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复兴之路的心得体会(通用15篇)
一百多年前,中国遭遇数千年未见之奇变。可是,中国并没因此而灭之,中国人民更没因此而屈服,一代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民族的尊严,拯救国家的主权。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艰苦奋斗的作风缔造了新中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进入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如今的中国正在崛起,正逐步跨进世界强国之林,正在完成一个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复兴中华。
1840鸦片战争到19辛亥革命,这段屈辱的岁月,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从历史教科书到政治教科书,从《大国崛起》到《复兴之路之千年局变》,同样的历史,不一样的感受,从最初单纯的对李鸿章等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人的单纯的愤怒,到意识到社会制度才是根本问题,到开始思考与当今社会现实的联系,一步步的深入,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历史,不单单是书本里的,也不单单是电视里的,而是一面照亮我们前进道路的镜子,让我们学会自省,学会自知。历史,赋予了一定的现实意义的时候,才愈发迷人。让我深感:危机一直存在,只是由“国难”变成了“危机”。
记录片带给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当时的中国人及其愚昧。汪仲洋说:“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连林则徐都认为:只要断绝了对英国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而英国呢,对双方的差距了如指掌,提前准备,调查,认为中国的军队不堪一击,沿海的炮台,防范措施很糟糕。这里就让我想到一个问题“自知”,中国古代有句俗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多么好啊,人生在世,最难做到的就是认清自己。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天才。没有最好,只有适合与否。找到自己喜欢的,并去做,就这么简单。晚清的中国,也是一个喜欢做天朝大国梦的中国。封闭自己,将自己隔离于世界体系之外终于被碾压在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之下,实为可悲。想想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是“自知”的结果,认清现实,面对这个即将倒塌的房屋,只能革命,结合中国国情,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
当然,不是说“自知”就够了,自知之上,需要常常自省。《复兴之路之千年局变》里提到,“咸丰皇帝发出向西方学习的上谕的时候,距鸦片战争发生已经有了,相比于同样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的日本,中国错过了搭上世界工业革命列车最宝贵的20年”。多么可惜啊,不反省,凡事喜欢从别人身上找问题,似乎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通病。其实,晚清王朝也不是没有反省过自己,只是,每一次都那么肤浅,那么荒.唐,那么治标不治本,那么令人失望。从戊戌变法,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到发出向西方学习的上谕,到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么多的努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反省的不彻底,也是很难得到真正的进步的。
回首历史,我们不禁感慨:正是1840年的这个大失败才成为激发中国转变发展趋向、走向现代世界的真正开端。
大清的闭关锁国,天国美梦,孤立了自己,使自己从此在世界上落伍,在康乾盛世中,在一片阿谀赞誉之声中,爱新觉罗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而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西方船坚炮利,朝发夕至。而清朝军队还是红缨枪,马背上前进。可见,政府的腐败,军队的软弱招来了豺狼虎豹。曾经的东方大国,被别人用尖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们不得不感言: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卫自己的人民,保卫自己的家园。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但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必须拥有维护和平的力量,建设强大的国防,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才能铸就保卫和平的钢铁长城。
11月30日上午, 十堰市散水泥办公室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的讲话。
11月29日, 十堰市散装水泥办公室干部职工在央视《新闻联播》中收看了中央领导集体在京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收听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大家一致认为, 习近平总书记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句诗, 分别总结了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昨天和今天, 展望了充满希望的明天。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提出了“中国梦”, 并给予了阐释。这个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讲话充满了自信, 这是中央领导集体“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充分体现。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大家倍受鼓舞, 倍感振奋。
大家纷纷表示, 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 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十堰散办全体干部职工纷纷表示:一定要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东风, 真抓实干为十堰市的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干混砂浆又好又快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经历了英超、意甲的几年淘金后,斯塔姆在2006年夏天选择了叶落归根,让人意外的是,他并没有回归如日中天的母队埃因霍温,而是选择了“永远的德比对手”阿贾克斯。经过了几次大的人才流失之后,阿贾克斯已无力匹敌埃因霍温,甚至连阿尔克马尔都后来居上抢走了这支老牌豪门的风头。请回斯塔姆,也就成了阿贾克斯寻求复兴的重要砝码。
中卫防守薄弱一直是阿贾克斯的顽症之一,自从齐沃2002/2003赛季转会罗马后,防守的重担就完全压在了捷克人格里格拉的身上,虽然也培养出了海廷加这样的荷兰国脚,可是年轻人发挥不稳,且经常受到伤病困扰,法国人埃斯屈德又是边卫出身,位置感不强。请回斯塔姆这种经验丰富、又能很快融入球队的标准中卫,对人才的培养无疑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这次,阿贾克斯的选择没有错,在首次亮相中,斯塔姆就在冠军联赛资格赛中帮助阿贾克斯客场2∶1力克丹麦哥本哈根,使得新任主帅滕卡特有惊无险地取得了上任之后第一场正式比赛的胜利。在比赛中,斯塔姆充分展示了他的统治力,看看他身边的三名搭档,就可知他身上的重任——右边卫海廷加23岁,虽贵为国脚,可世界杯的表现相当糟糕;中卫威尔迈伦只有21岁,上赛季才刚刚打上主力,而在2005/2006赛季,阿贾克斯失球达到了41个,是近五年来最多的;至于左边卫埃曼努埃尔森虽然入选了2005/2006赛季荷甲最佳阵容,却是四人中最年轻的,刚满20岁,且只有不到30场联赛的经验。
经过了首场比赛的成功演出,斯塔姆真正地开始了他的阿贾克斯旅程。一周后与埃因霍温的荷兰超级杯,他将统帅的作用演绎得淋漓尽致。阿贾克斯1∶0领先半场,可下半场刚开始四分钟,埃因霍温就由队长科库扳平比分,此后埃因霍温又得到一次三打三的机会,但在关键时刻,斯塔姆化解了这次极具威胁的进攻。第69分钟,斯塔姆的前插终于收获到成果,他一路推进,在禁区前沿起脚怒射,皮球被对方门将扑出后,佩雷斯及时赶到,将球打入,2∶1!此后阿贾克斯第82分钟由斯内德再进一球,3∶1战胜宿敌,如愿卫冕超级杯。
联赛开始后,阿贾克斯为年轻化付出代价,单凭斯塔姆的个人神勇,难以支撑起整条防线,况且斯塔姆在完成防守的同时,还经常积极参与进攻,这些因素都使阿贾克斯的失球大量增加,不过比起上赛季平均每场1.2个失球,阿贾克斯的防守还是有了很大进步,每场降到了1.07球,而这还是在主帅滕卡特经常变阵、防守被削弱的情况下所导致的。
第22轮客场与格罗宁根之战是阿贾克斯本赛季最荡气回肠的比赛。格罗宁根的主场是荷甲公认的魔鬼主场,费耶诺德在这里以0∶3完败,领头羊埃因霍温也只是在下半场最后30分钟才搞掂比赛。而在本场比赛中,格罗宁根上半场就打进两球,似乎已奠定胜局,但是在第52分钟,斯塔姆攻入的一球吹响了球队反攻的号角。终场前,阿贾克斯又打进两球,上演大逆转,这也是斯塔姆本赛季到目前为止收获的惟一联赛进球。
复兴之路,圆梦之路
——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有感 402班,201313040204,许广斌,*** 风和日丽的五月天,我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了久负盛名的《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此次展览回顾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抗争、探索、自强的历程,贯穿着中国近代史以来每一个深刻的历史阶段,一百多年的历史轴线勾勒出了中华民族艰难曲折的复兴之路。
鸦片战争的屈辱、救亡图存的奋斗、民族独立的跋涉、社会主义的探求„„一行行朴实无华的文字、一张张极富张力的图片、一件件承载历史的物件,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不自觉的将脚步放轻放缓,试图找寻百年历史的转弯,追寻民族复兴的足迹。
跟随者历史的年轮,我看到了一百七十三年前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在港口上耀武扬威,也看到了九十二年前南湖清波荡漾的湖面上一只小小的红色游船冲破黑暗、独自起航。复兴之路上,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原本死寂的土地萌发了勃勃生机,人们沉重的喘息、干瘪的双手也化成了期盼的目光与盎然的活力。
中国从鸦片战争的灾难中跋涉至今,艰难而伟大的“复兴之路”上每一步都流淌着血泪,同时也彰显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整个观展过程中,我反复追问自己这样的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决定了这条“复兴之路”的走向和轨迹?
要辨明历史首先必须以科学导。鸦片战争的爆强盛之邦陷入半的泥沼中,民族危中国出现了千年伴随而生的是交的正确走向,的理论作为指发使得曾经的殖民地半封建机日益加剧,未有的变局,相激荡的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的主义之争。尊孔崇儒派、全盘西化派等许多思想派别都为中国的发展开出了药方,唯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首先为在黑暗中挣扎的国家指明科学客观的发展方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崭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带领中国逐步走上复兴之路。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复兴之路的正确走向也充分印证了这样的三个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正是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是在实事求是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才能从反右派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错误中跋涉而出,转回“复兴之路”的正确轨迹;正是秉承独立自主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人民群众通过英勇革命建立起新中国,也是在独立自主精神的引领下,新中国才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和外交方针,为复兴之路奠定了基础;正是秉承群众路线的理念,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以群众利益为依归,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也是在群众路线的作用下,中国人民才坚定不移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复兴之路提供了最为坚实的保障。
经历了鸦片战争的炮火、西方列强的欺凌、抗日战争的尖刀,古老中国的伤口是深刻的。领导人民坚强舔舐自身伤口的是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许许多多的有志之士,他们都是复兴之路上的英雄和明灯。通过一幅幅极具张力的图片,我领略到了他们的风采。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文人书生,曾经应该有着同样的追求:陋室,红盏,孤影......细雨,梧桐,芭蕉......手捧书卷孜孜品味,沉醉在浓郁的墨香之中。但是面对积贫积弱的民族,原本平常的书乡景象对于他们而言却成了一种奢求。于是这些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人,为了同样的理想和信念又义无反顾的拿起了枪,面对征途中的沟壑和无情的炮火,他们依然从容,上马击狂寇、下马草军书,从容的像是在写诗,以巍巍昆仑为笔、以华夏大地为纸、以黄河长江为墨、以枪声炮声为韵,不再是雕琢出来的平仄,而是斯人当大任的雄心气概,写就的是一派全新的山河气象,想要实现的是几代人共同的“中国梦”。
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完《复兴之路》展览后曾经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短短一句话,对几代人的“中国梦”作了最好的阐释——伟大的“复兴之梦”。
曾几何时,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盛唐气派震慑四邦,元朝铁骑踏进欧陆,明朝上船下达西洋„„但是清末的伤感击碎了所有中国人的自尊和骄傲,同时也在每代人的心上烙刻了共同的“复兴之梦”。在“中国梦”的激励下,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逐渐迎来了春暖花开,“中国梦”依旧在延续。
反观当代中国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压力的增大,今天的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被生活琐事烦扰,习惯于把挫折和悲伤放大,同时把幸福缩小,甚至对幸福麻木。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梦”掺杂了一些负面的元素。通过此次参观,我更加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明白了活在当下就是一种最大最纯粹的幸福。
7月13日下午,赴中央党校学习的全体新乡市委党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在中央党校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
走进《复兴之路》的展览大厅,我们每位参观人员都被周围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感染,讲解员热情认真的讲解,大量历史图片与实物,生动地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既令人振奋,亦发人深省。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个部分。参观中,大家被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展品所吸引、被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所触动,时常凝神观看,驻足思索。陈列的展品丰富了大家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革命理论以及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的理解和认识。虽然参观时间有限,但是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鼓舞。
2010-10-08 10:32:37 来源:本网 作者:i
《复兴之路》观后感
当历史的脚步进入1661年的时候,清朝第3个皇帝康熙的登基,中国迎来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段盛世,此时,人类社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
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逐渐连接在一起。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存在。
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股汹涌的浪潮不可阻挡地邂逅了中国,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人们全然不知这盛世亦正面临着一场厄运。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张到东方,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由此拉开序幕。
在140年前的1866年,马尾造船厂的建立确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船厂的创办者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现代船舶修造厂在小镇马尾动工了。马尾造船厂开始修建的26年前,危机从海上而来。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舰船出发北上,入侵中国。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历史学家将这场战争称为鸦片战争。古老中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史。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样的战争,它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这一切看起来好像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对于工业革命后生产能力激增的英国来说,扩大世界市场是它最急迫的愿望。中国邻邦印度此前已沦落为英国掠夺原材料倾销工业品的殖民地,为了获取利润,英国殖民者在中国人中制造了一种需求-鸦片。以此在40年的时间里,掠走了三、四亿两的白银。马克思曾谴责道,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英国议会最后以5票的优势否决了反对党提出的反战议案,鸦片战争爆发。
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挑战中,完全没有准备的清政府遭遇了完全没有预料的失败。道光年间的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拥有80万的兵力,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初期只有7000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上的差距,长期的闭关锁国封闭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而英国人很早就对双方的差距了如指掌,并为战争做了周密的准备。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以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等为主要内容的《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自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结束后,当得知英军已撤出长江,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清政府的军政大员弹冠相庆,中国的一切仿佛又回到原点。
1841年8月的一天,遣戍新疆伊犁的林则徐在镇江与老朋友魏源会面,林则徐将《四洲志》交给魏源,希望他能编纂成书,唤醒过人了解世界。一年之后,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国图志》完成了。魏源的一句“师夷长技以制夷”带着理性救国的态度写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然而这却是一次无声的呐喊。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第一代探索者的声音是这样的微弱,变革连萌芽都没产生就已结束,大清王朝对于近代世界仅有的一些认识无声无息的消亡了。
就在这一时期,历代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周期性危机在清王朝再次上演,1851年反抗清政府统治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起义不仅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而且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然而,这场历时14年的农民起义却被清政府镇压了。
而此时,大英帝国的工业制成品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铁路里程和机动船舶数量达到世界的一半,依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成为全球最强大富裕的国家。
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近了大清国的首都。1860年的10月18日,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同时也焚毁了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图变的宝贵时间。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救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
它就是茂腔《罗衫记》的经典选段。过去红红火火的茂腔,如今只能偶尔地在僻静公园演上一段。
曾有民谣这样称赞茂腔:“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沿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茂腔被戏称是“拴老婆撅子戏”,意思是只要茂腔唱起来,男女老幼就都走不动了。许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笑话说有一个媳妇抱着刚出月子的孩子摸黑去看戏,因为着急在冬瓜地里摔了一跤,等看完戏要回家时才发现怀里抱的不是孩子,而是个冬瓜,于是她急忙回瓜地找啊找,竟找到了自家枕头,慌忙跑回家一看,孩子正在炕上睡得香呢!据说这笑话的原型,就是一个赶夜场看茂腔的胶东媳妇,可见,听茂腔多么令人入迷。
茂腔被誉为“胶东之花”,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柔怨,通俗易懂,尤以女腔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茂腔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直到现在,茂腔戏迷遍布在胶州、高密、胶南、诸城等地。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茂腔的发展和传承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而她的姊妹——柳腔,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
现代生活方式及艺术欣赏观念的变化,让带有浓郁胶东色彩的地方戏曲,渐渐失色,虽然在乡村还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但茂腔和柳腔,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城市人而言却是陌生的,市场萧条的同时,就连专业演出队伍也日渐萎缩一自从茂腔的首代传承人曾金凤老师退出舞台后,与她同龄的茂腔表演者也已经退休,名角越来越少,而年轻的传承者承受着“生存”和“传承”双重压力。
作为原生态的民问艺术,柳腔、茂腔这样的地方戏曲,既是语言艺术,也是民间智慧,它耗费了许多民问艺人的终生心血,是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人们渐渐意识到,即使没有市场也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2006年5月20日,茂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古老的地方戏得到各方扶持,渐渐焕发出新的光彩。这厢边是胶州市政府出钱出力帮助茂腔剧团改善了演出条件一一不仅购置专业流动演出舞台,还配备设施齐全的演出车辆,演员们似乎看到了复兴的曙光,演出更加积极起来,那厢边是即墨文化局从当地中小学六至八年级学生中选拔爱好戏曲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柳腔的传承积极储备人才一学生们进入烟台艺术学校的即墨柳腔专业班学习,除了全日制教学的必修文化课程,还上唱腔、乐理、基本功等专业课程:此外,青岛茂腔剧团今年也进行了第三次“招兵买马”,由政府出钱,经过考试选拔了20名学习茂腔和20名学习胶州秧歌的学生,在职业中专进行三年培训、学习,毕业后将进入剧团实习、就业,成为茂腔剧团的新鲜血液……而《柳、茂腔传统剧目集》的出版,可谓是地方戏复兴之路上的又一关键。
也许你想象不到,学习地方戏有多难。在过去,茂腔、柳腔的戏文是没剧本的,全凭脑子记,而且整出戏的所有角色都要一一熟背下来,学一出戏得几个月。在国家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举措后,各地开始了抢救被列为“非遗”名录的地方戏。青岛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迟涛告诉记者,为使柳腔、茂腔这两个青岛地区的传统艺术更好地发展,青岛市艺术研究所对现存的百余部茂腔、柳腔传统剧目剧本进行挖掘整理。在翻阅整理上世纪50年代的手稿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上面写着“安丘老艺人李荣贵口述”等字样,可以想见当年整理者的艰辛。也正是有前人深入农村基层、走访老艺人,历时数载,对唱词、唱腔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整理,才得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柳腔、茂腔以原生态的形式保存了下来。“虽然我们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的整理校订工作,但这次课题的顺利完成凝结了几代文艺工作者的心血,可以说是‘历经六十载、激情三代人’。”迟涛表示。此次出版这套上下两辑的《柳、茂腔传统剧目集》就是在前辈挖掘整理的一百余出剧目中去芜存菁,在保留柳、茂腔代表剧目“四大京、八大记”外,将一些没有整理出版过的剧目做了认真地整理和筛选,以期更大地丰富两腔传统剧目的数量。
我们相信,《柳、茂腔传统剧目集》的出版和柳、茂腔艺术保护与发展研讨会的召开,会让茂腔和柳腔的未来之路一片光明。
链接:
茂腔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活跃在山东东部的青岛、烟台、日照、潍坊等地区的几十个县市,被誉为“胶东之花”,曾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名称,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早期茂腔的唱词完全口语化唱腔单纯易学,伴奏乐器简单,易被市民、农民所接受。茂腔共有140多个剧目,较完整的有10 个,代表剧目有“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记”(《罗衫记》、《绣鞋记》、《火龙记》、《金刀记》、《丝兰记》、《玉杯记》、《风筝记》)等传统剧目,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茂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民族的梦想,从鸦片战争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示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路。他用历史感悟未来。
当清朝的康熙皇帝登基,使封建社会迎来了它的最后一段盛世,与此同时,世界格局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当欧洲的国家征服海洋伴随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渐渐连接在一起。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而独立存在。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大革命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他毫无悬念的向中国袭来,然而还沉浸在康乾盛世的人们全然不知道自己正面临一场灾难。当欧洲各国的资源不能满足自己的发展需要时!统一把目光集中到了地大物博的中国。但是一句“天朝物产丰盈”中国便把自己锁在笼子里。通商不成,抢夺的念头便产生了,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展到东方,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到了尽头。
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船舰出发北上,入侵中国。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这就是著名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失败给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的清政府当头一棒,终于惊醒了一部分富国强兵的志士仁人,要是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性救国态度写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现代船舶修造厂在小镇马尾动工了。但是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上的差距,长期的闭关锁国蒙蔽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近代志士仁人的救国努力不过是一次次无声的呐喊。鸦片战争结束后,当得知英军已撤出长江,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清政府的军政大员弹冠相庆,中国的一切仿佛又回到原点;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陆军更是一败再败。
1860年的10月18号,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同时也焚毁了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内外交困之下,12月24号,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于是首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救探索的洋务运动风生水起,然而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的目的。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因机车的震动被认为亵渎先帝神灵而禁止使用,而此时,欧美各国已进入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895年春天,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在维持了短短103天之后就被废止。1900到1901年,八国集团进攻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至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数百之多,赔款上亿万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与时代大潮间的巨大落差把中国推向了腐朽和屈辱的深渊,它正如一堵欲倾之墙,在辛亥革命的号角下很快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推翻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统治,而是为中国传统社会划了一个句号,使19世纪中叶开始被迫进入近代的中国相对说来抛却了旧传统的束缚,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开辟了一条通路,斩断了中国社会任何后退的可能。不要说人民不愿意放弃共和国的公民地位而去做专制皇帝的臣民,即便是统治者自身也深感毕竟时代条件不同了,“惟有遵守法律、巩固共和,期造成法治之国”。
1919年5月4号,北京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前举行示威游行。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里,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
1927年4月12号,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7月15号,汪精卫为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而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落网”的口号,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此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国民革命的失败,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发动叛变,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在国民革命的后期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以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有效地组织人民反抗。
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伟大胜利。
192 因为总是有人要粉饰历史,所以我们要记住历史。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永记祖国的历史,这不仅是为了要更好的与篡改歪曲历史的恶势力斗争;也更是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们需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服务祖国,服务人民。
作为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祖国建设的准接班人,我们要牢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壮大自己的国家。因为百年的屈辱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一、救亡图存
今天的我们能够安静的坐在教室里面学习那段历史,没有人想过这样的生活是怎么样来的,学历史的时候认为那只是一段历史而已,殊不知历史正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后来人的思想和生活。
一百六十多年前的1840年的一场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历史。这场战争改变了那个时候中国人原本无忧无虑的生活,改变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看法,改变了中国人封闭愚昧的思想。突发的危机击痛了中国人的弱小心灵,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走上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长征道路。可是那个时候的中国人,谁会想到,这样的一场战争居然是因为两件商品引起的,中国的茶叶和英国的鸦片。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国外贸易的失利表明了商人和国家利益的损失,归根结底这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站在英国的角度,这场战争史必要的。对于那个时候的中国,没有什么必要不必要,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屡战屡败,大家看到,在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面前,二百年前横扫中国的八旗子弟一蹶不振,只有挨打的份,真的是军队不行了吗,还是我们的思想早就落后了。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是封建主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可是在西方呢,他们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了三四百年了,中国的思想严重落后,中国的军队打不过英国的军队,这样的结局在开战前就已经注定了。
鸦片战争之后,主张抗英的林则徐居然给罢去了官职,清政府的态度好像是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有发生,但是事实不会欺骗我们,《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岛的割让,在清除的告诉中国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伤害。林则徐在离开之前,将自己收集的四洲志交给好朋友魏源,魏源根据这些资料编写出了中国第一部介绍世界的书《海国图志》,里面的一句“师夷长技以制夷”告诉了中国该怎样救国,可是这样的声音谁会去听,没有人听到,也没有人去关注。最后,魏源遁入空门,他的救国之路宣告失败,他的呐喊声太小了,国人没有听到他在喊什么。或许他们不是没有听到,而是多年的平静生活让国人们不想改变现状,可是,循序守旧带来的是更大的伤害与更多的泪痕。
紧接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而来的是农民起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常见的,说明清王朝已经到了历史的边缘,摇摇欲坠了。太平天国起义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资政新篇》的出台,呼唤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可是这次还是一样,就像当年的《海国图志》,只是在历史上照了一个面而已。起义被镇压了,农民起义失败,中国继续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在苟活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这个时候的西方正是工业革命最辉煌的时刻,在遥远东方的中国却正在遭受着资本主义的蹂躏与践踏。如果说鸦片战争没有唤醒国民,农民起义没有唤醒政府,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彻底的,干干净净的告诉我们,中国有了亡国的危险。当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的时候,圆明园海好好的在那里摆着,可是当这两个强盗离开的时候,代表中国士大夫尊严的圆明园已经变成了一篇废墟了,强盗不讲规则,圆明园的焚毁彻底焚毁了清政府的根基,严重打击了中国人的尊严,中国!要怎么样才能洗刷这段耻辱?这个时候不得不向西方学习了,中国不能再这样自闭下去,可是,在二十年前,那样的呐喊却没有得到共鸣,如今的觉醒又如何呢。洋务运动带出了一系列的中国新兴军工企业,中国终于向世界迈出了狭小的一步,“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终于在这一天得到了共鸣,不管它的效果如何,毕竟清政府看到了世界的趋势,看到了中国的灾难。可是这仅仅是为了打败远道而来的敌人,并不是为了彻底的改变国人的想法,打开国人的眼光,没有让国人看到中国外面的那个大世界的真实情况,没有改变国人的思想,还没有改变国人对外国的看法。严复的《天演论》没有解放国人的思想,没有把国人从愚昧腐朽中拯救出来,但是给了传统文化一个冲击。维新变法只是进行了一百来天,这是不是告诉国人,中国已经没有路可走了,但是有志之士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他们继续为救国图存而探索。八国联军的入侵再次让中国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辛亥革命的爆发让国人看到了希望,然而他却失败了,和平没有改变中国的屈辱历史,资本主义革命还是没有成功,中国的路究竟在哪里?大批有识之士的疑问,要怎么去回答。
皇帝走了,北洋军阀却彼此征战,人民陷入了更加严重的灾难之中,中国,一点点和平的迹象也没有看到。五四运动的爆发在告诉世界,中国愤怒了,雄狮苏醒了,中国进入了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阶段,中国不再愿意生活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新青年》杂志的发行,使中国有了新思想的迹象,并且瞬间波及全国,中国的思想解放终于开始了,不再是靠武力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因为武力再强大,不会用还是不行,思想的解放时必须的,是中国复兴路上的一道重要的门槛,越过了这道门槛中国将有很大的改变。而这个时候的西方资本主义似乎已经在走下坡路,中国能不能再跟着西方资本主义走下去,这样走下去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苏联,给中国打开了另外一条道路,一条新兴的道路,中国应该放弃资本主义去走社会主义吗?国民党继续走资本主义道路,军阀继续混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走出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条路能不能走下去,能走多远,还不知道,她能带着中国走向复兴吗,这些都只是未知数。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发起的北伐战争似乎看上去会改变中国人的苦难,可是蒋介石的反革命让大革命失败了,革命之路再次失败,好不容易团结起来的群众力量不见了,还是没有结束中国人的苦难生活。革命的失败告诉中国共产党,自己掌握兵力才是正确的道路,所谓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必须要做到的。南昌起义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武装力量,不再受制于别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接着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自己正确的道路。
日本侵华,反日革命的爆发,实现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危难面前,就是敌人也要团结在一起,因为我们曾经是一家,团结起来保卫家园,驱逐强盗,让强盗们离开我们的家园,滚回他们的土地上去,我们这里不再是他们耀武扬威的地方。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战的胜利,给了中国希望,让中国的社会大大改变。然而,中国还是没有得到统一,南北朝不能再次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划江而治谁会同意?中国解放军跨江作战,赶走国民党,实现了全国的解放,新中国诞生。中国一百年的救亡之路走到这里高一段落。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走过了一百年的屈辱史。但是诞生的新中国还是一无所有,要怎么样屹立在世界这个大森林中,强国,大国的梦想还有很远。
二、颠簸前行
新中国刚刚诞生,终于在世界的一端站立起来了,经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飘摇,新生的中国已经是千疮百孔,一无所有,这样的情况要怎么样让刚刚诞生的中国平稳的屹立在世界的一端,中国要怎么样继续前行?
半年的时间,全国物价稳定。多年的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太多的痛苦,现在的中国的任务就是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国家独立,中国到底要建立一个怎么样的国家?新民主主义社会下的三大改造的成功决定了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往前一步,将几千年的农业国变成现代化的工业国是何其之难,但是难也要往前走,不能后退,历史始终在往前发展着,后退的历史不能称其为历史。中国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原本没有工业基础的地方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经济无疑成为最主要的力量,但是中国要怎样发展经济,是不是还是一百年前的自然经济,或者是资本主义的私有经济,借助于苏联的模式,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使新中国的经济得到初步的发展,中国换了一个新面貌来面对世界。而这个时候的世界却是笼罩在冷战和三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下,新成立的中国在这样孤立的环境中步履蹒跚的往前走着,苏联的友好给了新中国的支持,帮助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威胁到了新中国的主权,新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启动,战争的胜利给了中国机会,告诉世界,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了,那只沉睡的雄狮已经彻底的醒转过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建设经济,发展工业无疑是最好的,中国终于有了时间来喘息。
这个时候,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大家为了共同富裕共同努力,新民主主义的过度,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确定了自己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的道路,中国的建设加快了步伐。然而,激情岁月导致了头脑过热,大跃进活动,加上三年的自然灾害,使得中国刚刚建立起来的经济遭受严重打击,苏联的背叛,使得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基本停止。即使这样,中国人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政治与经济分开,政治斗争的过程中,经济建设还是在一步步向前走,十年的__过来,增加了国家的危难,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论十大关系》写出了中国的道路,可是中国人并没有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准确的说不是没有沿着它走下去,而是走得太过于急躁了,步伐太快,社会生产力跟不上,中国的复兴之路灾难重重。尽管国内建设不顺利,新中国在于世界各国的外交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成功,外交的建立使得中国不再是世界之外的国家,此时的中国真正的成为了世界的一员,国家主权得到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承认与支持,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基础,为中国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在国民经济即将崩溃的边缘,中国人民要如何将其拉回正途,让中国经济全面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两个凡是的出台再次束缚了中国前进的道路,中国是不是应该继续走__的道路,还是抛开__不说,加强经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的正确解释告诉了中国人民复兴之路要怎么去走,怎么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社会主义的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规律,中国人再次看到了东方的曙光。
三、任重道远
改革开放让中国富起来,让人民真正的摆脱了过去一百多年的苦难生活。然而,伟大中国的复兴之路是不是走道这里就该结束了。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刚刚开始,经济的突飞猛进让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经济的发展给人民带来好处的背后,却给世界和中国带来了惨重的代价。中国社会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的出现,经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得到控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让中国经济继续往前发展。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共存大大的丰富了中国的经济市场,更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今的中国,在面临特大自然灾害的时候,毫不示弱,因为中国已经富有,中国有能力倡导世界和平,中国已经自豪的站在了世界的东方。经济的突飞猛进,使得中国人在世界上有尊严,不再是遭受欺辱和压迫的对象,然而,这仅仅是经济方面,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素质确实全球最低,当你站在别的国家的土地上的时候,别人羡慕的只是中国的经济,素质同样遭到歧视。中国,复兴道路还没有走完,还得继续往前行进。
今天,中国终于站在了世界大国之林。新的世纪,新的挑战,新的方向,中国要往哪里走?经济强国,内部政治腐败,政府不得不重新定位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位置,重新将共产党员的形象树立起来,共产党员始终代表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员重新定位,将自己摆在了正确的位置上,带领着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央视有关环保的访谈节目中,一位欧洲学者多次提出,为了环保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中国应保持“自行车大国”的好传统,在大城市建立“一小时骑车生活工作圈”。在我们的出行越来越多地选择公交、地铁、私家车时,很多国家的人却越来越青睐自行车。自从“禁摩”、“环保”和“乐活”等话题成为大家的生活关键词时,自行车出行这个“两轮年代”的生活以不同的姿态再次走进大家的生活中。如今,骑自行车上路出行,已成为世界各地流动的风景。
环保出行各地有新招
纽约市第一副市长Patti Harris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纽约不仅应该拥有数量最多的骑自行车者,还应该拥有最时髦的自行车骑手。”鼓励骑自行车是纽约市打造“绿色环保新纽约”计划的一部分。过去三年,纽约市修建了200英里的自行车车道。据估计,2008年有18.5万纽约人骑车上下班,同比增长35%。纽约市交通局专员Janette Sadik-Khan在宣布获奖设计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希望努力提升在纽约骑自行车的形象。自行车应该看上去既实用又新潮,没人希望像个邮递员一样骑着车上班。”于是,由Jessica Velasques设计的外衣赢得了设计奖。这种外衣用尼龙网格制成,上面有装iPod的口袋,还有一个开口,可供耳机线穿过,腰部可调节,还有一个隐藏的帽子。
在英国的爱丁堡,一群学生举行活动宣传骑自行车环保出游,既能体验到骑车出行的乐趣,又能为环保做份贡献;丹麦人爱骑车,也是政府推动“绿色交通”的硕果,540万丹麦人拥有420万辆自行车;在首都哥本哈根,有三分之一的上班族骑车,其中包括高官、富豪和名流;在欧洲,很多人为了减少因驾车带来的空气污染而愿意骑自行车上班;台湾早在两年前就掀起与运动休闲相结合的自行车风潮,把每年5月第一个周六定为“自行车日”,在台湾25个县、市建设自行车道路及配套设施,号召公职人员每周至少1天骑自行车上班。
纵观国际社会,以环保和方便的自行车代替乘车,已成为全球新趋势。事实上,部分欧洲城市已采取各种方式,倡导自行车成长为公共交通工具。
自2001年以来,法国巴黎市的自行车使用量上升了48%,使用人群也大幅上升。2007年,巴黎市政府推出了“自行车自由骑”活动,得到了150万人的积极响应,其中5万人已经签订了长期租用合同。英国为了改善环境,在城市主要公路上开辟了供公共汽车行驶的专用车道,在地铁站附近修建免费或收费低廉的停车场。人口1500万的荷兰,自行车就有1200万辆,远远超过汽车拥有量,被称作“骑在单车上的国家”。为鼓励公民骑自行车出行,荷兰专门设立了自行车行驶专用的红色车道。另外,荷兰以风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良好的空气环境。在美国,政府以重罚超标车辆补贴骑车雇员。对于排废超标的车辆,将会被处以重罚。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用税收优惠鼓励雇主给骑车上班的雇员每月40美元到100美元的补贴。在日本,人们大量使用的是低公害车。在韩国,为了减缓交通压力,政府专为那些乘有三人以上的私车开辟不收费的绿色通道。
为了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中国政府在一些城市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去年的5月1日起,浙江省杭州市在西湖景区、城北、城西等地投放2800辆公共自行车,游客和市民可以在这些地方免费使用自行车骑游“天堂”。3月份,众多自行车出租站点纷纷亮相北京各購物场所和公交换乘点,大大缓解了城市出行的交通压力。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也曾在《2005-2007年在用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要求》中明确提出,“为提高公众和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设立无车日和自行车日”。
环保健康新主张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有10亿多城市人口的健康正受到空气污染的威胁,到2020年,全世界死于空气污染的人数将达到800万;法国每年有近万人被汽车尾气等造成的污染夺去生命,其中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各种污染源中的“第一杀手”;在我国十一个最大城市中,空气污染每年使5万人夭折,40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所带来的空气污染,降低对人们身体健康的损害,提高汽、柴油的质量,给汽车安装净化器,适度限制私人汽车发展,废尾气排放未达标的车型适时报废一系列防治办法应运而生,而其中增加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在城市交通中的比例,不失为最积极主动、最绿色环保的一种方法。
除去环境污染,从健身的角度来说,选择自行车为代步工具,实际上也是在选择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曾听朋友抱怨,开上汽车一个月之后,体重竟然猛增了十几斤,往日引以为荣的“魔鬼身材”瞬间不复存在,这就是代价。
或许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冷落了自行车的同时,便也放弃了一种运动身体的生活方式。骑自行车不仅可以放松肌肉,提高心肺功能,有效锻炼人体心血管系统,达到缓解身心疲劳的作用,还能提高双腿的力量和耐力素质,预防大腿骨骼疾患的产生,这对于每天在写字间和驾驶席的狭小空间中转移的人们来说尤为重要。
如今汽车文化风靡社会,却未见有宣传自行车文化的。其实自行车比汽车更有“文化”,骑自行车崇尚自然,是绿色文化;骑车有益健身,是体育文化;骑车省钱,是经济文化;自行车比汽车历史悠久,更具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之后不久,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述了中国梦的概念,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中央有关部门特别制作了《筑梦中国》纪录片来进一步阐述中国梦,进一步向世人展示中国的筑梦之路。
筑梦中国展示了梦的由来和梦的历程,很好的阐述了当今中国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梦想,整个纪录片分为七集,很好的介绍了从1840至今的发展历程、筑梦历程,他为新中国的成长指明了航向,也唤起了广大中国人的梦想,是新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
笔者认为,之所以用一个筑字,源于梦想的神圣,源于梦想所需要的苦心经营,源于中国为梦想实现所付出的努力。看完第一集,一直有种热些沸腾的感觉,一直期待着接下来一系列的播出。虽然纪录片没有那种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那种声势浩大的影像,但是就是这么平时的语言、真实的画面更加能够展示新中国的成长历程,更加能够让人铭记这一切,并且为之奋斗!通过影片,笔者更加坚信,中国梦不会远;通过筑梦中国,笔者更加认为,实现中国梦有两点必不可少的传家宝:党的领导和人民的艰苦奋斗!筑梦中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播放这样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录片,应该来说一方面是为党的生日献礼,另一方面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在筑梦之路上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的领导,实现中国梦更应该如此,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的筑梦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也只有《筑梦中国》才能更好地为党的生日献礼。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
当历史的脚步进入到1661年的时候,康熙的登基迎来了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段盛世,此时人类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贪婪和掠夺,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存在,18世纪后期,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历史的潮流。从此中国的复兴之路拉开了帷幕。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外国列前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沿海变的满目苍夷,两次鸦片战争过后,满清政府天朝大国的梦幻破灭。中国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纷纷开始探索中国未来的走势,面对中过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势,满清朝野动荡,在中央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首的汉人权臣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开展洋务运动,以求延缓朝廷局势的恶化,在鸦片战争过去20年以后,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上,提出了“自强”、“求富”的新主张,随着洋务运动的风生水起,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为满清政府带来了些许新气象,军事工业也大力发展。但历史是延续发展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当权派一味的向列强屈辱求和,导致后来列强步步紧逼,加速了中国的屈辱进程,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以至于在满清覆灭之后,中国国力倒退了几百年,在以袁世凯、张勋为首的遗老遗少们导演了一系列滑稽剧,袁世凯83天皇帝梦终破灭,张勋的辫子军也未能把溥仪推上历史的最高舞台,这一切都只是回光返照而已。辛亥革命的胜利,民主共和的到来,三民主义的提出,早已深入人心,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
斯洛文尼亚登山家Andrei Stremfelj担任2009年度金冰镐奖评审团主席,其他的评委分别是西班牙登山家Jordi Corominas、英国登山家,攀登报道者Lindsay Griffin,俄罗斯攀登记者Anna Piunova、奥地利登山家RobertSchauer和日本登山家Kei Taniguchi。英国登山家,攀登报道者Undsay Griffin在英国BMC攀登网站上一篇标题为《Chineseclimbers go alpine-style》的评论员文章里介绍了中国登山新生代的崛起:中国的年轻一代登山者已经有一部分抛弃了喜马拉雅式的围攻式攀登,他们正在尝试以阿尔卑斯式攀登方式挑战一些技术路线,比如说长达1000米的四姑娘山幺妹峰中央南壁路线曾经有韩国队,俄罗斯队和法国队尝试多次未果,最终由中国登山者完成了这条新路线。此外,中国登山者孙斌开辟的幺妹峰解放之路(未完成)路线、黄宗华和李勇在偏僻的祁连山最高峰宰吾结勒(团结峰)开辟的西壁直上新路线也显示出他们探索未知的勇气。
2009年4月,意大利登山家沃尔特·博纳蒂获得金冰镐奖首个攀登终身成就大奖,2010年4月,登山皇帝梅斯纳尔将接受由法国登山家Maurice Herzog授予的攀登终身成就大奖,而60年前正是Maurice Herzog率领的安纳普尔娜峰探险队开辟了人类首次登顶8000米高峰的历史!巧合的是,1973年,Waiter Bonatti在他的著作《Great Days》里就预言了梅斯纳尔的成功,当人类首次登顶8000米高峰的先行者与首个完成14座8000米高峰的大满贯者相遇,这不啻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正如上届金冰镐奖评审团主席英国登山家Doug scott所言,“金冰镐奖没有绝对的赢家和输者,真正的获胜者是以他们的攀登艺术和激情打动了评委们。”
在最终提名的五个攀登活动里,雪莲西峰的攀登尤其引人注目。队伍中Kyle Dempster、Jared Vilhauer和Jed Brown来自美国,苏格兰登山者Bruce Normand是个物理学博士,曾在中国做过访问学者,与北京的山友们一起攀登训练过。他曾于2007年无氧登顶K2,并在2009年尝试攀登迦舒布鲁姆三峰。
他们从雪莲峰北壁沿西山脊直上开辟新线路登顶海拔6422米的雪莲西峰。海拔6627米的雪莲峰坐落在中国新疆天山山脉,山体是一座巨大的花岗岩,其中山峰的北山脊,东北山脊,东山脊以及西山等一直延伸至顶部。早在1990年8月19日,一支日本队伍从雪莲峰南壁首登该山峰。之后再无任何攀登。Bruce Normand曾在2008年夏天对雪莲峰北壁进行过考察,后来Normand和PaulKnott还专门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天山山脉可行性山峰攀登分析探讨的专题文章发表在《Alpininst》杂志上。
Bruce Normand和Jed Brown先是选择攀登海拔6472米的雪莲北峰的西山脊路线,主要侦察由北山脊通往主峰的段凶险的路线。紧接着他俩转战雪莲峰东山脊,向这条长线路发起一天的突击。
与此同时,Kyle Dempster和Jared Vilhauer正沿雪莲峰北壁东山脊线路进行攀登。攀登中两支队伍巧合相遇,并起完成后面800米攀登,但是持续暴风雪让他们止步于海拔6400米处。这天晚上,四人挤在只供容纳两人的小帐篷里。Brown后来回忆道:“那天夜里我尝试各种办法让自己在近乎露天的帐篷里保持温度,而Bruce由于之前的攀登脚趾冻伤严重。与此同时KyleDempster和Jared Vilhauer也不可能在那天完成他们的线路,即便他们打通所有难点,所以我们的偶然遇到也是必然。”之后Bruce Normand和Jed Brown返回大本营休整,Kyle Dempster和Jared Vilhauer则继续沿雪莲峰北壁从木扎尔特冰川向上的一条攀冰线路攀登,最终登顶海拔6332米的Yanamax峰,他们把这条线路命名为Y2。第一阶段五天攀登过后,所有人员全部返回大本营,紧接着Kyle Dempster、Jed Brown和Bruce Normand再次尝试攀登雪莲峰北壁西山脊路线。由于恶劣天气,他们之前在北壁根部设置的营地帐篷已被损坏,但他们还是准备好了这次攀登的装备。在接下来的攀登里,他们从北壁连续向上攀登四天,下半段路线主要为冰岩混合,持续的暴风雪天气加上没有很好的营地设置,他们只能使用露营袋。最终他们成功攀登至6422米的雪莲西峰顶部,然后顺着西山脊下降。这次攀登路线命名为“白玉之路”(Great White JadeLine,2650米,M6,W15,5.7)。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随着节目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带着满腔沸腾的热血,感受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之史。
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将中国从“上国美梦”中震醒,前所未有的屈辱史由此开始。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的久积诟病在那个年代齐齐爆发,清朝所谓上国尊严在列强的铁蹄下无力呻吟。中华大地,烽火连天,满目疮痍。
然而从此,中国的民族救亡运动便如潮水般不断涌来。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清朝所谓“宪政”,是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自发的改革。但无力的改革让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再也不堪忍受封建制度的诟病。于是,辛亥革命,血钟一铭,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那一刻,中华的天空中雄壮的飘扬着四个大字:民主共和。但又怎奈军阀四起、分裂割据、豺狼当道,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举步维艰,中国又一次陷入迷惘之中。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那一刻起,它便向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而不懈奋斗。28年的浴血奋战,凝集在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一声高呼,新中国巍然雄立。
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人民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为国家现代化、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一五”结束,焕然一新;五四宪法,法制跨步;一届人大,民主空前。但复兴之路注定是曲折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浩劫让中国人民走了不少的弯路,也让中国人永远记住了实事求是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十一届三中全会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迈入了举世瞩目的复兴之路。伴随着政治上思想的解放,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第三大经济体、第一外汇储备、第一经济增长率……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政
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稳步进行。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模式、北京共识成为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个时代,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人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遐想……
回眸复兴路,我们感慨万千。百余年间,换了人间。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上下求索而开辟的。他们或许有着不同的身份,信仰着不同的主义,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加入了不同的党派,但毫无疑问,都是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复兴中华。我们不应忘记这些先驱,是他们用智慧和鲜血铺就了今天的复兴路。
复兴之路是以思想的觉醒带动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师夷长技以制夷”让中国人开始正眼看世界,让洋务运动由此兴起;“三民主义”让中国看到了民主共和的曙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让新中国诞生;“摸着石头过河”让中国走上一条成功的渐进式改革的道路;邓小平南方谈话,则让中国车的摆脱意识形态的困扰,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改革似乎难舍难分,政治的改革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了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了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渴望。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这是《复兴之路》全文中一句简单而又令人动容的话语。
通读全书,《复兴之路》给人直观的感觉便是宏大的述事方式,深刻的内涵解读,凸现出了历史发展的主体脉络,给人以启迪,引人以思索,发人以共鸣。众多读者们评价其是一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响史诗,一套浓缩民族复兴历程的震撼影视图书,一套极具深厚历史底蕴和史料价值的影像资料的纸质化精粹集成,更是一套思想性、历史性、可读性俱佳的精品图书,实不为过。
《复兴之路》在全球视野下展现了中国道路之抉择;在全景历史中浓缩了民族复兴之历程。其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实现?围绕着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六大主题,全书全景式追溯了中华民族16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并以翔实的史料、恢弘的结构篇章、深沉的叙述语言,辅以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全球视野下中国发现道路之抉择、民族复兴之画卷。
全书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勇往无前、不懈探索走过的这样一个民族复兴之路。
“震撼”、“哀叹”、“激动”、“欢呼”……这便是阅读《复兴之路》时的种种感受,不一而足。《复兴之路》,就是要让我们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读者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有句俗语说的好,”不知黄连苦,哪解蜂蜜甜”。读到中国近代史就像吃到了黄连,心中郁郁难堪;相反,读到改革开放、飞速发展,便似滋润了蜂蜜般甜蜜。历史总是有人想要粉饰,我们便越要牢记历史。百年的屈辱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曾经的东方大国,被别人用尖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们不得不感言:只有拥有繁荣的经济和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卫自己的人民,保卫自己的家园。
然而,在近代中国,西方列强侵略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下,中国之所以没有被瓜分,没有被灭亡,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并且最终打败了一切侵略者,建立新中国,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和不懈探索,这种斗争和探索,包括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努力和奋斗。“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外族羞辱、入侵、战争以及难以名状的可怕事件后,中国人正准备拥抱那久盼的梦想,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得崎岖而曲折,但是,正像一句名言中说的那样:“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书中所言,“风破万里浪”,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便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历史转折 ,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复出者之勇。历史证明,中国的复兴与再次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义的改革开放有着重大与密切的关联。
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潮、重大机遇、重大抉择将历史变成一场展览,真实地展现了30多年来,中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创新发展、国富民强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的30年,是辉煌的30年。人民努力学习技术知识,立足赶超先进,把祖国建设更强大,更加美好。30年中国的发展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大清的闭关锁国,天国美梦,孤立了自己,使自己从此在世界上落伍,我们丛中得到了教训:只有吸收世界的先进成果,使自己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共发展。闭关的后果让我们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们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后作出的明智抉择,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与进步。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历史的结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现实和时代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特定的世界历史环境和中国历史条件下的伟大创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如果你完整地看完这本书,便能基本能清晰看到中国由弱到强,由主权沦丧到自主独立,由人民受奴役受欺侮到翻身做主并且开始享受小康生活,由被动改变到引领世界的变化。
历史不是生产产品,历史的基本事实已经摆在那里。通过《复兴之路》的传承梳理,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们今天过上幸福生活,取得了这么巨大的成绩,民族复兴走上新的起点,这一路是如何风雨兼程走来的,也让我们拥有了一种历史感,明白中国由积贫积弱到现在逐步走上繁荣富裕,开始品尝小康生活的滋味,这一切来之不易的艰难历程。
【参观复兴之路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感受10-13
展望中国的复兴之路09-22
复兴之路 论文07-11
读复兴之路有感06-08
《观复兴之路有感》— 陈文10-15
复兴之路读后感600字09-20
复兴之路观后感600字11-08
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读后感06-09
百年奋斗谋复兴勇毅前行兴伟业学习心得06-04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读书心得400字优秀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