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经典诗词

2022-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纳兰容若经典诗词

十年【纳兰容若】

十年

仲立

银床淅沥青梧老, 屧粉秋蛩扫。

采香行处蹙连钱, 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 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 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纳兰容若《虞美人》

和朋友去KTV时,《十年》几乎是大家必点的歌。点这歌的人并非都是经历过分手,或正逢着离别。但这首歌,诶个人唱起来都是不同的感觉,歌词写得极好:“十年之前 我不认识你 你不属于我 我们还是一样 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十年之后 我们是朋友 还可以问候 只是那种温柔 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思念一个人,两年太短,二十年太长,十年刚刚好。

我爱极纳兰容若的词,亦爱极了这首《虞美人》。每每读到最后一句“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时,总是释卷,有时候心情有偏差,思绪涌上心头,几乎会被勾下来泪来。

他在生长着茂密青草的庭院中逗留,那是他和她曾经共游的地方。那是夏夜,蟋蟀声声,花木繁盛。依稀还见得她举扇扑流萤的模样。如今蟋蟀声已消失,他只在草丛中捡到她当年遗失的翠翘。

翠翘尖锐的尾部如一把尖刀,狠狠的划开他的伤口。时隔多年,那个伤口已然深可见骨,血如泉涌。

回首千年之前,有一个男人也这样失魂落魄的站立。他立在亡妻的孤坟前,一首《江城子》沉淀了他十年的哀思和悲伤。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烈酒如岁月的眼泪,被这个悲伤地男人一杯杯灌下。朦胧中他仿佛看见了那年的小轩窗,她在细细的描着眉。突然她抬头,猛地发现了窗外的他。两人两两相望,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他堆积多年的话,却如鲠在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究竟会有多少人会用十年去怀念一个人,三年之痛七年之痒加起来不过也才

十年。十年里每一寸光阴都刻满了那人的影子,每一缕微风中都有那人的气息,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蔓蔓深情。连后续的妻,他有时候也会把她看成已故的她。

他念她举手投足的风韵,念她一颦一笑中的风情,念她愉悦时上下晃动的步摇,念她偶尔象孩子一样的娇俏的笑容,念秋风吹动她罗裙时的涟漪。

可如今纳兰只能拿着那只翠翘苦不堪言。

可如今苏轼只能看着亡妻的孤坟怄哭。

可如今分手后的恋人只能一边唱着《十年》,一边无声的怀念。

他们此时脆弱的犹如蝴蝶的呼吸,哀愁脆弱的令人心痛。

彼岸花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叶生生世世永不相见。无论是阴阳两隔还是陌路天涯,都失去了再相守的可能性。

我曾拥有你,想到就心酸。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失去后,才销魂蚀骨的寻常!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别让你的眼前人,成为下一个十年!

第2篇:我心中的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不同于他的父亲,容若没有那般的野心,没有那般的政治心机,这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翩翩公子,却走了每一个权臣之子都没有走过的路。

我觉得,容若一辈子,就是为爱而生,为爱而活,为爱而死。身处勾心斗角的宫廷环境,容若却有着仙人一般清高的性格。他不爱官场的争权夺利,偏爱花前月下吟诗写词;他不稀罕什么御前侍卫的虚名,只希望能和相爱的人幸福的相守到老。可惜,这样简单的生活于他来说,也是不可得的了。

对于容若,历史上有过各种猜测。我更愿意相信,在他身边出现过三个影响他一生的女人。青梅竹马的谢姓表妹,第一任妻子卢氏以及最后的沈宛。

容若多情,却也痴情。我想他第一个爱过的女人,是青梅竹马的表妹吧。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我想容若对这个道理也固守了好一阵子。表妹被迫进宫后,他虽心有不甘,却又无力与之对抗,最悲哀的,是他偏偏放不开,以至于一度忽略了眼前的美好,终于伤的自己肝肠寸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两个人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花从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今生,我与你擦肩而过,无缘相守,我知道,也许我再也无法与你相见,可是我对你的爱恋之心却无从化解,我无法克制对你的思念,如果,你懂我的心,你懂我的苦楚,也一定会愿意与我,像何氏与韩凭那样化作一棵相思树。可惜,不管怎样,也无法再见到她清瘦的身影,无法再听见她动人的箫声,无法再亲手为她戴上那紫玉钗。容若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挚爱被皇帝夺走,那种无力与痛苦,我们永远也无法体会。

没有了自己所爱,容若便仿佛没有了灵魂。后来,遇见了卢氏。这一个沉静温婉的女子。在娶了卢氏的一段日子里,容若自知是不够爱她的。至少,这爱里还横亘着另外一个女子,那个让他爱不到放不下的影子。而卢氏对丈夫的爱却是不容置疑的,她爱他爱得那样静好,似是甘心的陪衬,她给了容若足够的关怀与空间,一切只要他好就好。而这一切,直等到卢氏三年后产后受寒而亡,容若才更加深切的感受到,直到这时,他才恍悟,究竟亏欠她多少。所有悔恨此刻全部涌上容若的心头,“泪咽却无声只想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夜雨敲打着檐下的铃铛,我不知道,它的哭泣,是在为你惋惜,还是为我悔恨。当日,我不能领略你心头的凄苦隐情,任你一人独对阑珊。今日,我终能解你情衷,却也于事无补。容若的悔恨唤不回伊人,却成就了纳兰容若悼亡词的巅峰。“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当时只道是寻常,这轻轻一语便点破天机。那年春日,我在轩下醉得微醺,恍惚中看见你走来,帮我把被子掖合;那年,我们在轩中赌书游戏,兴致过高的你不小心打翻茶盏,留得一身茶香;那年···如今,只剩下我一人在窗前,看着萧萧落叶,思念着你的好;如今,我只想回到过去那寻常的日子,却也不可了。卢氏的逝去,是对容若的又一个致命打击。从此,这个翩翩才子恹恹度日,痛苦,悔恨,思念之情在他心中纠缠,无法自拔。

在遇见沈宛的一年后,便因感染风寒一病不起。三十一岁,容若就在如此年轻的年华里逝去。于是这一段短暂的爱情又以悲剧告终。

容若为着爱情度了一生,他的词愁心满溢,恨不能收。青山泪尽声声叹,融化的了冰山,唤不回已逝的人。纳兰容若,他总能在一些细微之处,不禁让人湿了眼眶。

第3篇:纳兰容若的小说

几种常见的有关纳兰容若的小说

(2009-07-21 23:52:39)

转载 标签:

纳兰 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 西风独自凉 凄情纳兰 渌水亭畔金缕曲 烟花三月 分类:康熙纳兰

市面上常见的关于容若的书籍大致分三类:容若本人撰写或编辑的作品,如《通志堂集》、《通志堂经解》、版别繁杂的《纳兰词》等等;研究容若生平的学术著作,如《纳兰性德和他的词》、《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以及以容若为主人公或配角的小说。

常见,也就是不必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苦苦搜寻,顶多上个孔夫子旧书网或下个电子版便能看到。至于那些藏于五湖四海的珍惜本子,就留给君卿姐姐——“纳兰家大少奶奶”豌豆黄儿啦,呵呵。

这里只说常见的有关容若的小说。

西风独自凉

大陆版于2007年由天津教育出版社推出,渌水叶子与豌豆黄儿这两位“兰迷”代表作序,上市之际海内“兰迷”额手相庆。

毕竟是朴月老师早年的作品,作者本人也表示并非完璧无瑕,但其字里行间自有股古雅底蕴,可见作者文史功力非一日之冰。虽不是以炉火纯青的笔力写就,但已算得上关于容若的最好的小说之一。尤其是写容若与友人交往的情节,史料文集的运用颇是用心,非其他作品可比。

凄情纳兰

2009年6月,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赵淑侠著。

这本书的存在证实了“书不可貌相”这一真理。恶俗的书名、轻浮的装帧,若不是“纳兰”二字醒目,很可能让人误以为是本掉在路上都犯不上弯腰捡起来的烂书。

本书文风没有《西风独自凉》的古韵,写人物亦多偏重情爱缠绵,淡化了官场险恶及人性的复杂,故事轻浅。但有一个独到之处:通过明珠与觉罗氏的浪漫史写出了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氏的复杂关系,而且举重若轻。研究容若的人当然对前清旧事多有涉猎,但在小说中能够娓娓道来的则是凤毛麟角。

纳兰性德

2003年,北京出版社出版。

才女李雷的作品。无功无过。写出了大多数对容若喜欢而不了解的人心目中的容若。还好明珠比一般文学作品里的要立体,非仅有“贪得无厌”的一面。

渌水亭畔金缕曲

2004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张立合著。

里面有一些武侠演义的成分,既想作严肃面孔,又想兼顾娱乐,难免顾此失彼。亮点是较详细地写到了“梭龙之行”:一般关于容若的小说多把此人塑造成一辈子只知道沉浸在情情爱爱里,对其事业往往一笔带过。写史上疑点颇多的“梭龙之行”一来查资料工作量大,二来不易与风花雪月的主题融合,所以要么一笔带过,要么提都不提。

烟花三月(清代第一词人纳兰容若的爱与死)

2005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才子于正的大作。武侠奇情故事。看此书时可以用轻松的心情,不必和历史较劲。该书胜在想象力丰富,恣肆挥洒而不拘泥于史料,避开了往常写容若的人大都极力作一本正经状的尴尬。最遗憾的是拍成影视作品后注水极多,尤其后半部分,惨不忍睹。

纳兰性德全传

1997年,长春出版社出版,张钧著。

对这部书我一向不予评价。我的习惯是不在网络上用脏话骂人,但对这部书不用脏话着实难以写出客观评价,所以只好不评。曾见过一篇《纳兰性德传记史料辨正——<纳兰性德全传>问难》的文章,作者当真是好涵养,好耐性。

七剑下天山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

这部书里容若不是主人公。单以人物形象塑造而言,我个人认为这部书是最成功的。缁尘京国的翩翩佳公子于惊鸿一瞥间令人拍案叫绝。梁羽生虽是以武侠小说享誉文坛,但文史功力深厚,寥寥数笔便把惊才绝艳的一代词人写得令人心驰神往。颇不足处是为情节需要把康熙写得极是不堪(还好对容若不错),这一点难与《鹿鼎记》相比。

寂寞空庭春欲晚

2006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这部书里容若也是配角。容若故事本就多悲剧,到了悲情天后匪我思存笔下,纳兰公子自然不会有好果子吃。此书是言情得不能再言情的小说。优点是文笔秀丽,且将宫闱间的波诡云谲写得令人不寒而栗,读来颇有冷汗涔涔之感。对器物典制等细节的描写也颇费心思,在言情小说中比较罕见。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君卿的《黄泉路·奈何桥》。特点是奇思妙想,写幽冥之事,且写出了幽冥生死轮回间独有的矛盾。作者亦将自己对容若的感情尽情挥诸笔端,其情之一往而深只有了解作者且了解容若之人方可切实为其所感为其而泣。

第4篇: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2013200435 法学院 许鑫怡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初识容若,便是从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开始的。仅仅这短短七个字,便足以让人在心底细细揣摩,回味再三。而后,容若令我惊为天人,深深为他的才华所折服。这位天人最为人熟知的名字叫做纳兰性德,他是满族中一位最早笃好汉学而卓有成绩的文人,是清初重要词家之一,王国维称赞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词被代代传诵;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情被人人钦佩;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梦被辈辈重温。而《纳兰容若词传》,就是这样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才有识的纳兰容若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仅是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不仅仅是提炼了纳兰容若缠绵情感,不仅仅是凸显了纳兰容若的高尚品德,更是向我们敞开了纳兰容若那颗火热的、痴迷的、惆怅的心。

纳兰性德是权倾一世的名门子弟,父亲是康熙时的宰相。纳兰氏属正黄旗,即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氏之一。作为天满贵胄的世家公子,纳兰性德敏异勤奋、博学多才,具备八族世家子弟由仕宦而将相应有的各项基本条件。在纳兰性德的时代, 拥有他那样的家世并且又有他这些优异条件的满洲贵族公子,准备通往的是一条荣华富贵的通衙大道,是一条宽阔平稳的锦绣前程。对这样一个近在身边的既能武又擅文,更通经的满洲青年才俊,自许要励精图治的康熙帝当然是眷顾青睐, 宠信有加。但这位出身替缨世家、少年得意的相门公子, 偏说自己是“偶然间、绷尘京国,乌衣门第”;对自己的显赫身世“冷笑置之而已”;生长在相府花园瑶台上的金枝玉叶,偏说自己“不是人间富贵花”而是“ 别有根芽”;身佩貂洱玉带却向往“布袜青衫约”,“何日得投替”;这些似乎是无法解释的矛盾在纳兰性德身上都确实存在,这是研究纳兰其人其作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他寄情并涉足于文学这条坎坷崎岖的蹊径,并且在诗词,尤其是词的方面有了自己的成就。

纳兰性德流传下来的诗词共有三百四十八首。这些作品,与他各个时期的环境、生活、际遇、思想感情的变化密切相关,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纳兰性德不同时期的思想、性格和风貌。他写了许多以爱情为题材的词,那种低何幽怨的意境,近似宋代的晏儿道,其中有许多是表现夫妇爱情的诗篇。少年夫妻的美满生活,使他如饮醉酒,神怡心醉,他曾写过《四时无题诗》十六首, 记下了一年四季夫妻甜蜜幸福之情状。在多妻制的年代里,特别是就家世和地位而言,他可以享受三妻四妾的生活,然而,经常在外的纳兰性德,他心目中只有妻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对妻子之爱,可以说达到了圣洁的程度。但同时他的爱情生活亦是十分不幸的,他少时曾“眷一女”,但此女被选为宫女,两人无缘。二十二岁娶妻卢氏,夫妻恩爱、伉俪深情。但婚后仅三年,爱妻去世。正当韶华恩爱之时,却经历生离死别。使得纳兰性德留下了大量悼亡之作。和所爱的人不能结合,是诗人终生憾事,这个心灵创伤,较之亡妻之痛,更为难以弥合,并且长期折磨着他,在词章中屡有流露。这也许是纳兰词中用“愁”、“恨”二字频繁的原因之一吧。后来,纳兰性德又爱上了江南才女沈宛,却因满汉不能通婚而受到很大压力。纳兰性德在爱情词中所表现的思想,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封建时代对爱情专一的美好愿望。

同时,他在处世交友方面也颇有为人们传诵的异胆卓识。忠于爱情的纳兰性德,也是一个忠于友情的人。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真诚性情,一首《金缕曲·赠顾粱汾》无异于纳兰性德的交友宣言。作为一个满洲贵族公子,按常规,他的朋友圈子应该建立在京城贵族青年群体,但根据他人评价和其诗词来看,他几乎没有真正同等级的朋友。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想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使得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也就是在渌水亭里,纳兰容若结识了天下词坛高人,更交到了天下性情中人,从顾贞观、徐乾学、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到吴兆骞。更为难得的是,纳兰容若为搭救当时并未相识的吴兆骞走出宁古塔所做的种种努力,以及对顾贞观所作出的郑重承诺。这就是纳兰容若,一位富家公子,一代词坛盟主,一个性情中人。顾贞观称赞纳兰性德“于道谊也甚真,特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他关于友谊的诗词,尤其与汉族文士之友谊,在客观上十分符合康熙当时的政治需要,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

正如他的朋友顾贞观所言:“所欲建之业,百无一副;所欲遂之愿,百无一酬;所欲言之情,百无一吐”。现实生活的冷酷,如牢笼一般禁锢着纳兰性德的思想和情感,满腔的怨恨和牢骚只能倾注于笔端。因而,他的词作,无论是爱情悼亡词、离愁别恨还是行役劳顿,都充满了哀感顽艳的情调。在中国多彩的词苑中,纳兰性德一颗耀眼的明珠,用那不朽的名篇和独特动人的人格魅力,如暖风下的清池之水,至今仍在人们心中依涸。纳兰性德词风上承后主李煜,但也有了新的发展。他在继承李后主的真切哀伤的同时也融人了自己的灵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词坛上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线。

纳兰容若的前世,是一朵在佛前修炼过的金莲,贪恋了人间烟火的颜色和气味,注定今生这场红尘游历。所以他有冰洁的情怀,有如水的禅心,有悲悯的爱恋。纳兰容若的一生,沿着宿命的轨迹行走,不偏不倚,不长不短,整整三十一载。在佛前,他素淡如莲,却可以度化苍生;在人间,他繁华似锦,却终究不如一株草木。

第5篇:《纳兰容若词传》读后感

一直都很喜欢诗词,近来有幸读到了一部《纳兰容若词传》,读这部书时,不仅仅是感动,不仅仅是咏叹,不仅仅是钦佩,更有一种诗意的心情,一种缠绵的胸怀,一种仰慕的倾心。

我没有很丰富的文学涵养,甚至可以说,纳兰容若的有些词需要仔细的品味,需要反复的推敲才能读懂。但是,读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月到西南更断肠。”“纵使倾城还再得,宿昔风流尽矣。”“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散”等等词句时,我好象读到了纳兰容若的非凡人生,读到了纳兰容若的哀感顽艳,读到了纳兰容若缠绵情怀。

一般的传记作品,平铺直叙,不徐不惊,娓娓道来,通俗易懂。然而,却好似进入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一个难以走出的围城,没有新意,没有惊喜。《纳兰容若词传》却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以纳兰容若的词为主线,以纳兰容若的情为框架,以纳兰容若的爱为血肉,以诗化的语言,戏剧般的场面,将我们带入了纳兰容若的繁华生活、真诚性情、词的颠峰,爱的痴心。这将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传记作品,这将是一部通俗化了的人间词话,这将是一部诗化了的人生传奇。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文学成就。三百多年来,从词坛才子们推崇宠爱其词,痴男怨女们动辄引用其句的情景,我们就可知纳兰容若在词坛的地位了。我们读其词,体其韵,观其行,不得不佩服其才其情其心,其哀感顽艳的词风,其荡气回肠的情真,其诗意一样的人生,让人叹谓再三。可以说,纳兰容若是中国清初第一词人,是继往开来的杰出词者。更何况,纳兰容若不仅仅是自己填词,还主持编辑了《今初词集》这样一部在清代文学上有着一定地位的标杆之作,还主持编辑了《通志堂经解》这样一套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上有着一定地位的著作。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缠绵情怀。从相识相知表妹情犊初开,到表妹嫁入红墙空留思念与遗憾;从秋水轩唱和填词《贺新凉》,邂逅月白色绣衣裙的少女,引起的一场悸动;从与卢氏成婚“人生若只如初见”,两情相悦尝尽人间春色,以至痴迷卢氏排斥二房颜氏,到为卢氏早逝的大悲大伤大痛;从家人为其选了续弦官氏,到词赋之中对卢氏的相思之句;从仰慕以词为媒神交已久的才女沈宛,到终于走到一起相处的一段难忘时光,到“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的叹息之声,无不表露出纳兰容若的痴情与深情,相思与缠绵。难怪那时京城少女一见倾心,以得到一睹纳兰容若芳容为荣;难怪今时文学少女仰慕倾情,以吟颂纳兰容若词赋为荣。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真诚性情。在渌水亭里,纳兰容若结识了天下词坛高人,更交到了天下性情中人。从顾贞观、徐乾学、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到吴兆骞。更为难得的是,纳兰容若为搭救当时并未相识的吴兆骞走出宁古塔所做的种种努力,对顾贞观所作出的郑重承诺。这就是纳兰容若,一位富家公子,一代词坛盟主,一个性情中人。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人生无奈。在当时的社会中,在满人的思想里,要想出人头地,只有仕途一路。可是,纳兰容若不喜欢官场,不善于官场,尽管首次科举时因病受挫,尽管后来还是步入了官场,并且当了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尽管文才了得,尽管跟随西皇帝下江南、吟诗词,有的是飞黄腾达的机会,有的阿臾奉承的良机,但是纳兰容若厌恶官场,所以总也改变不了纳兰容若心中的惆怅,人生的无奈。

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词被代代传诵;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情被人人钦佩;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梦被辈辈重温。而《纳兰容若词传》,就是这样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才有识的纳兰容若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仅是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不仅仅是提炼了纳兰容若缠绵情感,不仅仅是凸显了纳兰容若的高尚品德,更是向我们敞开了纳兰容若那颗火热的、痴迷的、惆怅的心。

《纳兰容若词传》以词立传,以诗写人,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展现了纳兰容若的缠绵情深,值得回味。

第6篇:纳兰心事几人知 ——论纳兰容若悲情的人生命运

纳兰心事几人知

——论纳兰容若悲情的人生命运

[摘要]: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便不会在红尘中充当一个倦客的角色。本文从纳兰性德的身世出发,并借助《纳兰词》来分析他悲情的一生。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纳兰爱的可望而不可即。二.纳兰灰色的功名之路和纳兰夏花般唯美却短暂的人生经历。 [关键字]:纳兰词 ;纳兰性德 ;可望而不可即 ;功名之路 ;人生经历。

[Abstract]: if the life only as in the beginning, Nalan not in human society as a tired guest role. This article from the Nalanxingde life starting, and with the help of" Nalan word" to analyze his tragic life. It mainly displays in three aspects: a. The natrium blue love within sight but beyond reach. Two. The natrium blue gray rank road and Abram summer flowers as beautiful but short life experience. [Keywords]: Nalan word; Nalanxingde; within sight but beyond reach; fame road; life experience.

引言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美好,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无奈和伤心。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可繁华过后,终逃脱不了曲终人散的命运。他的一生恰如三月的梨花,在春光最盛时凋谢,美丽之中有着淡淡的伤感,一生追求完美却终究摆脱不了孤寂落寞的悲情人生,真可谓重重心事谁人知!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正黄旗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叶赫那拉氏,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

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主要作品有:《侧帽集》《饮水集》《通志堂集》《画堂集》等。

悲情命运探究

纳兰心事几人知?他用生命演绎的人生篇章,还没有翻完就悄然停止。短暂三十载,却唯美的容不下一丝瑕疵,初识纳兰,欣赏。再识纳兰,怜惜。是什么促就了纳兰容若悲情的人生命运?下面通过三个方面来浅析一下。

一、纳兰爱的可望而不可即

纳兰之情可用李煜之《相见欢》来诠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纳兰容若一生邂逅了四个女子,但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据《纳兰词》透析,他爱过一位有婚姻之约的“绝色”女子后来被选入宫,相爱顿成陌路,给他留下了无尽的愁绪,此女子似乎是他的表妹。但看纳兰词,确有此事,请请看下面两首词:

“ 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天然绝代,不信相似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减字木兰花])。

“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原是瞿塘间阻你,错教人恨无情。小栏杆外寂无声,几回断肠处,风动护花铃”。([临江仙])。

前一首表达了男子因为某事耽误了跟自己绝色恋人的结合,这恋人被比自己更有权势的男子夺取。男子只好寄希望于死后再相会。论故事情节,的确像纳兰一个恋人被选入宫了。后一首则可以看作是纳兰在跟已经入宫的前恋人在偷偷幽会。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诀。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情缘容易绝。燕子依旧,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词尾用“梁祝成蝶双双飞”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和与妻子阴阳两隔痛不欲生之苦。还有“被酒莫惊春更,赌书消得泼荣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浣溪沙》)”,借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的生活故事,回忆与亡妻的诗情画意的生活乐趣。从 2

词里看,纳兰性德一生最爱的是他的原配妻子卢氏。卢氏死后,纳兰有这样一些话:“知己一人谁是?已矣!”“鸾胶再续琵琶,问可及萼绿花?”“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此情已是成追忆,零落鸳鸯,十一年前梦一场。”而卢氏究竟是怎样一位女子呢?纳兰喜欢的女子是可爱淘气的丫环类型,而不是端装大方的小姐类型。而卢氏亦如此,她虽然生于官宦之家,但性情羞涩,忧郁,有点俏皮,身体偏瘦,纤腰。当是一位活泼可爱如小丫头的女子,不属于端庄严肃的大小姐派头。有文献说卢氏“生而婉娈”,应该是可信的。卢氏大约于康熙十二年与纳兰成婚,死于康熙十六年三四月的一个“葬花天气”。纳兰说的“几年恩爱([沁园春]《瞬息浮生》)”应该是三四年。这几年里,卢氏给多愁善感的纳兰公子多少快乐,多少慰藉,有许多可以从他的伤逝掉忘词里得到印证。

后来纳兰性德又娶一妻官氏,可他无法走出卢氏死去的阴影,这位女子最终还是走不进容若的心里。直到暮年遇到江南女子沈宛,“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几番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归江鸟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看斜阳。”([虞美人]),从词中看,纳兰辜负了这位江南女子,中没有因甜蜜而掩盖现实的残酷,“满汉不通婚”的规定,是纳兰有心却无力跨越的藩篱。面对沈宛的悲与怨,纳兰只能“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山花子?风絮飘残》)。

他的一生爱情经历跌宕起伏,先与表妹未能厮守,后与卢氏长期分离,妻子早逝以及人生暮年与江南才女沈宛的恋情受“满汉禁婚”而夭折等等。“三月咽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南乡子?为之妇题照》),纳兰爱的生活如此之悲,人上若此般悲凉凄苦,如果可以选择,他定会选择平凡幸福的生活,如此,纳兰“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心事也只有他知,他懂了。

二、纳兰灰色的功名之路

纳兰容若生于北京,其父亲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相国”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那拉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及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吉,为叶赫部贝勒,其姐孟古,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因而可以说,他的一生注 3

定是荣华富贵,繁花著锦的。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容若偏偏“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22岁时,参加进士考试,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帝破格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他出生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使他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看轻,对仕途的不屑,导致他内心世界比较复杂。本来他有很好的家庭背景,按理说不应该只做一名御前侍卫,这不是他的人生抱负,他的阿玛权倾朝野,皇帝留他在自己的身边,其实只是拿自己当一颗棋子,用来牵制自己家族在朝廷中的势力,因而,他之前的信心满满,雄心勃勃就这样被封建社会的黑暗无形的压制着,从小就饱读诗书,而今无法却实现人生理想,心中自是不平和痛苦,在皇帝身边当侍卫看似荣耀,实则是没有自由,没有自身价值的仆人罢了。伴君如伴虎,整天“慛慛又临履之忧”。让纳兰容若这位看重自由和尊严的贵公子,不免意志消沉,并厌倦侍卫职务,身不由己的成了皇权之下双方斗争的牺牲品。于是纳兰性德无可奈何的发出了“我是人间惆怅客,之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的哀叹(《浣溪沙》)。仕途中的容若是不称心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如此之大,他的精神怎可能不堵塞。

纳兰词里说纳兰。我们从他的词里再来窥探其功名之路:“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蝶恋花》)”。着阙《蝶恋花》将容若的男儿眼界与气度竟显无疑。首句“今古河山无定据”气象极佳,一句话便道明世事无主,朝代更迭,江山频频易主是必然的,历史不可抗拒的规律。接下来用白描的手法呈现秋景,一副待战的场面,因想起千百年来朝代如花开花谢,或或许他日大清的覆灭也不可避免,心中萌生的感触使得眼前秋景更添荒情。作为与满清王休戚相关的贵族近臣,容若未必仅仅是一个吟风弄月的富贵闲人,他亦有拳拳报国之心和远大理想。但他显然不赞成功名抱负要通过战争和流血来实现。着这虽是容若悲天悯人的情怀,但更体现了他在追求功名路上对他人生命价值的认可。有时候,执着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便是一种痛苦。纳兰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原本是一腔激情,却终究在岁月的蹉跎中被现实 4

所挫败。纳兰真正深以为苦的,不是工作的辛苦,而是现实的无奈,使得自己不得不违背内心意愿的矛盾与挣扎。在《蝶恋花》中“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古今”一句极其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这一点。说到底纳兰容若本身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是十分执着的,他率真,喜欢自由,喜欢“仆亦本狂士,富贵轻鸿毛”式的生活。而之所以促使他离开官场的,更多的是现实的残酷。假如人生也可以重新起航,恐怕纳兰也就不会如此悲情了吧。

三、纳兰如夏花般唯美却短暂的人生经历

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等。王国维赞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词很美,这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漫无边际,飘摇欲坠的文字读起来有种天生的淡雅,高贵。感情面前,人人都是脆弱的,容若用最原始,最古朴的性情华丽的渲染,藏不住的锋锐与犀利缓缓滑过世人蒙尘的心。多了流泪的眼睛,却多了流泪的心情。朦胧,非雾非烟的神女欲来时;深情,一往情深深几许,忧愁,不及夜台尘士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清澄,微雨花间,书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原来男儿的真性情竟也可以柔弱的如此淋漓畅快。喜欢一个人,一本书,一首诗,往往是从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在跳动。爱死了容若,他就是这世间少有的美男子,天性上。而他所处的时代正值我国康乾盛世,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唯美,最美的词,最美的花,最艳的蕊。只叹息,阳光下看似缤纷的花朵,盛开后陨落。理解了容若的词,释然了他的无可奈何。毛泽东说过,观纳兰词,知兴亡。

其词作虽比别人多了些离愁别绪,也多了几许伤春悲秋,但主要与其家庭背景有关,纳兰性德是明珠的长子,聪明好学,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他天生话少,喜静不喜动,性格比较内向。也正由于有了这内向性格的保护,使得他在入仕前除了读书不需应付太多的杂事,而是精心经营个人的内心世界,编织细腻的情感之网。同时,封建贵族大家庭的优裕生活使得他不需体验生存的辛酸,经历创业的艰难和饱尝仕途的坎坷。正因为这样,他专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成了容若最大的爱好。这一爱好恰恰又促成了他的敏感,细腻性格的纵深发展,因为内向是敏感的前提,而细腻多情却需要环境来培养。衣食无忧,细腻,多情的纳兰性德就注定了以后在他的诗词创作中多了别人没有的特殊的东西。而 5

这也是他一生郁郁寡欢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主要是纳兰性德自身的身体状况,寒疾是纳兰容若生命中的一个不幸之处,生于冬季的纳兰性德,体弱多病。纳兰曾言:“曾记年年三月病。而今病向深秋。卢龙风景白人头。药炉烟里,支枕听河流”。(《临江仙?永平道中》)“年年”二字道出了纳兰受此病折磨已久,难免使得其有“谈虎色变”的忧郁和无奈。而这种体弱多病的身体状况,直接形象了纳兰性德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他自幼便体弱多病,至少会使他在心里上对任何变化都是异常敏感。因此,这种敏感终究促使其在官场失意之时,更加剧了内心悲戚之感。而寒疾所带来的病痛也使得他对于人生无常的感触颇为敏感。总而言之,寒疾的长期困扰以及病痛的折磨,促使纳兰忧郁性格的形成,而人生的不如意经历,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疾病对纳兰容若性格的影响。

纳兰生活在清朝末期,不管家庭的势力再大,终究抵挡不住时代的变迁。而他自身的思想与时代的理念有着过于鲜明的反差。实现政治抱负和社会现实的无奈,使得容若逐渐形成了孤寂高傲,傲骨不屈的人格理想。纳兰性德生性高傲,当人生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归于田园的想法便与日俱增,但由于当时的时代环境以及其个人的人生地位的限制,纳兰性德所向往的自由成了一个空想。正如纳兰《采桑子》中所言: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靥何曾到谢桥”。

个人政治上难抒抱负,身体的痛疾挥之不去,再加上纳兰敏感的心,使得他的人生如此多舛,如此惆怅,他的作品闪烁着无限唯美的光芒,令人为之折服,为之轻叹!他骨子里的悲情与伤感,与其个人身世,社会地位以及特定的时代密不可分,这些综合造就了纳兰如夏花般唯美却短暂的人生经历。

结论

纳兰天生敏感忧思的秉性,渴望超逸,脱俗的情怀,再加上爱妻的早亡,对职业的厌倦,挚友的离散使纳兰性德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出生官宦家庭,仕途平步青云的他才华横溢,在他短短三十余年的生命历程中,孜孜不倦的致力于词的创作,但留下的爱情词章中却处处流露对爱情无常的感伤和人生变 6

幻的忧郁。他渴望“人生若只如初见”来求得一方安逸,但人生却不会如他渴望的那样。他的一生,处处流露出的如泣如诉的悲情感令人心痛,让人怜惜。“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读懂了悲情,自然也就读懂了纳兰,作为读者,我想:这正是纳兰这种“悲情”才使他的词更具有感人肺腑的穿透力。进而由纳兰悲情的人生命运折射出人生的纠结,结局是灰色的,不像我们懵懂时看的美满的童话,人生多半是这样,错了一步,身后已是沧海横绝。

纳兰一生,华丽但却落寞。他的一生,凄美的无药可救!令人羡艳的同时 ,更令人感慨!

[参考文献]:

[1].张涛,杨雨.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纳兰性德和他的清初派.2009(02). [2].纳兰性德.纳兰词.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3].李嘉瑜.试论纳兰性德得掉忘词.承德民族师范学报.1955(4). [4]雷建平.纳兰性德爱情词初探.西北师大学报.1995(2). [5].李雷.纳兰性德与寒疾文学遗产.2002(6):110—113. [6].张草纫.纳兰词笺注.前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王友胜.童向飞.纳兰词注.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5. [8].赵秀亭.冯统一.纳兰性德饮水词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3—4. [9].(清)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本编.吴洋.注.呼和浩特.内蒙古人名出版社.2003. [10].刘德鸿.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38—239. [11].李寿冈.纳兰词之谜.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1979(3). [12].唐圭章.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叶燮.原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4].林茂森.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词里说纳兰.德州学院学报. [15].刘清玲.纳兰词风格探究. [16].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

上一篇:进村入户活动调研报告下一篇:国培计划研修心语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