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的审美文化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昆曲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几百年的历史长河见证了昆曲的起起落落。新世纪以来,“申遗”成功、新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使得昆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為传统音乐文化代表的昆曲与作为新兴技术代表的新媒体相结合,既迎来了传播与传承的新高潮,又陷入了继承与创新的两难境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牡丹亭的审美文化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牡丹亭的审美文化论文 篇1:

巧借文本 厚植传统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璀璨生辉。但是,当今社会,年轻一代正在成为“无根”的一代,他们正在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人文性贯穿始终,加强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激励,不仅可以激发和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更是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构建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中单纯的字词讲解和文章分析已远远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能满足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使命要求。高中语文教材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文本教学在丰富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健全精神人格、激发情感追求等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

1.提高鉴别能力,培养新文化的建设者

当今社会,网络文化冲击人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已经渐渐淡出了学生们的视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渗透传统文化,既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抵制消极价值观念的影响,又可以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比如传统文化中苏武牧羊十九载而不改志节的典故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气节观念;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家国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苏东坡历经乌台诗案却高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情懷可以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等等。

当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人文素质教育之后,他们就可以自然地分辨善和恶、美与丑、雅与俗,就能自觉地摒弃消极糟粕思想文化,提高鉴赏能力。当他们内心深处被传统文化的清泉所浇灌润泽的时候,他们也就会自觉地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2.提升文化品位,铸造美丽健全的人格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渗透着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文章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都富有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教师要深入挖掘每一篇文章中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文本的解读帮助学生构建起传统文化知识的体系,引导学生走进博大而深邃的传统文化宝库,进而提升文化品位,实现美丽健全人格的铸造。

比如通过解读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来引导学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社会责任感,舍弃一己之私和自我满足感;通过解读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和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引导学生树立淡泊名利,坚守人格底线的思想;通过解读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和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来培养学生执着和奉献精神。

通过以上崇高理想和道德准则的熏陶和教育,学生可以审视自身人格品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实现自我改善和提升,在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位的同时,也达到了铸造美丽健全人格的目标。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拓展途径

高中语文教材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它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加有效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应该是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拓展教学。

1.营造课堂文化氛围,加强人文熏陶

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教材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教师就应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鼓励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揣摩解读文本的精神实质,从而实现人文修养的熏陶和提升。

从历史故事出发,结合猜谜等方式,营造兴趣盎然的文化氛围。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试以教《唐诗宋词选读》中的李白诗为例,在导入李白诗时,笔者投影出了五个词语,分别是“剑客,钓鳌,捞月,吉尔吉斯斯坦,谪仙人”,然后结合历史典故介绍李白的生平故事。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之后引导学生走进诗歌,学习体会李白诗中豪放洒脱不慕权贵的精神品质。如若想让学生了解唐伯虎的故事,可以给出三个关键词“才子,舞弊,卖花”后让学生去猜想是哪位文化名人,然后再进一步深入讲解关于唐伯虎的生平遭遇,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名人的兴趣。

强化教材文本的联系解读,借助音乐等辅助教学手段,营造情景交融的文化氛围。这样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从情感认知的层面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为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唐代张籍的《宫词》、宋代苏轼的《诉衷情·小莲初上琵琶弦》、清代施朝干的《闻琵琶》等与琵琶曲相关的诗词,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比较阅读,感受不同时期的诗人通过描写琵琶声传达出的同情关注底层人民的思想情感。在引入相关诗词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配以适合文本情感基调的乐曲《琵琶语》,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在创设的诗词音乐的情境中体会作者心中的情感意境,从而促进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2.利用网络资源,弘扬传统文化

在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中,对于一群“庭院深深深几许,书山题海,考试无重数”的高中学生来说,三五分钟的视频教学无疑可以成为浇灌他们干渴心田的甘霖。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借助文化气息较浓厚的影视节目和传统曲艺等弘扬传统文化,这样可以将传统文化和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扩展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实现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以深受学生喜欢,并且具有丰富的文化气息的《百家讲坛》节目为例。当我们在讲授相关的名人诗词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作为导入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在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对于词作中词人深沉的忧虑意识和家国情怀学生是缺乏理性认识的,我们在此时可以在课前播放《金戈铁马辛弃疾》的视频片段,以此来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通过背景和人物的介绍,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传统文化名人心理深层的审美情感,也能深刻地体悟伟大诗人的民族精神。

富有传统文化元素和气息的曲艺也是一种将学生的文本学习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媒介。许多优秀的相声段子和戏曲中通常容纳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典故,教师要是能够善于利用,便有助于实现学生兴趣爱好和语文素养提升的完美契合。比如白先勇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中国传统时代里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呼声。再比如周杰伦的《青花瓷》《东风破》《千里之外》等具有古风色彩的歌曲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意象美和意境美。此外,郭德纲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声段子也可以作为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之美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当然,教师在借助网络媒介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效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网络资源和传统文化传播的健康对接。

3.巧用课外拓展,渗透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课外拓展实践活动,将课本熏陶和课外拓展相结合,实现课内与课外的共同渗透,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語文课外拓展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时间的宽裕度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安排。

博览国学经典,促进传统文化的内化。高中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古典文学作品,但是高中学生限于应试和升学的压力,很多学生对于经典作品往往是浅尝辄止。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阅读国学经典,强化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比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利用小长假和寒暑假的时间有序地阅读我国古典名著,如《论语》《庄子》《楚辞》《诗经》《红楼梦》等。教师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同时做好摘抄感悟工作,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受到的传统文化的洗礼和思考记录成文字,并且定期举行“晒读书笔记”活动。这样,学生通过博览国学经典既陶冶了情操,又在思考和感悟中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精髓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内涵。

吟诵经典诗文,加深传统文化的感知。高中语文教材中诸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雨巷》《相信未来》等经典诗文都是非常适宜学生反复诵读品味的篇章。对于这些课本中的经典诗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班级内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诵比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励学生深刻体会经典作品中的人文思想,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前演讲的方式让学生在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内介绍或推荐自己最喜欢的诗词或者美文。很多学生都会推荐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如林清玄的《你心柔软,却有力量》、迟子建的《听海的心》、木心的《俳句》、惠特曼的《生命的召唤》等。学生通过自我推荐赏析的方式亲近吟诵经典诗文,可以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如果能够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那么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个自我品读的平台在积累中形成较为丰厚而扎实的文化底蕴。

借助地方文化资源,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沉淀,是一个地区稳定的文化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民风民俗资料的收集,并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将其作为校本课程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学生在收集整理过程中可以真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韵美,这样便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此外,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本地的一些文物保护景点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可以选取景点中诸如汇聚文化内涵的楹联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从古至今,楹联汇聚了历代文人的思想智慧,也融入了许多有趣的人文典故。这些都可以成为深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教材。

借助地方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表现在教师带领学生研究本地的风土人情、饮食文化、历史渊源、节日习俗等方面。通过丰富的拓展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刻全面地体会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情感,了解本土的传统文化习惯,在获得文化认同感的前提下实现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文修养,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但要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语感,更要让学生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和承担“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积极意义,借助教材,结合多种方法,扎实有效地推进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渗透。只有这样,高中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中华传统文化波澜壮阔的海面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作者通联:江苏淮安中学]

作者:范井轩

牡丹亭的审美文化论文 篇2:

建构与融合

摘要:昆曲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几百年的历史长河见证了昆曲的起起落落。新世纪以来,“申遗”成功、新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使得昆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為传统音乐文化代表的昆曲与作为新兴技术代表的新媒体相结合,既迎来了传播与传承的新高潮,又陷入了继承与创新的两难境地。作为传承核心的剧作家与演员如何将坚守传统与推动改革相结合?作为欣赏者的听众应该推崇高雅还是支持通俗?作为曲社学习者的社员是认同“清唱”还是跟从“剧唱”?在多元文化语境共存的当下,如何理解古今、雅俗、“曲”“剧”的关系问题,建构适合昆曲发展的传承机制,是昆曲化挑战为机遇,实现新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建构 融合 新媒体 昆曲 传承 历史 变迁

昆曲产生于元末明初,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对地方小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晚清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变革,昆曲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世纪以来,昆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昆曲“申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昆曲的传播与传承;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昆曲突破了传统以舞台表演为主的传播方式,以更加多元的形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坚守与改革——剧作家与演员传承的变迁

昆曲的保护与传承必须要将继承传统剧目与创作新剧目相结合,一方面,对于比较优秀的传统剧目我们要毫无保留地继承,并尽力抢救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昆曲失去了发展的沃土,保护昆曲不能只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应该建构昆曲传承与发展的生存机制,即在重视培养昆曲演员的同时,也应重视培养一批懂得昆曲格律与套数的剧作家,继承传统剧目和编创、排演新剧目都应严格遵循格律。

传统的昆曲传承主要是面对面拍曲和身段学习,以工尺谱为基础,辅以老师的现场教学。从古至今,昆曲的传习方式多有不同,传统的传习方式主要有家庭戏班、职业昆班、昆剧传习所、昆曲曲社等。建国之后,国家开设了专门的戏曲学校,如江苏省戏剧学校、苏州昆曲学校等。目前昆曲传承主力是戏校、剧团的专业演员,他们的传承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昆曲未来的“模样”。

传统的昆曲传承具有不可再现性,学生必须在老师的一遍遍亲自教学中学习与进步,而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当下,老师可以录制视频、音频提前发给学生自学。对于昆曲传承的载体,传统以工尺谱为主,而现代则丰富多样,授课方式也灵活多变,直播、录播,线上、线下可同时进行。

传统的传习模式根据不同的组织者及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也不尽相同;当下,传统昆曲的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传习场所、传习方式和传习内容也有所不同。当下的传习模式仍分为专业与业余两大团体,专业剧团讲究师承关系,主要培养昆曲传承与表演人才,继承传统剧目、编排昆曲新剧目;业余曲社主要培养昆曲爱好者和传播人员,扩大了昆曲的影响范围。

改革、丰富传承模式主要针对昆曲的传承方式。一方面,专业剧团与业余社团都可以借助新媒体等网络平台和工具传播、传承昆曲,不必拘泥于传统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模式时间较长,所以对于存世的老一辈艺术家应立即采取录音、录像的形式,尽可能保存传统剧目,遗存的手抄本、刊印本等曲谱尽快整理出版,待后辈慢慢学习、继承。

二、高雅与通俗——欣赏者传播的变迁

“雅”是指标准、合乎规范的,引申到艺术中一般指高尚、不粗俗。①“俗”是指社会上的习惯、风尚,引申到艺术中一般指大众的、流行的、通行的。②这里的“俗”指通俗而非低俗或庸俗,“雅”“俗”实质上取决于人们的审美观念。

(一)雅俗共赏的内容

昆曲的“雅”主要体现在文辞、声腔和曲谱这三个方面。“俗”一方面是因为昆曲最初产生于民间,且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另一方面是因为昆曲中不仅有生旦戏,还有丑角戏,丑角戏在娱乐观众上具有重要作用。昆曲艺术中不仅存在雅致正统的审美品格,也包含插科打诨、通俗易懂的市民趣味。而昆曲在艺术表达上的“雅”与“俗”主要体现为“案头之戏”的典雅与浅俗以及唱念做打等表演技艺上的优雅与通俗。③

“昆曲在繁荣时期,不仅在士大夫群体中备受推崇,在普通百姓家中也饱受欢迎。正是满足了平民民俗文化的意识,昆曲才在更加广泛的文化层面扎稳根基”。④明清时,家庭戏班、文人串戏、职业昆班非常流行,昆曲在民间和文人中都广为流传。然而,由于时代变革,细腻、婉转的昆曲日渐显露出远离大众审美趣味的一面,由此日趋衰败。⑤

昆曲将高雅的辞调、优美的身段与生动形象的杂耍相结合,不仅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也能让不了解传统文化的观众对其产生浓厚兴趣。虽然由于时代环境发生改变,当下年轻的观众儿时并未受到戏曲语境的熏陶,昆曲高雅的文辞和唱腔常给部分年轻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但是深入了解时你会发现它所叙述的仍然是大众所能理解的世俗情感。园林版《浮生六记》即利用现代科技将昆曲与苏州园林相结合,让观众随着人物剧情移步换景,多种元素相融合,浸入式的感官体验使得每位观众都能建构自己心中的昆曲。

(二)日益丰富的传播方式

我国戏曲表演历经早期的露天广场到勾栏瓦肆再到剧场演出,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又从早期的口耳相传、文字传播,到报刊、广播、电视传播,再到利用互联网等电子媒介传播,每一次传播技术的更新都为戏曲注入了新的活力,传播媒介的改变也促使戏曲衍生出了新的艺术样式。⑥

传统的昆曲传播主要包括口耳相传与文本传播。口耳相传一方面是舞台表演向观众传播,另一方面是观众与观众之间、观众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交流传播。在交通不那么发达的古代,舞台表演传播和文本传播都难以大范围传播。

昆曲的传播方式虽有很多,然而最基本的传播方式及其根本价值仍然在于舞台。昆曲作为舞台表演艺术,演员的唱腔和表演是其灵魂,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传播途径。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运用丰富了昆曲的传播方式。一方面,电视、电影常常以戏曲为素材,促进了昆曲的传播。动漫、游戏中的人物形象也促进了昆曲形象的传播,如王者荣耀根据昆曲《牡丹亭》推出了甄姬的“游园惊梦”皮肤。另一方面,以抖音、 B站、快手为代表的弹幕视频网站,传播方式多元、传播方法创新、传播内容丰富,已经成为当下昆曲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站上上传的昆曲演出视频及演出花絮;昆曲演员龚隐雷、钱振荣等在抖音、腾讯等平台上教授昆曲;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昆乐府研习基地联合推出“遇见·昆曲”公益夏令营以及抖音的实时直播,这些都为昆曲的广泛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受疫情影响,江苏省昆剧院陆续推出线上直播电子票。即使兰苑剧场从9月份开始开放50%上座率,线上高清直播的方式仍同步进行,既增加了剧院收入,又方便了观众。⑦因此,推动昆曲传播没必要改变昆曲内容,应该继承优秀传统内容,丰富传播方式,将高雅的昆曲与通俗的传播形式相结合。

三、清唱与剧唱——学习者认同的变迁

清唱与剧唱是贯穿昆曲发展史的两种传统。清唱为唱而不演;剧唱指的是舞台搬演。昆曲的“清唱”“剧唱”也有“清工”“戏工”之说。“清工”主要指由文人、清曲家等业余人员构成的曲社,“戏工”一般指艺人的职业班社,因此,这对概念也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内涵,并通过文人的“建构”逐渐形成以“清工”更为高妙的倾向。⑧近代由于多方原因,其身份象征乃至身份认同已渐渐趋解,逐步走向融合。

(一)传统——“文化身份”的标志

古代优伶虽在歌唱、表演上拥有较高水平,但通常不识字,要准确掌握吐字发音需要文人、清曲家来指导他们唱念。⑨昆曲“清唱”“剧唱”的区分在价值判断上向前者倾斜,这与作为“清唱”主体的文人士大夫对自身文化身份的秉持和强调密切相关。如龚自珍的《书金伶》一文:江左歌者有二,一曰清曲,一曰剧曲。清曲为雅宴,剧曲为狎游,至严不相犯。⑩清唱与剧唱原本只是兩种不同的呈现方式,正是由于参与者社会身份的不同才被人为赋予了不同的品格。

《书金伶》后文记载了一次“剧唱”试图向“清唱”融合,但最终失败的事例:清曲家钮树玉向名伶金德辉传授清工代表的“叶派唱口”。后来,金德辉向众人展示,“声细而谲,如天空之晴丝,缠绵惨暗,一字作数十折,愈孤引不自已,忽放吭作云际老鹳叫声,曲遂破,而座客散已尽矣”。可见演出效果并不理想。第二天,钮树玉悔恨地对金德辉说:“技之上者,不可习也,吾误子”。钮树玉实则肯定了身份的差异会对曲唱艺术造成影响。

由此,笔者想到刘红老师的文章《认受、认同:三个没有哭着嫁出去的“新姑娘”》,作者通过探究三个没有哭着嫁出去的“新姑娘”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其文化隐喻提出了一系列思考。由这一视角看待“清唱”“剧唱”的身份象征,是否可以认为:文人群体对此大多是“认同”的,因为他们即是建构这一文化身份差异的主体;艺人群体可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认同”的,因而试图向“清唱”融合,一部分受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是“认受”的,还有一部分可能对此是“不认同”的,也有可能发生过一些反抗行为;听曲的普通观众对于艺人“清唱”的效果是“不认同”的,因而曲未终而“宾客尽散矣”。

(二)当下——“认同”趋于融合

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人们价值观及艺术趣味取向的变化、学习者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清唱”“剧唱”所象征的文化身份、社会认同已趋于瓦解,人们的观念日益融合。

近代以来,曲家与演员由于师承的交叉以及一人兼垮两界的现象,导致清唱与剧唱界限模糊,清工逐渐向戏工靠拢。以笔者所在曲社的拍曲经历为例,目前大多数高校曲社、社会曲社的拍曲老师都是昆曲演员,少数曲社由曲家拍曲,而曲家中也有很多师承于演员或者本身就是演员改行的。

文人传统、文人阶层在现代社会已经消逝,而代之以知识分子群体;当下职业无贵贱,戏曲演员同样是高尚的职业。正是由于拍曲者、学习者、社会环境、社会观念、群体认同等构成因素的历史转变,目前真正意义上纯正的昆曲清唱已很难听到,而曲友中追崇剧唱的比比皆是。

传统曲社以“清曲”为目的,重视清工,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昆曲曲社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和审美旨趣都发生了变化,曲社的理念与社员的行为也逐渐从“清唱”转移到了对“剧唱”的追求上。

尽管当代曲友追求“剧唱”有利于昆曲的传播与传承,但是对于自古以来就两条腿走路的昆曲来说,传承昆曲清唱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13年复社的无锡天韵社就一直秉持“清曲”传承理念,注重昆曲格律、音韵、咬字吐字等基本习曲规范。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相对较高,可以作为昆曲“清唱”传承的主力军,跟随拍曲老师传习,推动昆曲全面传承。

四、结语

当传统遇到当下,发生变迁是不可避免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促进昆曲的传播与发展,不仅关乎昆曲自身的生存,也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弘扬与传承,这既需要昆曲演员及相关从业者坚守传统内容,也要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各国观众推广,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当今社会结构不断变化,传统的文人阶层已经消失。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使得不同文化产生冲突在所难免,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昆曲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应寻求适合自身生存的文化土壤,将“文化冲突”化为“文化共生”。一方面,剧团在继承传统剧目时,可以在不改变文辞、唱腔传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增强观众的体验感。另一方面,近年来喜爱昆曲的年轻观众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剧场看戏,除了与昆曲“申遗”成功,也与国家、媒体的大力宣传有关,还因为昆曲演员美丽的扮相和生动婉转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年轻人。在某种程度上,昆曲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由“听曲”转为“看剧”,这也是新编戏越来越重视故事塑造和情感烘托的重要原因。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黄翔鹏先生所说:“传统是一条河流”。正是由于多种元素的融合与建构,昆曲才在当下又重新活了起来。

参考文献: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王廷信.昆曲与民俗文化[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3]陈默耘.昆曲曲社研究——以传承为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个案[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朱建华.昆曲家班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年.

[5]黄茜.京昆艺术与媒体传播[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李慕原.传统的变迁——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南京昆曲曲社考察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周烨.以多元视界倡导文化语境下的戏曲传播[J].大众文艺,2011(10):91-92.

[8]池玉玺.从北京昆曲研习社看昆曲艺术的传承[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9]杨惠玲.明清江南望族和昆曲艺术[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

[10]叶子.昆曲“清工—戏工”区分之发展建构与美学品质[J].戏曲研究,2019(04):112-130.

作者:刘彩凤

牡丹亭的审美文化论文 篇3:

用“三位一体”实现“三种强化”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的戏曲文化不仅担负着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美育素质的特殊使命,而且还可能对学生的未来人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本文将积极探索改进戏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热情,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真切地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欣赏能力,塑造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戏曲 大学语文 教学方法 综合素质 美育功能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最初设立时,就提出了“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的设想,一直以来大学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开启智慧、传承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出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现在其它两种剧种已经基本消失在世界舞台上,只有中国戏曲还延续着顽强的生命,无论从继承传统文化还是从繁荣丰富文化市场出发,政府民众都应该重視我国特有的国粹——戏曲。曾经一段时间戏曲是被忽视的,但是近年来各地纷纷举行的“戏曲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说明从国家到老百姓都在为戏曲的继承发展而努力。另外2017年高考全国卷1作文:“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就此看来,戏曲不仅为国人所关注出现在了高考作文中,而且还逐渐进入了外国人的视线。

事实上,大学语文课程中也确实有小部分的戏曲内容。本人查阅了郑中孝、杨欣的《大学语文》(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版);陈洪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徐中玉,陶型传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孙昕光主编,韩品玉,王梅副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吴十日,唐孕莲主编的《大学语文》(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张玲、赵忠和刘玉峰主编的《大学语文》(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高职高专规划新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大学语文》(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版);赵和兴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和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新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大学语文》(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版)等多个版本的大学语文,发现这些版本在戏曲部分大多选择了《琵琶记》《桃花扇》《牡丹亭》等几个剧本的节选内容。只有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新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大学语文》(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版)这个版本有一些简单的中国戏曲概述。而本人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实际上对于中国古典戏曲是极为陌生的。通过对大学生群体关于大学语文内容设置的兴趣以及学习途径等方面的调查,本着弘扬中国传统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本人设想是否可以对大学语文戏曲部分的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几经思量,列出如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方面

首先对中国戏曲常识进行概述,着重对中国戏曲历史的发展历程(如戏曲的孕育、形成、成熟、繁盛、鼎盛、衰落等)、戏曲的主要特色、程式体系(人物装扮造型、表演、唱腔、脚色行当)、剧种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梳理,让大学生能够对中国戏曲有一个轮廓性的认识。当然大学语文戏曲部分针对的并非戏曲专业学生,所以这部分内容应当尽量概括化,能够达到让学生对戏曲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的目的即可。

其次由于大学语文的容量课时有限,那么在戏曲文本选择上一定要选择那些经典剧目。经典著作是民族文化和知识的结晶,戏曲史上的经典作品一定是体现了作家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层思考,有着作者的沉痛忧思和深刻剖露,有着斐然不凡的艺术成就。那一段段生动传情、酣畅淋漓的唱词;那一道道绕梁不绝,委婉悠扬的旋律;那一个个离奇曲折的故事散发出摄人心魄的艺术美,这种中国特色的美值得我们去学习体味,值得我们去继承弘扬。中国戏曲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的特有的舞台艺术。中国戏曲发展经历了悠久的历史,从最初的萌芽直到宋金才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结构体制,元明清时的发展完善、厚实积累更是推动戏曲达到了鼎盛。由于戏曲的综合性和戏曲漫长的孕育发展成熟的积淀,使得戏曲闪耀着和谐严谨、气韵生动的独特光辉,蕴藏着高度的美感,深刻的文化意蕴和强烈的教育感化作用。大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播知识,更是对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那么在学习丰富知识理论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先进的文化价值观,戏曲这种特有的优势更能够增强学生的素养品格,让学生懂得真善美,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

二、教学方法

(一)常规式教学强化文化感知

1.传统方法

在戏曲部分的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时候都是老师遵循对戏曲文本的作者进行常识性的介绍,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接着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戏剧冲突,最后再赏析戏剧语言等流程来讲解。这种传统的讲授法虽然引导学生了解了一些戏曲文本相关的知识,但是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的领略到戏曲的综合性艺术美,这样的教学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文化与内涵深层熏陶的目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传统常规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戏曲文学在人物塑造、剧本结构、文学语言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探索一些更为先进的实用教学方法。

2.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具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这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国戏曲本来就重在“看戏赏艺”,那么在讲解戏曲篇目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穿插一些图片影像资料,还可以相应的播放这些剧目的视频唱段。如果条件具备,能够让学生亲临剧院现场观赏或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教学效果会更好。戏曲创作受到戏曲舞台艺术规律的制约,是戏曲舞台艺术创造的基础。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或者让学生亲自观赏戏曲,这样的方式就会展现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戏曲世界,让学生形象的认识了解中国戏曲,近距离的领略戏曲表演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着重引导学生去了解戏曲文学的发展历程、戏曲剧本的结构、戏曲文学的特点等,相信絢丽夺目、体现戏曲写意特征的脚色行当及其相关的戏曲服饰、化装、道具等定会引起学生对戏曲文化浓厚的兴趣。

(二)体验式教学强化文化认同

1.内容情景教学

通过讲授戏曲作品的要点,观赏戏曲作品的影像视频或者亲自坐在剧场里观赏戏曲之后,学生已经耳濡目染,如身临其境般进入到了戏曲的场景中,这样学生就可以真实的感受到戏曲唱词的含蓄优美,体验那种特定的意境之美,把握戏曲人物的性格特征,产生共鸣。

2.角色体验

在艺术审美享受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文本或者让有表演才能的同学扮演戏曲作品中的相关角色排演戏曲,这样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身临其境,深层体验把握戏曲人物的心理、情感、行为,强化对戏曲作品的理解与感悟,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这样可以最大化地发掘出学生对戏曲的理解接受能力,达到戏曲教育对学生的阅读、鉴赏、交际能力等作用的提升。

戏曲包含着无尽的东方文化底蕴,戏曲表演的历史悠久,并且已经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体系,我们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真正了解戏曲这门以程式化、戏剧化的歌舞表演,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多种表现手段创造舞台形象的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可以让我们得到综合性的娱乐享受和精神享受,引发学生的人生、文化、情感等各方面的思考体味。

(三)启发式教学强化文化思考

1.带着问题参与讨论

我们经过对作者、作品的讲解,欣赏,角色体验后,老师应当再次引导学生进入戏曲作品中,在感性与理性的连接交融中,深刻体会,使学生对戏曲的接受认可度高涨,并抓紧时机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戏曲人物、戏曲语言、戏曲主题和戏曲冲突等方面的见解,从而将阅读欣赏表演紧紧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的影响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感性与理性认识。

2.因材施教

我们发现2008年教育部已经开始实施“戏曲教育进校园”方案,并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省市的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2017年中小学普及读本《戏曲进校园》出版(从剧史、剧目、剧人、剧种、剧艺等多方面介绍中国戏曲,并附有教学视频)。而且在网上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多个地方都在不间断地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尤其是重视当地剧种的传播,戏曲逐步与学校教育实践深度融合。师范类专科学生将来大多数会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也许就是大学时代大学语文课程学习中对戏曲的认识了解,就会让他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虎添翼,潜移默化中调动激发起下一代孩子们对戏曲的浓厚兴趣,发展孩子们的美育素质,对继承中国传统民族优秀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师范类专科学校大学语文戏曲部分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戏曲学习中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更好更长远的教学效果。

戏曲艺术具有瑰丽无比的魅力,戏曲题材广泛,戏曲语言词美情真,戏曲表演美不胜收,戏曲精神内蕴丰富……可以说戏曲集中国传统艺术美之大成,系统全面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心理。那么我们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强化可以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戏曲的美育社会功能。

总的来说,戏曲作为再现生活的叙事型、综合性艺术,具有丰富复杂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艺术,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戏曲学习不仅担负着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美育素质的特殊使命,而且还可能对学生的未来人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去关注戏曲艺术的本体特征,积极改进戏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热情,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适当调整大学语文戏曲部分的内容,并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尝试,本人探索尝试戏曲部分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学生预习—老师常规式教学强化文化感知—戏曲欣赏—角色体验式教学强化文化认同—师生互动探讨—启发式教学强化文化思考等,这样的 “三位一体”的强化式教学不仅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真切地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而且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瑰宝,让大学生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欣赏能力,塑造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惠黎平.大学语文中戏剧教学的创新设计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报,2015,(10).

[2]高思春.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戏剧教学[J].大众文艺,2013,(19).

[3]许燕.试论在大学语文戏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J].经济研究导刊,2009,(03).

[4]李建华.试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戏剧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

[5]王军才.高职《大学语文》小说戏剧教学摭谈[J].河南农业,2007(24).

[6]刘丽珈.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戏剧教学方法探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11).

作者:任文姝

上一篇:党政工作报告下一篇:乡镇年人大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