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应用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慢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并发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病。慢性泪囊炎经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 由于“吻合口”瘢痕狭窄或闭塞而导致术后复发, 往往需要再行手术治疗[1]。随着近年来鼻内镜技术的发展, 对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 临床医师们已经逐渐趋向于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现将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该院应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由该院或外院行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的患者30例 (32眼) , 其中男7例 (7眼) , 女23例 (25眼) ;年龄32~68岁, 平均 (45.1±3.8) 岁;复发时间为吻合术后2个月~2.8年, 平均 (1.2±0.5) 年。术眼溢泪、溢脓及伴脓性分泌物是其主要临床表现, 经诊断性泪道冲洗确诊复发性泪囊炎, 该次术前均常规行鼻腔检查和泪囊碘油造影。

1.2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局麻下进行手术, 术中使用仪器包括0°鼻内镜、动力系统及配套设备。患者均取仰卧位, 均给予常规消毒铺巾, 患侧泪小点表面麻醉应用0.5%的爱尔卡因滴眼液, 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应用1%丁卡因加适量0.1%肾上腺素棉片, 鼻腔外侧壁鼻丘、中鼻甲根部及钩突前方等位置的局部浸润麻醉应用1%利多卡因加微量0.1%肾上腺素。先经泪小点导入探针, 能够将原造孔处鼻腔黏膜顶起, 探针准确地定位后, 对探针周围瘢痕组织达骨窗缘进行切除, 充分冲洗泪囊后放置硅胶扩张管, 于中鼻甲前段缝扎固定。若前期手术骨窗较小, 可用磨钻或骨凿扩大。术中同期处理鼻腔鼻窦病变。术毕应用明胶海绵止血或膨胀海绵填塞患侧鼻腔。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5~7 d, 并以抗生素滴眼液滴患眼。术后随访在鼻内镜下检查泪囊吻合口, 并对硅胶管的放置情况进行定期观察和调整, 及时清理鼻腔内血凝块、肉芽组织、结痂及鼻腔粘连等, 术后3个月拔除硅胶扩张管。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相关文献[2]拟定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中鼻甲前段鼻腔外侧壁在鼻内镜下观察发现泪囊造口形成, 上皮化, 相关临床症状消失, 泪道冲洗通畅;好转:中鼻甲前段鼻腔外侧壁在鼻内镜下观察发现泪囊造口形成, 上皮化, 相关临床症状得到减轻, 泪道冲洗通畅或加压后通畅;无效:造口闭锁, 相关临床症状未见缓解, 泪道冲洗不通或加压后仍不通。

2 结果

该组30例 (32眼)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均未见手术并发症发生。30例 (32眼) 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6个月, 治愈28例 (30眼) , 好转2例 (2眼) , 无效0例。治愈率为93.75%, 总有效率为100%。随访至今, 尚未见1例复发。

3 讨论

慢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并发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病。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传统方法是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 该术式一直被认为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最理想的方法[3]。虽然该术式具有手术技术成熟、成功率较高等特点, 但是在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复发而再次就诊, 其根本原因是泪囊鼻腔吻合口瘢痕闭塞, 而应用传统手术方法再次修复时会较为困难, 包括以下几点: (1) 要对第一次手术时留下的皮肤瘢痕进行处理; (2) 操作难度增加, 这是由于局部正常的解剖层次已被部分破坏所导致; (3) 术中容易出血, 这是由于瘢痕组织增生所导致[4]。故而应用传统手术方法再次手术的成功率往往较低, 导致部分患者最后不得不接受泪囊摘除术。因此寻求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是势在必行的, 随着近年来鼻内镜技术的发展, 对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 临床医师们已经逐渐趋向于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与传统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包括以下几点: (1) 利于面部美观, 这是由于鼻内镜下无需再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而减少了瘢痕的形成; (2) 鼻内镜下手术视野直接清晰, 能够准确定位, 彻底清除疤痕, 手术创伤小且术中出血少; (3) 术中操作简单, 能够使内眦部的解剖结构避免受到再次破坏; (4) 手术时间短使得患者痛苦较小; (5) 能够同期处理影响临床疗效的鼻腔鼻窦病变。

尽管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 但是在采用该术式时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尽量同期处理鼻腔鼻窦病变, 这些鼻腔鼻窦病变可导致手术失败[5]; (2) 术前控制鼻腔内炎症, 鼻腔黏膜要充分收敛, 以使术中出血及术后粘连感染得到减少和保持术野清晰; (3) 为防止泪囊进一步收缩狭窄, 术前常规泪囊造影所发现泪囊较小的应在术中进行特殊处理; (4) 为防止造口黏膜修复时瘢痕挛缩导致造口闭锁, 应当合理放置固定硅胶管并使其不会过早脱落, 硅胶管一般留置3~6个月后才拔除, 因为泪囊鼻腔造口术后需3个月左右才能上皮化; (5) 保持造口的开放, 术后应当定期鼻内镜下清理鼻腔内血凝块、肉芽组织、结痂及鼻腔粘连等, 并对硅胶管的放置情况进行定期观察和调整。总之, 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术后复查清理。该研究结果显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均未见手术并发症发生, 治愈率为93.75%, 总有效率为100%。

综上所述,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疗效显著, 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及利于面部美观等优点, 符合现代外科手术的微创要求, 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应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30例复发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均未见手术并发症发生, 治愈率为93.75%, 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疗效显著, 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及利于面部美观等优点, 符合现代外科手术的微创要求, 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鼻内镜下,泪囊炎,复发性,泪囊鼻腔造口术

参考文献

[1] 王轶, 罗秀, 魏莲枝.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J].临床耳鼻咽喉头外科杂志, 2009, 23 (5) :229-230.

[2] 唐峥.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26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 (内.外科版) , 2009, 22 (6) :553-554.

[3] 罗晓幸, 曲瑞广.鼻内镜下射频治疗泪囊鼻腔吻合后吻合口闭锁[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6, 28 (5) :381-383.

[4] 刘涛, 杨林声.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22例临床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10, 8 (2) :34-35.

[5] 吴春松.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12 (17) :66.

上一篇:高校人事档案查借阅制度调研分析下一篇:建筑施工中给排水工程安全与质量管理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