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条例心得体会

2022-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四季轮回中,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自身也在成长,面对身边的各种事物,必然会有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是我们思想成长的证明,也是我们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怎样写出适合自身的心得体会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新条例心得体会》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学习新条例心得体会

体会课改下英语教学新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当今的世界,不仅是竞争的时代,也是交流合作的时代。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英语逐渐成为公民求知和发展的基本技能之一。学生即使在学校学到了最新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也会很快落后时代。要让学生能在一生中不断地获得新知识,适应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加强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深化英语课程改革。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有些教育专家指出: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则失去了依托和活力。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外语是教会的,过分强调教师的“讲”,造成“满堂灌”,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而素质教育则认为:外语是学会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英语教学不仅是教语言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开发其潜能。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2、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学生是一个个有感情、有智慧、有个性的人。他们每个人的未来是多样的,我们的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是要尊重他们学习的差异,因材施教。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一张课桌,教师唱独角戏。在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别是面对新课改,我们这些站在课改前沿的一线教师,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努力寻找学生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最佳结合点,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正如语言学家亚力山大所言:“A teacher is just a facilitator. Teachers cannot teach anybody anything. The student is not an empty glass that will be filled with liquid , with knowledge and with wisdom .The teacher can only facilitate, make it possible to motivate students .”

3、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

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目前,我国外语教学已走出“语言翻译法”转入“任务型”、“交际化”的教学时代。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们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课堂效益的提高来设计教学行为。把英语真正当作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来用;把语言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把英语学会、学活。

二.创设语言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创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

教学实践证明:环境造就人。“语言环境”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的学生缺乏真实的英语环境,教师应创设“仿真”的语言实践环境,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一是教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坚持用英语授课。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等教学设备,创设情景化的语言环境。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如唱英文歌、英语朗诵、口语竞赛、英语作文竞赛等。

2.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困难或难度,需要学生意志克服困难,寻求解决 问题的途径、方法;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所以创设问題情境为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个兴奋点。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善于设计问题;同时也应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深刻领会谚语:“He who questions nothing learns nothing.”(无所问者,无所获)。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

3.巧激善导,精讲精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知识激增的今天,学会选择知识、活化知识要比单纯记忆知识重要得多。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应从“教会”转为“会教”,应当指导学生从“学会”转为“会学”。教师应精心设计,指导学法。所谓“精讲”而是指讲的内容要精当,抓住关键点、要点和重点;讲的方法要精巧。所谓“精练”,是指精心选择练习内容,精心设计习题形式,力求题型多样化、层次化。将个体练习、小组练习与集体练习相结合。力争练其重点、难点,练其迁移。总之,英语科的“交际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教师精心研究自己的讲,设计学生的练,把英语激活练实,努力促进学生合作、探究、体验和自主学习。

作者:廖静

第2篇:地方《终身学习促进条例》的立法选择

【摘要】在教育法律体系的整体架构下,通过具体立法来指引、评价和保障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不仅有利于教育法律体系内部法律之间的逻辑严密、覆盖周延,也有利于避免地方在探索终身教育相关立法时,面临终身教育理念解读的严峻挑战。因此地方应当在教育法律体系的整体框架下,调整立法思路,立足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以保障公民学习权益,促进学习型社会为目标,选择开展地方《终身学习促进条例》的立法实践。

【关键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育法律体系;地方立法

【收稿日期】20171108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推进江苏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为2015ZDIXM025

【作者简介】张璇(1968—),女,江苏金坛人,法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教学、法学理论。一、引言

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通过法律来落实公民学习权益,指引、评价和保障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应当是人类理性的选择结果。近年来,终身教育的法制化建设一直是被关注的热点,究其原因是立法工作至今并未真正落实。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系统化建设刚刚起步,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相关法律仍处于“研究启动”状态,[1]已经颁发的福建、上海、山西太原、河北、浙江宁波的《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始终存在窄化终身教育概念与适用范围、条款内容表达相似、实际效用难以评价的现象。这些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与终身教育有关的法律制定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2017年2月成都以满足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社区教育促进条例》开始实施,为终身教育的地方立法探索增加了新元素。虽然社区教育只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但启示了地方立法可以调整原有的立法思路,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出发,针对地方立法的现有问题,在构建完整教育法律体系的整体视野下,重新定位相关的法律调整对象与内容,为国家立法提供新的经验。

二、地方《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局限性问题的原因分析现有地方《终身教育促进条例》都明确地将条例适用范围规定在“本行政区域内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之外的(各级各类/各类)有组织(教育/培训/终身教育)活动”,太原还明确“终身教育”是一系列机构开展的“社区教育、职工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这样的规定把终身教育仅仅限定为学校外的非学历继续教育,严重窄化了终身教育概念和理论内涵。[2]

之所以出现这一重大矛盾,是因为从2003年起,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中多次提出了“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并且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关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两者关系与内涵的持久的争议,也导致了国内对终身教育概念的理解由统一走向分歧。[3]地方《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关于适用范围的表达,无疑体现了观念分歧中的一种:即国民教育主要限于学历教育,[4]而终身教育成了与国民教育并行的学历教育之外的其他类型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2015年的修正中,将原文第十一条第一款的“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也修改为“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体系”,但没有专门条款对“国民教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予以明文解释与关系界定。

然而,这部教育法修正案体现了鲜明的终身教育理念,将原本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基本制度延展到学前教育和继续教育,明确提出“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的教育体系建设全景。这一调整对教育法律体系的完整建构、具体教育单行法的规划以及地方关于终身教育的立法探索带来积极影响,不仅为教育法律体系的整体构建铺垫基础,也为终身教育的法制化进程规定了努力方向。在现行教育法关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并行规定的情形下,终身教育的法制建设推进并不应该孤立地看待,而应当结合终身教育理论的本源与终身学习观念的发展,在完整的教育法律体系里确定相应的立法位置与焦点。

三、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法律体系框架由于我国教育法规的系统性建设起步较慢,关于教育法规和政策的研究也属于新兴领域,[5]至今教育法体系还不完善;[6]教育立法又是跨学科的立法活动,[7]因此在终身教育视域下设计与规划我国完整的教育法律体系时,有必要对终身教育理论的渊源与发展有清晰与统一的認识,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法律体系架构。

(一)终身教育的理论渊源与终身学习的发展

有研究者认为一些“看起来熟套而流行”的术语,往往“没有经过专门的学术清理”。[8]现实中频繁运用但已经产生分歧的“终身教育”可能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1终身教育的理论渊源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渊源是指第一次出现的地方。目前学界公认是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计划处处长的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届成人教育委员会召开的成人教育国际促进会议上,第一次正式提出关于终身教育的提案和报告。[9]他认为社会应当为人的一生提供教育学习的机会,用终身教育理念渗透教育各个领域,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会议最终一致同意该提案,还形成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事务局长提交的劝告书,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从诞生起至死亡为止的一生都必须接受教育的过程——即为此必须在整体构造上进行必要的综合教育过程——而创立的以终身教育这一构思作为基本原理的活动”,予以完全承认。[10]

因此“终身教育”一开始就是指的“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11]保罗·朗格朗特别强调“完全没有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始终考虑的是教育过程的统一性和整体性”,[12]如果终身教育仅仅是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的最新代名词的话,成人教育的国际会议就无须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提交劝告书,建议从教育整体的高度来综合教育过程。因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国际机构的持续倡导中,一直将终身教育视为传统教育制度的超越与升华,[13]包括学校教育的正规教育、培训为主的非正规教育及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的非正式教育。[14]

对应“Lifelong Education”的中文也可以翻译为“终生教育”,但“身”与“生”相比,在通常“一生”的意义上增加表现一种人身附随性,统一使用“终身教育”更能体现其是一种“全人”教育,[15]彰显其“以人为最终目的”的价值追求。

2终身学习的发展

终身教育理论本身就是源于二战以后知识社会的形成、经济发展对教育的依赖,[16]作为超越学校教育功能不全的教育新制度而创立的。[17]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提出,终身教育的理论不断完善深化,人们开始意识到“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18]是构成完整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终身学习”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令名称,[20]我国在进入本世纪后发布的多项重要文件也都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21]

终身学习是个人一生主动进行有意义学习,终身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支持服务,虽然两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但终身学习更关注学习主体的自身改变,强调学习主体的学习选择与学习需求满足。因而公民终身学习权益的保障成为终身教育的题中之义,由此衍生出的学习权也被視为受教育权的发展和突破。[22]与“受教育权”相比,学习权更凸显个体的自主自觉,强调个体与施教者、与外界的平等双向互动,强调学习于人本身的目的性。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终身学习”被视为终身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突出学习主体的学习权享有与实现;终身教育则是终身学习的基础,[23]为全面支持学习主体的需求提供综合教育体系服务。两者虽各有侧重,但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核”,都以“所有人”、“一生”、“学习”为关键词,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这也为调整立法思路,由以“终身教育”为名的立法向“促进终身学习”的立法调整奠定了合理性基础。

(二)支持终身学习的完整教育体系

教育法律体系的构建不仅应当遵循法律科学的规律,也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客观需要。[24]因此,一个国家的教育法律体系与教育体系之间是互为依存、互为协调发展的互动共生关系。

根据我国目前提供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图示对于公民一生获得的教育机会和阶段加以清晰呈现(详见图1),比较直观地说明我国教育体系支持终身学习的结构状态。

从图示的整体而言,各项教育活动基本是按满足人的一生学习需求来配置的。对于生存与发展处于本能状态的儿童,采取带有强制色彩的九年义务制教育进行普及教育;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随着自觉意识的不断苏醒向自为的存在状态转化时,九年义务制教育结束,开始有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流。意味着适龄人口完成初中学业以后,可能放弃任何学校学习的机会直接进入社会,然后在自己合适或需要的时候,再选择接受继续教育。因而继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跨度最长,涉及面最宽。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公民一生可以享有的受教育机会与阶段其实是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教育体系,终身学习的推动,并不需要人为地将教育体系生硬分隔或再建一个体系。因此,为了便于制度上的安排,同时为了弥补现行教育法关于两个体系的明文解释缺漏,我们应当明确这个完整而统一的教育体系,既是终身教育体系,也是面向全体国民的现代教育体系。这不仅与我国的教育现实吻合,也可以为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以及地方立法的探索打开新的大门。

(三)基于统一教育体系的教育法律体系架构

尽管学者们对于教育法律是否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独立的法律部门还莫衷一是,[25]但并不影响人们将教育领域的法律视作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进行系统性规划,从而系统性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部门法的纵向层次通常按照法律效力由高到低分别为部门基本法、单行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五个层级(详见图2)。从已有的立法实践来看,我国目前的教育法律体系,已经有了1部教育基本法,7部教育单行法、14部教育行政法规以及370多部教育政府规章,[26]地方也在立法权限范围内,纷纷出台地方教育法规,纵向立法体系初步形成。但由于教育单行法横向分类的标准始终不统一明确,导致现行教育法律横向覆盖周延性差,既有大量的立法空白,又有法律之间的彼此冲突,不仅诸多教育实际问题无法可依,也严重影响终身教育视域下的相关立法,因为难以确定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而停滞不前。

法律体系应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与协调性,与我国的教育体系相适应。[27]有学者提出按照教育层次或教育类型,[28]或者综合教育层次与教育类型[29]作为教育法律体系的横向维度,但不管是哪一种都会使各个单行法之间产生内容上的交叉重复,还会影响《教师法》等教育主体法律法规的归类。

随着学习的终身化和受众的广泛化,教育内部关系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论是教育活动的阶段、类型和过程,还是支撑教育活动实施的各类主体,以及与教育活动相关的资金支持、督导评估等都处于不断变化与调整中,除增加具体单行法的立法难度外,也导致教育单行法的横向分类更加复杂。日本将“国家的整个教育视为一项社会活动”,按照活动主体,活动内容、活动与外部关系的标准进行分类的做法,[30]为我国教育单行法的横向分类提供了他山之玉,以“社会活动”涉及的各要素作为统一的分类维度,隐含了从主体到内容到过程到外部条件各项法律关系周延的逻辑结构。

早在1998年就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加快继续教育立法的议案”和“加快成人教育立法的议案”,当时教育部希望通过制定“终身教育法”来解决。显然不论是提案人还是教育部,都是以制定教育单行法的目的来思考这个问题的。2004年,教育部转而开始启动“终身学习法”可行性调研,[31]到2007年完成首部“终身学习法”可行性报告,[32]其后一直处于调研论证中。从2006年到2015年间,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制定“终身教育法”或“终身教育促进法”的提案共有13件,[33]2016年,第一次出现“制定终身学习法”的代表议案。这一提案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政府与公众对相关立法的期待与摇摆。既然都是从教育单行法制定的角度来考虑终身教育的立法选择,解决这一难题的钥匙最终还是要落在教育单行法的横向分类上。

教育单行法的横向构成首先不能和《教育法》相冲突。根据“终身教育”概念本身所具有的高屋建瓴性和教育制度整体性,我们并不需要制定一部調整对象与内容可能与现行《教育法》绝大部分重复的“终身教育法”,[34]那样将会产生两者之间关系如何处理的重大问题,毕竟教育单行法是教育基本法的下位法。因此,为了进一步强化终身教育理念以及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全局性,建议在教育基本法之下,针对公民终身学习权益的保障制定“终身学习促进法”,同时按照“学校前教育、学校教育和学校后继续教育”的一生学习过程,配套制定“学前教育法”和“继续教育法”,以填补相应的法律空白。

据此,按照“教育主体、教育活动和教育支持”的分类维度,综合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进行如下规划(详见表1):其中“终身学习促进法”、《教师法》、“公立学校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归入“教育主体”类;“学前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继续教育法”归入“教学活动类型”,“招生考试法”和“学业学位法”归入“教学活动过程”;“教育投入法”和“督导评估法”归入

表1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横向分类

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单行法教育主体教育活动教育支持终身学习促进法教师法办学机构法公立学校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育活动类型学前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继续教育法教育活动过程招生考试法学业学位法教育投入法督导评估法“教育支持”类。

在这样的教育法律体系下,现实的覆盖人一生的教育活动都有对应的法律规范加以调整,相应的教育主体都有法可依。虽然部分法律之间仍可能存在部分内容的交叉,但调整范围基本明确,界限相对清晰,终身教育理念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法律体系,显著加强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法治保障。

终身学习也是个人的学习权利,公民学习权是公民受教育权的突破与发展,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理应受到宪法保护;同时终身学习在当下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政府意志,[35]通过“促进法”转化为社会的现实行动,既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不谋而合,也突出了政府的义务主体地位。因此,立足于学习主体视角的《终身学习促进法》,从政府对公民学习权的全时空和全方位保障出发,通过明确学习权的具体内容,明确各级政府、各类单位以及社会个体对他人学习权所承担的义务、职责和法律责任,不仅可以创设并维护学习社会的法律秩序,还可以避免终身教育立法的“大小教育”概念之争,[36]避免当前的立法局限。另外,针对公民在学校教育前和后进行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活动的“学前教育法”和“继续教育法”,正好可以和已有的《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形成覆盖人一生学习的周密圆环。

四、地方《终身学习促进条例》的立法选择

基于上述的教育法律体系结构描述,地方立法作为国家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按照纵向的教育立法安排,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对应“终身学习促进法”的设计思路,选择先行探索《终身学习促进条例》的制定。

(一)选择理由

1成本因素

理想的法律体系虽然期望所有的教育单行法律、行政法规都有配套的地方实施条例,但在“继续教育法”和“终身学习促进法”都缺位的现实下,地方如果同时选择编制几部促进条例的法律文件,一来工作量非同小可,一部法律的制定往往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来容易导致参与相关领域立法的研究力量分散,因为立法人员作为立法的调研者和起草者,是一切立法活动的关键因素,[37]立法参与人员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强弱,直接决定着立法质量的优劣;三来一旦因为上位法的后发优势,对当时尚无法统一认识的问题有了新的发展,那么多一部地方立法就多增加一份修法成本。

2制度基础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求以来,各省、市纷纷将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已有的政策和制度建设已经形成良好基础,在学习机会开放、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各类教育融合以及拓展学习时空与资源方面已经有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同时通过相关部门的长期宣传和引导,人们对终身学习已经有了相对明确的认知,地方各省、市也在开展终身教育及建设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实践活动中取得了积极进展并积累了大量实践案例,为《终身学习促进条例》的调研起草提供丰富支撑。

3经验积累

地方选择不同于已有《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立法路径,开展《终身学习促进条例》的全新探索,不仅是地方立法的一次创新实践,还可以按照比较研究的方法,获得有意义的地方立法差别样本,为国家教育法律体系的整体完善与教育法制化水平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实证研究成果。

地方可以在总结现有《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先行调研编制《终身学习促进条例》,以公民学习权的保障为核心,对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进行制度化推进和规范化设计。

(二)主要内容

1明确立法依据、目的与适用范围

明确制定《终身学习促进条例》的依据为宪法规定的公民受教育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加说明现阶段公民受教育权的内涵已扩展为公民主动学习和求取发展的权利;[38]说明条例的制定目的是保障公民终身学习,获得自我发展的权益;适用范围包括所有学习者和学习服务者。

2明确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平等地位

贯彻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公平原则。用终身学习原则界定教育概念,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表达与定义,在条例中明确规定它们的平等地位,[39]保障正规学校以外的其他教育和学习形式的组织建设与发展。

3明确相关名词术语的内涵

通过特定条款清晰界定条例中涉及的“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继续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等相关名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深化终身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统一社会认识。

4明确公民学习主体地位,强化学习权利保护

加强公民终身学习权利的保障力度,强调个性发展和权利平等,明确公民在广泛条件下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多种学习机会与学习服务的权利。明确公民享有获得教育帮助权,含经济资助、学习时间保障和特殊辅导等。

5明确政府在建立终身学习制度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应当担负的义务与责任[40]

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在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中的主体责任与义务职责,明确资金投入标准、扶助办法等,包括为处境不利人群提供终身学习平等机会。规定政府责任落实的评估指标、方法与评估结果公开方式。

6明确服务公民终身学习的具体教育组织和实施主体

规定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对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所应担负的培养责任,明确培养质量的督导、考核评估方式。

7明确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制度

建立广泛的学习成果鉴定和认证制度,形成对正规学校以外的教育机构进行评审、监督和引领的工作机制;明确学分银行的法律地位以及功能职责,通过建立公民终身学习档案,促进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

8明确公民应当履行的对应义务

合理配置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学习者应当接受教育机构合理的收费、教学、考核要求,提供规定材料接受有关机构的审核认定,以及因造假舞弊接受处罚等。

9明确公民学习权利的救济途径

根据违法损害公民学习权利的不同程度,规定相关主体的不同法律责任。成立由政府资助的保护学习者合法权益的学习者协会,负责处理日常纠纷。

五、结束语

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乃至国家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41]以《终身学习促进条例》来进一步推动地方立法探索,不仅有利于激发公民终身学习的权利意识,推动地方终身教育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也有利于促进终身教育研究的理论深化和教育立法水平的日益提升,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教育法治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兰岚.我国终身教育立法困境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6):16—23.

[2][41]黄欣,吴遵民.中国终身教育法为何难以制定:論国家终身教育法的立法思想和框架[J].开放教育研究,2014(6):36—41.

[3]兰岚.中国终身教育立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4]王兴华,董海霞.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研究回顾与展望[J].郑州师范教育,2013(5):1—4.

[5]罗许生,简春林.地方教育立法过程及相关因素之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10):16—20.

[6]程方平.关于中国教育法体系建设及“学校法”制定的探索[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2):138—150.

[7]覃红霞.教育法地位问题新论:传统法律部门理论的超越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6(7):44—51.

[8]邹诗鹏.生存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

[9]李国斌,屈兵.终身教育及几个相关概念探幽[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3):17—22.

[10]陈乃琳.面向21世纪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

[11][12][法]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16,15.

[13]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及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1):79—85.

[14]王海东,韩民.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相关概念及问题探讨[J].开放教育研究,2016(5):61—67.

[15]武海燕.终身教育“制度化”辨析[J].教育探索,2011(8):17—18.

[16]吴遵民.中国终身教育体系为何难以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3):27—31.

[17]翁朱华.终身教育体系的整体再建构:中日学者三人谈[J].开放教育研究,2010(5):4—14.

[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6.

[19][美]简·维瑟.再论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14(2):111—119.

[20]吴遵民,谢海燕.当代终身学习概念的本质特征及其理论发展的国际动向[J].继续教育研究,2004(3):31—36.

[21]莫克翟,马林.我国教育政策使用“终身学习”概念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J].成人教育,2015(8):6—8.

[22]陈露.成人学习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3]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北京:中围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6.

[24]谭晓玉.关于当前我国教育法律制定与修订的法理思考[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07(5):186—199.

[25]李恩慈.论中国教育法律体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02—110.

[26]沈光辉.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福建省的实践探索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4(12):72—77.

[27]田晓苗.中国教育法治化:历程、问题与反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2):4—6.

[28]李连宁.我国教育法规体系刍议[J].中国法学,1988(1):77—82.

[29]袁兆春.关于现行教育法体系的完善[J].河北法学,2003(1):59—62.

[30]秦惠民,谷昆鹏.对完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12.

[31]姚来燕.我国终身学习立法问题的探讨[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97—101.

[32]转自劳动报.我国首部《终身学习法》可行性报告完成起草工作[J].教育发展研究,2008(1):25.

[33]刘波.终身教育立法的理论与实践:现状、困境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3):17—25.

[34][36]杨晨.我国终身教育立法三难[J].新华文摘,2009(22):114—115.

[35]王冰.终身学习的国家意志与主体自觉:以天津市为例[J].职教论坛,2014(36):39—43.

[37]黄文艺.论立法质量:关于提高我国立法质量的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40—48.

[38]陈恩伦.论学习权[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39]蓝建.发展中国家实现人人享有受教育权的基石:终身学习的立法与服务体系的建立[J].外国教育研究,2008(7):42—46.

[40]林强.关于制定全民终身学习法的现实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3(6):10—11.

The Legislative Choice of Local Regulations for Lifelong Learning Promotion

——From an Overall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Legal System

ZHANG Xuan

(Management Center for Credit Bank,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6, China)

【Key words】lifelong education; lifelong learning; educational legal system; local legislation

(編辑/赵晓东)2018第5期(总第376期)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No.5 2018Total No.376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8.05.002

作者:张璇

第3篇:新《拆迁条例》为何难产?

公共利益的界定,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强拆空间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温惠玲的问题,海淀区四季青乡门头村村民湛士勤对于强拆的担忧,有望在相关法规中得到明确界定。

但作为《物权法》的配套法规,原计划在2008年完成修改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修改近两年却尚无音讯。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务院法制办相关负责人均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拆迁问题非常敏感,现在不适合接受采访,“新的拆迁法规什么时候能够出台还不好说,事情本身比较复杂。”

一位曾经参与过前期草案讨论的法学专家透露:“听说现在停下来了。”

多年专注于征地和拆迁案件的北京律师杨在明甚至向《中国新闻周刊》直言:“我个人认为这个《修改条例》,可能出台不了。”

杨在明的理由是,《物权法》非常明确地规定,只有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才可以征收土地和不动产。但对于什么是公共利益,又很难界定其内涵和外延,“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司法界和社会各界的难题。”

难题的核心在于,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权力空间。

地方政府曾主导拆迁

中国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1991年6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的行政法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原因是为了配套《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实施中遇到了规划调整,这就需要拆房子。” 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才亮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当时的背景。

彼时,国有单位还是城市建设的主体,拆迁以政府为主导,并不涉及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的区分,而指导思想则是通过旧城改造房屋拆迁,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当时的补偿是立足于安置,被拆迁户的居住条件大都得到了改善,所以老百姓比较拥护。” 王才亮说。

1994年,中国正式开始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并在当年出台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由此拉开了城市建设和房地产的市场化序幕,开发商成为中国城乡建设的主力军。就在同一年,中国开始推行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开始逐渐倚重土地财政。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拆迁和建设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2001年6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修改,并于当年7月1日正式实施。

修改后的条例,仍然没有区分公益和商业拆迁,其运作模式依然是建设单位向政府申请拆迁许可,获批后实施拆迁,发生纠纷由政府裁决;被拆迁人拒绝拆迁的,实行强制拆迁。

其中,地方政府既是拆迁许可者,又是争议裁决者,并在无形中充当了强拆的支持者,理论上为官商“合谋”提供了现实的便利,并逐渐发展成为拆迁矛盾的根源。

依据中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建设单位不能直接从土地原有使用者手里取得土地,必须经由政府。按照法理,政府需要先收回土地使用权,再转让给建设单位。现实则是,地方政府往往在没有收回土地的前提下,就把土地转让给了开发商,并给予建设单位拆迁许可,而政府退居幕后。

成为拆迁主体的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往往尽可能压缩拆迁补偿标准,并且把拆迁负担转嫁到房价里。这样就导致了相对于日渐升值的土地和房地产价格,被拆迁户往往觉得补偿不足而不同意搬迁,矛盾由此引发并层出不穷。

国家信访办从2003年到2006年接待的上访人数当中,有近40%涉及拆迁,而在住建部,这个比例甚至高达70%到80%。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多次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处理好土地征收和城市拆迁问题。

政府角色再定位

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有望规范拆迁活动。该法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因与上述条款抵触,国务院2001年公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曾被传言要停止执行。

为此,2007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上通过《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正案》,其中规定:“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国家可以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和个人的房屋,并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此前,关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修改已经引起住建部的关注。2007年4月初,由住建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主办的全国城市房屋拆迁理论工作研讨会上,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住建部和全国各地拆迁管理部门的代表就《物权法》对城市房屋拆迁的影响达成了共识:

首先,需要对条例做出修改并上升为法律,“与现实管理机制相适应的能保留的应该保留,从立法上不要做太大的变动,以免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建设”。

其次,对拆迁和征收的关系要进一步研究。

再次,要坚持实体和程序公正,保障被拆迁人或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最后,要坚持与完善评估制度,扩大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随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修改被正式提上工作日程。

据一位了解条例修改进程的学者介绍,目前为止,相关部门至少提交了两次修改草案,但是均没能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领会把公平正义放在第一位的精神,也不符合《物权法》的基本精神,《物权法》说要征收单位和个人住房的,要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而他们起草的办法做不到这一点。”这位不愿意具名的学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据新华社报道,2007年 12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第200次常务会议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草案)》是第一项议题。

会议认为,这个条例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求有关部门广泛听取意见进一步修改后,再次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然后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再由国务院决定公布施行。温家宝总理说:“这样做,用的时间长一些,但这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

据《京华时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利明曾经在2008年3月上旬透露,《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草稿)已经拟定,正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被拆迁人等各方意见,“草案有很多重大的改进,最重要的一个是理念上的变化:要以政府为拆迁主体来进行制度设计。”

其初衷则是,拆迁属国家征收行为,由政府来主导完成,进而减少拆迁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才亮认为,在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政府是征收人,政府要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地方政府滥用公共利益怎么办,我们有什么法律救济手段?这是关键问题,需要法律规定明确的强制手段。”

难产之因

2008年3月6日,全国城市房屋拆迁委员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住建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为配合《物权法》的施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入修订阶段,但面临诸多尚待研讨的新课题,如公共利益如何界定、原地回建如何实现、补偿标准的制定如何切合实际等,国家有关方面正在研究。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也认为,条例修改的真正难点在于如何界定公共利益。

杨在明认为,公共利益的界定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强拆空间,“就我个人的办案经验来看,现在有80%的是商业拆迁,只有20%是公益拆迁。”这就意味着,如果严格限定公共利益,“很多项目就拆不了,这也是地方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室中心处长赵路兴则认为,由拆迁引发的矛盾往往集合了医保、就业、低收入、住房等等各种社会问题,“想要把住房拆迁制度修改好,让社会各界都认可,这个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新《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修改中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要严格保证只有存在“公共利益”时地方政府才可以介入拆迁,“可以通过听证程序,务必保证公开、公正、合法、科学。”

而对于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拆迁应该如何补偿,刘俊海认为,必须引进市场化的补偿手段,“公共利益的增进应该由全体人埋单,而不应该让被拆迁人单独承担,被拆迁户已经被剥夺了财产所有权,就不能在财产价值上再次被剥夺,而且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为市场化补偿提供了可行性。”

界定了公共利益之后,非公益性的拆迁还要不要做?王才亮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非公共利益的拆迁需要协商,是一种民事行为,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一种交易,不存在地方政府介入的问题,地方政府应从这里退出来。”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显冬则认为,“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土地财政的模式。”

作者:杨正莲

第4篇: 学习新准则新条例心得体会

(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共产党中央审议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这是从严治党工作的新成就,对于加强新时期党的纪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对全体党员的刚性约束,也是确保党的先进性重要制度设计;既体现了党纪的严肃性和道德的认同性,也体现了纪比法严,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立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学习贯彻新的《准则》和《条例》为根本,加强自身"修炼",切实提升个人作风和能力。 坚定政治信仰,做党的忠实追随者。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首先要在思想上入党,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追求,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我们党是一个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是一个具有先进生产力的政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因此,无论世界如何变幻,社会如何发展,我们都不能违背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入党誓言。虽然我们党在发展过程中走过弯路,出现过错误,让党蒙受了损失,但我们党通过自我纠正,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每个党员都有义务维护党的良好形象和权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党的利益坚决维护者和执行者。坚定的政治信仰是立党之本,我们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思想上入党,做一个纯粹的共产主义的忠实信徒,永不叛党。 严厉组织纪律,做党的政策执行者。我们党之所以历经革命与**的艰难岁月仍然发展壮大,是因为我们有着严明的组织纪律。我们党是一个民主的政党,能够听取绝大多数人的意见,确保政策的科学性;是一个严密的政党,能够确保政策执行的坚定性;是一个严明的政党,能够确保所有党员的各种权益得到尊重。新的《条例》对严格组织纪律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是为了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把那些投机分子,表里不一的人清除出党组织,让党的决策更加民主,政策执行更加顺畅,党员权益更加尊重。 严格廉洁自律,做党的纪律垂范者。清正廉洁,风清气正是立党之本,是保持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形象,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的根本。作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是立身之本,要做到廉洁自律,必须从小事抓起,俗话说"不以恶小而为之",新的《条例》更加凸显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加大了对党员干部不廉洁行为的处分力度,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党员干部不敢腐败,不想腐败。同时,新《条例》也体现了对党员干部的人本关怀,把纪律挺在法律的前面,尽量把错误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尽早的提醒警示少数违纪违规同志,让他们不逾越法律的红线,以避免让其身败名裂。因此,我们要做党纪党规的忠实执行者和率先垂范者,只有严格按照纪律和规矩办事,自觉做到清正廉洁,维护好党的形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才能确保党执政地位不动摇。 坚持群众路线,做党生命线的保护者。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新《条例》将违反群众纪律作为严格执纪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更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有义务和职责做好群众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党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培养道德情操,做党的形象维护者。有一副对联写道:"宦海无涯廉是岸,官阶有止德为高。"廉洁和道德是对官员的基本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是我们党的"关键少数",对促进党的发展,维护党的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在哪里当领导干部,无论是当多大的领导干部,廉洁是基本的要求,违反了廉洁要求就是政治生命的尽头。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认同,党员干部必须坚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做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脱离低级气味的人,得到人民的尊重和拥护,维护好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新的《准则》和《条例》坚持与时俱进,适应了时代新要求,它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工作的重要成果,是对全体党员干部行为的规范。《准则》从正面倡导党员干部应该做什么?《条例》从反面要求党员干部不能做什么?为全体党员干部确立新标杆。我们共产党员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奋斗目标,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先从自身做起,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组织纪律,严格廉洁自律,坚持群众路线,培养道德情操,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做党纪党规的忠实维护者和执行者。 学习新准则新条例心得体会

(二) 中国共产党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两个党内法规的修改通过,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实现了党内法规的与时俱进,为纪检机关履行职责,提供了重要纪律武器和制度利器。团风县纪委为深入贯彻中央精神,迅速组织全体干部进行理论学习,作为纪检系统的一名基层干部,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对新形势下我党承担的历史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党员的义务与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自己学习《准则》和《条例》谈一谈心得体会。

一、《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真正实现了让党员干部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转变。 原有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于2003年12月颁布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从严治党的新需要,特别是原来老条例中的法纪不分问题,使得法纪问题与刑法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存在部分重复,浪费了行政成本,同时也出现了部分以纪代法、越粗代庖等现象。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按照法纪分开的原则,删除了70多项与法律重合内容,真正实现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新条例同时强化负面清单作用,将原来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修改为六类:即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这就使得党章关于纪律更加具体化,使制度更加规范,处分体系更加完善。这样可以更加明确的告诉党员干部哪些行为不能做,使得违纪行为不再有空可钻。新条例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的全部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管总的。不管违反哪方面的纪律,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破坏政治纪律。当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政治纪律认识模糊、思想麻木、意识淡漠。加强纪律建设,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第一位。《条例》针对现阶段违纪问题的突出表现,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对反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行为作出处分规定,增加拉帮结派、对抗组织等违纪条款,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和党的集中统一。

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修订,使得覆盖对象实现了从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

三、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让我更加充分认识到廉洁和纪律的重要性。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执政党,没有相关制度及纪律的严格要求,不坚决反对和有效预防腐败,听任腐败在党内滋生蔓延,就会消弱党的根基,严重时,会威胁党的执政地位,这不仅会亡党也会亡国。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党不仅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同时还面临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党的领导弱化、管党治党不严、责任担当缺失,对党最大的威胁莫过于此。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围绕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还相对薄弱,对党的制度建设研究明显不足,党内规则的目标任务、体系框架缺乏理论支撑。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体现了我党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以更加积极、昂扬的态度应对新挑战。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仅使自己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且也更加感觉到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身上的责任更加重了。 学习新准则新条例心得体会

(三) 在实施"四个全面"伟大战略征程中,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两部法规。这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显示了深化改革依规治党的必胜信念,在党史上具有划时代、打烙印的重大历史意义。本人通过全面学习两部法规,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全面学习,让《准则》和《条例》入眼 《准则》和《条例》是在继承中创新,呈现诸多亮点,主要是内容多、提法新、观点明,在过去的基础做出较大篇幅修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加强学习,深刻领会。一是集中领学。《准则》和《条例》颁布后,迅速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原原本本地学习法规的原文,在头脑中形成大致轮廓,了解大致框架。二是个人深学。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要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法规内涵、本质和具体条款,做到全面、具体。三是专家讲学。邀请纪委、宣传部、党校专家老师,借助"五城同创"分课堂,进行全面透彻准确宣讲,解决在领学、自学过程中疑问。四是以案促学。通过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违反条例原因、行为和处理结果,用生动的案例,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应该怎么做,不应怎么做,做了受到什么处分,达到以儆效尤警示一片的目的。

二、全面领悟,让《准则》和《条例》入脑 全面学习是《准则》和《条例》落地生根的前提,全面领悟是守《准则》和学《条例》的关键。两项法规的修订颁布,集中核定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解决了道德高线与纪律底线的问题。《准则》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全文共8条281字,概括为"四个必须"和"八条规范",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是共产党第一部全面倡导全体党员廉洁自律的基本法规,给我们共产党员树立起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重在立德。《条例》是把党章对纪律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大纪律",划分出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纪律底线,开出一份可操作的"负面清单",重在立规。由此可见,《准则》和《条例》是有机结合、辩证统

一、前后呼应。每个党员守住了道德高线,就不可能够碰纪律底线,守不住道德高线,就用纪律底线去对号入座,亮出纪律"戒尺".二是解决纪律与法律的问题。原《条例》存在法纪不分问题,让人难以把握和衡量。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条例》体现了法纪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显明特点。三是解决了从严和全面的问题。新修订《条例》和《准则》把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纳入制约范围,实现了制约对象全覆盖、无盲区、无例外,体现"全面"特点。两种法规对党员干部的自律规范不再限于廉洁从政,而是扩展到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严标准,体现"从严"特点。

三、全面遵循,让《准则》和《条例》入行 法规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的生命在于遵循。要教育引领广大干部争做《准则》和《条例》先行者、遵循者和执行者。在政治纪律上,着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拉帮结伙等问题;在廉洁纪律上,着力解决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坠落等问题;在组织纪律上,着力解决违规用人、拉票贿选、买官卖官等问题;在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上,着力解决违反"四风"问题。紧扣六大纪律,突出四个着力,结合我局工作实际,要当好执行者、维护者和引领者。一是当好"六大纪律"的坚定执行者。在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等六大纪律上,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去执行,去落实,去遵从,绝不能摇摆不定、模棱两可、可左可右,更不能存在侥幸、回避、触碰的心理,自觉筑牢思想防线,铸实道德高线,分清交友界线,死守纪律底线。二是当好招标采购法的坚定维护者。我局具体负责全县招标采购项目的综合监管工作,严格制定公共资源交易规范流程,做实做强交易、管理、监督平台,依法处理投诉工作,自觉维护招标采购等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公开公平、竞争有序、择优择强、坚守有力的运行监管平台。三是当好"八个规范"的坚定自律者。"八个规范"是《准则》从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两个层面提出一个道德规范,必须通过学习宣传、典型引领、以案说法等形式,瞄准《行为准则》道德高线,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人民的人。四是当好《准则》和《条例》坚定引领者。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走过66年的风雨历程,有着8000多万党员干部,占据全国人口总数的7%,在遵纪守法引领风尚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引领全体社会公民遵从法律法规,注重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营造出富强民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良好环境,为我国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纪律要求。

第5篇:学习新准则新条例心得体会

(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共产党中央审议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这是从严治党工作的新成就,对于加强新时期党的纪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对全体党员的刚性约束,也是确保党的先进性重要制度设计;既体现了党纪的严肃性和道德的认同性,也体现了纪比法严,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立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学习贯彻新的《准则》和《条例》为根本,加强自身"修炼",切实提升个人作风和能力。

坚定政治信仰,做党的忠实追随者。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首先要在思想上入党,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追求,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我们党是一个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是一个具有先进生产力的政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因此,无论世界如何变幻,社会如何发展,我们都不能违背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入党誓言。虽然我们党在发展过程中走过弯路,出现过错误,让党蒙受了损失,但我们党通过自我纠正,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每个党员都有义务维护党的良好形象和权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党的利益坚决维护者和执行者。坚定的政治信仰是立党之本,我们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思想上入党,做一个纯粹的共产主义的忠实信徒,永不叛党。

严厉组织纪律,做党的政策执行者。我们党之所以历经革命与**的艰难岁月仍然发展壮大,是因为我们有着严明的组织纪律。我们党是一个民主的政党,能够听取绝大多数人的意见,确保政策的科学性;是一个严密的政党,能够确保政策执行的坚定性;是一个严明的政党,能够确保所有党员的各种权益得到尊重。新的《条例》对严格组织纪律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是为了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把那些投机分子,表里不一的人清除出党组织,让党的决策更加民主,政策执行更加顺畅,党员权益更加尊重。

严格廉洁自律,做党的纪律垂范者。清正廉洁,风清气正是立党之本,是保持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形象,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的根本。作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是立身之本,要做到廉洁自律,必须从小事抓起,俗话说"不以恶小而为之",新的《条例》更加凸显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加大了对党员干部不廉洁行为的处分力度,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党员干部不敢腐败,不想腐败。同时,新《条例》也体现了对党员干部的人本关怀,把纪律挺在法律的前面,尽量把错误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尽早的提醒警示少数违纪违规同志,让他们不逾越法律的红线,以避免让其身败名裂。因此,我们要做党纪党规的忠实执行者和率先垂范者,只有严格按照纪律和规矩办事,自觉做到清正廉洁,维护好党的形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才能确保党执政地位不动摇。

坚持群众路线,做党生命线的保护者。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新《条例》将违反群众纪律作为严格执纪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更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有义务和职责做好群众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党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培养道德情操,做党的形象维护者。有一副对联写道:"宦海无涯廉是岸,官阶有止德为高。"廉洁和道德是对官员的基本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是我们党的"关键少数",对促进党的发展,维护党的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在哪里当领导干部,无论是当多大的领导干部,廉洁是基本的要求,违反了廉洁要求就是政治生命的尽头。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认同,党员干部必须坚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做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脱离低级气味的人,得到人民的尊重和拥护,维护好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新的《准则》和《条例》坚持与时俱进,适应了时代新要求,它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工作的重要成果,是对全体党员干部行为的规范。《准则》从正面倡导党员干部应该做什么?《条例》从反面要求党员干部不能做什么?为全体党员干部确立新标杆。我们共产党员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奋斗目标,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先从自身做起,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组织纪律,严格廉洁自律,坚持群众路线,培养道德情操,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做党纪党规的忠实维护者和执行者。

学习新准则新条例心得体会

(二)

中国共产党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两个党内法规的修改通过,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实现了党内法规的与时俱进,为纪检机关履行职责,提供了重要纪律武器和制度利器。团风县纪委为深入贯彻中央精神,迅速组织全体干部进行理论学习,作为纪检系统的一名基层干部,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对新形势下我党承担的历史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党员的义务与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自己学习《准则》和《条例》谈一谈心得体会。

一、《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真正实现了让党员干部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转变。

原有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于2003年12月颁布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从严治党的新需要,特别是原来老条例中的法纪不分问题,使得法纪问题与刑法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存在部分重复,浪费了行政成本,同时也出现了部分以纪代法、越粗代庖等现象。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按照法纪分开的原则,删除了70多项与法律重合内容,真正实现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新条例同时强化负面清单作用,将原来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修改为六类:即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这就使得党章关于纪律更加具体化,使制度更加规范,处分体系更加完善。这样可以更加明确的告诉党员干部哪些行为不能做,使得违纪行为不再有空可钻。新条例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的全部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管总的。不管违反哪方面的纪律,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破坏政治纪律。当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政治纪律认识模糊、思想麻木、意识淡漠。加强纪律建设,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第一位。《条例》针对现阶段违纪问题的突出表现,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对反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行为作出处分规定,增加拉帮结派、对抗组织等违纪条款,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和党的集中统一。

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修订,使得覆盖对象实现了从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

新修订的准则将原先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改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适应对象从原来的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内容也大幅精简,从原先的三千多字精简至281字,突出了新条例更加抓住重点,删繁就简。原来的旧准则内容过繁,"8个禁止、52个不准"难以记住、也难以践行;凝炼正面倡导不足,禁止性条款过多,没有体现自律的要求;禁止性条款又纪法不分,既与党纪处分条例重复,又与刑法等法律规定重复;"廉洁"主题不突出,不能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且适用对象窄,仅针对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这次将廉政准则修改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成为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廉洁自律规范,是我们党发出的道德宣示和向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同时新准则将内容要求从原来的禁止性的负面清单转变成倡导性的廉洁规范,修订完善后的新准则,也将让全体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易学易记,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让我更加充分认识到廉洁和纪律的重要性。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执政党,没有相关制度及纪律的严格要求,不坚决反对和有效预防腐败,听任腐败在党内滋生蔓延,就会消弱党的根基,严重时,会威胁党的执政地位,这不仅会亡党也会亡国。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党不仅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同时还面临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党的领导弱化、管党治党不严、责任担当缺失,对党最大的威胁莫过于此。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围绕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还相对薄弱,对党的制度建设研究明显不足,党内规则的目标任务、体系框架缺乏理论支撑。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体现了我党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以更加积极、昂扬的态度应对新挑战。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仅使自己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且也更加感觉到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身上的责任更加重了。

学习新准则新条例心得体会

(三)

在实施"四个全面"伟大战略征程中,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两部法规。这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显示了深化改革依规治党的必胜信念,在党史上具有划时代、打烙印的重大历史意义。本人通过全面学习两部法规,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全面学习,让《准则》和《条例》入眼

《准则》和《条例》是在继承中创新,呈现诸多亮点,主要是内容多、提法新、观点明,在过去的基础做出较大篇幅修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加强学习,深刻领会。一是集中领学。《准则》和《条例》颁布后,迅速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原原本本地学习法规的原文,在头脑中形成大致轮廓,了解大致框架。二是个人深学。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要通过电视、络、报刊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法规内涵、本质和具体条款,做到全面、具体。三是专家讲学。邀请纪委、宣传部、党校专家老师,借助"五城同创"分课堂,进行全面透彻准确宣讲,解决在领学、自学过程中疑问。四是以案促学。通过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违反条例原因、行为和处理结果,用生动的案例,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应该怎么做,不应怎么做,做了受到什么处分,达到以儆效尤警示一片的目的。

二、全面领悟,让《准则》和《条例》入脑

全面学习是《准则》和《条例》落地生根的前提,全面领悟是守《准则》和学《条例》的关键。两项法规的修订颁布,集中核定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解决了道德高线与纪律底线的问题。《准则》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全文共8条281字,概括为"四个必须"和"八条规范",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是共产党第一部全面倡导全体党员廉洁自律的基本法规,给我们共产党员树立起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重在立德。《条例》是把党章对纪律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大纪律",划分出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纪律底线,开出一份可操作的"负面清单",重在立规。由此可见,《准则》和《条例》是有机结合、辩证统

一、前后呼应。每个党员守住了道德高线,就不可能够碰纪律底线,守不住道德高线,就用纪律底线去对号入座,亮出纪律"戒尺".二是解决纪律与法律的问题。原《条例》存在法纪不分问题,让人难以把握和衡量。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条例》体现了法纪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显明特点。三是解决了从严和全面的问题。新修订《条例》和《准则》把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纳入制约范围,实现了制约对象全覆盖、无盲区、无例外,体现"全面"特点。两种法规对党员干部的自律规范不再限于廉洁从政,而是扩展到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严标准,体现"从严"特点。

三、全面遵循,让《准则》和《条例》入行

法规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的生命在于遵循。要教育引领广大干部争做《准则》和《条例》先行者、遵循者和执行者。在政治纪律上,着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拉帮结伙等问题;在廉洁纪律上,着力解决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坠落等问题;在组织纪律上,()着力解决违规用人、拉票贿选、买官卖官等问题;在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上,着力解决违反"四风"问题。紧扣六大纪律,突出四个着力,结合我局工作实际,要当好执行者、维护者和引领者。一是当好"六大纪律"的坚定执行者。在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等六大纪律上,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去执行,去落实,去遵从,绝不能摇摆不定、模棱两可、可左可右,更不能存在侥幸、回避、触碰的心理,自觉筑牢思想防线,铸实道德高线,分清交友界线,死守纪律底线。二是当好招标采购法的坚定维护者。我局具体负责全县招标采购项目的综合监管工作,严格制定公共资源交易规范流程,做实做强交易、管理、监督平台,依法处理投诉工作,自觉维护招标采购等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公开公平、竞争有序、择优择强、坚守有力的运行监管平台。三是当好"八个规范"的坚定自律者。"八个规范"是《准则》从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两个层面提出一个道德规范,必须通过学习宣传、典型引领、以案说法等形式,瞄准《行为准则》道德高线,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人民的人。四是当好《准则》和

第6篇:新准则新条例学习心得体会

新准则和条例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党的十八大后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一大重要举措,彰显了中央正风反腐的决心,传递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

新《条例》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纪法分开、纪法各表”,纪律的归纪律,法律的归法律,一方面使得纪律挺在了法律前面,比法律规定更加严格,对党员提出比老百姓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也使得纪委和司法部门的工作更加泾渭分明,避免了工作上的重复交。《条例》将纪律约束的对象从党的领导干部延伸到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强调全员性、全覆盖。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六个方面细化违纪行为,制定具体处分条款,新增了如拉帮结派、对抗组织审查、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不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侵害群众利益、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违纪行为,对党员形成了全方位的约束,被称之为史上最严的规定。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如何更好的贯彻执行新的《准则》和《条例》,使之成为新时期下全面从严治党地有力武器。结合组织部门工作的特殊性,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学习宣传。此次新出台的两个党内法规与以往相比,改动幅度较大,纪律要求更严,组织部门作为规定执行者之一,组工干部只有认真学习、熟悉掌握《条例》,在执行时才能做到不偏不倚。同时,作为管理党员的部门,我们有义务、

有责任宣传教育《准则》和《条例》,使每名党员都能知条例、懂条例、守条例。二是强化责任担当。组织部门应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严格对照、大力落实,对违反《准则》和《条例》的行为要拿出顶真碰硬的勇气,敢于开罚单、唱黑脸,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党员干部划出一条纪律高压线。三是发挥模范作用。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应带头遵守《准则》和《条例》,先正己再正人,努力为党员干部做好表率。篇二:学习新准则新条例心得体会

学习新准则新条例心得体会

学习新准则新条例>心得体会

(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共产党中央审议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这是从严治党工作的新成就,对于加强新时期党的纪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对全体党员的刚性约束,也是确保党的先进性重要制度设计;既体现了党纪的严肃性和道德的认同性,也体现了纪比法严,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立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学习贯彻新的《准则》和《条例》为根本,加强自身修炼,切实提升个人作风和能力。坚定政治信仰,做党的忠实追随者。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首先要在思想上入党,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追求,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我们党是一个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是一个具有先进生产力的政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因此,无论世界如何变幻,社会如何发展,我们都不能违背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入党誓言。虽然我们党在发展过程中走过弯路,出现过错误,让党蒙受了损失,但我们党通过自我纠正,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每个党员都有义务维护党的良好形象和权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党的利益坚决维护者和执行者。坚定的政治信仰是立党之本,我们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思想上入党,做一个纯粹的共产主义的忠实信徒,永不叛党。

严厉组织纪律,做党的政策执行者。我们党之所以历经革命与**的艰难岁月仍然发展壮大,是因为我们有着严明的组织纪律。我们党是一个民主的政党,能够听取绝大多数人的意见,确保政策的科学性;是一个严密的政党,能够确保政策执行的坚定性;是一个严明的政党,能够确保所有党员的各种权益得到尊重。新的《条例》对严格组织纪律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是为了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把那些投机分子,表里不一的人清除出党组织,让党的决策更加民主,政策执行更加顺畅,党员权益更加尊重。严格廉洁自律,做党的纪律垂范者。清正廉洁,风清气正是立党之本,是保持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形象,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的根本。作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是立身之本,要做到廉洁自律,必须从小事抓起,俗话说不以恶小而为之,新的《条例》更加凸显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加大了对党员干部不廉洁行为的处分力度,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党员干部不敢腐败,不想腐败。同时,新《条例》也体现了对党员干部的人本关怀,把纪律挺在法律的前面,尽量把错误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尽早的提醒警示少数违纪违规同志,让他们不逾越法律的红线,以避免让其身败名裂。因此,我们要做党纪党规的忠实执行者和率先垂范者,只有严格按照纪律和规矩办事,自觉做到清正廉洁,维护好党的形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才能确保党执政地位不动摇。

坚持>群众路线,做党生命线的保护者。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新《条例》将违反群众纪律作为严格执纪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更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有义务和职责做好群众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党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培养道德情操,做党的形象维护者。有一副对联写道:宦海无涯廉是岸,官阶有止德为高。廉洁和道德是对官员的基本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是我们党的关键少数,对

促进党的发展,维护党的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在哪里当领导干部,无论是当多大的领导干部,廉洁是基本的要求,违反了廉洁要求就是政治生命的尽头。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认同,党员干部必须坚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做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脱离低级气味的人,得到人民的尊重和拥护,维护好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新的《准则》和《条例》坚持与时俱进,适应了时代新要求,它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工作的重要成果,是对全体党员干部行为的规范。《准则》从正面倡导党员干部应该做什么?《条例》从反面要求党员干部不能做什么?为全体党员干部确立新标杆。我们共产党员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奋斗目标,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先从自身做起,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组织纪律,严格廉洁自律,坚持群众路线,培养道德情操,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做党纪党规的忠实维护者和执行者。

学习新准则新条例心得体会

(二)

中国共产党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两个党内法规的修改通过,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实现了党内法规的与时俱进,为纪检机关履行职责,提供了重要纪律武器和制度利器。团风县纪委为深入贯彻中央精神,迅速组织全体干部进行理论学习,作为纪检系统的一名基层干部,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对新形势下我党承担的历史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党员的义务与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自己学习《准则》和《条例》谈一谈心得体会。

一、《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真正实现了让党员干部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转变。

原有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于2003年12月颁布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从严治党的新需要,特别是原来老条例中的法纪不分问题,使得法纪问题与>刑法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存在部分重复,浪费了行政成本,同时也出现了部分以纪代法、越粗代庖等现象。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按照法纪分开的原则,删除了70多项与法律重合内容,真正实现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新条例同时强化负面清单作用,将原来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修改为六类:即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这就使得党章关于纪律更加具体化,使制度更加规范,处分体系更加完善。这样可以更加明确的告诉党员干部哪些行为不能做,使得违纪行为不再有空可钻。新条例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的全部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管总的。不管违反哪方面的纪律,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破坏政治纪律。当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政治纪律认识模糊、思想麻木、意识淡漠。加强纪律建设,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第一位。《条例》针对现阶段违纪问题的突出表现,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对反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行为作出处分规定,增加拉帮结派、对抗组织等违纪条款,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和党的集中统一。

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修订,使得覆盖对象实现了从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

新修订的准则将原先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改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适应对象从原来的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内容也大幅精简,从原先的三千多字精简至281字,突出了新条例更加抓住重点,删繁就简。原来的旧准则内容过繁,8个禁止、52个不准难以记住、也难以践行;凝炼正面倡导不足,禁止性条款过多,没有体现自律的要求;禁止性条款又纪法不分,既与党纪处分条例重

复,又与刑法等法律规定重复;廉洁主题不突出,不能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且适用对象窄,仅针对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这次将廉政准则修改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成为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廉洁自律规范,是我们党发出的道德宣示和向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同时新准则将内容要求从原来的禁止性的负面清单转变成倡导性的廉洁规范,修订完善后的新准则,也将让全体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易学易记,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让我更加充分认识到廉洁和纪律的重要性。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执政党,没有相关制度及纪律的严格要求,不坚决反对和有效预防腐败,听任腐败在党内滋生蔓延,就会消弱党的根基,严重时,会威胁党的执政地位,这不仅会亡党也会亡国。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党不仅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同时还面临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党的领导弱化、管党治党不严、责任担当缺失,对党最大的威胁莫过于此。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围绕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还相对薄弱,对党的制度建设研究明显不足,党内规则的目标任务、体系框架缺乏理论支撑。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体现了我党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以更加积极、昂扬的态度应对新挑战。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仅使自己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且也更加感觉到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身上的责任更加重了。学习新准则新条例心得体会

(三)

在实施四个全面伟大战略征程中,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两部法规。这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显示了深化改革依规治党的必胜信念,在党史上具有划时代、打烙印的重大历史意义。本人通过全面学习两部法规,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全面学习,让《准则》和《条例》入眼

《准则》和《条例》是在继承中创新,呈现诸多亮点,主要是内容多、提法新、观点明,在过去的基础做出较大篇幅修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加强学习,深刻领会。一是集中领学。《准则》和《条例》颁布后,迅速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原原本本地学习法规的原文,在头脑中形成大致轮廓,了解大致框架。二是个人深学。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要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法规内涵、本质和具体条款,做到全面、具体。三是专家讲学。邀请纪委、宣传部、党校专家老师,借助五城同创分课堂,进行全面透彻准确宣讲,解决在领学、自学过程中疑问。四是以案促学。通过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违反条例原因、行为和处理结果,用生动的案例,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应该怎么做,不应怎么做,做了受到什么处分,达到以儆效尤警示一片的目的。

二、全面领悟,让《准则》和《条例》入脑

全面学习是《准则》和《条例》落地生根的前提,全面领悟是守《准则》和学《条

例》的关键。两项法规的修订颁布,集中核定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解决了道德高线与纪律底线的问题。《准则》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全文共8条281字,概括为四个必须和八条规范,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是共产党第一部全面倡导全体党员廉洁自律的基本法规,给我们共产党员树立起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重在立德。《条例》是把党章对纪律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大纪律,划分出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纪律底线,开出一份可操作的负面清单,重在立规。由此可见,《准则》和《条例》是有机结合、辩证统

一、前后呼应。每个党员守住了道德高线,就不可能够碰纪律底线,守不住道德高线,就用纪律底线去对号入座,亮出纪律戒尺.二是解决纪律与法律的问题。原《条例》存在法纪不分问题,让人难以把握和衡量。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条例》体现了法纪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显明特点。三是解决了从严和全面的问题。新修订《条例》和《准则》把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纳入制约范围,实现了制约对象全覆盖、无盲区、无例外,体现全面特点。两种法规对党员干部的自律规范不再限于廉洁从政,而是扩展到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严标准,体现从严特点。

三、全面遵循,让《准则》和《条例》入行

法规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的生命在于遵循。要教育引领广大干部争做《准则》和《条例》先行者、遵循者和执行者。在政治纪律上,着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拉帮结伙等问题;在廉洁纪律上,着力解决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坠落等问题;在组织纪律上,着力解决违规用人、拉票贿选、买官卖官等问题;在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上,着力解决违反四风问题。紧扣六大纪律,突出四个着力,结合我局工作实际,要当好执行者、维护者和引领者。一是当好六大纪律的坚定执行者。在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等六大纪律上,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去执行,去落实,去遵从,绝不能摇摆不定、模棱两可、可左可右,更不能存在侥幸、回避、触碰的心理,自觉筑牢思想防线,铸实道德高线,分清交友界线,死守纪律底线。二是当好招标采购法的坚定维护者。我局具体负责全县招标采购项目的综合监管工作,严格制定公共资源交易规范流程,做实做强交易、管理、监督平台,依法处理投诉工作,自觉维护招标采购等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公开公平、竞争有序、择优择强、坚守有力的运行监管平台。三是当好八个规范的坚定自律者。八个规范是《准则》从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两个层面提出一个道德规范,必须通过学习宣传、典型引领、以案说法等形式,瞄准《行为准则》道德高线,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人民的人。四是当好《准则》和《条例》坚定引领者。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走过66年的风雨历程,有着8000多万党员干部,占据全国人口总数的7%,在遵纪守法引领风尚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引领全体社会公民遵从法律法规,注重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营造出富强民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良好环境,为我国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纪律要求。篇三:学习《准则》和《条例》心得体会

学习《准则》和《条例》心得体会

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两个党内法规的修改通过,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实现了党内法规的与时俱进,为纪检机关履行职责,提供了重要纪律武器和制度利器。团风县纪委为深入贯彻中央精神,迅速组织全体干部进行理论学习,作为纪检系统的一名基层干部,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对新形势下我党承担的历史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党员的义务与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自己学习《准则》和《条例》谈一谈心得体会。

一、《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真正实现了让党员干部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转变。

原有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于2003年12月颁布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从严治党的新需要,特别是原来老条例中的法纪不分问题,使得法纪问题与刑法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存在部分重复,浪费了行政成本,同时也出现了部分以纪代法、越粗代庖等现象。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按照法纪分开的原则,删除了70多项与法律重合内容,真正实现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新条例同时强化负面清单作用,将原来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修改为六类:即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这就使得党章关于纪律更加具体化,使制度更加规范,处分体系更加完善。这样可以更加明确的告诉党员干部哪些行为不能做,使得违纪行为不再有空可钻。新条例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的全部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管总的。不管违反哪方面的纪律,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破坏政治纪律。当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政治纪律认识模

糊、思想麻木、意识淡漠。加强纪律建设,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第一位。《条例》针对现阶段违纪问题的突出表现,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对反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行为作出处分规定,增加拉帮结派、对抗组织等违纪条款,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和党的集中统一。

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修订,使得覆盖对象实现了从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

新修订的准则将原先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改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适应对象从原来的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内容也大幅精简,从原先的三千多字精简至281字,突出了新条例更加抓住重点,删繁就简。原来的旧准则内容过繁,“8个禁止、52个不准”难以记住、也难以践行;凝炼正面倡导不足,禁止性条款过多,没有体现自律的要求;禁止性条款又纪法不分,既与党纪处分条例重复,又与刑法等法律规定重复;“廉洁”主题不突出,不能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且适用对象窄,仅针对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这次将廉政准则修改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成为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廉洁自律规范,是我们党发出的道德宣示和向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同时新准则将内容要求从原来的禁止性的负面清单转变成倡导性的廉洁规范,修订完善后的新准则,也将让全体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易学易记,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让我更加充分认识到廉洁和纪律的重要性。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执政党,没有相关制度及纪律的严格要求,不坚决反对和有效预防腐败,听任腐败在党内滋生蔓延,就会消弱党的根基,严重时,会威胁党的执政地位,这不仅会亡党也会亡国。在当前的

新形势下,我们党不仅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同时还面临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党的领导弱化、管党治党不严、责任担当缺失,对党最大的威胁莫过于此。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围绕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还相对薄弱,对党的制度建设研究明显不足,党内规则的目标任务、体系框架缺乏理论支撑。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体现了我党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以更加积极、昂扬的态度应对新挑战。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仅使自己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且也更加感觉到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身上的责任更加重了。

第7篇:新政工条例学习心得

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政工条例》)适应时代发展新变化、履行使命任务新要求,继承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吸收部队政治工作经验成果,以胡锦涛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积极回答和解决新形势下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军队政治工作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进一

步规范,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充实了许多新思想、新规定和新要求。各级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不断推进部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一、把《政工条例》主要内容学深弄懂,在理解掌握精神实质上见成效

新的《政工条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建设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我军性质宗旨、使命任务和目标要求,对新形势下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工作原则、根本作风、军队党组织和政治机关职责任务等重要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明确,突出了我军政治工作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学习《政工条例》,必须抓住这些内容进行深钻细研、仔细阅读、深刻领会。要从历史和现实、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加深对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军认思想政治建设重要论述、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军队党的建设、努力实现“三个确保”时代课题等重要内容的理解,真正熟知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制度、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要从政治工作与基层全面建设、部队战斗力提高、后勤装备力量体系建设、安全管理等关系中,不断加深对政治工作地位作用、使命任务和政治机关、政治干部主要职责等重要内容的理解,真正把《政工条例》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学深弄透。要采取办班轮训、请专家教授作辅导报告、编写宣讲提纲、组织学用《政工条例》知识竞赛、制作宣传橱窗、悬挂横幅标语、开设网络专栏、交流学习经验和实践案例观摩等形式,深入扎实地学习条例、宣传条例,不断加深对《政工条例》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的理解。要针对《政工条例》对党委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等各级各类人员提出的不同要求,区分层次加强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习培训,帮助他们理解掌握《政工条例》的主要内容,使各级政治机关每天、每月、每季、每年该开展哪些工作、落实哪些制度,各级政治干部什么时间该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要求都做到心中有数,成为学用政二条例》的“明白人”。要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书记培训、干部理论轮训和党委领导、政治干部带头参加《政工条例》学习培训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各级学用《政工条例》的宣讲辅导、解难答疑,建立学用《政工条例》经常性培训检查指导机制,促进《政工条例》学习经常化制度化。

二、依据《政工条例》进一步规范工作,在落实基本要求上见成效

新的《政工条例》,为做好新形势下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各级要按照《政工条例》规定要求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工作成效。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新的《政工条例》把科学发展观写入政治工作指导思想,贯彻到政治工作方方面面,丰富了政治工作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重要内容,对保证军队建设正确方向、推动思想政治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贯彻《政工条例》,必须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这个主线,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统领和指导政治工作,使政治工作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要按照实现“三个确保”时代课题要求,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作为首要任务,深刻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军情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胡主席对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职能作用、基本任务的新定位新要求,深入开展我军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建立完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长效机制,切实打牢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始终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

以围绕中心、服务保证中心任务完成为前提。围绕中心、服务中心、保证中心,是政

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政治工作发挥作用的力量源泉。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担负的“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历史使命赋予了政治工作新内涵。贯彻新的《政工条例》,必须把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政治工作根本标准,把有效履行使命任务作为根本着眼点,着眼我军使命任务新拓展、军事斗争准备新要求、军事训练转变新发展,围绕部队中心任务和战斗力建设筹划开展政治工

作。要认真分析有效履行使命中的政治工作特点规律,抓好我军职能使命教育和战斗精神培育,制定完善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政治工作预案,开展心理战舆论战法津战、战时政治工作训练演练,抓好以信息化素质为核心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抓好军事斗争准备、军事训练、抢险救灾、维稳处突、教学科研、后勤保障、国际维和等重大任务中的政治工作,探索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政治工作经验,提高政治工作服务保证功能,为全面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以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新的《政工条例》贯彻胡主席关于军队党的建设一系列重要指示,坚持以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着眼加强军队党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为各级抓好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抓手。我们要着眼时代发展变化、履行使命任务和促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把党的建设作为关键工程来抓,坚持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长期战略任务,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胡主席关于军队党的建没一系列重要指示,学习现代军事、信息技术、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不断推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坚持以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为根本要求,注重完善党委(支部)议事规则程序、大力营造民主求实团结协作氛围,努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有效抓手,大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努力建设“五好”党支部、“五个带头”的党员队伍,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为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以提高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能力素质为基础。当前,军队建设使命任务繁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社会经济和官兵成分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思想政治建设面对的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给做好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政工条例》,着眼时代发展新变化、使命任务新拓展,对各级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要采取平时学习与集中培训、个人自学与领导帮带、研讨交流与示范观摩相结合、开展“学用《政工条例》竞赛、争当优秀政治于部活动”等形式,组织政治于部学《政工条例》、用《政工条例》,帮助政治干部深刻领会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和基本任务,认清各级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的职责要求,提高政治干部依据《政工条例》抓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党组织建设、做好军事训练和重大任务中的政治工作和推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能力。要针对官兵知识结构、道德素养、思想观念变化给政治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和政治干部工作要求高、来源少、压力大、出路窄等问题,研究制定加强政治机关自身建设的措施,加强政治干部队伍思想、作风、纪律和能力建设的办法,为落实《政工条例》、推动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要开展争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治机关和争当“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政治干部活动,努力争做贯彻落实《政工条例》的模范机关和带头人。

三、着力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在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科学性上见成效

新的《政工条例》贯穿改革精神,着眼解决新形势下部队政治工作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举措。要按照《政工条例》要求,运用所提供的法规依据、思路办法和对策措施,推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推进政治工作科学化。要按照《政工条例》提出的增强政治工作科学性新要求,牢固树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治工作开展的理念,处理好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与推动部队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与依法从严治军、尊重官兵主体地位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抓好政治工作落实与推进部队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形式与内容、过程与结果、成本与效益相一致要求,指导开展政治工作,着力在更新思想观念、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工作作风上下功夫,防止和克服“心态浮躁、作风漂浮、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等欠科学、逆科学的做法。要以《政工条例》为指导,把上级指示要求与部队实际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制定政治工作规划和政治工作实施计划,防止和克服“上级安排什么就抓什么、上级怎么要求就怎么抓”的照搬照抄机械式抓落实和政出多门、内容交叉、相互“撞车”的现象,增强政治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要按照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要求,针对国内外形势、社会环境、使命任务和自然灾害频发等情况对官兵思想行为可能产生的新变化新影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盘活现有资源、挖掘军内外资源、拓展政治工作领域、创新政治工作形式等方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政治工作实效。要紧贴官兵实际,把实现官兵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和根本目标,注重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注重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倾听官兵意见建议、营造团结向上氛围,努力形成人人都来做政治工作、个个都为战斗力提高和部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作贡献的局面。

推进政治工作法制化。要牢固树立《政工条例》就是法规、偏离《政工条例》就是偏向、违背《政工条例》就是违规、落实《政工条例》就是依法的理念,做到筹划部署以《政工条例》为依据,组织实施以《政工条例》为遵循,解决问题以《政工条例》为主器,检查成效以《政工条例》为尺度,考核评估以《政工条例》为标准,把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转到依据《政工条例》开展政治工作上来。要对照《政工条例》要求,进一步规范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党委议事程序、各级党组织政治机关政治干部基本职责,规范政治教育内容和领导机关对基层工作的检查指导,做到《政工条例》怎么规定就怎么执行、《政工条例》怎么要求就怎么落实,形成依据《政工条例》开展政治工作的良好秩序。要依据《政工条例》对过去的习惯做法和制度规定进行清理,凡是符合条例要求的要继续坚持,不完全符合的要有序补充,相悖的“土政策”、“土规定”要予以废止,确保各项制度规定与《政工条例》要求相吻合,与军委总部有关指示精神相一致,防止和克服凭经验习惯、想当然和吖’人感觉办事,甚至违背《政工条例》另搞“新花样”现象。要建立领导按照《政工条例》合理统筹、机关按照《政工条例》科学指导、基层按照《政工条例》规范落实的运行机制,真正按章办事、各司其职,按职尽责、各负其责,按级负责、层次领导,把《政工条例》要求落实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

推进政治工作信息化。改进创新政治工作,很重要的是丰富手段和载体,加大科技和信息含量。新的《政工条例》对加强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创新政治工作方法手段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要把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纳入部队建设整体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修缮“党支部书记之家”,配齐“三战”必备的器材设备,推动局域网、政工网进基层进连队。要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要求,运用信息系统、科技手段开展官兵思想、心理和行为调查研究,引导官兵积极参与创作动漫作品、拍摄军营生活DV,增强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构建政治工作网络互动大平台,把机关与基层、领导与官兵联为一体,开展网上建言献策、网上教育育才、民主交流和文化娱乐等活动,让官兵表达意见建议有渠道,提出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实现政治工作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的网上互动。要抓好政治工作数据库建设,抓好网络政工人才培养,开发网上政治工作系统,拓展政治工作网络服务保障功能。

第8篇:【准则条例心得】公司学习新《条例》和《准则》心得

《准则》和《条例》心得体会体会

公司学习新《条例》和《准则》心得

中共中央最近颁布的《党纪处分条例》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保证我们党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的伟大工程,是适应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需要,既要从严治标,又要着力治本,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的法规。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认识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如果不坚决反对和有效预防腐败,听任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就不能取得政权,即使取得政权后也不可能保持政权稳定。如果不能坚持不懈地做好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工作,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党的十六大以来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条例,这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整理范文

《准则》和《条例》心得体会体会

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拒腐防变意识。

搞好政治理论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拒腐防变意识的基础和前提。党员干部是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重点。作为一名党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会议的精神实质,深入、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主动接受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打牢思想基础,筑严思想防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切实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从政。

三、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许多铸成大错的党员干部,在反省自己一步步走向堕落罪恶的过程时,普遍反映出一点,就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小动作、小利益开始,诱发他们私欲膨胀,不顾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原则,心存侥幸,降低了标准,放松了的要求,逐步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造成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党员就要警钟长鸣,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整理范文

《准则》和《条例》心得体会体会

持、八个反对”,防微杜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切能够做的事情做起,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四、要自觉接受监督,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作为党员要严格执行党章,全面贯彻党内处分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进行认真整改,进一步在城投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人生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人民的公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坚持党员服务群众,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去工作,做一名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好党员,好干部。 学习新《条例》和《准则》心得体会 英山县工业经济联合会监察室副主任 王开文

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条件,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纪律建设,历次党章都对 党的纪律作出了明确规定。作为一个有着 6700多万党员的大党,没有严明的纪律作保证,就会失去战斗力;成为一盘散整理范文

《准则》和《条例》心得体会体会

沙;全党纪律严明,朝气蓬勃,就能无往而不胜。在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党面临着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 双重考验,需要认真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 大历史性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更为重要。

中共中央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党纪处分条例》),是关于党的 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的一部重要的党内法规。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依据党章和宪法、法律,结合党的建设的实践,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回答了党的纪律 和纪律处分方面一系列重大问题。 它的颁布实施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是贯彻党要 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 大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党中央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对于加强和 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提出了许多新的明确、具体的要求。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其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形势有了新的变化。“试行条例”的主要精神和主要 内容是我们在1995 年以前整理范文

《准则》和《条例》心得体会体会

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认识和研究成果。 “试行条例” 发 布实施近七年来,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 况下,为了更好地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保证我们党努力做到立 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必要及时对“试行 条例”进行修订。

再次,新世纪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了新的进展。适应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 和反腐败工作的需要,既要从严治标,又要着力治本,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 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的法规。 这次修订在具体内容和条款的设计上,注意正确处理了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注意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党纪处分条例》保留了“试行条例”中应当继续执行的 条款,对其中一些条款进行了调整、充实、完善和细化,对一些不适应当前需要的条文不再写 入,并结合新情况增加了一些新的条款。如鉴于目前我国证券交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已 逐渐健全完善,并且中央办公厅发布的 《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若干规定》 已经有限制地放宽了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买整理范文

《准则》和《条例》心得体会体会

卖股票的禁令,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党政机关工作 人员个人依法投资证券市场、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因此,《党纪处分条例》对“试行条 例”第九十一条关于违反廉洁自律规定买卖股票应受党纪处分的规定不再写入。

二是注意处理从严治党与现实可行性的关系。《党纪处分条例》坚持实事求是、宽严相济, 力求做到宽要宽得恰当、严要严得适度,使规定更具有现实可行性。如《党纪处分条例》规 定,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应当给予开 除党籍处分;《党纪处分条例》规定的只有开除党籍处分一个档次的违纪行为,不适用减轻处 分的规则。这些规定较“试行条例”更加严格。 三是注意处理了维护国家法治精神与保持党内法规特色的关系。《党纪处分条例》坚持维护 国家法治精神,在有关条文的设置方面注意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规定保持衔接,同时又注意使其具有党内法规的特点,使之符合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当前,首先要以求真务实的 精神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要把学习《党纪处分条例》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严肃党的纪律的要求结合起来

整理范文

第9篇:学习新准则条例心得体会

张强

近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印修订并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前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下面是学习新准则新条例的心得体会:

一、高度重视,认真学习

作为基层干部,我将把学习贯彻《准则》、《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将学习入脑入心,在思想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对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进行了系统学习。

二、坚持高标准,守住底线

《准则》紧扣廉洁自律主题,体现了宣示性,坚持正面倡导,变“不准”为“自觉”。《条例》尊崇党章,细化纪律,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体现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最新成果。新修订的条例,将纪律整合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其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的、管总的。大量案例表明,不管违反哪方面的纪律,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说到底都是破坏党的政治纪律。因此,扎紧党纪党规的笼子,就要把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要位置。

三、切实做好《准则》和《条例》的模范先锋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执行《准则》和《条例》,决不能嘴上说说、墙上挂挂,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领会其中蕴含的深意,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为自己“对好表”、“画好像”,找准不足,深挖根源,立行立改;带头笃行,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总之,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干部,我们要将党员干部的正能量传递出去。顾全大局,公私分明,凡事立即办,遇事带头干。“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古人常以镜为喻,用来正衣冠、明得失。在现在乃至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常用“四镜”严律己。

上一篇:变电站工程建设下一篇:班干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