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室医师职责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内镜室医师职责(精选9篇)

内镜室医师职责 篇1

2.热情接待病人,诊疗前充分/解病情,阅读有关检査资料,必要时亲自询问病人及体检,并将重要病史、体征补充于申请单上。

3.诊疗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陈述利弊及可能发生的危险,患者自愿接受并签字,不能勉强或强行操作。

4.诊疗细心,操作轻柔,严防穿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对疑难或可疑病例(镜下与病理不一致、镜下与X片不一致、本院与外院结果不一致),应请上级医师或其他有经验的医师镜下会诊,避免漏诊和误诊。诊疗后应充分观察,对可能发生意外者要留院观察。

5.检查治疗中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中止检查,及时处理。

6.检查后应详细书写或打印内镜报告,向病人或家属交代病情、检查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及进一步治疗的建议。认真填写病理或细胞学检査申请单。

7.各种登记、记录要及时齐全(包括设备故障登记),对少见特殊病例要详细补记病史、体征,必要时随访。

8.认真做好培养轮训及进修医师工作,把好关,放手不放眼,既要为送培单位负责,更要为病人负责,还要保障仪器安全。

9.及时了解国内外动态,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心电、B超室医师工作职责 篇2

一、热情接待、文明礼貌、举止端庄,对病人一视同仁。

二、检查前果仔细阅读中清单,了解病情,同时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项和要求,检查时要精力要集中,细心操作,认真观察。

三、检查报告要准确及时。

四、爱护仪器,定期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五、保持室内整洁、安静。器具及物品要定期消毒,下班前要关好机器,拨开电源。

B超操作规程:打开交流电源—打开稳压电源(2200V)——开关机——保耦合剂在所需检查部位——将探头放置所需检查部位操作——冻结图像——轻放探头——关机——关稳压电源——关交流电源

B超保养方法:

1、稳压电源(为了避免电源电压突然升高或下降及突然切断造成电子原件损坏)。

2、地线(仪器必须接地,地线必须牢固有效,且不宜与其它大型医疗设备合用)。

3、探头维护:(用浸过温水或洒精的软布擦拭探头,每月至少一次)。

4、仪器开关(避免短时间内反复开关)。

5、防潮(保持室内干燥)。

6、防尘、防阳光照射。

7、保持室内温度(一般20——25度为宜,不可过高或过低)。

心电图操作规程;将各导联线与病人相应部位相连接→打开交流电源(电源)

—→打开显示屏开关(观察显示屏)按“START/STOP”键开始描注—→开关显示屏开关→关交流电源——取下各导联线。

内镜科进修医师培训计划 篇3

一、培训人员

内镜检查医师

二、培训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合格的内镜医师

三、培训目标掌握内镜检查及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熟练掌握内镜治疗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熟练掌握内镜治疗术前仪器及附件的准备工作。掌握各型内镜的部件名称及功能,掌握正确的测漏、洗消方法、基本维护与保养。掌握主机周边设备的的功能、调试及正确使用方法。掌握计算机图文系统的基本维护。熟悉资料的收集、查找、整理及统计。熟练掌握内镜下常规治疗的术中配合。

四、培训内容食管、胃、十二指肠镜。结肠镜。超声内镜。支气管镜。

五、教学计划理论学习与观摩:重点学习各种内镜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的预防,介绍各种内镜设备、附件及治疗器械的名称、功能、使用及保养。在反复观摩过程中讲解各部位的解剖特点及操作要点、难点。体外模拟训练 体外模拟操作各种内镜,熟悉各种内镜的性能及操作技巧。手把手训练 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直接接触患者,一定程度上或全程参与临床各种需内镜检查患者的诊治,在实践中强化所学的操作技能,达到最终能独立开展内镜检查及治疗的目的。

六 考核

采用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考试形式,由带教老师负责考核工作并评分。

内镜科

内镜室工作制度 篇4

一、热情接待检诊的患者,耐心给患者讲解检查前及检查后的注

意事项,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密切配合,以便顺利完成检查任务。

二、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检查。检查中要仔细操作力求做到

快、准、安全,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三、爱护仪器,每次用完内镜后必须消毒擦拭干净,妥善保管。

若因保管不善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害,要追查工作人员责任,并酌情赔偿。

四、搞好预约和登记工作,预约时要向患者详细交待检查日期和

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并嘱患者将以往的检查资料带来检查时参考。登记项目要填写齐全,如照相,活检、活检病理号均要记录清楚,防止发生差错。

五、认真填写送检单中的栏目,采取的标本应和送检单及时送到

相关科室,标本须注明取材部位及数量,若患者同时有两个以上的标本时,应在标本瓶注明同一编号,以免弄乱造成差错。

六、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做好资料的归档及保管工作,以便教

学和科研总结。

内镜室感染管理制度 篇5

一、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操作前、清洗消毒内镜时须穿防渗透工作服、戴口罩、帽子及橡胶手套,可配备防护镜和面罩,换鞋;进行操作前后要认真洗手。工作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

2、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内镜的清洁、消毒和保存,个人防护知识等培训。

3、病人做胃镜前不强调必须做肝炎标记物测定,如病人自愿要求做,根据检测结果合理安排检查,认真做好预防交叉感染工作。

二、环境管理

1、设立侯诊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

2、室内的桌、椅、门、窗及地面每日检查结束用消毒液擦拭一次,每周一大扫。

3、室内应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每天工作结束后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三、消毒隔离制度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胸腔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镜、呼吸道内镜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内镜的清洗消毒必须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规定。

2、内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的消毒须用2%戊二醛消毒浸泡不少于10分钟,消毒后用流动水充分冲洗再使用。当日不再继续使用,应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要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

3、内镜(腹腔镜、膀胱镜、关节镜等)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活检钳用高压蒸汽灭菌,如用2%戊二醛浸泡,必须保证10小时。

4、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经水洗、酶洗、清洗后,除去污染,清洁、清除管道中血液、粘液及活检孔和抽吸孔内的残留组织,擦干水份后再进行浸泡消毒,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5、HBsAg阳性病人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内窥镜应先消毒再常规清洗消毒,2%戊二醛浸泡时间不少于45分钟。

6、消毒后的内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专用储镜柜内,储镜柜每日用紫外线消毒1小时,每周彻底清洁消毒1次。

7、弯盘、咬嘴等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弯盘可用高压蒸汽灭菌,咬嘴可用一次性,抽吸管、清洗纱布等一次性使用,用后焚烧。清洗刷一用一消毒,吸引管、吸引瓶每天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备用。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

8、诊疗床上的床单、枕套,每周换洗二次。如检查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或被呕吐物、分泌物污染必须及时更换。

9、对使用中消毒剂每日监测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10、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并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科

内镜室医院感染培训相关知识 篇6

一、内镜室工作人员培训及防护

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具备内镜相关感染危险因素、感染爆发的处置、化学因子危害、清洗消毒及职业防护等方面的知识,以确保相关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人员在进行内镜诊疗操作及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注意个人防护,适当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口罩、眼罩、手套、抗湿袍或围裙、帽子等,必要时使用防护面罩,以防接触感染因子和有毒化学因子.二、内镜及其附件的使用后处置

1、内镜及其附件使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2、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3、所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使用。

4、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腔室的内镜及其附件,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

5、凡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内镜附件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

6、与人体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器官,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内镜及其附件,应达到高水平消毒,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等。

7、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8、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一人一用一灭菌原则。

9、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范,负责对本机构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监督管理。

三、内镜及附件常用的灭菌方法

内镜及附件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压力蒸汽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使用环氧乙烷、戊二醛等化学灭菌剂进行灭菌。内镜及附件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采用戊二醛、邻苯二醛、过氧化酸等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1.压力蒸汽灭菌

内镜及附件使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进行灭菌时,灭菌参数由内镜肌肤吉安的材料性质不同及是否裸露耳钉。因此需注意按内镜说明书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时间。

2.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使用环氧乙烷灭菌前,内镜及附件必须从分清洗干净,因为残留的有机物或无机盐可影响环氧乙烷的穿透,消耗部分氧乙烷,干扰灭菌效果;同时应控制内镜及附件的水分,以免造成环氧乙烷稀释和水解,影响灭菌效果。

3.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

为一种低温灭菌技术,基友安全、简便、快速、无残留毒性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内镜及附件的灭菌。它能在28~75min范围内使内镜达到灭菌要求。

4.戊二醛侵泡消毒或灭菌

2%的碱性戊二醛时目前使用最多的内镜灭菌与高水平消毒方法。但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与致敏作用,在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的碱性戊二醛时,侵泡时间为: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侵泡不少于10min,支气管镜侵泡不少于20min,结核分枝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侵泡不少于45min.当日不在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采用2%的碱性戊二醛消毒时,应当延长消毒时间至30min.每天诊疗工作开始前对当天使用的内镜进行再次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20min.5.过氧乙酸灭菌 目前过氧乙酸主要用于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使用时已将过氧乙酸稀释,并添加缓冲剂。该系统用于可全侵泡式内镜的消毒与灭菌。

6.邻苯二甲醛侵泡消毒 邻苯二甲醛式高水平消毒剂,使用浓度为0.55%.邻苯二甲醛较戊二醛毒性低,稳定性好,几乎无味,对鼻粘膜及眼结膜无刺激,对金属无腐蚀性,使用钳无需激活。

7.煮沸消毒 要求达到消毒水平的硬式内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采用煮沸消毒20min的方法。

8.乙醇 75%乙醇主要用于内镜内通道的干燥,也用于非全侵式内镜操作部消毒。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9.自动清洗消毒器 在使用自动清洗消毒器进行内镜的清洗消毒之前,应先对内镜按程序进行手工清洗。

四、内镜清洗、消毒灭菌记录与监控

应对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情况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就诊患者、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以方便出现内镜相关感染病例时进行追踪。以保证内镜消毒效果,每天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剂浓度监测;应每季度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生物学检测并记录;灭菌后的内镜每月进行生物学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保存三年。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的监督管理。发现内镜相关感染爆发时,要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开展对爆发原因的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五、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测

1、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

2、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检测并做好监测记录;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3、监测数量:内镜数量≤5条的,每次全部监测;≥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不低于5条。

第十六节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 篇7

根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卫医发【2004】100号和《内镜与微创器械消毒灭菌质量评价指南(试行)》卫医管评价便函【2011】151号,制定本管理规范。

一、布局

1、建筑面积应与内镜诊疗工作量相匹配。应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室(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存间(区)、配件与敷料库(区)等。

2、诊疗区、清洗消毒区均应配备手卫生装置,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

3、灭菌内镜的诊疗环境应达到普通手术室的要求。

4、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消毒灭菌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5、清洗消毒室独立设置。保持通风良好,根据使用的消毒剂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强制排气口。

6、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槽宜分开设置。

二、设施设备

1、内镜及附件: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2、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采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相适应的必备的消毒、灭菌器械,50 毫升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3、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

4、润滑剂:物理灭菌的器械与配件,所使用的器械润滑剂应为非油脂水溶性成分,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兼容性,不应破坏金属材料的透气性、机械性及其他性能。

5、镜柜或镜库: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和消毒,镜库应通风良好,保持干燥。

6、每个诊疗单位应包括诊疗床1张、主机(含显示器)、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三、人员管理

1、配备专门的清洗消毒工作人员。

2、从事内镜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程序、内镜构造及保养、高水平消毒剂和灭菌剂的使用、标准预防措施、个人防护等知识。在清洗消毒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严格进行个人防护,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四、清洗消毒基本原则

1、对皮肤粘膜造成损伤或进入无菌组织器官的内镜及活检钳、圈套器、注射针、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取石球囊、扩张球囊、扩张探条、造影导管、异物钳等附件,应进行灭菌。

2、与粘膜及不完整皮肤接触的内镜及注水瓶及连接管、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运送容器等附属物品、器具,应进行高水平消毒。

3、与完整皮肤接触的用品(如听诊器)及床架、内镜运送车等物品应低水平消毒或清洁。

4、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改变清洗消毒流程或者省略清洗消毒步骤,不应缩短清洗消毒时间。

五、内镜清洗消毒注意事项

1、软式内镜手工清洗消毒,严格按照预处理、测漏、清洗(酶洗)、漂洗、消毒(灭菌)、终末漂洗、干燥的顺序进行。

2、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严格按照预处理、测漏、手工清洗、机器清洗消毒的顺序进行。清洗消毒机无干燥功能的还应进行干燥处理。

3、硬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严格按照手工清洗(刷洗)、拆卸部件、酶洗(超声清洗)、漂洗、消毒(灭菌)的顺序进行。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灭菌)的,消毒(灭菌)后应使用无菌水冲洗,并用无菌纱布擦干。

4、灭菌附件的清洗灭菌,严格按照清洗(刷洗)、酶洗(超声清洗)、漂洗、灭菌的顺序进行。可选用压力蒸汽或低温灭菌设备灭菌。使用化学消毒剂灭菌的,灭菌后应使用无菌水冲洗,并用无菌纱布擦干。某些难以清洗消毒的附件如注射针、切开刀等,宜使用一次性产品。

5、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有包装的,应当在有效期内使用。无包装的,应立即使用。

六、附属设施、设备的清洗消毒

1、重复使用的口圈可采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消毒或灭菌,消毒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消毒后,用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

2、注水瓶及连接管应每天清洗并高水平消毒,消毒后用无菌水冲净,干燥备用;连接管应进行充气操作达到干燥。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3、吸引瓶、吸引管经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刷洗干净,干燥备用。宜使用一次性吸引管。

4、每日诊疗及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应对清洗槽、漂洗槽等充分刷洗,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5、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

七、储存

1、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将干燥后的内镜储存于专用洁净镜柜或镜库内,插入部和连接部均应垂直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并将所有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取下。

2、清洗消毒后24h内使用的软式内镜可不进行重复清洗消毒。

3、灭菌后的内镜、附件及相关物品应当遵循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4、镜柜或镜库房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污染时随时消毒。

八、其他要求

1、不同系统(如呼吸、消化系统)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分时间段进行。

2、诊疗床上的床单一人一用一换。

3、多酶洗液每清洗一条内镜后更换。

4、内镜消毒时间: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3min~5min,2%戊二醛消毒≥10min,邻苯二甲醛≥5min、二氧化氯3min~5min。

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为:

(1)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分钟;

(2)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钟;

(3)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

(4)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10小时。

(5)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支气管镜等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时,应当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

5、内镜室应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应包括,就诊病人姓名、就诊时间、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6、内镜编号应具唯一性。已消毒的内镜应有明确的标识。

7、对连续使用的消毒剂、灭菌剂按要求进行浓度监测,并登记。

8、消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灭菌内镜应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消毒合格标准:细菌总数≤20cfu/件。灭菌合格标准:未检出细菌(无菌检验合格)。

9、消毒、灭菌质量监测资料的保留期应≥3年。

10、要保持各区的清洁,诊疗操作室、清洗消毒室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附: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

十一、软式内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消毒灭菌室。

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一)水洗

1.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

(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全管道灌流器接50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2.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4.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二)酶洗

1.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2.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3.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10分钟。

4.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三)清洗

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

2.用50毫升的注射器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十二、软式内镜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并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

十三、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内镜室医师职责 篇8

本报讯2008年11月28日,来自中国各地大型医疗机构的首批资深内镜医师在我校承办的第18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暨考培基地工作会议开幕式上获得了国家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颁发的《内镜医师指导教师证》书。这标志着中国首个专科医师考评体系已经正式建立,中国内镜医师执业从此将朝着更加规范化的轨道发展。

近年来,中国内镜医学迅速发展,已成为临床诊疗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前沿学科之一,目前有内镜医师近百万人。但同时,许多内镜医师缺乏系统的内镜理论学习和规范的专业技术培训,给医疗质量带来不小隐患,阻碍了内镜医学事业的发展。

建立内镜专科医师考评体系因此成为推动内镜医学规范化管理的关键之举。据中国内镜医师分会会长、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主任、我校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院长张阳德教授介绍,本会和本委员会制定的内镜专业技术培训方案出台之后,中南大学和各地多家三甲医院建立了首批253个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基地负责人在教学、管理及其创新方面向大会进行了述职;本次会议制定和通过的内镜医师评价规范、技术标准和免考范围,将确保内镜医师执业考评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稳妥运行。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对此的评价是:实现了卫生部门对行业管理职能向行业协会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转变,也是医疗卫生改革迈出了行政执法和行业专家科学管理相结合的新尝试。

中央编制委员会、国家卫生部、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中国医师协会和我校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1000余名内镜医学领域的专家或“三甲”医院院长参加了这次我国内镜医学盛会。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袁隆平院士、湖南省科协主席何继善院士和我校党委书记高文兵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高文兵书记充分肯定了挂靠在我校的中国内镜医师分会在加强内镜医师队伍建设、规范内镜医师执业、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表示“中南大学将在协助中国内镜医师分会完善内镜医师考评制度方面不遗余力”。他希望我校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内镜医学专业人才,更好地为党的医疗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服务。他还衷心期望“中国内镜医师分会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和行业优势,积极发挥好行业协会在行政部门和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桥梁作用,使我国内镜诊疗技术的规范性操作及管理向前迈出坚实的一步。”

在本次会上,获得卫生部内镜医师“执照”的医师们与保险行业代表签署了承保协议,获得医师保险理赔。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既开辟了中国医师保险业务的先河,有效解决了内镜诊疗活动中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和侵权的责任认定和赔偿问题。

内镜室主任职责 篇9

1.在院长及分管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内窥镜中心的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

2.指导本科室人员做好检查前登记,检查术前病人和器材准备情况,注意有无禁忌症。

3.指导和做好内镜的检查和治疗工作,避免漏诊或严重并发症发生,以及检查后观察和随访工作。

4.及时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了解国内外动态,新技术的开展情况,总结经验,及时指导下级医师做好进修和轮训医师的带教工作。

5.指导护士做好器材使用、消毒、维修、保养工作。

6.检查和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上一篇:网络管理培训题库下一篇:羚羊木雕语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