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电影观后感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灾难电影观后感(精选11篇)

灾难电影观后感 篇1

我们从片中可以看到现在的人类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显得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在此,你会看到人们的绝望希望和脆弱。对于这一部影片,我认为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首先,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发展阶段的真正面目到底如何。从影片中我们看到,现在的人类在巨大的灾害来临的时候,显得丝毫无还手之力。也就是说,到今天为止,不论我们自诩我们的科技是多么发达,多么有成就,但是,放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讲,其实并算不了什么?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处理譬如影片里出现的大灾难时,还根本无从着手。这里明显的表露出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在这个个星球之内,现在的人类还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来保护自己。所以,综观整个全局,人类的发展应该只是刚刚开始步入真正该一起面对未知的未来的时代。这个时候是很脆弱的,但是这个脆弱却被大多数的人所忽略,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只是惯于比对过去,比对他人。他们只看到过去是多么蛮荒和落后,他人是多么贫穷和无知,而现代是多么发达,多么文明,自己是多么富有,多么有学问。这些东西蒙蔽了他们的眼睛,使得他们看不清更没有去想过并思考人类现在所处的现状。他们大多数也许也对未来充满许多美好的想象和憧憬,但是,他们却看不到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除了财富和先进之外,也带来了对于全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必须面对也无法避免的威胁和挑战。换句话说,人类要面对的未来,比起过去所面对的更需要智慧和勇气。因为这种挑战是非常严峻的也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这种忽略也是非常致命的。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现实,对于那些大多数聪明的商人来讲,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利益;对于大多数大学生,他们考虑的是毕业后如何找到工作或是获得更高层次进修的机会;而对于普遍的人民大众来讲,他们所考虑的是如何能让家里的生活变好,并且越变越好。可是,随着时代的行进,我们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已经不仅仅再是这些,地球自古以来所形成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正随着人类发展的步伐在逐渐被打破,人类生存环境急剧恶化的现实已经真实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已经到了不得不面对和不得不认真考虑它的时候了。而我们到此为止还远远没有具备能够承受或抵抗自然大规模报复、打击的能力。所以我们不应该认为我们有多发达,有多了不起,更不该对埋伏于自于未来的威胁失去警惕。有一句话讲:“福兮祸所系,祸兮福所依”也就是说祸福与共。

比起人类即将面对的未来,现在的人类可以说是很稚嫩的。因为人类照此发展下去,不可能永远呆在地球上,终有一天,他的脚足是会踏出地球的。而在他去真正的面对更广阔的宇宙环境之前,他必须保证那时候他还生存在地球上,而且具有足够保护自己的实力。也就是说,在人类的脚步踏出地球之前,他还必须经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也就是在飞速发展高科技的同时,也必须、一定要很好的处理好人类的发展

与自然的关系的这样一个阶段。这不可避免也无法避免。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大自然的力量有多么的强大。他能孕育出人类,也能在顷刻之间将人类毁灭。也许有的人会说,这不大可能,随着科技越来越快的发展,当地球出现毁灭性的灾难时,人类可以举家搬迁到人类早已开发好了的其它星球上去。可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展了几百万年了,可是我们也还尚未完全了解我们的地球,仍旧有许多科学家在努力的探索。对于其它的星球更是知之甚少,更别说还要在人类的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把它改造成为能够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星球。就算人类真的在大自然发怒之前成功的走出这一步,那以后呢?这个时候的人类可以说就像一群饥饿的掠夺者,他们已经完全丢掉了能够使他们成功的生存于宇宙世间的美德。而我们应该知道,掠夺和破坏的速度是远远高于探索和认知并发展的速度的,即便能走一步、两步或是三步、、、、、、,但是,绝对走不了永远,终有一天会彻底走向灭亡。所以我认为,这种始乱终弃的极度缺乏人类美德和极度不负责任的观点绝对是要不得的。这不是危言耸听,在我看来就是这样。所以,人类要想真真正正的在宇宙中获得永恒的生存并成为宇宙的强者,就必须很认真的看待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并把它很好的处理好。这才是人类所应该走的正确的道路。

其次,从政治角度来讲,现在的人类已经进入了全球大融合时期,即进入了人类利益全体综合化的时代,所讲求的政治需要也从过去的谋求一国之利益在逐渐的转变。虽然到现在为止,这种国家之间相互角逐争斗而谋求一国私利的情况还占据着主流,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改变。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利益的综合化越来越得以体现,容不得它不变。最多会在谁是领导的问题上会有争夺。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人都应该想得到,这是大势所趋。因为如果人类对未来没有达成统一和协调的,依然还是以一盘散沙的状态存在,那么,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的危机将不可能得到妥善解决,还有我们的高科技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将无法得到有利的无法化解,如此积累下去,及有可能就真的会打乱整个地球系统的平衡,那将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致命的威胁。人类势必会走上一条自掘坟墓的道路,到那时,影片中所出现的可怕的场景,将不再仅仅是在屏幕上上演,而是会真实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人类将陷入无可挽回的灭顶之灾中,最终将走向彻底的覆灭。说到这里,我是真的非常佩服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预料的如此准确,用‘伟大’来形容他们,真的一点都不过分。

最后,让我想到的自然是对于我们来说都很实际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的建筑。在我看来,至今为止,人类建筑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了一些改进和进步,但是,我认为人类大体上还在承袭着古老而又原始的建筑格局,换句话说就是到此为止还没有根本性质上的转变。我们也都知道,自古以来,地球上总是自然灾害不断。在人类始至今日的发展进程中,给人类造成了很大的伤痛和损失。现在我们大多数人所住的房子,都是有水,有电,有一定的通风口,有窗子,有排污道(这也大多仅限于城里)。而由此聚集形成的城市,它的下层建筑大多也就仅限于有下水道,少数有地下电缆和矿物管道。而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通道却少得很,也脆弱得可怜。这就是当前的人类建筑的基本格局。当自然、意外或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灾难来临时,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建筑和设计是什么样的。发生火灾时,人们往往会由于缺乏可靠的逃生通道而被困;当洪水肆虐时,有多少人们由于没有好的防护措施而散失家园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当地震来临时,有多少人不但会失去家园,而且还很有可能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当雪灾来临时,给人们带来了多么的不便。所以,所有发生的一切在告诉我们,我们当前所做的是不够的,远远不够的。由此,我对于建筑就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对于单幢房屋来讲(这里对于那些由于如装修等材料造成的化学污染等等问题就不再讨论了),它应该具有一定的防水、防火、防温差的功能和搭配合理的逃生通道;对于一整个城市来讲,它应该最大限度的具有应对水灾,火灾,雪灾及地质灾害等设施功能,我个人认为这

是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者所必须严格慎重考虑的;而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则建立一些足够可用并且够用的特殊通道。它们要保证不论是在水淹、高温、地震或是在低温下都能使用,以便受灾人群能够及时、安全的由此疏散到其它安全的地方;而作为一个大区域来讲应该统一建立起相应能够保证人们安全的各中措施和设施。靠北的防冻,靠南就是靠海的要防水浪,特别是在沿海,到了现在还很缺乏相应足够有效的防范措施。我个人认为,应该在海岸边到内地一定距离内建立起机动的安全措施,没有大浪时,人们可以自由的生活,当大海浪一旦来临时,要能够最大限度的达到浪比城高,但却淹不了城的要求,以为群众转移赢得时间,同时内陆也要设置层层内障,阻止海水向内陆挺进,即便发生了影片中的气候状况,也最大限度的不要让片中人们的命运在现实中的人身上重演。总之就是要能够相应的且因地制宜的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灾害的发生和生命财产的损失。而要做到这些,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城市中的各个部分,大陆上的各个城市之间不许形成一个统一的,能够灵活机动协调的有机体系。我所说的,在现在就连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都未建成。当然,我承认,要建成这样的工程,不但工期长远,而且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也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我们又不能什么都不做,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全面达到,但是我们可以从小方面开始做啊。

灾难电影观后感 篇2

那么, 到底灾难片内部又分为哪些创作类型呢?

一、自然灾难

大自然是我们的造物主, 人类一方面享受着它所给予我们的恩泽, 同时也不得不承受着它带给我们的灾难。灾难影片中, 对灾难场面的真实再现一直是对影片创作者想象力的考验。今天, 借助高科技数字影像模拟技术, 再现宏大的灾难场景会让观众相信, 这样的灾难曾经发生、正在发生、以后还会发生, 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好莱坞电影《完美风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 平实中透露出人性的光芒, 风暴背后为我们展现了恬静的美国渔港小镇的风土人情。巨大的仓库、摇臂、高压水龙头再加上数字特技技术的运用, 电影用它独有的魅力向世人还原了自然中人类的渺小。类似的还有我们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我国第一步引进的灾难影片《龙卷风》, 那种自然力量带来的真实与疯狂给每一位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动物与怪兽的灾难

1975年, 由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指导的电影《大白鲨》堪称动物灾难片的经典。在影片前90分钟内几乎没有真实出现灾难主角——大白鲨, 但影片所带来的恐怖气氛还是足以让每一位观众坐立不安, 这也是导演所特有的心理捕捉能力。这部影片的故事结构并不复杂, 而且模型制作的也不够逼真, 却从此奠定了该类型影片的基本叙事模式。随着电影技术突飞猛进, 我们所见过的、没见过的、自然界存在的、不存在的各种各样造型恶心的怪物相继出现在屏幕中, 然而在喧嚣背后, 观众不难发现, 这些影片大多拍的千篇一律, 只在怪兽的外型上创新。顶峰之作就是好莱坞改编日本东宝的著名电影《哥斯拉》。

三、外太空灾难

对于地球外生命的神秘, 一直是人类向往的方向, 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敬畏与猜测。来自外太空的各种生物以及超能力成为了人类命运的灾难使者。在这样的影片中导演的想象力被充分打开, 离奇的剧情, 眼花缭乱的特技, 以及英雄主义都是票房的保证。

《世界末日》的演员阵容强大, 布鲁斯.威利斯、本.帕布莱克分别在影片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而且, 由曾经执导过《勇闯夺命岛》的著名导演迈克尔.贝指导。影片结构紧凑、画面优美、天马行空的幻想不脱离现实, 炫目紧张的气氛中又不乏幽默与温情, 人物性格饱满张扬, 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精彩的科幻灾难影片。

四、病毒灾难

1976年《卡桑德拉大桥》一定让中国观众印象深刻, 该片虽然没有多少壮观的视觉场面, 但是独特的创意、扣人心弦的剧情以及面对病毒不同人的反应, 都真实感人、引人入胜。时隔20年后, 本片的结构作为灾难片的经典模式被载入了电影史册。围绕着同样的题材, 美国电影《恐怖地带》将病毒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再一次提到了严肃的议题上, 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

五、恐慌本身就是灾难

2010年全球公映的好莱坞灾难片《2012》中, 无数幢摩天大楼轰然倒地、全球地震火山喷发、大海啸吞噬了所有陆地……全人类经历了灭顶之灾后, 部分人类和动物在“诺亚方舟”上幸存下来。尽管大家都明白这个灾难片的虚构成分, 但是影片上映第一周时间中国内地票房就轻松突破了8000万元人民币, 全球票房累计达到了1.6亿美元 (约合11亿元人民币) 。片中用计算机特效制作的种种世界末日景象, 无疑让观众们感到了恐慌。

就在影片公映前几天, 为了稳定人心, 美国宇航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开声明:2012年12月21日不是世界末日。美国科尔盖特大学的考古天文学家、玛雅文化研究专家安东尼·阿维尼也出面解释说, 玛雅历法并没有结束于2012年, 这说明玛雅人并没有把这一年当作是世界末日。

灾难片就是这种思索的产物——在电影的历史长廊上, 曾经有不少非常经典的灾难片, 影片所描述的在灾难中凸显的人性真善美本质总令我们印象深刻、回味无穷。这些灾难片, 不仅不会因为人们对灾难本身的恐惧而失去市场, 反而因此而大放光芒。

灾难片因为其结构简单, 模式化和浓重的商业气息或许不容易成就经典, 但是, 其中所折射出来的现实意义和忧患意识以及优异的票房成绩, 也使得它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片种将继续繁荣下去。

摘要:在众多的电影题材中, 有一个类型始终与我们人类的存亡息息相关, 这就是电影类型中的灾难片。本文着重分析了好莱坞经典灾难影片, 从灾难类型、故事结构以及人性光辉等方面提炼灾难片模式, 并从中找出此门类艺术创作的现实意义和忧患意识。

关键词:好莱坞,灾难片,类型电影,导演创作

参考文献

[1]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年。

[2]李迅、祝虹:《欧洲电影分析》,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年。

灾难片背后的真相——电影特技 篇3

在此,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灾难片背后的真相。

“风”中的穿凿

风暴电影的鼻祖是1939年诞生的《绿野仙踪》,当时制作者使用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然而效果却非常逼真,曾轰动一时。时隔半个多世纪,在1996年首映的、由迈克尔·克赖顿等人创作、简·德·邦特导演的大片《龙卷风》中,导演把精湛的视觉效果和特技结合起来,创造出电影屏幕上最触目惊心的、让观众坐立不安的、毁灭性极强的龙卷风画面,从而使《绿野仙踪》相形见绌。《龙卷风》堪称把事实和虚幻融合得最为成功的商业大片,在许多知名导演看来,它如今仍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高峰。

然而,《龙卷风》的许多细节,却受到了人们的质疑,遭到了科学家们的批评:

在电影《龙卷风》中,比尔·帕克斯顿和海伦·亨特出演一对追风者,希望利用自己创造的仪器“多萝西”在龙卷风的预报上取得突破,为此,他们需要把“多萝西”送进龙卷风的风斗中(图1)。“多萝西”的灵感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一种真实的实验工具:龙卷风观测仪。研制者通过把仪器放在龙卷风的必经之路上,从龙卷风内部搜集数据。但事实上,风中四处横飞的碎片将导致这种娇贵的装置遭到致命的破坏。《龙卷风》放映后,不少类似“多萝西”的装置至今都没有取得过电影中那样的成功。更离谱的是,电影中当两位主人公把“多萝西”送进龙卷风后,立即通过笔记本电脑进行分析就能知道风的发展情况和移动趋势。而事实上,这取决于对风暴起源的研究,龙卷风本身并不是“因”,而是“果”。

(1)电影《龙卷风》中,已在车上放置停当,随时准备闯入龙卷风中的“多萝西”。可惜在现实生活中,曾投入应用的龙卷风观测仪因受多种客观条件限制,还远没有达到“多萝西”的水平

《龙卷风》中,还有整栋房屋被卷起后完好无损落地的镜头。虽然这些镜头视觉效果非常逼真,但在现实中,一栋建筑物被连根拔起并保存完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实上,龙卷风在经过一栋建筑物时,可谓毁门破窗无孔不入,从四面八方涌入屋内。这时,房屋内外的压力差导致房屋向内或向外垮掉,屋顶被掀翻,墙壁四分五裂。强大的风力会把一切扯成碎片(图2)。

(2)电影《龙卷风》中被风从底掀翻吹跑的房子,建筑整体完好无损。这简直不可思议,也太低估龙卷风摧枯拉朽的威力了

谢褂姓庋桓銮榻冢轿恢魅斯诹矸绲嚼粗鞍炎约喊笤诠茏由希云谔逖樵谝桓?级龙卷风的风眼中的感受,然而,风暴过后他们竟然毫发无损。专家认为这种情况只有在电影中才会出现。因为根据人类已掌握的知识,旋风中心的某个地方风速肯定是零,但对于龙卷风的风眼是否像飓风的风眼一样一片晴空,目前还存在许多争议。因此,如果真像片中表现的那样,两位主人公所在的那栋建筑被龙卷风直接命中,他们就会被龙卷风撕碎,根本不可能生还(图3)。

(3)龙卷风过后居然毫发无损,他们是不是会魔法?

……

当然,可信度受到质疑的风暴大片绝非《龙卷风》一部,一些导演的作品比《龙卷风》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描述全球变暖危机的影片《后天》中,导演罗兰·艾默里克只是因为以前没人拍过,就杜撰了一个多起龙卷风同时袭击洛杉矶的故事。尽管电影把龙卷风拍得惟妙惟肖,把整座城市被碎片和残骸覆盖的情景拍得非常逼真;也由于此前还没有电影出现过大城市遭到龙卷风袭击的景象,因此该片获得了成功。但事实上,影片把事件的发生地点和该地点所应有的气候特征都搞错了。因为类似事件只在俄克拉荷马城发生过(图4)。

(4)多起龙卷风齐袭洛杉矶。导演在这里把“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的招儿全用上了

“震”上的演绎

洛杉矶受到龙卷风袭击的可能性较小,不过它却很有可能遭受另一种致命自然灾难的蹂躏,这就是地震。影视作品中曾多次出现过这样的场景:

1974年上映的灾难大片《地震》,因演员阵容庞大,出神入化的特技效果而夺得当年的奥斯卡奖。但是,影片对地震事实的随意编造处理却让许多专家不断地提出质疑。影片描述的是一场洛杉矶被9.9级的大地震夷为平地的灾难,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不仅能预测出即将到来的地震,还能预测出它的强度。但事实上,科学数据只能推算出未来地震的可能性,绝不可能准确预测什么时候导致地震的断层会移动。而地震强度取决于断层移动的大小,因此地震的强度在地震开始前是根本不可能知道的。此外,影片中还有一个狗不停狂吠预示即将发生地震的镜头,但地震学家认为:动物不能预测地震。动物确实比人类的感觉更灵敏,感觉到地震波的时间比人类早,但这是因为地震会产生P波和S波:P波是一种声波,而产生破坏的S波是一种纯扭转波,P波传播速度快于S波。由于动物在低频段的听力比人敏锐,能察觉到人类听不到的P波。这会让它们早10秒~20秒察觉到地震,而具体时间还要取决于离地震源的距离。因此,动物提醒人有充足的时间来防备地震是不可能的。

电影《地震》所描述的可怕地震持续长达9分钟。在现实中,许多地震能持续几分钟,但洛杉矶发生长达9分钟的地震是不可能的。因为地震持续时间由断层的长度决定,地震一般从一头开始,断裂锋面蔓延的速度约为每秒钟三四千米。迄今最强烈地震之一的1960年智利大地震,也仅持续了5分钟,而所引发的断层长度就已接近加利弗尼亚州的长度(图5)。当然,影片中一些通过地震对建筑物的巨大破坏来展现地震的威力的场景描述,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比如地震对高速公路和水坝的破坏,今后必须加以提防(图6)。

(5)地震导致的断层长度是与地震时间持续的长短成正比的

(6)图组:地震的确可能会导致公路断裂、水坝溃堤,人们不可不防

《地震》以外,NBC电视系列短剧《10.5》也描述了可怕的地裂。但科学家认为:剧中几乎把地球一分为二的地震根本不可能发生(图7)。因为地幔温度十分高,呈黏稠的液体状,根本不可能断裂。此外,影片中还有一个贻笑大方的场景:一次地震中,地面紧跟在一列疾驰的火车后面破裂。然而,地面破裂的速度约为每秒钟三四千米,火车不仅根本跑不了那么快,而且断层竟然能沿着火车轨道跟着火车移动,在后面追火车,简直荒谬至极(图8)……

(7)影视作品《10.5》中地震导致地球一分为二的可怕场景。幸亏现实中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8)地裂沿着铁道追火车但追不上,这也就是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自然奇观”

由此来看这些描写地震的灾难大片的成功,无非是观众乐于在屏幕上通过地震的恐怖寻找刺激,他们清楚地知道:在电影屏幕中撼动大地的,并非神秘莫测的地下力量,因此自己会毫发无损。

“火”里的杜撰

仅1980年以来,火山爆发就在全世界造成2.9万多人丧生,但与此同时,它也激起了无数艺术家和作家的想象力。近年来,电影创作人员更是屡受启发,于是,最大胆的灾难片就从这种自然现象中汲取了灵感,脱颖而出,如《火山情焰》以及欧文·艾伦的灾难大片《大震撼》之类的火山题材作品。

由琳达·汉密尔顿和皮尔斯·布鲁斯男所主演的影片《天崩地裂》,是一部事先进行过最细致研究的影片,其真实性得到了众多直率的科学家影迷的交口称赞。虽然在拍摄前制作人员对真实的火山爆发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也在片中体现出了火山附近的大批树木出现死亡、大量二氧化碳从地下冒出以及泉水会变热等客观存在的现象,但是影片的制作者们并没被科学捆住手脚,而是根据剧情需要大胆演绎,就像片中一对夫妻丧命于火山喷出的滚烫泉水的场景。而事实上,泉水温度的变化根本不可能惬意得像在按摩浴缸里一样可随意调节。《天崩地裂》还歪曲了一些科学规律,比如一辆卡车开过流淌的熔岩,熔岩的温度能达到摄氏1000多度。这种卡车根本不可能存在,一是炙热的熔岩会将轮胎熔化,油箱也会因此而爆炸;再是这种卡车不仅坚不可摧,而且速度惊人,快得可以在崎岖颠簸的乡间土路上超过时速大于160千米的火山灰流(图9)。此外,从影片中火山的外形看它属典型的喀斯喀特火山,但它却具备了所有类型火山的喷发特征。影片把所有火山爆发现象都攒在了一起。

(9)图组:碾过炽热的熔岩丝毫无损,能将喷射而出的火山灰流远远甩在身后。具备如此出众性能的卡车哪里有卖的?全世界的火山研究专家肯定人人都想买

1997年,《天崩地裂》放映几周后,另一部惊险故事片《火山》面世,这部电影更加夸张。不仅出现了从不爆炸的火山弹像礼花弹一样绚丽迸放的“史无前例的壮观景象”,而且还有人走在熔岩流硬壳上被熔岩流熔化的恐怖场景。实际上,人们甚至有可能在活动的熔岩上行走,只要上面的硬壳厚度足以承受其体重。即便是陷进去,这个人虽必死无疑,而且将死得非常痛苦,但却不可能在熔岩流中被瞬间熔化。

……

灾难电影《中国机长》观后感 篇4

然而,观看之后,我发现,《中国机长》和《萨利机长》相去甚远,如果说后者是借着飞机失事,探讨个人在面临群体生死时的道德徘徊,以及价值抉择,那么《中国机长》显然更为直接露骨:一群机载人员如何在极端险境中,创造奇迹。

本片一开始,按照都市职业片的套路例行公事,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在低温冲凉和温情氛围中,形成沉稳形象。欧豪的嬉皮笑脸、杜江的绅士风流、袁泉的大姐气派统统在影片的头二十分钟内,按部就班地一一展现。

说实话,这一段,除了让人物性格鲜明一些,并没有太多意味,唯一有点意思的,只能是张涵予和欧豪之间“严师高徒”的磨砺路数,而这也只是流于浅显。过于时装走秀性质的影像,貌似只是为了让灾难前的气息更加安谧祥和,为得就是要极端反衬后半段飞机失事时的惊心动魄。

所幸的是,刘伟强多年的导演生涯中,其灵活多变的场面操控力并没有让人失望。当张涵予一边和欧豪唠家常,一边畅想晚上给女儿过生日时,驾驶舱里面的挡风玻璃出现了裂痕。刹那间的寂静,欧豪和张涵予的面面相觑,在后者用手指轻微触碰裂缝时,玻璃碎裂,强风袭来,欧豪的身体被风头扯到了窗外。要不是有安全带硬拉着,欧豪将会在几千米的高空被甩出机外。

从这一刻开始,《中国机长》像是林超贤的《红海行动》中的几场战争场面,拥有相当抓人眼球的生死时刻。

刘伟强在营造飞机失事的险境上,拥有《红海行动》中一样的影像逻辑。他会在灾难发生时,让欧豪的生死难测、张涵予的拼命挽救打头阵,之后便是让袁泉和其他机舱内成员用反常的平静与之对比。随后便是险情扩大,机舱内开始泄压、飞机摇晃、氧气锐减,当险情蔓延开来时,乘客极端恐慌的情绪、杜江奋力向前的身姿、袁泉极力维持秩序的气场,全部交融在一起。

更为重要的时,当飞机失事之后,陆地上的各个航班调度室、军事管制点,与此次航班有关的所有部门都开始携手合作,为失事飞机找寻生还方法。

交叉叙事、角色的细致分工,让《中国机长》在5条以上的叙事线索中不但没有紊乱,而且让整个空难事件成为群策群力的一次生命救援。刘伟强一方面让张涵予在面对积雨云的包围时,做出精密的飞行策略,另一方面也让所有的空中调度适时穿插其中。松弛有度的节奏感,让本片从欧豪飞出窗外,到他最终踩下制动的这段夺命历程,堪比好莱坞灾难大片。

因为刘伟强并没有只是依赖特效展现灾难,如果仅仅如此,相信把《中国机长》与同类型的顶级灾难片相比,还是相形见绌。然而,将欧豪的险境始终作为隐形炸弹、将张涵予的飞行策略作为生死决定、将袁泉的秩序维护作为温情手段、将地面调度室作为险情另一层面的反应,这种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叙事维度,让“飞机失事”显得不再孤立无援,而是引人瞩目。

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说,讲述灾难永远只是基础层面,将灾难最大程度地与每一个人相联系,从这一极端事件中催生出不同人的态度,甚至是态度的转变,才是高级的商业片表达方式。《中国机长》就此而论,基本合格。

不过,不知道是基于何种原因,当张涵予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后,照说,电影本该在此处结束。可为了完成这种一次又一次的英雄礼赞,影片开始陷入慨叹中。不但让乘客表达敬佩感激之情,就连其他人也逐一出现,突出张涵予的英雄气概。

《灾难》观后感 篇5

周四下午,我们全班同学在学校里看了一场电影—《灾难》。

《灾难》主要描述了地震发生前后的一些情况。在地震发生前,小动物们都感觉到了不正常,鸟儿们都失去了方向感,在天上乱飞乱撞;小虫子都成群结队地从洞穴里向外爬;海底的小鱼小虾等也在水里慌慌张张地游来游去。地震发生时,大地在晃动,楼房纷纷倒塌,大桥也发生断裂,马路上的汽车都无法正常行驶,海上的船只渐渐沉没了,这时海啸发生了,所有的汽车,房子以及人都被大海吞没了……地震后,整个城市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海,一些人获救了,一些人却永远失去了生命。

地震太可怕了!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乱砍伐树木,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灾难的发生,也才能让我们生活的世界越来越美好!

灾难警醒大片《深海浩劫》观后感 篇6

导演在影片中用了很多的借喻和补充手法,去告诉大家这次勘探的油井,差不多等于就是在敲开地狱之门。在出事之前铺垫,完全没有让人觉得无聊和厌倦,反而导演是在让观众学习和融入,让观众和钻进平台的126人一起感受暴风雨前的平静。随着剧情一段段的展开,观众看得是越来越紧张,最后终于在视钱如命的负责人命令下,他们打开了这扇地狱之门,深海黑油如恶魔般被放出,但之后却一发不可收拾。

造成了震惊世界的油田大爆炸。平台副经理对安全监督说的徒手抓鲶鱼的做法似乎想告诉大家,我要去抓他,肯定会做到万无一失的安全准备,并不是徒手,我要保证我的安全。隐喻的比喻着他们打开了地狱之门,就要保证钻井作业万无一失。可是现在似乎无法保证万无一失。美国人很好的把屎盆子扣在了英国石油公司身上,英国石油公司BP被描述成了既官僚又贪婪的灾祸之根。电影中BP公司负责人的形象,完全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对于资本家的定义来量身定做的。而美国人要为他们擦屁股,英国石油公司省钱赶工期,自私自利的本性暴露无疑,电影除了如烈焰地狱般的灾难现场外,剩下就是围绕这个该死的定律,讲了两拨人去做钻探石油这件事,然后其中一方的选择导致了这场人祸。

而马克·沃尔伯格等人领衔主演的几个主人公,他们很想阻止这一切灾难的发生,虽然按照《星际穿越》中提到的“墨菲定律”来看,这一切都是迟早的事。

灾难电影观后感 篇7

一、 灿烂的历史以及触手可及的“美国梦”

美国两位著名的人类学家将时间去向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以强调以及尊重历史的过去去向;其二,注重眼前以及短期的现在去向;其三,注重计划和安排发展的未来去向。

过去时间去向是中国人普遍认可的时间观念,形成这种观念是受到灿烂悠久的历史以及农耕文化的熏陶原因。[1]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华夏子孙收获了大量的文化类遗产,由于对此怀着尊重之情,因而形成了信奉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也由于中国历来以农业为主,通常农民在耕种田地的时候都要根据气节和四季交替规律,以及前人的宝贵经验,可以说要靠着老祖先的经验进行耕种的指导,具体的史料记载就不详细列举了,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已渗透了这种过去时间观的去向。著名导演冯小刚在看到小说《温故1942》就有将此拍成电影的想法,但其他导演均不同意,认为其不太适宜改编成电影,然而历经18年的坚持,冯小刚终于将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造成他如此坚持的最大动力就是良知,一个重视和尊重那段苦难历史的导演的良知,且希望以史为戒、珍惜现在。在以往的记录大片中,中国电影大多数为记录形式的,如《唐山大地震》等,均用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艺术素材加以刻画。

而有所不同的是美国人比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人民更加看重未来时间,形成这一现状与其历史渊源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年,以避难或许是寻找新机遇为目的首批来到美洲大陆其先祖们,还有带着淘金梦以及“美国梦”后来的世界各地子民,他们的个人性格以及身世背景都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理想,即打破陈规陋习、与权势抗争,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索欲望,对未来的期待以及探索心理永不停息。因此,美国电影注重对未来时间的渲染。但近年来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自然生态也遭受了较大程度的损坏,如今的美国人,大多数对未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茫然以及困惑,以致将《圣经》中“世界末日”的灾难刻画,作为本电影创作的重点,以此迎合美国人的未来心理。另外,大部分美国人信奉基督教,这也是其未来时间观形成的因素之一。末日电影《2012》是一部典范作品,其中用玛雅预言作为招牌,同时利用大众的对未来的茫然心态以及未知,从而增加电影在观众心目中的关注度。

二、 中文化电影与美国电影的差异

导演冯小刚用一个“人”字概括了《1942》的主题,这是对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尊重,因为他们才是一切事物的主题,历史会因他们而改变,他们会改变世界的未来。这部电影中有较多的人物塑造,但主角就达19个之多,而每一个角色都有各自不一样的情景安置,他们均默默行进在自己的轨道之上,没有出现波澜起伏以及高潮迭起的场面。充分表现出芸芸众生或只是沧海一粟的历史再现。在本片中有一个情节是对这一问题详细刻画,时任河南省主席的李培基向时任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蒋鼎文进行灾粮申请时,蒋是这样回答的:“若灾民饿死了,地方依然是中国的,但若死的是当兵的,我们的国家就有灭亡的危险。”此话听起来好像无懈可击,然而对三千万将要饿死的鲜活生命而言,残忍程度可想而知。电影《1942》和《集结号》均以冯小刚为导演的灾难巨作,其中都蕴含着悲情的集体主义观点。由于孔孟文化的熏陶使中国人的集体主义观点都比较浓厚,何况儒家思想将群体价值标榜为君子形象。[2]从孟子的许多言行能够清楚的看到,其反对个人价值以及个人利益,认为如果坚持以上观点会造成亡国的后果,倡导人们在群体价值与自我价值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要选择前者。因此,绝大部分中国影片都宣扬集体主义风格,塑造了许多为团体以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鲜活形象。

在影片《2012》中,重笔渲染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人物的身份以及职业都呈现着极强的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气息。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生存价值,同样需要给予认同和尊重,上帝和超人永远是他们的崇拜。这里应该说明,此处的“个人主义”与我国传统意义上自私自利的行为是不同的,其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决定的权利,绝不妥协于政府以及权势的控制。如影片中,灾难即将来临,慈祥的父亲要求女儿随他一起去避难,然而父亲的劝说却没能说服女儿,倔强的女儿因别人需要她的照顾而拒绝了父亲的请求,这就是美国人,以内心的召唤作为行为动力。其个人英雄主义的形成是源于那段移民历史,他们的先祖以开拓者的姿态,在新大陆上创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这其中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坚持和对自由的渴盼成为美国英雄的模型。通过蜘蛛侠和变形金刚的男主角的塑造,说明美国人心里的英雄已向平民化方向发展,他们同样会有失业、失恋以及缺点,所谓的个人英雄主义也就是“美国梦”的一个乐章。

三、 中美灾难片文化根源之异

电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形式,其也将本民族的精神以及文化进行了传承。带有悲剧色彩的灾难片也是电影表达形式的一种,剧情通过悲剧式的震撼作用,从而唤起观众较为强烈的长久危机意识。悲剧在西方文学中具有较高的美学意义,且经久不衰,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崇高的英雄→人生的否定→生命的意义。

作为西方人的悲剧应该追溯到古罗马的希腊时期,当时古希腊人勇敢善战,且把猎奇探险作为大众化的趣味,古希腊人的这种普遍趣促成了强烈震撼心灵的悲剧艺术的发展。以文艺复兴的悲剧发展成绩为基础,莎士比亚创作出四大悲剧巨作,其中将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接着启蒙运动精神被悲剧艺术所继承且融进了叔本华形而上学式的艺术风格。然而,尼采作品的问世,就标志着西方人已开始重视对悲剧艺术的研究工作。尼采认为,古希腊的日神和酒神在艺术冲突中产生了悲剧艺术,且希腊人将此作为肯定生命以及战胜悲剧的文化特定样态。王江松教授认为西方悲剧是一脉相承的结果,西方人认为悲剧是通过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从而实现净化心灵的目的。又因近代西方工业的快速发展,因而加快了对自然的破坏,以致造成的生态危机和生态失衡,且逐渐蔓延到人类的精神世界。著名的生态学家多·利奥波德创立了针对环境的“大地理论”学说,其中认为人类是从当初的征服者转化为现在的共同体中平等成员。

西方悲剧重现的是剧中的惊心动魄的美,而中国式的悲剧将表现重点放在大团圆以及因果报应方面。加之中国古代的戏剧开始时,就是为了满足市民的审美要求而产生以及发展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剧作家以及演员对于观众来说具有生存依赖感。如此一来,欣赏的意志需求就成了创作的方向,当表演完一段大悲大痛之后必须添加一段抚慰性小喜剧,以此变相的完成大团圆结局。[3]对此,邹红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在怀疑和否定方面表现软弱,保守性极强,通常采用容忍的态度对待不合理的东西,不愿意看到矛盾激化。因其意志力的薄弱,从而借用外力以及生命转化的方法进行相关的处理,如借用“善有善报”的技巧,让作品中淡化了悲剧色调。又如《梁祝》中主人公的爱情誓言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实现,作者就将他们幻化成一对翩翩飞舞的蝴蝶,以此实现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大团圆结尾。

危机意识在中国的悲剧中较少出现,却将人格的自我完善浓笔重染,以春秋时期的“杞人忧天”为例,本来是杞人对未来存在危机感,但被世人认为是心胸狭小、多愁善感之流。从中国的数千年文化中不难看出,多数资料都宣讲寄托未来之说,可以认为就是“乐感文化”,古人认为:自然界充满了乐观向上的力量,虽千辛万苦,然终会否极泰来。对柳暗花明而言可解释为乐于眺望未来,其中表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还有很多的古语就不详细列举,但从中可以概括出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即乐感。中国悲剧的结局也因乐感文化而变得不悲,乐观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这种精神的支撑下,中国人相信泰山压顶不弯腰,这句话表面山看起来是对一种精神的标榜,但实际说明中国人缺乏危机意识以及积极进取的动力,中国人崇尚传统的中庸心态,即“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这就造成了国人不思进取,以及安于现状的思想,如此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不能给社会提供正能量。

结语

以上说明美国人具有更强的危机意识,主要是对自然和人的忧患。但中国人由于受到儒家文化和道德观的熏陶,在理想的实现过程中不愿付诸行动。正如中国悲剧文学作品的叙述,当善良的人在受到无情打击之后,常会希望用因果报应来实现对坏人的惩罚,以此慰藉自己的心灵,然而在现实中几乎没有解决的方法可取。所以,中国人应打破世代留下的乐感文化,学习美国人的危机意识,崇尚使人奋进的悲剧精神,让自己行动起来,关注气候、关注人类、关注世界、关注未来。让更有渲染作用的影视作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树立起社会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梁若雪.中美电影中的英雄主义旋律[J].大众文艺,2015(13):186-187.

[2]陈林侠.现代性反思与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竞争力——以北美市场外语片与中国电影的比较为核心[J].社会科学,2015(6):165-174.

好莱坞灾难片《深海浩劫》观后感 篇8

《深海浩劫》确实是部特效灾难片,可跟上面说的那些又挺不一样。

影片取材自真实事件,4月20日晚,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附近海域作业的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事故造成11人死亡,17人受伤,多数工作人员经营救逃生。36小时后,钻井平台彻底坍塌沉入海下,并由此引发了震惊世界的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

《深海浩劫》的英文片名叫Deepwater Horizon,深水地平线,就是发生事故的这个钻井平台,专业术语叫MODU——半潜式移动近海钻井装置。在维基百科上,与Deepwater Horizon事故有关的词条有十几个,包括爆炸、调查、诉讼、时间线等。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更是旷日持久,除了持续87天的`补救行动(永久封闭减压井要5个月),还有长达5年的诉讼、处罚、调节等法律程序,而其泄漏量超过56万顿,仅次于1991年的海湾战争,对环境、生态、经济、贸易产生的影响无法计量。

面对这样一个巨无霸型的公众事件题材,电影是如何进行取舍的呢?这得从项目的开发说起。

3月,顶峰娱乐(Summit Entertainment)、参与者传媒(Participant Media)宣布,他们获得了《纽约时报》特稿《深水地平线的最后时刻》的电影改编权。这篇文章刊发于年圣诞节,参与采写的三位记者David Barstow、David Rohde和Stephanie Saul都曾是普利策奖得主。没错,用中国电影界理解的概念来说,《深海浩劫》是一个非虚构写作开发出的IP。

基于《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深海浩劫》聚焦于深水地平线爆炸,故事集中在事故当天,主要场景就是钻井平台,很符合传统戏剧的三一律。

以我对类型片的认知,本以为导演会简化人物关系,突出英雄式的主人公,加快叙事节奏,再下力气弄好后面的特效场面就够了。但是没想到,《深海浩劫》并不是这样的行货。

事故发生之前,电影用了很大篇幅来交代事件背景和人物,片中出现的公司、个人全都真名实姓,没进行杜撰或回避。非虚构题材电影有一个长项,在讲明白故事外,还可以把一个行业的运作情况交代清楚。比如《聚焦》能让你知道报纸上的调查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大空头》能讲明白次贷危机的成因,《深海浩劫》在这上面也用了心思。

事发油井位于墨西哥湾的马孔多探区,距最近的美国海岸线约48英里。英国石油公司,也就是广告里说他们不仅贡献石油的BP,从承租开发这一区域,租期为10年。众所周知,BP是那种超大型跨国企业,截至底,该公司员工近8万人,覆盖超过70个国家。约翰·马尔科维奇在片中扮演的Donald Vidrine就是BP驻在钻井平台上的代表。

深水地平线属于泛洋钻探设备公司(Transocean)——全球最大的油气钻井承包商。10月,BP雇佣泛洋的平台和团队到马孔多探区开始进行钻井作业,原先启用的Marianas遭台风受损,到2010年2月才替换成深水地平线继续开工。电影里的主要矛盾双方就是BP代表和深水地平线员工,有人说这是劳资冲突,估计是阶级斗争看多了,其实是甲方乙方的关系。

深水地平线造价3.5亿美元,每天的作业费约为50万美元。马尔科维奇在片中反复强调,钻井作业已经超期43天,意味着BP光平台租赁费就要多花2150万美元,而不顾测试指标异常的赶工正是引发事故的首要原因。

《深海浩劫》的主体人物都是深水地平线的工作人员,留意一下细节,他们都身着泛洋LOGO的工装。科特·罗素演的是平台负责人(OIM,海上装置经理),马克·沃尔伯格是电气工程师, 还有安全员、钻台作业工人……

电影还有个细节,沃尔伯格和罗素一拨人坐直升机飞到深水地平线上班,刚好碰到一队穿蓝色工装的人离开。他们是斯伦贝谢(Schlumberger)的工作人员,这家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服务商,在地层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在真实的钻井过程中,BP确曾邀请这家公司进行检测,又临时决定取消,但是在事故发生的前两天,而非电影里描绘的当天。

灾难电影观后感 篇9

我大抵是写给自己看的,无甚文采,只是对要点的罗列,如此如此:

[优点] 大量的封闭空间,音乐不祥,光影效果突出(闪烁的灯光,突兀的光束),偏蓝冷色调,配角的过度轻松与主角凝重的对比,水下的危急情况与水上的风平浪静的对比,生死面前自私与牺牲的人性反差,宗教的插入犹如一股清流一种救赎,肉体上的脱困与精神上的崩溃,片段化场景的频繁切换,温馨场景与灾难场景的频繁切换,紧急和安逸的场景切换,最安逸的时刻突然而来的情节高潮,对井喷后人的受难情况进行慢镜头而对井喷的泥浆情况给出快镜头,追求金钱利益与时间效益的原因又使得情节发展情理之中顺理成章。

[缺点] 夸张的催促和详细提及的技术细节对影片发展暗示过强,欲悲先喜的铺垫过于明显,使得情节发展完全能够提前预知,虽使得结构连贯性加强,但情节的冲击感不足,剧情上的发展难免让人索然无味。不过幸而有高超的拍摄技巧、强大的艺术张力与美国片神特效的加持,另考虑到对事件真实客观还原的不易,剧情的不足也就不必挂齿了。

地道战电影电影观后感 篇10

不好!地道口被狡猾的敌人发现了,我的心随之也提了起来。他们不敢贸然进去,竞用几台抽水机轮番地往地里灌水,毒气也在鼓风机的下,直扑地道!别担心,他们有他们的打法,咱们有咱们的招数,

声音“水是珍贵的,应当让他流回原处,烟是有毒的,不能放进一丝一缕。”鬼子已经没有了,咱们要开始动手了!整个高家庄,村里村外,到外都成了埋葬日本帝国主义的汪洋大海,房上房下,上,灶,到处都是复仇的枪口和子弹,冀中的平原上,到处是抗是武装,烧杀、多端的小日本,在抗日战斗的滚滚下,变成一群无头苍蝇!敌军大败,原本的他们,现已闻风丧胆,以前狼烟四起的高家庄,现已欢呼雀跃:以前气势汹汹的鬼子,现已抱头鼠窜……我们胜利了!振奋的歌儿又响了起来,那催人奋起的旋律,那激昂的节奏让我感慨万千。顿时,我觉得我自己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骄傲。

冀中人民们那英勇顽强的斗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面对着日本鬼子的“烧光、杀光、抢光”政策,他们临危不惧,不屈,仍然英勇奋战,赶起了侵略者,保住了冀中平原,保住了自己的土地。与他们相比那些,那些贼是多么!这些人不但了祖国,同时也了自己!他们是中国的,是中国人的耻辱!

电影结束了,我还意犹未尽。有人说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而我说冀中平原的劳动人民们才是奇迹!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他们也在我们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的一页!

我们青少年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培养爱国。据说,第一个为亚运会捐款的就是一个少年儿童,她叫颜海霞。当她从《中国少年报》上得知十一届亚运会在首都召开,就第一个为亚运会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钱。有人问她:“海霞,你是怎样想起要为亚运会捐款的呢?”她笑了笑只用了短短的几个字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我也爱祖国!”这就是我们中国儿童的共同!

从古到今,炎黄子孙的爱国事例不胜枚举。郑成功、林则徐、张自忠、王小二、钱学森……他们都是民族的骄傲,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也是炎黄子孙,也有一颗赤子,也对祖国充满了无限的爱。但我深深地懂得,要将理想变为现实,就必须加倍努力学习,汲取更广博的知识,只有这样,长大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把一颗火热的中国心奉献给我的祖国!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_ 电影观后感 篇11

周六上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钱学森》,我实在感慨万分。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优厚生活待遇,冲破美国当局层层阻挠,返回祖国,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钱学森,我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曾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其身价被美国称为“一个钱学森,能顶海、陆、空军五个师”。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踏上回归祖国的道路呢?通过看电影,我从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钱学森胸怀祖国,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当他决定回国的时候,加州理工大学牡布里奇校长就不解地问他:“从一个发达国家回到农耕社会,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钱学森微微一笑,说:“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行,哪怕是种苹果。”

毋庸置疑,新中国成立不久人才缺乏,科学技术相当落后,钱学森才一回国就马不停蹄带领着科研人员艰苦奋斗,成功研制出东风系列导弹。1964年,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接着,他带领着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了两弹对接,并且在罗布泊试验成功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东风二号。成功面前,他没有更多的喜悦,而是陷入了沉思,在他离开美国的那一瞬间,牡布里奇校长的谈话,面对祖国的落后面貌,怎样早日改变世人心目中的看法……也正是他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所以才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带领着科研人员用于拼搏,克服一个又一个奠定困难,取得重大成就,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奠定了基础。

这部影片无不表现出钱学森对于祖**亲深沉的爱。他说:“我一定要用我的学识改变中国人的命运!”他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成功。

钱学森,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科学研究的骄子,一生是贡献的一生,夫人蒋英对钱学森说:“中国可以缺少一个歌唱家,但不能没有你这样的科学家,作为你的妻子,为你而牺牲,不是遗憾,是光荣!”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3篇_ 电影观后感2

自从我看了《钱学森》这部电影后感触很深,钱学森那爱国之心和不屈不挠的性格深深感动了我。

这部影片记述了一个为中国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钱学森。是的,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祖国科学事业上,也正因为他的奉献,使祖国的科学事业实现零的突破,填补了新中国成立后“两弹一星”的空白。

钱学森曾在美国留学。但他不同于其他留学者,他只想“学成有归”报效祖国。由于他在美国担任学院教授,掌握了美国航空的大量机密,当他提出回国的时候,阻挠,诬陷,压制跌出不穷,然而莫须有的压制都无法阻止他回国的坚强决心。他利用他丰富的科学知识,在被美国政府囚禁的那几年,撰写发表了《工程控制论》的论文,也因此而获得得回归祖国的自由,这是科学改变了他命运的一把无声的利剑。

“科学创造了奇迹”,“没有中国做不到的,只有外国人想不到的。”钱学森回国之后,在周恩来总理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鼓动下,携同他的协助人员,创造了中国的奇迹——中国发射了一颗属于自行研发的导弹,使中国在世界上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个消息令全国人民激动不已!在钱学森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中国又于1965年成功试验了导弹武器,并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送上了太空。这就是在外国人口里所说的钱学森种出来的苹果!

一个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何等令人惊讶!如果钱学森屈服于被美国囚禁的命运,那么他又将怎么使中国改变命运?然而他并没有屈服,向命运低头,他以惊人的毅力,坚强的精神,创造了人生奇迹,并为中国做出了贡献,成为一个人人佩服,令人尊敬的科学家!

钱学森的一生,平凡中见伟大。他以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敢登攀”。他以伟大的科学成就启示了我们:前进成功之路的道道坎坷对于意志坚强者来说,是股动力;反而言之,对于意志薄弱者,是一个挫折。我则要做第一种人,告诉人们“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它从一个侧面则向我们陈述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精神!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3篇_ 电影观后感3

近日,为了更好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更是为了缅怀这位享誉海内外为中国军事、航天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西坝河第三小学党支部组织本校全体党员、积极分子观看了电影《钱学森》。

钱学森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熟悉他,是因为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所有人都会很自然的脱口而出“两弹一星元勋”但是对于钱学森同志的生平事迹,我们所了解的也仅仅只有这些,通过观看电影《钱学森》,我们仿佛穿越了历史,回到了那个红色的年代,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1名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归国后,他潜心研制导弹,在生产技术落后,缺乏专业人员,苏联撤回专家,三年自然灾害等的重重困难阻挠下,他已然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影片中曾有这样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当钱学森的导师想极力挽留他留在美国时,他对他的导师说道“抱歉,我在来美国之前曾经下定决心,学成后归国,报效自己的祖国。”这样坚定的信心,让他无论是在美国方面的强行软禁还是不择手段的极力挽留下都没有动摇。他没有留恋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没有依赖美国先进的科学研究条件,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到祖国,当美方科学家“好心”提醒他中国没有航天科学时,他依然淡然一笑道“我愿意以一切形式报效我的祖国,哪怕是种苹果。”想想看,如今,多少人以能在国外工作发展为荣,多少人将定居海外视为自己的远大理想,然而在那样一个年代,钱学森在年轻时就凭着自己出众的才华几乎拥有了别人所梦寐以求的一切,但是他却渴望能够回到祖国,回到那时还物资贫乏,科技落后的祖国,愿为祖国的发展付出自己的全部,这样的精神,无论是在那个时代,都闪耀着一种永不退色的光彩,它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克服重重困难,向着同一个目标奋斗。

影片结束时,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传奇的一生所带给我们的感动与震撼仍然在心中涌动着,回荡着,我想在每一个观看完电影,走出影院的人的心中,钱学森已经并不只是“两弹一星元勋”他是一名才华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是一个有着崇高理想和爱国情怀的中国人,更是一名愿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的优秀共产党人。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又在网上查阅了有关钱学森同志的生平事迹的相关资料,在查阅中更深入的了解了他的事迹,对他的敬仰也随之加深,在这些资料中我发现,钱学森同志在晚年任然关注这中国的教育事业,在温家宝总理探望时,病榻上的钱学森也不忘提出中国教育的弊端,“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他说,“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我忧虑的就是这一点。”我想,其实不止是科学技术方面人才,其它方面的人才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现在的教学制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但大多数学校把全面发展视为学科成绩的全面提升,本应该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却变成了更多的课业压力,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丢掉了自己的兴趣,又对学习学科知识失去了兴趣,这样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虽然能够提高成绩,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得到有意义学习,学习到的知识只是为了考试,考试过后就会遗忘,这样的学习并不能称得上全面发展。

钱老说:“现在的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老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这样的教育是不行的,教材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教师。”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要根据各年级个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安排相应的教学计划,要深入的了解当代学生的心里,将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对课程按兴趣,有学习新知识的渴望,作为教师,应当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多进行启发诱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并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教育始终,使学生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后有能力学习更多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

身为一名党员,在观看过《钱学森》后,我被钱学森同志深厚的爱国情怀所感动,身为一名教师,我更是感到我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将向所有优秀的共产党人学习,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将向所有优秀的人民教师学习,进我所能,教好每一名学生。

当我翻阅关于钱学森同志的相关资料时被一条相关新闻所震惊,“##年7月,力学所怀柔试验基地遭持续暴力拆毁。声明中称,该试验基地是钱学森先生回国后亲自选址和创建的,是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与试验基地,初步统计直接损失高达1700余万元。但是目前无任何一方站出来承认是强拆方。”看到这条新闻时,心中说不出的悲愤与惋惜油然而生,正是这样一个多少人倾注毕生心血的地方,见证了两弹一星研发的地方,竟然在钱学森同志离开我们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在无知者的手中化为废墟,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民族的悲剧。

上一篇:教师资格考试办法下一篇:班级管理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