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规程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规程(共7篇)

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规程 篇1

一、预处理

1、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水送气10秒。

2、取下内镜装好防水盖,送清洗消毒室。

二、测漏

清洗消毒前应进行测漏试验。一般情况下选用湿测;紧急情况下采用干测。

三、水洗

1、将内镜放入水洗槽,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擦洗镜身及操作部。纱布一用一换。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至少3次,刷洗时应两头见刷手,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清洗刷一用一消毒。取下的各类阀门、按钮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全管道灌流器接50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水管道。

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6、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轴节处,清洗后擦干。

四、酶洗

1、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含酶洗液100ml,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浸泡2~5min,操作部用含酶洗液擦拭。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2、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含酶洗液浸泡,附件应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min。

五、清洗

含酶洗液浸泡后的人内镜,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再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干燥,用干净布类擦干内镜的外表面。

六、消毒或灭菌

1、采用消毒剂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2、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应用清水擦拭后再手75%乙醇擦拭消毒。

3、消毒灭菌时间参见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或消毒剂、消毒器械的产品使用说明。

4、内镜附件应一用一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方法,也可用环氧乙烷或者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规定的其他灭菌方法。

5、相关物品清洗后,弯盘、敷料缸等用压力蒸汽灭菌;复用的口圈、注水瓶及连接管使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复用的口圈再用流动水冲净;注水瓶及连接管用无菌水冲净,干燥备用。使用时注水瓶内应注入无菌水,每日更换。

6、使用消毒机进行清洗消毒之前,应先按照预处理、测漏、水洗、酶洗、清洗的要求对内镜进行清洗。

七、冲洗

1、清洗消毒人员更换手套将消毒好的内镜取出,并用气枪或注射器吹出各管腔内的消毒液。

2、将内镜转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

3、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内镜,使用前应用无菌水彻底冲洗。

八、干燥

擦干内镜外表面,吹干各孔道水分,支气管镜还需要用75%的乙醇或洁净压缩空气等方法进行干燥。

九、储存

1、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无菌物品储存。

2、消毒后的内镜悬挂于镜柜或镜房内,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

3、储柜内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擦拭清洁消毒1~2次。

十、其他

1、吸引瓶、吸引管清洗后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刷洗干净,干燥备用。

2、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刷洗后用消毒剂擦拭。

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规程 篇2

关键词:消化内镜,感染的传播,清洗与消毒

消化内镜的诊断与治疗技术是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 胆囊内镜、小肠镜、NBI内镜、超声内镜等各种内镜不断出现, 内镜也从单纯的诊断发展到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治疗, 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

1 消化内镜相关感染传播的研究现状

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方法, 通过消化内镜传播感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多, 因此它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消化内镜相关感染的传播可以分为三类;

1.1 病原体通过污染的器械从患者传播到患者 (外源性感染) 。

1.2 在内镜操作过程中, 导致胃肠道腔内的病原体通过血液进入易感器官或者人工移植造成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 。

1.3 病原体在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传播。消化内镜相关感染传播的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或者是真菌。它们主要包括: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幽门罗旋杆菌、肝炎病毒 (HBV和HIV) 及人类免疫病毒。

2 消化内镜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

现在为预防消化内镜引起感染而采用的内镜消毒受到关注[1]。 根据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 将医疗器械接触人体后的危险情况分为三类, 不同类别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要求亦不同。

2.1 高度危险类

进入正常无菌组织或血管系统的器械。要求灭菌, 既破坏所有的微生物。

2.2 危险类

主要指与完整的黏膜接触而一般不穿透无菌组织的器械, 如内镜。需要至少高水平消毒, 既破坏所有活力的微生物、杆菌、小的或非脂病毒、中等大小的脂病毒、真菌孢子和一部分的细菌孢子。

2.3 低度危险

通常不接触患者或仅接触完整皮肤, 如听诊器或患者手推车, 这些可以按低水平消毒标准消毒。

3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程序[2]

消化内镜使用后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 反复送气送水, 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 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清洗消毒的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3.1 水洗

3.1.1 在流动的水下彻底冲洗, 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 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3.1.2 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并洗浄刷头上的污物。

3.1.3 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 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捡孔道。

3.1.4 用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份并擦干镜身。

3.1.5 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气送水按钮和活检入口阀门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1.6 消化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 先放入清水中, 用小刷刷洗内外面和关结处, 清洗后擦干。

3.1.7 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方式, 器械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3.2 酶洗

3.2.1 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产品说明书。

3.2.2 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 抽吸多酶洗液冲洗送气送水管道, 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 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试。

3.2.3 擦干后的所有附件用多酶洗液浸泡。

3.2.4 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一条内镜后更换。

3.3 清洗

3.3.1 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 用水枪彻底冲洗各管道, 以除去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 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

3.3.2 用吸引向管道冲气, 排出管道内的水分, 以免稀释消毒剂。

3.4 消毒

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灭菌时, 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泡消毒液中, 各孔道灌满消毒液, 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试后再用75%乙醇擦试消毒。

3.5 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的时间

3.5.1 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时间不少于10min。

3.5.2 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min。

3.5.3 结核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min。

3.5.4 需要灭菌的内镜必须浸泡10h。

3.5.5 当日不再使用的需要消毒的内镜, 应延长消毒时间至30min。

3.6 冲洗和干燥

3.6.1 内镜从消毒槽取出前, 清洗消毒人员应当更换手套。

3.6.2 将内镜置入冲洗槽, 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 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管道。

3.6.3 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 将各孔道的水分吸干, 取下清洗的各种管道和按钮, 换上治疗用得各种附件, 方可用于下一个患者。

3.6.4 支气管镜经上述操作后还需要用75%乙醇或洁净压缩空气进行干燥。

3.7 内镜附件的消毒

内镜附件: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异物钳等除一次性用物外, 应做到一用一灭菌, 用压力蒸气或2%戊二醛浸泡10 h灭菌。

3.8 其他物件的消毒

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 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试。

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 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如用2%戊二醛浸泡, 消毒时间不少于20 min, 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患者诊疗。

4 结论

消化内镜是诊疗消化道、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接受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 内镜传播引起感染的可能性亦增加。内镜清洗消毒已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丁大洪.第一次全国消化内镜消毒规范研讨会纪要.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8, 15 (1) ;30-31.

新手妈咪课堂:奶瓶清洗与消毒 篇3

1 倒掉剩余的奶

宝宝喝剩的奶,极易滋生细菌,不适宜再保存,应先将剩奶倒掉,然后用流动的自来水冲刷奶瓶,把看得见的残留奶液洗净。

2 用奶瓶刷清洗奶瓶

仅仅用清水冲洗当然是不够的,还会有奶液残留在奶瓶内,要先在奶瓶中倒入热水,再滴几滴奶瓶清洗剂,用奶瓶刷再次仔细刷洗,尤其是瓶底和瓶口的螺旋处要多刷几下。

3 将奶嘴翻过来清洗

可以先用热水泡一下奶嘴,把奶渍泡开,然后把奶嘴翻过来,用专门的奶嘴刷清洗。特别需要留意的一个细节是,奶嘴孔非常容易残留奶渍,堆积污垢,你可以在奶嘴里灌满水,从小孔的部位往外喷水,这样就可以冲洗干净了。

4 漂净奶瓶、奶嘴上的清洗剂

残留的清洗剂同样是滋生细菌的温床,所以要将奶瓶和奶嘴上残留的奶液和清洗剂漂洗干净,用流动的自来水多冲洗几遍。残留的清洗剂会改变配方奶和母乳原有的味道,影响宝宝的胃口和健康。

给孩子最佳的音乐启蒙

音乐,是美丽人生的关键词,它可以轻易地俘获人心,无论你需要安宁还是纵情,音乐都可以直达内心,帮你纾解情感,安抚心灵;音乐,也是成功人生的关键词,音乐会激发出人无限的潜能,在音乐中培养出的独到的鉴赏能力和超凡脱俗的品味,会强大与丰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正因如此,音乐也成为了教育的关键词。

给孩子最佳的音乐起步

没有一位父母会让孩子与音乐绝缘,但~提起学音乐,很多父母先想到的却是“学钢琴”。的确,钢琴容易上手,音准稳定,确实是非常理想的入门乐器,而无数惨痛的过来经验却表明,过早让孩子接触难以驾驭的“庞然大物”,会让孩子过早丧失对钢琴,甚至对音乐的兴趣。不是从学钢琴的那一天才开始学音乐,而是要在孩子一生对音乐最敏感的黄金期里,帮他建立对音乐的感受并培养兴趣,为发展这一终生的爱好打下基础。

感受音乐,首先要从聆听开始,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从胎儿6、7个月听力发育开始,音乐便成了最好的胎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可以将所选曲目从结构简单、旋律清新的摇篮曲、童谣儿歌,慢慢过渡到不同背景与形式的音乐。让孩子自然浸润在家庭潜移默化的音乐氛围中,孩子的世界是敏锐而开放的,让他们在没有标准答案的音乐世界里,获得自己最直接的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领悟。

“触摸”带来全面的音乐感受

学音乐不仅需要听,更需要孩子去摸、去看,甚至放到嘴巴里尝一尝,在亲自体验的同时学习音乐概念,通过对概念的理解更好地去体验和享受音乐。在孩子们的众多玩具中,有一类称为乐器玩具,它们在满足孩子敲敲打打、制造声音的欲望的同时,也点燃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

乐器玩具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无音高变化的打击乐器。比如手鼓、响板、沙锤、三角铁等,它们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听觉发育,也符合了他们内心秩序下对节奏的敏感和需要;而另一种是有音高变化的艺术乐器,比如小钢琴、小吉他、木琴等,它们有固定音准,可以谱出旋律,对培养孩子的乐感、激发音乐兴趣有极大帮助。

细节之处彰显品质

父母在选购乐器玩具时,往往将安全、质量放在第一位,如果再有可爱稚趣的外表,那将更为锦上添花,Hape最新推出的早旋律音乐系列就刚好符合这些“苛刻”条件,虽然是玩具,但细节之处却毫不含糊。

早旋律乐队系列一下聚齐了五种最常见的乐器玩具,而且每种乐器的分贝都是适合宝宝听力的40-50分贝,即使再多次的玩耍,也不用担心宝宝的小耳朵受到伤害,这下家里都能开一场热闹的演奏会了!而另一款小吉他,不仅有坚固的木质琴身,四根可以调节的琴弦,更带有金属螺旋的调节钮,从而轻松校准音色。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明星产品小钢琴了,它们外形逼真,颜色鲜亮,Hape18键小钢琴采用立式设计,而30键小钢琴的精美程度更是堪比维也纳金色大厅中最耀眼的黑色烤漆三角琴;此外钢琴音色清脆悦耳,不同于常见的电子键盘,容易带来劣质声光电的污染;同时小钢琴的高度与琴键大小专为孩子的小身材和小手指度身定制,黑键与白键都可发出精准且动听的乐音;孩子可以通过双手位置的变化直观地体会乐音的高低差别,跨越超过2个和3个八度的音乐范围更能充分满足初露头角的小“钢琴家”创作的热情。

爱是最动听的音乐

孩子们最能理解音乐的真谛,不论是舒缓动人的轻音乐、悠扬典雅的古典乐,还是激情澎湃的交响乐、通俗活泼的流行乐,每种不同的音乐对孩子都起着不同的引导作用。音乐不是高高在上的工艺品,音乐是用来纾解情绪,尽情表达的,而身为父母,看着他们快乐地挥舞着手中的乐器,弹奏着动听的音符,我们能做的,便是准备好一双会鼓掌的手、一张会赞美的嘴、一颗饱含爱意的心。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篇4

wS507-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Regulation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technique of flexible endoscope 017-06-01实施 2016-12-2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Ws507-2016 前言

本标准的4.1.1、4.1.2、5.27、5.28、5.3.3、5.3.7、5.3.8、5.3.9b)、5.3.11c)2)、5.3.11e)2)、5.3.11f)2 6.1.2c)、6,1.4a)1)、6.22g)、6.3.2、6,4.5a)1)、7.1.2、7.6.4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总后勤部卫生部

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黑龙江省医院、首都医科大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运喜、邢玉斌、巩玉秀、田晓丽、李兆申、王力红、张流波、李六亿、方英、刘枫

索继江、孔金艳、邓敏、张宇、张京利、杨云生、陈翠敏、任旭、张游田、姜泊、郭学刚。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监测 与记录等内容

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注;本标准中的“内镜”系指软式内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28234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GB30689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 ws/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软式内镜 flexible ende 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清洗 cleaning 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3.3 漂洗 rinsing 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终末漂洗 final rinsing 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 清洗液 cleaning solution 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入适量的水配制成使用浓度的液体。我: wS507-2016 管理要求

4.1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

4.1.1有条件的医院宜建立集中的内镜诊疗中心(室),负责内镜诊疗及清洗消毒工作 4.1.2内镜的清洗消毒也可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遵循本标准开展工作。

4.1.3应将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内镜诊疗中心(室)医院感染管理和内镜

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加强监测。

4.1.4护理管理、人事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设备及后勤管理等部门,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内镜诊疗

中心(室)的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a)根据工作量合理配置内镜诊疗中心(室)的工作人员。

b)落实岗位培训制度。将内镜清洗消毒专业知识和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纳入内镜诊疗

中心(室)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

c)对内镜诊疗中心(室)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和质量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价。

d)发生可疑内镜相关感染时,组织、协调内镜诊疗中心(室)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 措施。e)对内镜诊疗中心(室)新建、改建与扩建的设计方案进行卫生学审议;对清洗、消毒与灭菌设备 的配置与质量指标提出意见。

f)负责设备购置的审核(合格证、技术参数);建立对厂家设备安装、检修的质量审核、验收制度

专人负责内镜诊疗中心(室)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修,并建立设备档案。

g)保障内镜诊疗中心(室)的水、电、压缩空气的供给和质量,定期进行设施、管道的维护和检修

4.2内镜诊疗中心(室)的管理要求

4.2.1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职业安全防护、继续教育和培训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4.2.2应有相对固定的专人从事内镜清洗消毒工作,其数量与本单位的工作量相匹配 4.2.3应指定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4.2.4工作人员进行内镜诊疗或者清洗消毒时,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Ws/T311的要求做好个人防

护,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见附录A。

4.2.5内镜诊疗中心(室)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正确掌握以下 知识与技能: a)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b)内镜构造及保养知识;清洗剂、消毒剂及清洗消毒设备的使用方法 d)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 5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内镜诊疗中心(室)应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室(区)、诊疗室(区)、清洗消毒室(区)内镜与附件 我: Ws507-2016 储存库(柜)等,其面积应与工作需要相匹配, 5.1,2应根据开展的内镜诊疗项目设置相应的诊疗室

5.1.3不同系统(如呼吸、消化系统)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 5.2内镜诊疗蜜

52.1诊疗室内的每个诊疗单位应包括诊查床1张、主机(含显示器)、吸引器、治疗车等 5.22软式内镜及附件数量应与诊疗工作量相匹配

5.2.3灭菌内镜的诊疗环境至少应达到非洁净手术室的要求 5.24应配备手卫生装置,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 525应配备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526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5.27宜采用全浸泡式内镜 5.28宜使用一次性吸引管 5.3清洗消毒室 5.3.1应独立设置 5.3.2应保持通风良好。

5.3.3如采用机械通风,宜采取“上送下排”方式,换气次数宜≥10次/h,最小新风量宜达到2次/h 534清洗消毒流程应做到由污到洁,应将操作规程以文字或图片方式在清洗消毒室适当的位置

5.3.5不同系统(如呼吸、消化系统)软式内镜的清洗槽、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应分开设置和使用。

5.3.6应配有以下设施、设备: a)清洗槽。手工清洗消毒操作还应配备漂洗槽、消毒槽、终末漂洗槽。b)全管道灌流器。c)各种内镜专用刷。d)压力水枪。e)压力气枪。f)测漏仪器。g)计时器。

h)内镜及附件运送容器。

i)低纤维絮且质地柔软的擦拭布、垫巾。j手卫生装置,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

5.3.7宜配备动力泵(与全管道灌流器配合使用)、超声波清洗器 53.8宜配备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

539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相关要求应符合GB30689的规定,主要包括 a)应具备清洗、消毒、漂洗、自身消毒功能;b)宜具备测漏、水过滤、干燥、数据打印等功能。

5.3.10灭菌设备:用于内镜灭菌的低温灭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5.3.11清洗消毒室的耗材应满足以下要求: a)水:应有自来水、纯化水、无菌水。自来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纯化水应符合 GB5749的规定,并应保证细菌总数≤10CFU/100mI;生产纯化水所使用的滤膜孔径应 我: WS507-2016 ≤0.2m,并定期更换。无菌水为经过灭菌工艺处理的水。必要时对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微 生物学检测。b)压缩空气:应为清洁压缩空气。c)医用清洗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选择适用于软式内镜的低泡医用清洗剂;2)可根据需要选择特殊用途的医用清洗剂,如具有去除生物膜作用的医用清洗剂

d)医用润滑剂:应为水溶性,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不影响灭菌介质的穿透性和器械的机 械性能。

e)消毒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适用于内镜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对内镜腐蚀性较低

2)可选用邻苯二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二氧化氯、酸性氧化电位水、复方含氯消毒剂,也

可选用其他消毒剂;3)部分消毒剂使用方法见附录B;4)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符合GB28234的规定。f)灭菌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适用于内镜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对内镜腐蚀性较低;2)可选用戊二醛、过氧乙酸,也可选用其他灭菌剂;3)部分灭菌剂使用方法见附录B。

g)消毒剂浓度测试纸: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h)干燥剂:应配备75%~95%乙醇或异丙醇。

53.12个人防护用品:应配备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帽子、手套 专用鞋等。

54内镜与附件储存库(柜)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和消毒,与附件储存库(柜)应通风良好,保持干燥。6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6.1基本原则

6.1.1所有软式内镜每次使用后均应进行彻底清洗和高水平消毒或灭菌。6.1.2软式内镜及重复使用的附件、诊疗用品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分类处理: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件应进行灭菌 b)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

附属物品、器具,应进行高水平消毒;c)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用品宜低水平消毒或清洁 6.1.3内镜清洗消毒应遵循以下流程(见图1)我: 图1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6.1.4注意事项如下 a)内镜使用后应按以下要求测漏: 1)宜每次清洗前测漏;2)条件不允许时,应至少每天测漏1次 b)内镜消毒或灭菌前应进行彻底清洗。

c)清洗剂和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确诊或疑似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内镜

及附件,其消毒时间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d)消毒后的内镜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采用浸泡灭菌的内镜应采用无菌水进行 终末漂洗

e)内镜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f)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应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后,方可用 于患者诊疗 62手工操作流程 62.1预处理流程如下: a)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在与光源和视频处理器拆离之前,应立即用含有清洗液的湿巾或湿纱

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擦拭用品应一次性使用 b)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s;e)将内镜的先端置入装有清洗液的容器中,启动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d)盖好内镜防水盖;e)放入运送容器,送至清洗消毒室 6.2.2测漏流程如下: a)取下各类按钮和阀门;b)连接好测漏装置,并注入压力;我: wSs507-2016 c)将内镜全浸没于水中,使用注射器向各个管道注水,以排出管道内气体;d)首先向各个方向弯曲内镜先端,观察有无气泡冒出;再观察插入部、操作部、连接部等部分是否 有气泡冒出;e)如发现渗漏,应及时保修送检 f)测漏情况应有记录;)也可采用其他有效的测漏方法。6.2.3清洗流程如下: a)在清洗槽内配制清洗液,将内镜、按钮和阀门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b)用擦拭布反复擦洗镜身,应重点擦洗插入部和操作部。擦拭布应一用一更换。c)刷洗软式内镜的所有管道,刷洗时应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反复刷洗至没有可见 污染物。

d)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将各管道内充满清洗液,浸泡时间应遵循产品说 明书。

e)刷洗按钮和阀门,适合超声清洗的按钮和阀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超声清洗 f)每清洗1条内镜后清洗液应更换。g)将清洗刷清洗干净,高水平消毒后备用 6.2,4漂洗流程如下: a)将清洗后的内镜连同全管道灌流器、按钮、阀门移入漂洗槽内;b)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水枪充分冲洗内镜各管道至无清洗液残留;c)用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按钮和阀门

d)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气枪向各管道充气至少30s,去除管道内的水分;62se)用擦拭布擦干内镜外表面、按钮和阀门,擦拭布应一用一更换。

a)将内镜连同全管道灌流器,以及按钮、阀门移入消毒槽,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b)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将各管道内充满消毒液,消毒方式和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c)更换手套,向各管道至少充气30s,去除管道内的消毒液;d)使用灭菌设备对软式内镜灭菌时,应遵循设备使用说明书 626终末漂洗流程如下: 将内镜连同全管道灌流器,以及按钮、阀门移入终末漂洗槽

b)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水枪,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冲洗内镜各管道至少2min,直至无消毒剂残留;c)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按钮和阀门;d)采用浸泡灭菌的内镜应在专用终末漂洗槽内使用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取下全管道灌流器 6.2.7干燥流程如下: 将内镜、按钮和阀门置于铺设无菌巾的专用干燥台。无菌巾应每4h更换1次 b)用75%~95%乙醇或异丙醇灌注所有管道。

c)使用压力气枪,用洁净压缩空气向所有管道充气至少30s,至其完全干燥。d)用无菌擦拭布、压力气枪干燥内镜外表面、按钮和阀门。e)安装按钮和阀门。6.3内镜清洗消毒机操作流程

6.3.1使用内镜清洗消毒机前应先遵循62,1、6,2,2、6,2.3、6.2.4的规定对内镜进行预处理、测漏、清洗 我: WS507-2016 832滑洗和漂洗可在同一清洗槽内进行 833内镜清洗消毒机的便用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 834无干梁功能的内镜清洗消毒机,应遵循6,2.7的规定进行干燥 角复用雅的洗消与灭蔺

6么b购佛使用后应及时浸泡在渡洗液里或使用保湿剂保湿,如为管腔类附件应向管腔内注入清 洗液

电2的件的内外表面及关节处应仔细刷洗,直至无可见污染物。

643浆周超序清洗的附件,应遵循附件的产品说明书使用医用清洗剂进行超声清洗。清洗后用流动

水漂溃于净,干嫌。

64件的润滑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 645根据12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a)耐湿、耐热附件的消毒

1)可选用热力消毒,也可采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2)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应遵循产品说明书

3)使周消毒剂消毒后,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漂洗干净,干燥备用。

b)耐湿、耐热附件的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附件应采用低温灭菌设备或化学灭菌剂浸

泡灭菌,采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后应使用无菌水漂洗干净,干燥备用。65體霧

65内镜干燥后应储存于内镜与附件储存库(柜)内,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并将取

下的答类按钮和阀门单独储存

652内镜与件储存库(柜)应每周清洁消毒1次,遇污染时应随时清洁消毒。653灭菌后的内镜、附件及相关物品应遵循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66该施、设备及环境的清洁消毒

66.1每田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应对清洗槽、漂洗槽等彻底刷洗,并采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或其他

衢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62每次更换消毒剂时,应彻底刷洗消毒槽。

63每田诊疗及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后,应对内镜诊疗中心(室)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7监测与记录 7.1内清洗质量监测

.L.1应采用目测方法对每件内镜及其附件进行检查。内镜及其附件的表面应清洁、无污渍。清洗质

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

2.1.2可采用蛋白残留测定、ATP生物荧光测定等方法,定期监测内镜的清洗效果。7.2使用中的消毒剂或灭菌剂监测 7.2.1度监测 72.1.T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浓度监测。

7.2.1.2产品说明书未写明浓度监测频率的,一次性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应每批次进行浓度监测;重 我: WS507-2016 复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配制后应测定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消毒内镜数量达到规定数量的

一半后,应在每条内镜消毒前进行测定。

7.2.1.3酸性氧化电位水应在每次使用前,应在使用现场酸性氧化电位水出水口处,分别测定pH和有 效氯浓度。7.2.2染菌量监测

每季度应监测1次,监测方法应遵循WS/T367的规定。73内镜消毒质量监测

7.3.1消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采用轮换抽检的方式,每次按25%的比例抽检。内镜

数量少于等于5条的,应每次全部监测;多于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不低于5条。7.3.2监测方法应遵循GB15982的规定,消毒合格标准:菌落总数≤20CFU/件。73.3当怀疑医院感染与内镜诊疗操作相关时,应进行致病性微生物检测,方法应遵循GB15982的

7.4内镜清洗消毒机的监测

7.4.1内镜清洗消毒机新安装或维修后,应对清洗消毒后的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合格后方可

7.4.2内镜清洗消毒机的其他监测,应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7.5手卫生和环境消毒质量监测

7.5.1每季度应对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应遵循WS/T313的规定。7.5.2每季度应对诊疗室、清洗消毒室的环境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应遵循WS/T367的规定。

7.6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

76.1应记录每条内镜的使用及清洗消毒情况,包括:诊疗日期、惠者标识与内镜编号(均应具唯

性)清洗消毒的起止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

7.6.2应记录使用中消毒剂浓度及染菌量的监测结果。7.6.3应记录内镜的生物学监测结果。7.6.4宜留存内镜清洗消毒机运行参数打印资料 7.6.5应记录手卫生和环境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76.6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消毒剂浓度监测记录的保存期应≥6个月,其他监测资料的保存期应 ≥3年 我: Ws507=201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内镜诊疗中心(宣)不间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 内镜诊疗中心(室)不同区城人员防护着装要求见表A.1 表A.1内镜诊疗中心()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 防护着装

工作|手术帽口罩|手套|护目镜或面罩|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 专用

:√应使用,A宜使用 我: ws507=2016 附B(树范性附崩)部井消毒(菌)剂使用方法

部分消毒(灭菌)剂使用方法见表B1 表B部消毒(因菌)剂使用方法 消毒(灭菌)N 邻装二甲酸|映度0.8(0.8≈=06)|1内清洗消毒机 1,易使衣服、皮肤、仪器等染色 时间消毒28和i.平工操作;消毒液应注满|2.接触蒸气可能刺激呼吸道和 眼睛

度:2284(碱性)1,对皮肤、眼睛和呼吸具有致敏 性和刺激性,并能引发皮炎、结

时间:文气管镜消毒浸泡时间≥1,内镜清洗消毒机 20min其他内镜消毒210mnm|.手工操作:消毒液应注满 膜炎、鼻腔发炎及职业性哮咽, 各管道,浸泡消毒

宜在内镜清洗消毒机中使用 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 2易在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上 48min灭激≥10h 形成硬结物质 度:02~0.355(体积分 时间:消毒≥5min,灭菌≥/内镜清洗消毒机 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1,内镜清洗消毒机 氧化氯

浓度:100mg/L~500mg/L 时间:消毒3min~5min 2.手工操作:消毒液应注满 活化率低时产生较大刺激性气 各管道,浸泡消毒

味,宜在内镜清洗消毒机中使用 1,在存在有机物质的情况下,消 主要指标t 1.酸性氧化电位水内镜清 毒效果会急剧下降,消毒前清洗 有就氯浓度60mg/士10mg/l;|洗消毒机, 应彻底,尤其对污染严重、不易 pH20~30;2.手工操作:使用专用连替/清洗的内镜(如肠镜等),应增加 刷洗次数,延长清洗时间,保证(AFOW)氧化还原电位≥1100mV;留氢离子<1000mg/L 口与内镜各孔道连接,流动 清洗质量

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规程 篇5

1.目的:为科学、准确地评价内镜清洗消毒机的消毒效果,补充《消毒技术规范》的内容,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软式内镜(包括胃镜、肠镜、支气管镜)清洗消毒机的消毒效果评价。3.检验项目:

(1)杀微生物因子强度的测定(含变化曲线)。但已获得卫生部消毒药剂卫生许可批件的,不再重复此项检验;

(2)电器性能与安全性的测定;(3)寿命试验;

(4)所用消毒剂对金属腐蚀性试验(获得卫生部消毒药剂卫生许可批件时已做此项试验的,不再重复检验);

(5)工作环境空气中相应有害杀微生物因子(臭氧、环氧乙烷)的测定;

(6)模拟现场试验(按本规范模拟现场试验方法进行)。

多次重复使用的外加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消毒药剂卫生许可批件,其适用范围应可用于医疗器械高水平消毒,并按使用说明书中提供的消毒剂连续使用的次数和时间检测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率不得超过10%。

4.内镜清洗消毒机模拟现场试验 4.1试验器材

(1)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 9372)芽孢,其悬液的制备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1.1.2.3(2)进行;

(2)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

(3)中和剂(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鉴定合格);(4)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5)稀释液(0.1%蛋白胨生理盐水);

(6)模拟内镜体:聚四氟乙烯管(外径10-12 mm,内径6 mm,长度1000 mm)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

(7)载体:聚四氟乙烯管(外径6 mm,内径4 mm,长度2-4cm)经脱脂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4.2试验方法

取0.02 ml芽孢悬液(1×108cfu/ml~5×108cfu/ml)滴染于聚四氟乙烯管载体内壁,涂抹均匀,置 37℃ 培养箱中至干燥,制成染 菌载体备用。

试验时,先将模拟内镜体在50 mm、500 mm和 950 mm处剪开,取染菌载体分别连接在50 mm、500 mm、和 950 mm处,将模拟内镜体装放于清洗消毒机内规定的位置,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消毒程序进行处理。

消毒处理完毕后,用灭菌镊子将染菌载体取出,分别置于含有 10 ml 中和剂溶液的试管内, 敲打 200 次,分别吸取洗脱液 1.0 ml接种平皿,每份样本接种两个平皿。

阳性对照组,取2个染菌载体,放置室温环境中,不作消毒处理,待试验组处理至最长作用时间,将染菌载体置于含有 10 ml 中和剂溶液的试管中,敲打 200 次,用稀释液做10 倍系列稀释,选适宜稀释度的悬液,分别吸取1.0 ml接种平皿,每份样本接种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试验用中和剂和稀释液各1.0 ml接种平皿,每份样本接种两个平皿,作为阴性对照组。

各组接种平皿后,倾注15-20ml TSA,待凝固后,置 37℃ 培养箱内,培养 72 h,计数菌落数,计算消除对数值。

试验重复3次。4.3效果评价

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规程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省内23所医疗机构的内镜中心, 其中省级医院5所, 市级医院8所, 县级医院8所, 厂矿医院2所;所有医院内镜均以手工清洗消毒为主。

1.2 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及电话访问调查的方式调查省内23所医院内镜中心手工清洗消毒内镜的现况。参照卫生部2004年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中的相关标准, 分析内镜手工清洗消毒存在感染的风险因素, 总结预防措施。

2 结果

23所医院的内镜中心在内镜手工清洗消毒方面普遍存在不少被忽视的问题或感染的风险因素。医院等级越低存在的问题越多。

3 讨论

3.1 存在感染的风险因素

3.1.1 基础设施不全

内镜清洗消毒要具备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站, 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槽、负压吸引装置、高压水枪、气枪、计时器、干燥设备及通风设备, 还要有各种规格的长短毛刷, 纱布、棉棒、注射器等。只有具备基本的清洗消毒设备才能迈向内镜手工清洗消毒的第一步。23所内镜中心中有6所无计时器, 7所无干燥设备及通风设备, 5所没有清洗用的小毛刷, 有1所内镜中心甚至不是流动水清洗槽, 更无高压水气枪及负压吸引装置。1所省级医院的内镜中心清洗设备齐全, 但由于使用时间较长, 设备存在老化现象, 经常出现各种问题, 同样影响清洗消毒的效果。

3.1.2 清洗消毒剂使用不当

内镜清洗剂应采用以水解酶成分为主的多酶洗涤剂。含酶的清洗剂应一用一换, 使用过的酶液浓度降低, 达不到清洁效果。14所内镜中心未做到一镜一用一更换, 6所内镜中心为节约成本, 酶洗液浓度不充分, 从而达不到清洁效果。消毒剂应选用适宜内镜的消毒剂, 常用的有戊二醛, 酸性氧化电位水及邻苯二甲醛, 19所内镜中心能够定时对消毒液的浓度进行监测并记录, 2所有监测无记录, 1所无监测也无记录, 只是按照消毒液的说明书2周更换1次消毒液。另有部分内镜中心偶尔存在消毒作用时间不够, 消毒液使用时间过长, 对有挥发性的消毒液未加盖现象。规范要求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消毒槽, 此步骤很重要, 但却经常被遗忘, 在23所内镜中心中仅有3所能完全做到。

3.1.3 手工清洗不彻底

此环节几乎所有的内镜中心都存在问题, 清洗纱布不能一次性使用, 活检孔及给水给气孔未及时用小毛刷彻底清洗, 刷洗吸引管道时长刷刷头上的污物不能及时洗净, 更严重的是仅有3所内镜中心能够做到清洗刷一用一消毒。酶洗后的内镜未冲洗干净, 局部有残留的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 这些有机物会掩埋微生物并阻止消毒剂的穿透而导致消毒失败。初洗和次洗后的内镜不能及时吹干就放入酶洗液和消毒液中, 从而导致酶洗液和消毒液浓度降低。消毒后的内镜取用时未能及时更换手套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内镜手工清洗消毒过程为人为控制, 即便使用计时器, 也可以随时更改时间, 如果各步骤时间不充分, 尤其是消毒时间, 势必影响消毒效果, 存在感染的风险。

3.1.4 内镜干燥及存储不当

当日不再使用的内镜清洗后应用75%乙醇冲洗各管道并进行干燥处理, 8所内镜中心未使用乙醇, 6所内镜中心不能及时进行干燥处理, 微生物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长和传播, 同时水源性微生物的存在有再次污染内镜的可能性[1]。内镜应存放在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 才能保持清洁不被污染, 2所内镜中心直接将消毒后的内镜挂于洗消室的墙壁上, 暴露在洗消环境中, 感染风险极大, 另有部分医院存在储镜柜不洁净或柜门不关现象。存放的内镜镜体应悬挂, 重力朝下, 2所内镜中心将内镜存放于拖盘内, 虽然也放于专用的储镜柜内, 但不符合规范要求。

3.1.5 清洗环境管理不规范

23所内镜中心中有10所洗消间无排风及通风设施, 或有设施而起不到作用, 空气质量较差, 清洗产生的气溶胶易造成交叉感染。

3.2 预防措施

3.2.1 严格执行规范, 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依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004版) 》结合实际制定各种制度, 在日常行为中就要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工作, 并将在内镜洗消过程中比较薄弱容易遗漏的环节结合实际制定成标准的操作规程, 使每名洗消室的工作人员无论工龄长短、水平高低都能按照统一的方法、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任何一个环节也不能疏漏, 切切实实、脚踏实地做好内镜清洗消毒工作, 才能消除医院感染隐患[2]。

3.2.2 加强清洗消毒人员的培训, 提高认识

对从事内镜洗消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较为规范的岗前培训, 以此来提高消毒人员对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认知程度[3], 让清洗消毒人员充分认识到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重要性, 提高清洗消毒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依从性, 将规范、制度的执行变成自觉行为, 提高自律性[1]。定期组织对《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学习, 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讨论分析, 制定解决方法,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从而确保内镜清洗消毒工作能够达到规范要求。

3.2.3 加强硬件设备的投入与管理

确保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站设备齐全、性能良好, 定期有检修和维护, 遇到问题随时有专业人员解决与处理。制订停水、停电及设备损坏的应急预案, 以确保内镜清洗消毒工作正常进行。

3.2.4 强化感染质量控制工作

建立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小组, 将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中的每一环节均作为质量控制内容, 小组成员每周建立1项质量控制重点, 至少检查2次, 其余质量控制内容每周至少检查1次, 并将质量控制结果, 责任人记录于医院感染专用质量控制记录单上, 护士长每日现场督查, 查看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落实情况, 将检查结果落实于质量控制中, 建立奖惩制度, 与奖金挂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内镜手工清洗消毒的质量管理, 还能调动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管理过程中来, 有利于质量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

摘要:[目的]分析内镜手工清洗消毒存在感染的风险因素, 探讨预防措施, 从而提高内镜手工清洗消毒的效果、杜绝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及电话访问调查的方式调查省内23所医院内镜中心手工清洗消毒内镜的现状, 分析内镜手工清洗消毒过程中存在感染的风险因素, 总结预防措施。[结果]23所内镜中心在内镜手工清洗消毒过程中普遍存在不少被忽视的问题或感染的风险因素, 医院等级越低存在的问题越多。[结论]针对内镜手工清洗消毒过程中存在感染的风险因素, 通过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004版) 》、加强清洗消毒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强化医院质量控制工作等措施预防与控制内镜手工清洗消毒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内镜,手工清洗,感染,风险因素,质量控制,预防

参考文献

[1]王晓青.加强内镜室的感染控制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4) :2090-2091.

[2]吴红梅, 徐子琴, 高胜春, 等.温州民营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6) :1409-1411.

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规程 篇7

【关键词】口腔器械;质量控制;院内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81-01

引言

口腔器械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口腔疾病的诊治均依赖于口腔器械,严重的污染率使其成为交叉感染的重要媒介。规范化地进行口腔机械处理有利于减少经口腔器械引起的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成为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我中心分别对不同的口腔机械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且规范处理流程,取得了良好效果,保证嗯了灭菌质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半自动超声清洗机、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手工清洗用的软毛刷和海绵,鲁沃夫多酶清洗剂、除锈剂、鲁沃夫润滑油、干燥柜、喷雾型润滑油。

1.2 方法

1.2.1 回收口腔器械时,在查对的同时对器械分类,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首先将没有特殊感染和明显血迹、锈迹的治疗盘、器械盒、消毒缸、镊子筒等易清洗的器械经自来水初步冲洗以除大的污物,然后放入配有1:250(多酶:水)浓度多酶清洗液的半自动超声清洗机中清洗,时间5-10min,温度40℃,频率40KHz,器械全部浸没在液面下,改好超声机顶盖密闭超声,防止气溶胶溢到空气中。超声清洗机清洗后,在流动的纯水下冲洗或刷洗。漂洗后,用纯水进行终末漂洗,最后放入干燥箱90℃干烤20min烘干。

1.2.2 口腔科手机全部手工清洗,先将手机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表面污物。冲洗后放入配有1:250多酶液中侵泡5-10min,用海绵刷洗。。洗涤后,在流动的纯水下冲洗或刷洗,高压水枪冲洗。漂洗后,用纯水进行终末漂洗,管腔内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终末漂洗后,用75%乙醇消毒手机内外面,然后用壓力气枪吹干官腔及表面的水分。干燥后,用手工喷雾型润滑油上油,做好手机的保养。操作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手机间的相互碰撞。

1.2.3车针、扩大针等小器械放下不锈钢小杯内,经自来水初步冲洗以去除大的污物,然后连同不锈钢杯放入配有1:250多酶液的半自动超声清洗机中清洗,时间20min,温度40℃,频率40KHz,器械全部浸没在液面下,盖好超声机顶盖密闭超声,防止气溶胶溢到空气中。超声清洗机清洗后,在流动的纯水下冲洗或刷洗。漂洗后,用纯水进行终末漂洗。终末漂洗后,用75%乙醇消毒手机内外面,然后用压力枪吹干表面的水分。

1.2.4 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等,轴节全部打开浸没在多酶液中5-10min,用软毛刷刷去血迹和污染物后放入专用篮筐中置于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清洗。

1.2.5 全自动喷淋式消毒器操作程序:选择器械清洗程序,全部过程需要58min,选定程序设置完成后清洗机将自动按程序完成预清洗、主洗、漂洗、消毒、干燥过程,并自动泵入鲁沃夫多酶清洗剂、鲁沃夫润滑油。它是借助机械力的作用进行流动清洗,流动的液体促进了清洗液对机械表面污垢的作用,提高污垢被溶解、乳化、分散的效率并借压力、冲击力、摩擦力等加快清洁过程,提升洗涤效果。

1.2.6 清洗过程注意事项:(1)有明显血迹和污渍的器械应先在流动水下冲洗掉血迹和污渍后再分别处理。(2)用于手工清洗和超声机内的多酶液要现配现用,4n内使用,浸泡时打开器械开关、齿面等部位,使多酶清洗液有效地分解血液及分泌物,若机械污染严重则增加酶的浓度和延长浸泡时间以达到良好的清洗效果。(3)超生机内的器械应全部浸没在液面下,盖好超声机顶盖密闭超声,防止气溶胶溢到空气中。(4)有锈迹的机械应在浓度1:7(除锈剂:水)温度60-80℃的溶液中浸泡5-10min,用刷子在液面下刷掉锈迹后用流动纯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器中清洗。

2 结果

采用器械清洗质量判断标准中的目测法和带光源5倍放大镜下检查:清洗后,器械表面及关节齿牙洁净、光亮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和锈斑。刀、剪刃面锋利,各器械关节灵活、卡口紧密。

3 讨论

口腔器械有效地消毒与灭菌对于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控制HBV、HCV、H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尤为重要和紧迫。清洗环节的质量控制是保证灭菌成功的重要环节,任何残留的有机物如血块、黏液、脓液、蛋白质都会妨碍消毒灭菌因子与微生物的有效接触,形成细菌和芽孢的保护膜而影响灭菌效果。根据污染器械的材质、结构、污染程度的不同选择合适有效的清洗方法时清洗彻底的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对口腔器械清洗过程的质量控制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蒋艳华,蒋礼福.口腔器械消毒剂卫生监督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5):481-482.

[2]冯秀兰,彭刚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与管理工作指南[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8.

[3]周玲.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医药:2008,27(3):17.

[4]戚维舒,陈佩珠,陈悦娜.口腔医院新建消毒供应中心器械集中管理实践[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6919-6920.

[5]卢莉莉.常用口腔器械不同流程净化效果评价[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5):1494.

上一篇:申报大学讲师的述职报告下一篇: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实习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