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合同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2014年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正式发布,拉开了中国向新型城镇化进军的序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顺势而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职能作用,是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发行合同管理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农发行合同管理论文 篇1: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发行的改革和发展

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全行的各项工作,促进农发行改革和发展。

(一)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把信贷支农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把握住发展这个主题。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发展观就没有实际意义。农发行是国有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国家支农惠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积极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要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维护国家粮棉安全。脱离“三农”讲农发行的发展是不现实的。

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已为农发行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领域。我们要在积极支持国家储备体系建设和落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商业性信贷业务发展。借此支持粮棉加工企业和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实现粮棉加工、转化和增值,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农业向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方向转变。这既是农发行强化支农职能的客观需要,也是农发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用推进农发行业务发展的实际行动来落实科学发展观。

讲发展必然要讲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但大部分涉农项目风险大、收益低,商业银行不愿意提供贷款,农发行如果也不支持,国家的支农政策将无从落实。要支持就必须创新贷款方式,走自己的路。纯商业化的方式恐怕不行,我们既有的办法恐怕也不适用。必须在借鉴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市场化条件下办好农业政策性信贷的路子,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贷款管理模式,做到贷款放得出、风险防得住,既落实了国家政策,又实现了农发行的有效发展。

(二)转变管理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也就是说,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农发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在严格执行政策的前提下,也要讲经营、讲核算,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否则就谈不上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要切实防控信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和效益,在执行政策的前提下防范风险,这是农发行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也是检验各级行工作水平的关键。要严格区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对两类业务分别管理、分别核算,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要树立全面风险管理观念,转变管理方式,建立以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为基础、审贷分离为制衡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对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要深入研究,全面看待。不仅要考察其现实的抗风险能力,还要分析其潜在的抗风险能力。即期风险如果即期就能消化当然最好,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要求所有的企业都做到这一点不够现实。如果即期风险确实能在下一期消化,农发行也不妨支持。关键是把握好市场状况和企业的购销状况,把握购销价格和企业的购销量。要建立和落实严格严密有效的治贷机制,强化责任约束,规范操作流程,建立符合现代银行要求的风险拨备体系、不良资产消化机制及风险补偿机制。在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上,要坚持因企、因户制宜,不搞一刀切。每个地区、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必须因地制宜,一企一策,不仅管理行要这样做,县级支行也要这样做。

其次要讲究核算、讲究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样是执行政策,也有一个效益大小的问题。政策性银行也要讲效益最大化,只不过与商业银行相比,我们追求效益最大化要以执行政策为前提。要积极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要求,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主动走出去,接近客户,营销客户,研究客户,在提供信贷服务的同时,利用农发行的网络优势,提高对客户的结算和信息服务水平。要改变以往的监管方式,实现由单纯的监管到服务的转变,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加强信贷管理,构建新型的银企关系,达到银企双赢,共同发展。要全方位加强经营核算,发展中间业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再次是从严规范内部管理。从严规范内部管理是现代银行的内在要求。银行经营的是货币,要从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规避风险,在防范市场风险的同时,有效规避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这就必须从严规范内部管理。这是一项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国内外很多银行的实践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经过几年的努力,农发行的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进展还很不平衡,一部分行还有很大的差距。规范化管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制度,改进考核方式和挂钩方式,建立起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积极推进改革,按现代银行的要求创新农发行的体制和机制

只有按现代银行要求深化农发行内部改革,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是调整组织机构,优化人员配置。根据业务发展和管理要求,调整基层行组织机构布局,逐步将二级分行建设成农发行经营管理的基本核算单位。强化县支行或信贷组的信贷管理和服务职能。根据机构调整和业务发展状况,以及电子化建设进程,优化人员配置,调整劳动组合,强化岗位管理,使人尽其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集约经营。

二是推进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建立以合同制为基础的全员劳动用工管理机制,实现“身份管理”向“合同管理”的转变,逐步推进劳动用工的市场化。要逐步建立以崗位责任为重点的岗位聘任机制,实行全员竞争上岗。要逐步建立起以绩效薪酬为激励主体、具有农发行特点的薪酬结构体系与分配激励机制,实现行员等级工资制向岗位绩效工资制转变。同时,要建立绩效考评挂钩机制,实行资金、财务资源和工资总额的合理配置。

三是完善内控机制,加强电子化建设。要改革内部审计体制,建立垂直管理、具有充分独立性、向一级法人负责的审计管理体制。要逐步构建业务操作、经营管理、决策支持三个业务平台,实现我行经营、管理、决策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科学化。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农发行事业发展的根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加强党的建设、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

一是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紧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结合农发行实际,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紧抓好,切实解决全系统党员在先进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农发行履行职能上台阶、上水平。

二是加强各级行领导班子建设。要以创建“四好班子”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落实好民主集中制,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大兴调查研究,切实转变作风。选好配强各级行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各级班子的治行理政能力明显增强,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深入人心。

三是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爱岗敬业和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政策意识、大局意识和事业心、责任感。继续抓好全员岗位培训,加大对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的脱产培训力度。树立人才兴行的发展理念,加快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规划,为农发行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积极探索建设体现服务“三农”本质特征、农发行特点、具有现代金融品质的企业文化,增强全行的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和核心业务能力。

作者:尉士武

农发行合同管理论文 篇2:

农发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深层思考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2014年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正式发布,拉开了中国向新型城镇化进军的序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顺势而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职能作用,是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新型城镇化为农发行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发挥好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业务,建立差别监管体制。3月16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也明确提出,发挥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重要作用,研究制定政策性金融专项支持政策。同时指出,创新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统筹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从上述中央一系列政策要求看,政策性金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说,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履行基本职责的体现,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的历史过程。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要解决“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粮食怎么保”等关键性问题。这必然要涉及农业现代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支撑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而这均与农发行业务密切相关。与此同时,要解决好上述问题,需要庞大的资金需求。据有关方面测算,2020年要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及实现三个“1亿人”安置转移目标,至少需要资金40万亿?50万亿元。未来三年,我国城镇化投融资需求量约20万亿元,平均每年约7万亿元,占年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0%左右。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发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业务边界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政策措施、重点任务及保障机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支持新型城镇化中要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找准农发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支持重点,把握好业务边界,是履行好政策性银行职能的前提。根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等一系列政策要求,农发行在支持新型城镇化方面,要按照职能定位,以国家政策为导向,重点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支持,以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倡导和引领作用。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确保政策性信贷资金安全有效,做到速度、规模、效益相统一。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领域:

围绕三个“1亿人”找准切入点。在中央提出的三个“1亿人”中,第二、第三项与农发行业务相关,可介入支持。具体讲,一是涉农棚户区,包括国有林区、垦区棚户区的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和城中村改造项目,属于农发行业务范围的,应找准切入点,对其予以大力支持。二是对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加大支持力度,解决约1亿农民的进城问题。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整理开发、县城及县以下城鎮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建设、环境设施建设、便民商业设施和农民集中建设等,推进中西部地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围绕农业现代化找准立足点。以粮食安全为核心,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不仅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农发行必须始终紧跟国家战略部署,从农业生产环节开始,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围绕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支持耕地整理和开发。通过支持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抓紧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提高非农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二是支持农业基础建设。支持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灌溉、兴建水库、疏通河道和农业合作开发,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三是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支持现代种业、农业机械、农业生产资料等的研发和技术推广,支持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和示范园区建设,大幅度提升农产品单产。四是支持规模经营。探索对家庭农场、种粮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模式,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五是支持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与储备。支持四级储备粮体系的扩充,支持粮油托市收购和玉米、大豆等临储收购,优化对市场化购销的支持,完善农产品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同时创新方式,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利用国外市场开展种植、收购,弥补供需缺口。

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找准结合点。目前,国家已经指定国家开发银行重点支持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农发行很难在中等以上城市与其竞争,必须下移重心,调整策略,把支持重点放在大中城市郊区、县城和县以下城镇的建设上。特别是我国城镇化呈现出明确的就地城镇化特征,县城和县以下城镇将是接纳农村转移人口的主要场所,集并衰落村庄、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将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这也是农发行今后业务发展的一片崭新的、广阔的、充满希望的蓝海。

围绕涉农产业发展找准突破点。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涉农产业的发展来实现。农发行要立足当地实际和产业特色,加大对相关涉农产业的支持力度,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筑牢城镇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支撑。一是拉长信贷支持链条。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地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对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和物流各环节提供全产业链支持,在生产者、加工者和消费者之间搭建起连接的桥梁。积极支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二是支持涉农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支持市场前景好、技术先进、管理优良、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涉农产业集群发展。总结推广德州“新型社区+产业园区”同步支持信贷模式,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三是支持涉农服务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郊区、中小城镇的服务业,很大一部分是为现代农业与涉农工业服务的,也是农业产业链条的一部分。农发行要创新金融产品,强化对涉农服务产业的信贷支持。

围绕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找准着力点。农业发展银行利用“看得见的手”对农业农村薄弱环节和公共领域进行支持,是其履行政策性银行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积极支持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土壤环境整治及居住环境整治,支持饮水工程建设,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大对农村公路、电力、邮政、网络等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三是强化对农村学校、医院、文化设施和体育场馆设施的信贷支持,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农发行支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外部方面

资金来源受到严峻挑战。一是再贷款额度受到严格控制,央行再贷款额度从2004年的6099亿元下降到2013年的2920亿元,占负债的比例由84%降至目前的12%;二是存款组织范围受限,目前农发行的存款组织仅限于县域及其以下,且不包含个人储蓄业务;三是债券发行渠道单一,尚未获准发行特定对象认购的指定用途金融债券,同时所发行的金融债券限于银行间市场;四是不合理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目前,国开行、进出口银行都不上缴存款准备金,而农发行上缴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8%,比农村信用社还高。这种资金来源的市场性与资金运用的政策性错配局面如不抓紧改变,必然会大大制约农发行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功能发挥。

缺乏支持新型城镇化的财税支持政策。一是缺少成本补偿。目前农发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市场化发债,资金价格随行就市,而贷款业务政策性极强。2013年年底,政策指令性业务和政策指导性业务占比达到92%。贷款利率基本没有上浮空间,且已经出现利率倒挂现象,而国家对农发行执行政策带来的利益损失并未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二是缺少税收优惠。农发行成立初期,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农发行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全额返还并转增资本,但这一政策仅延续了5年。自1999年起,农发行需依法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且税率高于农信社和农行。三是缺少合理的激励机制。作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农发行仍执行与其他事业单位一致的薪酬制度,灵活性体现不足。

缺乏差别化监管政策。一是监管目标不明确。监管部门对农发行开展农业农村中长期信贷业务的监管,缺少明确的目标和指标体系,主要从自身主观理解来开展监管工作。二是监管的重点不突出。对政策性贷款业务和自营性贷款业务均以风险防控为主,没有体现出政策性特点。三是监管标准的同质化。未充分考虑农发行的政策性银行本质,对农发行开展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监管标准与其他商业银行一致,完全未体现出差异化。四是在信贷规模分配上,未考虑农发行执行政策的需要给予适当倾斜,近年来规模增速低于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

内部方面

承贷主体过于单一。在承贷主体准入上,重政策性企业、重政府投融资客户,限民营企业、限新型经济组织,与国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导向不相吻合。一旦遇到政策调整,比如银监会对平台公司实行名单制管理和贷款额度总量控制之后,中长期业务如何发展,就成为现实问题。

担保管理控制过严。一是对担保物的实体选择,偏好土地、房产,排斥权益性资产。二是担保折率的附加控制,在抵押物估值已体现经济发展程度及市场差异的前提下,再次分档设立折率,对县域及西部地区实行双重减控,不利于业务发展。三是抵押物的分步落实与逐步释放的机制长期缺位,長时间超折率占压大量的担保资源。

信贷政策未体现区域差异性。在信贷政策制定上,基于大中城市财政盘子较大、土地市场活跃的特点,给予其周边及郊区项目较宽松的准入尺度,未能充分照顾中西部落后地区及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这种分类政策与新型城镇化“由城市向村镇延伸,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求不尽相合。

贷款期限设置过短。现有农业农村中长期项目贷款品种的期限多为5?8年。新型城镇化所涉及的诸多公益性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收益水平低,国开行和商业银行一般给予贷款期限为15?20年,相比之下,农发行贷款品种的期限不能适应项目建设的时间规律,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公益性、敏感性的资金需求。

办贷流程链接过长。目前中长期贷款从营销到投放,需历经“三上三下”(报审、报备、报请规模及其批复)的较长过程。在贷款投放环节,作业监督主流程需经10多人30余个环节,辅助流程需经近10人10余个环节,方可完整走通。在业务实践过程中,一些项目马拉松长跑后终获批,但政策环境、客户需求、贷款要件已面目全非,一些项目在走完流程及落实贷前条件后规模已过期失效,导致地方政府和客户很有意见。

政策建议

积极争取相关配套政策

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保障机制。一是借鉴国开行做法,允许农发行定向发行低利率专项债券。二是增加央行借款。对农发行开展的政策指令性业务,央行应通过再贷款方式给予全额保证。三是取消或降低农发行存款准备金。四是建议有关部门将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的农业开发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等涉农财政资金均由农发行代理拨付或存放农发行。五是允许农发行在证券交易所等市场公开发行债券。

争取财税政策支持。一是对农发行市场化筹资利率倒挂损失给予补贴。二是享受与农信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同等的优惠税率。三是增加资本金注入,力争达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II)规定标准。四是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利建设等政策性贷款放宽不良贷款核销政策。

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实施差别监管。一是明确以执行政策为导向的监管目标。二是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实行差别化准入政策。三是取消对农发行平台贷款的总量控制。四是允许农发行对公益性项目办理纯财政垫付性贷款。五是实施高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六是放宽信贷规模控制,建议新增规模比例应与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相当。

优化内部管理机制

进一步拓宽承贷主体。放开对承担城镇化建设职能的商业化运作的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准入;支持混合所有制经济主体从事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支持各类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演变而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政府投融资公司与各级法定土地储备机构开展业务合作,通过工程款等市场交易途径,将土地出让收入返还合法输送到公司类平台,有效实施注资增信,培育更多的、可承建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合格主体。

创新信贷支持模式。一是贷投混搭式。对财政代偿分摊周期长,但回报稳定的项目,除发放贷款外,另配套辅之以投资业务,包括股权投资和融资租赁,缓解财政暂时性的资本金压力,获取贷款和投资双重收益。二是银团贷款式。对项目投资大、贷款额度大的项目,符合银团贷款条件的,可发起或参加银团贷款加以支持。三是中介摆渡式。探索借助中介机构,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由中介负责统一管理和承担连带还款责任。四是贷售结合式。对建设还款周期长的项目,给予较长的贷款期限,视情况在项目建成后,通过金融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方式,提前回收规模与资金,既保障客户还款期限不变,又缓解农发行自身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期限错配矛盾。

逐步改进担保管理。一是落实担保与贷款同步的动态抵押管理,分步落实担保,逐步释放押品,并妥善解决历史形成的超占押品的问题。二是统一抵押折率,在土地房产类押品评估价值(基准地价)已充分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前提下,取消按押品所在地区行政级别实行差异化折率的管理要求。三是拓宽担保资源,探索新型担保方式。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农村合作社股权、农民新型住宅、林权等抵质押要落实到操作层面。四是将政府投资或控股的专业担保公司保证担保置于优先位置,通过银政共建、定向合作,将农发行贷款中属于政府或有债务、有救助责任的债务通过有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提供保证担保的方式予以显性化和合法化,同时还可通过省级政府担保公司保证担保的方式,给市县级投融资客户承借的贷款加持省级国资代偿的保障。

完善合同管理。一是改进合同签订方式,允许一个贷款审批事项,包括项目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按照客户提款次数,签订多个合同,实现担保的分步落实和逐步释放,并规避合同违约风险。二是科学设定合同期限。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按照现金流预期实现情况,合理设定合同期限,尤其是公益性项目,应根据项目取得收益的实际状况,或者财政代际分摊的期限适当延长贷款品种的最高期限。对土地整治类项目,探索实行项目借款多个合同期限与审批期限一致,但到期日错开的模式,使得贷款实际期限等于建设期加审批期限,以此应对征地拆迁难导致建设期延长的变数。

优化办贷流程。一是改进目前“三上三下”式项目报审的办法,适当简化程序,开辟便捷的绿色通道。二是对中央及省级财政投资项目,参照中央储备粮等政策性贷款待遇,在补助资金规模内,尝试按低风险贷款处理,实行独立审批人审批制,无需经贷审会审议。三是对中央企业或其全资子公司,因其实力较强,资信通常优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客户,可预设相关条件后适當扩大审批授权。四是扩大对省级平台全资子公司管理权限,在省级平台公司附加提供保证的前提下,按省级平台待遇给予授权。五是精减CM2006贷款审批的审批流程和放贷作业监督流程,减少续贷业务或特殊项目要件的扫描上传数量。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

作者:田永强 岳峰

农发行合同管理论文 篇3:

完善农村资金运行机制的对策

【摘要】完善农村资金运行机制要从五方面着手:深化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统筹和优化城乡资金配置;重构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建立分工明确、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架构;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增强农村经济实体融资能力;积极引导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构建多渠道融资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户承贷能力。

【关键词】农村金融 融资机制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宏观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農村金融也经历了一系列制度变迁,迄今已逐步形成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三足鼎立的正规金融架构。但面对农村庞大的资金需求,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各种非正规“草根”金融应运而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的缺陷。然而,农村资金供求紧张的格局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农村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困境依然存在。农业作为一个政策性极强的产业,理论上离不开政府财政的大力扶持,但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不足,结构失调,使用效率低下,同时缺乏投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致使农村资金的财政供给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农业亦是一个弱势产业,比较利益偏低,缺乏社会投资和企业投资的诱因,从而导致农村区域外的资金供给渠道同样不畅。因此,如何畅通农村融资渠道,增加农村资金供给,优化资金投入结构,提高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率,为“农业、农村、农民”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一、深化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统筹和优化城乡资金配置

1、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特别是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建立地方财政农业积累投入机制。各级政府编制财政支出预算时不仅要确保农业支出总额增加,还要保证农业支出占本级政府支出的比重实现稳步增长,并使其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对于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有关农业支出责任,要明确各级政府的分担比例,避免相互推诿责任,尤其是在大中型水利设施的兴建、大江大河的治理等耗资巨大的项目中,中央财政应当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地方财政要设立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专项基金,对单位和个人兴建的中小型水利工程予以补贴,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在农业投入总量增长的同时,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和世贸组织农产品国内支持政策原则,逐步扩大对农业事业性投入的比重,压缩对农业生产性投入的比重,注重对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农业病虫疫情防治体系、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畅通农业融资渠道

农村资金非农化、城市化的负面效应已经显现,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放贷能力,影响了农户的融资水平。现行金融组织框架下,农村信用社占据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但这一合作金融组织与生俱来的产权制度缺陷至今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主要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即合作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现实中究竟采取何种产权模式不能一概而论,应当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实体的客观需要而定。产权制度改革并非农信社体制改革的全部,农村经济实体融资难的一大障碍还在于严格的信贷考核制度。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一项合理的制度应当既有约束功能,又有激励功能。依靠制度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投入是根本的选择。

二、重构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建立分工明确、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架构

目前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的各家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领域均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但依然存在业务交叉、分工不明、职能定位不清的现象,必须对现行农村正规金融体系进行重构。笔者认为,未来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当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导,农业发展银行为支撑,中小金融机构为重点,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为必要补充”的分工明确、功能完备的体系。

1、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服务“三农”的主导作用

农村信用社发挥着服务“三农”的核心作用,但由于历史和政策性原因,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政府在资金支持、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等领域给予必要的支持政策。建设重点:其一,妥善处置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其二,省政府要加大对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清查和清缴工作的考核力度。其三,减轻农村信用社负担,进一步降低或减免针对农户贷款的营业税。其四,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进程,强化农信社资金定价权,增强其利率竞争优势。其五,中央银行要加大对农信社支农再贷款力度,增加信贷资金来源,为扩大农信社放贷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2、重新定位农发行职能,发挥支持“三农”的支撑作用

农业发展银行实际上是政府财政扶持与金融支持的结合物。今后要加大对农业发展银行的财政支持力度,每年财政预算中专门安排足额资金确保农发行的资金来源,加大央行对农发行的支农再贷款力度,利用政策优势,消化历史包袱,如提高呆帐准备金的计提比例、完善不良贷款处理机制、降低税率等。同时,适当拓宽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围绕支持农村基础产业的发展,对农业开发、农林水利设施建设等支农业务交由农发行办理,并针对政策性强的特点,赋予农发行相应的权利。

3、积极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满足农村不同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经济主体有着不同的融资需求。在大中型金融机构服务的空白地带,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大有可为。一方面,中小金融机构决策程序相对简单,审批环节少,效率高,能够较好地适应农村经济主体的贷款需求特点,另一方面,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在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贷款方面具有信息优势。因此,加快组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重构我国金融组织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是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金融机构的构建应以民间资本为主,政府不宜参与投资。政府主要应当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4、改革邮政储蓄制度,引导储蓄资金流向农村

邮政储蓄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使农村的资金用于农村。由于农村邮政储蓄银行的绝大部分存款源于农村,必须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确保其资金主要投向农村,可以考虑根据其贷款对象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利率政策和税收政策。一方面减少农村资金的城市化取向,有利于增加农村资金供给总量,成为增加“三农”资金投入的必要补充;另一方面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竞争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增强农村经济实体融资能力

1、从农村经济实体内部挖掘潜力

一方面,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财产。一要改革农村现行住房管理制度,对农户住宅发放房产证,允许农民以房产证进行抵押贷款。二要完善土地金融制度,允许农民以依法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获得贷款,并在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在国外许多国家,上述方案已经付诸实践,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我们借鉴。

2、建立健全外部信用担保组织体系建设

信用担保组织的建设既可以由政府牵头成立政策性担保公司,也可由民间自发成立互助性质的会员制担保公司,前者需要当地政府较强的财力作保障,后者需要会员缴纳一定数额的担保金,并要注意基金的保值增值。需要指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初期,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行优惠的财税政策,建立代偿补偿机制,降低抵押担保评估、登记收费标准。

四、积极引导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构建多渠道融资机制

1、积极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在正规融资渠道不畅的条件下,农村經济实体对民间借贷有着旺盛需求。要合理地予以引导和规范,使之成为正规融资渠道的有益补充。为减少民间借贷引发的各种纠纷,要引导、鼓励有息的民间借贷采取比较规范的契约形式,由合同管理部门印制统一的借贷合同,明确载明合同的各项条款及违约责任,借贷双方签订合同后由合同管理部门审查并盖章备案,赋予其法律效力,当双方当事人发生借贷纠纷时以此作为判决依据。这既有利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避免各种不必要的纠纷,同时也有利于对民间金融进行有效监管,维护农村金融秩序。

2、鼓励创建和规范形式多样的民间金融组织

民间金融组织,如各种合会、储金会、租赁公司等,这些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往往具有较强的适应型和生命力,应当予以积极扶持;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规范,防止出现各种不正当行为。应当尽快制定和颁布《民间金融法》,对民间金融的内涵、作用、借贷程序、利率决定、民间金融组织成立的条件等做出明确规定,赋予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地位,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同时,监管部门依法将其纳入监管体系,对其业务进行指导和监管。

五、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户承贷能力

农业保险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同时,由于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高经营成本和高费率特性,从而决定了农业保险必须得到政策性支持。一般而言,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支持主要包括三种方式:一是政府财政出资成立政策性保险公司;二是对具体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提供政策支持,包括建立公共基金、提供补贴以及减免相关税费等,这些公司既有国有保险公司,也有私有和公私合营的保险公司;三是政府扶持合作保险的发展,包括互助合作会、保险合作社等。客观地说,第一种方式有利于政府直接调控,但运营缺乏效率;第二种方式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推行的难度大,尤其是在补偿多少和如何补偿问题上对政府的调控能力要求较高。我们认为,合作保险应是农业保险的主要形式,理由在于在合作保险中,农民既是投保者,也是保费所有者,保险经营的好坏直接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有利于增强农民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特别是对于加强内部相互监督,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效果显著。考虑到农村居民的活动范围和信息区域主要在本乡镇,因而建议以乡镇保险合作社作为合作保险的载体,搞好试点,从而推动农业保险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1.11

[2] 张红宇: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绩效、缺陷与制度创新.中国农村观察.2004.2

[3] 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中国农村观察.2004.2

[4] 候石安: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的目标选择与政策优化.农业经济问题.2004.3

[5] 白安义、张顺喜: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农业经济问题.2004.8

[6] 李有祥、张国威:论我国农业再保险体系架构的构建.金融研究.2004.7

作者:朱永德 李普亮

上一篇:信息化税务管理论文下一篇:教师一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