。”这灯光就像是一种指引,贯穿着巴金一生对光明、公平、正义、良知的呼唤和对黑暗、不公、虚伪的鞭挞,正是这种追求光明的精神和信念支撑着巴金,使他在他的作品中,在他的人格中都同样闪烁着理想的光辉。他在《激流三部曲》中,通过封建家庭里青年一代的痛苦挣扎和悲惨 阳光喔

阅读D

《离太阳最近的树》、《爱尔克的灯光》 教案

遭遇,控诉着那些年轻生命的被摧残;在《爱情三部曲》中,他表现着有为知识青年的理想和反抗;在《寒夜》中,他哀悼着善良人们命运的渺小和无力,试图通过这些悲剧性的描写,唤起人们对黑暗不公的憎恨和记忆,和对于光明的渴望。也正是因为始终对未来抱有希望,这些作品才能在当时不仅仅唤起广大读者的悲哀、痛苦和同情,而且更能使他们惊醒和感奋起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时代和环境,选择一条改变命运的道路。早期的作品如此,晚年的《随想录》更是以深刻的反思精神撼人心灵,赢得了世人对巴金的尊敬。《随想录》是巴金晚年抱病完成的作品,是对十年文革的自我剖析、自我反思和批判,《随想录》被人们誉为“讲真话的大书”,巴金也因此被誉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不只一条线索,明线是灯光,暗线是作者的感情变化。

六、迁移拓展

在本文中,三次写到“灯光”,灯光都有不同的含义。“灯光”的含义是很丰富的,它会因为地点、时间和人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像“爱尔克”一样的灯光呢?请举例说明。

板书

高兴 回到故居 阴暗的灯光 狭小的家、旧制度灭亡 失望 回忆姐姐 爱尔克的灯光 爱、希望和坚定的信念 痛苦 离开故居 心灵的灯 生活信念、追求理想 喜悦

上一篇:计算机病毒解析防范下一篇:在基层岗位上苦干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