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孩不笨的观后感

2023-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电影小孩不笨的观后感

小孩不笨的观后感

《小孩不笨》是新加坡的一部的电影,在这部影片中既有让人忍俊不禁的情节,也有让人泪涌眼眶的画面。在这部影片中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部影片拍摄于2002年,虽然年代也已相对较远,但所表现出的关于教育的思考,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看完这部影片,我有以下三点感想:1.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2.学校乃至社会对教育的定位影响着教育的好坏。3.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影片中三个男孩的家庭环境有所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三个孩子的性格品质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最明显的是Terry,一切父母包办,父母的话都是真理,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没主见、胆小怕事的胖小子。Terry本有一颗善良单纯的心,但在父母过于强大的保护下,让他过早的认清人情世故,失去了孩子的天真本性。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主体环境,父母的教育会更及时、更直接、更深入。父母更应该选择正确合理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认清孩子的优缺点、熟知他们的喜好、及时的了解他们的动态。当然这个过程是不易的,需要尊重、理解、宽容、付出。但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引导他们,促进孩子更好的发展。对于惩罚,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孩子的前提是尊重。惩罚绝不是体罚,惩罚是一种尊重。惩罚的艺术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惩罚的核心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当然,父母最好的教育方式也不是惩罚,耐心的劝说、理性的教化、爱的鼓励是更好的方法。父母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在青少年时期显得更为重要。对于那些留守儿童而言,这无疑是一种遗憾。父母管得过严不好,不管也是一种不负责任。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没有父母的引导,他们在摸索中前行,不知何去何从,也很容易迷失方向。我假期在家中,再为公用电话计费的同时,经常会听见当地的中学生打电话给务工的父母要求退学。他们厌恶上学,向往到南方打工貌似潇洒的生活。她们穿的比老师更潮流,满嘴的脏话,一堆搞不清的朋友关系。在远方的父母也只能在电话中督促几句,却没能管好自己的孩子。总之,父母要已合适的管教方式来教育子女。

影片中新加坡重视数学和英语,以分数划分等级。我们国家的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应试教育一直被很多人唾骂。学校在升学率的压力下要抓成绩,家长在学校的选择上也要以成绩为筹码。总之,成绩是衡量好坏的一切。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似乎成空谈。除此之外,很多电影中都会塑造一个在美术绘画方面比较有才的孩子,美术音乐的才能还比较容易被人发现,但还有其他方面的特长往往不易发现。发现特殊的才能往往是比较难的。

影片中,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教师形象,他们在教学态度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让我们更明白应该成为一名怎样的老师。片中的教学主任是一个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前辈了,为人圆滑世故,甚至有些势力,他只用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的优劣,给他们以差别对待,瞧不起成绩暂时还不好的学生,认为他们是天生就笨,教不好的,用轻视讽刺的言语打击学生的信心,因而,让学生自己都觉得自己没用,不爱学习,成绩不好是自己应得的。而李老师则为安全不同了,她细心的教导学生,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如果暂时表现不好,只是还没有发挥出他们的优势,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没能激发出他们对知识的强烈兴趣,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总是用欣赏而坚定的目光,毫不吝啬的赞美之词,表达他对学生的信心,感染学生,让他们打心眼里觉得自已能行,从而增强的自信,越发对学习产生兴趣,甚至能体会到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快乐。

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它们形态各异,却浑然天成,都是造物主的精心之作,而不同的雕刻着却能塑造出完全不同美玉,它们的态度和用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璞玉的未来,而教育工作者就是那雕刻者,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再加之家庭中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成就自己,升华自己。

第2篇:小孩不笨的观后心得感悟

《小孩不笨》是由星霖电影私人有限公司出品的105分钟新加坡儿童喜剧电影,由梁智强执导,黄柏儒、洪赐健、李创锐等主演,于20__年2月9日在新加坡上映。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小孩不笨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小孩不笨观后心得1

我是和两个孩子一起一边流着泪,一边反思观看了《孩子不笨1、2》两部影片的。影片通过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一种父母与孩子正确相处的信息,灌输一种亲子相处的理念。两部影片都是前半部分轻松、有趣、搞笑,后半部感动、赚人热泪。而且故事情节都非常简单,甚至有些事情自己也做过,有些话自己也说过。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家长,观看以后发现,原来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其实每个孩子出生时,在我们心中都是独一无二、而且是最好的,我们绝不会觉得他们比别的孩子差,更不会嫌弃他们。在他们还是宝宝时,他们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发音不清的音符,我们都会觉得他们很了不起。但当他们渐渐长大,越来越能干、懂事了,我们却总是埋怨自己的子女,没有别家的孩子好,习惯于把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只看他们不好的地方,只向不好的方面想,只会一味说他们哪方面不好,哪方面不对,放大缺点而缩小优点。

虽然也知道对孩子很不公平,但我们还是不会改变,因为我们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这样做是为他们好,好让他们把缺点都改成优点,从而能成为完美的人。但如果我们能清醒地想想就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这世界上根本就不会有人在每个人心中都是完美的,就如我觉得影片中的文福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但Terry的妈妈会认为他太多管闲事了。而Terry在他妈妈心中是个听话的孩子,但我觉得他太没个性,太没主见了。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我们不需要羡慕别的孩子优秀,就算有人拿我们眼中优秀的孩子与我们交换自己觉得满身缺点的孩子,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因为在我们心底,他们还是独一无二,而且是最好的!既然他们是独一无二,而且是最好的,我们更应该多表扬他们。

《孩子不笨2》的开场很特别,也很有创意。一个人从小到大,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都乐意听夸奖的话。片中也一直阐述着这样一个观点:不要吝啬自己对别人的夸奖。生活中,年轻教师对班中的学生的称赞与奖励让其他班的学生感叹“那边风景独好”;老板娘对打工伙计的点滴表扬和鼓励换来的是伙计卖力的工作。但影片中的老师不懂得这一点,一位同学难得做了一次作业,却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做得这么差跟不做没什么两样”;从而使学生觉得,原来做与不做同样挨骂,当然就没有再做作业的动力。家长也不懂得这一点:孩子帮自己修好了电脑,找回了重要的资料,他却将刚才挨上司批评的气一股脑儿地给了孩子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孩子本来满心希望能让父亲知道,自己虽然读书不行,但也有别的本事,却成了痛苦的回忆。我想:我们在孩子的心中也是无可代替的,他们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但会更在意家长的肯定。

我们平时除了检查学生作业,给孩子吃饱穿暖,看看孩子睡着没有就算是尽了职责、完成任务。使孩子觉得“凡是我们喜欢的大人们都不喜欢,凡是大人们喜欢的我们都不喜欢。”孩子有问题,我们通常因为忙和没耐性的习惯一审二逼三恐吓,最后总是对孩子说:“我对你太失望了”。慢慢地,他们对家长无休止的唠叨以及训斥早就练就一副“好听力”,正所谓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他们认为自己说不说都是错,都要被骂,结果他们慢慢地就变成了“哑巴”,连与我们说话都懒得开口了,这就很容易出现“代沟”,那么小孩子就越来越难管教,其实这就是缺乏沟通。有句广告语说得好:“沟通从心开始。”其实“沟通”与“表扬”同样重要。

我觉得学校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观看,真的很适合,使孩子知道,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家长们赚钱也都特别不容易,他们也有这样或那样的压力,所以才会疏忽了和孩子的沟通,家长们亦会担心管不到而使孩子学坏,但管得太多孩子会觉得无私隐、无自由。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同样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家长。孩子,希望父母可以了解你们,同时父母也希望你们可以体谅他们,只有大家都愿意沟通,才能做到孩子开心,父母放心!

小孩不笨观后心得2

亲情总是我们无法割舍的羁绊,也是我们最易忽略的情感。而在与之相处之时我们彼此或许都不是那么融洽,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争吵。首先我想在思想上我们就有很多分歧,有些父母认为对于我们好的我们往往却不觉如此。看过小孩不笨之后,我觉得那些小孩又何尝不是我的缩影呢?当记忆之门打开,往事尽在眼前浮现。

从小我就是一个叛逆的小孩,我总是不被大人们喜爱,那时总是在妈妈的藤条与吼骂之下长大,但那时只要妈妈要打我,我就跑,要是骂我就骂回去,就像小孩不笨中的成才一样。记忆中最深的一次是有次在家看电视,妈妈回来把我打了一顿,然后我一生气躲在奶奶家的柴房里不出来,到中午时他们才发现我不见了,然后从村头一直找到村尾,我只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当呼声渐行渐远,我又悄悄的溜回家里,跑到家里的天台上坐着,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等到他们回到家再跑到天台上时看我满脸通红,而他们也已是汗流加倍,爸爸很生气的打了我,那还是他第一次对我动手,无论妈妈和奶奶多么不喜欢我,我一直都是他最骄傲的女儿,可他却打了我,我哭了,不知道是因为被打还是因为愧疚。然后因中暑而晕倒了,自然没有看见他们气愤的背后那颗担忧的心。之后虽然还是会被骂被打,但终不会为此而上演离家出走的戏码。

等到上初中时,有次一家人一起去外婆家拜年,路上看见二姨家的弟弟妹妹,爸爸说我比较大,于是让我下车,载着二姨家的弟弟然后走了,让我和妹妹们一起走,我们家离外婆家很远,所以我上初中了但对于外婆家的路依旧记得不清楚,同时我跟她们交流也不多,她们要等二姨过来然后一起,我向来不是一个愿意等待的人,再加上认为爸爸不要我带别人家的孩子走了的幼稚想法的产生,一气之下说你们等我先过去,结果很不幸,我迷路了,最后原路返回等待他们的寻找,事实也是如此,他们分散在畈上一路找寻着我,而我虽然迷路但年少的我似乎并不害怕,就在那无聊的等待着他们的身影出现,最后被小姨夫给领回去了,回去之后他们笑着讨论的是如何把我找到的,在哪把我找到的,至于我为啥要先走,我不开心的表情,迷路会不会害怕,怎么连路都能走错等等就自然无人去问津了,我倒也乐得不必为这么大还迷路而难为情了。只是在之后的很多年里只要我一个人要去稍微远些的地方他们总是不让,要是真去了并安全到达时他们就会投以赞赏的眼光。

等到上高中到现在妈妈的藤条已被折断,谩骂也不再出现,转而出现的是不住地唠叨和叮嘱。而那些被视作可笑幼稚的行为亦不再出现,替代的是那些个我知道了,你放心,你不用担心,我又不是小孩子等等的话语。随着时间渐行渐远,思想及行为也开始趋于成熟,也慢慢开始了解他们的心情,试着去和他们交流,虽然我们之间还是有很多意见分歧,但总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去维持我们的爱。而我现在也无论在干些什么总会每天坚持打个电话回去汇报一下自己的生活,虽然只是一些平日里的琐事但我知道妈妈都很想听很想知道其中每一个细节,而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不厌其烦的去一一为她诉说吧。

每个家庭都有他自己独有的教育方式,或许不一定会被我们所接受,但我相信没有一个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也没有一个孩子是不爱自己的父母的,只是在这种最亲最近的关系中,我们反而忘记了如何去表达我们的感受,如何去交流我们的情感,如何诉说我们对彼此的重要。但无论如何只有坚信这份爱依然存在永不湮灭,那么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中就不会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即使会也总能找到回去的路,不会使得自己弥足深陷。

家对于我们来说永远说是一本深奥又不可不读的书,从我们呱呱坠地之时,我们就开始在品读之了,然后慢慢长大,成为别人父母,说着父母曾对我们说过的话语,最后变成爷爷奶奶,这样周而复始,在家这个我们一生不能丢弃的书中反复品读,相互关心与体谅就是这部书灵魂之处。而沟通则是我们在翻阅之时所不可或缺的字典,只有通过沟通我们才能更好的品味到它的灵魂,达到彼此心灵交汇的彼岸,使得生命之树常青。

小孩不笨观后心得3

《小孩不笨》这部电影写了国彬,文福,Terry三个好朋友他们都在一个被视为无药可救的班级,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给予不同教育,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形成不同的性格和日后的待人处世。《小孩不笨》将人物性格和背景融合得恰到好处,手法幽默,轻松风趣,细节富有生活气息。

国彬每次考试都不理想,却喜欢画画,而母亲不允许他画画,母亲看重的是分数,分数像一块石头板沉重地压在母亲心头上。每次考不好,母亲是倍感压抑,脸拉得老长,谩骂甚至大打出手,这种态度与方法是不可取的,后来国彬考试作弊,被当场抓到,由于接受不了母亲的教育,于是就跳楼自杀,后来被警察救起,于是一家三口陷入了沉思中:难道考试考不好,发生这种事只是孩子的错吗?“考孩子的知识,考妈妈的心态。”其实我们不必被分数牵着鼻子走,因为分数与成功,没有直接的关系,分数只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一方面,决不能以分数高低论英雄。母亲是否应该觉得,只要努力过了,考多少也无多大关系。应保持着良好的心态,给予孩子鼓励,让他们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压力呢?现在孩子输掉的不是分数,而是一份做人的志气,人生中难免有跌跌撞撞,但跌倒再爬起来,这点痛算什么,我们要有超越别人,超越自己的勇气才行,爱孩子就要爱得久远!让孩子全面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墨守成规……

Terry生活在过分的溺爱中,所以他总是畏畏缩缩,缺乏勇气与能力,没有主见,其实这也并不只是孩子的错,他的母亲一定认为自己是一个好母亲,把一切都给了孩子,然而她的行动却告诉孩子—你是无能的,不行的,没有用,只能让我来帮助你。这样会直接影响孩子自身能力的发展,没有独立的品格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父母应教给孩子坚强不屈的意志,勇于参加与社会的竞争。

文福的家庭条件不好,学习也不理想,母亲于是对他失去信心,叫他边学边帮忙做生意招待客人,这是一个不重视教育的家庭。不论是富人和穷人都要接受教育,如今家长们应远见卓识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教育才能保证国家的富强。

“望子成龙”几乎是每一位长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期盼,只因为内容各不相同,有的喜出望外,有的则望子成龙望穿眼,望来望去一场空,只因教育方式的不同。

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心存感激,天下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爱孩子就要爱得久远,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点点滴滴的爱中成长。让我们也扔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

小孩不笨观后心得4

现实中的新加坡,华人的孩子需要精通英文、数学,而中文学不好没关系。但如果中文没学好,还是会影响到孩子以后到中国的发展。而《小孩不笨1》中的文福、国彬和Terry三个好朋友都是EM3 (差生班)里的学生,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也因为不同的成长环境影响了他们的性格以及待人处事的态度。才看了一会儿,便被影片中诙谐、幽默、搞笑地剧情以及三个主人公的表情、语言、动作深深地吸引和感动。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Terry,喜欢幻想,是个大少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遇事就哭,没有主见,但我最欣赏他的就是幽默和知恩图报;国彬不太会念书,可是很会也很爱画画,然而他的妈妈却只希望他能能把书读好,拿到好成绩,因此国彬深受妈妈压力的影响,同时常常遭到体罚;文福一心想替辛苦卖面的母亲及自己都争一口气,在别人面前能抬得起头来,他说过一句话,令我很感动:“我不想让别人看不起!”他们的新班主任——李老师,教育孩子们,不要逃避困难,要去了解、认识困难,把困难的底摸清楚,她给了孩子们很多的鼓励和信心。

喜欢幻想的Terry是个大少爷,他的爸爸,开了一家肉干公司,但不喜欢帮助别人,在Terry老爸老妈的影响下,他也不愿意帮助别人了。他们家还有Terry的姐姐,它总希望妈妈能给她一个自由的空间,但她的老妈却以“爱”的名义,管这管那。总之,Terry的一家是有个性的一家。

再说国彬,他喜欢画画,还因为画画救过Terry和文福,但却得不到妈妈的认同,他曾想过跳楼自杀,但是没有成功。之后,他的妈妈就患上了血癌,爸爸也下了岗,一家人的支柱都没有了,虽然Terry很胆小,但他逐渐长大,很勇敢地用自己的骨髓挽救了国彬的妈妈,两家人逐渐淡化了以前的误会,互助互爱,共享欢乐。

在这三个主角中,最讲义气的要数文福了,从来不计较别人怎么对待他,只是不管谁欺负了自己的朋友,他总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也是这3个小孩中最不富裕的一个。他要帮妈妈管理大排档,又要照顾弟弟,但他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他曾经说过:“我不想让别人看不起!”令我非常感动。其实,即使生活不富裕,但只要你有一个理想,那你便会成功。

爸爸妈妈,请你们多看看我们身上的闪光点吧!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往往,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影片中的国彬,他虽然成绩总是不及格,但他有很强的绘画能力。他能将一个人的头像,画得惟妙惟肖,可谓是天赋异懔。然而,因为学习差,他常被高级班的同学嘲笑、欺负,间接导致他有自卑感。我们要抛开自卑的情绪,在被他人看不起时,我们应当将其看作动力,赶超他人,再来,从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在被鄙视时,我们得自己看得起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到特别之处,来发展自己。

想起影片中的每一个情节,都让我非常深刻,难忘。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特长、天赋。但很多时候却因为父母过 于重视学习而被忽略、埋没。影片中的李老师正是一位善于挖掘孩子优点的好老师,她对EM3的同学怀着的不是无药可救的心态,而是充满希望的!爸爸妈妈们,老师们,请多点看看我们身上的闪光点吧!

小孩不笨观后心得5

最近看了新加坡的一部有关家庭、教育、成长的一部电影《小孩不笨2》。里面很多情节都体现了那时新加坡的相关问题,时至今日,我认为这部电影对当代中国来讲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接下来,我从某几个情节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和看法。宇哥知识浅薄,如有错误,还请包涵。

首先,我想谈一下有关性教育的问题。网上此刻有这么一种说法,中国人在教育自我下一代的时候最避讳谈的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有关性的教育,一个就是对死亡的思考。影片中由于缺少性知识的普及,杰瑞的同学从电视节目中推测和女生牵手等一些亲密行为会有小孩,而杰瑞正好和一位女生有过此类行为。由于性教育的缺失,杰瑞并不明白其真实情景,为了可是早当爸爸,在不敢向家长教师求助的情景下,做了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举动。

性教育为何这么难普及?我想第一层原因就是性教育与传播黄色信息的界限太不够明显。黄赌毒作为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三大因素,性教育一旦资料不当,有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但讳疾忌医就是正确做法吗?如今是信息化时代,儿童能够很早的接触网络,儿童获取的很多信息都是被动选择。所以,如果不正确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孩子在好奇心的趋势下往往会从一些不正当的途径获取某些信息,以此来满足自我的求知欲。

其次我想是因为中国长时间受儒家思想严重,在性启蒙方面过于保守。当然这对孩子的成长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所以如何正确的,科学的对孩童进行性教育是当代大人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缺少性教育而引发的杯具层出不穷,而所以受伤的往往就是那些无知的少男少女。有些问题宜疏不宜堵,如何正确解决,有何科学有效的方法,在这一问题上中国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想谈的第二个问题在于家长在家庭子女以及工作上的处理问题。由于父亲工作忙,杰瑞的表演父亲拒绝去观看,所以引发杰瑞偷钱等一系列事件。其实在这个问题在中国也屡见不鲜,甚至在我们身边就在上演类似的故事。由此现象引发出的更典型的留守儿童的问题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

如何在家庭与工作之间抉择呢?作为一个男人、一家之主、一个家的顶梁柱,为了家庭有更好的生活而选择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所以忽略了对爱人、对孩子的关心。其实这个问题在明面上看根本就是无解的,老婆孩子渴望更好的生活又渴望得到更多来自家庭中男人的关心。在必须程度上,这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两种想法。看似是唯一解的就是能够实现自认为的财务自由后,便不再对更高层次的生活抱有幻想。然而人作为感性动物,从一生下来就是有欲望的。俗话说的好,知足常乐。这四个字或许能够为有相关问题的人一些启发吧。

当然这部电影里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家长、青少年与社会、青少年的交友问题。如果逐一分析将会有很大篇幅,宇哥精力有限,暂时先写出这两个方面的看法,以后若有时间和机会重观此片,应当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大家分享。

各位朋友如果有兴趣,能够自我观看一下这部电影,相信你们会有自我独特的看法和思考。

小孩不笨的观后心得

第3篇:电影《小孩不笨》观后感

很早就听说这电影很不错,这次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真可谓用心良苦,因为这部电影真的很有现实意义,对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父母的我们都是一场精神上的洗礼。

在电影的前面部分,大家被小主角们天真无邪的话语和行为逗得大笑不止,但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再也笑不出来了,只觉得喉咙哽塞,眼泪直想往下掉,为片中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感动,为孩子们的叛逆、失足忧心,为父母们找不到合适的教育方式焦急。

电影故事以很朴实的方式进行叙述,当中展示了两个家庭的生活情景还有教育小孩的方式,相信每一个观看此片的人或多或少都能在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例如Tom和Jerry的一家,父母都有自己的事业,家庭的经济条件很好,孩子们看起来什么都不缺,但孩子们却觉不到家庭的温暖,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父母虽然爱孩子,但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情上的需要,家庭仅仅成为了一家人睡觉和吃饭的地方,缺少沟通和温情。这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疏离感,更容易受到坏人的引诱。片中另一个孩子成才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非打既骂,父亲虽然对孩子寄予厚望,也很爱孩子,但却不懂如何表达爱,最后酿成悲剧,以死换来了儿子的醒悟。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为人父母者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努力工作,但往往会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

要物质的沃土,更需要精神的阳光。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家长说自己工作太忙,管不了孩子,希望学校老师多操心,有些甚至认为把小孩交给了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小孩教育的好不好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但我们都应该清楚的是,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父母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我想作为父母,应该多问自己以下的问题:我有认真倾听孩子的话吗?我有尽量抽时间陪伴孩子吗?我有留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吗?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有经常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吗?片中的小男孩为了能让父母抽时间观看自己的演出,竟然想到存钱买爸爸的时间,当他对爸爸说出他偷钱的理由时,相信大家在落泪的同时也会心酸不已。

从这两个家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文化素质的高低,经济条件如何,缺乏沟通和爱的表达,就难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适合成长的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更要提醒家长懂得表达自己的爱,与孩子保持有效的心灵沟通,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

第4篇:电影小孩不笨观后心得感悟

电影《小孩不笨》深入探讨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因彼此缺乏沟通而产生的代沟、反映家长管教子女时所面对的困难的主题。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电影小孩不笨观后心得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小孩不笨观后心得感悟1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主要讲述了三个小孩,因为成绩差被分到了全年级最差的一个班,这个班可以说是没有希望的一个班。再别人眼里,那些小孩是很笨,被别人瞧不起的。但是,没有人体会到他们已经尽力了。只有新来的班主任,体会到了这些孩子的苦衷,并帮助他们把学习成绩提高。三个孩子也非常懂事,相互帮助,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给予援助。最后,他们经过努力,成绩也达到了合格,并体会到,品尝到甜蜜、幸福的“果实”。

看完这本电影,回味无求,有感动、有高兴、有悲伤、有甜蜜。虽然,影片中的三个孩子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愿意努力,愿意付出,愿意帮助。有一个孩子,他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他没有考到90分,他妈妈就要打他,但他从不抱怨。突然,他妈妈换上了一种可怕的疾病,需要别人的骨髓。他非常伤心,宁愿妈妈站起来用力的鞭打他。最后,是他同学救了他妈妈。他因此也特别珍惜他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光,每次考试,他都认真准备,希望考好一点,不要让妈妈生气。最后,她的班主任,给他报了画画比赛,并选中,去美国专修。

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努力了,付出了,就一定有回报。小孩其实并不笨,不要人为成绩不好,孩子就是笨蛋。其实他们也付出了,尽力了。大人也应该体会孩子的苦衷,不要用一些不当的措施来要求孩子考出好成绩。应该让他们追求自己的理想,快乐、健康的成长。

电影小孩不笨观后心得感悟2

星期三,陈老师给我们全班看了《小孩不笨2》这部教育影片,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使我感触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小孩不笨2》描述了两个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从“因为忙而无沟通”,到“孩子的心灵逐步走向堕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沟通的桥梁”,最后终于找回“曾经茫然、失落的心灵”!剧中的学谦、杰利为了得到父母的赞美不断地努力奋斗,但得到的却是父母的奚落,这种失落感我们也有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没有鼓励和赞赏我们了,而是不停地管教我们,总觉得我们做得不够好,总以为他们是对的;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忙碌到深夜才回家,连跟我们沟通的时间也没有。当然,我们也了解父母是为了这个家而忙碌,但再怎么忙也应该抽出一点时间来陪陪我们吧,哪怕是半个小时,我们也需要你们的关心,也期待你们的赏识。如果我们因为缺乏教育而像电影中的学谦走上一条不归路,那挣来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是爸爸临终前才觉悟的,他不是不爱成才,他只知道自己是从小被打大的,不希望成才走他的后路,不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和表达自己的爱,才导致今天的悲剧,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成长和回头。如果说父母打孩子还可以理解,但学校通过全校师生的颜面鞭打孩子的暴力方法去教育学生,我觉得很残忍,我不赞同这样做。这样做也许可以令孩子取教训,但是你们知道吗?这样的.做法同时也使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剧中也曾说过:烂苹果削去烂的部分,剩下好的还可以吃,全部丢掉就没有了。

正因为在孩子进步时,家长没有及时表扬,在孩子出现问题时也没有好好教育,只是一个劲地责怪孩子,才导致孩子一错再错。剧中曾有这样的一句说: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我相信每一个小孩都不笨,也希望每一个小孩如天使般快乐。

电影小孩不笨观后心得感悟3

“小孩不笨”的电影版及电视版都推荐看。 对于比较忙的朋友, 可以选择只看电影版, 如果有空, 看看电视版也不错。

戏中, 主要讲述了3个家庭: 一个开始只懂得听妈妈话, 没有自己主见, 饭来张口的小胖子Terry; 一个有绘画天赋, 却得不到任何支持的国彬; 一个很讲义气, 小小年纪就担负起帮助妈妈,照顾弟弟的小男子汉文福(在电视剧中, 多了一个读书很棒, 不肯认输, 自尊很强的女孩)。

在学校, 学生们被分了等级, 那只是一个小学的学校, 在孩子们弱小的心灵里,已经觉得, 因为自己成绩不好, 被分到差的班里,自己的人生已经失败了一大半。 不但如此, 学校的老师, 大多都戴着很深的有色眼镜, 成绩好的学生可以随意打骂, 侮辱成绩差的学生, 却没有任何惩罚; 成绩差的他们, 即使什么都没做,却总是被请到校长室, 让被请来家长, 和老师们一起责骂。 他们没有机会为自己辩解, 或者说即使他们说出真—相, 却总被认为是为了减轻惩罚而说出的谎言。

学习不好的孩子, 又有什么错呢? 分数, 文凭, 对大人们而言, 对整个社会而言, 真的那么重要吗?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夺取高的分数, 大人付出了高昂的金钱, 更甚的, 付出了他们的时间, 精力, 他们有想过,他们所谓的”for your own good” 是否真的是为孩子们好吗? 真的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吗? 孩子失去了天真的童年, 失去了属于他们欢乐的时光, 是谁的错? “不是我们的错,是这个社会的错” 对,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 我们总是无奈地被这个社会的舆—论和眼光牵着走。 父母们谈起孩子, 分数, 学校, 课外学习, 都是他们主要的攀比话题, 为了不让别人瞧不起自己,只好把这种压力, 转到了孩子身上。 大人们自己也意识到了,然而, 几乎没有人敢逆流而行。 这, 就是人生的无奈吧!

老师眼里, 对一帮扶不上壁的烂泥, 也放任自流。 有经验的老师说的自有他们的道理, 而新的老师也有她一套把烂泥扶上壁的做法。 不知道, 过多几年,当新的老师成为有经验的老师的时候, 她的想法, 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教育, 究竟是育人, 还是愚人? 教育工作者, 又有没有好好想过? 特别是小学的老师, 他们的一句话, 可以让一个毫不起色的孩子变成伟人, 也可以让一个聪明有灵气的孩子变得精神分—裂。 他们是否了解自己对孩子来说,是会产生多大影响的人呢?

当看到同伴受欺负, 有孩子站出来一起面对, 也有孩子因为家庭压力变得对身边发生的事情”none of my business(这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在共同经历中,不断体会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大人的话, 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该经过自己的思考, 作出自己的决定……大人们不也需要好好思考, 连自己都经常做矛盾的事, 怎么不令孩子在没建立正确的判断能力之前感到”confuse(困惑)”呢?

戏中, 让我们感动, 让我们思考的地方, 还有很多很多。 虽然是一部轻松, 励智的戏, 却让我流下无数复杂的眼泪。

“小孩不笨2”则是与第一辑不太相连的剧, 可以说是一部轻松搞笑的喜剧, 戏中, 也有含泪思考的部分, 相对第一辑来讲, 这样的成分已经少了很多。 可能孩子长大了, 要带出的, 是另外的寓意。 看戏的朋友, 就自己用心体会咯!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 只要相信, 这个世界造了自己出来, 一定有自己有用的地方, 千万不要因为前面有石头, 就停步不前, 勇敢走上去, 把石头搬开, 继续走下去。

电影小孩不笨观后心得感悟4

电影《小孩不笨》讲述了两个家庭,三个孩子的成长故事。电影手法诙谐幽默,不时令人捧腹,情节不疾不徐,引人入胜。不知觉中,再次唤醒了人们对“孩子的教育”这一问题的思考。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方方面面,电影主要提到了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方面。作为一名学生,我很关心剧中学校故事的发展,尤其是那位眼中充满迷茫甚至是哀怨的华文老师,面对一群调皮捣蛋,桀骜不驯的学生,虽然是磨破嘴皮的说教,用自己的百般辛苦换来的是学生的不理解和超乎常理的反抗,最后竟成了不近人情的魔鬼,遭到各方的谴责,重压之下,万念俱灰的华文老师向校长递交了辞呈。

在校长和老师们的挽留之下,他留了下来,并且开始了转变。当他骑着酷酷的摩托车再次登场引来学生“赞叹”的时候,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教育的希望,看到了孩子的希望。尽管这位华文老师的转变才刚开始,他的“酷”也还很生涩,但他毕竟找到了那把剧中反复提到的“钥匙”——正确表达爱的方法。

剧中并不乏爱,父母的爱,老师的爱,但这些爱是僵硬的,是一厢情愿的爱,是不易被孩子吸收的爱,所以这些爱也就白白流失了,没有发挥本来的作用。这些都再次提醒我们,当教师要有爱心,更要有正确表达爱的方法。

让我们放下师道尊严,因为高处不胜寒,让我们俯下身子,因为草根处有虫鸣声声。当我们转变观念,学生就不会总喊“春风不度玉门关”,而我们也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电影小孩不笨观后心得感悟5

这天下午我们观看了教育电影《小孩不笨》。电影讲述了两个新加坡家庭,因为缺少沟通,让孩子的心灵走向了堕落,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他们对孩子的爱,以忙为借口不跟孩子交流。甚至认为拳打脚踢是管教的最好方法,却不明白心和心的交流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是传递爱的桥梁。

在这个家庭,杰瑞的成绩都拿甲等却很少得到父母的.表扬,汤姆作文不错,但总是受到妈妈的谴责……,自我把爸爸的电脑修好了,却被误认为是捣蛋鬼。回顾自我成长历程,虽然也曾遇见过很严厉的老师,但是起码家庭的氛围是和谐宽松的,爸爸妈妈很少因为学习批评我,即使犯了错误,也会询问原因,因势利导,以宽容的心态接纳我的错误,给我改正的机会。

此刻的领导从业务和生活上都很关心我们青年教师,我们的工作但凡有一点点的进步,领导都会看在眼里,提出表扬,我们的工作有时也会有缺陷,但是她总是肯定优点,提出改善的方案。在骨干教师培训班,我也有同样的体会,邹老师,尚老师,徐老师,卢老师,所有的指导教师都是那么的亲和,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

我们的每一次活动几乎都得到指导老师的赞赏和鼓励。我想不论是做一名幼儿教师,还是做一位母亲,不论年龄大小,人总是想得到别人认可、欣赏和赞扬的,孩子更是如此。老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语言,一个鼓励的拥抱都是对孩子最好的奖赏。很多人认为中国人不善于表达爱,更多的时候即使表达也很含蓄,但是我觉得在我的身边,这种现象在一点一点的改变,我身边的同事,朋友,包括我自我对待孩子不像从前的家长那样“吝啬”。我们会拥抱孩子,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不吝惜溢美之词。我觉得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者,是孩子心灵的培养者,是孩子的知心朋友。

我们在孩子的心灵播下的每一颗种子都会生根发芽,所以,要好好的呵护她们,千万不能主观随意的否定她们,批评指责更会伤害这些幼苗。用包容的心态,赏识的语言,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幼苗,未来,如果有一天他们长大成材,她们会感恩,以同样的心态对待别人。

电影小孩不笨观后心得感悟

第5篇:“赏识—成功”电影《小孩不笨2》观后感

“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 今天我观看了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故事情节其实非常简单,甚至有些俗套,无非是描写两个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从“因为忙而无沟通”,到“孩子的心灵逐步走向堕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沟通的桥梁”,最后终于找回“曾经茫然、失落的心灵”!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家长,对于这部电影我一连看了好几遍。第一次这样认真的记录每一个细节,第一次这么专注的写下每一句精彩的台词,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去思考每一个画面背后的教育意义……太多的第一次让我对这部新加坡的电影有了重新的认识,对那种一直被我们强调却重未被重视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有了全新的解读。

影片以赏识教育贯穿始终,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演绎了父子之间,师生之间那种被尘封了多年的“爱”从禁锢到慢慢被打开的过程。在观影过程中,或许我们会不断的在埋怨这个家长怎么能这样教育小孩,这个老师怎么能这么刻薄的说话,可当整部影片落幕时,当一句句摘抄下来的台词活生生的摆在我们面前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愧疚感顿时充斥了所有的思绪:“现在的孩子已经越来越不好管教了,他们的门已经关了.你需要一把钥匙,少看他们的缺点,多看他们的优点,就是这把钥匙了,有了这把钥匙,就容易沟通了。”

“如果有一个烂苹果,我们应该怎样处置它呢?扔掉吗?好象有点浪费,也许还有能让它再一次成为好苹果的办法吧?那个办法就是:把烂的部分切掉,剩下的部分还能吃,而且还是特别甜的。”

“你知道每个小孩子心里都住着谁吗?是一个好孩子,一个坏孩子。只有常被称赞的小孩子,他们心里的好孩子才不会被坏孩子藏起来。”

“你爸爸太爱你了,可是你爸爸也太不会爱你了!田螺生子,为子死!”

“天底下没有教不会的小孩,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影片中的一个个画面,一句句台词,一个个问题,如同一本本生动的教育理论,一声声尖锐的质问抛向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我不断的在回忆与学生生活的日子,不断的在质问自己:我给过孩子们多少的鼓励和称赞?自己是不是一个吝啬的老师?

现如今,一方面素质教育如火如荼的展开,可另一方面,中考,高考评价方式在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应试教育重重压力,<莲山 课件 >分数的高低依然是评价学生好坏和筛选学生的重要方式。这就使得老师和家长们往往把高分的孩子“供上天”,把低分的小孩“打入地”。这种恶性循环让现在教育走向了两个极端,好的越来越好,差的只会越来越差。其实,每个孩子的天赋秉性各不相同,古人云:“术业有专攻”,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学习,成功的方式也绝不仅仅只有学习这一条路,如果我们能够顺应孩子的特点来教育的话,多看他们的优点,少看他们的缺点,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他们一样会取得成功的。影片中的成才,学习成绩差,但很喜欢武术。如果你一味地要求他学习好,他是很难达到的,反而常常打架,惹是生非。后来,老师看到了他的优点,让他学习武术,发掘了他的潜能,最后学有所成。

其实我认为,教师不仅是个教育者,也是个慈善家,我们的工作是在行善,是在积德。人在做,天在看,孩子们不会忘记当初是你或许是不经意间的一声赞许、一个拥抱,才有了他们今天的鹰击长空,一飞冲天。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给孩子们一个微笑,他们会还你一份骄傲。

身教重于言教,用心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想法,爱和称赞真的很重要!

第6篇:电影《小孩不笨》影评

每个灵魂都有一对向上的翅膀

——观电影《小孩不笨》有感

“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电影《小孩不笨》用深入浅出和笑中带泪的故事情节探讨着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和教师育人的问题,告诉大家当我们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时,就会发现其实每个灵魂都有一对向上的翅膀,都会有翱翔蓝天的可能。

一.

电影中“国彬”的成长环境是大多数家庭中具有代表性的,他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的中产阶级,因为都忙于各自的事业,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关注得比较少。当国彬一次又一次地考不出好成绩时,他的母亲便认为是因为他学习不努力才会这样,因此就进行一味地打骂,而且还遏制国彬喜欢画画的热情——虽然国彬母亲“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她并没有真正理解自己的孩子,过多地限制孩子的兴趣发展,一味地追求分数成绩,教育孩子要为“文凭”而努力读书,如此的教育让孩子产生了不应承受的沉重压力,导致国彬产生了想要“跳楼自杀”的极端做法。

其实生活的大海有许多个层面,学习只是其中的一滴海水,让孩子自由发展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在宽松的氛围中使其形成积极的心态,这样的家庭才是真正有助于孩子找到自由驰骋的层面、拥有幸福未来的成长环境。

在影片Terry的家庭中,母亲是权威型的全权掌管者,她命令子女言听计从,包办限制着本应由孩子自己掌控和学习的生活体验,致使孩子的成长都出现了畸形——Terry对母亲的话是全盘吸收的“好孩子”,他的生活依赖于他人的呵护,甚至连涂面包和泡咖啡也不会,还语出惊人:“即使是大便,我妈妈也会弄得很好吃给我吃的。”可见他的生存能力和判断能力已经因为家长的过度参与而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社会,要生存,只有靠自己,“不管我们踩什么样的高跷,没有自己的脚都是不行的”,父母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家庭教育:在自由与限制之间

1对他们的成长当然是有利的,但是同时也必须重视为孩子锻炼肯于吃苦、能够吃苦创造条件,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完善,可以独立生存并不断进取。

和Terry的“很听话”相反,他的姐姐由于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做事情总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母亲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当孩子要自己决定如何装饰自己的房间时,她逼迫孩子要服从自己的安排;当孩子要自己涂面包时,她又责骂孩子不该自己动手;当孩子想要自己保管红包时,又被母亲训斥拒绝。这种包办式的教育让Terry的姐姐感到很不满,终于在被抓入警察局里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渴望自由。可见其实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想法、作为进行干预时,应该更多考虑孩子自身的感受,让“尊重”成为基础。因为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的,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孩子空间去选择权利、去体验机会、去解决困难、去寻找答案,会使他们向前走得更好。

家庭以“缩影”的形式包含着几乎所有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功能的范围,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老师,教育孩子时应该不是打骂,而是走进孩子的心灵,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在恰当自由又合适限制的环境中培养孩子,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二.

“任何学生都是可教的,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老师”。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能,这是教育智慧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在影片中叛逆的文福由于父亲坐牢,母亲又忙于生意,没有很好的教育环境,所以学习成绩从EM2降到了EM3,直至班上新来了李老师,她对每个学生都抱以信心,并且认为只要不怕失败,“把困难的底摸得清清楚楚,就可以打败它”,文福开始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现状的,“不能让别人看不起”。经过坚持的努力,果然他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不难发现其中老师的鼓舞和期待的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力翁是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的热情和期望倾注于自己雕刻的美丽少女身上,日久天长,塑像竟然活了起来。相信同样的奇迹也是会发生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的,因为诚然学校教育:在期望与冷漠之间

学生成绩的进步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是老师的热情与期望是学生进步的重要动力却是不容置疑的真理,作为优秀的老师,在“后进”的学生面前,更多的不应该是冷漠,而是应该想到自己的期望与热情正是他们克服缺点的动力。

爱迪生说过:“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能”。影片中的国彬虽然不善于学习,但是擅长画画,而且脱颖而出地得到了出国深造绘画的机会,这也是归功于李老师的教育策略,她不但不因为国彬的不认真听课而训斥,反而鼓励他坚持自己的兴趣,可见用同样的材料,有人造出陋室,也有人能建出宫殿——对于教育而言,老师的热情与冷漠也就影响着学生的未来。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而不应该用冷漠的水浇灭学生萌生的热情与兴趣。在哈佛大学350年校庆时,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是: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和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的确,是泥土,可以烧成砖瓦;是铁矿,可以百炼成钢;是金子,就能够放出光芒。教学的艺术是个性的艺术,教学的魅力应该在于个性,教师教育应该多一些热情与期望,帮助每个学生去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的老师教育,都应该顾及孩子的灵魂教育,而不能除了关心儿童的学习成绩,就不知道还应该关心别的什么了。就像片尾歌词中唱到的:“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的残忍,有些道路没有直通那扇门,有些结果不一定要获胜,有些收获不在终点只在过程,我们不会心灰意冷,我们会给自己掌声,我不是你想象的笨,我也有我自己的门,其实你不是不能,只是你肯不肯,给自己多一个机会,因为我们都是有用的人。”

虽然一些学生很平凡,就像一滴滴水一样平凡,但是如果给予阳光,仍然能够带来彩虹——相信每一个灵魂都有一对向上的翅膀!

上一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下一篇:小花篮折纸的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