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2022-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化时代,全球文化与经济一样,呈现出“一体化、多元化”的趋势,全球思想文化及价值观正在进行激烈的较量与交锋。互联网技术及先进的网络平台,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条件。如今,各行各业对网络的依赖性与日俱增。但是网络中含有大量的负面信息,会给人们带来不良的暗示与指导。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使其坚定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效果并不理想,面对极大的压力和困境,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明确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化的对策。

一、“大思政”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办学定位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

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一直都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其办学目标与定位,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时,都会将技能放在首要位置,着重解决就业问题。因此,过度强调动手能力及技能培养的问题,普遍存在于高职院校当中,而思政课程却被忽略。这种实用主义的办学方法,虽然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操作水平,但是给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1]。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思政教育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效果,只能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与道德体系。另外,思政教育并不会为学校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在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发生冲突时,很多学校都会选择与利益和学生就业相关的课程,极大地削弱了思政教育的作用与价值。

(二)单独招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造成影响

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不同,生源较为单一,一般来自单独招生或者推荐免试的学生,生源质量远不如其他院校,学生的素质及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较差。另外,很少有学生掌握与党相关的知识,知识储备薄弱,理解政治理论时,面对极大的困难。长此以往,很少有学生能被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思政教育所吸引,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厌倦和反感,课堂气氛沉闷。这不仅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水平,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初衷,给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参与性不高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进行了适当的改进,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教学方法不够精湛、教学方式过于落后的问题。加之受到缺乏互动性的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及学习热情并不高,很难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针对性较差

只有做好充分地准备,才能顺利开展后续的课堂教学,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会在课程开始前仔细研读教材,安排与学生发展状况及心理特征相符的教学内容。显然,现有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针对性较差的问题。无法满足高职人才培养需求,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无法落实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及办学特色。如今,高职院校的办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业及行业的需求,则为高职院校的办学导向[2];培养学生能力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首要任务,现有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方针脱节,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心理与能力。除此之外,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空洞、课堂缺乏时效性的问题。虽然经过大力度的创新与改革,但是,仍旧无法解决传统思政教育中的弊端。

3. 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从管理角度而言,高职院校大多进行协调的统一与部署,以分工责任制为核心,开展办学及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各自为政,无论是横向协作,还是纵向衔接,都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思想教育工作只能“孤军奋战”,无法得到应有的支持。另外,思政部门与行政部门相比,教学资源占有率较低,很难调配并使用相应的教学资源。不合理的教学资源配置,给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严重阻碍,致使思政教育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无法发挥自身的利用价值。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及教育格局的构建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不利于学生成长,因此,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进行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要想摆脱思政教育的困境,必须践行“大思政”的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建立健全思政教育体系,开创全新的教育格局[3]。提高对细节的重视,从多个方面入手,克服思政教育中的难题,加快思政教育的建设进程。从优化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及净化网络环境等几个方向入手,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助力,加快高职院校的建设速度,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格健全的人才。

(一)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的路径

1. 基于“大思政”确立教育理念

以学生成长为本,是“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核心内容,这种教育教学理念更加倾向于人本化,使得政治教育面向全体人员,目标定位则带有系统化、层次化的特征。

高校“大思政”教育观念始终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原则,做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教人,使得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形成了统一的有机体。因此,不能完全局限于思政教育带来的效果,而是要将思政教育贯穿到学校的各个角落与教学环节当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其成为学生的本能,鞭策学生的所作所为。

总的来说,确立“大思政”的教育理念,有利于高职院校形成全新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格局,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

2. 基于“大思政”建设工作队伍

只有做好“大思政”工作队伍的建设,才能改变以往思政教育工作中过于单一的问题。

为此,我们有必要集合多方面的力量,对接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及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聘请专业的教师或专家辅导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拓宽学生的视野,实施全新的职能体系与管理机制,确保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通过两支队伍相互协调、分工合作的方式,融合理论教学及日常教育,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二)“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

1. 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学生参与性较差的问题,必须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主动参与到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当中[4]。

(1)制定全新的教学内容

现有的教学内容过于落后,与时代需求不符,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及发展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及学生特点,制定全新的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为核心,创建本土化教材。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事例,确保教学实例回归于生活,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改进教学方法

只有做好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使思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思想观念。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按照举行专题报告问答会、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践教学、组织课堂答疑会等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做好思政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革[5]。另外,也可利用课堂辩论会及举办每周评论等方式,提升思政教育课堂的实效性,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举办专题报告答问会时,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国家时事为核心,选择热门话题,切记不可脱离实际,不可与思政课程内容无关。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使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然后在组内进行研究与学习。此时,教师应随时跟进小组的学习状况,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每个小组完成任务后,需将书面报告单第一时间提交给思政教育教师,然后同组间同学进行汇报研究,共同讨论并解决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使学生加深了对思政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举行多媒体课件实践教学时,可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个专题,例如中非关系、中美关系及中日关系等,仍旧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选择专题,自行收集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制作与课程需求相符的多媒体课件。此时,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限,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件的制作并上交。

制作及收集材料时,需要由小组成员共同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机抽取的方式,让小组成员就自己的准备进行汇报,以制作的课件为基础,进行实践性教学,解决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最后留有一定的时间用于教师进行总结。

该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操作能力,还有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自身的政治素养与道德思想,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开创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高职院校要想凝聚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必须构建全新的格局与体系,使得各个部门之间强化联系与沟通,共同为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助力。例如,人事组织部门应提高对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质量的重视,将其纳入年度总考核指标当中,严肃检查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6]。以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及思政教育发展大环境为基础,创建全新的评聘标准,考核思政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有在全校管理服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贯穿思政教育工作,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摆脱“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真正达成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标。

思政教育不仅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应完全由思政教师负责,而是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及教育部门共同努力。从高职院校角度来说,应坚持“大思政”的理念与模式,构建全新的育人格局,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落实各项教育政策,达成共识,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可提升学生的素质与道德,使其形成责任意识与使命感。另外,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应注重实践,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为核心,优化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

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的重要渠道,也是切实落实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主阵地。强化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实效性,也可确保其符合学生需求,提升针对性,因此,强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显得格外重要。经调查发现,在实际开展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时,普遍存在内容安排针对性较差、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及阶段延伸不足的问题,这些都给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此,高职院校应提高重视,坚持“大思政”理念,以教学内容模块化,团队一体化为核心,创新思政教育体系,结合教学方法项目化做好改革,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辅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大思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困境及对策

参考文献

[1] 朱冰.高职思政类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创新——基于“大思政”视域[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 8 (9) :153-155.

[2] 蒋德鸿, 洪流.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 18 (10) :80-83.

[3] 左玲.通识教育视域下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困境与革新[J].北京青年研究, 2013, 22 (3) :98-102.

[4] 王华兵, 蒋强军.“大思政”视野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6) :240-242.

[5] 姚雪晴.大思政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 2017 (28) :89-89.

[6] 杜朝举, 毕红梅.后现代主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困境及对策[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 32 (3) :61-65.

上一篇:基于交叉耦合算法的AUV矢量推进系统设计下一篇: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