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媒介素养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从媒介素养的深刻含义、媒介素养教育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时代的必然要求、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沿革现状及对我国开展语文媒介素养教学的建议等方面,阐述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学语文媒介素养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学语文媒介素养论文 篇1: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点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不断加深,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学语文课程也不例外,同样要进行课程改革。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将媒介素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内容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一、深刻了解媒介素养的内涵

媒介素养又称媒体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维反应能力等。中学语文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读懂媒体、使用媒体,认清媒体特性,能够有效地掌握媒体传播技巧以及充分了解媒体传播效果。

媒介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认识大众传媒、使用大众传媒和对大众传媒的批判三个部分。在现代的信息社会,认识媒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必然要了解社会文化,应该正确地认识大众媒介,能够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和功能,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体,学生在媒介认识的基础上,进而发现信息对自身发展的作用。媒介具有信息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技术属性和商品属性。其中信息属性是媒介最根本的属性,中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对信息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中学生应该充分理解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媒介的功能。

媒介主要包括电视、网络、广播等,是中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备的信息传播工具。中学生在媒体选择上能够体现出学生的文化水准,在众多媒介中,电视在学习上对学生的帮助最大。中学生接触媒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在接触媒介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媒介资源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对媒介接触的使用情况能够充分显示学生使用媒介的目的性。

二、遵循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则

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则主要包括多方合作原则、终身教育原则以及中学生主体性原则。多方合作原则主要体现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大众化,学校、语文教师、教育家、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员和部门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从而使媒介素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目的:终身教育原则主要体现在媒介传播内容的千变万化,媒介素养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在不断地延伸和拓展,媒介素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阶段,应该伴随学生的一生。并且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也需要终身学习:学生主体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增强学生对媒介的认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意识。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语文教师应该遵循多方合理的原则、终身教育的原则以及学生主体性教育原则,进而使中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工作。

三、中学语文教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一)专题讲座的教学方式

中学语文教师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教学方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媒介素养教育讲座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专家指导开展教学活动。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和学者通过学术讲座的形式开展媒介素养教学活动。例如,邀请一些电视台、报社的专业人员和对社会问题研究较为透彻的专家和学者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们讲解一些和媒介素养相关的知识,能够使学生对媒介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第二种是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开展媒介素养教学活动。中学语文教师通过将媒介素养教育知识制作成幻灯片或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引出主题,教师围绕这个主题向学生介绍媒介的基础知识。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充分了解媒介信息和媒介的作用,深刻地认识到媒介的利与弊,从而提高学生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

(二)主题班会的教学形式

中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媒介素养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主题班会的教学形式开展媒介素养教学活动。首先,语文教师应该确定活动主题,例如,语文教师可以把媒介素养缺失导致的不良社会现象作为活动主题,从而使活动主题与社会实际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次,语文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的目的。虽然语文教师开展活动的目的离不开活动主题,但是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第三。语文教师应该做好活动准备,例如,确定主持人,准备好与班会主题相关的资料。第四,语文教师应该安排好活动环节,例如,主持人宣布活动正式开始,学生观看与媒介相关的资料,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以及语文教师对主题班会进行总结等。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点思考的分析和研究,深刻地认识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媒介素养内涵的分析,中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深刻地了解媒介素养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开展媒介素养教学活动;通过对媒介素养教育原则的分析,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媒介素养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则,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媒介素养教育途径的分析,中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开展媒介素养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对媒介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理解能力和批判能力。

作者:崔宾霞

中学语文媒介素养论文 篇2: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

摘 要:文章从媒介素养的深刻含义、媒介素养教育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时代的必然要求、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沿革现状及对我国开展语文媒介素养教学的建议等方面,阐述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中学语文 媒介素养

一、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时代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信息社会,人们被形形色色媒介信息所包围,信息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中学生对媒介的认识、选择与接触,对媒介信息的甄别与判断,以及对媒介的使用等,都直接关系到中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听、说、读、写能力外,还包括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

社会的发展对当代人提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即:具备信息时代的新素质—媒介素养;对教育提出了适应时代的新内容—媒介素养教育;为中学语文教学适应时代需要指出了新的思路—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中学语文教学之中。媒介素养对于能力的要求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媒介素养是一种具有综合意义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培养,它在传统的语文教育基础上建构了一种融合时代因素、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紧密结合当前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在素质教育指向下语文教育由“纸面文章”走向“实践应用”的重要通道。

今天的语文教育应教给学生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基本的视、听、读、写、说的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从而学会使用社会的一切信息资源以完善自我、促进社会发展。

二、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语文学科教育实践的国际考察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198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下,学校媒介教育开始形成规模。目前许多国家已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必修课在中小学开设。198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立法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高中英语课程的省份;1999年9月,媒介素养教育正式成为全加英语语言文学课程的一部分,成为中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目前,加拿大各省都已把媒介素养教育整合为学校的核心课程—语言课的一部分。1995年,英国教育部修订的国家课程框架要求2000年以后的英语教学必须增加动感图像文本的学习内容。目前,美国各州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均含有媒介素养教育的规定。我国港台地区及印度也开始重视媒介素养教育,而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实践研究尤其缺乏。

鉴于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与其母语教育的特殊地位,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母语教育是信息时代世界母语教学的必然趋势。站在国际教育的视角上,我们会发现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语文学科教育是时代要求的必然趋势,在语文课程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平台,也是实现“语文素养”教育时代新要求的最佳途径。

三、对我国开展语文媒介素养教学的建议

1.加强语文媒介素养的研究和实践。对研究界来说,不但需要介绍西方先进国家母语媒介素养的历史、现状和标准,还要深入研究语文媒介素养的定义、特征及其发展序列;不但要研究语文媒介素养教材的编写特征和方式,还要探索语文媒介素养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不但要介绍国外的先进经验,更要做好这些经验的转化工作,使其为中国语文教育事业服务。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探索怎样在高考中增加媒介素养的考试范围,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在推广语文媒介素养时都曾遇到过很大的阻力,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大学入学考试中没有将媒介素养问题纳入考试范围,因而很多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冒风险。现在,英国已经很明确地将这一要求体现在中学准高级水平考试的语言测试中,美国的全国英语教师协会也在1997年通过一个决议案,呼吁各大学入学考试机构将语文媒介素养的要求体现在英语科目的考试要求里,以此推进高中阶段的媒介素养教学活动。如果能在考试研究中取得突破,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广大中小学教师不令自动。

2.慎重第一。语文媒介素养是一个社会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以及文化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使用和推广不能离开这些基本条件。在教育和教学层面,语文媒介素养或者媒介素养能否作为一个国家、地区或者学校教育当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加以重视和落实,语文教师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承担起这一艰巨的工作,学生是否愿意进入这样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以及家长或者社区是否已经做好了接受或者支持的准备等等。所有这些要素都将共同作用,决定语文媒介素养能否取得成功。尝试媒介素养教学的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语文媒介素养决不是包治语文教育百病的良药,它甚至是一把双刃剑,条件不成熟,准备不充分,或者运用不得法,都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3.需要排除对语文媒介素养的误解。有的人把语文媒介素养理解成信息技术的操作素养,即语文多媒体教学,这实在是一种浅薄的陋见。我国对语文媒介素养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还刚刚起步,还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提供参考,但这决不是广大语文教师保守观望甚至拒绝的理由。作为一线教师,要千方百计学习钻研,主动尝试,将成功的实践和事例聚集起来,形成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潮,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对语文媒介素养的决策和实施。

4.认真对待批判性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批判性思维是语文媒介素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特征,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对批判性思维的内涵还不够了解,因此,强调这样一种思维品质有时难免会使教师产生一定的担心。他们不但要担心这种思维品质对目前标准化考试的不良影响,更要担心学生一旦形成这样的思维品质,就会给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的负担。国内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钟启泉先生做的研究,而研究语文批判性思维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如果这方面的研究不深入具体,就很难让媒介素养教学产生真正实效,很有可能滑入追求表面热闹和兴趣至上的误区。批判性思维的质量与媒介素养的质量成正比,没有严肃认真的批判性思维的语文教学,就称不上是语文媒介素养的教学。

5.课程开设的三条思路。根据国外的经验,语文媒介素养的课程可以设计出三条思路。一是在语文课程中增加媒介素养教学的内容,这条思路比较有基础,因为目前新课程标准就已经规定了新闻教学的选修内容,只要以此为基础,以媒介素养为目标,摸索出一套较为细致合理的编排序列,就比较容易拓展和丰富这门课程。二是将媒介素养作为学校层面的综合学习活动课程,使语文活动成为其中的一个必不可少而且很可能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使媒介素养成为一个跨学科的学习领域。三是将语文媒介素养作为一种课外活动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力所能及地培养一点基本的媒介能力即可。这条思路简单易行,灵活性强,可以边学边教,积累经验,为较高级的媒介素养教学作好准备。

作者:张延林

中学语文媒介素养论文 篇3:

小议媒介素养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媒体的不断发展,“媒介素养教育”一词也逐渐进入教育领域用语中。简单来讲,媒介素养教育指的就是能够科学合理地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媒介资源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维的反应能力。而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涉及的媒介素养教育而言,则是培养学生对于媒介信息资源进行批判性地接受,通过利用信息资源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一、初中阶段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因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舶来品,它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之后风靡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这些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就国内而言,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研究阶段,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以后,媒介素养教育势必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网络世界的不断扩展,各种各样的媒介资源开始充斥人们的生活,而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媒介舆论的导向对他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必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批判性地正确看待媒介舆论。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还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较大关系。一方面能够通过庞大的信息加工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这一点上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不谋而合的;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批判性地正确看待信息,从而能够掌控信息、利用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把握能力,这一点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由此可以看到,在初中阶段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育与时代信息教学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从原来学习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真正做到将课堂理论与课外信息相结合,从而达到不断提升个人语文学习的水平。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对于初中语文这么一门课程,许多人对它的理解就是识字断句。在他们看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单向知识传输,而且语文的作用就是教学生认识基本的字词,就算达到目的了。事实上,这种看法严重忽视了母语学科教学的重要地位,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教会学生识字断句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这一点上,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而轻视了实践,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入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网络、电视、报刊以及杂志等各种媒介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能够让学生更好去印证课堂教学中的理论。

三、如何开展初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

1.深化研究

就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来讲,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普及开来,而处于研究阶段。因此,想要在以后能够顺利推广,就必须深化前期的研究工作。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仅要研究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教训,更要研究我们国内的实际情况,决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教育模式,必须结合当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媒介素养教育方法。

2.顺势而为

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需要广泛的社会基础,只有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同时,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为社会媒介舆论的发展具有许多不确定性,教师在引入媒介素养教育时一定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万万不能不切实际、盲目行动。

3.区分概念

由于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新概念,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区分,防止出现概念混淆。如媒介素养教育与信息技术操作素养概念的区分,很多人都容易把信息技术与媒介素养教育混淆,这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需要广大的信息资料作支撑,但媒介信息素养教育强调的是对信息的应用,而信息技术操作强调的是对信息的加工。

4.把握重点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准确理解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同时要把握其中的重点内容。如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语文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引入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养成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的习惯。同时,还要把握好度,不能让学生由批判的态度转变为事事怀疑。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媒介素养教育主要还是在国外流行,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在我国目前还仅仅处于探索阶段,至于后续的发展,仍需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作者:马爱红

上一篇:检验员年终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一周工作总结(精选2篇)