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的概念

2022-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金库的概念

关于小金库治理问题的思考

摘 要:“小金库”的来源五花八门,如城管靠收取“赞助费”建立小金库,派出所以罚款不开票据建立自家小金库,机关单位以白条收回项目款建立小金库等等。“小金库”见不得阳光,却养得如此肥硕,泛滥的“管理即收费”模式是其生存的根源。所以,铲除“小金库”,关键是要强化对“一把手”的问责处理;同时,还要告别“收费政府”,让实际的财政收支从暗箱之中走出来,接受监管。

关键词:企业小金库;内部控制;治理

一、“小金库”的含义及资金来源

小金库的雏形是20世纪70年代末财政部组织清理的“小钱柜”。1986年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时俗称“小金库”。

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5] 29号文转发财政部、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意见》第二条规定: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都要清理检查。

2009年“小金库”治理工作中,定义为: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小金库”资金(资产)来源众多,主要包括13种: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资产处置收入、资产出租收入、经营收入、利息收入、捐赠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二、“小金库”的表现形式及存放形态

(一)“小金库”的表现形式

《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中纪发[2009] 7号)对“小金库”表现形式高度概括,主要包括:(1)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2)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3)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4)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户核算设立“小金库”;(5)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6)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7)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8)其他形式。

(二)“小金库”的存放形态

(1)现金形态。现金形态存放的“小金库”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基本特点:金额相对较小;支配权一般掌握在个别部门或小部分利益团体手里,主要用于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额外的福利;使用时现金来、现金去,最为方便、快捷。表现:一是收入不入账,保险柜直接存放现金。二是采用虚列支出的方法套取现金。如:以劳务费、办公费、工程费、假发票等方式套取现金。三是虚报人数、工资额,将差额部分单独存放,形成小金库。四是商业行为的各种回扣等。(2)银行存款形态。是当前小金库的主要形态,金额往往较大,支配权层级相对现金形式来说一般要高些,主要由单位或部门支配。银行存款形态的“小金库”一般挂靠于二级单位或关联单位,有的以个人存款形式存在。(3)有价证券形态。有价证券多为单位账外购买的国库券、债券、股票和购物卡等。一般来源于公用闲置资金、“小金库”资金违法理财或套取(虚列支出)资金形成的产物。(4)固定资产形态。固定资产形式的“小金库”,多表现为设备、汽车、房屋等不在账面反映,为“小金库”的进一步繁衍生息提供了基础。账外固定资产来源主要有:一是历史上形成的账外资产清理不彻底遗留下来的;二是利用特殊资源与其他单位合作获取的;三是利用职权以应收不收或放松管制为交易手段,让相关单位购买车辆、楼房等大宗物品等,挂靠在外单位,在本单位不但不入账,就连账外账也没有,表面上可能表现为某种借用关系;四是获得捐赠固定资产;(5)股权和债权形态。股权、债权往往是以一种契约或协议的形式出现,甚至是一种口头上的承诺。其来源可能是单位改制变迁过程中形成的股权、债权关系,没有在账上反映,形成账外“小金库”;也可能是以权利作为交换而形成的所谓“干股”,成为“小金库” [1]。

三、“小金库”的使用方向及发展态势

(一)“小金库”的使用方向

(1)弥补经费。其中有的是弥补正常经费的不足,但大部分是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导致的经费不足。(2)购建资产。其中多为超标准配置办公设备、购置车辆,有个别是超规定兴建办公楼。(3)发放奖金、津补贴、福利等。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津补贴发放有着严格的项目和标准规定,事业单位也有相关的规定要求,但通过治理发现仍有很多单位顶风作案,超标准、多形式、多渠道发放奖金、津补贴、福利等。(4)接待宴请、公款旅游。由于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事业单位均有严格的业务招待费开支标准限值,企业单位有超规定业务招待费不允许税前列支的要求,因此个别单位利用私设的“小金库”资金用于接待宴请,甚至公款旅游等。(5)礼品礼金支出。多为列支呈送上级单位或者主管部门的礼品礼金支出,以及对其他单位的捐赠支出、购置高档礼品等。(6)私分。特别是由小范围一些人员将“小金库”资金私自瓜分,已经涉嫌侵吞国有资产和贪污。

(二)“小金库”的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秩序的调整与改革,特别是财政改革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小金库”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这是一个新的课题,还需要广大财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去摸索、去总结。

(1)仍呈多发高发态势。据审计署披露,从l998年到2006年上半年,共8年半,全国审计机关共查出“小金库”(含挤占挪用)金额l 406亿元。“小金库”在全国仍呈现出多发高发的态势,决不能掉以轻心,盲目乐观。(2)高发区相对集中,易发区逐步下移。(3)来源更加繁杂,方式更加隐蔽。一是资金来源除了乱收乱罚,截留、挤占、挪用、转移合法收入,收取不法收入及接受赞助、捐赠等传统手法外,又出现了虚列支出,虚报冒领套取财政资金等手段。二是表现形式除了以现金形式由相关人员保管或以个人名义公款私存外,又出现了向下属或关联单位转移设置的方式。三是小金库多用于单位职工个人福利、补助、奖金以及超标准、超范围解决单位办公费用等“灰色消费”,而且相当一部分用于满足个别人的利益,进行送礼、行贿、挥霍、因私消费甚至贪污私分等“黑色支出”。(4)“小金库”性质认定出现一些模糊地带:利用破产、兼并、改制时机,甚至运用假破产、假兼并、假改制,大规模地侵吞国有资产;还有一些单位和负责人利用政策、制度的缺失,明目张胆地发放巨额工资、奖金补贴等 [2]。

四、“小金库”日常防范

“小金库”日常防范要做好单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的一般方法通常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一)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存在的问题:①内控意识相对薄弱,特别是“一把手”的内控意识淡薄。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③资产管理和控制制度有待加强。④对预算控制缺乏刚性 。⑤费用支出方面缺乏有效控制。⑥固定资产管理比较薄弱。⑦票据管理不够严格到位。⑧岗位设置不够合理。(2)提高杜绝“小金库"的思想认识:①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强化宣传教育;②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财经法规的宣传力度;③要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要从机制上、制度上加强建设,建立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二是要从会计人员个人的思想观念、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方面加强建设。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作为财务人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是:坚持会计诚信原则。(3)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①要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②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制度;③建立和完善举报制度[3]。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采取多层次、多方位的控制方法,来达到内部控制目标。(1)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制度。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各单位根据各自的职能目标,合理设置职能部门、工作岗位,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2)授权批准与集体决策制度相结合。有关事项在业务发生前必须经过书面授权批准,明确责任,单位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责,对于越权行为要有一定的惩罚制度。同时,授权批准要与集体决策相结合。内控制度要求,每一种权利都要接受纵向制约(即单位内部上下级之间),同时也要受到横向制约(即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之间)。(3)财产保护制度。要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核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处置财产,防止财产流失、浪费。(4)预算控制制度。提高预算控制管理水平,一要完善部门预算的调整制度,从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方面作相应的规定,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二要完善预算控制制度,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三要建立预算执行情况预警机制,科学选择预警指标,合理确定预警范围,及时发出预警信号,积极采取应对措施。(5)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要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层次,强化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对内部单位定期进行各项审计,并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效果及其实施的有效程度作出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合规。加强跟踪落实审计决定、审计意见,真正做到通过内部审计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单位各项管理水平。(6)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单位内部各个责任部门和干部职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来实现对其工作过程中行为的约束和引导。对于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或者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7)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要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4]。

参考文献:

[1] 孙鸿杰.柔性财务管理探讨[J].财会研究,2010,(13):18-20.

[2] 张晶玲.研究小金库的治理方法与防范措施[J].企业导报,2012,(14):17-19.

[3] 田秀娟.浅析企业柔性财务管理的实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2,(12):15-18.

[4] 邢立广.小金库产生因为及治理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3):11-13.

[责任编辑 柯 黎]

作者:何静丽

第2篇:“小金库”的成因与防范治理探讨

摘要:“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的一个根源。近年来,随着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的实施,“小金库”违规现象明显减少,但并不意味着治理小金库的工作可以松懈。阐述了“小金库”的危害、成因及治理措施,意在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小金库”的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金库;危害;治理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隐匿各种应缴收入,或以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将资金转移到本单位财务帐外,不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2009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随后,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联合下发了一系列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小金庫”专项治理工作体现了国家治理“小金库”的坚定决心。

1 “小金库”的危害及治理的必要性

“小金库”又来已久,之所以能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是由于其危害极大。它化大公为小公,损害整体利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是滋生铺张浪费和权利腐败的温床;是妨碍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各项事业发展的毒瘤。“小金库”的存在,在社会上引发了一些经济犯罪案件,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十分强烈,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对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规范权力运行,保障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国家重要的建设项目及应对危机最关键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金库”治理工作。

2 “小金库”形成的主要原因

“小金库”产生原因比较复杂,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目无法纪,心存侥幸。一些同志在日常的工作中,疏于学习,不懂政策,不遵纪守法,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小团体利益至上。通常“小金库”与部门、小集体和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些单位往往打着方便工作,为单位和职工谋福利的旗号,置国家、集体利益和法律法规于不顾,钻法律政策空子,设立“小金库”,甚至将“小金库”化公为私,侵占私分,中饱私囊。一些领导干部财经法纪观念淡漠,对“小金库”的认识不足,认为钱只要没有装入个人腰包,是为单位、集体利益所用,就不是什么大问题。因而也就对这部分使用起来极为方便的资金很是“情有独钟”。

(2)制度缺失,管理松散,内部监督机制失效。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是财务来源的多样性为“小金库”提供了可供生长的土壤。二是完善的外部供给条件为“小金库”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是制度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为“小金库”的产生提供了空间。由于有些部门单位财经制度缺失财务管理松懈,缺乏健全严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制约机制。使个别人能轻易地做到截留上缴款、收入不入账和虚列开支,借机私设“小金库”。

(3)处罚不严,公开曝光处理“小金库”案件少,警示效果不好。这主要是思想因素影响。个别单位领导对“小金库”的宽容和默许,以及惩处力度不严,为“小金库”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导致“小金库”问题屡禁不止。以往对设立“小金库”的处理,除一些私分、贪污、行贿等情节严重者受到法律惩处外,对“小金库”的处理处罚一直以来是以单位为主,针对主要责任人和主管领导的处理处罚少,给予党政纪政的处分更少,并且处理“小金库”案件公开曝光的也很少,没有产生强大的震慑力,使“小金库”问题时有发生。

(4)经费保障不足。主要表现为有关政策不完善,一些资金需求不能通过正常途径解决。从已检查得情况看,“小金库”资金用于弥补经费的支出占全部支出的60%以上,这其中尽管有一些单位开支控制不严,花钱大手大脚的问题,同时也有预算安排不符合实际、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另外,一些消费性资金没有来源,也是一些单位设立“小金库”的原因。有些消费性项目开支标准十几年不变。早已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3 “小金库”治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中央领导的重视和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的实施及监督力度的加强,“小金库”违规现象明显减少,但是并不意味治理“小金库”的工作可以松懈,小金库现象在一些单位依然存在,而且表现形式更为隐蔽,危害性并未降低。为从根本上解决财经领域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杜绝私设“小金库”行为,净化经济发展环境,维护正常的财经秩序,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对“小金库”进行治理。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小金库”的产生。要通过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明辨是非,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努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从提高思想修养方面消灭设立“小金库”的动机,二是要加强学法守法教育,识偏防偏。“小金库”问题的主要责任在领导,要通过多种形式对领导干部进行有关财经法纪的宣传教育,增强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和廉政意识。同时,用典型案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警示教育,使领导干部走出认识误区,充分认识“小金库”的危害性、治理“小金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处理大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把防止“小金库”提高到反腐败斗争的高度来认识,引导领导干部和群众自觉遵纪守法。

(2)完善相关制度,增大惩处力度,加大设立“小金库”的成本。一是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的惩处办法和细则,增强对“小金库”处理处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小金库”问题的处理力度,充分调动组织、纪检、监察、公安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治理“小金库”治理问题的整体合力。三是要通报典型案件,达到处理一人,教育一片,影响长远的整体效应。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应将“小金库”部门和领导的政绩结合起来,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经营业绩指标完成、经济责任履行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完善监管视察的责任追究制度,追究上级领导的连带责任。此外,还要通过检查通报、媒体披露或向社会公告等 方式予以曝光,产生强大的震慑力,是有设立“小金库”的想法的部门和单位有所顾忌,从而有效遏制设立“小金库”行为。

(3)强化社会督导,培育有利于“小金库”治理的人文环境。小金库的治理,强化监督是关键。①眼睛向内,致力于内部检查和专项治理。一是纪检、监察部门和财务审计等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加大日常检查监督力度,二是定期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眼睛向外,致力于外部审计和执法检查。要广泛动用和聘请外部机构,通过开展外部审计和执法检查,营造严查严管的声势和氛围,有效的预防“小金库”的产生。②阳光操作,推行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建立按月公开财务收支明细帐的有关制度。③多管齐下,建立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一是鼓励广大群众进行举报。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等系列制度。二是要广泛宣传,始终让“小金库”置于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4)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和有关政策,把所有政府非税收入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之中,并改革和扩大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凡是能够实行收缴分离的非税收入,一律采用单位开票、银行代收、收入直接上缴财政专户或国库的方式收取,截断“小金库”资金的主要来源。二是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将预算单位是当年行政性收费多少与下一年预算彻底脱钩,行政部门不在本单位、本系统内制定行政性收费与工作考核挂钩的绩效考评政策,防止诱发乱收和助长“小金库”。三是对个别预算单位必须且合理的支出给予经费上的保障,并及时足额将预算资金拨付到位,防止设立“小金库”用于周转公用经费。

(5)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防范机制。加强财务审计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法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规定,加强不相容职务之间的相互牵制、监督。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二是建立完善关键岗位的交流制度。三是完善银行账户的管理制度。四是建立完善授权批准办理制度。五是建立完善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六是建立完善大额资金联签制度。加强重要制度和机制的贯彻落实。一是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对涉及分配到个人的图书、体育用品、微机耗材等实物物品的原始凭证要有分配明细。二是定点办公,定点接待,对车辆实行定点采购、维修管理。三是加强归口和招标采购管理就要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

(6)实行领导干部承诺制,试行和推行职务消费制度与廉政保证金制度。一是实行任期责任承诺制度。明确规定各单位的负责人是“小金库”问题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现“小金库”,除了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外,还必须对承担直接领导责任的相关领导实行责任追究。在任期内要签订责任状,保证所在单位不设“小金库”。二是推进职务消费制度改革,对于领导干部合理的差旅、考察,交流、会议接待等职务消费项目应给予预算支持,同时在一定范围内试行把职务消费公开作为领导干部个人述职的内容,试行公开透明。三是建立廉政保证金制度。参考国外建立廉政保证金制度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激励廉洁者,惩罚贪腐者,使这项制度真正起到导向作用。

总之,要杜绝“小金库”的存在,就要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思路,采取“抓教育,抓机制、抓監督、抓惩治”多管齐下的工作举措,不断建立完善“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长效机制,把“小金库”治理转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彻底铲除滋生“小金库”的土壤和条件,铲除了一些腐败问题的资金来源,遏制了铺张浪费、奢靡腐败等不正之风,净化了社会风气。同时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玉林.小金库的成因及其治理[J].现代审计与会计,2011,(3).

[2]王敬岩.如何构建“小金库”治理的长效机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11,(2).

[3]王克群.“小金库”治理的对策建议[J].红旗文稿,2009,(8).

[4]王朝霞.浅谈“小金库”的危害与治理[J].现代商业,2009,(3).

作者:曹金臣

第3篇:关于小金库审查及治理的探讨

“小金库”致使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和单位收入大量流失,是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并诱发一系列经济犯罪。“小金库”屡禁不止,屡杜不绝,国家虽重拳出击,但仍难以击破。笔者将在文中对小金库的审查难点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小金库的的审计方法及治理措施。

一、小金库审查的难点

(一)形式多样,成因繁杂 “小金库”的表现形式多样,不同的单位各有差异,很难一概而论,这使“小金库”的审查往往难以入手,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七种:

(1)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户核算。某些销售(产品销售、劳务销售等)不使用法定票据收受款项,避开会计控制,形成账外资金,变成单位或单位内部某一部门的“小金库”,私存私放,以备私支乱用。如有些单位利用一些顾客购买商品不要正式发票可打折的空子,将这部分收入隐匿起来,存入“小金库”。

(2)虚列支出、转出资金。一是开具虚假的工资单、付款凭证等内部凭证,或利用收据、发票等外部凭证,虚列工资、手续费、租赁费等,直接套现或转到有关单位账上再套现;二是虚增支出金额,多列工程决算、设备、材料等的采购价格,从对方单位将资金转出。

(3)资产处置、出租收入。将固定资产清理收入、出售账外物资收入、废旧物资的出售价款等各种收入,不入法定收入账目,存入“小金库”。由于这些物资在经过使用后成为账外物资,缺少有效的会计控制,最容易流入“小金库”。单位的房屋、场地、车辆、设备等出租所得不入账,全部转入“小金库”。

(4)多列名目,乱收费。虽然各级政府三令五申不准乱收费,但仍有一些执法单位或部门不依法行政、不按规定执法,巧立各种名目无证乱收费;或超越权限,擅自审批和自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或转移行政职能,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强买强卖,把权利商品化;或凭借特殊地位,在正常业务中乱收费、乱提价,从中牟利。

(5)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用会议费或者招待费等名义,大额虚列支出,套取现金后存留于账外使用。有的通过中介机构仍在收取咨询费、资料费、服务费、培训费、验收费、考试费等,并将收取的费用随意支出不入账,将资金转移至工会、宾馆、培训中心或新闻媒体等有隶属关系的单位,逃避财政监控。

(6)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用虚假发票或结算单据套取资金,通过假材料进仓库,虚开运费发票以及虚开劳保或办公用品发票,挤占成本费用,套取现金转入小金库。另外有些单位用自制单据列支劳务费、加班费,套取资金。

(7)收回已核销的坏账,不按原渠道冲回。已经核销的坏账损失,之后又收回者,不按原渠道冲回,放在账外,进入“小金库”。一些金融企业将核销呆坏账后,而将以物抵贷的物资变卖、出租的收入,转入“小金库”。由于不同的单位业务性质不同,经营管理及内部控制程度不同,“小金库”的成因、条件、方式、规模也不相同,因此“小金库”的形成并不局限上述几项表现形式,审计人员应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管理控制情况探索“小金库”的存在。

(二)手段隱蔽,不易察觉 随着检查力度的不断加大,被查单位的违法违规手段也更加隐蔽,光从被查单位的账上很难发现。主要表现在:一是体外循环。单位的违纪活动完全在“体外”循环,与法定单位的业务活动不发生任何联系,主要是通过下属单位和关联单位循环。单位将费用转嫁给下属单位或与其有关联的单位,由下属单位或关联单位报销,或由下属单位、关联单位直接与经营单位结算。在本单位的账上无据可查,在下属单位或关联单位的账上反映的是自身的经费支出。单纯从单位账上检查,很难找到线索。二是账外结算。单位将部分罚款收费和经营性收入,完全游离于本单位的账簿以外,不在本单位的会计账簿中进行确认、记录、计量,此法主要是通过不计或少计各类收入,在对方单位直接获取回扣或者实物,这部分的收益不入账,而相关费用由对方单位记账,年终双方核对认可,各不拖欠。这部分收支活动在单位财务上根本没有反映,检查时难以察觉。

(三)设置秘密,表面合理 “小金库”设置者或经办者对财务系统熟悉,玩弄手段,使“小金库”在表面上合理合情,非知情人不易察觉,从单位的账本上更不易查出破绽。由于“小金库”设置的随意性,又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资金的来龙去脉除单位负责人和经办人外,旁人无从知晓。而作为小金库的受益者,在面对审计检查时,这些利益共同体极力维护小集体利益,谁都不愿主动披露,查办难度较大。

二、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一)外围突破法 检查“小金库”,仅从被查单位账目上难以发现,一定要对有疑点的收支项目分类,采用抽样延伸的方法,追查到其下属单位、被管理单位、被收费罚款单位以及发生业务较多的单位,如单位旗下的酒店、培训中心等。还可以采取抽样审计的方法,进行发函查询,若发现对方单位有款项支付,而被查单位账上并无记录,就可能存在小金库。此外,从被查单位还可以直接获取其上级主管部门、收费罚款单位、相关业务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线索,从而使这个堡垒从外围攻破。

(二)突击盘库法 小金库隐蔽性强,采用突击检查是发现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被查单位无准备的情况下,用突击方式盘点其全部金库,如库存现金、银行账户、有价证券等,并与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及总账核对。发现与账面余额不符,应当即逐本求源,查明原因。若数额大于账面余额,又不能说明正当来源,就可能存在“小金库”。若数额小于账面余额,查询去向不明,则可能为贪污或挪用。查询盈亏的原因时,应分别询问出纳、财务主管、单位一把手等主要知情人。如他们各执一词,则更能证明问题的存在。盘点库存现金时,还要注意检查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现金支票、银行存款折、记事本等。发现疑点进一步追查收付款凭证、支票手续是否健全,内容是否合规合法,时间编号是否顺序相联。若在这些环节上也发现了账外资金的证据,就更证实其会计记录不可靠,存在“小金库”。

(三)票据抽查法 单位的收支票据凭证应全部记账,且存根联、发票联,有的还有出入库联必须保持一致,并按顺序编号。审查中要看收入票据存根是否完整、已入账的收入票据号码是否缺失、存根总额与入账总额是否一致。如果出现问题,则被审计单位设立账外账的可能性很大,必要时应进行抽样核查,运用判断或统计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存根联,检查其记账联是否全部入账;如果单位不提供收费票据存根,则应以被收费单位发现的收据联为证据,要求核对相应的存根联或记账联,并以此为突破口,审查单位是否存在收费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四)账面检查法 此方法主要针对罚款或其他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户核算,资产处置等营业外收入不入账的小金库审查。对这类“小金库”,可以从账面入手,对于收费或罚款不合标准的,或注明原因免收少罚的,要格外重视,不光要看原因是否成立,证明材料和手续是否齐全。还要实地了解对方是否真正符合应减免的情况,是否另外交别的款项。对于资产处置不入账的情况,审计单位查证时:首先查看单位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从中掌握各种资产的位置及购买、使用、处置等情况。其次查看新增固定资产是否已登记入账,如属新购,是否已列支出,从中发现“小金库”线索。再次查看被查单位处置或出租固定资产的收入是否登记入账。此类“小金库”可以通过追查固定资产进行突破,如属于有残值收入的物资报废而在账上不作记录,则可认为其将残值收入存入了“小金库”。审查人员应以此为线索,通过调查有关当事人或知情人做进一步查证,从购进、使用追踪到处置、出租,一追到底。

(五)支出审核法 近年来,由于财政部门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票据的管理,用不开票、不入账的方式存放在帐外的情况逐渐减少,一些单位采用虚列支出,虚开发票套取现金。审查成本费用支出项目时,一是对比分析近年来被检查单位稽核费用总额和结构变化情况,分析变化的原因是否合理,特别要关注账务报告中成本偏高及有关费用急剧增长等异常现象,发现疑点时紧抓线索,一查到底;二是对费用发票要逐一审查,找出可疑发票,如果在审查时发现被审计单位接受其他单位提供的支出发票,且该发票应该是财政部门监制的收款收据、税务部门监制的行业发票,却开了国税、地税部门监制的统一发票,则可以反过来去审查提供发票的单位,看收取的费用是否入账,追查确认虚假支出是否进入“小金库”,特别要注意大额费用支出项目和没在账上反映的大量的招待费、通讯费及福利费等支出,看是否存在虚列虚报、弄虚作假套取现金及截留隐瞒专项资金、专项物资的情况,以此来分析判断单位是否存在小金库的问题。

(六)问询攻心法 由于不少被审计单位的经管人员不配合,给小金库的确认带来了困难。私设“小金库”是一种违纪行为,违纪者往往存在侥幸和恐惧的矛盾心理,审计人员要采用心理学的原理与审计技术方法相结合的办法,把握时机,采取攻心战术,攻破违纪者的心理防线,在掌握一定证据的情况下,与有关人员座谈,将询证资料与单位经济合同、收费依据、账面情况等进行核对,以核实单位的小金库问题。一方面从逻辑和常规思维的角度戳穿违纪者的荒谬谎言;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攻心,说明利害,不断对其施加压力,使违纪者交代出“小金库”问题。

三、小金库的治理对策

(一)完善法律制度 小金库之所以屡禁不止,与立法的滞后有很大的关系,现有法规规定关于“小金库”的鉴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实践中如何界定,很难把握。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小金库”的法律法规,使对小金库的鉴定、检查、处理有更明确的法律依据。在法律中明确责任主体应包括单位和自然人。以单位主要领导人、财务分管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为主要责任人,建立小金库责任问责制,打破法不责众的怪圈,触犯法律的,不能以党纪政纪处分替代法律惩罚,需追究其法律责任,增强法律的严肃性和震慑力。只有在有着完善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环境下,处罚才能有威慑力,才能更为有利地查处小金库。

(二)加大处罚力度 在“小金库”问题的处理上,实际操作多以收缴余额,或对单位进行罚款为主,处罚力度很轻,这对于相关责任人来说,无疑于隔靴搔痒,不能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小金库”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应加大对“小金库”的处罚力度,提高罚款比例,要将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结合起来,不仅要重罚单位,更要特别加强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对屡查屡犯者的处罚要加重。严格责任追究,与单位主要领导的评先、评优、评模及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对造成较大损失或较大影响的要严肃处理,情节恶劣,触犯国家法律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追究刑事责任。只有严厉惩治,提高私设“小金库”的违法违规成本, 才是杜绝“小金库”的有效途径。

(三)强化监督机制 目前的监管管理制度不完善,多头监管没有形成合力,清查“小金库”工作是一项经济执法监督的工作,目前均属于财政、银行、审计及检察院等多个部门监管的范畴。由于多头管理,工作上难以形成合力,实际上造成了监督管理上漏洞。需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同时,纪检、检查、监察、财政、审计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协调沟通制度,强化联合执法,设立统一的信息数据库,以便及时报告相关信息,诊断分析数据,排除和确认各种形式的“小金庫”的存在。通过完善协调机制,可以形成整体合力,有效治理“小金库”问题。

(四)深化财经改革 完善预算制度,要使其更加科学、合理,逐步细化部门预算,所有的资金都必须纳入正常的国家预算中,各单位预算支出都应明确具体的项目,并且结合财政收支分类改革,将支出的科目明细到末级,严禁擅自改变预算资金支出的用途,违规套取预算资金,以避免有些资金成为“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同时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增强预算和资金收支透明度,积极推进实施财务人员派出制,保证财务人员的相对独立性,进行预防和治理,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五)健全举报机制 首先,在原有举报的渠道上,注意发挥网络举报作用。其次,由于“小金库”的特点,加强举报对于“小金库”的治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知情人的举报。但由于我国举报人保护制度的不完善,纵有高额悬赏,也是难以打动局中之人。完善举报人保护措施,如结对保护,明确结对领导的责任,使领导认真对待此事。总之,要真正关心举报人的权益保护,使其无后顾之忧,积极揭发“小金库”。

(六)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不得力也是“小金库”存在的原因之一。要消除账外资金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就要针对单位业务的具体特点,关注重点业务、重要事项和高风险领域,排查“小金库”的来源和途径,建立起一整套内容系统、涵盖全面、方便实用的内控制度,规范经营和财务结算行为,防范堵塞漏洞。使所有经济业务事项能够按照预先规定的授权和程序进行,保证收入的完整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内部审计,对企业的会计人员实施再监督,检查企业内部的控制系统及其执行者在每个环节中是否依法守规,在制度上保障单位负责人不犯错或少犯错,降低“小金库”的几率。

小金库的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执法审计人员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业务培训,创新审计方法,不断总结经验,适应监督对象的多样化,提高在复杂环境中发现和查处“小金库”的能力,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的长效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马亚光、陆建发:《要建立健全治理“小金库”的工作机制》,《财政监督》2009年第9期。

[2]王永泰:《浅析小金库的特点及审查方法》,《审计月刊》2009年第9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9SJD630026)、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008JG189J;2009JG111J)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杜 昌)

作者:狄为 施鹏仙

第4篇:小金库的概念

小金库的概念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解 释的文件中指出:“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 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 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 成的资产。 小金库指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化 大公为小公、化小公为私有,未在本单位财务 会计部门列收列支和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主 要来源包括:以各种名义挪用、转移国家预算 内、预算外收入;截留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营业外收入和其他收入;高价倒卖、非法牟取 价差收入;一些经济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侵 占、截留罚没收入。不包括党委、团委、工会 会费,稿费提成和职工互助金等项目。 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一)各项生产经营收入。包括销售收入、营 业收入、出租收入、出售残次品和边角废料收

入、处理报废固定资产变价收入、逾期押金收 入、销售不动产收入、发售股票申请表售表收 入、股票发行费收入等。

(二)各项服务和劳务收入。包括加工、 维修、运输和代理业务收入、服务业收入、广 告收入、出版发行收入、技术转让、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收入等。

(三)各项价外费用。包括价外收取的基金、 集资费、返还利润、补贴、违约金、手续费、 包装费、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 款项及其他形式的价外收费。

(四) 各种集资、 摊派、赞助、捐赠等收 。

(五)股票、债券等投资收益。

(六)各种形式的回扣和佣金。

(七)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八)各项罚没收入。

(九)各类协会、学会的会费收入等。

(十)其他应列入本单位或企业财务会计 部门账内或应交存财政专户的收入。

(十一)通过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 方式将资金转到本单位或企业财务会计部门 账外的款项。 小金库范围 ●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 库”; ●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 库”; ●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 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 “小金库”; ●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 ●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 “小金库”; ●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

“小金库”。

小金库特点

“小金库 的普遍性 。 小金库”的普遍性 小金库 审计中发现的“小金库”,行政机关(部 门)有,事业单位有,企业单位有,各类团体、 临时机构也有。不少单位是“两本帐”、“多 本帐”,有的在经营创收中收入不入帐或入 “另册”,脱 离财务监督;有的截留挪用各种应上缴经费; 有的把该收上来的经费留在下属单位(部门) 作

为“私房钱”;有的编大计划、造假预算, 编假合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虚列支出,虚假 冒领,把报回来的预算经费打入“小金库”, 化大公为小公,甚至化公为私等等。 “小金库 的分散性 、 多样性 小金库”的分散性 小金库 的分散性、 有的单位(部门)为了小团体利益,将单 位内部划小核算单位,通过多头开设银行帐 户,把本应该作为单位收入纳入财务部门统一

核算的资金,分散核算,以多本帐作掩盖,借 此逃避监督;有的是投李报桃,把经费以合法 名义拨到所属单位,公私不分,“小金库”成 了小集体或某些个人的钱包。 “小金库 手段的隐蔽性 小金库”手段的隐蔽性 小金库 “ 小金库”是帐外帐,有的只有单位(部 门)领导或少数几个人知道,具有很大的隐蔽 性、诡秘性特点。有的“小金库”虽在一定范 围内公开,但在财务手续上却留有后路,使上 级在检查时不易抓住把柄,待某项专门检查结 束后,这部分资金又成了单位(部门)名副其 实的“小金库”。 “小金库 使用的挥霍性 小金库”使用的挥霍性 小金库 由于“小金库”的黑户口身份,出了问题 难以查证,致使收支自由,随意性很大。一些 单位请客送礼、讲排场、比豪华、摆阔气,一 些干部出入高消费场所,沉湎“酒绿灯红”,

有的数额较大的行贿受贿,挥霍的金钱,大都 来源于“小金库”。许多经济犯罪案件,也多 与“小金库”相关联。 “小金库 的数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小金库”的数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小金库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完善 阶段,体制尚不健全,法制还不完善,受社会 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生活中“小金库”的问 题越来越突出。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以往每年 全国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查出的各类“小 金库”金额高达数十亿元,造成了国家财税的 大量流失。“小金库”也为犯罪行为大开了方 便之门,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败坏了 社会风气,危害十分严重。

第5篇:稀有小金属概念股

1.锑

辰州矿业002155是国内较大的从事金锑钨多金属生产的企业,锑金属产量约占全球10%。

2.铍

东方钽业000962现有钽金属制品、铌金属制品、铍合金制品三大类型35个系列188个品种,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

3.钴

中国中冶在境内外拥有多处铁、铜、镍、锌、铅、钴、金等多种金属矿产资源。金岭矿业000655以铁精粉、铜精粉、钴精粉的生产销售为主业。

4.萤石

萤石(氟化钙 CaF2)是氟化工之根本,涉及股:巨化股份600160、三爱富600636

5.镓

南风化工00737所在的运城盐池有相当数量的钾、锂、铯、锶、镓、铷等十多种稀有元素。

6.锗

云南锗业002

428、驰宏锌锗60049

7、罗平锌电002114

7.石墨

方大炭素600516是国内最大的炭和石墨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中钢吉炭000928也具有15万吨以上的炭素制品生产能力。

8.铟

株冶集团600961是国内最大的金属铟生产企业。

9.镁

云海金属002182是全球最大的镁合金生产企业之一,预计今年底公司镁合金产能将达到23.5万吨。

10.铌

东方钽业000962现有钽金属制品、铌金属制品、铍合金制品三大类型35个系列188个品种,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

11.铂

锌业股份000751可对硒、铂、钯、碲、铋等五种金属进行回收利用;

太化股份600281控股子公司主营铂系列合金产品;

贵研铂业600459则主营铂、钯、铑等贵金属高纯材料和贵金属功能材料的生产和销售。

12.稀土(包括钪、钇和镧系共17种稀有金属)

包钢稀土6001

11、中色股份0007

58、广晟有色600259。

13.钽

东方钽业000962现有钽金属制品、铌金属制品、铍合金制品三大类型35个系列188个品种,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

14.钨

辰州矿业0021

55、厦门钨业600549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钨冶炼企业

15.钛

宝钛股份600456是国内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科研基地,已形成从海绵钛生产到钛材的产业链

西部材料002149公司在收购了西部钛业后,钛产品成为公司发展的重点。

第6篇:十四种小金属概念股龙头一览

十四种小金属概念股龙头一览 1.锑 稀有度★★★★★

辰州矿业是国内较大的从事金锑钨多金属生产的企业,锑金属产量约占全球10%。 2.铍 稀有度★★★

东方钽业现有钽金属制品、铌金属制品、铍合金制品三大类型35个系列188个品种,生产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

3.钴 稀有度★★★

中国中冶在境内外拥有多处铁、铜、镍、锌、铅、钴、金等多种金属矿产资源。金岭矿业以铁精粉、铜精粉、钴精粉的生产销售为主业。

4.萤石 稀有度★★★★

萤石(氟化钙 CaF2)是氟化工之根本,巨化股份是中国最大的氟化工生产基地。 5.镓 稀有度★★★★

南风化工所在的运城盐池有相当数量的钾、锂、铯、锶、镓、铷等十多种稀有元素。 6.锗 稀有度★★★

驰宏锌锗具有年采选锗产品10吨的生产能力,产品产量和质量居全国首位;另外罗平锌电也具有年产锗3吨的能力。

7.石墨 稀有度★★

方大炭素是国内最大的炭和石墨制品生产企业之一,中钢吉炭也具有15万吨以上的炭素制品生产能力。

8.铟 稀有度★★★★

株冶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金属铟生产企业。 9.镁 稀有度★★

云海金属是全球最大的镁合金生产企业之一,预计今年底公司镁合金产能将达到23.5万吨。

10.铌 稀有度★★★★ 东方钽业(同二) 11.铂 稀有度★★★★

锌业股份可对硒、铂、钯、碲、铋等五种金属进行回收利用;太化股份控股子公司主营铂系列合金产品;贵研铂业则主营铂、钯、铑等贵金属高纯材料和贵金属功能材料的生产和销售。

12.稀土(包括钪、钇和镧系共17种稀有金属) 稀有度★★★★★

包钢稀土、中色股份、广晟有色。 13.钽 稀有度★★★ 东方钽业(同二) 14.钨 稀有度★★★★★

辰州矿业(同一);厦门钨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钨冶炼企业,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硬质合金坯料和钨材料制造商之一。

第7篇:小金库的专项治理

《小金库的专项治理》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比较分析法可以利用计算机来排查,解决数据量大、流程复杂、时间紧等难题,提高检查效率和检查质量。 [题号:Qhx006131] A、对 正确答案:A

1、突击盘存法最重要的是事先掌握被查单位有几个保险柜。 [题号:Qhx006130] A、对 B、错 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突击盘存法最重要的把握时机。

2、采用清查票据法检查票据不包括作废的票据。 [题号:Qhx005776] A、对 正确答案:B

3、会议记录往往能反映一些单位违纪违规问题的蛛丝马迹,可以通过审阅会议记录来获取一些小金库的线索。 [题号:Qhx005777] A、对 正确答案:A

4、小金库”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财政部组织清理的“小钱柜”,而1986年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时开始俗称“小金库”。 [题号:Qhx005770] A、对 您的回答:AB、错 正确答案:A B、错 B、错

5、小金库的最新定义是: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 。 [题号:Qhx005771]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小金库的最新定义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1、财政超范围、超标准发放奖金、津贴只要是在国家规定的账簿内登记、核算,也要认定为“小金库”。[题号:Qhx006129] A、对 B、错

题目解析:财政超范围、超标准发放奖金、津贴只要是在国家规定的账簿内登记、核算,就不能认定为“小金库”。

2、在突击盘库时,当判断现金会存放在多个保险柜时,应安排几个盘点小组同时进行。[题号:Qhx005775] A、对 您的回答:AB、错

2、有些单位可能通过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来设立“小金库”。 [题号:Qhx005773] A、对 正确答案:A

2、“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题号:Qhx006132] A、对 正确答案:A

3、超范围、超标准发放奖金、津贴即使是在国家规定的账簿内登记、核算,也属于小金库行为。 [题号:Qhx005772] A、对 您的回答:BB、错

题目解析:超范围、超标准发放奖金、津贴;公款旅游;请客、送礼等,但只要是在国家B、错 B、错

规定的账簿内登记、核算,就不能认定为“小金库”,只能按违反财政、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制度进行处理、处罚。

4、在分析判断发现疑点掌握一定证据的基础上,向资金往来单位或其下属单位进行审计属于审阅相关资料法。[题号:Qhx005779] A、对 您的回答:BB、错

题目解析:在分析判断发现疑点掌握一定证据的基础上,向资金往来单位或其下属单位进行审计属于延伸检查法。

5、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关键看资金或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 [题号:Qhx006133] A、对 您的回答:AB、错

5、检查小金库时要注意被查单位历年在对待同一件事的处理上是否一致。 [题号:Qhx005778] A、对 正确答案:A

1、只有以现金形式存在才属于小金库。 [题号:Qhx005774] A、对 B、错 B、错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小金库可能存在形态为:现金形态、银行存款形态、有价证券形态、固定资产形态、股权和债权形态。 单选题:

1、对于现金形式存在的“小金库”,实践中比较有效的检查方法是( )。 [题号:Qhx005782] A、突击盘库 B、账户核对法 C、清查票据法 D、审阅相关资料法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对于私设“小金库”的部门来讲,除保管困难外,现金是使用起来最为方便、最为便捷的。对这种形式的“小金库”,实践中比较有效的检查方法是突击盘库。由于以现金形式存在,其他方法都有可能难以发现。

2、小金库检查时查阅被查单位的会议记录,属于以下哪种方法( )。 [题号:Qhx005785] A、审阅相关资料法

B、清查票据法

C、调查取证法

D、延伸审计法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审阅相关资料法包括以下内容:审查会计凭证后附的原始凭单,考究其真伪;审查合同、协议,特别注意保证金和押金的情况;查阅被查单位的会议记录,因为会议记录往往能反映一些单位违纪违规问题的蛛丝马迹,可以通过审阅会议记录来获取一些问题的线索;查阅会计人员交接记录。会计人员交接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检查证据,能够记录交接过程中涉及到全部会计账簿、资料等真实情况。认真检查历任会计、出纳人员的交接记录,可能会发现违法乱纪问题的线索。

4、主要到被检查单位办公场所进行实地查看,观察办公场所有无闲置租赁、电梯间有无移动传媒广告、通讯机站等情况,按照目前市场运作机制,这些都可能为被检查单位带来额外收入。以上方法属于( )。 [题号:Qhx005788] A、审阅相关资料法

B、突击盘库

C、调查取证法

D、现场勘察法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主要到被检查单位办公场所进行实地查看,观察办公场所有无闲置租赁、电梯间有无移动传媒广告、通讯机站等情况,按照目前市场运作机制,这些都可能为被检查单位带来额外收入。属于现场勘察法。

4、全面了解被查单位的行政管理、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情况,尽量掌握其各种收入的来源,以利于确认是否全部收入都已入账,核对报表与收入总账、明细账是否相符,重点核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各类协会、学会的收入、投资分利、房屋租赁收入,出售低值易耗品、材料、废料收入等是否入账;审查有无非法收入或用不合法票据收费,有无截留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这种检查方法是( )。 [题号:Qhx006134] A、突击盘存法 B、现场勘查法

C、收入核实法

D、支出追查法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收入核实法:面了解被查单位的行政管理、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情况,尽量掌握其各种收入的来源,以利于确认是否全部收入都已入账,核对报表与收入总账、明细账是否相符,重点核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各类协会、学会的收入、投资分利、房屋租赁收入,出售低值易耗品、材料、废料收入等是否入账;审查有无非法收入或用不合法票据收费,有无截留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

5、通过询问、调查有关部门或知情人员,并对其做思想工作,讲明利害关系,调查、核实证据,属于以下哪种小金库检查方法( )。 [题号:Qhx005783] A、比较分析法 B、账户核对法

C、调查取证法

D、利用举报法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通过询问、调查有关部门或知情人员,并对其做思想工作,讲明利害关系,调查、核实证据属于调查取证法。

2、对于私设“小金库”的单位,( )是用起来最方便,最为便捷的。 [题号:Qhx006137] A、现金 B、有价证券

C、固定资产

D、股票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对于私设“小金库”的单位,现金是用起来最方便,最为便捷的。

3、以下行为不属于审阅相关资料法的是( )。 [题号:Qhx005786] A、审查会计凭证后附的原始凭单,考究其真伪 B、审查合同、协议,特别注意保证金和押金的情况 C、查阅会计人员交接记录

D、审核票据编号是否连续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审阅相关资料法包括以下内容:审查会计凭证后附的原始凭单,考究其真伪;审查合同、协议,特别注意保证金和押金的情况;查阅被查单位的会议记录,因为会议记录往往能反映一些单位违纪违规问题的蛛丝马迹,可以通过审阅会议记录来获取一些问题的线索;查阅会计人员交接记录。会计人员交接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检查证据,能够记录交接过程中涉及到全部会计账簿、资料等真实情况。认真检查历任会计、出纳人员的交接记录,可能会发现违法乱纪问题的线索.D属于清查票据法

1、审查被查单位的银行开户情况,同被查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对。同时,核实银行存款与银行对账单是否相符。这种检查方法是( )。 [题号:Qhx006135] A、突击盘存法 B、现场勘查法

C、收入核实法

D、账户核对法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账户核对法:审查被查单位的银行开户情况,同被查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对。同时,核实银行存款与银行对账单是否相符。

3、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的标准是( )。 [题号:Qhx005781] A、资金或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 B、在往来科目中列收列支 D、公款旅游;请客、送礼等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关键看资金或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

4、检查是否有虚报冒领款项转做“小金库”的情况,要特别注意( )。 [题号:Qhx005784] A、检查的突击性

B、重点审查白条抵库、大额和金额较整,有规律的支出 C、尽量掌握其各种收入的来源

D、对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C、超范围、超标准发放奖金、津贴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支出追查法通过审查各项开支,检查是否有虚报冒领款项转做“小金库”的情况,特别注意审查白条抵库、大额和金额较整,有规律的支出,必要时延伸到关联单位。

5、检查票据购买登记簿,清点所提供的票据存根是否完整,属于以下哪种方法( )。 [题号:Qhx005787] A、审阅相关资料法

B、清查票据法

C、调查取证法

D、账户核对法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清查票据法包括检查票据购买登记簿,清点所提供的票据存根是否完整;审核票据编号是否连续,填写项目是否齐全,大、小写金额、复写字迹是否一致,有无涂改现象,作废的票据是否加盖“作废”戳记。

2、改革开放以来,包括本次对小金库的专项治理,我国共开展了( )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专项治理“小金库”行动。 [题号:Qhx005780]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包括本次对小金库的专项治理,我国共开展了3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专项治理“小金库”行动。分别为1989年、1995年和2009年。

3、审核票据编号是否连续,填写项目是否齐全,大、小写金额、复写字迹是否一致,有无涂改现象,作废的票据是否加盖“作废”戳记。这种检查方法是( )。 [题号:Qhx006138] A、突击盘存法 B、现场勘查法

C、收入核实法

D、清查票据法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清查票据法的清查内容包括:检查票据购买登记簿,清点所提供的票据存根是否完整;审核票据编号是否连续,填写项目是否齐全,大、小写金额、复写字迹是否一致,有无涂改现象,作废的票据是否加盖“作废”戳记。可以以票据领购、使用、缴销、结存登记为线索,通过计算机排序、计算或人工摸排审核寻找差异。

4、为落实被查单位“疑问”资金的最终去处,审计人员按照审计程序的要求,带着介绍信来到延伸单位的开户行进行审查,经查有部分支出进了某大药房,有部分支出进了某工程有限公司,又有部分支出进了某区综合商店。这属于以下哪种方法( )。 [题号:Qhx005789] A、清查票据法 B、延伸审计法

C、调查取证法

D、现场勘察法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延伸审计法指在分析判断发现疑点掌握一定证据的基础上,向资金往来单位或其下属单位进行延伸审计。 [题号:Qhx006136] A、仅违反了会计制度 B、仅违反了税收法规 C、属于私设“小金库” D、合理合法行为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收入没有入账,少缴了税金,属于私设“小金库”行为,违反了会计、税法等相关规定。

5、某生产企业将生产剩下的边角料出售,出售收入没有入账,而直接用于员工福利发放。这种情况( )。

多选题:

1、下列属于支出追查法清查内容的有( )。 [题号:Qhx006142] 查看答案

A、全面了解被查单位的行政管理、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情况,尽量掌握其各种收入的来源 B、通过审查各项开支,检查是否有虚报冒领款项转做“小金库”的情况 C、审查白条抵库、大额和金额较整,有规律的支出,必要时延伸到关联单位 D、盘查实际支出,账面列支数额与实物的单价、数额是否相符

正确答案:BCD

题目解析:A属于收入核实法。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以下哪些年份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专项治理“小金库”行动( )。 [题号:Qhx005790] 查看答案

A、1989年 B、1995年

C、2000年

D、2009年

正确答案:ABD

题目解析:包括本次对小金库的专项治理,我国共开展了3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专项治理“小金库”行动。分别为1989年、1995年和2009年。

3、下列属于“小金库”资金的使用方向的有( )。 [题号:Qhx006139] 查看答案

A、弥补经费 B、发放奖金

C、接待宴请

D、私分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小金库”资金的使用方向包括:弥补经费;购建资产;发放奖金、津补贴、福利等;接待宴请、公款旅游;礼品礼金支出;私分。

1、以下属于利用举报法内容的是( )。 [题号:Qhx005799] 查看答案

A、公布“小金库”检查线索举报电话

B、公布“小金库”检查线索举报通信地址(包括电子邮箱地址

C、收到“小金库”举报信息,检查组应对举报信息的真实程度进行初步判断 D、参考“小金库”举报信息进行实质性测试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利用举报法包括在开展“小金库”的检查时,公布“小金库”检查线索举报电话和通信地址(包括电子邮箱地址)也很重要,一旦收到“小金库”举报信息,检查组应对举报信息的真实程度进行初步判断,重点对举报涉及的有关人员、资金流向进行调查,参考“小金库”举报信息进行实质性测试,可以提高检查的针对性。

2、下列属于清查票据法清查内容的有( )。 [题号:Qhx006141] 查看答案

A、检查票据购买登记簿,清点所提供的票据存根是否完整

B、审核票据编号是否连续,填写项目是否齐全,大、小写金额、复写字迹是否一致,有无涂改现象 C、作废的票据是否加盖“作废”戳记

D、审查被查单位的银行开户情况,同被查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对

正确答案:ABC

题目解析:D属于账户核对法。

3、目前“小金库”的基本特点包括( )。 [题号:Qhx005795] 查看答案

A、资金来源是公用的 C、使用性质是违法的

B、形成方式是隐蔽的

D、登记、核算在国家规定的账簿内

正确答案:ABC

题目解析:小金库”有那些的基本特点:资金来源是公用的;形成方式是隐蔽的;使用性质是违法的。D不属于小金库。

4、我国对小金库的认定,2009年的定义与1995年定义的区别是( )。

[题号:Qhx005792] 查看答案

A、强调金额的大小,设立小金库的最小金额标准 B、不突出设立“小金库”的手段和方法

C、不区分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预算管理,强调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 D、不仅仅局限在资金,强调各项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

正确答案:BCD 题目解析:定义差别(1)不突出设立“小金库”的手段和方法;(2)不区分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预算管理,强调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3)不仅仅局限在资金,强调各项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

5、以下属于可能会产生小金库的行为的是( )。 [题号:Qhx005793] 查看答案

A、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

B、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 C、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户核算

D、虚列支出转出资金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小金库的来源方式: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户核算设立“小金库”;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 。

1、利用收入核实法检查小金库时,应重点核查是否入账的收入包括( )。 [题号:Qhx005797] 查看答案

A、行政事业性收费

B、罚没收入

C、投资分利

D、房屋租赁收入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收入核实法要重点核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各类协会、学会的收入、投资分利、房屋租赁收入,出售低值易耗品、材料、废料收入等是否入账。

3、下列属于现场勘察法清查内容的有(

)。 [题号:Qhx006143] 查看答案

A、观察办公场所有无闲置租赁

B、电梯间有无移动传媒广告

C、公布“小金库”检查线索举报电话和通信地址

D、向有关人员询问,结合财务资料和经济资料,选择与被查单位资金结算频繁、经济往来密切的单位进行调查

正确答案:AB

题目解析:C属于利用举报法。D属于延伸检查法。

4、某机关将一处房产出租给某公司开办酒店,年应收租赁费20余万元,而该单位每年的招待费用也需要几十万元,双方达成协议:收支相抵,年终按收支差额结算。这种情况属于( )。 [题号:Qhx006140] 查看答案

A、违反财政财务制度 C、违反税法规定

B、私设“小金库” D、违反会计法律法规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双方都隐瞒了收入、少缴了税金,同时又少列支了招待费支出,该机关的房产出租收入也在账上少列了收入。因此都违反了上述规定。

5、以下属于本次小金库治理的主要指导文件的是( )。 [题号:Qhx005791] 查看答案

A、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 B、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 C、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

D、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意见

正确答案:AB

题目解析:“小金库”治理主要指导文件为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9〕18号);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中纪发〔2009〕7号)。另外两个文件,但并不是专门针对本次小金库治理的

2、目前,处理处罚“小金库”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有( )。 [题号:Qhx005796] 查看答案

A、1999年修订后的《会计法》

B、2001年修订后的《税收征管法

C、2005年2月起实施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D、2009年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

正确答案:ABC

题目解析:小金库”违法行为处理处罚法律依据:1999年修订后的《会计法》;2001年修订后的《税收征管法》;2005年2月起实施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D并不是处罚的法律依据,仅提供原则指导。

4、小金库的可能存在形态包括( )。 [题号:Qhx005794] 查看答案

A、股权和债权形态

B、银行存款形态

C、有价证券形态

D、固定资产形态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小金库可能存在形态为:现金形态、银行存款形态、有价证券形态、固定资产形态、股权和债权形态

1、以下属于账户核对法内容的是( )。 [题号:Qhx005798] 查看答案

A、审查被查单位的银行开户情况,同被查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对 B、核实银行存款与银行对账单是否相符 D、核对母公司合并报表与子公司报表

正确答案:AB

题目解析:账户核对法主要核对银行相关内容。包括:审查被查单位的银行开户情况,同被查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对;核实银行存款与银行对账单是否相符。

C、核对报表与收入总账、明细账是否相符

第8篇:小金库的治理报告

朔黄运输公司关于针对“小金库”预防、整顿事项的

报告

我公司针对9月10日新运公司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正确理解“小金库”内涵,开展帐外资产清查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内容,立即行动起来,着手进行了“小金库”的自查活动。经自查,我公司不存在私设“小金库”的问题,但是为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我公司制定了以下措施: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 为确保我公司“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顺利进行,我公司成立了由经理王树贵任组长、党委书记王斯演任副组长的预防、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综合办公室和财务部具体负责“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二、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在上级单位全面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后,我公司迅速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了新运公司9月10日的《紧急通知》,公司“小金库”治理领导小组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正确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明确清理检查“小金库”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遏制和防止腐败,规范财务收支活动的重要举措。

三、认真开展自查,实施有效监督

要求车间、部门对照《紧急通知》各项指标认真自查自纠,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1、我公司均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执行,收入、支出全部纳入本单位财务部门法定帐目统一核算,没有单独设立帐户,未设任何形式的“小金库”。

2、我公司财务部门严格按照制度有关规定执行,从无设置帐外帐和小金库以及以个人名义私存公款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各类票据均管理规范,并建立相应的备查薄。

4、按照财务集中支付要求,按照现金管理有关规定,严禁私设“小金库”。财务报销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杜绝坐支行为。严格控制资金支出,没有以任何形式进行私存私放。

5、清查结果公司宣传简报上进行了通报,并在公司公开栏予以公示。在认真清查的基础上,按照规定,认真填报相关表格。

四、加大宣传,加强日常教育,搞好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务监督力度,检查各车间、单位罚款制度,从源头上制止“小金库”的滋生防止。

1、加强教育,从思想上杜绝“小金库”的设置。大讲“小金库”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引导公司各级领导干部从思想上认清设立“小金库”不仅违纪,而且违法,一旦搞了,“小金库”就像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卷入违法违纪的案件,损害的不仅是企业的利益、集体的利益,还有个人及家庭的悲欢荣辱。

2、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教育,引领领导干部克服侥幸心理,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3、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廉政教育的经常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企业内部形成浓厚的廉政氛围。

4、完善制度,使其不能。从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制度的漏洞入手,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标本兼治。增强各项成本使用的透明度,使各项经费的安排、使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从制度上堵住漏洞,把好关,使其不能。

5、严肃查处,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使其不敢。我公司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提高财务透明度,严防“小金库”的出现。

中铁一局集团新运朔黄运输公司

二O一O年十一月七日

第9篇:小金库的治理与防范

一、学习目的

1.认识小金库的危害。

2.掌握治理小金库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

3.掌握治理小金库的相关治理方案、技术方法。

4.治理小金库,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护各单位的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内容结构 三篇14章

第一篇:小金库的治理与防范 共5章

第1章 概念

第2章 政策解读

第3章 专项治理方案

第4章 治理的长效机制

第5章 检查的技术方法。

第二篇:小金库相关法律制度 共7章

第6章 部门预算管理

第7章 国库集中支付

第8章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第9章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第10章 财政预算公务卡管理

第11章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第12章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第三篇:小金库治理经验总结与案例 共2章

第13章:小金库治理经验总结与探讨

第14章:小金库治理案例

第一篇:小金库的治理与防范 共5章

小金库的危害 1.会计信息失真。

3.造成国家财政收入损失。 4.流失国有资产。

5.产生腐败、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危害党和国家。 提纲 三大内容

2.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一、小金库的定义、资金来源

二、小金库的表现形式、存放形态

三、小金库的使用方向、基本特点、发展态势

具体内容

一、小金库的定义和资金来源

(一)定义

20世纪70年代,小钱柜

1986年,小金库

1995年,国办文件:违规侵占、截留收入,未入账或未入预算,私自存放的资金。

2009年中纪委:违规,应列未列账的各项资金资产。

判断标准:是否列入单位依法建立的账簿。

区分:小金库与非小金库的其他违规行为。

(二)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13种

1.财政拨款

2.政府性基金收入

3.专项收入

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5.罚没收入

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7.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8.资产处置收入

9.资产出租收入

10.经营收入

11.利息收入

12.捐赠收入

13.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二、小金库的表现形式及存放形态

(一)小金库的表现形式 8种

1.违规收费、罚款、摊派收入。

2.资产处置、出租收入。

3.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

4.经营收入未列账。

5.虚列支出。

6.以假发票骗取资金。

7.上下级单位相互转移资金。

8.其他形式。

(二)小金库的存放形态 5类

1.现金:收入不入账、虚列支出、商业回扣等。

2.银行存款:另开账号、个人账号、转入关联部门账号等。

3.有价证券

4.固定资产:历史原因形成的账外财产等。

5.关联方的股权和债权

三、小金库的使用方向、基本特点、发展态势

(一)小金库的使用方向 6种

1.弥补经费

2.购建资产

3.发奖金、津贴、补贴、福利。

4.接待宴请、公款旅游。

5.礼品礼金

6.私分。

(二)小金库的基本特点3个

1.资金来源是公用的。

2.形成方法隐蔽。

3.使用性质违法。

(三)小金库的发展态势

1.多发高发。

2.高发区相对集中,易发区下移。集中于少数权力部门、金融机构、垄断行业、行政事业单位及二级以下预算单位。

3.来源更加繁杂,方式更加隐蔽。

4.小金库性质认定出现一些模糊地带。

第二章 小金库治理政策解读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提纲:本章八大内容

一、小金库治理相关规定 8

二、小金库认定政策解读 3

三、小金库处理政策解读 3

四、小金库处理处罚法律依据 10

五、自查自纠政策解读 2

六、小金库案件移送政策 4

七、小金库举报奖励政策 4

八、关于金融机构协作配合问题 3

具体内容

一、小金库治理相关规定 8项文件

1.1995年国办转发的《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5〕29号)。

2.2001年《审计署办公厅关于设立“小金库”行为适用法规问题的批复》

3.2004年国务院颁布《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4.2009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联合印发《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范围内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

5.2010年,中纪委发布《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

另出台金融业和保险业治理文件。

6.2011年,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2011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7.最高法、最高检制订了本系统各自的规定。

8.刑法未直接规定小金库的处罚,在触犯税收或私分国有资产罪时处罚。

二、小金库认定政策解读 3

小金库认定依据:《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

认定唯一标准:资金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

(一)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

1.设账的依据是《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单位不允许不设账。

2.包含总账、日记账、明细账、辅助账等,各账之间不得相互替代。

3.不得账外设账。 4.账簿要真实完整。

(二)账簿“符合规定”的理解

1.单位可以设置各类账,但总账是唯一的,且要能全面反映单位账务情况。

2.会计报表必须是依据总账分析编制的。

(三)小金库认定的特殊情况

1.在符合规定的账簿中列示的违规行为,不算小金库行为。

2.对专项资金以专项管理名义另行设账,不在单位总账和报表上纪录的,是小金库行为。

3.单位下属非独立核算的资金,应并入单位总账和报表纪录,否则,认定为小金库。如内部食堂、招待所等。

三、小金库处理政策解读 3

(一)处理原则

1.依法处理、宽严相济。

2.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原则。

3.处理事与处理人相结合原则。

(二)设立小金库行为的惩处方式

1.处理

责令改正、调账、收缴、限期退还侵占资产、追回有关资金、暂停拨款、销毁非法票据或撤销非法账户等。7种

2.行政处罚

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公告、吊销证照、撤销登记、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等等。 3.党纪政纪处分

党纪处分: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4.组织处理

停职、调整、免职,三种可合并使用。 5.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设立小金库的专门处理规定 2个

政纪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1.2009年,中纪委《设立“小金库”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2010年,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计署联合印发《设立“小金库”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全文15条。

四、小金库处理处罚法律依据 12

1.《会计法》

2.《税收征管法》

3.《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

4.《行政处罚法》

5.《公务员法》

6.《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7.《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条件的规定》

8.《关于严肃追究扰乱财经秩序违法违纪人员责任的通知》

9.《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

10.《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处分规定》

11.《设立“小金库”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2.《设立“小金库”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

五、自查自纠政策解读 4点

(一)自查自纠注意事项

1.自查面必须达到100%。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

2.切实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自查报告上,单位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要签字。

3.单位对下属单位或对内部的检查,属自查。

4.对已查处问题的政策规定。已按有关部门要求整改,在《实施办法》下发前,查处的资金资产已全部列入账簿,可以不再填列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应在报告中说明。

5.自查自纠整改落实政策问题。

自查出的账外资金,列入账簿。

自查出的账外资产,列入账簿。

应上缴财政的,要上缴财政。

应补交税的,要补交税。

(二)“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

1.鼓励自查,自查查出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及时纠正的,对单位及责任人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处分。

2.对下属单位或部门的检查,视同自查。

3.被查出小金库的,除进行相应财务、税务处理外,对单位和责任人要进行相应处罚处分。

4.在专项治理中,走过场的,要通报批评并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5.在专项治理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或重点检查时发现的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依法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6.《意见》下发后,再设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从严处理。

(三)自查从宽的情形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1.主动消除、减轻违法行为后果的。 2.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3.有立功表现的。 4.其他。

违法行为轻微、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四)被查从严的情形。

1.在专项治理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或重点检查时发现的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依法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强迫、唆使他人违法的。

3.串供、伪造、销毁、隐匿证据的。

4.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的。

5.包庇同案人员、打击报复批评人、检举人、控告人、证人或其他人员的。

6.妨碍、干扰组织审查的。

7.其他从重情节的。

六、小金库案件移送政策 5

(一)移送的法规文件

1.《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10号)

2.《财政监督检查案件移送办法》(财政部令53号)

3.审计署、公安部《关于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和加强工作协作配合的通知》(审法发[2000]第42号)

(二)涉及党纪、政纪处分案件的移送

1.涉及党纪的,按《党章》及相关规定执行。

2.涉及政纪的,是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监察机关有权对不是由监察机关任免的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

(三)涉及刑事责任案件的移送

涉嫌犯罪的,必须移送司法机关(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

职务犯罪向检察院移送,其他犯罪向公安机关移送。

职务犯罪行为:挪用公款、私分各种回扣、手续费、私分国有资产、玩忽职守导致国有资产损失、少征不征税导致国家损失的、低价出让国有资产造成缺失的。

(四)不移送的法律责任

1.《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第十六条规定,逾期不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的,由本级或上级人民政府,或实行垂直管理的上级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移送,并对正职负责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记过以上的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行政执法机关违反本规定,不移送或以行政处罚代替移送的,由本级或上级人民政府,或实行垂直管理的上级行政执法机关,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拒不改正的,对正职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记过以上的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案件移送基本程序

主要按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10号)的基本要求办理。

七、小金库举报奖励政策 3

(一)小金库举报的特殊性和重要作用 1.举报特点

举报人是内部的

举报内容明晰:被举报单位详细名称、小金库形成时间、主要资金来源和支出、存放方式、管理人员其他违法违纪问题与小金库并存。 2.举报是治理“小金库”的重要手段 起到威慑作用,提高检查效率。

(二)举报办理和奖励政策 姓名等。

1.办理政策

(1)各级日常治理机构,办理举报工作,设立公布举报电话、地址、信箱、网址、指定专人办理举报事宜、建立举报登记、查处督办制度。

(2)按行政和财务管辖权限办理举报。

(3)举报企业问题的,按内容和财务隶属关系,交由相关执法单位查处。

(4)做好举报事项查处的跟踪、落实、反馈工作。

(5)建立举报管理制度。

2.奖励政策

(1)奖励适用范围:专项治理期间、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举报。

(2)奖励比例:查处并已缴入库的资金、税款、罚款的合计金额的3—5%,最高10万。

(3)不奖励的情形。

举报人无法证实真实身份的

举报事实不清的

跟小金库无关的

有关监督检查部门应经发现或者正在查处的

其他

(4)奖励办理机构和资金来源

专项治理工作机构办理。 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 直接拨付到举报人账户。 (5)明确奖励程序和要求。

(三)保护举报人

1.受理保密:举报渠道保密、举报管理保密。

2.办理保密:转办和督办保密。

3.奖励保密。

4.档案管理保密。

5.执行回避制度。

八、关于金融机构协作配合问题 4

1.经县级以上监察机关领导人批准,可以查询存款,可申请法院保全。

2.经县级以上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查存款。

3.经县级以上财政、审计、监察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向与被调查审查有业务往来单位查询有关情况。

4.公安、税务部门的强制和保全措施。

第三章 小金库专项治理方案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提纲 9大内容

一、小金库治理的意义 4大意义

二、小金库专项治理的范围 6点

三、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

(中办发〔2009〕18号) 5大内容

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

(中纪发〔2009〕7号) 5大内容

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

(中纪发〔2010〕29号) 5大内容

六、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试点实施方案 按照(中办发〔2009〕18号)的精神制订 5大内容

七、国有及国有控股保险机构小金库专项治理试点工作方案

(保监发〔2010〕65号) 6大内容

八、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

(中纪发〔2010〕28号) 5大内容

九、2011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中治金〔2011〕2号) 5大内容

十、8个附件

附件1:小金库全面复查报告表 附件2:小金库全面复查统计表

附件3:小金库重点抽查统计表 补充表1.补充表2

附件4:小金库问题举报核查情况统计表

附件5:小金库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统计表

附件6: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统计表

附件7:日常监督发现小金库问题统计表

附件8:填表说明

特点

1.1个意见7个方案。

2.文件出台时间密集:2009.2010.2011。

3.治理对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国有金融企业、国有保险企业、社会团体。

4.体现治理小金库的坚决性。

具体内容

一、小金库治理的意义 4个要求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2.实现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加强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等改革的必然要求。

4.加快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小金库专项治理的范围 6点

(一)治理范围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国有金融企业、国有保险企业、社会团体等等。分步推进。

(二)治理、专项治理

《意见》中是指导性的,用的是治理。

《实施办法》明确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并明确了时限,强调专项。

(三)什么是党政机关?

1.包括:各级党的机关、人大、行政、政协、审判、检察、工会、共青团、妇联等。

2.人民团体: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目前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共有8个

3.社会团体:公民自愿组成、按章程开展活动、非营利性组织。以下三种除外

8个少数民主党派,21个群众团体、单位内部的协会(如桥牌协会等)。

(四)什么是事业单位?

1.事业单位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央编委《 <关于批转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通知》设立的社会服务组织。

2.企业化管理、改制的,以《意见》发布之日的登记属性为准。

(五)什么相关境外机构?

即外派机构,是治理范围。

(六)关于计划单列市问题

由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治理。

三、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 (中办发〔2009〕18号) 5大内容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2点

1.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坚决查处,建立长效机制。 2.基本原则 4 (1)分级负责、分口把关。

(2)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单位财务管理、经费管理、财政、审计、银行、税务等结合。

(3)依纪依法、宽严相济。

(4)标本兼治、纠建并举。

(二)小金库治理的范围和步骤

1.治理范围

应列未列账的资金资产。

先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再到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

2.方法步骤 4步

(1)动员部署。

(2)自查自纠。

(3)重点检查。

(4)整改落实。

(三)小金库治理的政策界限 自查从宽,被查从严

1.鼓励自查,自查查出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及时纠正的,对责任单位可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人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处分。

2.被查出小金库的,除进行相应财务、税务处理外,对单位和责任人要进行相应处罚处分。

3.在治理中,走过场的,要通报批评并整改,严重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在治理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或重点检查时发现的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依法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意见》下发后,再设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从严处理。

(四)强化小金库的源头治理 3 1.加强教育。 2.完善制度。 3.深化改革。

(五)加强组织领导

1.健全领导体制。

2.完善协调机制。

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

(中纪发〔2009〕7号) 5大内容

(一)专项治理的范围和内容

1.专项治理的范围

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以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为重点(包括境外机构)。

2.专项治理内容

应列未列账的。重点是2007年以后的,2006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及形成的资产,情节严重的,可追溯以前。

3.小金库的表现形式 7种

(1)违规收费、罚款、摊派收入。

(2)资产处置、出租收入。

(3)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

(4)经营收入未列账。

(5)虚列支出。

(6)以假发票骗取资金。

(7)上下级单位相互转移资金。

(二)专项治理的方法和步骤

自《意见》下发之日起,到2009年底基本结束。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

1.动员部署

自《意见》下发之日起,到2009年5月底。

2.自查自纠。

到2009年6月底。

3.重点检查。

2009年7月到10月。

重点检查对象

4.整改落实

至2009年11月底。

(三)小金库治理的政策界限 自查从宽,被查从严

1.鼓励自查,自查查出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及时纠正的,对单位及责任人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处分。

2.被查出小金库的,除进行相应财务、税务处理外,对单位和责任人要进行相应处罚处分。

3.在专项治理中,走过场的,要通报批评并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4.在专项治理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或重点检查时发现的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依法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意见》下发后,再设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严肃处理。

6.其他违法问题,按相关规定处理。

(四)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

条块结合、分级负责。

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财政部。 地方设立治理小金库日常工作机构。

(五)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 1.宣传发动。

2.落实举报制度。

(1)各级日常治理机构,办理举报工作,设立公布举报电话、地址、信箱、网址、指定专人、建立登记、督办制度、建立举报管理制度。

(2)奖励:查处并已缴入库的资金、税款、罚款的合计金额的3—5%,最高10万。

(3)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做好举报管理保密工作。

3.完善协调机制。

4.强化工作督导。

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

(中纪发〔2010〕29号) 5大内容

(一)专项治理范围 3

1.各级国资委管理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2.各级政府及部门、机构管理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3.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组织形式上: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占是指控制地位的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二)小金库的治理内容

应列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重点:2008年以来的,2007年底余额及形成的资产,情节严重的,可追溯以前。 国有企业小金库的表现形式 4类 1.隐匿收入。

(1)以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营业收入形成的。

(2)资产处置、出租、使用收入。

(3)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的投资收益。

(4)政府奖励、社会捐赠等。

2.虚列支出

(1)虚列产品成本、工程成本、采购成本、劳务成本等营业成本。

(2)虚列研究开发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销售手续费、销售劳务费等期间费用。

(3)虚列职工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险费、工会经费、管理人员职务消费等人工成本。

3.转移资产

(1)虚假会计核算方式转移原材料、产成品等资产。

(2)虚假股权、应收账款坏账核销等方式。

(3)虚假资产盘亏、损失、报废等方式转移资产。

(4)虚假关联方交易。

4.其他方式。

(三)专项治理步骤 4阶段

自本办法下发之日起,到2010年底基本结束。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

1.动员部署

自本办法下发之日起,到2010年7月底。

思想发动、政策宣传、提高思想认识、鼓励举报。 2.自查自纠

到2010年9月底。

3.重点检查

截至2010年11月底。

重点检查面不低国有企业户数数的20%,每户重点检查企业不低于所属子企业户数的20%。 重点检查对象 7

自查面100%。

(1)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性、支柱性企业或单位。

(2)供水、供气、供电、供热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或单位。

(3)投资链条长、分支机构多的企业或单位。

(4)未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表外资产金额较大的企业或单位。

(5)以前有小金库的企业或单位。

(6)被举报的企业或单位。

(7)自查自纠不力,走过场的企业或单位。

4.整改落实

至2010年12月底。

(四)小金库治理处理原则 依法依纪 宽严相济 把握6点

1.鼓励自查,自查查出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及时纠正的,对单位及责任人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处分。

2.被查出小金库的,除进行相应财务、税务处理外,对单位和责任人要进行依法追究责任。

3.在治理中,走过场的,要通报批评并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4.在治理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或重点检查时发现的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依法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意见》下发后,再设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严肃处理。

6.其他违法问题,按相关规定处理。

(五)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2.加强统筹协调

3.加强舆论宣传

4.加强调研督导

5.加强综合治理

6.建立长效机制

六、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试点实施方案

按照(中办发〔2009〕18号)的精神制订 5大内容

(一)专项治理试点范围 3

1.由银监会管理、有金融业务许可证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信用社、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银行类企业。

2.由证监会管理的、有证券、期货、基金业务许可证的国有及国有控股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等证券类企业。

3.由保监会管理的、有保险业务许可证的国有及共有控股保险类企业。

试点检查面,30%左右。

(二)小金库的治理内容

应列未列账的资金资产。

重点:2008年以来的,2007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及形成的资产,情节严重的,可追溯以前。 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小金库的表现形式 4类 1.隐匿收入。

(1)以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保费收入等主营业务收入形成的。 (3)以资产清理、抵债资产变现等营业外收入及投资收益形成的。 (4)以拆借、集资、投资、咨询、代客理财等形式形成的。 2.虚列支出

(1)以假发票、假合同、假票据等方式骗取资金而设立。

(2)以佣金、代办手续费、财政性资金等其他收入设立。

(2)虚列利息支出、佣金手续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赔付退保支出等套取资金。

3.转移资产

(1)转移对外投资。

(2)转移固定资产、抵债资产等。

(3)转移清收的不良资产等。

4.其他方式。

(三)专项治理步骤 6阶段

自本方案下发之日起,到2010年底基本结束。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

1.前期调研

截至2010年6月底。

2.动员部署

截至2010年7月底。

3.自查自纠。

到2010年8月底。

4.重点检查。

截至2010年10月底。

重点检查面不低于上一级单位总资产或主营收入的10%,每户重点检查企业不低于子企业户数的20%。

重点检查对象 6

(1)被举报的。

(2)自查自纠不力,走过场的。

(3)内部控制、财务内控薄弱的。

(4)分支机构、营业网点较多的。

(5)根据日常监管纪录,需要重点检查的。

(6)牵头部门认为有必要重点检查的。

5.整改落实

至2010年11月底。

6.总结报告

至2010年12月底。

(四)小金库治理处理原则 依法依纪 宽严相济 把握6点

1、自查查出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及时纠正的,对单位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对有关负责人可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

2、被查出小金库的,除进行相应财务、税务处理外,对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依法追究责任。

3、在专项治理试点工作中,走过场的,要通报批评并整改,对于问题严重要追究责任。

4、在专项治理试点工作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或重点检查时发现的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依法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意见》下发后,再设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从严处理。

6、其他违法问题,按相关规定处理。

(五)专项治理试点工作的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2、加大宣传和举报办理工作力度

3、注重与金融监管工作相结合

4、加强调研督导

七、国有及国有控股保险机构小金库专项治理试点工作方案

(保监发〔2010〕65号) 6大内容

(一)专项治理范围 2

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保险公司、保险集团公司、保险财产管理公司、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

保险公估:接受保险当事人委托,独立的对保险事故所涉及的保险标的进行评估、勘验、鉴定、估损、理算等活动的行为。

(二)小金库的治理试点内容

应列未列账的各项资金资产。

重点:2008年以来的,2007年底小金库滚存余额及形成的资产,情节严重的,可追溯以前。

国有及国有控股保险机构小金库的表现形式 4类

1、隐匿收入。

(1)以保费收入、投资收益等主营业务收入形成的。

(2)以业务回扣收入、代办手续费、财政性资金等其他收入设立。

(3)以资产清理、抵债资产变现等营业外收入或投资收益形成的。

(4)以拆借、集资、投资、咨询、代客理财等形式形成的。

2、虚列支出

(1)以假发票、假合同、假票据等方式骗取资金而设立。

(2)虚列利息支出、佣金手续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赔付退保支出等。

3、转移资产

(1)转移对外投资。

(2)转移固定资产、抵债资产等。

(3)转移损余物资、追偿收入等。

4、其他方式。

(三)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

由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由保监会牵头负责组织实施。

保监会成立保险业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工作。

各级保监局参与。

(四)专项治理步骤 6阶段

自本方案下发之日起,到2010年12月底基本结束。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

1、前期调研

截至2010年6月底。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小金库资金来源、表现形式、使用方向、易发部位等。

2、动员部署

截至2010年7月底。

计划制定、业务培训、政策解答、鼓励举报、制定相关举报制度。

3、自查自纠。

到2010年8月底。

4、重点检查。

截至2010年10月底。

重点检查面不低于上一级单位总资产或主营收入的10%。

(1)被举报的。

(2)自查自纠不力,走过场的。 (3)内部控制、财务内控薄弱的。 (4)分支机构、营业网点较多的。

重点检查对象 6

(5)根据日常监管纪录,需要重点检查的。

(6)保监会认为有必要重点检查的。

5、整改落实

至2010年11月底。

6、总结报告

至2010年12月底。

(五)小金库治理试点 处理原则 依记依法 宽严相济 把握6点

1、自查查出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及时纠正的,对单位可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人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处分。

2、被查出小金库的,除进行相应财务、税务处理外,对单位和责任人要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3、在专项治理试点工作中,走过场的,要通报批评并整改,对问题严重要追究责任。

4、在专项治理试点工作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或重点检查时发现的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依法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意见》下发后,再设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从严处理,

6、其他违法问题,按相关规定处理。

(六)专项治理试点工作的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2、加大宣传和举报办理工作力度

3、注重与保险监管工作相结合

4、加强调研督导

八、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

(中纪发〔2010〕28号) 5大内容

(一)专项治理范围 2

1、社会团体:依《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设立的,非营利性组织。

2、公募基金会:依《基金会管理条例》设立的,从事公益事业的非营利组织。

(二)小金库的治理内容

应列未列账各项资金资产。

重点:2008年以来的,2007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及形成的资产,情节严重的,可追溯以前。

小金库的表现形式 7类

1、隐匿会费收入。

2、截留行政事业性收费。

3、截留捐赠收入。

4、资产处置、出租收入。

5、虚列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等或以假发票、假合同等手段套取资金。

6、虚列职工工资、福利费、管理人员职务消费等其他支出。

7、其他方式。

(三)专项治理步骤 4阶段

自本办法下发之日起,到2010年底基本结束。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 自本办法下发之日起,到2010年7月底。

思想发动、政策宣传、提高思想认识、鼓励举报。

2、自查自纠。

到2010年9月底。

1、动员部署

自查面100%。

3、重点检查。

截至2010年11月底。

重点检查面不低于总户数的5%,重点领域、重点单位检查面不低于20%。

重点检查对象 7

(1)行业性社会团体。

(2)有财政拨款、有政府资助、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有行政事业收费项目、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公募基金会。

(3)财务会计管理薄弱的。

(4)社会反应强烈的。

(5)以前有小金库的。

(6)被举报的。

(7)自查自纠不力,走过场的。

4、整改落实

至2010年12月底。

(四)专项治理处理原则 依纪依法 宽严相济 把握6点

1、鼓励自查,自查查出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及时纠正的,对责任单位可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对相关责任人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处分。

2、被查出小金库的,除进行相应财务、税务处理外,对单位和责任人要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3、在专项治理中,走过场的,要通报批评并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4、在专项治理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或重点检查时发现的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依法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意见》下发后,再设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严肃处理,

6、其他违法问题,按相关规定处理。

(五)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

2、完善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3、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工作重点。

4、注重统筹兼顾、实施综合治理。

5、拓宽举报渠道、落实奖励政策。

6、强化源头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九、2011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中治金〔2011〕2号) 4大内容

(一)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

2、治理范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二)任务目标 5

1、全面深入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小金库治理工作。

3、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4、总结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试点治理经验。

5、全面复查,特别是零申报单位。

(三)时间步骤 5阶段

2、解决不重视、走过场。

自本方案下发之日起,到2011年12月底结束。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

1、全面复查 7点

(1)复查时间:自本方案下发之日起,到2011年5月底。

(2)复查范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

(3)复查面:100%。

(4)落实公示制、承诺制、问责制。

(5)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级负责,国资委、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头负责监管的单位。

(6)复查中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

(7)复查结束,编制相应报表,向上汇报。

2、督导检查

(1)时间:到2011年7月底结束。

(2)各级治理机构抽调专门力量,开展工作督导。

(3)选取典型,重点检查。

(4)分析突出和共性问题,关注成效不大、举报较多的地区。

重点关注对象 7

(1)执收、执罚权相对集中的单位和部门。

(2)供水、供气、供电、供热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

(3)教育、卫生单位。

(4)投资链条长、分支机构多的。

(5)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下属的宾馆、培训中心、招待所、出版社、报社、杂志社及社会团体。 (6)以前有小金库的。

(7)被举报的。

(8)2009年以来自查自纠“零申报”的,自查自纠不力,走过场的。

(5)财政部、审计署各抽调200名检查人员,各成员单位抽调部分人员,并聘请一定数量的注册会计师。

(6)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严肃处理。

3、整改落实

至2011年8月底。

(1)调账到位

(2)处理处罚、责任追究。

(3)编制报表,向上汇报。

4、机制建设

截止2011年11月底

(1)建立长效机制是根本。

(2)要研究设计长效机制。

(3)要落实执行长效机制。

(4)编制报表,向上汇报。

5、总结验收

(1)2011年12月结束。

(2)汇总成效、整理经验、评价和验收,问卷调查、座谈,进行满意度调查。 (3)上报工作总结和相关补充报表。

1、认真学习宣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2、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3、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

4、坚持政策规定,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

(四)工作要求 5个“进一步”

5、注重源头防治,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附件:8个

附件1:小金库全面复查报告表

附件2:小金库全面复查统计表

附件3:小金库重点抽查统计表 补充表

1、补充表

2、补充表3

附件4:小金库问题举报核查情况统计表

附件5:小金库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统计表

附件6: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统计表

附件7:日常监督发现小金库问题统计表

附件8:填表说明

第四章 小金库治理的长效机制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提纲 4大内容

一、提高小金库的防范意识 3

二、加强制度规范和外部监管 4

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5

四、强化外部监督的作用 3

具体内容

一、提高小金库的防范意识 3

(一)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强化宣传教育

(二)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财经法规的宣传力度

(三)要加强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1、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内容(补充)

2、从机制上、制度上加强建设,完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3、加强会计人员个人的思想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建设。

二、加强制度规范和外部监管 4

(一)着力推进四项改革 4

1、着力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2、着力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津贴补贴规范工作 4 (1)全面反映现有津贴补贴发放情况 (2)规范津贴补贴资金来源渠道

(3)增强地区间公务员收入差距的调控能力

(4)建立规范的津贴补贴发放制度

3、落实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化改革政策 5

(1)房改意识逐渐淡薄,甚至以为房改结束了

(2)部分城市普通商品房市场房价过高,超出了中低收入的支付能力

(3)部分城市政府介入住房问题的力度不够,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供应不足,甚至是严重不足。

(4)加强法制建设,国外在房地产住房方面立法非常多,我国立法刚起步。

(5)住房发展和改革的力量需要加强

4、着力推进部门预算制度改革 4

中央部门预算编制程序实行“二上二下”基本流程。

(1)“一上”阶段,各部门制定下一预算数,分级汇总上报财政部。

(2)“一下”,财政部下达各部门预算控制数。

(3)“二上”,形成下一的中央财政预算和各部门预算草案。

(4)“二下”,以法律文件形式下达下一预算。

(二)严格执行三项制度 3

1、严格禁止党政机关办企业制度

2、严格禁止党政机关利用职权无偿占用企业钱物的政策制度。

3、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

(1)思想认识不到位 (2)法律法规不健全

(3)收支两条线管理范围要进一步扩大 (4)收支管理不完善

(5)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

(6)相关配套改革还不到位

(三)健全完善四项制度 4

1、社会募捐款缺少管理制度

2、党费财务核算缺少专门的会计制度

3、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无偿占用其他单位的钱物的行为,缺少相应惩处措施。

4、监狱、看守所内部经营收入管理制度缺失。

(四)加大日常监管力度 3

1、加大财务会计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2、加大银行账户监管力度。

3、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力度。

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5

(一)内部控制概念 3

1、概念

由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2、要素 5

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

3、一般方法

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制度、预算控制、财产保护制度、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核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现在没有专门的行政事业单位控制规范,可参照企业。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8

1、内控意识相对薄弱,特别是一把手的内控意识淡薄。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3、资产管理和控制制度有待加强。

4、预算控制缺乏刚性。

5、费用支出方面缺乏有效控制。

6、固定资产管理比较薄弱。

7、票据管理不够严格到位。

8、岗位设置不合理。

(三)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3

1、建立完善财务制度。

2、建立完善经济责任制度。

3、建立完善举报制度。

(四)内部控制方法 7

1、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制度。 6

(1)授权和执行分离。

(2)执行和审核分离。

(3)执行和纪录分离。

(4)保管和纪录分离。

(5)保管和使用分离。 (6)执行和监督分离。

2、授权批准和集体决策制度相结合

3、财产保护制度

4、预算控制制度

5、加强内部审计

6、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

7、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五)加强内部审计 2

1、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8

(1)对实施内部审计的认识存有偏差。

(2)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到位。

(3)内部审计机构领导层次不清,内部审计权威性、独立性、有效性受限。

(4)内部审计工作定位不准确、目标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5)内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内审的要求

(6)内审工作内容过于单一,无法适应新形势要求。

(7)制度不完善,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执行。

(8)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不规范。

2、解决内部审计工作出现问题的措施 6

(1)通过综合手段,提高对内审工作的认识。

(2)建立健全独立的内审机构。

(3)准确定位内审工作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思路。 (4)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按制度展开审计工作。 (5)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提高审计质量。 3个结合

第二、微观问题和宏观目标相结合。 第

三、治标和治本相结合

(6)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4方面

第一、制定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审人员管理办法,解决好激励和待遇问题。

第一、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

第二、严把行政事业单位内审人员入口关,提高人员素质。

专业素质、责任感、事业心、正直的品质。

第三、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审人员培训,要持证上岗和继续教育,更新知识。

四、明确审计人员职责,严肃审计纪律。

四、强化外部监督的作用 4

1、加大审前调查力度、科学制定审计方案。 2

(1)走访座谈法——外部单位和人员。

(2)个别座谈法——内部人员。

2、实施科学的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 5

(1)建立审计线索资料库。

(2)集体会诊难点疑点问题。

(3)审计和审计调查结合。

(4)适时进行现金、实物的盘查。

(5)注重效益审计、确保审计决定落实。

3、强化账户审计、加大延伸力度。

4、创新审计成果,提高成果质量 4

第五章 小金库检查技术方法

(1)以真实、合法性为审计基础,着重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查深查透。

(2)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提炼、深加工,从宏观管理层面提出规范管理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3)加大审计成果转化为实际效果的力度,强化审计意见落实。

(4)不断总结推广审计新经验,创造良好执法环境,维护经济秩序,保证各项改革顺利进行。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提纲 2大内容

一、检查小金库的切入点 6

二、小金库检查的技术方法 15

具体内容

一、检查小金库的切入点 6

1、从检查收入入手

2、从检查支出入手 4 (1)核实租赁费:租车、租房等,分析必要性,并现场核实。

(2)核实维修费:对大额的房屋、设备的维修,分析必要性,并现场核实。 (3)核实劳务费:并与提供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核实。

(4)核实会议费:查检会议通知、会议纪录、参会人员,并到宾馆等会议场所核实。

3、从检查对外投资入手

4、从检查票据入手

收据、支票、发票等。

5、从检查银行账户入手 2

(1)核查账户个数。

(2)核实是否账实相符,每笔业务是否一一对应,摘要是否相符,可疑点到银行核实。

6、从检查下属及往来单位入手 5

(1)核实下属单位上缴收入是否汇入大账。

(2)被查单位委托下属单位或往来单位代收的各项收入是否记入大账,是否全额入账。

(3)下属单位是否存在报销上级单位费用的情况。

(4)核实往来款,关注异常项目。

(5)检查会计、出纳等交接工作纪录。

二、小金库检查的技术方法 15

(一)收入核实法

1、有哪些收入?

2、收入的流程

3、收入的单据

4、收入的记录科目

5、有哪些收入入账

6、收入是否全部及时入账

7、总账和明细账是否相符

8、总账和报表是否相符

9、账和凭证是否相符

10、重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协会学会会费收入、投资分红、房屋出租收入、出售低值易耗品等收入。

11、有无非法收入

12、有无不合法票据

13、有无截留收入。

(二)突击盘点法

1、时间安排,不能事先通知,要突击查。

2、查哪些保险柜?各个办公室上锁的,全查。

现金盘点时,出纳一定要在场,相关主管会计人员一定要在场。

3、有多个保险柜的,多组分别同时查。

4、清查保险柜中存放的所有物品和现金,一一核实:房产证、土地证、笔记本、信封、钥匙、存折、其他文件资料。

5、账实不符的,一查到底。

(三)支出追查法

1、白条抵库

2、大额和金额较整的支出

3、可到相关单位核实数量、单价、金额等

4、记账混乱、账实不符,纪录不完整、凭证内容不合法、手续不全,涂改、伪造。

5、是否有假账,是否有额外凭证、额外的物资。

6、奇异数字现象:有司机工资,但没车辆购置费、没维修费油料费。没有工程项目却有工程物资或费用。

(四)账户检查法

即从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账户入手,查找账外账。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所有银行账户,把握其开户的总体情况,以确认资金的完整性。通过核对银行对账单与被审计单位的银行账以及账户之间的收付款项,来查找线索。尤其要注意银行对账单已收已付且收、付金额相等,而单位未入账款项等问题。

1.有多少个账户

2.每个账户的对账单

3.每个账户的银行日记账

4.将对账单和日记账一一核对,不相符的查到底。

5.关注对账单上已收已付且收付金额一致而单位未入账的业务。

(五)票据抽查法

发票和各种收据是单位经济活动的具体反映。

1.在清理检查过程中首先要审查收费票据的购买、领用、缴销纪录,存根。

2.抽查存根、核实金额是否真实、完整

3.是否及时入账

4.是否全额入账

5.支出发票,特别是专款支出票据的内容和收款对象是否真实。有无虚构支出、套取现金、转移资金的行为。可询问对方或现场核实。

(六)投资追踪法

对被审计单位的对外投资、资产的出租、出借等情况进行核查,检查其资产是否无偿提供他人使用,收入是否入大账。

1.有哪些投资?

2.有哪些资产出租、出借?

3.有无合同?

4.有无审批?

5.起止时间

6.资产是否存在并完好

7.投资分红?

8.租金标准、支付时间、方式

9.资产出租出借手续

10.租金收入凭证

11.是否及时全额入账

12.可现场核实。

(七)挂账调查法

对被审计单位的往来账、结余资金进行追踪检查。特别是对往来款项数额较大的有关单位和有上缴款项的下属单位、派出机构,要有重点地进行外调,从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1.审计目的

(1)确定往来款存在。

(2)确定往来款余额相符。 2.审计资料:往来账、结余资金

3.重点审计领域:往来金额较大的单位,有上缴款项的下属单位。

4.审计方法:函证法,外调、直接向对方查询、核对有无往来、余额是否一致

5.函证法的具体操作。

6.特别注意:收函证的地址要写审计小组的地址。函证信件要自己直接收,不能由被审计单位收后再转交。

7.案例:对方已支付,但本单位收款后并未入账。

(八)外围突破法

1、审计目的

(1)确定有疑点的收支项目是否发生。

(2)确定有疑点的收支项目的金额是否正确。

2、审计资料:有疑点的收支项目的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报表等。

3、重点审计领域:下属单位、被管理单位、被收费罚款单位、业务和资金往来多的单位。

4、审计方法:函证法,外调、审阅法、直接向对方查询、核对有无往来、发生额和余额是否一致。

案例:在北京检查一家公司,该公司外围单位很多,大多数都在外地。在外围单位较多的情况下,并且距离较远时,如果每个单位都去,效率比较低,没有足够时间。这个时候采用函证法比较方便、经济、节约时间。

案例:被检查单位在北京市海淀区租一个写字楼,但是合同上租金有涂改的迹象,我们从内部不容易获取这些信息。我们先从外围着手,找到合同上房东的地址和电话。直接和出租方进行确认,合同签订的时间,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是否开发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看合同原件。这样就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据。这就是审阅外围单位的信息数据,能够有效的识别信息数据。

5、特别注意:收函证的地址要写审计小组的地址。函证信件要自己直接收,不能由被审计单位收后再转交。外调其他单位时,不用事先通知,以防串供通气。

要注意:

函件的回收,要直接寄给审计组

如果要走访外围单位,一定不要通知被检查单位。防止串通,获取原始信息。

6、作用:账上查不出问题,但外围能查出问题,能提供线索。

7、可能还能发现往来单位的小金库或其他违规行为。

外围突破法能比较容易突破被检查单位内部的层层防线

案例:被检单位租的写字楼装修,装修过程发生装修费。被检查单位的账簿记录是否完整,假如账面金额是500万。检查小组利用外围突破法,与装修单位联系,装修单位承认装修费用是400万。所以有虚列支出的嫌疑,应该进行进一步检查。

8、案例:定点消费五星级宾馆的招待费用。会议费、租赁费、办公室维修费。

(九)审阅相关资料法

1、审计目的

(1)确定存在和发生。

(2)确定计算准确性。

(3)确定完整性。

2、审计资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

3、重点审计领域

(1)审查会计凭证后附的原始凭单,考究真假。

(2)审查合同、协议,关注保证金押金情况。

(3)审查会议纪录。因为会议记录往往能反映一些单位违规问题的蛛丝马迹,可以通过审阅会议记录来获取一些问题的线索。

(4)查阅会计工作交接纪录,会计人员交接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检查证据,能够记录交接过程中涉及的全部会计账簿、资料等真实情况。认真检查历任会计、出纳人员的交接记录,可能发现违法乱纪问题的线索。

4、审计方法:审阅,即查看、核对、复核、比较。

5、特别注意:比对有关项目。

6、案例:交接了5个银行账号,账上只有3个账号。

(十)调查询证法

询问、调查有关部门或知情人员,并对其作思想工作,讲明利害关系,调查、进行核实,取得证据。 知情人员:会计人员相关业务经办人员、主管人员。

比较:调查询证法与函证法。

(十一)分析比较法

1、对单位财务数据比较分析,从中发现问题。

财务分析的数据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平均数据、行业数据等进行比较分析。

2、财务指标比较。

财务指标的比较减少了规模上的影响,显示内在规律的变动性,通过财务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

3、对同一类业务比较分析。

4、分析差异原因,确定差异原因是否正常。

5、可利用计算机筛选、分析,提高效率。

(十二)现场勘察法

1、现场勘察办公场所、经营场所。

2、确定有无闲置租赁、电梯间有无传媒广告、通讯机站,这些都可能是有额外收入的。

3、确定有无合同。如果有合同,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这些额外收入的情况,检查合同能够更有效的发现额外收入。

4、确定是否入账。

(十三)延伸检查法

1、调查和核实业务单位,确定被检查单位的纪录真实性、完整性。

2、现场勘察、询问、结合财务资料和经济资料分析。选择与被审计单位资金结算频繁、经济业务往来密切的单位进行调查。

3、在分析判断发现疑点掌握一定证据基础上,向资金往来单位或其下属单位进行延伸审计。

4、案例:把另一处房子出租,部分租金未入账。

(十四)利用举报法

1、公布举报电话、传真、地址、信箱、邮箱。

2、记录举报信息。

3、鉴定举报信息真假。

4、调查被举报人员相关信息和业务信息。检查组应对举报的信息的真实度进行判断。

5、进行实质性测试。进行实质性测试,可以提高检查的针对性。

6、严格保密。一旦泄密,不利于举报人进行举报。

(十五)群众路线法

1、要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争取知情者。

2、根据提供的线索,深入详查。

3、重点对象:业务骨干、会计人员、平时跟单位矛盾较多的人。

4、严格保密。

总结

1、6大切入点综合运用。

2、15种方法综合灵活运用。

3、需要职业判断。

4、需要丰富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

第六章 部门预算管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第二篇 小金库相关法律制度

本篇 共七章

第六章 部门预算管理

第七章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第八章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第九章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第十章 财政预算公务卡管理

第十一章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第十二章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主要包括:预算、国库、收支、采购、国有资产、内控等内容。

第六章 部门预算管理

提纲 五大内容

一、中央部门预算的内容和编制规程 2

二、中央部门收入预算编制 2

三、中央部门支出预算编制 2

四、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 5

五、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 6

具体内容

一、中央部门预算的内容和编制规程 2

(一)中央部门预算内容

按预算的等级划分,预算可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中央政府预算(以下简称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中央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以下简称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下一级只有本级预算的,下一级总预算即指下一级的本级预算。

1、中央预算部门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的综合预算管理。

2、一个部门所有收入、支出。

3、其核心思想是将部门依法取得的包括所有财政性资金在内的各项收入和支出,统一内容和格式,统一管理。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二)中央部门预算的编制规程

1、编制方式

自下而上 部门预算编制采取自下而上的汇总方式,从基层预算单位编起,逐级汇总,所有开支项目落实到具体的预算单位。

2、编制流程

二上二下

(1)“一上”阶段,各部门制定下一预算数,分级汇总上报财政部。

从基层预算单位编起,由基层预算单位按照预算编制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在项目清理基础上编制项目预算建议数,并按照单位编制人数和实有人数以及上年基本支出定额标准编制基本支出预算,形成本单位部门预算。然后层层审核汇总,由一级预算单位审核汇编成部门预算建议数,报送财政部。

(2)“一下”,财政部下达各部门预算控制数。

即财政部对各中央部门上报的预算建议数进行审核、平衡,汇总形成中央本级预算初步方案报国务院,经批准后向各中央部门下达预算控制限额。

(3)“二上”,形成下一的中央财政预算和各部门预算草案。

财政部在对各中央部门上报的预算草案审核后,汇总成按支出功能分类编制的中央本级财政预算草案和部门预算,报国务院审批后,再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工委和财经委审核,最后提交人代会审议。

(4)“二下”,以法律文件形式下达下一预算。

主要由财政部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草案批复部门预算。

3、预算调整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或遇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影响。由预算单位向上级部门提出预算调整申请,部门进行审核后,对符合预算调整条件的报财政部申请调整预算。预算调整申请应当包括调整的事项和原因、调整的必要性、调整的金额等。

二、中央部门收入预算编制 2

(一)收入预算内容

中央部门预算收入,是部门或单位编制预算时,预计该将要从不同渠道取得的各类收入的总称,是中央部门履行职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财力保障。中央部门预算收入根据资金来源可分为财政拨款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其他收入等。

1、财政拨款收入:主要收入。财政拨款收入是指由中央财政从一般预算中拨款形成的部门收入。

2、政府性基金收入;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

3、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主要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和其他收入

(二)编制要求

1、项目合法合规。中央部门填列的各项收入,必须是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收入项目。

2、内容全面完整。中央部门填报的预算收入应包括部门依法取得的全部收入,不应在部门预算外保留其他收入项目。

3、数字真实准确。不能随意夸大或隐瞒收入,力求各项收入预算数据真实准确。

4、增量法和零基法两种方法相结合

三、中央部门支出预算编制 2

(一)基本支出预算编制

1、编制原则

(1)综合原则:当年拨款和以前结余结合,预算内和预算外结合。

(2)优先保障原则:优先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转支出,后安排事业发展需要的项目支出。

(3)定额管理原则:以定员定额为主要管理方式。同时结合部门资产占有状况,通过建立实物费用定额标准,实现资产管理与定额管理相结合。

2、基本支出预算主要内容 2

(1)人员经费。在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体现为“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两部分。人员经费的具体定额项目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及奖金、社会保障缴费、离退休费、助学金、医疗费、住房补贴和其他人员经费。

(2)日常公用经费。日常公用经费的具体定额项目包括:办公及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物业管理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费、一般购置费和其他费用。

3、定员定额标准

定员:就是定人员编制是指国家机构编制主管部门根据中央部门的性质、职能、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所下达的人员配置标准。

定额:就是定费用金额是指财政部根据中央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任务的合理需要,结合财力的可能,对基本支出的各项内容所规定的指标额度。

双定额:综合定额、财政补助定额。综合定额是针对综合预算而言,是指财政部按人或物核定的部门、单位总体或某个定额项目的大口径支出标准;财政补助定额是财政部对与其有预算拨款关系的部门、单位按人或物核定的财政补助标准,是为了保证财政预算分配的公平、公正和规范而制定的分配标准,即财政预算分配定额。

4、编制程序

(1)制定定额标准 财政部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分别制定出行政和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定额标准。

(2)审核基础数据 财政部对中央部门报送的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确定测算基本支出所需的人员数据。

(3)测算和下达控制数 财政部根据制定的定额标准和核实的单位人员情况,结合部门基本支出结余情况,测算形成并下达各部门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或财政拨款补助数。

(4)编报部门基本支出预算 自主调整编制本部门的基本支出预算,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财政部。

(5)审批下达正式预算 财政部依法将审核汇总后的中央部门预算上报国务院审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在规定时间内向中央部门批复。

5、预算调整

要有客观理由,要经过批准,才能调整。

执行中发生的非财政补助收入超收部分,原则上不再安排当年的基本支出,可报财政部批准后,安排项目支出或结转下年使用;发生的短收,中央部门应当报经财政部批准后调减当年预算,当年的财政补助数不予调整。如遇国家出台有关政策,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确需调整基本支出预算的,由中央部门报经财政部批准后进行调整。

(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和管理 4

1、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综合预算原则

项目支出预算应体现预算内外资金、当年财政拨款和以前结余资金统筹安排的要求。

(2)科学论证、合理排序的原则

申报的项目应当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审核,分轻重缓急合理排序后视当年财力状况择优进行安排。

(3)绩效考评原则

财政部和中央部门对财政预算资金安排项目的执行过程实施追踪问效,并对项目完成结果进行绩效考评。

2、项目类别

国务院已研究确定的类别 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 跨支出项目

其他项目

3、项目申报、审核、批复

4、项目库管理

5、项目实施与管理

四、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 4

(一)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及分类

财政拨款结转资金(以下简称结转资金)是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资金;财政拨款结余资金(以下简称结余资金)是指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由于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终止,当年剩余的财政拨款资金。

(二)结转资金的管理

1、基本支出结转资金原则上结转下年继续用,用于增人增编等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但在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间不得挪用,不得用于提高人员经费开支标准。项目支出结转资金结转下年按原用途继续使用。

2、结转资金原则上不得调整用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中央部门确需调整结转资金用途的,需报财政部审批。

3、中央部门在预算执行中因增人增编需增加基本支出的,应首先通过本部门基本支出结转资金安排,并将安排使用情况报财政部备案。中央部门连续安排预算的延续项目,有结转资金的,在编制以后预算时,应根据项目结转资金情况和项目资金需求情况,统筹安排财政拨款预算。

(三)结余资金管理(简单了解)

(四)预算编制阶段结转和结余资金的安排使用

(五)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的会计处理

五、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

(一)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依据

1、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

(1)科学规范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注重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公正公开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客观、公正,标准统

一、资料可靠,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3)分级分类原则

绩效评价由各级财政部门、部门(单位)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4)绩效相关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2、绩效评价依据

法律法规制度、政策计划、审计报告、其他相关资料。

(二)评价对象和内容

1、评价对象:部门(单位)预算管理的财政预算资金、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

2、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

(1)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

(2)为加强管理所制定的相关制度、采取的措施等。

(3)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包括是否达到预定产出和效果等; (4)需要评价的其他内容。

(三)绩效目标

1、绩效目标内容

(1)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目标、质量目标、时效目标、成本目标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目标。

(2)达到预期效果需要的资源。

(3)支出的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4)产出和服务的满意度等,衡量或评估每一项目活动的相关产出、服务水平和结果的考核指标。

2、制定绩效目标的要求

(1)指向明确

绩效目标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并与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

(2)具体细化

绩效目标应当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级分档形式表述。

(3)合理可行

制定绩效目标要经过科学预测和调查研究,目标要符合客观实际。

(四)绩效评价指标确定原则、标准、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相关性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应当与绩效目标有直接的联系,能够正确反映目标的实现程度。

重要性原则 应当优先使用最具部门(单位)或行业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

系统性原则 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应当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经济性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应当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得应当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2、评价标准

(1)计划标准 是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作为评价的标准。

(2)行业标准 是指参照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3)历史标准 是指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4)其他标准

3、评价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

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适用于成本、效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绩效评价。

(2)比较法

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3)因素分析法

是指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4)最低成本法

是指对效益确定却不易计量的多个同类对象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适用于公共管理与服务、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领域支出的绩效评价。

(5)公众评判法

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6)其他方法

(五)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和工作程序

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绩效评价规章制度,指导、检查各部门(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并根据需要对部门(单位)支出绩效实施评价和再评价。部门(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根据需要,绩效评价可聘请专家或中介机构进行。

财政部门或部门(单位)实施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

(1)设定绩效目标。部门(单位)编制支出预算时,应当设定绩效目标。 (2)确定被评价的部门(单位)或项目。

(3)撰写绩效报告。预算终了或跨重大项目实施一定阶段时,部门(单位)应当分析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撰写绩效报告。

(4)完成绩效评价。评价部门根据被评价部门(单位)的绩效报告,对其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并报送财政部门备案。

(5)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

(六)绩效报告和评价报告

1、绩效报告内容

基本情况、完成情况、未完成的原因分析、改进意见和建议等。

绩效评价内容应包括:

(1)基本概况,包括部门(单位)职能、事业发展规划、预决算情况、项目立项依据等;

(2)绩效目标及其设立依据和调整情况;

(3)对预算内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4)对照绩效目标,对所取得的业绩进行评价;

(5)分析说明未完成项目目标及其原因;

(6)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2、评价报告内容

指标和评价标准、为实现目标采用的措施、实现程度、问题和原因分析、评价结论和建议等。

绩效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第七章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字体:大 中 小

(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2)为实现绩效目标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3)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4)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5)评价结论及建议。

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提纲 4大内容

一、国库定义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4

三、收支两条线管理 3

四、相关核算

具体内容

一、国库定义

负责办理国家财政资金收纳和拨付的机构。 人们常说的国库,通常是指“国家金库”,是一个存放具体实物、货币和黄金的库房。但现代意义上的国库,已经不单单是国家金库,每个国家的国库往往都担负着保管、管理该国财政的资产和负债,以及反映该国预算执行情况的一系列国家财政职能。

国库的职能已由传统的“库藏”管理发展成控制政府预算内、外资金,管理政府现金和债务等全面财政管理。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概念

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或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的一项国库管理制度。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以往财政性资金主要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缴库和拨付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财政性资金的拨付效率和规范化运作程度,有利于收入缴库和支出拨付过程的有效监管,有利于预算单位用款及时和便利,增强了财政资金收付过程的透明度,解决了财政性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

(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成 5部分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是指以财政国库存款账户为核心的各类财政资金账户的集合。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入、支付、存储及资金清算活动均在该账户体系运行。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由下列银行账户构成:

(1)财政部的国库存款账户。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也叫国库单一账户。

国库单一账户为国库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与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实现支付。

(2)财政部门的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

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每笔达5000万元的,应及时清算。

(3)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和清算。该账户每日发生的支付,于当日营业终了前由代理银行在财政部门批准的用款额度内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营业中单笔支付额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含5000万元),应及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可以办理转账、提取现金等结算业务。在行政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中用。

(4)预算外资金专户。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财政专户

财政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财政专户在财政部门设立和使用。

(5)特设专户。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或授权财政部门批准开设的特殊专户。

特设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并用于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预算单位不得将特设专户资金与本单位其他银行账户资金相互划转。

(三)财政收入收缴方式 2

1、直接缴库:是指由缴款单位或缴款人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将缴入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财政专户。

2、集中汇缴:由征收机关(有关法定单位)按法律规定,将所受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四)财政收入收缴程序 2

1、直接缴库程序

直接缴库的税收收入,由纳税人或税务代理人提出纳税申报,经征收机关审核无误后,由纳税人通过开户银行将税款缴入国库单一账户。直接缴库的其他收入,比照上述程序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财政专户。

2、集中汇缴程序

小额零散税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应缴收入,由征收机关于收缴收入的当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非税收入中的现金缴款,比照本程序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财政专户。

(五)财政支出支付方式 2

1、财政直接支付:财政部门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签发开支付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向收款人支付(即商品或劳务的供应商等,下同)或用款单位(即具体申请和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预算单位,下同)账户。

用于工资、购买、转移支付。

2、财政授权支付:是指预算单位财政部门根据授权,预算单位自行签发支付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在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单位的用款额度内,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

(六)财政支付程序 2

财政直接支付程序 6步

1、预算单位申请。

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出支付申请。

2、财政部门开支付令。

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及相关要求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后,向代理银行发出支付令。

3、代理银行划拨资金。

通过代理银行进入全国银行清算系统实时清算,财政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划拨到收款人的银行账户。

4、资金清算。

5、出具入账通知书。

6、会计处理。

财政授权支付程序 5步

1、预算单位申请月度用款限额。

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申请授权支付的月度用款限额。

2、通知支付银行。

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将批准后的限额通知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

3、代理银行支付。

预算单位在月度用款限额内,自行开具支付令。

4、代理银行清算。

通过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转由代理银行向收款人付款,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5、预算单位使用资金。

(七)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会计处理

1.财政直接支付的核算

2.财政授权支付的核算

3.年终预算结余资金的核算

三、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一)概念

收支两条线管理,是指具有执收执罚职能的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含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实行收入与支出两条线管理。

1、谁执行?有执收执罚权的单位。

2、哪些项目实行?行政事业费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

3、内容?收入全上缴,要用钱,由财政部门核准后,通过国库拨款。

4、作用:预防截留、挪用、小金库。提高资金效率。

1、收费主体:是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罚没主体: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法律授权机构。

2、收费和罚没要有法律法规依据。

3、收费、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必须全额纳入财政,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要求

4、实行收缴分离,罚缴分离,执收执罚单位开票、银行缴款、财政统管模式。

(1)收缴分离

收缴分离是指经财政部门批准由执收单位直接收取的除外,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单位开具缴款通知书、银行代收并开收费票据、财政统管”的管理制度。

(2)罚缴分离

罚缴分离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除外,罚款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相分离制度,即由当事人持行政处罚决定书到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三)、行政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业务相关核算

简单了解

第八章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提纲 六大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 4

三、基本原则 4

四、改革的主要内容 3

五、行政单位有关规定

六、事业单位有关规定

具体内容

一、基本概念

1、政府收支分类: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政府收入和支出进行分类和层次划分,以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

2、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即预算科目,是政府收支分类的具体项目。

3、政府收支分类作用:全面准确反映收支、用于预算决算、用于会计核算及预算单位进行会计明细核算的重要基础。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治“小金库”的作用。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

1、适应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转变

2、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

3、提高预算透明度

4、强化预算监督

三、基本原则 4

1、要有利于公共财政体系建立

2、要有利于预算的公正、公开、细化、透明

3、要有利于财政经济的分析和决策

4、要有利于国际比较和交流

四、改革的主要内容 3

(一)收入分类

四级: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根据目前我国政府收入构成情况,结合国际通行的分类方法,将政府收入分类、款、项、目四级,共6类53款。

1、税收收入,21款,主体是各种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退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其他税收收入。

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9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生育保险基金收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3、非税收入,8款: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4、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4款: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内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5、债务收入,2款:国内债务收入、国外债务收入。

6、转移性收入,9款: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调入资金、债券转贷收入。

(二)支出功能分类

三级:支出功能分类主要根据政府职能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内容和方向。支出功能分类设置类、款、项,没有目级。

26类255款

一般公共服务,27款

外交,8款

国防,7款

公共安全,11款

教育,12款

科学技术,10款

等等

(三)支出经济分类

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从形式上看,各项财政支出虽都表现为资金从政府流出,但最终的经济影响是存在差异的。有些表现为政府的商品和服务购买,直接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资源配置;有些表现为资金的无偿转移,关系到收入分配,最终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产生间接影响。

两级:类、款

12类107款

如:工资福利支出,8款: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费、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

商品和服务支出,31款: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装备购置费、工程建设费、作战费、军用油料费、军队其他运行维护费、被装购置费、专用燃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工具运行维护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4款: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医疗费、助学金、奖励金、生产补贴、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等等

五、行政单位有关规定(简单了解)

行政单位按支出功能分类的支出,主要适用“行政运行”、“一般行政管理事务”以及重要行政管理专项三类“项”级科目。

六、事业单位有关规定(简单了解)

独立履行某项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凡支出功能分类中设有对应支出的“项”级科目的,应严格按功能分类原则设置的“项”级科目反映。

第九章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提纲 13项内容

一、政府采购概述 4

二、政府采购原则 4

三、政府采购对象 3

四、政府采购内容 2

五、采购的当事人 3

六、采购执行模式 2

七、采购基本政策 4

八、政府采购方式 6

九、采购的程序

十、政府采购合同 5 十

一、政府采购的质疑和投诉 4 十

二、监督和检查 2 十

三、政府采购资金的支付和核算程序 3

具体内容

一、政府采购概述 4

(一)概念

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用财政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目录内或超过限额标准以上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

政府采购也和企业采购一样,属于集团采购,但是它的持续性、均衡性、规律性、严格性、科学性上都没有企业采购那么强。

完善、合理的政府采购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因而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构成 3部分

1、政府采购 法。

政府采购法是指调整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依法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政府采购 部门规章。

3、政府采购 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三)特点 7

1、主体特定性

为依靠国家财政资金运作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包括国有企业等。

2、资金公共性

政府采购资金是指采购主体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时支付给供应商的酬劳或价金。一般而言,政府采购所需的资金来自于财政预算,是财政资金

3、意图非商业性

政府采购的意图一般是围绕政府政策制定的。政府采购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也不是为卖而买,而是为政府部门提供必要的消费品或贯彻特定的社会经济政策,是向社会提供公共利益,扶持弱势群体,实现分配正义和实质公平的有力宏观调控手段。

4、采购对象广泛性

政府采购的对象包罗万象,既有标准产品也有非标准产品,既有有形产品也有无形产品,既有价值低的产品也有价值高的产品,既有军用产品也有民用产品。为了便于统计,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按性质将采购对象划分为货物、工程和服务三大类。

5、采购过程规范性

政府采购不是简单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按有关政府采购的法规,根据不同的采购规模、采购对象及采购时间要求等,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使每项采购活动都要规范运作,体现公开、竞争等原则,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6、采购结果政策性

采购主体在采购时不能按个人兴趣来办,必须遵循国家政策的要求,包括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保护中小企业发展、保护环境,等等。

7、采购的影响力大

政府采购不同于个人采购、家庭采购和企业采购,它是指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单一消费者,其购买力非常巨大。有关资料统计,通常一国的政府采购规模要占到整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10%以上。

(四)政府采购的功能 5个

1、节约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强化宏观调控。

3、活跃市场经济。

4、推进反腐倡廉。

5、保护民族产业。

二、政府采购原则 4

1、公开透明原则

公开透明原则就是政府采购所进行的有关活动都必须公开进行,包括采购内容(包括数量、质量、规格、要求等)都要公开。这也是各国通用的一条原则,贯穿在政府采购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包括有关采购的法律和程序应公开并严格执行;采购的项目要求、合同条件、采购过程、采购结果等采购信息要公开;采购活动要逐项作好采购记录以备审查监督;供应商还可对有关活动和程序进行质疑和投诉。

2、公平竞争原则

公平竞争原则是指政府采购要通过公平竞争选择最优的供应商,取得最好的采购效果,所有参加竞争的供应商机会均等并受到同等待遇,不得有任何歧视行为,同时应在程序上保证有利于合同相对方权利的实现。政府采购使用的是财政性资金,是纳税人的钱,只有通过公平竞争才是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最有利的方法。为此《政府采购法》还作出了一些相关规定,尤其反对用行政首长的指令,依靠行政命令来决定相关事项。

只有公平竞争才能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只有公平竞争才能让参与政府采购的供应商信服,维护政府采购在市场上的声誉,有利于引导整个市场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

3、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是指在公开、公平原则上所取得的结果的公正和整个操作程序和过程的公正。公正原则更主要地体现在确定供应商上,如评标标准明确严格、评标程序的公正、利害关系人的回避制度等。政府采购当事人在采购活动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任何一方不得向另一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公正原则是建立在公开透明和公平的基础上的,只有公开透明和公平,才能有公正的政府采购的结果。

4、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本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政府采购既包括民事因素也包括公共管理的因素,也应遵守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政府采购各方都要诚实守信,不得有欺骗背信的行为,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尊重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忠实地履行约定义务。

三、政府采购对象 3

政府采购的对象包括货物、工程和服务。

1、货物 是指各种形态和各种类型的物品,包括有形和无形物品(如专利),固体、液体或气体物体,动产和不动产。

2、工程 是指建设工程,专指由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建设工程,不包括网络工程、信息工程等与土建无关的工程项目。工程的范围很广,涉及采购人因自身工作以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需要而采购的各类建设工程,包括适合人类居住的工程项目,即建筑物,以及非人类居住需要而建造的公共工程项目,即构筑物。工程的采购行为不仅仅指新建,还包括改建、扩建、装修、撤出、修缮以及环境改造等。

3、服务

指货物和工程之外的采购项目。其范围的规定采用了排除法的方式,主要考虑到服务的内容繁多,很难用简要的法律语句表述,这是国际通行做法。

采购人采购的服务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拥。

四、政府采购内容 2

(1)建设公共设施,政府就需要采购物资、设备、工程等。

公共设施是那些归国家或人民所有、供民众共同使用的建筑或场所,如大型公路、铁路、港口、桥梁、水利设施、公立学校或医院、国家公园和公共娱乐场所等。

(2)提供公共服务,如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技、医疗等,需要采购。

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政府需要提供一些投资大、回报时间长、或收益率低、或无法归个人使用和拥有的产品或服务,总之,提供私人企业不愿意或不能提供的服务。有些公共服务是由政府直接生产和经营,如一些大的国防企业,能源工业、政府金融业、国家基础工业或项目等。

五、政府采购的当事人 3

(一)采购人

1、采购人范围 采购人 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不包括国有企业和军事单位,也不包括集中采购机构,但应当包括部门内设的部门集中采购机构。

2、采购人的权利

(二)供应商

供应商是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

1.供应商应具备的条件

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供应商应提供的证明材料

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对供应商是否具备《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查,供应商应当提供下列证明材料:

(1)法人、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自然人的身份证明;

(2)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证明其财务状况的审验报告、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险费的相关证明材料;

(3)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

(4)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3.供应商资格预审

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根据有关规定或者采购项目的实际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的,资格预审公告应当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公告,公告期限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资格预审公告应当包括采购人、采购项目名称及内容、采购项目需求、资格预审的内容、标准和方法,以及供应商提交资格证明文件的时间和地点。

4.供应商联合体

供应商以联合体形式参加政府采购时,采购人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特定条件的,联合体中至少应当有一方符合采购人规定的特定条件。由同一资质条件的供应商组成的联合体,应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供应商确定联合体的资质等级。

联合体各方不得再单独参加或与其他供应商另外组成联合体参加同一项目的政府采购活动。

5.供应商的权利和义务

(1)供应商的权利:

①公平和平等地取得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

②公平和平等地获得政府采购信息;

③有权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对政府采购活动和有关采购文件提出询问和质疑;

④有权要求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保守其商业秘密; ⑤有权根据法律规定行使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 ⑥享有其他合法权益。 (2)供应商的义务:

②按规定接受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审查;

③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满足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的正当要求,并提供合格的采购项目; ④其他必须遵守的工作要求。

(三)采购代理机构 3

①遵守政府采购的各项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

采购代理机构是指经财政部门认定资格的,依法接受采购人委托,从事政府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等采购代理业务,以及政府采购咨询、培训等相关专业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

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分为甲级资格和乙级资格。取得甲级资格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可以代理所有政府采购项目。取得乙级资格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只能代理单项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政府采购项目。

1.集中采购机构应具备的条件

2.集中采购机构的职责

3.集中采购机构的预算体制

4.集中采购机构的工作方式

5.集中采购机构的工作要求

六、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 2

1、集中采购。采购目录内的。

是指采购人将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实施部门集中采购或依法自行实施采购的行为。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实行集中采购。

2、分散采购。采购目录外的,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

分散采购,是指采购人将集中采购目录以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依法自行实施采购或委托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采购的行为。

政府采购限额标准 3条

1、货物类:单项或批量达到50万元的。

2、服务类:单项或批量达到50万元的。

3、工程类:单项或批量达到100万元的。

七、政府采购的基本政策要求 4

1、采购本国的,特别情况除外。

除需要采购的货物、工程或服务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为在中国境外使用而进行采购、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情况外,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

2、采购信息公开发布,商业机密除外。

政府采购的信息应当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但涉及商业秘密的除外。

3、回避原则。

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供应商认为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其他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其回避。这里的相关人员,包括招标采购中评标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竞争性谈判采购中谈判小组的组成人员,询价采购中询价小组的组成人员等

4、可委托代理机构采购。

采购人可以委托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认定资格的采购代理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办理政府采购事宜。采购人有权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采购人指定采购代理机构。

八、政府采购的方式 6

政府采购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询价以及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其中,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1.公开招标采购

公开招标采购,是指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竞争,从中择优选择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采购是主要方式,分为委托代理招标和自行组织招标。

达到公开招标标准的,必须公开招标。

自行招标三条件:能独立承担民事能力,有招标能力、技术和人员,经过省级财政部门培训。

公开招标的,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到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不得少于20天。

2.邀请招标

邀请招标采购,是指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3家或3家以上特定的供应商参与投标的采购方式。

条件

(1)特殊性,只能从有限的供应商中采购;

(2)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

3.竞争性谈判

竞争性谈判采购,是指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通过与多家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经分析比较后从中确定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

(1)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没有合格的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2)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3)时间不够

(4)事先算不出总价。

4.单一来源

单一来源采购,是指采购人采购不具备竞争条件的物品,只能从唯一的供应商取得采购货物或服务的情况下,直接向该供应商协商采购的采购方式。

(1)只有唯一的供应商;

(2)情况紧急,

(3)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添购总额不超过原合同10%。

5.询价

询价方式采购,是指采购人向3家以上潜在的供应商发出询价单,对各供应商一次性报出的价格进行分析比较,按照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规格标准统一,货源充足,价格变动小。

6.其他方式

九、政府采购的程序 3 政府采购程序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编制和批准政府采购预算;公告政府采购信息;选择采购方式及适用的程序。

1.编制和批准采购预算

在部门预算编审期间,各部门应将属于规定的政府采购项目,在相关科目中列明,由财政部对各部门预算进行汇总审核后,形成预算草案上报国务院批准,并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2.公告政府采购信息。

根据《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应当公开的政府采购信息须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向社会公开发布。

3.选择采购方式和适用程序。

(1)落实采购资金,进行采购前的分析和预测。

(2)择优确定采购模式和方式。

(3)审查供应商资格、实施采购。 (4)供求双方签订合同。 (5)组织验收。 (6)资金结算。

(7)监督管理部门的效果评价。

十、政府采购合同 5

1.订立

政府采购合同,是采购人与供应商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政府采购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采购人可以直接与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也可以委托采购代理机构代表其与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由采购代理机构以采购人名义签订合同的,应当提交采购人的授权委托书,作为合同附件。

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发出的招标文件、谈判文件、询价文件是合同要约,供应商提交的投标文件、谈判报价、询价报价是合同的承诺,实际上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合同即生效。所以,中标、成交通知书对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均具有法律效力。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采购人改变中标、成交结果的,或者中标,成交供应商放弃中标、成交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2.政府采购合同的形式及必备条款

政府采购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须包含必备条款,否则合同无效。

3.政府采购合同的分包

中标、成交供应商履行政府采购合同时,经与采购人协商,取得其同意后,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一部分权利和义务转让给其他供应商,由受让供应商负责履行。

政府采购合同分包履行的,中标、成交供应商的政府采购合同主体资格并不改变,中标、成交供应商必须就采购项目和分包项目向采购人负责,分包供应商也要接受政府采购合同的约束,就分包项目承担责任。

4.合同变更、中止、终止。

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政府采购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5.合同补充条款

采购人在不改变合同其他条款的前提下,可以与供应商协商签订补充合同,但所有补充合同的采购金额不得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10%。补充合同也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自签订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由采购人将补充合同副本报同级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十一、政府采购的质疑和投诉 4

供应商对政府采购活动事项有疑问的,可以向采购人提出询问,采购人应当及时作出答复,但答复的内容不得涉及商业秘密。

1.供应商提出质疑

(1)质疑的范围

(2)质疑的条件

(3)质疑的时限

(4)质疑的形式

2.采购人答复质疑

(1)采购人应当在收到供应商的书面质疑后7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

(2)采购人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答复,并通知质疑供应商和其他有关供应商 (3)采购人在其作出的书面答复中,内容不得涉及商业秘密。 3.采购代理机构答复质疑

(1)采购人委托采购代理机构采购的,供应商可以向采购代理机构提出询问或者质疑,采购代理机构应当依照《政府采购法》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作出相应答复。

(2)采购代理机构对供应商提出的询问和质疑,必须就采购人委托授权范围内的事项作出答复。

4.投诉的处理

质疑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答复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15个工作日内向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投诉后30个工作日内,对投诉事项作出处理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投诉人和与投诉事项有关的当事人。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在处理投诉事项期间,可以视具体情况书面通知采购人暂停采购活动,但暂停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0日。

投诉人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投诉处理决定不服或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逾期未作处理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十二、政府采购监督和检查 2

(一)监督检查部门 5方面

1.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

2.集中采购机构的内部监督。

3.采购人的内部监督。

4.政府审计、监察等监督。

5.社会监督。

(二)监督检查的内容 3

1.相关法律执行情况

2.采购范围、方式、程序执行情况

3.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十三、政府采购资金的支付和核算程序 3

1.政府采购资金的支付方式 3

(1)财政全额直接支付

财政全额直接拨付方式是指财政部门和采购机关按照先集中后支付的原则,在采购活动开始前,采购机关必须先将单位自筹资金汇集到政府采购资金专户;在采购合同签订后,财政部门将预算资金也汇集到政府采购资金专户;需要支付资金时,财政部门根据合同履行情况,按规定程序将预算资金和已汇集的单位自筹资金,通过政府采购专户一并拨付中标供应商。

(2)财政差额直接支付

财政差额直接拨付方式是指财政部门和采购机关按照政府采购拼盘项目合同中约定的各方负担的资金比例,分别将预算资金和单位自筹资金支付给中标供应商。

(3)采购卡支付

采购卡支付方式是指采购机关使用选定的某家商业银行单位借记卡支付采购资金的行为。采购卡支付方式适用于采购机关经常性的零星采购项目。

2.财政直接支付程序

(1.)资金汇集

实行全额支付方式的采购项目,采购机关应当在政府采购活动开始前3个工作日内,依据政府采购计划将应分担的单位自筹资金足额划入政府采购资金专户。

(2)支付申请

采购机关根据合同约定需要付款时,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政府采购主管机构提交预算拨款申请书和有关采购文件。其中,实行差额支付方式,必须经财政部门政府采购主管机构确认已先支付单位自筹资金后,方可提出支付预算资金申请。

(3)支付

财政部门的国库管理机构审核采购机关填报的政府采购资金拨款申请书或预算资金拨款申请书无误后,按实际发生数并通过政府采购资金专户支付给供应商。

3.政府采购的核算程序

(1)财政全额直接拨付方式的核算

(2)财政差额直接拨付方式的核算

第十章 财政预算公务卡管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提纲 4项内容

一、公务卡管理概述 2

二、公务卡管理改革的思路和原则 2

三、公务卡管理实务操作 3

四、公务卡制度改革的政策要求 4

具体内容

一、公务卡管理概述 2

1.公务卡概念

公务卡是指财政预算单位的工作人员持有的,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

公务卡具有一般银行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同时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的独特属性,能够将财政财务管理的有关要求与银行卡的独特优势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财政财务管理工具和手段。由于公务卡具有一般银行卡的基本属性,故可以预借现金。

特点

(1)可透支

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即公务卡能够像其他信用卡一样,由持卡人方便快捷地办理支付结算并形成相关消费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务卡属于银行卡范畴,是一种现代支付结算工具。

(2)财政财务管理

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施监控。

2.公务卡改革的意义 4

(1)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公共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是公共财政建设和预算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

(2)方便预算单位用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使用公务卡结算,既不需要财务人员从银行提取和保管现金,也不需要工作人员提前借款;既方便了工作人员用款,也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财务部门还可以监控支付的真实性和规范性,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现金支用方式下存在的问题。

(3)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制度的更新。

改革现金支付是打造“阳光财政”、“阳光政府”和“廉洁政府”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通过制度创新,在公务支出领域引进具有“雁过留声、消费留痕”特点的公务卡,替代现金结算,对于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减少现金支付,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

政府部门使用公务卡支付对整个社会具有较强的导向和辐射效应,对减少现金流通、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公务卡改革将有力促进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扩大银行卡消费主体,优化产品结构,也有利于发挥信用卡扩大消费信贷、培育信用观念的功能,对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金融服务水平,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银行卡在公共支出领域使用的示范效应,还可进一步促进银行卡在企业商务和个人支付领域的使用。

二、公务卡管理改革的思路和原则 2

1.总体思路 5

(1)目标:减少现金支付,提高财政财务管理透明度,完善财政国库制度。

(2)手段工具:银行卡和电子转账支付系统。

(3)制度基础:公务卡的消费支付及资金清算、信息传送等运作建立在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基础上,不能将现金提前转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4)应用范围:明确为预算单位日常公务支出和零星购买,如差旅、会议、招待费等,只要能刷卡的,一律用卡。

(5)监控要求;强调必须满足财务监督和财政动态监控需要,单位财务部门要能准确掌握公务卡所有消费信息,纳入财政动态监控系统管理。

2. 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3

(1)完善财政国库制度。

(2)加强财政动态监控。

(3)方便预算单位用款。

三、公务卡管理实务操作 3

1.公务卡管理

(1)公务卡可以简单概括为“单位组织办卡,个人刷卡消费,财务审核报销,财政动态监控” 四个操作环节。

(2)公务卡的日常管理

公务卡由预算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组织本单位在职工作人员向发卡行申办,公务卡实行“一人一卡”实名制

(3)公务卡支付管理

信用额度公务卡信用额度原则上每张公务卡的信用额度不超过5万元、不少于2万元。

(4)公务卡财务报销管理

经单位财务部门审核批准,可提现,否则,提现手续费由个人承担。

2.发卡行选择 10家

工、农、中、建、交行、华夏、民生、光大、招商、兴业等。

3.其他方面跟信用卡基本相似。

四、公务卡制度改革的政策要求 4

1.预算单位在公务卡管理中的职责

2.预算单位在公务卡改革中的重点工作 3.持卡人在公务卡管理工作中的的职责 4.公务卡改革中的禁止性规定

(1)严禁预算单位将非本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卡管理范围、违规办理公务卡报销业务或查询、泄漏本单位公务卡持卡人的私人交易信息。

(2)严禁持卡人违规使用公务卡、恶意透支、拖欠还款、违规套现或将非公务支出用于公务报销。

(3)严禁发卡行对外泄漏与公务卡支出有关的各种数据资料。

(4)违反上述规定的,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提纲 4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内容和形式 2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原则 2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 2

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清查、报告 3

具体内容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内容和形式 2

1.行政单位国有资产

(1)行政单位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

(2)国家调拨给行政单位的资产。

(3)按国家规定组织的收入形成的。

(4)接受捐赠的资产。

(5)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有资产的。

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1)国家调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

(2)事业单位按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的收入形成的资产。

(3)接受捐赠的的资产。

(4)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的所有财产。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原则 2

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管理,单位占用使用的管理体制。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其中,行政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2.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原则 2类

(1)行政单位管理原则 3 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结合 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结合 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结合

(2)事业单位管理原则 3

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结合,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资产整合和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

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结合,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结合。

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 2

(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

1.资产配置

行政单位资产配置方式主要有购置、调剂。

2.资产使用

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国有资产使用行为,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应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使用中的不当损失和浪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行政单位不得用国有资产对外担保。

3.资产处置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的转移及核销,包括各类国有资产的无偿转让、出售、置换、报损、报废等。行政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置。

(二)事业单位 1.资产配置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方式主要有购置、调剂。 2.资产使用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方式包括单位自用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以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3.资产处置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者注销产权的行为。处置方式包括出售、转让、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

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清查、报告 3

1.资产评估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工作应当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

2.资产清查

事业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经同级财政部门授权的主管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产权登记包括占有产权登记、变更产权登记和注销产权登记。

3.产权登记报告

事业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经同级财政部门授权的主管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产权登记包括占有产权登记、变更产权登记和注销产权登记。

第十二章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提纲 共11章63条

一、总则 6

二、基本要求 8

三、预算控制 6

四、收支控制 8

五、采购控制 5

六、资产控制 10

七、建设项目控制 6

八、债务控制 3

九、经济合同控制 5

十、评价与监督 4

十一、附则 2

具体内容

一、总则 6

1.目的: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和规范内部控制,加强管理、推进廉政建设、维护公众利益。

2.适用;党政部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

3.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实施相关措施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的动态过程。

4.内部控制的目标:保证业务合法,资产安全完整、财务信息真实准确、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

5.内控的原则:制衡性原则、重要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6.内控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二、基本要求 8

1.责任:单位领导班子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应当充分发挥单位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单位可以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和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或确定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岗位,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

2.决策、执行、监督分离,重大活动集体决策。

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应当相互分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大额资金使用、大宗设备采购、基本建设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应当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3.岗位责任制,轮岗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主要包括预决算编制和绩效评价、资金管理、票据管理、印章管理、物资和固定资产的采购和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债务管理、经济合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等。单位应当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单位应当实行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业务人员和部门负责人的轮岗制度。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单位应当替代采取专项审计、部门互审等控制措施。

4.加强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

单位应当综合考虑经济活动的规模、复杂程度和管理模式等因素,为内部控制关键岗位配备能力和资质合格的业务人员。财会、内部审计等部门负责人必须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质和能力。

单位应当切实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

5.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

单位应当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如单位业务环境、经济活动规模、复杂程度或管理模式等发生重大变化,应及时进行重估。

6. 单位可以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和单位的实际情况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权威、独立、及时。

单位可以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和单位的实际情况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单位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证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工作的权威性、独立性和及时性。经济活动风险评估结果应当形成书面报告,指出关键风险点,提出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和建议。评估书面报告完成后应当及时提交单位领导班子,并归入档案保管。

7. 单位进行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时,关注重点风险

8.控制措施

(1)预算控制

要求单位加强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调整、决算编报、绩效评价等环节的管理,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实现对经济活动风险控制。

(2)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

要求单位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3)授权和审批控制

要求单位明确内部授权审批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相关内容,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相关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

(4)业务流程控制

要求单位结合经济活动的性质、范围、规模和内部控制要求,明确各项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流程中计划、审批、执行、监督等环节的要求,做到各流程手续完备,相关文件、记录和凭证完整。

(5)资产保护制度控制

要求单位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单位应当严格限制人员未经授权动用和处置资产。

(6)会计系统控制

要求单位建立健全本单位会计管理制度,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告处理程序,加强会计档案管理。

(7)信息技术控制

要求单位通过指定专门机构或岗位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规范信息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流程,建立用户管理制度、系统数据定期备份制度、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和泄密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单位信息网络系统中,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保护信息安全。

三、预算控制 6

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调整、决算编报、绩效评价等内部预算管理工作机制。

四、收支控制 8

1.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收入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根据收入来源和管理方式,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收款、开票、核算等不相容岗位分离。

2.各项收入应当由单位财会部门统一收取并进行会计核算,其他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办理收款业务,严禁设立账外账和“小金库”。

业务部门应在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签订后及时将合同副本交存财会部门备案,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账。财会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收入金额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对应收未收项目应当查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追缴责任。

3.收支两条线制度

有政府非税收入征缴职能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归档并及时更新与政府非税收入有关的文件,定期开展培训,确保主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及时全面掌握相关规定。

4.票据管理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票据管理程序和责任制度。财政票据等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均应履行规定手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票据专管员,建立票据台账,做好票据的保管和序时登记工作。票据应当按照顺序号使用,不得拆本使用。每位负责保管票据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险柜等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单位不得违反规定转让、出借、代开、买卖财政票据,不得擅自扩大财政票据的适用范围。

5.检查评价收入管理流程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票据管理程序和责任制度。财政票据等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均应履行规定手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票据专管员,建立票据台账,做好票据的保管和序时登记工作。票据应当按照顺序号使用,不得拆本使用。每位负责保管票据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险柜等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单位不得违反规定转让、出借、代开、买卖财政票据,不得擅自扩大财政票据的适用范围。

6.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7.支出申请、审批、付款审批、付款执行、业务经办、核算分离。

单位应当按照支付业务的类型,完善支出管理流程,明确内部审批、审核、支付、核算和归档等支出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应当严格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1)加强支出审核控制

(2)加强支出审核控制

(3)加强支付控制

(4)加强支出的核算和归档控制

8.检查评价支出管理流程

单位内部应当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评价支出管理的薄弱环节,如发现问题,应当及时整改。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挪用预算资金向无预算项目支付资金或用于对外投资的情形;是否存在采用虚假或不实事项套取预算资金的情形;是否存在违规向所属预算单位划转资金的情形;是否存在将财政预算资金借贷给其他单位的情形;预付款项的转回或冲销是否合理、合规,是否存在协同第三方套取预算资金的情形;与支出相关的其他情形。

五、采购控制 5 1.采购预算和计划管理

建立预算管理部门、采购管理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采购管理部门根据本单位工程、货物和服务实际需求及经费预算标准和设备配置标准细化部门预算,列明采购项目或货物品目,并根据采购预算及实际采购需求安排编报月度采购计划。

2.审批审核管理

审批审核事项包括采购组织形式变更、采购方式变更、采购进口产品和落实政府采购扶持节能、环保产品政策的审核等。单位要建立采购进口产品或变更采购方式的专家论证制度及严格的内部审核制度以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批报备及公告登记管理制度。

3.采购活动控制

通过竞争方式择优选择政府采购业务代理机构。在制定采购文件、签订合同及组织重大采购项目的验收过程中应当聘请技术、法律、财务等方面的专家共同参与,确保需求明确、翔实,采购文件和合同条款完备、合法。单位在采购活动中要严格执行对评审专家登记、评审过程记录、专家评价管理规定,要对代理机构直接或代为收取的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保证金按法律制度规定及时返还供应商或上缴国库

4.验收控制

通过竞争方式择优选择政府采购业务代理机构。在制定采购文件、签订合同及组织重大采购项目的验收过程中应当聘请技术、法律、财务等方面的专家共同参与,确保需求明确、翔实,采购文件和合同条款完备、合法。单位在采购活动中要严格执行对评审专家登记、评审过程记录、专家评价管理规定,要对代理机构直接或代为收取的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保证金按法律制度规定及时返还供应商或上缴国库

上一篇:史上最全医学记忆口诀下一篇:局消防安全责任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