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对教育的影响

2022-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文艺复兴对教育的影响

文艺复兴对西方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影响

【摘 要】本文通过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领导人物、主要成就等的阐述,重点介绍文艺复兴对欧洲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影响及其重要作用。作者认为:普遍提高老百姓对于历史遗产的认识、历史遗产价值的认识才是真正把城市历史遗产保护进行到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 建筑风格 人文主义

西方的城市历史遗产保护成就无疑是令国人羡慕和惊诧的,从巴黎旧城的改造可以看出巴黎人对巴黎的热爱,从古罗马角斗场的改造亦可以看出罗马人对待历史遗产的良好的态度和作风,而其根深蒂固且童叟皆知的保护理念更是让我们望尘莫及。虽然西方各国对于历史遗产的定义、保护方法、保护理念各不相同,但他们尊重历史遗产、爱护历史遗产的信念却是大同小异。究其根源这种保护意识与他们的文化渊源密不可分。说到影响西方人思想意识的文化,文艺复兴不得不提,它是西方人思想的启蒙,更深刻地影响了他们对于历史遗产的态度。

1.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革命运动。十四、十五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后,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需要科学文化知识,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突破教会的束缚,因此社会上兴起了复兴希腊罗马文化的运动,资产阶级学者广泛搜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文物,重新研究已被埋没了千年之久的古典文化。他们的目的是古为今用,从中吸取养料,创造资产阶级新文化,以人文主义思想作为反对基督教的思想体系,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文艺复兴”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名义来发展科学技术,要求在思想上摆脱封建主义的束傅,要求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以人为中心,给人以个性自由和人身自由,认为人是伟大的,人应享用人生的快乐,人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人文主义”的内涵。它的代表人物有达芬奇、莎士比亚、但丁、米开朗基罗等。

2.文艺复兴的对欧洲建筑界的影响

文艺复兴在当时的欧洲是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思想上的意义,它使当时的人们思想发生了剧烈变化,导致了宗教改革和激烈的宗教战争。

2.1文艺复兴使社会重新认识了建筑

文艺复兴思想对建筑产生了深刻影响。社会中真正的出现了建筑师这个行业。将这种新的行业加入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呼吸之中。他们不仅仅只将建筑作为一种营造的经验型行为,而是赋予建筑一个理论的和文化上的基石,正如建筑师在罗马帝国所扮演的角色一样。他们来自雕刻师、绘图师、画家、工程师和细木工等。建筑师的出现,也为当时社会的思潮和文化进入建筑找到了一个切入点。

2.2建筑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

如果说以前(从罗马帝国没落到文艺复兴开始)的建筑和文化的联系多半处于一种半自然的自发性行为,那么文艺复兴后的建筑思想和人文思想的结构紧密结合就肯定是一种非偶发的人为的行为,这种对于建筑的理解一直影响到了后世的各种流派。并且由于环地中海的贸易繁荣,使得意大利的贸易城市的学者很容易就接受到古希腊罗马在Byzantine和伊斯兰国家所保存下来的文明成果。其中林林总总的文化思潮,比如人文主义的兴起等对于建筑的影响非常巨大。而单就建筑造型而言,建筑师从古代数学家对于完美的数学模型中得到了启示,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完美的数学模型构成的,而大自然和人类的美皆出于数学模型的完美。基于此开始了文艺复兴时代建筑师对于完美建筑比例的追求。

2.3柱式的重生

另一个引发的重点就是柱式,在罗马帝国之后,文艺复兴的建筑师重新继承了一整套古典的柱式,并且依此為基准奠定了直到现代建筑诞生的经典建筑营造模式。

2.4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这一时期建筑风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称之为文艺复兴风格建筑。这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在理论上以文艺复兴思潮为基础;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特别是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例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府邸,维琴察圆厅别墅和法国枫丹白露宫等。其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一般认为,15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直到18世纪末才转为巴洛克建筑风格。

2.5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艺术特色

文艺复兴建筑具有明显的艺术特色:一是学习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古典风格,并且发展了“柱式”的概念。二是强调建筑的比例如同人的比例一样,反映了宇宙的和谐规律,这一点上很强烈地体现了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的传统影响。三是使用对称的形状,集中式。四是恢复“自然”,以尺规制图,以圆形和正方形为主。五是反对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大发展和大提高的时期。

3.文艺复兴对欧洲历史遗产保护的重要思想作用

正是有了文艺复兴,人们在思想和文化上有了大解放,以“人文主义”核心思想为理论体系反对封建教会的束缚。人们充分认识到了人自身的价值,发掘和学习埋没了千年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使得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和建筑类型得以传承。产生了“建筑师”这一概念,对建筑、建筑风格有了深刻彻底的认识,意识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荣。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柱式、穹顶、拱券自此深入民,人们亦把他们看做历史文化的象征。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之紧密相连:人们每周都要到教堂做弥撒,孩子们跟随父母从小在古老的穹顶柱式大教堂里嬉戏玩耍,教堂已经成了大人孩子们不可或缺的生活伴侣,人们从心底里热爱它,喜爱它的美丽、它的风格、它给人们的建筑空间,自然就会更加的爱护它,保护它;西方的小学每年会给学生两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去历史文化保护区(点)学习玩耍,这种教育使得古建筑扎根与孩子们的幼小心灵,是他们成长的沃土,童年的记忆,长大后他们自然会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般对待这些建筑,这样的保护思想何其牢固可想而之。

较之西方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我国的遗产保护缺乏文艺复兴式的思想启蒙,故而没能深深的根植于民心之中,从源头缺少统一的思想认识,往往把蝇头小利看的重于历史文物。

期待着中国也进行一场“文艺复兴”,让祖国的历史遗产保护事业不再是高校里几个教授们的长篇大论,而是全民皆兵的保卫战,把中华上下七千年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至久远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刘临安.近百年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的理论与流派【M】.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1.

【2】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作者:时静 谭婧婧

第2篇: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美学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摘 要: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美学在文学创作中渐露头角。本文通过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两部作品中的代表性篇章,对其中展现出的人本主义美学思潮进行多角度具体分析,从而得出人本主义美学与文学作品之间的矛盾与关联。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本主义美学;理性与感性;十日谈;神曲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坛群星荟萃,涌现出如但丁、薄伽丘等一批享誉世界的文学家。英国诗人兼批评家锡德尼在他的《为诗辩护》一文中说到“詩歌的行星般的音乐”。这句话指出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与宇宙和音乐之间的奇妙关联。由此可见,天地万物之间许多看似没有明显直接关联的事物其实质上存在着微妙且充满意趣的联系与共性。

一、“人本主义美学”中的理性与感性探讨

十八世纪康德以“理性批判”的思维模式提出后康德哲学,使得神学本位论与人学本位论逐渐有了理性思考与客观定位。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我们作为人这一客体本身,具备人类所应有的知识,承认人的客观实在性,但同时我们也并不因此而否认自身信仰的真实存在。”[1]非黑即白并非解决思想论与认识论层面问题的最佳方式,中国古有“中庸”之道绵延至今,康德对于神学的批判继承与人学的反思出新,精华中去糟粕,糟粕里捡精华,与“中庸”之道何不有异曲同工之妙。康德将人学提升至本体论原则,而非单一的伦理层面原则,若将人的世界本位说放入神学之中,我们不难发现,神学是由人的思想衍化而生,即如若不存在会思想的人,则神学一说无从提起。“神学的人学化”是后人对后康德哲学其本质的概括性总结。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黑格尔美学巨著《美学》的美学中心思想。

如果说美学的展现内容是理性,那么美的表现形式即为感性。由此可得——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再言之,理念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抽象化的知识体系,隶属于哲学角度的理性层面,而感性作为人思维模式中的一种类型,隶属于哲学角度的感性层面,由此可得——美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既得上述两个原则,不难得出,美学同样尊重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原则。丑的事物有时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因为表现形式的变化与展现方式的巧妙,通过“崇高”来重塑美与丑的定义,这就是艺术真实的力量。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曾说:“美具有引人向善的力量,具有引人向善力量的事物即为美。”前半句指出了美对于人的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后半句则为美做了定义。不论美学家还是芸芸众生,作为人这一有思想有情感的客体,个人情绪与主观情感色彩始终伴随事物评价本身。美学作为此处被定义与评价的事物,充分展现出了在进行美的表达时所蕴含的感性思维模式。

从人学角度出发,人作为美的感知主体与创造主体,通常用感性的思维模式进行鉴别美的艺术活动(有人的地方就有艺术)。

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其本质是“人”对自身本质的积极肯定的衍射物,艺术能够清醒地区分现实与虚构的差别。“人”是唯一具有感知美、欣赏美,进而能够创造美的独特生物。尽管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美学的提出同达尔文的进化论属于同时代,但费尔巴哈仍旧坚持人之于美二者之间关系的唯一性与独特性,也因此,推动了人对于美的感知与把握。随着时代更迭,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已经可以自信地认定——人创造美,美学为人,人为美学之根本,美学的本质是人学。

二、人本主义美学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一)以“薄伽丘《十日谈》”为例

大多数故事都以女性主人公作为第一视角。如第四天的故事一,亲王将女儿绮思梦达拖成了大龄剩女,才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公爵之子。然而好景不长,公爵之子很快病逝,绮思梦达只好回娘家做起了寡妇。这期间,绮思梦达爱上了父亲的侍从纪斯卡多,他们二人通过通向公主房间的密道幽会、寻欢作乐。谁知不久便被亲王发现了端倪,亲王认为绮思梦达不守妇道,败坏了名节,暗地里处死了纪斯卡多。而绮思梦达也毫不示弱地进行了反辩:“我结过婚,尝过男欢女爱的滋味。守寡之后,这种欲念日益迫切。我按捺不住这片青春烈火。我年轻,又是个女人。我情不自禁,私下爱上了纪斯卡多。这不是伤风败俗,更不是贪淫,而是光明正大的爱情。”随后,她又为心上人辩护:“我们人类的血肉之躯,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同等的机能,同样的德才。我们人类本是天生一样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2]说罢,绮思梦达便抱着心爱之人的心脏服毒自尽了。在这样的情境设定与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里,我们能够看到薄伽丘在进行文学创作时的“为他性”——作者在创造文学作品时,即在内心构建了他的“可能读者”。但需明晰的是,文学创作绝非讨好与依附,他们的美学情操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同时也远离现实生活,即在顺从的同时也有着超越,有着对现实的反映,也具备超越现实的提升性的美学价值与素养。薄伽丘在故事中把“可能读者”设定为女性,通过生活阅历与社会经历来体悟并描绘女性所感所想,替女性大胆为爱为性发声,为女性而创作。由历史惯性所致,男性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逐渐成为政治与权利的代名词,而女性逐渐成为胆怯、服从、弱小的代表,成为男人权力与地位的附属品与象征物,而非平等自由的“人”。人们常说,灾难与悲剧中最易诞生伟人和英雄,但并非每一场悲剧都会有英雄的诞生。拉斐尔将伊姆别利娅视作古希腊诗学鼻祖画进壁画,又将玛格丽特当作人间圣母,只可惜鼻祖亦好,圣母也罢,她们都是几近完美遥不可及的女神,从某种意义说来仍被框定在神学对人的支配与调教里,只是处于对于女性意识觉醒的思想萌动阶段。而薄伽丘启发女性找寻自我与活着的真谛,重新定义女性的地位与不可替代的力量,打破女性就是懦弱被保护的代名词这一荒谬“真理”,呼吁广大女性张扬个性,无惧束缚彻底的、无保留式的为身边真实存在着的最为广大的平凡女性发声,为她们提出切实有效的具体改变措施,这才是具有现实意义与后世影响力的时代英雄。

(二)以“但丁《神曲》”为例

诗学中的隐喻义在现代诗歌中随处可见,将诗学与隐喻义得以关联并付诸文学实践的作品最早见于但丁的《神曲》之中。

如《神曲·地狱篇》开篇“森林”中写道:

我走过我们人生的一半旅程,

却又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

这是因为我迷失了正确的路径。[3]

开篇即刻运用隐喻义,“幽暗的森林”在注释学界通常有两层说法,一层指误入的人间险境与未知歧途,另一层含义指隐喻当时懦弱无能的皇权统治与贪婪腐败的教会控制所造成的意大利的混乱社会状态。借隐喻义来讽刺与斥责文艺复兴萌芽时期的教会与皇权统治,在具备批判现实的政治意义的同时,又将诗歌的含蓄美与意蕴美轻松自然地驾驭其中,虽然受到时代局限性的影响,仍然充斥基督神学色彩,但是由于其在诗学思想与修辞方式上的推陈出新,使得在古罗马文学中不登大雅之堂的诗学被提升到了与神学旗鼓相当的地位。

又比如将自身支持的政教平等之观点隐喻为“两个太阳”:

造福世界的罗马,向来有两个太阳,分别照明两条路径,

尘世的路径,和上帝的路径。

一个太阳把另一个熄灭,

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

此处将政权与皇权比作两个太阳,他们本应共生共存,彼此依靠,如今却互相厮杀,两败俱伤,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置本就不完整的意大利于四分五裂的人间炼狱中。

若说隐喻义较字面义更加晦涩难懂,又或较神秘义少了些诗学灵性,但就其为诗学带来的无可取代的审美感受,也足以使创作者与读者忽略其其他缺陷。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说:“朦胧与难解总是美的,它激起你浪漫而不甘束缚的灵魂。”这种跳脱原本写作范式、打破基准规则,只为求一人性的归一、人类情感共鸣与审美学体验的文学实践,笔者将其视作人本主义美学的文学实践。

三、文学作品对“人本思想”的反思与突破

“与政治经济旗号相吻合的思想动向是普遍的,具有发展与延伸性的思想论是微少的,落到具体的执行计划与操作细节中,需要特殊性来解决具体问题时,总是少了具有建设性的方法论的指引。”[4]

值得欣慰的是建设性知识论与方法论的提出虽凤毛麟角,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确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普世性价值。如但丁利用文学这一表达形式来规范俗语为意大利统一民族语言,受益人不仅是意大利本族居民,其对于高品质文化精神内核的所做出的理性努力与不懈追求,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都有着毋庸置疑的强大推动作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与“人本主义”思想的共情力,为人本主义美学在文学作品中的发展提供了温暖的襁褓,即使到了七百年后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知这种温柔而扣人心弦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康德.判断力批判(注释本)[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7.

[2]乔万尼·薄伽丘.十日谈[M].逯士博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138.

[3]但丁.经典译林:神曲[M].黄文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3.

[4]Jerry Brotton.文艺复兴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72.

作者:李佳倩

第3篇:论建筑师职业的出现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影响

摘 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学者的出现、古典文化的复兴、新兴阶级的有力支持,使得建筑师作为一个新的职业诞生,而建筑师职业的诞生又促进了建筑艺术的大力发展——建筑技术的提高、建筑个性化的发展以及建筑著作的大量出版,从而改变了以往建筑风格单调的局面,建筑行业开始进入了一个繁盛时期。本文仅从建筑师这一新职业的出现来探讨对建筑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师;文艺复兴建筑;建筑艺术

文艺复兴这个词是意大利语。1550年,瓦萨里在其《艺苑名人传》中,正式使用它作为新文化的名称。此词经法语转写为Renaissance,意为 “再生”或“复兴”,再生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文化和人文精神,而表现在建筑上就是复兴那些曾经被埋葬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典主义建筑元素,如希腊柱式、罗马穹顶等,在建筑直观视觉上来展现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建筑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在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文艺复兴开始,先后出现了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等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建筑开始进入繁盛发展时期。建筑师职业的出现则对建筑风格的繁盛起了重要的影响。

一、建筑师职业的出现

1.人文主义的兴起

人文主义的兴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标志,从但丁的《神曲》到彼特拉克的《诗集》,再到薄伽丘的《十日谈》,揭露教会的黑暗,表达对教会的不满,主张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的人文思想已经表现出来。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使得大量东罗马帝国学者纷纷涌向意大利,并且带来了大量的珍贵文学、历史、哲学书籍,他们在佛罗伦萨开办“希腊学校”,讲授希腊罗马文化历史文明,在佛罗伦萨掀起了一股希腊罗马文化热,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在意大利慢慢兴起。随着运动的蓬勃发展,人们开始用希腊罗马文化来对抗当时的主流文化——宗教神学的束缚,希望重现希腊罗马文明。在建筑行业,重现古典主义建筑以代替哥特式建筑成为主题,如何建造、如何在艺术、技术上达到罗马时期的建筑气质和精神,对当时建筑业提出了挑战。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前,没有建筑师,有的只是工程师、木匠或者石匠。建筑师是具有人文主义知识和理论、拥有相应的设计能力、能够科学的计算、对施工技术有熟练的把握以及具有审美欣赏的人。这一新名词的出现,表明建筑不再是仅仅凭工匠的经验去修筑的房屋,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是当时社会思潮和文化进入建筑的一个切入点。从此,建筑思想和文化思想之间开始紧密相连,建筑开始重新回到了以前罗马时期受人尊重的行业,这种对于建筑的理解对后来各个流派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新兴阶级的有力支持

作为人文主义的有力支持者,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积极推崇希腊、罗马文化,大力支持人文主义者,哲学家、诗人、艺术家和建筑师也成为他们大力支持的对象。如统治佛罗洛萨的美第奇家族,长期对文人和艺术家采取保护和支持的政策,如1434~1464年统治时期的老科西莫,他本人文化修养极高,精通拉丁文,他崇尚古典文化,积极支持新文化,在他的倡议下成立了柏拉图研究中心,创建了第一个图书馆;为布鲁内莱斯科、米开朗琪罗、阿尔伯蒂等都提供过慷慨的资助。这一时期世俗建筑的大量出现则为建筑师发挥其才能提供了舞台。此外,不可忽视的是城市各阶层对于建筑艺术的关怀和支持,为建筑师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正是市民对于新的建筑艺术的热爱和浓厚的兴趣,从而为建筑师的创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政府对于城市市容的重视

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表达着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建造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创建美丽整齐的城市成为意大利各个城市竞争的焦点。城市主教堂的高度与美丽,不仅代表了这个城市信仰的虔诚,也成为这个城市荣耀的象征;而城市市容如何,则对经济的发展、市民生活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关系。在罗马,先后出现过五位教皇参与或赞助人文主义的活动,即尼古拉五世、庇护二世、西克图斯四世、尤里乌斯二世和利奥十世。“尼古拉二世登基之后,决心改变罗马城破旧的形象。或许受到人文主义者莱翁·巴蒂斯塔·阿尔伯蒂的影响,他展开了大规模的整修工作。他修建了梵蒂冈图书馆,拓宽罗马的街道。”[1](P36)在当时情况下,一位建筑师能够对教皇产生如此影响,说明建筑师已经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艺术地位,已经被社会所认同和尊重。“在文艺复兴时期,即使没有参与或赞助人文主义思想支配下的文学和艺术活动,也很少有哪一位罗马教皇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敌对者。”[2](P92)也正是这种支持或默认对建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消除了宗教上的束缚,解除了人们的顾虑。更多的人进入建筑行业,不单单只是建筑艺术的设计,更大范围的在技术、比例、美观、稳固、使用等多方面开始考虑,涌现出大量的人才,创造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性的建筑作品,使建筑进入良性发展状态。

4.建筑师的身份

在文艺复兴时期,作为新兴的职业,还没有专职的建筑师,“艺术家们有了新的社会地位,艺术家的行业从手工业提升为高级艺术。但是建筑师在这一时期并没有与艺术家分离。”[3]当时的大多数建筑师都是绘画家、雕塑家,如布鲁内莱斯基就是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是世界著名的画家、雕塑家。由于建筑与绘画雕塑之间有着共同的根源,即都要求相对高的绘图能力以及创作设计能力,所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建筑艺术取得了同绘画雕塑一样惊人的成就。并且在创作过程中建筑师有效的将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在建筑艺术中运用绘画中的透视技法,大大提高了绘图的精确性和严密性,有效的将数学计算等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建筑领域,使得建筑业与数学、科技所结合,真正达到了维特鲁威所提出的坚固、美观、实用,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正是这种建筑师与雕塑家、画家的身份的合一,以及建筑作品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地位,使得建筑获得了与绘画、雕塑一样的艺术地位,建筑师也成为从事艺术创作的知识阶层的一员。

二 、建筑师地位提高所带来的影响

1.建筑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提升

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建筑业来说是个充满了改革和创新的时代。当时,人们对居住和审美提出的新的要求,社会对希腊罗马建筑的渴望以及建筑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大胆的运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元素融合当地的建筑风格,在创新中复兴罗马希腊建筑的精神气质,使得建筑物本身的观赏性大大提高。如布拉曼特所设计的坦比哀多小教堂,它是为纪念圣彼得殉教所建,它是圆形平面的集中式布局,以古典围柱式神殿为蓝本,上盖半球形圆形。平面是柱廊和圣坛两个同心圆组成;立面由两个精细不同的圆筒形成,这种造型是典型的早期基督教为殉教者所建的圣祠的基本形式。教堂下层的围柱廊用16根古希腊时期的多立克柱式,颇具英雄主义气质。集中式的形体,饱满的穹顶,圆柱形的教堂和鼓座,建筑物虽小,但有很强的层次感,附于多种几何体的变化,虚实映衬,构图丰富。他的体积感的完整性,并采用多立克柱式,使他显得十分雄健刚劲,在精神气质上达到了古罗马时期的效果,这种构图在全球各地被广泛复制,如英国保罗大教堂,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美国国会大厦等。

2.建筑技术的提高

建筑师职业的门槛的提高,作为一名建筑师,本身就必须拥有精确的绘画能力以及人文知识的装备,他们本身就拥有丰富的建筑知识,并且与当时的最新科技相结合,能够将最新科技成果及时运用到建筑业中。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透视技法在建筑上的运用、罗马文献的发现以及考古学实际测量罗马古代遗址所得到的数据等为其创造了条件,克服了一千多年来所面临的技术上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准确的将古典主义建筑重新建造。如佛罗伦萨主教堂圆顶问题,当时就存在着两个技术性的难题。一个是开口跨度太大,直径达到42.8米;另一个问题是圆顶的侧推力太大,根本无法用传统的方法来建造。如何建造,成了当时建筑师讨论的话题,谁能够建造,必将会得到永垂不朽的名誉。布鲁内莱斯基正是通过对古代建筑遗址详尽的勘察以及仔细的研究,从而找到了解决佛罗伦萨主教堂圆顶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建造完后的主教堂在许多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远远超过了万神庙,主教堂高度达到118米,穹顶到地面88米,在选用材料、结构方法、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等方面都有历史性的突破。“建筑和技术最初结合的典型实例是建筑施工技术和相应的机械设备的结合,没有相当发达的施工机械,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型建筑物的建造几乎是不可能的。”[4]

3.建筑个性化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设计不单是对古典主义的复兴,而是一种基于古典主义建筑基础上的创造,是在借鉴古代建筑遗迹,总结劳动者的实践经验之上,对建筑本身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探讨了各种建筑构图的规律,制定了柱式及其组合的量化法则,这对建筑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设计实践中,建筑师形成了个人自己的设计特色,使得在文艺复兴时期所设计的建筑作品众多,但都不失其特色,各有千秋。如米开朗琪罗所设计的洛伦佐图书馆。米开朗琪罗有效利用地形,将阅览大厅设计为高于门厅,将双柱沉于墙壁之内,圆柱下用华美的涡卷将其衬托,从而感觉上使厚重的大理石双柱显得轻巧,给人一种凌空而起的感觉。双柱与双柱之间用装饰的壁柱来解决空墙壁给人厚重空虚的感觉,最具有个人特色的应该是进入图书馆的楼梯,米开朗琪罗抛弃用传统的方式来设计楼梯,而将其设计为自然曲线的流畅,“他的建筑创作和他的雕刻一样,夸张动态力量,突出体积感,强化光影的变化,构图有不少创造。为了表现一种情绪,往往不顾结构逻辑,突破柱式规则。[5](P134)

4.建筑著作的出版

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著作的出版将建筑设计真正作为一门科学、一门艺术确立了下来,摆脱了以前那种混杂的、仅仅依靠经验而缺乏理论指导来修建建筑物的方式。同时也有效的规范了建筑业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改变了自古罗马以来奇缺建筑著作的现状,再加上活字印刷的出版,使得大量发行成为可能,出现了象阿尔伯蒂、帕拉迪奥这样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

阿尔伯蒂所写的《论建筑》一书是西方近代第一部建筑理论著作,对西方建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西方建筑理论之父。《论建筑》与古希腊维特鲁威所写的《建筑十书》有很密切的联系,使用了很多古希腊的建筑术语,并且在写作体例、柱式理论等体裁上大量遵循了建筑十书的写作手法。但阿尔伯蒂绝对不是简单的抄袭或是复述建筑十书,他更多的是一种创作,一种有别于古人的创新。他在对建筑的认识,对古典主义建筑原则的理解,以及对建筑的地位等一系列问题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自己的设计之中,主张研究古代建筑为当代建筑服务。此外,还有建筑师帕拉迪奥所写的《建筑四书》,塞利奥的《塞利奥建筑与透视学著作全集》,维尼奥拉的《建筑的五种柱式规范》等。

结语

文艺复兴时期,新建筑师作为一种新职业的出现,本身就是当时人们对于建筑所重视而产生的结果,而建筑师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以前那种单调的建筑风格,为城市居民更好的生活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如何更舒适的居住、城市与自然达到和谐、使城市更美丽等也成为建筑师们开始关注的焦点。他们开始复兴和发展了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的城市规划思想,为以后兴起新的学科奠定了基础。建筑师职业的出现,从某种意义说,它改变了以往的建筑时代,开始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王挺之,刘耀春.欧洲文艺复兴史(城市与社会生活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刘新利,陈志强.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陈丽红,陈飞虎.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与建筑创作[J].中外建筑,2005,(1):66-68.

[4]马慧芝.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建筑[J].齐齐哈尔学报,2008,(1):123-124.

[5]陈志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2.

(责任编辑:刘军平 田 静)

作者:王 辉

第4篇:科技进步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影响

14 世纪下半期至 16 世纪末,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黑暗的中世纪在日趋崩溃,新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逐渐形成。

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体制内部的萌芽,必将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引起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变革。当新兴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政权时,为了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摆脱封建专制的枷锁,他们首先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变革,制造舆论,动摇旧的精神体系,这就形成了一个气势磅礴的革新运动,史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世俗的 “人”为中心,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他们提倡“人性”来反对教会的“神性”,提倡“人权”来反对中世纪的“神权”,用“人道”来反对替封建制度辩护的“神道”。他们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歌颂世俗生活,蔑视天堂;主张个性解放,宣扬个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同时人文主义者睥睨贵族的世家出身,嘲笑僧侣的愚昧无知,痛斥经院哲学和神秘主义,提倡理性、探索自然,追求科学知识。并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要为人生谋幸福,教育应发展人的个性。另外人文主义者还拥护国家集权以利发展经济,反对分裂和外来干涉,要求民族独立统一。

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美术创作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美术已不再是宗教神学的奴仆,在题材上开始描绘世俗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即使是宗教神话题材,也注入了人性和人的思想感情,把神变成世俗的人;在表现手法上提倡面向自然,以造化为师,对自然以理性的解释,引进科学的成就塑造艺术形象,透视学和解剖学成了文艺复兴美术造型的两大支柱,在这一时期的美术家往往是集工匠、科学 家、建筑家、画家、雕刻家于一身,这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至使无数优秀的美术家宛如灿烂群星出现在欧洲的上空,照亮了历经千年的“黑暗世界”。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由于这时期倡导以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美术家们的思想逐渐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敢于探索,一方面从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探索,发明了透视法,

解决了在平面上真实地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同时,改革了油画材料和技法,大大地提高了油画的艺术表现力,使西方绘画描绘客观对象的技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产生了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乔尔乔涅、提香、扬·凡·埃克、勃鲁盖尔、丢勒、荷尔拜因等一批成绩卓著的画家。

波提切利(1445—1510)的蛋彩画《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重要的代表作。它通过罗马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表现了春天的美和典雅。被描绘成鼓着腮帮子的代表春风的西风神从画面右端飘然而入,他的双手触及了大地的仙女,仙女的口中溢出了鲜艳的花朵,这些花朵纷飞飘洒,不知不觉地沾在了前面花神的身上,形成了一件美丽的花衣,它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因此引来了画面中央的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在她的头顶有飞翔的小爱神,前方有正在对舞的三美神和众神的传信使者墨丘里。所有这些人物从右至左呈横列地排列着,他们所在的带金色的小树林里一派盎然的春意。显然,诸神们是为春天的到来而欢歌。美的追求和爱的觉醒是这一作品的主题。它是一首讴歌维纳斯爱的胜利的赞歌,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肯定和赞美。平面的装饰性的构图和生动细腻的人物描写,体现了波提切利独特的艺术风格。

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是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它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耶稣被他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出卖而牺牲的传说。画家选择了耶稣告诉弟子有人出卖他的这一充满戏剧性的瞬间,着重刻画包括犹大在内的十二个门徒听到耶稣突然宣布这一惊人的消息而表现出的各自的内心世界,表达了画家对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的鲜明爱憎。对人物的微妙而深刻的心理描写,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全画的构图也很完美。门徒们三人一组,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画面空间与背景的处理上,透视法应用得非常熟练。从而使它与达·芬奇的另一名作《蒙娜丽莎》成为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

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巨幅天顶画《创世纪》,人物多达300多人,分成中央和左右两侧三个部分。中央部分又以原来的屋顶装饰为界,分成9个小部分,每个小部分之间用健美的青年人体分隔。中央两侧各画了6个高约4米的先知,此外还画了基督教的其他宗教故事。全画题材虽取自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传说,人物多是宗教人物,但他们不是基督教所宣扬的逆来顺受的奴仆和罪人,而是身强力壮的英雄般的人物。这是米开朗琪罗以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宗教题

材的结果,体现了画家对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赞颂。所以,与其说它是表现虚幻的上帝创造世界的传说,倒不如说是体现了米开朗琪罗对宗教传说的再创造。

以画基督教圣母著称的拉斐尔,有多幅圣母像传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椅中圣母》。一位善良质朴、和蔼可亲的人间母亲的形象,取代了传统的神圣、庄严的偶像,圣母成了拉斐尔表现理想的女性美的化身。画中由圣母、小耶稣和小约翰三人组成的和谐的圆形构图,体现了拉斐尔娴熟的构图技巧。

欧洲油画的革新者、尼德兰著名画家扬·凡·埃克的油画《阿尔诺非尼夫妇像》是一件极富创造性的杰作。画中的男主人公是位荷兰皮毛商人,是扬·凡·埃克的好朋友。所以这是幅肖像画。但像这样的男女组合的全身双人肖像则是史无前例的。肖像的背景是非常具体真实的室内景,而且还是画的阿尔诺非尼夫妇举行婚礼的场面。所以,这幅作品又具有风俗画的性质。画中小圆镜上方的画家的亲笔签名,说明了画家亲自参加了他的朋友的婚礼,从而使这一作品兼有结婚证书的价值。更有兴味的是那面小圆镜,它既是室内的重要装饰,又借镜中映照出的画面内外的人与景,扩大了画面的空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尼德兰另一著名画家勃鲁盖尔的《冬猎》(叉名《雪中猎人》),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突出成就。冬天的寒冷,原野的广阔的空间感,都得到了非常出色的表现,充分显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所达到的惊人的写实技巧,同时也表明欧洲的风景画至此已经成熟。

以上选出的作品虽然只是其中一些画家的少数代表作,但从中也能比较清楚地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特色。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0902

刘一乐090802033

第5篇: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对人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学习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活动。为了达到预定的教育目的,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教育技术。因此教育行为一出现,就伴随着教育技术的产生。教育技术包括许多形式和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的帮助也越来越大。

首先,技术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减低教师的劳动强度。现代教育技术由于采用了卫星传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现代科技技术,不仅覆盖面大,而且速度快,学习者只要拥有多媒体计算机并实现联网就可以获取大量所需信息,教育成本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现代教育技术使宏观现象的教学具体化,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使师生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这样也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其次,我觉得技术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内容可以再现于课堂,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场景,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生动,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他们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它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并且多媒体教学软件在演示和实验方面的仿真模拟功能也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它可以把许多抽象复杂的事物变得通俗易懂,形象逼真,加快了教学进度,有效地减少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将许多教师或作者编排得很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例集中起来,从而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再次,技术能使无法接受教育的人或者地区接受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使得教学活动更能突出素质教育的主题性,全面性,发展性,全体性,开放性,基础性等特点,真正实现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了教与学信息的传输过程,改变了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它的高科技性促进了素质教育观念的确立;它丰富的教育资源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空间;它的形象化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对于无法接受教育的人现代教育技术会有一定能力改变,而对于无法接受教育的地区,当地学校可根据自己的经费情况和现代教育设备情况因“校”制宜,因“材”制宜。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被投入到教育中去,以此来使我们的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学习。技术会改变我们的教育,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世界。

第6篇:宗教对美国教育的影响

宗教对美国教育的影响以及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姓名:李旭

学号:107040007

4专业:教育学

班级:07级2班

摘要

美国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在发达国家中宗教色彩最浓,而重视教育的思想也始终在民众中处于主导地位,民主、共和的观念在教育领域中深入人心。在美国,作为两种调控社会秩序的手段,受教育的程度定义着人们的行为,而宗教规制着人们的内心世界。本文探讨宗教对美国教育领域的协调作用、共同影响,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宗教;教育;影响

宗教作为调控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教育在人类文明以来一直没有消失,反而是更加深刻的定义了人类的行为,规范了人类的制度,使人们生活有了秩序,因此有人群的地方就必须有教育;宗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因此有苦难的地方就需要有宗教,以表达人们对尘世的超脱与对来世的向往。宗教与教育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并共同维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具有宗教内涵的美国社会

美国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在发达国家中宗教色彩最浓。宗教在维系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帮助贫困民众、稳定社会结构和推动社会进步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宗教是美国人的精神支柱,更是美国民族的精神源泉。

(一)美国宗教教派众多,呈多元化特点

美国宗教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这是众多学者们长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却观点各异。王恩铭教授认为,美国宗教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宗教派别多;二是政治与宗教分离。刘澎教授认为,美国宗教有四个特点。美国宗教最主要、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基督教新教为主导;美国宗教是多元的;美国宗教具有层层向下的“草根性”,也就是说,各宗教团体把眼睛瞄准基层;美国宗教以各种方式发生变化。本文则重点谈一下美国宗教的多元化特点。

1. 宗教种类众多

在美国,各式各样的宗教教派都能生存,全世界各地出现的宗教几乎在美国都可以觅到踪影。这意味着很强的宽容:不仅是主流宗教内部的相互宽容,而且主流宗教对各种非主流宗教也很宽容。美国是世界上宗教最多的国家,至于究竟有多少种,没有一个一致的说法。有的说美国将近有300种,有的说近900种,还有的说有1200种。据统计,从1965年到80年代中期,这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在美国就涌现出近500个新兴宗教。

2. 教派的组织形式及崇拜的仪式多样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青年的朝圣活动已不再局限于去教堂、寺庙和礼拜会堂,而是逐渐趋向多元化:“其一是定期参拜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的圣地,表明归属,求得心灵的慰藉;其二是朝拜大众的圣地,这种朝圣近似观光,如参观著名历史人物活动过的遗迹等,这种朝拜能否发挥宗教作用值得怀疑,但至少有了解国家历史的作用;其三是更广义的文化传承作用的朝拜活动,如去迪斯尼乐园等,当然,这种朝拜表面上与宗教无关,但实质上也具有宗教性质。”

(二)宗教对美国人的影响

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里根总统在1984年1月3日一次有关宗教的讲话中指出:“上帝是我们生命的精髓”,这仅25分钟的讲话就被25次掌声所打断。

1. 宗教对美国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当今美国的信教人数众多,宗教对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美国的钞票上印着“我们信仰上帝”,美国的国歌里写有“上帝保佑美国”。刘澎教授曾在书中写道:“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大约6个人每天祈祷,有4个人每周去教堂„„今天,美国有1200多家宗教广播电台播放宗教节目,美国的宗教报刊杂志有5000多种,宗教音乐的音像制品销售量远远超过了各种流行音乐。”在美国,周末去教堂的人比看体育比赛的人多,美国人每年贡献给宗教事业的资金要比花费在棒球、橄榄球和篮球这三大联赛上的资金高出十几倍。

2. 宗教对美国人思想道德的影响

宗教对规范美国人的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美国这个高度发达的国家里,竞争激烈、人际关系淡漠,人们很容易产生焦虑和孤独感,也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教会活动使人们相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互表友爱,为他们带来心理慰藉,产生归属感。宗教信仰可以唤起人们的道德感,劝导他们抛弃恶习和邪念。人们如果真正信仰上帝、敬畏上帝,便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规范自己的道德操守,做到言语诚实、行为规矩、做人谦逊。宗教信仰可以使许多人戒掉酗酒、吸毒等恶习,经常参加教会活动也能使许多人避免犯罪。

3. 宗教对美国人接受教育的影响

宗教对美国的文化教育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活动着大量的学生宗教团体。美国85%以上的私立中小学校的学生就读于教会学校。而且许多美国人都习惯了在周末去教堂接受免费的教育,这不仅包括学习圣经等宗教教义,还包括语言和一些自然科学。周末宗教教育董事谢弗曾说:“战争使人类恶化,追求生活的人正转向道德和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是表达精神需要的基础。”而且,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许多著名的美国大学最初也都是由教会创办的。

根据我个人的旅美经验,我发现,在绝大多数美国学校的介绍手册上,学校的教堂都变成了本学校的地标性建筑,甚至是大学所处地区的地标性建筑。教堂作为宗教的一种载体,已经变成了美国社会的文化的一种神圣象征。另一方面,在教育领域中,教堂也扮演着神圣不可捍卫并且宗教教育至上的角色与地位。

4. 法律调控与宗教影响对美国人接受学校教育的影响

美国的法律规定在乡镇设立学校,责成居民出资办学,并对不出资者给予巨额罚款。还要在人口多的县份,以同样方式设立高一级的学校。城市的行政当局应当督促家长送子女入学,并有权对违抗者处以罚款;如果继续违抗,社会便承担起家长的责任,强制收容和教育儿童,并剥夺其父亲的权利。另外,在美国这样一个崇尚教育文化的国家,对学校、对教师在紧急情况下的责任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没有履行职责的教师虽不算是触犯刑律,但如果教师因为失职而导致学生受到伤害,通常都难逃学生家长的法律指控和赔偿要求。

此外,由于绝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所以教堂也自然而然成为了理想的教学场所。学生们在教堂学习要比在普通教室中上课更加认真、严谨。显然,宗教在学生精神上的隐性约束与控制制约着学生的随意性,虔诚的态度也体现在了学习的有效性。

二、客观理性的看待宗教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

宗教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悠久而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当前在世界60多亿人口中,信仰宗教的人约占75%。在我国,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在1亿多宗教信徒中,青年人约占1/3,人数达到了3 000万~4 000万人左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青年信教在国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高等学校,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客观理性地看待。

首先,宗教中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对大学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我们知道,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宗教中一些有益的理念和教义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的升华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佛教、道教的五戒、十戒就是要求信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贪欲,要扬善抑恶等,这些与我们日常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基本相符。此外,“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对信徒具有心理调适和心灵慰藉的功能,能消解他们现实生活中因遭受挫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起到平衡心理,慰藉心灵的作用,这正好可以满足部分大学生的需要。大学生经常要面对学习、生活乃至社会上各种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当他们不能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和压力时,就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孤独感、失落感和焦虑感等,有些大学生就会求助宗教,通过信仰宗教缓解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无奈和恐惧,稳定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达到内心平衡、安宁和和谐的效果。

其次,宗教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表现为:

1.滋长唯心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世界决定主观世界,主观世界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宗教却认为,神创造了宇宙并主宰着宇宙。对神的信仰和崇拜,是各种宗教信仰的中心和基础。因此,在世界观上,宗教是一种以神灵论为特征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这种神灵观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根本上是相抵触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明确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口,深刻地揭示了宗教的唯心主义本质。大学生由于认识分辨能力比较弱,加之对宗教神秘色彩的好奇,一定程度上容易受到宗教唯心主义的影响。

2.滋长消极的宿命论。世界观上的有神论必然导致人生观上的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人的富贵贫贱、生死祸福,乃至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神安排的,都是天命注定而不可避免要发生的。既然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被神创造出来的,人就应无条件地服从万能的神。宗教宣扬的“宿命论”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倡导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是直接对立的。大学生们如果不能认清事物发展 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正确看待人生命运的差异和变化,特别是个人在人生道路上时不时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时,就可能容易受到宗教宿命论的消极影响。

3.对高校学生管理的消极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与高校的科学管理是分不开的。而宗教常会给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麻烦,影响高校的和谐发展。比如,在我国一些民族高校大学中,就出现过信仰歧视、教派纷争,给校园的稳定带来严重后果。可见,宗教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是广泛的,我们要在深刻剖析大学生信教深层因素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推进大学生科学信仰的构建。

三、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特征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信仰宗教又会呈现出与其他人群不同的特征:

1.文化崇尚多于教义皈依。与其他群体有所不同的是,多数大学生这一群体更注重从文化层面来体会宗教。宗教能够吸引高校学生首先在于其拥有丰富的文化性和自身的艺术韵昧。“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三大宗教都拥有各自独特而庞大的理论体系,都是集文化的大成者。”们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且有相对完善的教义、教规、理论,其内容表现出一定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 ;另外,宗教活动场所也充满了艺术性,类似金字塔式的教堂设计,配以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无论其外部形式还是其内部构造无不给人一种神圣、庄严、肃穆和美的享受,黑格尔说,宗教“经常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 。其次,宗教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关注人的存在、发展、价值、尊严和自由,解决人的精神层面困惑。由此可见,多数大学生对宗教产生的兴趣的原因在于宗教所

具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韵味。

2.功利冲动多于理性选择。当代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动机大多具有功利性和非理想性特点。在北京某高校调查显示,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心灵上的寄托”,“祈求平安,希冀有关好的未来”。认为宗教对人有一定的帮助,能给人以安慰和精神寄托。而对于参加宗教活动的形式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少人定期参加宗教仪式,甚至有人从未参加过宗教活动,很多人是在遇到事情之后才去求神保佑、诵经祈祷。这表明大学生选择宗教的一个很重要的缘由在于自身的困惑、苦: 和特殊的精神需求,从宗教中寻求和获得的心理安慰的价值取向明确,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而对于宗教的理想追求相对比较淡薄。

3.表层认知多于深层思考。宗教信仰,无论是对于信仰者还是对非信仰者来说,它均体现了人的价值选择,体现了一种人生观,这和丌J克思关于宗教本质的认识是一致的。调查表明,许多大学生信教者对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认识不足,在社会生活等方面并没有严格按照宗教的仪式、规范、理念行事,宗教在道德、人际交往和人生追求等方面的调整作用相对不明显,大学生所具有的宗教信仰特征不突出,对宗教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上,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可以说大部分信教大学生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宗教信徒的信仰特征。

参考文献

[1] 刘澎 著:《当代美国宗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2] 唐华 著:《美国城市管理——以凤凰城为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3] 张澍军 主编:《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4] 郭义贵:“法律至上与美国社会”,《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

[5] 冯春凤:“美国宗教与法律的悖论”,《世界宗教文化》,2000(3)

[6] 沈碧莲:“宗教:解读美国政治的新视角”,《现代国际关系》,2002(8)

[7] 可非:“美国:最有宗教情怀的世俗国家”,《世界知识》,2006(09)

第7篇: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转眼樊曦孺就要幼儿园毕业了,非常感谢老师让我们写这篇文章,让我们又一次重新审视了一下家庭教育这个对孩子一生非常重要的话题。从2008年第一次走进黄河幼儿园到现在我们从对幼儿教育的一无所知,到开始在子女教育方面不断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看着健康可爱的樊曦孺,想到她从不会吃饭到现在帮我们做饭;从不会穿衣到帮我们叠被子;从只知道数123到会计算进借位的加法;从只会说简单的普通话到能听说简单英语、认识汉字拼音;从走路老摔跤到能独立的骑车、游泳……孩子之所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无疑和幼儿园老师的教育以及我们的家庭教育配合分不开的。

四年前,当我和爱人将老人看着的宝宝接回西安,正准备严加管教,纠正她的一堆“坏毛病”的时候,我有幸听了幼儿园的第三期家长培训课程,“爱和自由、美和理想”,蒙氏教育的理论让我们耳目一新,也让我们认识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几年来,每次当有人夸我们小孩性格开朗,或是看见其他小孩有性格问题时,我总是庆幸自己接触了蒙氏教育,上了黄河幼儿园的家长培训课程,如果可以我还希望我写的题目不是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我希望是蒙氏教育对家长的影响,让我把几年来我们和孩子一起的成长和进步全部写进去。

比起其他幼儿园黄河幼儿园的入托时间算最长的,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小孩除了睡觉以外的时间大概有3/4的时间是在幼儿园集体度过的,但是参加幼儿园班上的活动的时候我还是发现孩子中间有的性格差别挺大的,这无疑告诉我们家庭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几年来我们觉得做的最基础的是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孩子成长的规律,对于敏感期理论的学习让我们认识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玩水、玩沙、上高、钻桌子等等这些用敏感期理论就能解释的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没有成为我们管教教育孩子的理由,反倒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成长,比如有一段时间她很执拗,其他人都觉得我们小孩不好好管教就翻天了,我联想到这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就没有太多的和她叫真,过不了多久,当她能接受我们的意见变得越来越“听话”时,我们开心地笑了。所以我觉得对家长来说,发现孩子的敏感期,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个不断加速和积累的过程,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她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我们也就难免有些着急了,就拿她学旱冰来说吧,她开始不会穿鞋,整整一个下午感觉一点长进都没有,我们也不会,不知道怎么指导她,一个劲要人扶,把人扶的腰都痛了,正在我失去耐心把旱冰鞋放到角落里以后的某一天,她自己居然拉出来穿上在家里滑了,后来很快就滑的很溜了。所以做家长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只有耐心的等待孩子才能看见她取得进步,只有耐心的倾听孩子,才能避免粗暴的管教对敌孩子对孩子身心的伤害。

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不同,学校是一个老师带多个孩子,孩子很少有机会和老师一对一的交流,然而孩子在学习和交往中往往有矛盾和不开心,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不开心会首先找你交流,孩子开心会首先和你分享。回想起来有好多次她回家来不开心,进了门鞋也不换水也不喝,谁和她说话她都烦。耐心和她交流了,或者等她告诉你今天幼儿园谁惹她了,今天谁在幼儿园最烦了,几分钟后她又会变成快乐了小天使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成长的烦恼会越来越多,亲密的亲子关系才能帮助她快乐成长。正如她们在幼儿园唱得歌里说的,爱我你就陪陪我,陪孩子,和她关系亲密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回想起来由于工作繁忙,陪孩子的时间真的是太少了,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其实可以做的更多,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庭教育也会有更新更多的问题,我相信我们只要坚持学习、

坚持耐心、坚持沟通就能够让宝宝继续健康快乐的成长。最后我还想重温一下对我们教育影响最大的几个词“发现孩子的敏感期”、“倾听孩子”、“爱我你就陪陪我”。

第8篇:网络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胡珠英 高强 李誉明

摘要:对传统教育模式与信息技术条件的教育模式从教育观念、教师地位、教学方式方法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网络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对于今后开展网络信息技术教育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 传统教育模式 教师 学生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变革,从而给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地位、教学方式方法带来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一、网络信息技术引入教育后所带来的新观念对一些教师的陈旧教育观念受到冲击

在互联网出现以前,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是学生的知识之源。教师的权威更多来自于这样一种感觉:我比学生知道的多。当网络引入教育后,教师忽然一日发现学生知道的比自己多,学生不再依赖自己获得知识,而是可以利用网络获得一些教师也不曾掌握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不再相信自己比学生懂的多时,他们接受不了这种巨大反差下的失落,就会感到无比尴尬。很多教师现在都有这种痛苦尴尬的体会:教师发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道得比自己多的多;教师非但没有东西可以教给学生,反而感到自己不如学生。此时,作为教师是否应该反思:教师的定义是什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源泉,抑或只是一个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是知识吗?是创造性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什么?是师授生学,还是共同学习?网络和信息化技术,对于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是一个新的、比原来丰富的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和手段,还是一种全新教育观念的体现?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就会在信息化教育之路上,不仅大力加强各种设备和投入,更须借此契机,从根本上反思校正自己的教育观念,让教育能套上信息化教育的新衣。假如我们如愿以尝,成功地搭上了信息化高速之路,而教育观念去依然故我,那我们的教育会越来越快地落后下去。

二、网络信息技术引入教育后,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作用也因网络的出现而受到冲击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在基于常规媒体运转的学校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的垄断者,网络媒体为削弱教师的信息垄断带来了新的机会。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者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即以引导为轴线,以知识传授为内容。就是说:教师的作用在教学活动方面也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作为知识的提供者和传授者,二是作为知识的导航者。这第二个部分的作用正是当前流行的教育思想所需要强调的。此时,教师已经不能无视网络媒体的冲击,网络上源源不断的新理念,迫使教师必须有所改变。网络媒体呼唤教师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比如说,教师不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多地作为学习的导航者,也作为网络海洋中知识的导航者。

三、网络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更为高效

1、学生学习信息的方式多样化和快速化。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由于教学手段的限制,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学生、课本、教学环境几者之间进行,学生学习信息的传递方式比较单一和迟缓,无法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例如,学生想提问时,只有等待教师有足够的接受提问时才能提出,等到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时才能得到答复。一般一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教师用在答复提问的时间分配上的工作密度可想而知。因此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动讲解”,学生基本不问的单方面“灌输”。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限制。而网络引入课堂后,因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手段和目标等多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众多的不同,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看,具有十分鲜明的学生与计算机和网络的“交互式”特点。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把从教师和教材上的得到的指导性语言,变成自己对计算机的一种操作,计算机立即给予验证和响应,反馈迅速及时。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更加高效。

2、在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上“异步”。传统的文化课教学,教学内容相对统一,教师是在教育大纲的要求下授课,学生必须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进行学习,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学习者的多种需要。网络引入教学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可自学的环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确定学习进度。这样,学生的学习进度往往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如一个学生不可能在还没有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就去解微分方程。而一个人却有可能在不知计算机语言为何物的情况下熟练利用电脑进行图像处理,甚至达到很高的水准。再有,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水平可能十分不同,不少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教师。在这样的一种教学对象的群体中,只有因材施教,实行比较彻底的“异步教学”。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学习,这在传统课堂上是不可想象的。

3、学生学习的“多向互动性”。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教学,由于学习内容的渐进性和系统性,无法进行有效的协作学习。在大多数时候,基础较差的学生向基础较好的学生请教,这种关系基本是固定的和单方面的。基础好的学生只能占用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去帮助和指导基础较差的的学生,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有机会以同样的方式来给基础较好的同学以帮助。虽然有经验的教师也经常要求学生互相帮助,强调协作学习,合作教育,但实际上是以牺牲优等生的学习时间为代价,换取了差生的进步和优等生互助精神的提高,其总体的教学效率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学生的协作热情必须在教师的不断要求下才能得以维持。而网络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后,由于网络环境的支持,使课堂不仅仅局限在一间教室里,甚至不局限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内,只要网络联通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场所。互助性学习可以在同学—同学、同学—教师、同学—在线专家、同学—课件、同学—资源库等之间之间展开,这里的协作是多向互动的,是自发的,也是高效的。

4、教学组织形式由集体授课转变为小组学习、个别化学习。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行的是组班教学,学生在一个固定的教室里分门别类地、按部就班地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网络教学虽然仍存在集体授课这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小组学习、特别是个别化学习已经占据了相当的分量。网络的交互性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个别化的概念的产生。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计算机成为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传播自己观点的双向媒体,强调了学习者的个性,网络环境还为小组学习提供了新的模式,突破了前后座位的相邻概念,允许学生自由选择班上的任一位同学作为小组伙伴,一起来研究讨论问题,从而更深刻的体会“网上邻居”的含义,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以上从教育观念、教师地位、教学方式方法三个方面讨论了网络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容置疑,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提供了挑战。如何解决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适应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如何使巨大的资金投入更好地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效性上;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和潜能;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应用网上繁复而多样的信息,都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然而,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相信网络对教育的积极影响会越来越大。

第9篇: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发展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科学技术成倍增加、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科学技术和生产的整个体制发生变化。新的科技浪潮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特点标志着智力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面临的知识快速增长、知识更新率加快和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一切都对基础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

1、科技发展速度加快,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更新加快。这不仅促进技术和生产的变化,也引起科学内容和人的思想的变化。加快感知新事物的速度,加快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转换速度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科学技术加速转换,信息处理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且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最终给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乃至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带来了巨大变化。科学信息量不断增长,新的科学规律、新的科学原理和新的事物的不断涌现,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但扩充了某一学科的内容,也把该学科的知识扩展到其他科学技术领域。这样,阐明科学内容的信息量成倍增加。因此,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在所谓的“知

识爆炸”面前,高等学校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科学的组织教学过程:二是培养信息评价的专门人材。

2、科学理论和科学手段作用不断增强

科学理论的作用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加强,要求高学生的各科科学理论准备水平;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根据地预测所学学科的发展途径。建立科学理论储备,虽然不能立即应用于实践,但它为未来的专门人材,其中包括科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当代科学认识手段的作用是巨大的,这是由现代科

学的特点决定的。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因特网的巨大信息资源为广大师生所用。网络不但使现代个人电脑进入课堂教学,而且通过高速的声像和资料连接,使所有的课堂和学生在彼此之间以及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很多教育工作者坚持认为,把计算机网络结合运用于现有课程的课堂教学计划势在必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基础,归根结底还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学技术手段,即使是最完善的也只是教学手段的一种,不能过高估计它对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作用。

3、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现代科学发展的特征,是不同的知识领域之间彼此联系,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不同的学科利用其他学科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各学科间相互结合常常导致新学科的出现,例如:控制论、仿生学、数学语言学、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等。各学科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也影响到高校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方法,普通教学论和高校教学理论也相继采用了控制论、信息论、工程心理学、数学心理学以及其

他学科的知识。

4、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科学技术和生产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科学研究成果的物化时间逐年缩短,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科学成为生产力的作用与日俱增,而技术日益成为科

学发展的要素。企业对专家的要求与其说是参加实践工作,不如说要他们对科技原理以及它和生产的联系和关系作出科学的解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一是技术科学化,二是科学“技术化”。因此,学校与社会其它各部门进行综合的创新丁作,对于高等教育意义重大,这也是培养管理自动化生产的高级专门人材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现代科技发展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正在不断缩短,而在这其中,不论是科学技术的理论发展,还是向生产力转化的具体技术,都表现出了高度综合化的特征,这就对教育提出了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现实要求。

首先,科学理论的发展趋向综合化和科学与技术趋向一体化预示着当代科技的重大突破,不能只靠某一个学科或某一方面人才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单科的或局部的知识其应用度是十分有限的,而整体的、综合的知识才

具有广泛的、巨大的应用价值。 这就要求基础教育不能过份地强调对单一学科知识的继承,而需要基础教育培养融合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体力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生物学、大气科学等等众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其次,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趋向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论是科学理论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还是人类社会生存质量的提高,都不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紧密联系,呼唤着既具有“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又掌握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又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道德观”的高科学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最后,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在承认教育的继承功能的同时,强调学生的创新和发展。有创新才有发展,这是当今社会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所以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探究精神的教育,探究是连接教学与科学的桥梁,是创新意识的灵魂。可见,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基础教育以自然本身的综合性为背景,将自然科学教育视为一个统一的、综合的整体,适当软化已有的学科边界,以大科学观为出发点,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思维的策略与技能,减少对琐碎知识细节的记忆。只有这样,我们的基础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三、科学技术发展对基础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影响

高等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当代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向培养人才的模式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对课程设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认真的研究。虽然诸多设课程理论各执一端,但都在促使课程设置朝着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要求的方向发展。我们从国外大学的情况,可以看出以下一些发展趋势:

1、强调理工文学科综合化教学

当前,许多国家都认为:工程科学发展是以社会需要为根据,又为自然、经济、政治等领域所制约的。因此,在大学课程设置上普遍重视理工文学科综合化,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的高度分化与综合,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和社会工作者共同解决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这就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只有做好理工文学科综合化,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才能扩大工程师的智力界限,从而增强适应性。因此,许多国家都在改变狭窄的专业训练或单纯的工程训练,在理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文科课程。从美国高等理工科院校来看,特别是一流的工科院校,都十分重视文科课程的设置。

2、强调基础理论课程教学

早在30、40年代,由于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国家的高等院校普遍偏重于专业技术训练,比较忽视基础理论教学。由于五十年代后期的“空间冲击”,促使这些国家的高等院校意识到:只有掌握了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工程师才能有所发明创造。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们又发现:应用科学比基础科学变化快,但应用科学又都是在基础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牢固的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应用科学的需要。基于这种认识,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又都普遍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在美国,理工科大学一般都强调基础宽厚、能适应将来变化的“通才”,整个四年的教学都是围绕加强基础进行的。在日本,大学新生必须先进“教养部”读一般教育科目,然后进入基础和专业基础课学习。西德在培养工程师的教育中,头两年也用来进行基础教育,称为“基础学习阶段”,后两年为“主课学习阶段”。从上述几所理工科大学的设课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基础课教学在朝着强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并且具有起点高、基础厚、课程宽、选修多等特点

3、强调实践性课程教学

国外高等理工科院校在加强基础理论教程的同时,也强调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以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比如美国许多大学的实验室和计算机都日夜开放,十分注重实验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科技冲击的浪潮下,各国高等院校都已经意识到了课程设置的问题,在朝着综合性、基础化和实践性的方向发展。无疑,对于我们培养人才的模式也提出了挑战,应该针对目前我国的现状进行思考。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是否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否能够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新要求。

3、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手段现代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手段是直接联系的。原始社会以前,人类是凭借着体态姿势和咿呀之语来进行信息交流的,教育的方式只能是口耳相传;经过若干年的演变,人类慢慢学会借助音节来表情达意,口头语言称为教育的主要手段;之后,文字的出现,特别是印刷术的出现,出现了书本。书本是以文字来表达、传递和储存教育信息,书本的出现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大革命,教科书的普遍使用,促进了教育方式方法的

变革,这样,小组教学和班级教学模式就得以实现。;到了十九世纪末,幻灯、无声电影等视觉媒体应用到了教育领域,形象教学方式的引入,使教学别开生面;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电影、广播、电视、录音、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等相继投入教育领域,六十年代开始,教育领域出现了闭路电视、录像、语言实验室、电子计算机、人造通讯卫星、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这些媒体共同构成了人类教育的立体传播时代,教育方式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出现了没有围墙的学校,使教育摆脱了手工业方式的束缚,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向着高效率、优质量的方向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也在迅速增加,知识爆炸的出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要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习容量和加快学习进程,只能靠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随着人口的增涨,需要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又适应不了人口爆炸所代来的普及教育和扩大教育规模的要求,因此,必须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达到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教学形式和方式存在的比较抽象、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较大、施教范围小和表现手法少等许多弊端,人们将新技术引进教育领域,研制出新的教学工具。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总之,为适应科技进步、知识增长和现代生产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并且成为人们接受教育最快捷最经济的途径。随着以通信技术、视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兴起、凝聚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借助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理论来共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实现扩大教育规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教育改革为目标。现代教学传播媒体的应用促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于许多教育教学问题的新思考。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现代教育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大大促进了人们对学习资源、学习过程、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问题重新思考,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大教育观、学生主体观、教师主导观、学习效率观、教学媒体观、终生学习观和终生教育观等现代教育观念的形成和更新。

上一篇:廉政建设的心得体会下一篇:三爱三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