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红外线照射结合中医护理的方法体会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糖尿病是由于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缺乏敏感而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在世界各个国家中, 我国是糖尿病患者人数的第一的国家, 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调整和改善, 进一步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病率, 据统计至2015年, 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达到1.096亿人[1]。在患者发病初期, 糖尿病患者仅仅表现为高血糖等状态, 但随着病情的发展, 会逐步引发多种并发症, 其中周围神经病变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发病率高达50%[2]。对于此类患者来说, 由于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因人而异, 部分患者的康复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该院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红外线照射与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模式,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计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同时经肌电图检查,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NCV) 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NCV) 小于40 m/s和45 m/s, 跟腱反射降低, 肢体末梢对称性的感觉异常。排除标准包括非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恶性肿瘤或脏器重度疾病, 妊娠哺乳期妇女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 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患者人数均为39例。在对照组中, 男性患者20例, 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35~81岁, 平均年龄 (59.26±6.72) 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9年, 平均病程 (3.86±3.01) 年。在观察组中, 男性患者21例, 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33~80岁, 平均年龄 (59.62±6.13) 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11年, 平均病程 (4.01±3.30) 年。两组患者在以上各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遵医嘱为患者注射和发放活血化瘀、降糖和营养神经的药物, 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患者个性化的病情, 开展营养护理、运动指导和心理护理等。

1.2.2 观察组患者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基础上, 增加以下环节。

(1) 红外线照射护理:设备采用美国Anodyne Therapy LLC公司生产的安诺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护理时, 首先向患者讲解红外线照射的原理和正常的体感反应, 以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感。然后指导患者变换不同的体位, 使用红外线发射器进行照射。每日早晚各照射1次, 每次照射时间为20 min[3]。

(2) 中药穴位贴敷:外敷中药由艾叶20 g、丹皮20 g、桂枝15 g和伸筋草15 g等组成。护士先将以上中药打粉后与赋形剂混合成膏状, 然后取适量用纱布包裹, 贴服于患者的三阴交和足三里等穴位。1次/d, 5 h/次。由于患者长时间贴敷易造成皮肤损伤, 因此在取药时, 护士先用温水沾湿后取下, 同时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 若出现红肿等情况, 即使外敷消炎药水或药膏。

(3) 中药足浴:足浴药物由紫花地丁、蒲公英和连翘各30 g, 马勃、黄精、红花和茯苓各20 g等组成。护士煎煮后, 凉至水温40℃左右为患者进行足浴, 水量浸至患者踝关节以上5 cm。在患者睡眠前30 min进行足浴, 1次/d, 每次足浴时间30 min。

1.3 观察标准

观察标准主要包括以下2方面: (1) 患者护理前后SNCV和MNCV的传导速度。 (2) 患者的康复效果。康复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种。其中显效为神经传导速度增幅大于5 m/s, 或恢复至正常水平, 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为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增幅大于3 m/s, 临床症状如疼痛麻木等明显改善。无效为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增幅在3 m/s以下, 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之和。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 在护理前,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MNCV和SNCV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护理后再次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康复情况调查结果

康复情况调查结果, 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依次为79.49%和94.87%,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病, 其致病原较为多样, 如患者体内长期的高血糖环境, 可使肌体组织蛋白出现糖基化, 糖基化后, 可对外周围神经的髓鞘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另外高血糖也可以增加葡萄糖向山梨醇的转化过程, 在山梨醇脱氢酶作用下, 山梨醇进而氧化成果糖, 从而增加细胞内的渗透压等, 均可以导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发病后, 症状表现如患者远端肢体深部的刺痛或钝痛等, 尤其在夜间有所加重, 下肢有袜套感觉等, 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方法上, 以往主要以西医方法为主, 但患者的康复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采取红外线照射结合中医的护理方法,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如在红外线照射方面, 其治疗原理在于患者经890 nm波长的红外线照射后, 能够使患者皮下组织的血细胞和内皮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释放出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具有扩展血管的作用, 从而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环, 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穴位贴敷的原理在于穴位与脏腑息息相关。在对应穴位贴敷中药后, 凭借人体经络这一途径, 可将药物的刺激穿导致对应的脏腑中, 改善经络气血运行和纠正脏腑阴阳, 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中药足浴方面, 人体经过30 min左右的温水足浴后, 可以有效扩展足部血管, 增加血液流速。因此, 通过以上三者的有效结合, 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最佳的护理方法 。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 将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开展红外线照射和中医护理的环节。结果 从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和康复效果两方面, 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观察组患者均取得了更为理想的效果, 如在康复效果方面, 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49%和94.8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红外线照射结合中医的护理方法, 有效提高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红外线照射,中西医结合,护理

参考文献

[1] 赵海燕.高频超声联合肌电图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 2017, 7 (9) :170-172.

[2] 崔瑾.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 (2) :626-628.

[3] 晏玫.红外线照射联合足部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激光杂志, 2014, 35 (8) :101-102.

上一篇:手外伤带蒂皮瓣修复探析下一篇:基于车联网的发动机故障在线监测系统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